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复手法对骶髂关节错位骨盆及下肢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长辉 汤丽珠 +5 位作者 林斌强 林鑫阳 翁财 余弦 陈彦 陈倩婧 《中医康复》 2024年第4期18-21,25,共5页
目的:观察骶髂关节错位患者在整复手法复位后腰背肌肌张力和对称性,骨盆、下肢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期间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的骶髂关节错位患者120例,先理筋手法,再行整复手法,前错位60例,... 目的:观察骶髂关节错位患者在整复手法复位后腰背肌肌张力和对称性,骨盆、下肢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期间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的骶髂关节错位患者120例,先理筋手法,再行整复手法,前错位60例,采用屈髋屈膝复位法,后错位60例,采用后伸扳法,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7次。对比治疗前后VAS评分、后表链肌张力K值、后表链肌张力对称值、骨盆倾斜、扭转、水平旋转情况,以及下肢支撑相、摆动相、足偏角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骶髂关节前、后错位患者的VAS评分,后表链肌张力系数K值、肌张力对称性差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骶髂关节前、后错位患者的骨盆的倾斜、扭转、水平旋转角度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治疗后,骶髂关节前、后错位患者的步态周期中的支撑相较治疗前延长(P<0.05),摆动相较治疗前缩短(P<0.05),骶髂关节前错位患者较治疗前足偏角变大(P<0.05),后错位患者足偏角较治疗前变小(P<0.05)。结论:整复手法可以降低骶髂关节错位患者腰背肌肌张力,使两侧腰背肌趋于平衡,且能纠正骨盆的偏歪,改善下肢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复手法 骶髂关节错位 骨盆 下肢生物力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医临床推拿学课程PBL教学方法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林斌强 沈重庆 +1 位作者 汤丽珠 李长辉 《中国医药导刊》 2020年第12期906-908,共3页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医学教学理念。《临床推拿学》课程PBL教学方法根据临床病例设置问题,学生以问题为导向,预习教材,分组协作,自主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讨论,...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医学教学理念。《临床推拿学》课程PBL教学方法根据临床病例设置问题,学生以问题为导向,预习教材,分组协作,自主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讨论,教师归纳总结,让学生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收获知识。笔者负责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临床推拿学》部分课程的教学,在颈椎病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PBL教学方法,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本文详细阐述PBL教学方法在《临床推拿学》中的实施方法和应用优势,以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临床推拿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结合等速运动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上下楼梯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林斌强 汤丽珠 +1 位作者 陈彦 李长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8期1542-1545,共4页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等速运动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上下楼梯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推拿配合等速运动训练治疗,对照组予以推拿治疗,隔日治疗1次,10次为...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等速运动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上下楼梯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推拿配合等速运动训练治疗,对照组予以推拿治疗,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采用VAS评分、临床疗效、等速肌力康复训练评估系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JOA上下楼梯疼痛评分和膝关节伸肌的峰值力矩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等速运动训练能增加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股四头肌肌力,提高膝关节功能,改善其上下楼梯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等速运动训练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上下楼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配合悬吊运动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林斌强 潘政炜 +3 位作者 陈彦 王婷婷 郭晓芬 李长辉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4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悬吊运动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和远期疗效。方法:选取180例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推拿科并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60例。A组予以悬吊运动疗法治疗,B组予以推...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悬吊运动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和远期疗效。方法:选取180例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推拿科并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60例。A组予以悬吊运动疗法治疗,B组予以推拿治疗,C组予以推拿配合悬吊运动疗法,3组均隔1d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VAS评分、两侧斜方肌表面肌电图的平均功率频率(sEMGmpf),并对临床疗效和治疗3个月后颈源性头痛复发情况进行综合疗效评定。