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地区近震震级偏差研究
1
作者 郭阳 李军 +2 位作者 金星 林彬华 蔡辉腾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6-272,共7页
基于福建数字地震台网编目资料,选取2010—2023年发生在福建地区的3720次地震,研究福建地区近震震级M_(L)偏差,采用震级残差法获得适用于福建地区的量规函数R_(3)(Δ)、台站校正值S_(j)和介质传播方向校正值S_(θ),以提高近震震级精度... 基于福建数字地震台网编目资料,选取2010—2023年发生在福建地区的3720次地震,研究福建地区近震震级M_(L)偏差,采用震级残差法获得适用于福建地区的量规函数R_(3)(Δ)、台站校正值S_(j)和介质传播方向校正值S_(θ),以提高近震震级精度。结果表明,校正后的震级偏差标准差从0.29降至0.19;为提高预警震级的准确性,应用首台震级测定,震级偏差标准差从0.31降至0.25。由此可见,新修订的量规函数、台站校正值和介质传播方向校正值在福建地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级偏差 量规函数 台站校正值 介质传播方向校正值 震级残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激励的厦门财富中心动力参数实测分析
2
作者 郭阳 傅大宝 +5 位作者 蔡辉腾 金星 林彬华 徐嘉隽 许燕芳 陈思辉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3,共8页
为揭示环境激励下不同测点反映的模态信息情况,在厦门财富中心布置结构台阵获取环境激励下的结构振动响应。采用Welch平均周期图法获得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曲线,并在此基础上识别结构模态参数。比较不同测点的PSD曲... 为揭示环境激励下不同测点反映的模态信息情况,在厦门财富中心布置结构台阵获取环境激励下的结构振动响应。采用Welch平均周期图法获得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曲线,并在此基础上识别结构模态参数。比较不同测点的PSD曲线和模态识别结果,并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结构基底、自由场地和基岩场地三个测点PSD曲线在0.1~1.0 Hz频段高度相似,该频段是由场地次级微地震引起的;不同之处在于结构基底测点PSD曲线Z向峰值是结构竖向基频,而自由场地峰值是场地基本频率。2)结构低楼层测点主要反映其测试方向上的模态频率,而高楼层测点能够反映多方向的模态频率。高楼层测点反映的模态信息更丰富,但易受到密集模态的影响。3)有限元结果与实测结果接近,表明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结构的真实动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 环境激励 平均周期图法 结构模态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深度学习与物理特征预测仪器地震烈度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周 林彬华 +6 位作者 金星 于伟恒 李军 韦永祥 王士成 李水龙 周施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12-2728,共17页
快速准确地预测记录台站的仪器地震烈度,并在地震预警过程中向潜在用户提供及时和准确的警报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深度学习和物理参数特征的算法,用于更可靠地预测仪器地震烈度.收集并处理了2001—2021年日本K-NET和KiK-net强震... 快速准确地预测记录台站的仪器地震烈度,并在地震预警过程中向潜在用户提供及时和准确的警报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深度学习和物理参数特征的算法,用于更可靠地预测仪器地震烈度.收集并处理了2001—2021年日本K-NET和KiK-net强震仪台网记录的3386次地震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对这些地震事件进行截取、基线校正、质量筛选等预处理,共得到25714条三通道地震波形.使用18000条地震记录(90%训练,10%验证)构建了一个窗长为3秒的仪器地震烈度预测模型(CNN-PP),并对7714条地震记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CNN-PP模型在预测仪器地震烈度方面优于传统的单一特征参数方法.此外,离线震例测试结果显示,CNN-PP模型的报警成功率达到95.03%,没有出现误报情况,为解决地震预警仪器地震烈度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潜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仪器地震烈度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物理参数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地震台网地震定位精度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源鸿 林彬华 +4 位作者 李军 陈惠芳 丁炳火 陈辉 林玮瑾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5-1100,共6页
