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豆类植物种子贮存蛋白基因的结构 被引量:3
1
作者 林标扬 白永延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4-37,共4页
豆类植物种子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是人类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随着植物分子遗传学的深入发展,对其基因结构已研究得较为清楚,本文试就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豆类种子蛋白属于球蛋白,根据其理化性质。
关键词 豆类植物 种子蛋白 基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码叶绿体蛋白质的某些核基因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标扬 白永延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3期97-101,共5页
高等植物叶绿体的一些重要蛋白质基因位于细胞核的基因组内。这些基因的细微结构已研究得较为清楚,并对不同植物的编码叶绿体蛋白质的核基因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 叶绿体 核基因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组蛋白和核糖体RNA的基因结构
3
作者 林标扬 白永延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2-45,共4页
本文介绍了植物组蛋白和核糖体RNA基因的结构。植物组蛋白基因的5′端有TATA盒,CAAT盒和GATCC的保守顺序。此外它还有一个植物组蛋白基因特有的保守顺序5′-CGCGGATC-3′,这个顺序可能与组蛋白基因的特殊调节有关。它的3′端也有特殊的... 本文介绍了植物组蛋白和核糖体RNA基因的结构。植物组蛋白基因的5′端有TATA盒,CAAT盒和GATCC的保守顺序。此外它还有一个植物组蛋白基因特有的保守顺序5′-CGCGGATC-3′,这个顺序可能与组蛋白基因的特殊调节有关。它的3′端也有特殊的保守顺序5′(T)n(G)m——TG——AT3′。组蛋白基因在密码子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偏爱,95%的密码子以C或G结尾。植物rDNA的结构可分为编码区,非编码区和间隙区,与其他生物的rDNA比较,它们都有几个大于40bp的同源区。间隙区由不同的亚单位构成,不同亚单位有同源顺序,亚单位对DNA的转录调节有重要作用。文中还讨论了甲基化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及5S DNA的结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基因 RDNA 5S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藏族人mtDNA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汪宪平 林标扬 +5 位作者 陆嫣 其美 费虹明 包永德 战文慧 陈仁彪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4-26,共3页
本文通过对20例藏族产妇胎盘线粒体DNA(mtDNA)限制性类型的分析,发现藏族mtDNA是高度多态的,其每个核苷酸位点的平均替换率为0.035,比世界上迄今所报道的值都大。
关键词 藏族 MTDNA 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重iTRAQ标记结合LC-MALDI-TOF-TOF方法分析雌二醇和它莫西芬对MCF-7乳腺癌细胞内蛋白质含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倪国新 郭立海 +5 位作者 朱镭 郭妍 徐学敏 林标扬 刘建华 李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83-1287,共5页
应用体外iTRAQ标记结合LC-MALDI-TOF-TOF方法对雌二醇刺激、雌二醇与它莫西芬共同处理,将它莫西芬处理与正常培养的MCF-7乳腺癌细胞内蛋白质表达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数种上调或下调1倍以上的差异... 应用体外iTRAQ标记结合LC-MALDI-TOF-TOF方法对雌二醇刺激、雌二醇与它莫西芬共同处理,将它莫西芬处理与正常培养的MCF-7乳腺癌细胞内蛋白质表达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数种上调或下调1倍以上的差异表达蛋白质,雌二醇可显著改变74种蛋白质的含量,雌二醇与它莫西芬共同处理引起26种蛋白质水平的显著变化,它莫西芬引起18种蛋白质表达的明显改变。各组之间既有变化趋势相同的蛋白质,也有变化趋势相反的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RAQ标记 LC-MALDI-TOF-TOF 雌二醇 它莫西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RG3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及抗药性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伟群 李玉华 +3 位作者 洪爱真 林标扬 李扬 李润生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讨NDRG3在人体前列腺细胞中的表达及外生性NDRG3对前列腺癌细胞的致癌潜能。方法:将NDRG3表达质粒稳定转染人类PC3前列腺癌细胞株,用一个NDRG3稳定表达亚克隆与做为对照的亲代和空质粒转染的PC3细胞,通过RT-PCR技术检测NDRG3基... 目的:探讨NDRG3在人体前列腺细胞中的表达及外生性NDRG3对前列腺癌细胞的致癌潜能。方法:将NDRG3表达质粒稳定转染人类PC3前列腺癌细胞株,用一个NDRG3稳定表达亚克隆与做为对照的亲代和空质粒转染的PC3细胞,通过RT-PCR技术检测NDRG3基因在不同PC3人体前列腺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结果:NDRG3蛋白在2种前列腺癌细胞(PC3和DU145)和一种永生化前列腺间质细胞(WPMY-1)中都有表达,外源性的NDRG3能够显著地促进PC3细胞的增长率;NDRG3表达抑制美伐他汀引起的细胞凋亡。结论:NDRG3具有肿瘤促进功能并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RG3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lumina测序技术的IGROV-1/CP细胞中miRNA种类鉴定及相对丰度分析