结果:3组的有效率分别为:A组89.47%,B组91.07%,C组96.49%,3个月后颈源性头痛复发率分别为:A组21.05%,B组23.21%,C组7.02%,3组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比较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A组=B组<C组。治疗后3组VAS评分、两侧斜方肌sEMGmpf与治疗前比较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皆为A组=B组<C组(P<0.05)。结论:推拿配合悬吊运动疗法可以改善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疼痛,提高其抗疲劳能力,增强颈部功能,降低复发率,远期疗效确切,优于单纯推拿治疗和单纯悬吊运动疗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悬吊运动疗法 颈源性头痛 表面肌电图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内翻人群DIERS-步态分析及其对足踝的生物力学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林斌强 曾卫红 +4 位作者 陈彦 潘政炜 陈孝和 汤丽珠 李长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17期32-35,共4页
目的:通过DIERS-步态分析系统观察膝内翻人群的步态特征及对足踝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运用DIERS-步态分析系统对膝内翻人群和健康志愿者各30名进行步态测试,观察两组人群步态时间参数的支撑相、承重反应期、单支撑期、单支撑期、摆动... 目的:通过DIERS-步态分析系统观察膝内翻人群的步态特征及对足踝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运用DIERS-步态分析系统对膝内翻人群和健康志愿者各30名进行步态测试,观察两组人群步态时间参数的支撑相、承重反应期、单支撑期、单支撑期、摆动相和步长时间,以及观察两组人群步态空间参数的步长、足偏角、步频和步宽。结果:两组人群的步态在时间参数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空间参数上,两组人群的左、右步长及步频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膝内翻组步宽比对照组宽,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膝内翻组的左、右两脚的足偏角比对照组大,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内翻引起踝关节的结构力线变化,改变正常步态,使步宽增宽,足偏角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内翻 DIERS-步态分析系统 膝-踝联动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整理的腹部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坤木 钟灼琴 +4 位作者 陈彦 陈倩婧 林斌强 汤丽珠 李长辉 《中医学》 2020年第2期65-69,共5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采用保守治疗多能取得疗效,但复发率较高。近年研究发现其与腰椎失稳相关,针对腰椎核心稳定肌群的腹部推拿研究报道逐渐增多,现通过文献整理分析国内腹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机制,...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采用保守治疗多能取得疗效,但复发率较高。近年研究发现其与腰椎失稳相关,针对腰椎核心稳定肌群的腹部推拿研究报道逐渐增多,现通过文献整理分析国内腹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核心肌群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评价的骶髂关节错位整复手法推荐级别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坤木 李长辉 +4 位作者 汤丽珠 陈彦 陈倩婧 林斌强 钟灼琴 《医学诊断》 2020年第4期189-197,共9页
目的:通过针对骶髂关节错位整复手法的临床文献推荐级别评价研究,为临床治疗骶髂关节错位手法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计算机检索为主,检索出尽可能多的2000年~2019年的相关文献,通过Note Express、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价软件... 目的:通过针对骶髂关节错位整复手法的临床文献推荐级别评价研究,为临床治疗骶髂关节错位手法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计算机检索为主,检索出尽可能多的2000年~2019年的相关文献,通过Note Express、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价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文献评价。结果:初步检索文献346篇,最终纳入文献30篇,检索出符合推荐级别的主要整复手法10种,骶髂关节错位前错位推荐级别最高的为屈髋屈膝法,后错位则为后伸扳法。结论:骶髂关节错位前错位型临床选择推荐应用屈髋屈膝法,后错位型推荐应用后伸扳法。由于本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质量普遍偏低,且文献发表存在偏倚,因此,尚需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随机研究来进一步验证本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错位 整复手法 推荐级别 文献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速训练联合五禽戏对膝骨关节炎肌力的影响及远期疗效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长辉 汤丽珠 +4 位作者 林斌强 张坤木 李智荣 周桂飞 林志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1期157-161,共5页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等速运动训练配合五禽戏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屈伸肌力的影响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月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KOA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推拿+等速训练+五禽戏),B组(推拿+等速训练),C组...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等速运动训练配合五禽戏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屈伸肌力的影响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月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KOA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推拿+等速训练+五禽戏),B组(推拿+等速训练),C组(推拿+五禽戏),每组各60例。