以2018~2022年福建地震台网记录的1 063次M≥2.5地震事件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震计、强震仪、烈度计三类台站的观测数据,通过计算不同震级对三类传感器观测范围的理论估计值,采用地震定位精度标准方法对1 063次地震进行定位精度评估,按区域... 以2018~2022年福建地震台网记录的1 063次M≥2.5地震事件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震计、强震仪、烈度计三类台站的观测数据,通过计算不同震级对三类传感器观测范围的理论估计值,采用地震定位精度标准方法对1 063次地震进行定位精度评估,按区域(福建、台湾海峡及台湾地区)划分并对比测震台网和三网融合的定位精度。结果表明,三网融合后Ⅰ类精度的地震数量由1.51%提升至3.01%,Ⅱ类精度由5.83%提升至25.31%,Ⅲ类精度由16.27%提升至63.78%,Ⅳ类精度由76.39%降低为7.90%,三网融合对福建地震台网的地震定位精度有较大改善,福建、台湾海峡及台湾地区3个不同区域地震的定位精度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本文研究结果可为三网融合在地震速报及编目中的地震定位策略应用提供重要参考与评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精度 预警台网 烈度计 震级 波场影响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nsformer模型和迁移学习在地震P波和噪声判别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郑周 林彬华 +8 位作者 于伟恒 金星 王士成 李水龙 周施文 丁炳火 韦永祥 周跃勇 陈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89-4203,共15页
准确可靠地区分地震和噪声信号对于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预警至关重要.然而, 无处不在且复杂的噪声信号使这项任务充满挑战.针对中国和日本数据的差异, 本研究在深度学习模型训练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来区分地震和噪声信号.首先, 鉴... 准确可靠地区分地震和噪声信号对于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预警至关重要.然而, 无处不在且复杂的噪声信号使这项任务充满挑战.针对中国和日本数据的差异, 本研究在深度学习模型训练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来区分地震和噪声信号.首先, 鉴于日本数据丰富, 直接训练一个Transformer模型, 该模型在日本的判别准确率为99.82%.其次, 为缓解数据不平衡, 对中国地震数据采用了随机滑动波形窗进行增强.还使用中国数据对预先训练的日本模型进行了微调, 以更好地适应中国数据集.经过微调后, 模型在中国的判别准确率为99.47%.结果表明, 使用原始波形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地震事件判别时能够取得很高的准确率.此外, 迁移学习模型在门源6.9级地震和漾濞序列震中得到了良好的验证, 表明迁移学习在台网稀疏地区的应用是有效的, 这为地震学和地震预警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深度学习 迁移学习 数据增强 Transform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地震震级测定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林彬华 金星 +5 位作者 康兰池 韦永祥 李军 张燕明 陈惠芳 周施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600-3611,共12页
地震预警震级测定是地震预警系统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部分之一.本文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地震预警震级测定方法,将震级测定问题转化为震级分类问题,即将M_(L)>2.0的震级分成20个不同等级类别处理.收集了福建台网2012—2019年期间... 地震预警震级测定是地震预警系统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部分之一.本文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地震预警震级测定方法,将震级测定问题转化为震级分类问题,即将M_(L)>2.0的震级分成20个不同等级类别处理.收集了福建台网2012—2019年期间记录到福建、台湾海峡及台湾共1928个地震作为研究资料,经过台站记录截取、大震样本增强、标签制作、质量筛选等预处理共得到14644条三分向地震样本记录;构建了3 s波形输入的卷积神经网络震级预测模型,并用2012—2018年震例对模型进行训练,用2019年震例对模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单台震级偏差有85.6%可控制在±0.3以内,前三台平均的震级偏差有91.8%可控制在±0.3以内,其中震级较大偏差的事件多为缺乏历史样本.相较于传统方法,该模型测定的震级值更加稳定可靠,可为解决地震预警震级测定这一挑战性难题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地震预警 震级测定 震级偏差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噪声异常实时监测 被引量:17
