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的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林德馨 高永琳 +2 位作者 黄伟明 何艳 叶庆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2-223,共2页
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 2R)的水平及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胆碱酯酶 (ChE)及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 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 2R)的水平及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胆碱酯酶 (ChE)及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 77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血清sIL - 2R含量。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IL - 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并且其升高与ALT、AST、PTA、ChE相关 ,与乙肝病毒的存在和复制与否无关。急性、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sI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测定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胆碱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损伤和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林德馨 高永琳 +2 位作者 黄伟明 何艳 叶庆林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5年第1期14-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CSH)及肝硬化 (LC)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sICAM 1的检测采用ELISA法 ,并同时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 (HA...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CSH)及肝硬化 (LC)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sICAM 1的检测采用ELISA法 ,并同时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蛋白 (PⅢP)、层粘蛋白 (LN)及Ⅳ型胶原 (CⅣ ) ;以2 0例健康献血员作对照 (NC)。【结果】CHB、CSH、LC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血清sICAM 1水平随着患者肝损害的加重而升高 ,并且其升高与LN、CⅣ、PⅢP、HA水平的升高相关。【结论】CHB、CSH、LC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升高 ,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及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肝硬化 胞间粘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步判别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检测结果 被引量:4
3
作者 林德馨 高永琳 +1 位作者 黄伟明 张平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评价肝功能、肝纤维化、细胞因子或受体检测在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和乙型病毒性肝硬化(肝硬化)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乙肝组)74例,对照组22例,应用... 目的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评价肝功能、肝纤维化、细胞因子或受体检测在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和乙型病毒性肝硬化(肝硬化)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乙肝组)74例,对照组22例,应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血清胆碱酯酶(ChE);放射免疫法检测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ⅢP);ELISA方法检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各组样本比较用秩和检验;建立判别方程用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TB、ALT、AST、sIL-2R、TGF-β1、sICAM-1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中、重度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血清PTA、ChE、LN、CⅣ、PⅢP、H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典型判别函数方程表明:ALT、ChE、sIL-2R、TGF-β1s、ICAM-1是判别正常与乙型肝炎的主要指标;TB、ALT、PTA、LN、CⅣ、HA、TGF-β1是判别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与肝硬化的主要指标;TB、AST、PTA、PⅢPs、ICAM-1是判别轻、中、重度慢性肝炎的主要指标。结论经逐步判别分析筛选的肝炎血清学检测指标具有区别乙型病毒性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肝硬化 血清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生成素对小鼠子宫生长发育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德馨 雷振民 Rao CV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5-70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黄体生成素(LH)受体基因敲除小鼠子宫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探讨LH对子宫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芯片和RT-PCR方法分析LH受体基因敲除鼠子宫基因表达。