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异读词注音评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李丽云
林瑀欢
-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35-43,共9页
-
基金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语言文字研究专项)“从普通话审音角度看《现代汉语词典》异读词处理标准”(项目编号:YWZX201329)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现代汉语词典》的字音标注对普通话字音的识读、审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普通话宇音标准的风向标。《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在字音标注上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对异读词的处理尤其值得关注。我们从普通话审音角度,通过对词典中带有显性标记的异读词处理情况进行分析考察,指出其重视口语音、加注旧读音、标明误读音等优点及处理结果不一致、标记形式不统一等失当之处。
-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异读词处理
普通话审音
-
分类号
H11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语言向度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林瑀欢
王辉
-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中国华侨华人(浙师大)研究中心
-
出处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0-19,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语言治理能力研究”(20BYY058)
浙江省教育厅项目“语言赋能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研究”(Y202249740)。
-
文摘
基于语言的文化符号功能、信息载体和传播功能,文章从理论逻辑、历史经验和现实需求三个维度论证了语言能有效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在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背景之下,语言有望在乡村振兴、数字经济、国际贸易、文化传承、语言治理等方面发挥作用。语言在促进精神和物质双重富裕中有重要价值,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应重视语言向度。
-
关键词
共同富裕示范区
逻辑理路
实践进路
语言向度
-
Keywords
demonstration zone for common prosperity
logical pathways
practice approaches
linguistic dimension
-
分类号
H002
[语言文字—语言学]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海外华语传承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 3
-
-
作者
林瑀欢
-
机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国家语委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
出处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78,共1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境外华语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19ZDA311)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海外华语资源抢救性搜集整理与研究”(19AYY003)。
-
文摘
海外华语传承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学界新的研究热点,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通过对语言传承中的学习者、传承推动者、传承影响因素和传承路径4个要素的分类梳理,可以看出海外华语传承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领域不断拓展;(2)观察视角更加多元;(3)研究重点因区域而异;(4)理论探讨不断深化;(5)传承路径、对象、影响因素诸方面研究不均衡。未来的海外华语传承研究应该而且可望在海外华语传承理论、海外华人的语言生活、以家庭为基站的传承体系构建、海外华语资源的整理和利用、华文水平测试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果。
-
关键词
华语传承
祖语
综述
-
Keywords
Huayu inheritance
heritage language
review
-
分类号
H002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轻声词处理问题刍议
- 4
-
-
作者
林瑀欢
李丽云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101-106,共6页
-
基金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WZX201329)
-
文摘
《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指导人们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它的研究也是学界的一项重要课题。与之前的第5版相比,《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在对字音的处理上作出了一些调整,其中关于轻声词的处理尤其值得关注。穷尽式地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第6版之间发生变化的轻声词进行统计,可以从中探索出轻声词的发展规律,发现词典编写过程中一部分轻声词处理不当的问题。
-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普通话
轻声词
动态变化
-
Keywords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mandarin
word with a light tone
dynamic change
-
分类号
H16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东南亚华校的三语教学:趋势与方向
被引量:9
- 5
-
-
作者
林瑀欢
-
机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国家语委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
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5-102,共1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境外华语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9ZDA311)的支持。
-
文摘
实行"国语+英语+中文"的三语教学是东南亚华校的突出特征之一,此办学模式将来很有可能向非英语国家的华校"蔓延",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根据中文在华校内的教学地位,可分为中文主导型、"国+中"双媒介语型、中文强化型。不同类型华校,中文的定位、特点、发展阶段和方向各有不同。本文为三个类型的华校提出了三条发展路径:第一,重视超语实践教学,开发"三语并进"的教学体系;第二,改革中文媒介语课程,推动中文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第三,关注语言与内容科目综合学习的教学方法。三语教学模式具有内部差异性,不同类型的三语学校有其适用环境和贡献。华校实施三语教学,要注意处理好三种语言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提供语言服务,研究者应加强关注三语习得与三语教学研究。
-
关键词
东南亚
华文教育
三语教学
三语学校
-
Keywords
Southeast Asia
Overseas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education
Trilingual teaching
Trilingual Schools
-
分类号
G749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