三组均隔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0次。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膝关节屈伸肌力和临床总疗效,以及6个月随访时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复发率。结果:三组KOA患者的临床疗效A组最佳(P<0.05),B、C组次之(P>0.05)。治疗后三组的VAS、Lyshol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VAS评分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组间两两比较A>B=C。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值力矩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A>B>C。6个月随访显示VAS、Lysholm评分组间两两比较A>B=C,复发率比较A>B=C。结论:推拿结合等速运动训练配合五禽戏治疗KOA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优化方案,可以提高膝关节的屈伸肌力,进而增强关节的稳定性,降低复发率,远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训练 五禽戏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肌力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背肌筋膜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娟 林斌强 +1 位作者 汤丽珠 李长辉 《智慧健康》 2022年第32期75-79,87,共6页
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种发病率高、治愈率低、反复发作、逐渐年轻化的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目前,已有许多文献报道,其中以中医治疗为主,疗效明显,为了更好地了解该病的中医治疗进展,以下对近年来有关疗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腰背肌筋膜炎 推拿 拔罐 针灸 针刀 中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功法训练对学生握捏力和上肢肌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江征 王诗忠 +3 位作者 廖军 林斌强 刘浩阳 李翔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57-58,共2页
传统功法训练是针灸推拿学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统功法增强推拿临床者的体质,增加其运用手法的技巧、耐力和功力,充分发挥推拿的临床疗效。研究表明,功法训炼能够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免疫能力、心理功能。功法训练也被普遍认... 传统功法训练是针灸推拿学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统功法增强推拿临床者的体质,增加其运用手法的技巧、耐力和功力,充分发挥推拿的临床疗效。研究表明,功法训炼能够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免疫能力、心理功能。功法训练也被普遍认为能显著增加推拿专业学生所需的肌力(指力、握力、臂力、腰腿力量等),但是关于肌力、肌耐力方面定量研究很少。本研究检验练功对学生捏握力、上肢肌耐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法 握力 捏力 肌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运动疗法配合推拿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长辉 陈彦 +1 位作者 张坤木 林斌强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10期1461-1464,共4页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对骶髂关节错缝症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机制。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骶髂关节错缝症患者,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按该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2组均以常规推拿作为基础治疗,同时...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对骶髂关节错缝症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机制。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骶髂关节错缝症患者,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按该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2组均以常规推拿作为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配合悬吊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配合腰椎导引操,2组均隔日1次,共治疗10次。采用VAS评分、JOA评分、脊柱功能测试评价训练系统(Tergumed)检测仪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与治疗前VAS评分、JOA评分、腰椎活动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腰背伸肌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2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后的随访比较,治疗组在JOA评分(日常生活动作部分)、VAS评分、复发率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配合推拿能改善骶髂关节错缝症患者症状、体征,增强腰背伸肌群的功能,降低复发率,远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错缝症 悬吊运动疗法 推拿 脊柱功能测试评价训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长辉 林斌强 +5 位作者 陈彦 林志辉 叶颖 周桂飞 陈倩婧 张坤木 《福建中医药》 2016年第2期17-18,28,共3页