结果:155个基因表达改变超过3倍;与生长发育相关的... 目的:通过分析黄体生成素(LH)受体基因敲除小鼠子宫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探讨LH对子宫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芯片和RT-PCR方法分析LH受体基因敲除鼠子宫基因表达。结果:155个基因表达改变超过3倍;与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中,10个基因表达上调、5个基因表达下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基因上调、cyclin B基因下调,半定量RT-PCR分析证实了细胞周期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表明LH受体基因敲除鼠子宫细胞生长发生阻滞,21 d雌二醇和孕酮替代疗法不能够使这些基因表达的改变完全恢复正常。结论:LH除促进卵巢类固醇激素合成调控子宫生长发育外,还对子宫生长发育直接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生成素受体 基因敲除 子宫 基因表达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60细胞内游离钙对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林德馨 叶庆林 +2 位作者 高永琳 何艳 杨丽俐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藉离子霉素提高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Ca2 +]i) ,观察其对人急性白血病 HL- 6 0细胞内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 方法 在 IBMX抑制磷酸二酯酶作用后加入离子霉素提高 [Ca2 +]i,比较 [Ca2 +]i升高对静息水平和肾上腺素刺激水平的 HL- ... 目的 藉离子霉素提高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Ca2 +]i) ,观察其对人急性白血病 HL- 6 0细胞内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 方法 在 IBMX抑制磷酸二酯酶作用后加入离子霉素提高 [Ca2 +]i,比较 [Ca2 +]i升高对静息水平和肾上腺素刺激水平的 HL- 6 0细胞内 c AMP、c GMP水平的影响 ,c AMP、c GMP水平以环核苷酸的累积量表示。 结果  [Ca2 +]i升高可使静息和肾上腺素刺激水平的 c AMP累积量明显降低 ,c GMP累积量无明显改变 ;[Ca2 +]i升高对硒诱导分化后的 HL- 6 0细胞环核苷酸的影响同分化前一致。 结论  [Ca2 +]i升高能够降低 HL- 6 0细胞内c AMP水平 ,对 c GMP水平无影响 ,这种作用不因细胞分化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酸腺苷 环磷酸鸟苷 离子 HL-60细胞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ABC法检测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德馨 李文展 叶庆林 《福建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260-262,共3页
应用生物素标记纯化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建立藉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ABC法)检测TNF受体(TNFR)的技术,特异性和稳定性与目前常用的放射受体结合分析结果一致,可避免放射法污染缺点,适用于开展TNF和TNFR的实验研究。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受体 生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实验研究
7
作者 林德馨 李文展 叶庆林 《福建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7-10,共4页
应用本室制备的肿瘤坏死因子生物素(TNFB),藉ABC法对几种肿瘤细胞坏死因子受体(TNFR)进行定位分析,结果与文献报道的放射受体结合分析法一致,3株胃癌细胞TNFR存在情况与TNF对这3株胃癌细胞的抑制率相吻合。... 应用本室制备的肿瘤坏死因子生物素(TNFB),藉ABC法对几种肿瘤细胞坏死因子受体(TNFR)进行定位分析,结果与文献报道的放射受体结合分析法一致,3株胃癌细胞TNFR存在情况与TNF对这3株胃癌细胞的抑制率相吻合。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胃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TNF可引起胃癌细胞FGC-85的[Ca2+]i急性升高,提示TNF对[Ca2+]i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受体 细胞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秩和比法对A型选择题的质量分析和筛选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德馨 郑大利 廖之君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45-47,共3页
试题质量分析是题库建设和考试分析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采用难度、区别度和错选答案分布指数三个指标,用秩和比法对64道A型选择题的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将试题按质量等级分为三类,为试题的筛选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关键词 选择题 试题质量 题库建设 难度 文采 答案 考试分析 秩和比法 筛选 质量分析
全文增补中
亚硒酸钠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魏一生 叶庆林 +3 位作者 金静君 林德馨 曹祖蕊 杨俐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723-725,共3页