7
作者 林彬华 金星 +3 位作者 廖诗荣 李军 黄玲珠 朱耿青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1-289,共9页
本文以福建省85个测震台站2012年全年噪声资料中的垂直向记录作为研究对象,将噪声记录以每5min为单位进行分段,求出每小段的功率谱,应用概率分布函数方法绘出台站的PDF图,之后利用网格概率法确定出台站的高低噪声参照线。另外,以85个台... 本文以福建省85个测震台站2012年全年噪声资料中的垂直向记录作为研究对象,将噪声记录以每5min为单位进行分段,求出每小段的功率谱,应用概率分布函数方法绘出台站的PDF图,之后利用网格概率法确定出台站的高低噪声参照线。另外,以85个台站的PDF图为基础,将噪声异常分成缺数异常、低噪处异常、高噪处异常、中噪处异常等4类。依据4类异常的特征分别找出每一类异常的遴选方法,再将这4种挑选方法相结合形成地震噪声实时监测系统。选取福建省85个测震台站2013年7月份的噪声记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85个台站应用地震噪声实时监测系统识别出来的异常正确率都达到90%以上,遴选效果很好,可用于对台站噪声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噪声 PSD PDF 功率谱 异常 数据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地震台网预警能力评估 被引量:14
8
作者 游秀珍 林彬华 +3 位作者 李军 郭阳 于伟恒 李水龙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6-141,共16页
由于常用的均方根值法和噪声功率谱法不能消除不同传感器记录的噪声干扰,为提高噪声水平计算的准确度,本文选用最大概率峰值位移作为背景噪声评估指标。基于可靠的噪声数据,借鉴震级-最大距离监测能力法并考虑预警时效,提出了地震预警... 由于常用的均方根值法和噪声功率谱法不能消除不同传感器记录的噪声干扰,为提高噪声水平计算的准确度,本文选用最大概率峰值位移作为背景噪声评估指标。基于可靠的噪声数据,借鉴震级-最大距离监测能力法并考虑预警时效,提出了地震预警最小震级评估方法,系统评估福建三类传感器网及其融合网的地震预警最小震级和预警首报时间。结果表明:测震强震融合网的地震预警最小震级高于单测震网,但明显低于强震网;强震烈度计融合网与单烈度计网的结果相近;三网融合后95%区域的地震预警最小震级约为M_(L)3.2。由于烈度计网比测震和强震网密集,其预警首报时间最短;三网融合相对于单测震网或单强震网,其震后地震预警首报时间得到了明显缩短,预计95%区域的首报时间为4—6 s。本文研究为福建省的台网布局的优化和重点区域监测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水平 烈度计 地震预警 监测能力 时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网噪声评估及其对气枪震源激发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林彬华 金星 +3 位作者 李军 蔡辉腾 廖诗荣 陈惠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0-342,共13页
为了研究背景噪声对长江地学气枪主动源实验激发效果的影响,收集了240个台站激发前72小时的背景噪声数据及20个定点激发的叠加结果进行实验分析.先剔除异常台站,按照国标将台网噪声水平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进行评估,从而研究气枪波... 为了研究背景噪声对长江地学气枪主动源实验激发效果的影响,收集了240个台站激发前72小时的背景噪声数据及20个定点激发的叠加结果进行实验分析.先剔除异常台站,按照国标将台网噪声水平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进行评估,从而研究气枪波形信噪比与台站背景噪声的关系.结果表明:(1)台站接收能力与背景噪声水平密切相关;(2)气枪信号的信噪比在一定范围内受背景噪声的影响大于距离衰减的影响;(3)长江马鞍山—安庆流域段不同定点激发的场地条件基本一致;(4)随气枪信号叠加次数的增加,低噪台站的信噪比增长速度快于中、高噪台站,若想获得同样的叠加效果,高噪台站需要的叠加次数远大于低噪台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水平 气枪震源 概率密度函数 信噪比 观测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闽台ML震级偏差分析与修正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彬华 金星 +4 位作者 陈惠芳 廖诗荣 黄玲珠 张燕明 巫立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3-734,共12页