目的观察双向运动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对腰背伸肌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双向运动疗法(即悬吊运动疗法加腰椎导引操)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运用推拿治疗。采用VAS评分、JOA评... 目的观察双向运动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对腰背伸肌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双向运动疗法(即悬吊运动疗法加腰椎导引操)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运用推拿治疗。采用VAS评分、JOA评分、脊柱功能测试评价训练系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与JOA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及腰背伸肌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在VAS评分、JOA评分(日常生活动作部分)、复发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向运动疗法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体征,增强腰背伸肌群的功能,降低复发率,提高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悬吊运动疗法 导引操 腰背伸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联合揿针对轻中度近视儿童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汤丽珠 陈倩婧 +2 位作者 林斌强 陈彦 李长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8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揿针对轻中度近视儿童裸眼远视力、视疲劳状态、屈光度及眼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近视患儿60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配戴单焦近视框架眼镜...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揿针对轻中度近视儿童裸眼远视力、视疲劳状态、屈光度及眼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近视患儿60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配戴单焦近视框架眼镜,每日配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拿联合揿针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裸眼远视力、视疲劳评分、屈光度及眼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裸眼远视力、视疲劳评分及屈光度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眼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裸眼远视力、视疲劳评分、屈光度及眼轴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裸眼远视力、视疲劳评分及屈光度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眼轴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联合揿针可以提高轻中度近视儿童的裸眼远视力,改善视疲劳状态,降低屈光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推拿 揿针 视力 视疲劳 屈光度 眼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局部脑缺血大鼠脑内P物质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晔 严晓丹 +2 位作者 林斌强 董卫国 张文光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是否通过调节脑内P物质水平参与局部缺血性脑损害的恢复,从而改善脑循环,发挥脑保护作用。方法雄性清洁级SD大鼠32只,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8只大鼠,采用Longa线栓方法建立左侧大脑中动... 目的探讨电针是否通过调节脑内P物质水平参与局部缺血性脑损害的恢复,从而改善脑循环,发挥脑保护作用。方法雄性清洁级SD大鼠32只,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8只大鼠,采用Longa线栓方法建立左侧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在成功制作出局部脑缺血模型并根据chen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判定造模情况。对造模成功并入组的大鼠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刺激参数为频率20 Hz疏密波,强度以2 mA起,每10 min增加1 mA,持续电针30 min,14 d后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质运感区、海马、小脑等脑组织的P物质表达。结果大鼠小脑区域P物质表达电针组较模型组有明显增加(P<0.05),而皮质运感区及海马电针组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P物质作为参与痛觉反应的神经肽,其在小脑的下行调制纤维中的大量表达有关,而这种表达有可能参与了对局部血流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随心转,法从手出——谈小儿推拿师辨证论治能力的培养
15
作者 汤丽珠 陈倩婧 +1 位作者 林斌强 李长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9期3411-3413,共3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小儿健康的关注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小儿推拿,同时对小儿推拿医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一名合格的小儿推拿师值得探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辨证论治能力,本教研组在教学过程中发...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小儿健康的关注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小儿推拿,同时对小儿推拿医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一名合格的小儿推拿师值得探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辨证论治能力,本教研组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基于微信平台的LBL-CBL-PBL三轨教学模式合理应用在不同模块的教学,将教学的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变,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和能力,从而培养出合格的小儿推拿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L CBL PBL 小儿推拿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步态分析探讨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向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晓芬 李长辉 +2 位作者 林斌强 汤丽珠 李金龙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34期138-141,共4页