目的和方法:实验观察亚硒酸钠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HL- 60 细胞生长增殖、诱导分化、细胞内自由基产生和清除系统以及胞内环核苷酸累积的影响,探索亚硒酸钠对人白血病HL- 60 细胞作用机制。结果:8 ×106m... 目的和方法:实验观察亚硒酸钠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HL- 60 细胞生长增殖、诱导分化、细胞内自由基产生和清除系统以及胞内环核苷酸累积的影响,探索亚硒酸钠对人白血病HL- 60 细胞作用机制。结果:8 ×106molL 或更高浓度的亚硒酸钠均可显著抑制HL- 60 细胞的生长增殖,作用5 d 可在一定程度上诱导HL- 60 细胞向成熟粒细胞方向分化。8 ×106 molL 亚硒酸钠作用一段时间,可增强自由基清除系统酶活性,减低胞内自由基水平,降低细胞内cGMP 累积而对cAMP 累积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HL-60细胞 亚硒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cyclin G1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翁玉英 林东红 +5 位作者 吴荔香 林德馨 成玲 薛晓光 陈光荣 廖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6-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G1(cyclin G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石蜡包埋标本及其相关临床病理资料107例,其中正常宫颈上皮(正常对照)组18例、CIN组43例和宫颈癌组46例,用原位杂交技术检...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G1(cyclin G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石蜡包埋标本及其相关临床病理资料107例,其中正常宫颈上皮(正常对照)组18例、CIN组43例和宫颈癌组46例,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其cyclin G1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其cyclin G1蛋白的表达。结果:CIN组与宫颈癌组的cyclin G1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5%和60.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1.1%,P<0.05);正常对照组、CIN组和宫颈癌组的cyclin G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51.2%和71.7%,呈递增趋势,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正常对照组、CINⅠ组、CINⅡ/Ⅲ组和宫颈癌组中,cyclin G1 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强度与宫颈病变级别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78和0.487,P<0.05);cyclin G1蛋白与cyclin G1 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30,P=0.000);宫颈癌组cyclin G1 mRNA的表达与各项临床病理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但cyclin G1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cyclin G1 mRNA和蛋白在宫颈癌中均有高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cyclinG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是其mRNA转录水平增高所致,并且可能与宫颈癌恶性侵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CYCLIN G1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选择性未知基因loc91614的功能预测及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廖之君 马文丽 +3 位作者 梁爽 林德馨 王晓江 郑文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447-2450,共4页
目的:预测肝脏组织选择性未知基因loc91614的功能,实验验证其基因表达。方法:构建含未知基因的肝组织选择性细胞通讯(LSCC)基因网络,再进行聚类、文献挖掘、基因本体、KEGG通路、Transfac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等分析,用以预测loc91614的功... 目的:预测肝脏组织选择性未知基因loc91614的功能,实验验证其基因表达。方法:构建含未知基因的肝组织选择性细胞通讯(LSCC)基因网络,再进行聚类、文献挖掘、基因本体、KEGG通路、Transfac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等分析,用以预测loc91614的功能特征,最后,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验证其基因表达。结果:获得21个节点的LSCC基因网络,聚类显示loc91614与apob密切关联;文献挖掘显示基因与肝组织、胞质、脂等关键词显著相关;GO功能富集分析揭示loc91614具有细胞通讯、信号转导、细胞内信号级联的功能,有7个TFBS可对含loc91614的靶基因集进行调控,loc91614基因在肝细胞表达明显高于肝癌细胞。结论:loc91614可能分布于肝细胞的胞质中,很可能在肝组织中发挥细胞通讯等功能,也可能参与肝脏的糖、脂代谢过程,在肝细胞选择性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组织选择性 loc91614基因 细胞通讯 相互作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硒酸钠对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和细胞内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洪秀维 叶庆林 +3 位作者 林爱珍 林德馨 高永琳 李文展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06-208,共3页
把HL-60细胞与含或不含亚硒酸钠(15μmol/L)的培养液一起培养,用放免法测定cAMP与cGMP,以探讨亚硒酸钠对肿瘤细胞内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5μmol/L的亚硒酸钠能显著地抑制HL-60细胞的生长... 把HL-60细胞与含或不含亚硒酸钠(15μmol/L)的培养液一起培养,用放免法测定cAMP与cGMP,以探讨亚硒酸钠对肿瘤细胞内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5μmol/L的亚硒酸钠能显著地抑制HL-60细胞的生长增殖,并降低静息的和肾上腺(50μmol/L)cGMP的水平,但对cAMP水平无影响。研究结果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药理学 肿瘤 环核苷酸类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研究近况
13