选取我国台湾地区2012—2018年期间的浅源地震资料,将台湾气象局与福建地震台网中心测定的ML震级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机构测定的震级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受地震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源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并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对两机构... 选取我国台湾地区2012—2018年期间的浅源地震资料,将台湾气象局与福建地震台网中心测定的ML震级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机构测定的震级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受地震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源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并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对两机构测定的ML之间的模型关系进行拟合。与此同时,引入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技术对两机构测定震级之间的偏差进行预测训练,构建4-9-9-9-4的五层网络模型,利用2012—2017年台湾震例作为训练集进行学习训练,2018年数据作为测试集进行预测效果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经过反向传播神经网络修正后,震级偏差较大改善,基本都控制在[-0.4,0.3]之内,预测效果优于传统的线性回归方法,特别是对多震、少震区域震例的修正效果更为显著,进一步验证了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技术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震级 偏差校正 非线性拟合 泛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大容量气枪震源激发条件优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惠芳 林彬华 +2 位作者 金星 巫立华 蔡辉腾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1-248,共8页
通过人工拾取震相,统计记录台站数、台站最远观测距离、接收能量等3个参数,自主研发了最优工况处理软件来研判工况激发效果,并确定棉花滩水库最优工况为水深25m,枪阵沉放深度9m,枪阵尺寸7m×7m。对定点300次激发的每10次累计叠加结... 通过人工拾取震相,统计记录台站数、台站最远观测距离、接收能量等3个参数,自主研发了最优工况处理软件来研判工况激发效果,并确定棉花滩水库最优工况为水深25m,枪阵沉放深度9m,枪阵尺寸7m×7m。对定点300次激发的每10次累计叠加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叠加1090次时激发效果快速增强,100150次时缓慢增强,160240次时快速增强,250300次时缓慢增强,即随着叠加次数的增加,激发效果增强,传播距离和记录台数也逐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工况 叠加分析 激发效果 观测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南一水库气枪震源实验激发效果最优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惠芳 林彬华 +2 位作者 金星 蔡辉腾 郭阳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7-676,共10页
气枪主动源探测实验需要获得信噪比较优的波形数据,因此实验前很有必要进行不同工况的激发实验。通过综合分析台站记录特征,寻找最优激发效果的工况条件,为后续定点激发奠定重要基础。本文在福建南一水库大容量气枪震源实验时通过单次... 气枪主动源探测实验需要获得信噪比较优的波形数据,因此实验前很有必要进行不同工况的激发实验。通过综合分析台站记录特征,寻找最优激发效果的工况条件,为后续定点激发奠定重要基础。本文在福建南一水库大容量气枪震源实验时通过单次激发分析、叠加分析、信噪比系数等方法综合研判工况激发效果,确定出最优工况,再利用台网噪声评估对得到的最优工况做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南一水库最优工况为:水深25m、枪阵沉放深度12 m、枪阵尺寸7 m×7 m。该最优工况激发时段未处在低噪声时刻,说明该工况的激发效果确为优越,结果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工况 单次分析 叠加分析 信噪比 激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枪信号振幅叠加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游秀珍 林彬华 +3 位作者 李军 邵平荣 胡淑芳 王士成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2,共12页
