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糠醛加氢制糠醇催化剂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林培滋 黄世煜 +4 位作者 周焕文 赵彤彤 刘崇早 罗洪原 梁东白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64-367,共4页
新型糠醛加氢制糠醇催化剂研究林培滋,黄世煜,周焕文,赵彤彤,刘崇早,罗洪原,梁东白(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23)关键词铜催化剂,糠醛,加氢,糠醇糠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糖醇树脂是耐酸、碱腐蚀的材料,... 新型糠醛加氢制糠醇催化剂研究林培滋,黄世煜,周焕文,赵彤彤,刘崇早,罗洪原,梁东白(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23)关键词铜催化剂,糠醛,加氢,糠醇糠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糖醇树脂是耐酸、碱腐蚀的材料,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中,铸造工业广泛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催化剂 糠醛 加氢 糠醇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与岩石矿物组分(蒙脱石、石英)的相互作用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林培滋 曾理 +1 位作者 何代平 丁云杰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4-145,149,共3页
本文研究了碱 (5 %NaOH ,m)与蒙脱石、石英的相互作用。蒙脱石和石英在碱的作用下发生溶蚀 ,溶蚀是一个可逆过程。在深入认识溶蚀过程的基础上 ,建立了蒙脱石与碱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 (1)和石英与碱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 (2 ) ,并在大... 本文研究了碱 (5 %NaOH ,m)与蒙脱石、石英的相互作用。蒙脱石和石英在碱的作用下发生溶蚀 ,溶蚀是一个可逆过程。在深入认识溶蚀过程的基础上 ,建立了蒙脱石与碱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 (1)和石英与碱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 (2 ) ,并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了相关的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矿物组分 蒙脱石 石英 相互作用 动力学 油田化学剂 复合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结垢及聚合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林培滋 黄世煜 初惠萍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32-234,239,共4页
针对复合驱中使用聚丙烯欧胺、碳酸钠和表面活性剂,研究了碳酸钙结垢的速度,包括晶核生成速度和晶粒长大速度,以及聚合物的存在对这些速度的影响。对认识复合驱中碳酸钙结垢规律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结垢 碳酸钙 聚合物 复合驱油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复合驱强化采油中碱与矿物组分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林培滋 黄世煜 +1 位作者 罗洪原 丁云杰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52-253,共2页
化学复合驱是一种重要的强化采油手段。化学复合驱的驱剂主要是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和碱。碱在降低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的用量 ,增加采油效率方面起重要作用 ,同时也可能与地层矿物组分相作用 ,生成一些沉淀结垢。本文重点研究氢氧化钠与... 化学复合驱是一种重要的强化采油手段。化学复合驱的驱剂主要是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和碱。碱在降低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的用量 ,增加采油效率方面起重要作用 ,同时也可能与地层矿物组分相作用 ,生成一些沉淀结垢。本文重点研究氢氧化钠与高岭土作用的硅、铝溶蚀规律和硅、铝垢的生成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采油 化学复合驱 硅铝垢 氢氧化钠 高岭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碳酸钙结垢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林培滋 黄世煜 初惠萍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8-129,共2页
针对复合驱中使用的化学驱剂中有聚丙烯酰胺、表活剂和碳酸钠,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碳酸钙结晶沉淀过程中晶核生成和晶粒长大的速度及活化能。同时研究了聚丙烯酰胺的存在对其影响。
关键词 结垢 碳酸钙 聚丙烯酰胺 温度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激光电离TOF质谱研究碳酸钙团簇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培滋 黄世煜 初会萍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4-66,共3页
采用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碳酸钙电离后团簇离子的分布,并与碳酸钙结构相关联,对碳酸钙结晶沉淀规律加深认识。
关键词 采油 碳酸钙 晶体 质谱 三次采油 激光电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对活性炭担载的铁催化剂上的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林培滋 徐长海 +3 位作者 卢振举 屠元珍 梁东白 林励吾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40-444,共5页
