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盘内射频热凝联合盘外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林泓怡 林建 +2 位作者 韩真 陶高见 王泽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5-366,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溶核术 射频热凝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动物模型的改良 被引量:7
2
作者 林泓怡 李跃华 +3 位作者 郭琳 阙琳利 李菁 季晓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5-237,242,T001,共5页
目的:提取并纯化正常人脑脊髓的髓磷脂碱性蛋白(MBP),鉴定其活性,并用其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模型。方法:以人脑脊髓为原料,通过去脂、酸溶解、CM-52柱层析等步骤提取人MBP,鉴定其纯度后在Wistar大鼠诱导EAE。结果:所... 目的:提取并纯化正常人脑脊髓的髓磷脂碱性蛋白(MBP),鉴定其活性,并用其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模型。方法:以人脑脊髓为原料,通过去脂、酸溶解、CM-52柱层析等步骤提取人MBP,鉴定其纯度后在Wistar大鼠诱导EAE。结果:所提取的MBP具有纯度高、免疫活性好的特点,与抗MBP抗体能特异性结合,并可成功地诱导出EAE动物模型。病理学证实发病大鼠的脑脊髓具有典型的脱髓鞘改变和胶质结节形成。结论:用人MBP在不加百日咳杆菌的条件下,同样可以诱导出EAE,这种动物模型体内的病理学改变与人类的多发性硬化症(MS)更具有相似性,适用于对MS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磷脂碱性蛋白 实验性自身反应性脑脊髓炎 大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和双极射频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林泓怡 韩影 +3 位作者 陆丽娟 金杏红 王净蒙 林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70-972,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和双极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PIRFT)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95例,共155个椎间盘。其中PLDD治疗39例(A组),双极PIRET治疗56... 目的比较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和双极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PIRFT)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95例,共155个椎间盘。其中PLDD治疗39例(A组),双极PIRET治疗56例(B组)。观察术前和术后1周内的VAS评分,并根据改良的MacNab评价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内的疗效,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穿刺,A组有2例随访脱漏,另有1例患者因接受了其他微创手术,排除本研究。两组术后1、3、7 d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术后3、7 d B组患者VAS评分低于A组(P<0.01)。在术后180 d随访期内B组的MacNab评价均好于A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与PLDD比较,双极射频椎PIRFT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射频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极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林泓怡 韩影 +1 位作者 林建 陆丽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736-739,共4页
目的:探讨单双极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的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105例(共181个椎间盘),在CT引导下行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其中单极射频治疗49例,双极射频治疗56... 目的:探讨单双极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的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105例(共181个椎间盘),在CT引导下行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其中单极射频治疗49例,双极射频治疗56例。观察术前和术后3、7 dVAS评分、术后30、90、180 d的MacNab疗效评价,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结果:双极组治疗后各随访时间点的疗效均明显高于单极组(P<0.05),双极组患者术后短期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单极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双极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射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中异常T细胞迁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林泓怡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2003年第1期7-10,共4页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sclrosis ,MS)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广泛脱髓鞘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病机制是遗传、免疫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机制涉及自身髓磷脂蛋白 (MBP)反应性T细胞异常活化后 ,对中枢神经组织的浸润和破坏。近年来 ,MS...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sclrosis ,MS)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广泛脱髓鞘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病机制是遗传、免疫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机制涉及自身髓磷脂蛋白 (MBP)反应性T细胞异常活化后 ,对中枢神经组织的浸润和破坏。近年来 ,MS病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异常迁徙使人们对其细胞表面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和粘附分子的表达情况产生了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发病机制 异常T细胞迁徒 趋化因子 粘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德胜蛇药抗炎镇痛作用和对脊髓c-Fos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叶雷 陆丽娟 +2 位作者 林泓怡 韩影 葛卫红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5-310,313,共7页
