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麻醉后化脓性脑膜炎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尔昕 郑玲霞 +3 位作者 王翠兰 赵久法 蔡晋源 张启英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8-19,共2页
脊髓麻醉时将细菌带入蛛网膜下腔而发生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率很低,但危害性极大,后果严重,教训很深。本病国内有报道。本文报道我院5年来收治的4例,并结合文献复习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问题。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在腰麻下行手术(疝修补... 脊髓麻醉时将细菌带入蛛网膜下腔而发生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率很低,但危害性极大,后果严重,教训很深。本病国内有报道。本文报道我院5年来收治的4例,并结合文献复习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问题。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在腰麻下行手术(疝修补术2例,阑尾及足趾手术各1例)。例1及例2为同日在同一医院手术后发病。发热在术后第2~5天出现,均有头痛,但其中2例开始先为腰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脑膜炎 脊髓麻醉 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诺酮类药物——一类很有前途的抗菌制剂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尔昕 郑玲霞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0-41,共2页
荼啶酸是喹诺酮类最早的制剂,主要用于治疗G^-杆菌所致尿路感染。后来发现在化学结构上带上一个氟原子就对包括金葡菌在内的G^+菌有效;带上一(口派)嗪环就对包括绿脓杆菌在内的G^-菌有活性。80年代所开发的这类药品抗菌谱广,杀菌力强,... 荼啶酸是喹诺酮类最早的制剂,主要用于治疗G^-杆菌所致尿路感染。后来发现在化学结构上带上一个氟原子就对包括金葡菌在内的G^+菌有效;带上一(口派)嗪环就对包括绿脓杆菌在内的G^-菌有活性。80年代所开发的这类药品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不易产生耐药。其主要产品有氟哌酸(norfoxacin),丙氟(口派)酸(ciprofloxacin),氟嗪酸(ofloxacin)及氟啶酸(cnoxacin)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肉和人皮下猪囊虫囊液抗原的免疫印迹分析
3
作者 林尔昕 郑玲霞 +1 位作者 王淑民 沈继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2-23,共2页
应用SPA-ELISA、SDS-PAGE和IB(免疫印迹)技术对猪肉及人皮下结节内猪囊虫囊液的抗原成份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凝胶中考马氏亮蓝和氨基黑染色所示的蛋白条带以及血清抗体所识别的特异性抗原成份中,取自猪肉中的囊虫囊液较取自人体... 应用SPA-ELISA、SDS-PAGE和IB(免疫印迹)技术对猪肉及人皮下结节内猪囊虫囊液的抗原成份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凝胶中考马氏亮蓝和氨基黑染色所示的蛋白条带以及血清抗体所识别的特异性抗原成份中,取自猪肉中的囊虫囊液较取自人体的囊液含量高,免疫反应性强。两种抗原用于SPA-ELISA诊断未见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囊虫 抗原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兔抗BCG血清的特异性以检测TB抗原
4
作者 林尔昕 郑玲霞 佐藤実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4期51-51,共1页
本研究以免疫印迹方法证实兔抗BCG与其它细菌抗原(金葡菌、表葡菌,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的交叉反应,并以亲和吸附方法将金葡菌交叉反应抗体从市售抗BCG中加以去除。这样在检测脑脊液及其它样本中TB抗原时的假阳性率就可以降低,兔抗BCG... 本研究以免疫印迹方法证实兔抗BCG与其它细菌抗原(金葡菌、表葡菌,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的交叉反应,并以亲和吸附方法将金葡菌交叉反应抗体从市售抗BCG中加以去除。这样在检测脑脊液及其它样本中TB抗原时的假阳性率就可以降低,兔抗BCG的特异性将会增加。我们建立了竞争抑制的ELlSA方法,可以检测ng水平的分枝杆菌的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 BCG 竞争抑制 交叉反应抗体 假阳性 克雷伯氏菌 免疫印迹方法 原时 亲和吸附 结核性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实验诊断的研究
5
作者 林尔昕 郑玲霞 佐藤实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5,共3页
应用免疫印迹方法证实兔抗卡介苗与其它细菌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间的交叉反应,并以亲和吸附方法将金葡萄交叉反应抗体从市售抗卡介苗中加以去除而提高其特异性,建立了竞争抑制的ELISA方法... 应用免疫印迹方法证实兔抗卡介苗与其它细菌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间的交叉反应,并以亲和吸附方法将金葡萄交叉反应抗体从市售抗卡介苗中加以去除而提高其特异性,建立了竞争抑制的ELISA方法,可以检测10ng水平的结核杆菌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 脑膜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机理
6
作者 林尔昕 黄谷良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62-163,159,共3页