非担载的铁催化剂已是工业化的FT合成催化剂。为了改善铁催化剂的选择性,提高汽油和柴油收率以及保持长期稳定性等,人们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广泛使用担体和助剂,引入更多的调变因子,改变铁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我们从8... 非担载的铁催化剂已是工业化的FT合成催化剂。为了改善铁催化剂的选择性,提高汽油和柴油收率以及保持长期稳定性等,人们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广泛使用担体和助剂,引入更多的调变因子,改变铁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我们从80年代开始从事FT合成研究,先后开发了铁/活性炭、钌/活性炭等FT合成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催化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加氢合成C_2含氧化合物Rh-Sm/SiO_2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伟 罗洪原 +6 位作者 周焕文 吴治华 黄世煜 刘崇早 初惠萍 林培滋 林励吾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9-262,共4页
使用加 压下的 C O 加氢 反应、程 序升 温 还原( T P R) 、吸 附氢 的 程序 升温 脱 附( H2 T P D) 以及 C O 和 H2 吸 附等技术 ,研究了 Rh Sm / Si O2 催 化剂上 Sm 促 进剂 对 合成 二碳 含... 使用加 压下的 C O 加氢 反应、程 序升 温 还原( T P R) 、吸 附氢 的 程序 升温 脱 附( H2 T P D) 以及 C O 和 H2 吸 附等技术 ,研究了 Rh Sm / Si O2 催 化剂上 Sm 促 进剂 对 合成 二碳 含 氧化 合物 的 促进效应. 结果表 明, Sm 加入 到 Rh/ Si O2 中使 催化剂 的活性和 二碳含 氧化合物 的选择 性显 著提 高,催化剂上 的 Sm 3 + 不 易被还原 , Sm 的加 入起着提 高 Rh 分 散度的 作用 ,使催 化剂 上 C O 和 H2 的 吸附量增大 ,倾向于 促进乙酸 和乙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加氢 乙醇 乙酸 乙醛 合成气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超细粒子的制备、表征与CO加氢反应性能 被引量:14
9
作者 丛昱 梁东白 +1 位作者 林培滋 林励吾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30-532,共3页
利用液相沉淀法在有机溶剂中制备了ZrO2超细粒子,运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差热热重(DTATG)等分析手段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粒子颗粒均匀、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25nm.实验还发现,制... 利用液相沉淀法在有机溶剂中制备了ZrO2超细粒子,运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差热热重(DTATG)等分析手段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粒子颗粒均匀、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25nm.实验还发现,制备过程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并采用低温热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排除溶胶中水的影响,从而大量消除合成粉体中硬团聚体生成的现象.在自制的ZrO2超细粒子和大颗粒的商品ZrO2上进行了CO加氢反应,发现粒子的粒度对反应的选择性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沉淀法 二氧化锆 超细粒子 一氧化碳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酸的研究Ⅰ.Pd-Ru/HPA/SiO_2双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世煜 丁云杰 +3 位作者 张连中 李学民 林培滋 罗洪原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79-580,共2页
考察了Pd Ru/HPA双金属催化剂对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酸反应的催化性能 ,以及原料气配比、反应物空速、反应压力和温度等对反应的影响 .在原料气配比为V(C2 H4) ∶V(air) ∶V(steam) =5 5∶2 2∶2 3 ,反应物空速为 40 0 0h-1,反应压力为 1 4... 考察了Pd Ru/HPA双金属催化剂对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酸反应的催化性能 ,以及原料气配比、反应物空速、反应压力和温度等对反应的影响 .在原料气配比为V(C2 H4) ∶V(air) ∶V(steam) =5 5∶2 2∶2 3 ,反应物空速为 40 0 0h-1,反应压力为 1 4MPa,反应温度为 15 0~ 16 0℃时 ,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酸反应的时空收率高达 480g/ (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氧化 乙酸 二氧化硅 杂多酸 双金属催化剂 催化性能 负载型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加氢合成C_2含氧化合物Rh-Sm-V-Li/SiO_2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伟 罗洪原 +6 位作者 周焕文 吴治华 黄世煜 刘崇早 初惠萍 林培滋 林励吾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5-289,共5页