作者 林德馨 《福建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367-369,共3页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产生的一种重要的细胞调节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与干扰素等一些细胞因子一样,发挥作用需要细胞表面高亲和性受体的介导。近几年国外为了探讨TNFα的作用机理,对TNF_α受体(TNFR)作了深入的...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产生的一种重要的细胞调节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与干扰素等一些细胞因子一样,发挥作用需要细胞表面高亲和性受体的介导。近几年国外为了探讨TNFα的作用机理,对TNF_α受体(TNFR)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进展,本文综述TNFR的研究近况。1 TNFR的存在形式和分布 1985年Baglioni等首先用^(125)I标记重组人TNF_α,以受体结合分析法证实细胞膜上存在TNFR,随后许多研究者测定了各种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TNFR,实验表明上皮细胞系肿瘤细胞(子宫颈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ELISA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可溶性CD137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毅 伍严安 +1 位作者 叶庆林 林德馨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血清中可溶性CD13 7(sCD13 7)的方法 ,探讨sCD13 7对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意义。方法 建立链霉亲合素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SA ELISA)以检测RA活动期患者 ( 3 0例 )、RA缓解期患者 ( 3 0例 )、正常对照者 ( 3 0例 )...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血清中可溶性CD13 7(sCD13 7)的方法 ,探讨sCD13 7对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意义。方法 建立链霉亲合素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SA ELISA)以检测RA活动期患者 ( 3 0例 )、RA缓解期患者 ( 3 0例 )、正常对照者 ( 3 0例 )的血清sCD13 7水平 ,并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RP、RF水平。结果 SA ELISA有较好的线性、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和准确性 ;RA活动期组的血清sCD13 7阳性率和水平显著高于RA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与CRP、RF水平间存在明显正相关 (P <0 0 1)。结论 SA ELISA能可靠检测sCD13 7;sCD13 7可能成为反映RA活动性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137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清 SA-ELIS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P结构域的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晓江 廖之君 林德馨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2期1772-1774,共3页
DEP结构域首先是在三种蛋白(鼠蓬乱蛋白、产卵缺陷10蛋白、血小板-白细胞C激酶底物2蛋白)中发现的,是一个由接近10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模序。人类基因组中至少有67种基因编码含DEP同源结构域蛋白。目前所了解的DEP结构域具有细胞膜定位... DEP结构域首先是在三种蛋白(鼠蓬乱蛋白、产卵缺陷10蛋白、血小板-白细胞C激酶底物2蛋白)中发现的,是一个由接近10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模序。人类基因组中至少有67种基因编码含DEP同源结构域蛋白。目前所了解的DEP结构域具有细胞膜定位、信号转导等多种功能。因此,它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通过发掘DEP结构域与复杂的生物系统中多种分子和基因的相互作用,进一步研究DEP结构域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结构域 WNT 尿苷三磷酸酶 非经典的细胞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医学教育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爱民 李一伟 +3 位作者 林德馨 黄清音 王云 林建银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25-28,共4页
基础医学教育是构建医学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 ,在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二十一世纪对医学人才的要求 ,基础医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阐述了基础医学院在调整学科结构、加强课程建设、注重教风与学风建设... 基础医学教育是构建医学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 ,在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二十一世纪对医学人才的要求 ,基础医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阐述了基础医学院在调整学科结构、加强课程建设、注重教风与学风建设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教育 改革 学科结构 课程建设 教学管理 学风建设 教风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学科发展 开展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23
17
作者 陈瑜 林德馨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39-40,55,共3页