目前认为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腹泻的致病机理为:粘附因子质粒编码的束状形成纤毛是感染初期细菌在微绒毛上产生局部粘附的原因,而染色体基因启动信号转换导致细胞支架损伤及微绒毛退变。继之eae基因簇激活产生紧密素(intimin)使细胞支... 目前认为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腹泻的致病机理为:粘附因子质粒编码的束状形成纤毛是感染初期细菌在微绒毛上产生局部粘附的原因,而染色体基因启动信号转换导致细胞支架损伤及微绒毛退变。继之eae基因簇激活产生紧密素(intimin)使细胞支架进一步破坏,一部分细菌侵入上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致病性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乙型肝炎的救治
7
作者 林尔昕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5,共2页
目前对重症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尚无特效方法,因此病死率仍很高。发生本病时肝细胞坏死的程度超过再生的速度,导致肝功能衰竭。治疗主要是阻止肝细胞坏死,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合并症以赢得时间使肝细胞获得再生。一、抗病毒治疗:重症乙肝... 目前对重症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尚无特效方法,因此病死率仍很高。发生本病时肝细胞坏死的程度超过再生的速度,导致肝功能衰竭。治疗主要是阻止肝细胞坏死,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合并症以赢得时间使肝细胞获得再生。一、抗病毒治疗:重症乙肝患者体内诱生干忧素的能力很低,抗病毒能力下降,有利于病毒在肝内大面积感染。外源性干忧素对本病有效,既可抗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重症 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7北京国际肝脏学讨论会纪要
8
作者 林尔昕 《今日应用医学》 1998年第1期66-67,共2页
该会于1997年8月12-15日在北京召开,共有国内学者900余人,国外学者60余人参加,共作了20多个专题报告。对各种肝炎的发病机理、诊断与治疗的最新看法,前沿研究成果均有较全面的论述。现将讨论会的重要内容整理如下。
关键词 1997年 北京 国际肝脏学 讨论会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9
作者 林尔昕 《今日应用医学》 1997年第4期5-5,共1页
1993年5月在美国西南部荒芜的沙漠地带,一批年青的美国人死于原因不明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以后该病被命名为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artavirus Puimonary Syndrome HPS)。其临床特征为短期发热后出现双侧弥漫性非心源性水肿,类似于急性呼吸... 1993年5月在美国西南部荒芜的沙漠地带,一批年青的美国人死于原因不明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以后该病被命名为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artavirus Puimonary Syndrome HPS)。其临床特征为短期发热后出现双侧弥漫性非心源性水肿,类似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病死率为50-75%。本病血清中出现与欧亚大陆发生的汉坦病毒肾出血热综合征的交叉抗体,是本病病原学的第一个线索。以后的几周内本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便有了详尽的描述,推定出易感因素,主要的啮齿类宿主也得到确认。对尸体中分离到的可疑病原体的基因片段进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支持疗法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感染小鼠腹水中虫体分泌排泄抗原(E/SA)的免疫印迹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沈继龙 夏惠 +1 位作者 林尔昕 马济宏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7,共3页
本文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免疫印迹(immunoblotting)以及SPA—ELISA方法对弓形虫3种可溶性抗原进行了比较分析。WA为全虫溶解抗原,E/SA采自感染小鼠腹水。免疫印迹显示E/SA被兔IgG抗体识别出至少13条抗原区带,分子... 本文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免疫印迹(immunoblotting)以及SPA—ELISA方法对弓形虫3种可溶性抗原进行了比较分析。WA为全虫溶解抗原,E/SA采自感染小鼠腹水。免疫印迹显示E/SA被兔IgG抗体识别出至少13条抗原区带,分子量范围为108~12KDa。上清液抗原(SA)所含组分较少。E/SA与WA具有100、58~51.5、40、38、35、30、20及12KDa等共同抗原组分。27KDa抗原仅见于E/SA中;6.5KDa抗原存在于WA及SA中而在E/SA中未见此抗原区带。 动态分析见到,E/SA中38KDa和30KDa抗原出现于感染后24h;35KDa和27KDa抗原见于感染后72h的小鼠腹水中。此外,两种抗原用于SPA—ELISA诊断弓形虫病具有高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迹 弓形体病 抗原 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检测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在脑囊虫病治疗过程的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明霞 林尔昕 +1 位作者 王淑民 崔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0-51,97,共3页