使用加 压下的 C O 加氢 反应和程 序升 温还 原( T P R) , 吸 附氢 的程 序升 温脱 附( H2 T P D) ,以及 H2 和 C O 吸附等技 术,研 究了 Rh Sm V Li/ Si O2 催化 剂上 Sm , V 和 Li... 使用加 压下的 C O 加氢 反应和程 序升 温还 原( T P R) , 吸 附氢 的程 序升 温脱 附( H2 T P D) ,以及 H2 和 C O 吸附等技 术,研 究了 Rh Sm V Li/ Si O2 催化 剂上 Sm , V 和 Li 促进 剂对合 成二 碳含氧化合 物的促 进效应. 结 果表明 , Sm 和 V 加入到 Rh/ Si O2 中 使催化 剂的 活性和 生成 二碳含 氧化合物的 选择性显 著提高 ,催化剂上 的 Sm 3 + 不 易被还 原, Sm 的加 入起着 提高 Rh 分 散度 的作 用,使催化剂 上 H2 和 C O 吸附 量提高 ,并促进乙 酸和乙 醛的生成 ; 催化 剂上的 高价钒离 子容易 还原 成低价钒离 子,并迁 移覆盖金 属 Rh 的 表面,使 催化剂上 H2 和 C O 吸附 量降低 . 低价钒 具有良好 的贮氢能力, 使催化剂 的加氢能 力显著 提高,促进 乙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加氢 乙醇 乙酸 乙醛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H2直接合成低碳烯烃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卢振举 林培滋 +4 位作者 徐长海 冯喜云 罗洪原 梁东白 林励吾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3-27,共5页
对在以铁为主要活性组分的催化剂上进行CO_2+H_2合成低碳烯烃的研究。通过对载体、金属担载量、助剂和反应条件的考察结果表明,Fe/AC催化剂有较好的性能。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Fe/AC催化剂生成C_2~=~C_4~=有较高的选择性。结合TPR和Mossb... 对在以铁为主要活性组分的催化剂上进行CO_2+H_2合成低碳烯烃的研究。通过对载体、金属担载量、助剂和反应条件的考察结果表明,Fe/AC催化剂有较好的性能。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Fe/AC催化剂生成C_2~=~C_4~=有较高的选择性。结合TPR和Mossbauer谱技术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相生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烯烃 催化剂 二氧化碳 氢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沉淀法在有机溶剂中制备ZrO_2超细粒子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丛昱 梁东白 +1 位作者 林培滋 林励吾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0-233,共4页
以氧氯化锆(ZrOCl2·8H2O)为原料在有机溶剂中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ZrO2超细粒子,运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差热热重(DTATG)等分析手段对粉体ZrO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O2... 以氧氯化锆(ZrOCl2·8H2O)为原料在有机溶剂中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ZrO2超细粒子,运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差热热重(DTATG)等分析手段对粉体ZrO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O2粒子颗粒均匀、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25nm。实验还发现,制备过程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并采用低温热处理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排除溶胶中水的影响,从而消除了合成粉体中硬团聚体生成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沉淀法 制备 超细粒子 二氧化锆 氧化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CO_2加氢反应的超细CuO-ZnO-SiO_2催化剂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迟亚武 梁东白 +3 位作者 徐长海 林培滋 罗洪原 林励吾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0-15,共6页
采用醇盐法制备了超细CuO-ZnO-SiO2催化剂,进行了CO2加氢反应和透射电镜测试,同时以超细CuO-SiO2为对比,分别进行了XRD、TPR研究。对于CO2加氢反应,CuO-SiO2催化剂在加入ZnO组份后催化... 采用醇盐法制备了超细CuO-ZnO-SiO2催化剂,进行了CO2加氢反应和透射电镜测试,同时以超细CuO-SiO2为对比,分别进行了XRD、TPR研究。对于CO2加氢反应,CuO-SiO2催化剂在加入ZnO组份后催化活性显著提高。TEM测试表明CuO-ZnO-SiO2催化剂前体在400℃及600℃焙烧后平均粒径分别为28nm和34nm。XRD测试表明在CuO-SiO2体系中存在CuO晶相,但更接近于无定形或微晶状态;而在CuO-ZnO-SiO2体系中,则存在CuO晶相和ZnO晶相。TPR研究表明,CuO与ZnO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随ZnO含量增加,CuO还原峰向高温移动。ZnO对CuO还原最大峰温的影响取决于ZnO加入相对量的变化,即ZnO/CuO(mass%)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二氧化碳 氧化铜 氧化锌 二氧化硅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驱油过程中蒙脱石的碱溶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代平 林培滋 +2 位作者 丁云杰 尹永一 马文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研究了蒙脱石与碱剂 (Na2 CO3、NaOH)间的作用 ,考察了浓度、聚合物和NaCl对蒙脱石与碱剂相互作用的影响。蒙脱石在强碱和弱碱溶液中都发生了溶蚀作用。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还生成了新硅铝酸盐沉淀。蒙脱石在强碱溶液中溶蚀更剧烈 ,并随强... 研究了蒙脱石与碱剂 (Na2 CO3、NaOH)间的作用 ,考察了浓度、聚合物和NaCl对蒙脱石与碱剂相互作用的影响。蒙脱石在强碱和弱碱溶液中都发生了溶蚀作用。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还生成了新硅铝酸盐沉淀。蒙脱石在强碱溶液中溶蚀更剧烈 ,并随强碱溶液浓度增大溶蚀加剧。聚合物加入到碱剂中对蒙脱石的溶蚀影响不大 ,加入NaCl于碱剂中蒙脱石的溶蚀略有增大。蒙脱石在Na2 CO3溶液中有明显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碱剂 溶蚀作用 硅铝酸盐 聚合物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加氢转化CO_2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卢振举 林培滋 +2 位作者 罗烘原 梁东白 林励吾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9-61,共3页
