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疗效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吴颖为 杨明慧 +5 位作者 唐永华 郝楠馨 林翌 陶晓峰 缪飞 韩永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7-343,共7页
目的:分析CTd,肠造影(CTE)对克罗恩病(CD)治疗前后疗效判定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入选2008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经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肠镜、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为克罗恩病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关于CD的诊断标... 目的:分析CTd,肠造影(CTE)对克罗恩病(CD)治疗前后疗效判定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入选2008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经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肠镜、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为克罗恩病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关于CD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包括内科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且经治疗后判断疗效为有效或临床缓解。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行CTE检查,并同时行肠镜检查,两次CTE检查相距3~6个月。分析每一病灶的部位、肠壁厚度、肠壁增厚模式、肠腔狭窄、肠管直径、强化特点、并发症及周围脏器受累情况,并结合MSCT重建图像,最后做出诊断。CT值及肠壁厚度均测量2次取平均值。数据分析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50例CD患者治疗后病变范围缩zJq7例,占34%;病变范围不变30例,占60%;病变范围增大3例,占6%。经有效治疗后41例(82.0%)患者肠壁变薄、5例(10%)不变、4例(8%)增加。全部病例治疗前肠壁厚度为8.8±2.9mm(4.1~14.9mm),治疗后肠壁厚度为6.2±1.7mm(P〈0.01)。治疗后肠壁门脉期CT值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1)。治疗后内膜强化的类型较治疗前也有显著变化,治疗后A型减少,47.6%,D型增加增加48.5%(P〈0.05)。治疗后梳征较治疗前显著减少(60%vs88%)(P〈0.01)。治疗后中重度狭窄的发生率较治疗前有所减少(P〈0.0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ROCanalysis)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黏膜强化及肠壁增厚是判定CD活动度最有效的指标。结论:CTE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方法判定CD疾病活动度及评价疗效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CT小肠造影 治疗前后 疗效判定 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病变自身因素对CTA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许楠 常时新 +7 位作者 郝楠馨 林翌 张国滨 汪波 刘伟 潘海红 晏玉秋 李树凤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自身因素对CTA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准确性的影响。资料与方法60例临床拟诊疑为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同期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CAG)。CTA扫描采用64层螺旋CT及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以CAG结果...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自身因素对CTA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准确性的影响。资料与方法60例临床拟诊疑为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同期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CAG)。CTA扫描采用64层螺旋CT及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以CAG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双盲法评价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并分析各种冠状动脉病变自身因素对评价狭窄准确性的影响。结果CTA诊断冠状动脉轻、中、重度狭窄的敏感性分别为76.47%、77.97%和85.71%,钙化斑块是导致64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假阳性最重要的自身因素(18/28,占64.29%),对于冠状动脉和其分支的狭窄程度的低估占假阴性结果的66.67%(20/30),壁冠状动脉和心肌桥的漏诊占假阴性结果的23.33%(7/30)。结论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钙化斑块、心肌桥和小血管的狭窄病变本身均影响CTA评价狭窄的准确性,而非钙化斑块和支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狭窄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CTA对颈动脉不同类型粥样斑块血管壁强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常时新 李绍军 +5 位作者 林翌 曹开明 郝楠馨 汪波 宗根林 王轶彬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73-976,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动脉粥样硬化(AS)血管壁的强化特征,评价血管壁强化程度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212例临床拟诊为颈部血管狭窄的患者接受了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检查。根据颈动脉有无AS斑块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分析斑块... 目的通过分析动脉粥样硬化(AS)血管壁的强化特征,评价血管壁强化程度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212例临床拟诊为颈部血管狭窄的患者接受了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检查。