目的:研究季德胜蛇药在福尔马林实验中的抗炎镇痛作用和对脊髓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一: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福尔马林组(F组)、季德胜蛇药组+福尔马林(S组)、扶他林组+福尔马林(V组)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 目的:研究季德胜蛇药在福尔马林实验中的抗炎镇痛作用和对脊髓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一: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福尔马林组(F组)、季德胜蛇药组+福尔马林(S组)、扶他林组+福尔马林(V组)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福尔马林(L组)(n=8)。记录各组注射后1小时的伤害性反应时间,每天观察各组注射足的水肿情况并测定机械缩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至第10天测量体重并做后足病理切片。实验二: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1组)、福尔马林组(F1组)和季德胜蛇药组+福尔马林(S1组)(n=6)。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研究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结果:S组的第一、二相反应时间小于V组、L组(P<0.05)。S组机械缩足阈值降低程度较F组和L组低(P<0.01)。S组的水肿增长率小于F组(P<0.05)。S组的体重增长与NS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方面,S组的炎症反应最轻。S1组c-F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少于F1组(P<0.01)。结论:季德胜蛇药在大鼠福尔马林实验中具有降低大鼠伤害性反应,抗炎,抑制痛觉过敏的作用。季德胜蛇药抗大鼠伤害性反应的机制可能与降低脊髓水平c-Fos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尔马林实验 季德胜蛇药 扶他林乳胶剂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导引经皮穿刺臭氧椎间盘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4
7
作者 陆丽娟 胡志强 +3 位作者 韩影 郭圆 林泓怡 陶高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980-982,共3页
目的观察CT导引经皮穿刺臭氧椎间盘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1例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椎间盘膨出5例,突出24例,脱出2例。在CT导引下采用19~21G穿刺针经皮穿刺至椎间盘,实施盘内及椎管... 目的观察CT导引经皮穿刺臭氧椎间盘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1例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椎间盘膨出5例,突出24例,脱出2例。在CT导引下采用19~21G穿刺针经皮穿刺至椎间盘,实施盘内及椎管内或椎间孔周围臭氧注射术。盘内注射臭氧浓度为50~60μg/ml,注射量5~10ml;椎管内或椎间孔周围注射浓度为30~40μg/ml,注射量10~15ml。随访3~6个月。按Macnab和SF-36生存质量调查问卷(中文版)来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81.7%,优19例(60.4%),良6例(19.3%),差6例(19.3%);治疗后患者在躯体健康(PF)、躯体角色功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绪角色功能(RE)、心理健康(MH)等8个维度上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在终得分上也有显著提高(P<0.01)。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导引经皮穿刺臭氧椎间盘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化学溶解术 臭氧 SF-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激光能量的选择 被引量:4
8
作者 陶高见 林建 林泓怡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71-1072,共2页
关键词 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微创治疗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激光能量 经皮穿刺 临床治疗 PLDD DI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X片定位和术中CT定位下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林建 林泓怡 +2 位作者 陶高见 韩真 韩影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4-276,共3页
目的:比较术前X片定位法和术中CT定位法行小关节内缘进针硬膜外前侧间隙注射胶原酶溶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穿刺过程和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诊断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年龄20~78岁,男52例,女54例,采用小关节内缘进... 目的:比较术前X片定位法和术中CT定位法行小关节内缘进针硬膜外前侧间隙注射胶原酶溶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穿刺过程和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诊断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年龄20~78岁,男52例,女54例,采用小关节内缘进针硬膜外前侧间隙穿刺法盘外注射胶原酶溶液行溶核术。一组用术前X片定位法,术中无影像学支持穿刺;另一组在CT引导下穿刺。观察穿刺过程和临床疗效,随访7~300天。结果:术中CT定位比术前X片定位穿刺更容易。术中CT定位组30天时的优良率68.97%优于术前X片定位组的38.67%(P〈0.01)。结论:术中CT定位下胶原酶溶核术可靠性要好于单纯术前X片定位,其半年内的疗效也要好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酶化学溶核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注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导引臭氧腰椎间盘靶向注射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陆丽娟 周哲峰 +2 位作者 林泓怡 韩影 郭圆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臭氧腰椎间盘靶向注射治疗腰椎间盘各型突出的穿刺路径,观察臭氧在椎间盘和突出物的分布。方法123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患者,根据突出节段分别在CT下进行薄层扫描,根据突出类型选择合适穿刺路径,注射臭氧后CT...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臭氧腰椎间盘靶向注射治疗腰椎间盘各型突出的穿刺路径,观察臭氧在椎间盘和突出物的分布。方法123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患者,根据突出节段分别在CT下进行薄层扫描,根据突出类型选择合适穿刺路径,注射臭氧后CT扫描观察气体分布状况。结果75例L4~5椎间盘穿刺全部成功采用后外侧路径。85例L5~S1椎间盘穿刺全部采用小关节内缘侧隐窝路径。臭氧在椎间盘髓核腔内积聚状分布43例,裂隙状分布64例,弥漫分布状62例。46例L4~5和L5~S1椎间盘突出物大于1/3矢状径的突出,29例在突出物内和突出物表面分布,17例在突出物表面分布。结论CT导引臭氧腰椎间盘消融术穿刺定位精确,可以进行椎间盘和突出物靶向注射,同时可观察注射后气体在目标部位的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臭氧 靶注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导引硬膜外低分子右旋糖苷充填治疗产妇硬脊膜穿破后头痛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影 姚奎 +1 位作者 陆丽娟 林泓怡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硬脊膜穿破 硬膜外麻醉 低分子右旋糖苷 后头痛 充填治疗 CT导引 产妇 硬脊膜外腔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导引下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