由于气枪震源信号较弱,容易受外界噪声或者地震等因素干扰,而使得其真实的振幅被掩盖。这些干扰记录若直接参与叠加容易导致振幅信息不可靠,也会影响叠加效果。为消除干扰影响,提出概率筛选和噪声模型筛选振幅叠加方法,以2018年6月在福... 由于气枪震源信号较弱,容易受外界噪声或者地震等因素干扰,而使得其真实的振幅被掩盖。这些干扰记录若直接参与叠加容易导致振幅信息不可靠,也会影响叠加效果。为消除干扰影响,提出概率筛选和噪声模型筛选振幅叠加方法,以2018年6月在福建龙门滩水库和沙溪口水库的气枪实验数据为例,从剔除干扰的能力、波形形态、振幅值等方面说明两种方法的实际效果,并对比两者的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①两种筛选方法均能有效去除异常干扰,经处理后的气枪信号的波形形态和最大振幅值与直接线性叠加基本一致;②对于固定台网台站,噪声频谱方法可方便确认台站的运行状态,及时筛除异常台站;③对于灵敏度等信息不详的流动台站,噪声模型筛选方法使用受限,而概率筛选方法简洁,适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枪震源 振幅叠加 剔除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枪信号触发台站的自动快速识别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艳丹 李军 +2 位作者 金星 邱毅 林彬华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4-239,共6页
气枪震源是高度可重复的人工震源,在深部探测工作中应用广泛。以福建省地震局组织开展的水库气枪实验为研究对象,面向未来技术的发展,提出基于气枪激发波形的相关性计算,自动获取气枪信号触发台站情况,并绘制触发台站的分布图。对处理... 气枪震源是高度可重复的人工震源,在深部探测工作中应用广泛。以福建省地震局组织开展的水库气枪实验为研究对象,面向未来技术的发展,提出基于气枪激发波形的相关性计算,自动获取气枪信号触发台站情况,并绘制触发台站的分布图。对处理结果分析认为:该方法能快速准确识别触发台站,可迅速作出分布图,直观地反应气枪激发效果,较好地为实验现场实验条件的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枪激发 波形相关性 触发台站 分布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震台网实时波形数据质量自动监控 被引量:17
15
作者 黄玲珠 林彬华 王士成 《华南地震》 2017年第4期20-25,共6页
测震台网实时波形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如何确保测震台网波形异常能及时被检出是本文研究的目标。将历史高低噪声参照线作为异常判定标准,研发直观科学的台网运行自动监控系统,可为工作人... 测震台网实时波形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如何确保测震台网波形异常能及时被检出是本文研究的目标。将历史高低噪声参照线作为异常判定标准,研发直观科学的台网运行自动监控系统,可为工作人员快速发现波形异常提供极大的便利。目前该系统已在福建台网中心进行在线测试运行。选取2015年9月台网实时运行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表明:85个台站波形异常自动检测正确率达到95.5%,能够满足目前台网运行维护的绝大部分需求,系统自动产出结果可为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震台网 波形质量 自动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库气枪震源数据的频域水准比例因子反褶积方法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游秀珍 李军 +3 位作者 林彬华 黄艳丹 巫立华 郭阳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4,共11页
基于2016年福建南一水库气枪实验资料,利用频率域水准因子反褶积方法和互相关时延检测技术,研究水准比例因子及台站的背景噪声水平对反褶积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对反褶积法消除不同枪压引起的震源影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水准比例... 基于2016年福建南一水库气枪实验资料,利用频率域水准因子反褶积方法和互相关时延检测技术,研究水准比例因子及台站的背景噪声水平对反褶积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对反褶积法消除不同枪压引起的震源影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水准比例因子越小,反褶积计算后的波形信噪比越小,当水准比例因子取值过小时,走时识别误差较大;(2)台站气枪记录的信噪比越大,走时识别精度越高,参考台记录的信噪比对结果的影响远大于远场台,当远场台记录的信噪比大于10时,走时误差一般小于6ms,而当参考台记录的信噪比为30左右时,走时误差可能达到20ms;(3)气枪震源差异较大时,频域水准反褶积方法去除震源效应的效果较好,而在震源差异较小时,可能引入方法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气枪 频率域水准反褶积 互相关时延 格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福建爆破实验记录检验华南速度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惠芳 康兰池 +2 位作者 金星 林彬华 郭阳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0-282,共13页