膝骨性关节炎病程中往往出现下肢生物力学异常的情况,步态分析可以通过检测生物力学的参数来反映患者的病情程度以及评估其步行能力,并为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训练提供具体数据作为依据。本文通过简述膝骨性关节炎的下肢生物力学变化,浅析... 膝骨性关节炎病程中往往出现下肢生物力学异常的情况,步态分析可以通过检测生物力学的参数来反映患者的病情程度以及评估其步行能力,并为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训练提供具体数据作为依据。本文通过简述膝骨性关节炎的下肢生物力学变化,浅析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步态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来探讨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步态分析 步态参数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筋骨并重”理论在骶髂关节错位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东 张坤木 +3 位作者 林斌强 翁财 程慧娟 李长辉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2期233-236,共4页
“筋骨并重”理论在骶髂关节错位的发病机制认识及其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均起着重要指导作用。骶髂关节筋骨平衡是骶髂关节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骶髂关节错位的症状、体征、诊断及治疗应注重“筋骨并重”。“筋骨并重”理论体现了... “筋骨并重”理论在骶髂关节错位的发病机制认识及其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均起着重要指导作用。骶髂关节筋骨平衡是骶髂关节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骶髂关节错位的症状、体征、诊断及治疗应注重“筋骨并重”。“筋骨并重”理论体现了从“筋骨评估”到治筋、治骨和筋骨同治的诊疗原则,为临床医家诊断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思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并重 骶髂关节错位 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筋理论”对中医治疗下腰痛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毓婉 林斌强 +4 位作者 汤丽珠 张坤木 余弦 沈重庆 李长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5期849-853,共5页
“经筋”一词首见于《灵枢·经筋》篇,其言人体十二经筋协同作用,起到固护脏腑,约束骨骼,调节关节活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下腰痛是临床常见的软组织疾病,临床实践中,针对下腰痛的中医治疗手段颇多,《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经筋”一词首见于《灵枢·经筋》篇,其言人体十二经筋协同作用,起到固护脏腑,约束骨骼,调节关节活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下腰痛是临床常见的软组织疾病,临床实践中,针对下腰痛的中医治疗手段颇多,《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故医者如何在众多治疗方案的选择中化繁为简,恪守病机,直达病所,应当以何种思路来指导下腰痛分期诊治仍需进一步探讨。文章根据“经筋理论”探讨下腰痛的经筋理论内涵、下腰痛的发病机制及经筋理论指导下腰痛的治疗三个方面,阐述经筋理论指导下腰痛分期诊治的意义,为临床治疗下腰痛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理论 下腰痛 分期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髂关节前错位对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晓琴 翁财 +4 位作者 张坤木 林斌强 汤丽珠 潘政炜 李长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13期28-30,共3页
目的:通过对骨盆-下肢运动功能变化的量化分析,探讨骶髂关节前错位患者的步态改变。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骶髂关节前错位患者40例,均为右侧病变(骶髂关节前错位组),健康志愿者40人(正常人组)纳入本研究。采用DIERS ... 目的:通过对骨盆-下肢运动功能变化的量化分析,探讨骶髂关节前错位患者的步态改变。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骶髂关节前错位患者40例,均为右侧病变(骶髂关节前错位组),健康志愿者40人(正常人组)纳入本研究。采用DIERS pedogait步态分析系统采集所有受试者的步态数据,包括单足支撑相、摆动相和足夹角,并对骶髂关节前错位患者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采用SPSS24.0软件对所有受试者的步态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步态参数的差异,并分析ODI量表评分与骶髂关节错位患者步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同侧肢体相比较,研究组患侧肢体的单足支撑相减少、摆动相增加、足夹角角度减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ODI评分与骶髂关节前错位组患侧的单足支撑相、摆动相有相关性(P<0.05),与足夹角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骶髂关节前错位患者步态与正常人比较具有差异,表现为患侧单足支撑相缩短、摆动相延长、足夹角减小。患侧单支撑相、摆动相与ODI评分具有相关性,表明患者疼痛越明显,功能越差,步态异常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前错位 步态分析 OD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宗勖教授子午流注法针刺治疗定时头痛经验医案
20
作者 陈孝颢 俞平 +4 位作者 俞航 陈雨兴 魏治文 林斌强 宋红梅 《医学诊断》 2021年第4期143-146,共4页
头痛是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证。本病证的病位在脑,涉及肝、脾、肾。头痛的发生是由于外感六淫、内伤劳损或跌打损伤而导致头部经络拘急或失于濡养,清窍不利,因而头部疼痛。本病证治疗的重点在于分证论治。“虚则补其母,实... 头痛是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证。本病证的病位在脑,涉及肝、脾、肾。头痛的发生是由于外感六淫、内伤劳损或跌打损伤而导致头部经络拘急或失于濡养,清窍不利,因而头部疼痛。本病证治疗的重点在于分证论治。“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对于定时发作的头痛治疗,黄宗勖教授临床多常用子午流注法,依十二地支时辰定时针刺治疗,以此来行气活血、通经活络而止痛。现介绍其治疗定时头痛经验医案一则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勖 子午流注法 定时头痛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