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片肺不张首发的重症肺炎支原体脑梗死2例报道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琼华
郑敬阳
+5 位作者
陈添峰
曾丽娥
林
春燕
林
洁如
林扬升
尤玉婷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3期162-166,共5页
例1,男,7岁,主因“咳嗽7 d,发热5 d”入院。肺炎支原体抗体强阳性,胸部CT提示右下肺不张,右侧胸腔积液,支气管镜提示右下叶前、外基底段塑型性痰栓,颅脑磁共振:左侧小脑半球及桥脑梗死,右侧小脑半球腔隙性脑梗死。病程第10天突发意识障...
例1,男,7岁,主因“咳嗽7 d,发热5 d”入院。肺炎支原体抗体强阳性,胸部CT提示右下肺不张,右侧胸腔积液,支气管镜提示右下叶前、外基底段塑型性痰栓,颅脑磁共振:左侧小脑半球及桥脑梗死,右侧小脑半球腔隙性脑梗死。病程第10天突发意识障碍,经机械通气、抗感染、抗炎、抗凝、降颅压、营养脑神经等治疗,3个月后神志转清,康复好转。例2,男,5岁6个月,主因“咳嗽1月余,发热6 d”入院。肺炎支原体抗体强阳性,胸部CT右肺下叶不张,右侧胸腔积液,支气管镜提示右下外基底段塑型性痰栓,颅脑磁共振:脑桥、双侧丘脑、双侧小脑半球及蚓部、双侧海马、枕叶及左侧颞叶脑梗死。病程第11日突发抽搐,意识丧失,呼吸衰竭,经机械通气、血浆置换、抗感染、抗炎、抗凝、降颅压等治疗后离氧能自主呼吸,仍处昏迷状态,继续后续康复。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以大片肺不张为首发表现,病程中有可能发生脑梗死,应早期识别,及时干预,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不张
肺炎支原体
脑梗死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不张的诊断要点
2
作者
陈琼华
郑敬阳
+3 位作者
陈添峰
林
春燕
林
印涛
林扬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8-11,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不张临床诊断要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4月泉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的67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病例资料,根据影像分为肺不张组和普通组,每组各336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不张临床诊断要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4月泉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的67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病例资料,根据影像分为肺不张组和普通组,每组各336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统计肺不张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寻找肺不张参考界值。结果肺不张组发热、湿啰音、胸腔积液多于对照组,过敏史、喘息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不张组热程、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DNA损伤修复(DDR)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热程≥2.5 d,中性粒细胞比例≥50.7%,CRP≥14.04 mg/L,DDR≥0.51 mg/L,LDH≥345.5 U/L,有助于诊断肺不张。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热程>2.5 d,缺乏过敏史,存在湿啰音,中性粒细胞比例、CRP、LDH、DDR高于临界值时,应注意合并肺不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
肺不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运动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林扬升
李华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1期26-29,共4页
目的 分析运动康复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的疗效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泉州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80例脑性瘫痪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获得对照组(依据常规提供康复治疗,40例)与观察组(除前组措施外开展运动康复治疗,40例)...
目的 分析运动康复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的疗效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泉州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80例脑性瘫痪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获得对照组(依据常规提供康复治疗,40例)与观察组(除前组措施外开展运动康复治疗,40例)。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以及改良阿什沃思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得分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97.50%比对照组80.00%高(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在各个区域中的GMFM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区域得分均升高,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评分较高(P <0.05)。治疗前,两组MA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S得分均降低,其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予以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康复治疗疗效理想,可改善其运动功能,降低其肌张力,值得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治疗
观察组
小儿脑性瘫痪
市妇幼保健院
肌张力
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前后
得分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片肺不张首发的重症肺炎支原体脑梗死2例报道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琼华
郑敬阳
陈添峰
曾丽娥
林
春燕
林
洁如
林扬升
尤玉婷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
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3期162-166,共5页
基金
福建省泉州市卫生健康科研资助项目(泉卫办医政函〔2019〕3号)。
文摘
例1,男,7岁,主因“咳嗽7 d,发热5 d”入院。肺炎支原体抗体强阳性,胸部CT提示右下肺不张,右侧胸腔积液,支气管镜提示右下叶前、外基底段塑型性痰栓,颅脑磁共振:左侧小脑半球及桥脑梗死,右侧小脑半球腔隙性脑梗死。病程第10天突发意识障碍,经机械通气、抗感染、抗炎、抗凝、降颅压、营养脑神经等治疗,3个月后神志转清,康复好转。例2,男,5岁6个月,主因“咳嗽1月余,发热6 d”入院。肺炎支原体抗体强阳性,胸部CT右肺下叶不张,右侧胸腔积液,支气管镜提示右下外基底段塑型性痰栓,颅脑磁共振:脑桥、双侧丘脑、双侧小脑半球及蚓部、双侧海马、枕叶及左侧颞叶脑梗死。病程第11日突发抽搐,意识丧失,呼吸衰竭,经机械通气、血浆置换、抗感染、抗炎、抗凝、降颅压等治疗后离氧能自主呼吸,仍处昏迷状态,继续后续康复。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以大片肺不张为首发表现,病程中有可能发生脑梗死,应早期识别,及时干预,改善预后。
关键词
肺不张
肺炎支原体
脑梗死
儿童
Keywords
Atelectasis
Mycoplasma pneumonia
Cerebral infarction
Children
分类号
R563.1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不张的诊断要点
2
作者
陈琼华
郑敬阳
陈添峰
林
春燕
林
印涛
林扬升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
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8-11,F0003,共5页
基金
福建省泉州市卫生健康科研资助项目(泉卫办医政函2019(3)号-25)。
文摘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不张临床诊断要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4月泉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的67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病例资料,根据影像分为肺不张组和普通组,每组各336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统计肺不张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寻找肺不张参考界值。结果肺不张组发热、湿啰音、胸腔积液多于对照组,过敏史、喘息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不张组热程、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DNA损伤修复(DDR)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热程≥2.5 d,中性粒细胞比例≥50.7%,CRP≥14.04 mg/L,DDR≥0.51 mg/L,LDH≥345.5 U/L,有助于诊断肺不张。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热程>2.5 d,缺乏过敏史,存在湿啰音,中性粒细胞比例、CRP、LDH、DDR高于临界值时,应注意合并肺不张。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
肺不张
诊断
Keywords
Children
Mycoplasma pneumoniae
Atelectasis
Diagnosis
分类号
R375.2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运动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林扬升
李华星
机构
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出处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1期26-29,共4页
文摘
目的 分析运动康复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的疗效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泉州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80例脑性瘫痪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获得对照组(依据常规提供康复治疗,40例)与观察组(除前组措施外开展运动康复治疗,40例)。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以及改良阿什沃思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得分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97.50%比对照组80.00%高(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在各个区域中的GMFM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区域得分均升高,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评分较高(P <0.05)。治疗前,两组MA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S得分均降低,其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予以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康复治疗疗效理想,可改善其运动功能,降低其肌张力,值得采用。
关键词
运动康复治疗
观察组
小儿脑性瘫痪
市妇幼保健院
肌张力
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前后
得分情况
Keywords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erebral palsy
muscular tension
motor function
core muscle strengthening
limb training
分类号
R493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片肺不张首发的重症肺炎支原体脑梗死2例报道
陈琼华
郑敬阳
陈添峰
曾丽娥
林
春燕
林
洁如
林扬升
尤玉婷
《中国现代医生》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不张的诊断要点
陈琼华
郑敬阳
陈添峰
林
春燕
林
印涛
林扬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运动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林扬升
李华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