基于2010~2012年"福建及台湾海峡地壳深部结构陆海联合探测"项目中18次爆破实验的准确发震时间、发震位置所确定的多震相走时数据,进行爆破震相特征分析,采用华南速度模型对单纯型、Hyposat、Hypo2000及Locsat等4种定位方法... 基于2010~2012年"福建及台湾海峡地壳深部结构陆海联合探测"项目中18次爆破实验的准确发震时间、发震位置所确定的多震相走时数据,进行爆破震相特征分析,采用华南速度模型对单纯型、Hyposat、Hypo2000及Locsat等4种定位方法进行比较,得出最优定位方法。利用14炮爆破记录反演得到的速度模型与华南速度模型作比较,结果表明,反演模型的上地壳厚度小于华南模型的,下地壳厚度大于华南模型的,上地壳速度与华南模型的相当,下地壳速度大于华南模型的。利用本研究的反演结果对其他4次爆破进行重新定位,定位精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爆破 震相 速度模型 定位程序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台站噪声水平定量评估及其在气枪源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彬华 金星 +2 位作者 黄玲珠 李军 张燕明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55-1564,共10页
对福建气枪源探测实验中所接入315个实时传输台站分1~10 Hz、0.1~1 Hz、10~60 s 3个频段进行台网噪声水平评估研究。统计240个小时的背景噪声记录,得到各台站的噪声水平MODE线,再利用本文提出的全球新高低噪声模型线与MODE线所占面积比... 对福建气枪源探测实验中所接入315个实时传输台站分1~10 Hz、0.1~1 Hz、10~60 s 3个频段进行台网噪声水平评估研究。统计240个小时的背景噪声记录,得到各台站的噪声水平MODE线,再利用本文提出的全球新高低噪声模型线与MODE线所占面积比来量化台网噪声水平,根据不同色标将台网噪声水平划分为十个等级进行评估,评选出优质台站。进一步研究背景噪声对气枪激发效果的影响,验证了台站接收能力与背景噪声密切相关,分析了不同台基(固定、加密、流动、海底)环境噪声水平的影响,得出环境噪声水平由低到高分别为固定台、加密台、流动台、海底台。通过台网噪声评估能有效提高气枪震源信号的检测能力,也为优质台站重点维护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水平 噪声功率谱 全球新高低噪声模型 优质台站 气枪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福建台网与全球其他台网计算台湾地震震源机制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惠芳 段刚 +2 位作者 于培青 林彬华 金春华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91-998,共8页
福建台网采用16个台湾台站记录的地震波形数据,选用适合台湾地区的地壳模型,通过CAP方法计算2018年2月台湾花莲海域4次6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为验证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将该计算结果分别与台湾中央气象局、美国地质调查局、Gl... 福建台网采用16个台湾台站记录的地震波形数据,选用适合台湾地区的地壳模型,通过CAP方法计算2018年2月台湾花莲海域4次6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为验证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将该计算结果分别与台湾中央气象局、美国地质调查局、GlobalCMT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对比结果表明福建台网反演的震源机制解与全球其他台网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通过本研究,进一步明确台湾区域构造动力学环境,也为福建台网日常化产出台湾地区地震震源机制解打下基础,还更加丰富福建台网对台湾地震的产品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台网 台湾花莲海域 CAP方法 震源机制解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Pn震相测定台湾海峡M6.2地震震源深度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惠芳 林彬华 +2 位作者 张燕明 蔡杏辉 于伟恒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53-857,共5页
采用波形互相关技术获得Pn震相准确到时,然后应用滑动时窗相关法获取sPn与Pn震相的走时差,通过该走时差测定台湾海峡M6.2地震震源深度为14.7 km,并对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对比本文计算结果与CAP方法的反演结果得出,本文研究方法更... 采用波形互相关技术获得Pn震相准确到时,然后应用滑动时窗相关法获取sPn与Pn震相的走时差,通过该走时差测定台湾海峡M6.2地震震源深度为14.7 km,并对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对比本文计算结果与CAP方法的反演结果得出,本文研究方法更加方便、快捷、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地震 震源深度 SPN震相 波形互相关 滑动时窗相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