根据颈动脉有无AS斑块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分析斑块的类型并测量邻近血管壁的强化程度,评价管壁强化特征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例组102例,共检出斑块145处,43例发生在双侧,59例发生在单侧。其中富含脂质的斑块16处,纤维化斑块34处,钙化斑块95处。相应的血管壁强化程度:富含脂质斑块为(33.63±7.02)HU,纤维化斑块为(25.21±7.54)HU,钙化斑块为(22.67±4.08)HU。而110例对照组血管壁强化程度为(26.45±6.47)HU。统计学分析显示富含脂质斑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P=0.0001);纤维斑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P=0.345);钙化斑块组则明显低于对照组(t=5.07,P<0.05)。富含脂质斑块的强化程度与管壁强化程度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r=0.89,P<0.01)。结论AS血管壁强化程度与斑块的稳定性之间存在相关性,血管壁强化程度越高提示斑块稳定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壁 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罗恩病的MDCT小肠造影 被引量:27
4
作者 吴颖为 唐永华 +3 位作者 郝楠馨 林翌 顾培祥 缪飞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3,共7页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CD)的CT小肠造影(CTE)特征,探讨CTE在C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6月~2008年6月在我院经临床、影像学、肠镜、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为克罗恩病的患者66例(研究组),所有患者皆符合WHO关于CD的诊断标准;选择2...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CD)的CT小肠造影(CTE)特征,探讨CTE在C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6月~2008年6月在我院经临床、影像学、肠镜、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为克罗恩病的患者66例(研究组),所有患者皆符合WHO关于CD的诊断标准;选择2007年6月~2008年6月在我院行CTE检查,临床及影像学诊断胃肠道系统无明显病变且排除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硬化、心功能衰竭、精神病以及碘过敏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每一病灶的部位、肠壁厚度、肠壁增厚模式、肠腔狭窄、肠管直径、强化特点、并发症及周围脏器受累情况,并结合MDCT重建图像作出诊断。CT值及肠壁厚度均测量2次取平均值。数据分析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克罗恩病最常见的病变部位为回肠(80.3%),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是肠壁增厚(95.5%)。CTE检查除了能显示肠壁增厚及肠腔狭窄外,还可清晰显示病变肠管周围的并发症,包括肠系膜水肿及增厚、肠系膜淋巴结增生、蜂窝织炎、腹腔脓肿、窦道和窦管形成。66.7%患者可见梳征,有梳征的患者多为A型或B型肠壁增厚(65.9%),而无梳征患者多为C型或D型肠壁增厚(78.9%)(P<0.01),提示梳征与疾病活动度相关。结论: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的诊断、活动性判断及并发症诊断具有独到的优越性,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同时还应结合临床症状、肠镜检查以及传统的钡剂小肠造影以正确、完整诊断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CT小肠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ADC值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病理反应性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沈璐 唐菲 +4 位作者 林翌 周洁 王轶彬 宗根林 张蕾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7期717-720,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及病理反应性的评估价值。方法对108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术前进行4个周期的NAC治疗,分别于化疗前、化疗结束后进行DWI检查,测量病灶ADC...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及病理反应性的评估价值。方法对108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术前进行4个周期的NAC治疗,分别于化疗前、化疗结束后进行DWI检查,测量病灶ADC值;根据临床疗效及病理反应性分级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组和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组;组织学显著反应(MHR)组和组织学非显著反应(NMHR)组,比较两组间ADC值变化及与病理反应性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化疗后,CR+PR组的ADC值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SD+PD组(P<0.05);化疗后的肿瘤体积变化与化疗前ADC值呈显著负相关,与ΔADC呈显著正相关(r=-0.463,0.539,P<0.05);化疗后,MHR组和NMHR组患者的ADC值均明显升高,但MHR组ADC值、ΔADC均显著高于NMHR组(P<0.05)。结论 DWI的ADC值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NAC化疗早期疗效及病理反应改变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性乳腺癌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新辅助化疗 病理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编辑在心律失常患者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数据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汪波 常时新 +5 位作者 许楠 林翌 刘玮 潘海虹 晏玉秋 李树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在心律失常患者冠状动脉CTA数据后处理重建过程中,ECG编辑功能对修正相位的应用价值。方法69例心律失常的患者在我院接受了冠状动脉CTA检查,所有患者的扫描数据均因心律不齐而采用了ECG编辑软件进行处理,比较处理前、后的图像质... 目的探讨在心律失常患者冠状动脉CTA数据后处理重建过程中,ECG编辑功能对修正相位的应用价值。