目的 了解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在脑囊虫病治疗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用双单抗夹心ELISA法检测特异性免疫复合物 :采用抗人IgG、IgM单抗包板 ,来捕获由血清提取的免疫复合物中的特异性IgG、IgM型免疫复合物 ,通过酶标抗囊虫单抗结合物显色 ... 目的 了解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在脑囊虫病治疗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用双单抗夹心ELISA法检测特异性免疫复合物 :采用抗人IgG、IgM单抗包板 ,来捕获由血清提取的免疫复合物中的特异性IgG、IgM型免疫复合物 ,通过酶标抗囊虫单抗结合物显色 ,测其OD值。结果 IgG型免疫复合物在 1疗程后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 <0 .0 5 )以后各疗程则显著下降 (P <0 .0 1) ;IgM型免疫复合物的含量治疗前与 1疗程后相比差别不显著 ,但随着疗程增加其含量逐渐下降 (P <0 .0 1) ;各疗程的临床反应加重发生率以第 1疗程最高 (P <0 .0 0 5 )。结论 IgG型免疫复合物可以作为治疗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囊虫病 免疫复合物 双单抗夹心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囊虫病患者杀囊虫治疗中血清IL-6水平的变化
12
作者 王淑民 张明霞 +1 位作者 林尔昕 崔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3-83,74,共2页
关键词 脑囊虫病 治疗 IL-6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单抗夹心ELISA法检测脑囊尾蚴病血清特异性免疫复合物
13
作者 张明霞 林尔昕 +1 位作者 王淑民 崔琢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94-295,共2页
目的 :建立双单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脑囊尾蚴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免疫复合物。方法 :用抗人IgG单抗包被 ,捕获血清中特异性IgG型免疫复合物 ,通过酶标抗囊尾蚴单抗结合物显色 ,测其OD值。结果 :用本方法测得患者特异性免疫复合... 目的 :建立双单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脑囊尾蚴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免疫复合物。方法 :用抗人IgG单抗包被 ,捕获血清中特异性IgG型免疫复合物 ,通过酶标抗囊尾蚴单抗结合物显色 ,测其OD值。结果 :用本方法测得患者特异性免疫复合物阳性率为 5 3.3 %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5 ) ;循环抗原、抗体皆阴性患者 ,免疫复合物的阳性率为 5 0 % ,与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 ;且免疫复合物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循环抗原的检出率 (P <0 .0 0 5 )。结论 :本法对囊尾蚴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尤其对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尾蚴病 免疫复合物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囊尾蚴病治疗期间血清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
14
作者 张明霞 林尔昕 +1 位作者 王淑民 崔琢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 :探讨脑囊尾蚴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免疫应答状况。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三个疗程中特异性IgG、IgA、IgE的动态变化。结果 :3类抗体的阳性率依次为IgG(10 0 % ) >IgE(70 % ) >IgA(4 0 % )。IgG在疗程中变化最为明显... 目的 :探讨脑囊尾蚴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免疫应答状况。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三个疗程中特异性IgG、IgA、IgE的动态变化。结果 :3类抗体的阳性率依次为IgG(10 0 % ) >IgE(70 % ) >IgA(4 0 % )。IgG在疗程中变化最为明显。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尾蚴病 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CV-RNA检测
15
作者 赵久法 林尔昕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46-247,共2页
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HCV RNA存在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套式PCR检测 38例急性丙型肝炎和 3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外周血PBMC中HCV RNA。结果 :74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 RNA阳性 6 8例 ,PBMC阳... 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HCV RNA存在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套式PCR检测 38例急性丙型肝炎和 3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外周血PBMC中HCV RNA。