研究催化加氢法转化CO2,在Fe/AC催化剂上采用不同的反应条件,可将CO2分别转化成低碳烯烃,液化石油气和液态烃,其转化率均在40%-50%之间。在Cu-Zn-分子筛催化剂上,35%CO2可被转化成二甲醚;在Rh-... 研究催化加氢法转化CO2,在Fe/AC催化剂上采用不同的反应条件,可将CO2分别转化成低碳烯烃,液化石油气和液态烃,其转化率均在40%-50%之间。在Cu-Zn-分子筛催化剂上,35%CO2可被转化成二甲醚;在Rh-V/SiO2催化剂上,CO2可被转化成乙醇,其单程转化率在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催化加氢 催化剂 碳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活性炭催化剂上费托合成反应产物分布的非Anderson-Schulz-Flory特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文平 丁云杰 +2 位作者 罗洪原 林培滋 林励吾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9-282,共4页
在浆态反应釜中研究了铁 /活性炭催化剂上费 托合成 (Fischer Tropschsynthesis ,FTS)反应产物分布和链增长几率 (Anderson Schulz Flory(ASF)链增长几率和本征链增长几率 ) .产物分布通常在C1处和C2 处偏离ASF分布 ,呈现C1处偏高而C2... 在浆态反应釜中研究了铁 /活性炭催化剂上费 托合成 (Fischer Tropschsynthesis ,FTS)反应产物分布和链增长几率 (Anderson Schulz Flory(ASF)链增长几率和本征链增长几率 ) .产物分布通常在C1处和C2 处偏离ASF分布 ,呈现C1处偏高而C2 处偏低的情况 .本征链增长几率的研究结果表明 ,以活性炭为载体的铁基费 托合成催化剂上存在烯烃的再吸附二次反应 ,使产物分布偏离ASF分布 .铁 /活性炭催化剂上同时伴随水煤气变换 (watergasshift ,WGS)反应 .XRD检测到铁 /活性炭催化剂上存在FexC和Fe3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活性炭 负载型催化剂 烯烃 再吸附 反应产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CuO/ZnO/SiO_2催化剂上CO_2和CO加氢反应对比──CO_2加氢反应机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迟亚武 梁东白 +3 位作者 徐长海 林培滋 罗洪原 林励吾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7-161,共5页
在超细CuO/ZnO/SiO2催化剂体系上,对比研究了CO2和CO加氢性能,并就CO2加氢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考察了接触时间和反应压力对CO2加氢的主要产物甲醇和CO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加氢生成甲醇和CO是... 在超细CuO/ZnO/SiO2催化剂体系上,对比研究了CO2和CO加氢性能,并就CO2加氢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考察了接触时间和反应压力对CO2加氢的主要产物甲醇和CO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加氢生成甲醇和CO是平行反应,生成的甲醇直接来源于CO2本身,没有经历CO中间物种,而且生成的CO能够适当地进一步加氢生成甲醇。在超细CuO/ZnO/SiO2催化剂体系的CO加氢反应主要产物是二甲醚和甲醇,这进一步支持上述反应机理。在488~568K反应温度范围内,超细CuO/ZnO/SiO2催化剂对CO2加氢的催化活性高于对CO加氢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氧化物催化剂 加氢反应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助剂促进的Rh/SiO_2催化剂上CO+H_2反应合成C_2含氧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伟 罗洪原 +4 位作者 周焕文 林培滋 黄世煜 吴治华 林励吾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4,共4页
研究了稀土促进剂对CO+H2合成二碳含氧化合物的Rh/SiO2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并用TPR、H2-TPD。
关键词 稀土助剂 乙醇 乙酸 合成气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超细MoO_3·B_2O_3/SiO_2催化剂性质及甲烷部分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静谊 周焕文 +2 位作者 黄世煜 林培滋 林励吾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18-320,共3页
焙烧温度对超细MoO3·B2O3/SiO2催化剂性质及甲烷部分氧化性能的影响李静谊周焕文黄世煜林培滋*林励吾(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23)关键词三氧化钼,三氧化二硼,二氧化硅,负载型催化剂,超... 焙烧温度对超细MoO3·B2O3/SiO2催化剂性质及甲烷部分氧化性能的影响李静谊周焕文黄世煜林培滋*林励吾(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23)关键词三氧化钼,三氧化二硼,二氧化硅,负载型催化剂,超细粒子,甲烷,部分氧化利用天然气直接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烧温度 三氧化钼 三氧化二硼 甲烷 部分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