方法69例心律失常的患者在我院接受了冠状动脉CTA检查,所有患者的扫描数据均因心律不齐而采用了ECG编辑软件进行处理,比较处理前、后的图像质量,评价ECG编辑功能对修正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相位重建的应用价值。结果69例患者中,偶发房早24例,偶发室早33例,缓慢型房颤5例,快速率房颤3例,频发室早3例,Ⅱ度Ⅰ型窦房阻滞1例。经ECG编辑处理后,图像质量达到优者26例,占38%;良者32例,占46%;中者5例,占7%。图像质量差者6例,占9%。结论ECG编辑功能对改善偶发早搏(房早、室早)、较慢心率下(≤70次/分)房颤患者的CTA图像质量有较大帮助,但对频发早搏、较快心率下的房颤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 心率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对壁冠状动脉形态学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许楠 常时新 +7 位作者 郝楠馨 林翌 张国滨 汪波 刘伟 潘海红 晏玉秋 李树凤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yocardial bridge and mural coronary artery,MB-MCA)邻近血管折曲成角改变与壁冠状动脉长度、深度的关系,以及MB-MCA形态学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发现MB-MCA... 目的:探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yocardial bridge and mural coronary artery,MB-MCA)邻近血管折曲成角改变与壁冠状动脉长度、深度的关系,以及MB-MCA形态学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发现MB-MCA的患者(部分病例同时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测量壁冠状动脉的长度、深度,分析其与邻近血管折曲成角改变的关系及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MB-MCA邻近段常有折曲成角改变62.2%(61/98),其与壁冠状动脉的深度无相关性,与壁冠状动脉的长度呈负相关(P<0.01);单纯性心肌桥症状的有无与壁冠状动脉的深度、长度、邻近段折曲改变均无相关性。结论:MB-MCA邻近段的折曲成角改变对长度较短的壁冠状动脉的存在有提示作用,此特点有利于64层螺旋CT提高对MB-MCA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增强对评价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诸静其 常时新 +9 位作者 郝楠馨 汪波 宗根林 王轶彬 李绍军 林翌 杜育杉 王葳 曹开明 周国兴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8期814-817,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AS)血管壁的强化特征,评价血管壁强化程度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148例临床疑为颈部血管狭窄的患者中61例行CTA、87例行CE-MRA检查,分析斑块的类型并测量邻近血管壁的强化程度以及管腔狭窄程度,评... 目的:通过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AS)血管壁的强化特征,评价血管壁强化程度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148例临床疑为颈部血管狭窄的患者中61例行CTA、87例行CE-MRA检查,分析斑块的类型并测量邻近血管壁的强化程度以及管腔狭窄程度,评价管壁强化特征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CTA组部分患者与DSA对照。结果:CTA组:狭窄血管74支,轻度狭窄34支,中度狭窄24支,重度狭窄19支,3支完全闭塞;软斑块32块,硬斑块25块,溃疡斑6块,软斑块处血管壁强化明显高于硬斑块,部分患者与DSA比较,二种检查方法对血管狭窄的显示无显著性差异。CE-MRA组:狭窄血管79支,轻度狭窄28支,中度狭窄33支,重度狭窄13支,5支完全闭塞;软斑块28块,硬斑块49块,血栓2块,软斑块处血管壁强化明显高于硬斑块。结论:CTA和CE-MRA在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方面各有优势,能够为临床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提供非常可靠准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动脉硬化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A后处理相位重组窗选择与心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汪波 常时新 +7 位作者 许楠 林翌 张国滨 郝楠馨 刘玮 潘海虹 晏玉秋 李树凤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8期869-871,共3页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后处理重组相位与心率快慢变化的相关性,寻找最佳的冠状动脉重组时相。方法:采用Philips公司64层螺旋CT对252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心率50次/分到102次/分,从R-R间期的35%到85%重组数据采集触发点进行多...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后处理重组相位与心率快慢变化的相关性,寻找最佳的冠状动脉重组时相。方法:采用Philips公司64层螺旋CT对252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心率50次/分到102次/分,从R-R间期的35%到85%重组数据采集触发点进行多相位重组,以10%为间隔,将横轴面图像在工作站上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处理,分析不同心率下最佳的相位重组窗。结果:重组相位的选择与心率的快慢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心率小于70次/分,选用75%时相重组,图像显示为"优"占91.72%;心率大于70次/分时,选用45%时相重组,图像显示为优占89.66%。结论:不同心率条件下选择合适的相位重组,能够减少运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心率快慢对于选择相位重组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2代双源CT冠状动脉个性化扫描方案效果评价
10