结果 :74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 RNA阳性 6 8例 ,PBMC阳性 44例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HCV RNA阳性 15例 (39.5 %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阳性 2 9例 (80 .6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HCV RNA检出率显著高于急性丙型肝炎患者 (P <0 .0 1)。 3例血清HCV RNA阴性 ,而PBMC中HCV RNA均阳性 ;8例患者血清抗 HCV阴性 ,而血清HCV RNA均阳性。结论 :PBMC可能为HCV肝外贮存和复制场所 ,PBMC中的HCV感染在丙型肝炎慢性化和慢性肝损害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血清HCV RNA检测有助于抗 HCV阴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HCV-RNA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提取核酸用于多聚酶链反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湛 林尔昕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8-70,共3页
利用硫氰酸胍裂解病毒和二氧化硅颗粒能够特异性吸附核酸的特性,将二氧化硅悬液、裂解液及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共同保温,病毒裂解释放出的核酸结合在二氧化硅颗粒上,经过双蒸水洗脱,所得核酸直接作PCR扩增。以该法提取感染血清样本... 利用硫氰酸胍裂解病毒和二氧化硅颗粒能够特异性吸附核酸的特性,将二氧化硅悬液、裂解液及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共同保温,病毒裂解释放出的核酸结合在二氧化硅颗粒上,经过双蒸水洗脱,所得核酸直接作PCR扩增。以该法提取感染血清样本中的HBVDNA或HCVRNA作为模板,再进行PCR扩增检测,产物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所见条带清晰。用本法检测HBsAg(+)/HBeAg(+)Auti-HBc(+)血清32例,阳性率为96%;检测抗-HCV阳性血清110例,阳性率为82.7%。该方法成本低,实验周期短,结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 多聚酶链反应 二氧化硅 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给药途径的一些新观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东岩 林尔昕 《安徽医药》 CAS 1997年第1期26-28,共3页
历来认为治疗感染到底采用口服还是注射途径,主要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对于重症、有生命危险的感染当然要注射.对于轻中度感染则可口服治疗。感染患者需要住院者一般采用注射制剂。
关键词 抗生素 给药途径 口服给药 注射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透明质酸β_2-微球蛋白和心房利纳因子的动态观察
18
作者 朱公文 王延琪 +6 位作者 王义平 王永明 张式琪 郑玲霞 林尔昕 藏国庆 刘森桂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9-10,共2页
我们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对20例发热期入院的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在病程各期连续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心房利钠因子(ANF)含量,进行动态观察,以期对EHF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病机理进一步了解。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透明质酸 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引起偏瘫49例
19
作者 刘传苗 郑玲霞 林尔昕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6期417-417,共1页
临床上偏瘫的常见病因是脑血管意外或颅内占位性病变。本文分析结核病流行的国家,结核性脑膜炎(结脑)也是偏瘫的常见病因之一。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90年代初,我院住院确诊为结脑201例,偏瘫49例(24.4%)。... 临床上偏瘫的常见病因是脑血管意外或颅内占位性病变。本文分析结核病流行的国家,结核性脑膜炎(结脑)也是偏瘫的常见病因之一。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90年代初,我院住院确诊为结脑201例,偏瘫49例(24.4%)。男32例,女17例;年龄4月~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结核性 偏瘫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菌性脑膜炎治疗探讨
20
作者 郑玲霞 刘传苗 林尔昕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39-39,共1页
多重耐药菌性脑膜炎治疗探讨郑玲霞刘传苗林尔昕医院感染的化脓性脑膜炎(化脑),其病原体常为多重耐药菌,治疗上难度大,病死率高。笔者体会,对多重耐药菌性脑膜炎在全身给药同时,最好行鞘内注射(鞘注)抗生素。1临床资料1.1... 多重耐药菌性脑膜炎治疗探讨郑玲霞刘传苗林尔昕医院感染的化脓性脑膜炎(化脑),其病原体常为多重耐药菌,治疗上难度大,病死率高。笔者体会,对多重耐药菌性脑膜炎在全身给药同时,最好行鞘内注射(鞘注)抗生素。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1~1996年,我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多重耐药菌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