7
作者 张政希 莫凡 +3 位作者 郭妍 徐学敏 林标扬 李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9-134,共6页
从正常培养的IGROV-1/CP细胞中提取小RNA,构建小RNA的cDNA文库,然后用illum ina通用测序平台对上述cDNA文库进行测序。从测序获得的序列数据中去除冗余数据后,与已知人类m iRNA序列数据库进行比对,获得IGROV-1/CP细胞m iRNA表达谱。以... 从正常培养的IGROV-1/CP细胞中提取小RNA,构建小RNA的cDNA文库,然后用illum ina通用测序平台对上述cDNA文库进行测序。从测序获得的序列数据中去除冗余数据后,与已知人类m iRNA序列数据库进行比对,获得IGROV-1/CP细胞m iRNA表达谱。以所获的序列长度与已知人类m iRNA数据库中序列长度差异不大于2和无碱基错配为限制条件,共找到53种已知m iRNA。按在cDNA文库测序中的出现频率计算,出现频率不大于10的低拷贝m iRNA最多,占检测到所有m iRNA种类的56.6%。说明illum ina通用测序技术能够在检测细胞内的各种小RNA序列的同时反应相对丰度信息,该研究利用上述新技术获得了顺铂耐药性IGROV-1/CP细胞系m iRNA表达种类和相对丰度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顺铂耐药性 IGROV-1/CP细胞系 MIRNA illumina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D-重复蛋白19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
8
作者 盛璐 林标扬 +2 位作者 顾琪 钱伟庆 陈然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80-882,F0002,共4页
目的评估WD-重复蛋白19(WDR19)在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前列腺癌组织标本187例、BPH组织标本15例和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13例。此外,收集前列腺癌82例(按病情分为早期前列腺癌血清标本34... 目的评估WD-重复蛋白19(WDR19)在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前列腺癌组织标本187例、BPH组织标本15例和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13例。此外,收集前列腺癌82例(按病情分为早期前列腺癌血清标本34份和进展期前列腺癌血清标本48份)、BPH患者血清标本103份。采用组织微阵列(TMA)技术结合WDR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对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SI)。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血清WDR19表达水平。结果前列腺癌组织标本、BPH组织标本、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的WDR19染色阴性率分别为8.6%、40.0%、38.5%,弱阳性率分别为44.9%、60.0%、53.8%,中阳性+强阳性率分别为46.5%、0、7.7%。前列腺癌组织标本的WDR19染色强度显著高于BPH组织标本和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P值均<0.01),而后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织标本SI≥3分的构成比为30.5%,显著高于BPH组织标本的13.3%和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的7.5%(P值均<0.01)。早期前列腺癌血清标本的WDR19蛋白灰度值有高于BPH血清标本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前列腺癌血清标本的WDR19蛋白灰度值显著高于BPH血清标本和早期前列腺癌血清标本(P值均<0.05)。结论 WDR19可能成为前列腺癌的候选标志物,其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调节蛋白 WD-重复蛋白19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代测序在检测人类基因突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帆 林标扬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1-456,共6页
很多的人类疾病与基因突变有关,基因突变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其特点为通量高、速度快、成本低,给检测基因突变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该技术检测基因突变的流程简单,研究人员运用全基因组从测序,... 很多的人类疾病与基因突变有关,基因突变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其特点为通量高、速度快、成本低,给检测基因突变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该技术检测基因突变的流程简单,研究人员运用全基因组从测序,目标基因组测序以及转录组测序能够实现基因突变的全方位、高准确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代高通量测序 基因突变检测 全基因组重测序 目标基因组测序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X3.1基因沉默对LNCaP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10