作者 许楠 潘海红 +3 位作者 刘晓薇 林翌 乔琛 张蕾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第2代双源CT的三种扫描模式在不同心率、心律患者冠状动脉检查的应用效果,比较其图像质量和扫描剂量。方法根据不同心率、心律将166例冠状动脉检查者分为A、B、C组(A组:平稳低心率组,B组:平稳高心率组,C组:不稳定心律组),分别... 目的探讨第2代双源CT的三种扫描模式在不同心率、心律患者冠状动脉检查的应用效果,比较其图像质量和扫描剂量。方法根据不同心率、心律将166例冠状动脉检查者分为A、B、C组(A组:平稳低心率组,B组:平稳高心率组,C组:不稳定心律组),分别行炫速双源CT Flash、Sequence或Routine扫描模式检查,记录扫描时的心率、心率变异幅度,和扫描剂量,并评价冠脉三支主干的图像质量(0~3分)。结果 Flash法扫描患者67例,平均扫描剂量为(0.73±0.09)mSv;Sequence法扫描35例,平均扫描剂量为(3.73±1.27)mSv;Routine法扫描64例,平均扫描剂量为(9.07±2.96)mSv,三种扫描模扫描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种扫描模式下,各支冠状动脉主干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和图像质量有相关性(P<0.01),而心率变异幅度与前降支的图像质量有相关性(P<0.01),与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第2代双源CT能依据患者的心率、心律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冠脉CT扫描模式,在保证较高的图像质量的同时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扫描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低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鲍鱼内脏油脂及其脂肪酸种类测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汤鹏 段海霞 +5 位作者 夏金梅 翁武银 李倩 许建中 林翌 许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3-159,共7页
以鲍鱼内脏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油脂。根据萃取温度、萃取压力、静态萃取时间对油脂萃取率影响的结果,运用SAS 9.2统计学软件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萃取条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鲍鱼内脏油脂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31.2 ... 以鲍鱼内脏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油脂。根据萃取温度、萃取压力、静态萃取时间对油脂萃取率影响的结果,运用SAS 9.2统计学软件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萃取条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鲍鱼内脏油脂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31.2 MPa、萃取温度42.3℃、静态萃取时间9.4 min。在该条件下的实际萃取率为75.23%。将获得的油脂,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结果发现,萃取鲍鱼内脏油脂中共有39种不同碳链长度和双键数目的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9种、单不饱和脂肪酸8种、多不饱和脂肪酸2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响应面 鲍鱼内脏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表观扩散系数与直肠癌病理分型及预后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沈璐 唐菲 +5 位作者 林翌 周洁 王轶彬 宗根林 习芊 张蕾 《肿瘤影像学》 2017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直肠癌患者病理类型及预后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72例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组别患者ADC值,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直肠癌患者病理类型及预后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72例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组别患者ADC值,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各因素的ADC鉴别界值。结果:不同T分期的患者ADC值有显著差异,淋巴结外肿瘤种植阳性患者ADC值明显低于阴性患者,术前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35 g/m L的患者ADC值明显低于CA19-9<35 g/mL的患者。ADC值对T2/T3~4、淋巴外肿瘤种植及术前CA19-9水平的鉴别界值分别为1.215×10^(-3)、1.335×10^(-3)和1.165×10-3 mm^2/s。结论:ADC值与直肠癌预后指标相关性较强,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有望成为一种无创的直肠癌预后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扩散系数 扩散加权成像 直肠癌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宁波地区休闲农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迪 林翌 万国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年第10期72-73,共2页
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得他们对旅游需求的发生了变化,目前休闲农庄旅游成了城市居民短途旅游消费的一种重要形式。浙江宁波地区的休闲农庄发展势头较快,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拥有了一定的客源市场。以浙江宁波地区休闲农庄为研究对象... 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得他们对旅游需求的发生了变化,目前休闲农庄旅游成了城市居民短途旅游消费的一种重要形式。浙江宁波地区的休闲农庄发展势头较快,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拥有了一定的客源市场。以浙江宁波地区休闲农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发展现状的探讨,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休闲农庄健康、高效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农庄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果主产地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的满意度调查分析——浙江例证
14