生物化学学科的发展十分迅速 ,传统的生化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已明显滞后。几年来 ,我们从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大纲的调整、课时设置及实验教材的编写、新开设实验项目、加强实验教学等方面对生化的理论及实验课教学进行改革尝试 ,取得... 生物化学学科的发展十分迅速 ,传统的生化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已明显滞后。几年来 ,我们从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大纲的调整、课时设置及实验教材的编写、新开设实验项目、加强实验教学等方面对生化的理论及实验课教学进行改革尝试 ,取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时设置 实验教材 学科发展 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大纲 实验课教学 开设 生化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P对胰岛素刺激的NIH3T3细胞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艳 叶庆林 +1 位作者 林德馨 高永琳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 探讨 c AMP- PKA信号途径对胰岛素激活的 Ras-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MAPK)信号途径的影响。 方法 以 3-异丁基 - 1-甲基黄嘌呤 (IBMX)提高细胞内环腺苷酸 (c AMP)浓度 ,藉四唑蓝比色法 (MTT法 )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分别观察 c AM... 目的 探讨 c AMP- PKA信号途径对胰岛素激活的 Ras-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MAPK)信号途径的影响。 方法 以 3-异丁基 - 1-甲基黄嘌呤 (IBMX)提高细胞内环腺苷酸 (c AMP)浓度 ,藉四唑蓝比色法 (MTT法 )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分别观察 c AMP对胰岛素刺激的小鼠成纤维细胞 (NIH3T3细胞 )的生长增殖和胞内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活性的影响。 结果  IBMX(0 .5 mmol/ L )抑制静息的和胰岛素 (10 m U / m L )刺激的 NIH3T3细胞的增殖 ,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在胰岛素 (10 m U/ m L)刺激的 NIH3T3细胞 ,MAPK出现酪氨酸磷酸化 ;而以 IBMX(0 .5 mmol/L)预处理细胞 30 min后 ,再以胰岛素作用 10 min,胰岛素刺激的 MAPK的酪氨酸磷酸化受抑制。 结论  c AMP可通过抑制 MAPK磷酸化活化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传导 胰岛素 环AMP 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人肝细胞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艳 林德馨 叶庆林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肝细胞癌细胞BEL7404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藉MTT法观察ATRA(10-5mol/L)对BEL7404细胞的生长及其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刺激的反应性的影响。结果ATRA可使BEL7...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肝细胞癌细胞BEL7404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藉MTT法观察ATRA(10-5mol/L)对BEL7404细胞的生长及其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刺激的反应性的影响。结果ATRA可使BEL7404细胞生长抑制,10-5mol/LATRA作用5天,细胞生长抑制率为60%。经ATRA预处理5天后的细胞,换不含ATRA的培养液,在第5天生长抑制率为22%(P<0.01),且其对人表皮生长因子促增殖作用的反应性显著降低,表皮生长因子作用的细胞增殖率,对照组为177.9%±1.0%(72h),ATRA预处理组为162.5%±2.3%(72h)(P<0.01)。结论ATRA可能藉降低细胞对表皮生长因子刺激的反应性抑制人肝细胞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全反式维甲酸 表皮生长因子 细胞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与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损伤和肝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永琳 林德馨 +3 位作者 黄伟明 何艳 张平 叶庆林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重型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与肝细胞损伤、肝纤维化的关系。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 2 0例健康献血员、70例不同临床分型乙肝患者血清 TGF-β1 ,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重型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与肝细胞损伤、肝纤维化的关系。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 2 0例健康献血员、70例不同临床分型乙肝患者血清 TGF-β1 ,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 (HA)、 型前胶原蛋白 (P P)、层粘连蛋白 (L N)及 型胶原 (C )。 结果 (1)慢性乙肝 (轻、中、重度 )、重型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 TGF-β1 水平 (pg/ m L )分别为 10 9.2 9± 5 5 .5 9,2 10 .0 0±12 0 .74 ,4 97.73± 2 76 .73,1138.4 4± 5 80 .4 5 ,10 17.0 6± 5 0 2 .5 0 (P<0 .0 1,P<0 .0 5 ) ;明显高于对照组 (4 3.0 0±10 .5 1,P<0 .0 1)。 (2 )血清 TGF- β1 升高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 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胆碱酯酶 (CHE)相关 (P<0 .0 1,P<0 .0 5 )。 (3)血清 TGF-β1 与 P P、C 、L N、HA呈正相关 (P<0 .0 1,P<0 .0 5 )。 结论  TGF- β1 在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血清 TGF- β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肝硬化 肝炎 乙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