作者 朱镭 倪国新 +4 位作者 张政希 程培 徐学敏 林标扬 李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降低NKX3.1表达对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用表达NKX3.1 shRNA的质粒转染LNCaP细胞,经Nor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检测其干扰NKX3.1 mRNA和蛋白表达的效果,基因表达芯片法比较转染shRNA的细... 目的探讨降低NKX3.1表达对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用表达NKX3.1 shRNA的质粒转染LNCaP细胞,经Nor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检测其干扰NKX3.1 mRNA和蛋白表达的效果,基因表达芯片法比较转染shRNA的细胞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细胞之间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shRNA干扰可降低LNCaP细胞内NKX3.1蛋白的水平,可引起115种基因表达下调,114种基因表达上调;在严谨条件下进行功能聚类可得到与细胞凋亡相关、与糖代谢相关和与氨基酸代谢相关等共7个基因功能富集组。结论NKX3.1蛋白水平下调可引起LNCaP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显著改变,其中一些基因表达的改变可能与NKX3.1的肿瘤调节活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X3.1 SHRNA 前列腺肿瘤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SV和IHHNV对虾病毒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东 熊云 +1 位作者 方勇新 林标扬 《水产养殖》 CAS 2014年第10期1-7,共7页
为了快速、方便地检测出这2种病毒,研究将PCR核酸扩增的高灵敏度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快速、简便、直观的优点结合起来,建立了同时检测2种对虾病毒(WSSV和IHHNV)的同步PCR-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采用了生物素标记和地高辛(Digoxige... 为了快速、方便地检测出这2种病毒,研究将PCR核酸扩增的高灵敏度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快速、简便、直观的优点结合起来,建立了同时检测2种对虾病毒(WSSV和IHHNV)的同步PCR-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采用了生物素标记和地高辛(Digoxigenin)标记引物.PCR扩增产物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进行检测.胶体金免疫检测试剂条的检测线(T线)处的层析膜处点上地高辛的单抗,经地高辛标记的PCR扩增产物可在T线上被检测到,在10 min内即可得到检测结果.同时,在PCR过程中使用UNG(尿嘧啶-DNA糖基酶),极大地控制了遗留污染.通过此方法检测对虾WSSV和IHHNV病毒的灵敏度均可达到10~100个拷贝,高于国家标准PCR检测法10~100倍.此检测方法让工作人员避免了接触有毒和诱导突变的试剂,免除基层检测实验室购买电泳设备和荧光检测系统的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PCR 胶体金免疫赏析 同步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ACR,WDR19与前列腺癌 被引量:1
12
作者 顾琪 盛璐 +1 位作者 钱伟庆 林标扬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0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由于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污染,使各种肿瘤发病率普遍增高。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约有3亿人患癌症,并有2亿人因此死亡。我国癌症已列居各类死因之首,年均癌症新发病例约为200万人。上海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从1991年的2.9... 由于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污染,使各种肿瘤发病率普遍增高。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约有3亿人患癌症,并有2亿人因此死亡。我国癌症已列居各类死因之首,年均癌症新发病例约为200万人。上海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从1991年的2.9/10万迅速增长到2002年的12/10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上海10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前列腺癌患者被确诊时,一半左右的病例已属晚期,大部分病例都有癌细胞转移,不仅失去了早期根治的机会,而且治疗预后情况很不理想,生存期也较国外的患者短。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最有效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患者 AMACR 世界卫生组织 新发病例 癌发病率 上海地区 恶性肿瘤 治疗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冰冻胎盘组织线粒体DNA制备及酶解简易法
13
作者 林标扬 汪宪平 +2 位作者 陆嫣 包永德 陈仁彪 《遗传与疾病》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由于线粒体DNA(mtDNA)具有进化速度快,群体内变异大,分子结构简单而易于分析等特点,近年来已广泛用于群体遗传学的研究。目前,对人mtDNA的提取都采用新鲜组织。在方法学上国外一般采用氯化铯超速离心法,国内则采用柱层析法、透析法。用... 由于线粒体DNA(mtDNA)具有进化速度快,群体内变异大,分子结构简单而易于分析等特点,近年来已广泛用于群体遗传学的研究。目前,对人mtDNA的提取都采用新鲜组织。在方法学上国外一般采用氯化铯超速离心法,国内则采用柱层析法、透析法。用上述方法抽提mtDNA的得率本身就较低,加之冰冻组织的线粒体由于冻融损伤。得率更是微乎甚微。本文参考有关文献,设计一种更简易方便的方法,提取mtDNA的得率及纯度都较高,经处理能满足限制酶分析的要求,可用于冰冻组织线粒体DNA的抽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脱氧核糖核酸 制备 胎盘
原文传递