作者 胡耀宗 林琳 +1 位作者 林翌 万国伟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第29期40-41,44,共3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农民增收和蔬果主产地稳定的重要因素,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农户参与度不高、对合作社的满意度低下等问题。为了了解与分析蔬果主产地农户对其参加的专业合作社的满意度,以浙江为例做了实地调研。通过对...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农民增收和蔬果主产地稳定的重要因素,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农户参与度不高、对合作社的满意度低下等问题。为了了解与分析蔬果主产地农户对其参加的专业合作社的满意度,以浙江为例做了实地调研。通过对调研获得160份有效问卷的计量分析,发现影响农民合作社社员的满意度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政府、收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果主产地 农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翌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第6期51-54,共4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经营规模持续扩大,企业经营风险也日渐增多,加强企业尤其是集团公司的财务规范管理和资源统筹显得越来越重要。会计集中核算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可以通过建立统一会计核算中心及时掌握企业财务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经营规模持续扩大,企业经营风险也日渐增多,加强企业尤其是集团公司的财务规范管理和资源统筹显得越来越重要。会计集中核算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可以通过建立统一会计核算中心及时掌握企业财务发展的整体情况,实现资金的统一管理,推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此外,国有企业建立会计核算制度有利于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提升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水平。目前国有企业在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协调性不足,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建设不完善,集中核算监管力度不强,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为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高效运转,企业管理者应当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完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建立健全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会计集中核算的动态化管理。文章以国有企业的会计集中核算为主要方向,分析了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会计核算 集中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蘑菇罐头中SO2的残留量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翌 林政榕 《福建环境》 1991年第3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蘑菇罐头 SO2 气相色谱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B3GOFDM系统的下行无线分组调度算法
17
作者 陈铭铭 何晨 +1 位作者 林翌 熊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53-1357,共5页
针对OFDM系统下行链路,无线分组调度须实现系统吞吐量、多业务QoS带宽速率、时延保证和公平性方面的诸多要求,提出一种能够实现自适应补偿的累积服务时延比例公平调度(DCPF)算法.该算法根据信道状态、累积服务时延等进行多目标判决,实... 针对OFDM系统下行链路,无线分组调度须实现系统吞吐量、多业务QoS带宽速率、时延保证和公平性方面的诸多要求,提出一种能够实现自适应补偿的累积服务时延比例公平调度(DCPF)算法.该算法根据信道状态、累积服务时延等进行多目标判决,实施无线分组调度.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提供较好的QoS时延保证,并极大地提高各用户长期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分组调度算法 服务质量 移动通信系统 正交多载波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与非老年肺动脉栓塞双源CT肺动脉造影影像特征探讨
18
作者 沈璐 查期 +1 位作者 赵江民 林翌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21期6728-6732,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和非老年人肺动脉栓塞(PE)在双源CT肺动脉造影(DECTPA)上的解剖分布特点及相关影像表现,提高亚段级PE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老年(≥60岁)与非老年(<60岁)PE患者各32例,所有患者行DECTPA检查,以横断面图像结合多... 目的分析老年人和非老年人肺动脉栓塞(PE)在双源CT肺动脉造影(DECTPA)上的解剖分布特点及相关影像表现,提高亚段级PE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老年(≥60岁)与非老年(<60岁)PE患者各32例,所有患者行DECTPA检查,以横断面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多种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分析DECTPA图像及PE栓子形态、解剖分布。结果 (1)PE解剖分布特点:老年组PE与非老年PE组分布相似。老年组孤立性肺亚段PE(ISSPE)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χ2=5.85,P<0.05)。(2)CTPA直接征象:1级肺动脉两组均未见栓塞病例;2级肺动脉PE分布类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6、1.275、0.002,P>0.05);3级肺动脉PE分布以偏心型充盈缺损为主,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3,P<0.05);4~5级肺动脉三型PE征象所占比例各不相同,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29、8.162、5.342、3.785、8.624、6.852,P<0.05)。间接征象: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发生率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χ2=7.819,P<0.05;χ2=4.267,P<0.05);非老年组以支气管动脉扩张征最常见。(3)DECTPA图像后处理技术:段、亚段级肺动脉显示率上,MPR优于MIP、V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120、27.974、2.902、9.111、49.049、17.963,P<0.05)。结论 PE解剖分布上老年与非老年患者相似,但老年组患者ISSPE的发生率要高于非老年组患者。老年PE分布类型以偏心型充盈缺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肺栓塞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亚段血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