12
作者 陆丽娟 林建 +3 位作者 林泓怡 韩影 王勤 陆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32-333,共2页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例,28个椎间盘.为保证操作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术中所有操作均采用CT导引.术后随访1~4月,平均2月.结果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19例中...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例,28个椎间盘.为保证操作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术中所有操作均采用CT导引.术后随访1~4月,平均2月.结果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19例中优10例,良5例,可2例,差2例,无一例有并发症发生.结论CT导引下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具有侵入小、效果佳、恢复快等优点,尤其是对Ls~S1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了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导引 经皮激光 椎间盘减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穿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仰卧位颈部手法牵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0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曦光 林泓怡 +1 位作者 金伟 林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69-870,886,共3页
目的:观察仰卧位颈部手法牵引治疗行颈椎器械牵引有不适反应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0例行颈椎器械牵引有不适反应的患者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颈部制动和推拿的基础上增加仰卧位颈部手法牵引。由专人对每位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和... 目的:观察仰卧位颈部手法牵引治疗行颈椎器械牵引有不适反应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0例行颈椎器械牵引有不适反应的患者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颈部制动和推拿的基础上增加仰卧位颈部手法牵引。由专人对每位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和记录。结果:经过30次治疗后,优良率75%,无效率10%,总有效率90%。结论:颈椎间盘突出症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增加仰卧位颈部手法牵引可以明显提高行颈椎器械牵引有不适反应患者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 仰卧位 手法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清洗质量问题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孔懿 练敏 +2 位作者 林泓怡 苏静 刘婷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1年第5期637-639,652,共4页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因结构复杂、设计精巧、价格昂贵以及使用次数有限等特点给清洗消毒灭菌带来挑战,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参照厂家的说明书对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但有研究者指出厂家提供的清洗方法不足以有效去除污染物,以及未...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因结构复杂、设计精巧、价格昂贵以及使用次数有限等特点给清洗消毒灭菌带来挑战,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参照厂家的说明书对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但有研究者指出厂家提供的清洗方法不足以有效去除污染物,以及未给出有效的清洗评估方法。研究分析达芬奇手术器械清洗中存在的问题,并评介国内外提高达芬奇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 手术器械 清洗 清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坚 孔懿 +3 位作者 周万青 林泓怡 刘婷 张贤平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3年第5期621-625,共5页
目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获取各项感染相关数据,从而对可能的感染进行预警的系统。本文分析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自2013年开始使用医院感染监测系统至2021年底各年度的... 目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获取各项感染相关数据,从而对可能的感染进行预警的系统。本文分析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自2013年开始使用医院感染监测系统至2021年底各年度的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包括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器械相关感染率及多重耐药菌检出率。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数据间的差异。结果:2013年至2021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由2.81%降至1.76%(P=0.000),Ⅰ类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在2015年和2018年出现两次高峰,2018年之后逐年减低(P=0.000);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由2013年的2.89‰降低至2021年的0.00‰(P=0.00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由3.61‰降低至0.88‰(P=0.020);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由1.20‰降低至0.62‰(P=0.24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逐年减低,由原来的50.41%下降至40.80%。结论:通过院感监测系统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监测系统 医院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 器械相关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15所基层医疗机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现状调研 被引量:2
16