膀胱癌尿液中微小RNA类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阎家骏 孙泽宇 +2 位作者 邱庆崇 林标扬 沈翀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74-1376,共3页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与复发率居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现行诊断的“金标准”膀胱镜检缺乏对未成瘤早期阶段膀胱癌的检测敏感性,且属于有创检查。因此,开发可用于早期诊断及复诊用的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快捷...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与复发率居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现行诊断的“金标准”膀胱镜检缺乏对未成瘤早期阶段膀胱癌的检测敏感性,且属于有创检查。因此,开发可用于早期诊断及复诊用的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快捷经济且无创的膀胱癌标志物诊断方法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总体生存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肿瘤标志物 微小RNA 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尿液 早期诊断 高敏感性 “金标准”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患者二代测序鉴定微小RNA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及其对微小RNA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邱庆崇 刘杰 +3 位作者 邵娇芳 楼小燕 陈辰 林标扬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59-763,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 miRNA)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和癌旁组织,提取基因组DNA。将癌和癌旁组织混合,应用NimbleGen私人订制的芯片对685个miRNA基因目的区域进行捕... 目的:探讨微小RNA( miRNA)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和癌旁组织,提取基因组DNA。将癌和癌旁组织混合,应用NimbleGen私人订制的芯片对685个miRNA基因目的区域进行捕获,经过洗脱扩增处理后,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捕获区域进行深度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43个miRNA的64个SNPs,其中60个SNPs为新发现。 TargetScan和mirSNP 检测结果显示, hsa-mir-1273-G/A、hsa-mir-548h-3-C/U、hsa-mir-1290-A/G和hsa-mir-1273-C/U突变后,其成熟miRNA的表达量降低。 hsa-mir-1268-U/C、hsa-mir-1268-C/U和hsa-mir-1285-1-U/C突变后其表达量增加。 hsa-mir-376b-C/G、hsa-mir-604-T/C、hsa-mir-1268-T/G 和 hsa-mir-146a-C/G 突变前后的靶基因均发生改变。 mir-146a rs1052918 C>G突变促进肿瘤的发展。结论 miRNA突变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在无Wnt信号的情况下,hsa-mir-146a突变后导致Wnt信号通路一直处于激活状态,导致细胞无限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原文传递
我国彝族一个新的DR15(2)等位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费虹明 陆嫣 +3 位作者 林标扬 蒋伟宏 邹嫣琼 陈仁彪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5-48,共4页
对一组彝族样本的寡核苷酸分型中发现的9个与DRB11501反应格局基本相似,但有差异的DR15(2)阳性细胞进行了组特异性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M13克隆和测序。发现它们第二外显子为67位氨基酸编码的密码子由DRB1... 对一组彝族样本的寡核苷酸分型中发现的9个与DRB11501反应格局基本相似,但有差异的DR15(2)阳性细胞进行了组特异性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M13克隆和测序。发现它们第二外显子为67位氨基酸编码的密码子由DRB11501的ATC(为异亮氨酸编码)转换成为苯丙氨酸编码的TTC。它是与所有已发表的DR2组的等位基因不同的一个新的等位基因,我们暂称之为DRB115Y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核苷酸分型 人白细胞抗原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我国彝族另一新的DR15(2)等位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17
作者 蒋伟宏 邹嫣琼 +3 位作者 林标扬 陆嫣 费虹明 陈仁彪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6-157,共2页
目的对在用PCR/SSO方法作我国彝族群体样本HLAD区寡核苷酸分型中发现的1例DRB1的杂合子进行等位基因序列分析。方法用DRB基因类引物扩增该特殊的DRB1杂合子细胞基因组的DRB基因的第二外显子。扩增产物经纯化... 目的对在用PCR/SSO方法作我国彝族群体样本HLAD区寡核苷酸分型中发现的1例DRB1的杂合子进行等位基因序列分析。方法用DRB基因类引物扩增该特殊的DRB1杂合子细胞基因组的DRB基因的第二外显子。扩增产物经纯化转染大肠杆菌JM101,克隆后再经酚/氯仿抽提后得到单链M13DNA。利用ABI377测序仪自动测序。结果彝族这一特殊的DRB1杂合子细胞的DRB1基因阳性克隆,经序列分析证实了该DRB1杂合子中一个等位基因确为DRB1*1202,与PCR/SSO分型一致;另一个新等位基因DRB1*15Y2(暂定)等位基因在第二外显子的47位由编码苯丙氨酸的TTC(DRB1*1502)变为编码酪氨酸的TAC。结论在云南彝族样本中发现的DRB1*15Y2,其47位由TAC(酪氨酸)置换了相应于DRB1*1502的TTC(苯丙氨酸)。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就HLA系统而言,可能还有更多新等位基因有待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抗原 聚合酶链反应 彝族 碱基序列
原文传递
重组C8orf32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抗体制备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镭 张政希 +3 位作者 倪国新 徐学敏 林标扬 李伟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共5页
C8orf32是一种功能未知基因,其mRNA含量在乳腺癌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将其开放式阅读框插入pGEX-6P1原核表达载体T7启动子控制下的GST编码基因下游,构建了C8orf32蛋白表达质粒pGEX-6P-C8。表达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 C8orf32是一种功能未知基因,其mRNA含量在乳腺癌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将其开放式阅读框插入pGEX-6P1原核表达载体T7启动子控制下的GST编码基因下游,构建了C8orf32蛋白表达质粒pGEX-6P-C8。表达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经IPTG诱导,成功表达了GST-C8orf32融合蛋白。经带有GST标签的位点特异性蛋白酶切割除去GST-C8orf32融合蛋白的GST标签,获得了N端带有8个多余氨基酸残基的C8orf32蛋白,蛋白纯度为95%左右。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蛋白N端氨基酸序列正确,质谱鉴定进一步证明所表达C8orf32蛋白的正确性。用制备的C8orf32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了能够正确识别C8orf32蛋白的抗血清。该蛋白及其抗体的成功制备,为进一步研究C8orf32蛋白的结构功能和体内分布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8orf32 GST融合蛋白 位点特异性蛋白酶 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 质谱鉴定
原文传递
利用组织芯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Ⅲ型胶原α1多肽链表达的研究
19
作者 李伟 朱镭 +2 位作者 倪国新 徐学敏 林标扬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7-889,共3页
为了研究Ⅲ型胶原蛋白α1多肽链的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之间的关系,利用中密度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染色结合组织病理检测了癌细胞和间质细胞中该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比较了正常乳腺组织和分化程度不同的浸润性导管癌之间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得... 为了研究Ⅲ型胶原蛋白α1多肽链的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之间的关系,利用中密度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染色结合组织病理检测了癌细胞和间质细胞中该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比较了正常乳腺组织和分化程度不同的浸润性导管癌之间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得到如下结果:①Ⅲ型胶原蛋白α1多肽链主要在间质细胞中表达.②Ⅲ型胶原蛋白α1多肽链的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结合芯片标本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发现:③Ⅲ型胶原蛋白α1多肽链的表达与癌细胞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④Ⅲ型胶原α1多肽链的表达与癌细胞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型胶原蛋白α1多肽链 免疫组化 浸润性导管癌 组织芯片
原文传递
壳多糖酶3样蛋白1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马莹莹 王麟 +2 位作者 邬田港 林标扬 尤红 《中华传染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09-511,共3页
肝纤维化是肝细胞慢性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乙型肝炎是中国人群中引起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主要因素。但纤维组织在肝脏的过度沉积,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包括门静脉高压症和肝功能衰竭。肝纤维化导致的肝硬化被定义为肝纤维化的晚期阶段... 肝纤维化是肝细胞慢性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乙型肝炎是中国人群中引起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主要因素。但纤维组织在肝脏的过度沉积,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包括门静脉高压症和肝功能衰竭。肝纤维化导致的肝硬化被定义为肝纤维化的晚期阶段,肝硬化被证实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0H1a,HCC)的高危因素,肝硬化患者累计5年患Hcc的风险为5%~30%陪,明确肝纤维化分期对确定最佳抗病毒时间十分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分期 壳多糖酶 肝硬化患者 诊断 蛋白 门静脉高压症 肝细胞癌 肝功能衰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