作者 孔懿 刘婷 +4 位作者 黄英 张亚英 钱静 戈海 林泓怡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1年第4期460-465,共6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15所基层医疗机构内镜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和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的现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根据《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设计调查表,通过现场调研的方式,对内镜中心的布局设施、清洗消毒(灭菌)流程、监测... 目的:了解南京市15所基层医疗机构内镜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和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的现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根据《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设计调查表,通过现场调研的方式,对内镜中心的布局设施、清洗消毒(灭菌)流程、监测和记录、培训和职业安全防护四个方面进行评定。同时,现场抽检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结果:15所基层医疗机构中,93.3%的内镜中心配备四槽以上的清洗消毒站,33.3%配备自动清洗消毒机,60.0%每天(或每次)对内镜进行测漏,40.0%每季度开展内镜消毒效果监测,约46.7%为工作人员配备防护用品和开展培训。现场抽检的结果,内镜的消毒质量合格率在80%-90%。结论:目前我市基层医疗机构内镜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仍存才诸多问题,需采取多方面的改进策略,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式内镜 清洗 消毒 现状调查 基层医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管理及传染病学领域的风险评估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4
17
作者 孔懿 刘婷 +2 位作者 宋培新 林泓怡 邹君惠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2年第1期64-68,共5页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对于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目前大部分国内学者主要探讨...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对于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目前大部分国内学者主要探讨传染病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风险评估,但对医疗机构应对传染病的风险评估的研究较少。本文将回顾医院感染管理领域和传染病领域风险评估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医院感染管理 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后纵韧带增生型颈椎病责任间盘的确认及其射频治疗
18
作者 林建 李静 +1 位作者 朱彤 林泓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10-412,共3页
目的:观察单纯后纵韧带增生型颈椎病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具有颈、肩和上背部至少一处持续6个月以上酸、胀、麻、重或痛的患者30例,采用射频温度递增诱发试验代替椎间盘造影试验确定责任间盘及相对应的责任增生后纵韧带,采用射频热凝... 目的:观察单纯后纵韧带增生型颈椎病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具有颈、肩和上背部至少一处持续6个月以上酸、胀、麻、重或痛的患者30例,采用射频温度递增诱发试验代替椎间盘造影试验确定责任间盘及相对应的责任增生后纵韧带,采用射频热凝方式治疗单纯后纵韧带增生型颈椎病。结果:30例患者围术期及术后180天内未出现局部感染和颈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72小时有14例颈、肩、上背部等部位原有症状全部消失,感觉轻松;13例原有症状明显减轻,感觉也比较轻松;3例原有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另部分没有减轻。疗效优良率达到90%。术后72 h和术后180天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结论:成对管状电极射频椎间盘成形术可用于单纯后纵韧带增生型颈椎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后纵韧带 射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热凝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痉挛性斜颈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过建国 林泓怡 +6 位作者 朱彤 林建 孙建良 姚明 黄冰 周煦燕 侯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9-250,共2页
痉挛性斜颈(spasmodictorticollis,ST)是颈肌受到中枢神经异常冲动造成不可控制的痉挛或阵挛,使头颈部向一侧痉挛性倾斜扭转,致使患者出现多种症状和姿势异常。以往采用口服药物、针灸及理疗等方法,效果不理想。近年来多采用手术... 痉挛性斜颈(spasmodictorticollis,ST)是颈肌受到中枢神经异常冲动造成不可控制的痉挛或阵挛,使头颈部向一侧痉挛性倾斜扭转,致使患者出现多种症状和姿势异常。以往采用口服药物、针灸及理疗等方法,效果不理想。近年来多采用手术治疗或肉毒素注射治疗,但手术风险较大,肉毒素注射治疗,效果可,但大剂量肉毒素的运用不可避免带来相应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斜颈 注射治疗 A型肉毒毒素 射频热凝术 疗效分析 中枢神经异常 肉毒素 姿势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水平调研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婷 孔懿 +5 位作者 林泓怡 张贤平 钱静 张亚英 戈海 李楠楠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0年第9期1166-1169,1180,共5页
目的:通过网路知识竞赛了解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知识水平。方法:本研究通过网路信息平台向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发布院感知识竞赛试卷。试卷类型分为两种:(1)护理组向所有护士开放;(2)非护理组向医生、技师、药师和行政管理... 目的:通过网路知识竞赛了解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知识水平。方法:本研究通过网路信息平台向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发布院感知识竞赛试卷。试卷类型分为两种:(1)护理组向所有护士开放;(2)非护理组向医生、技师、药师和行政管理者开放。共13套试卷,不同试卷测试不同的院感主题。最终将统计参赛者的人数、职业类型、医院级别,并比较不同类型医务人员的平均分、不同级别医院的平均分以及不同主题试卷的平均分。结果:本次知识竞赛共计7158位医务人员参加,其中医生2033(28.40%)、护士4087(57.10%)、医技558(7.80%)、药师281(3.93%)、行政管理人员123(1.72%)、院感专职人员76(1.06%)。除院感专职人员外,其他医务人员的平均分在66.31-69.48。各级医疗机构的平均分在63.73-69.33。平均分超过70分的试卷包括:院感三基训练(75.46±15.29)、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74.17±18.69)、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置(73.61±12.23)、手卫生(72.52±16.24)、职业安全防护、隔离技术和环境表面消毒(71.01±16.07)、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预防(70.52±17.96)。结论:目前医务人员对院感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但对预防和控制院感发生的各项措施知之甚少。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帮助其掌握预防院感的措施是医院感染管理迫在眉睫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网络 知识竞赛 医务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