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酱香型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分析
1
作者 史凤 马楷雨 +5 位作者 史改玲 山其木格 李欣 林良才 卢君 张翠英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9,共8页
为探索酱香型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的风味物质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分别测定有机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法检测挥发性风味成分,并对结果进... 为探索酱香型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的风味物质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分别测定有机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法检测挥发性风味成分,并对结果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聚类分析(CA)及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共检出8种有机酸和20种游离氨基酸,其总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分别在二翻曲阶段和一翻曲阶段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8.29±1.43)mg/g、(27.61±1.69)mg/g;而挥发性风味成分总含量持续增加,出仓时达到峰值,为(140.21±17.38)μg/g。基于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通过PLS-DA筛选出52种潜在差异标志物(VIP值>1,P<0.05)用于区分不同发酵阶段高温大曲样品,聚类分析(CA)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其中12种化合物是关键差异物质(VIP值>1.30,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 高温大曲 风味物质 动态变化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脉孢菌木质纤维素降解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林良才 李金根 +2 位作者 王邦 裴雪 田朝光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8-36,共9页
粗糙脉孢菌作为木质纤维素降解真菌,不仅具有完整的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而且还拥有全基因组基因敲除突变体库,是研究丝状真菌纤维素酶表达分泌和木质纤维素降解机制的优秀体系。近年来,国内外利用粗糙脉孢菌系统,在木质纤维素降解机制... 粗糙脉孢菌作为木质纤维素降解真菌,不仅具有完整的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而且还拥有全基因组基因敲除突变体库,是研究丝状真菌纤维素酶表达分泌和木质纤维素降解机制的优秀体系。近年来,国内外利用粗糙脉孢菌系统,在木质纤维素降解机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纤维素酶信号传导、调控以及生物质降解后糖的转运利用等。笔者就相关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利用粗糙脉孢菌研究木质纤维素降解利用进行展望,总结和分析木质纤维素降解机制研究的国际前沿动态,有助于加深本领域研究人员对真菌体系纤维素降解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脉孢菌 木质纤维素 纤维素酶 表达调控 糖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成人寻常型银屑病取穴规律
3
作者 王寅森 陈灵巧 林良才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6期105-111,共7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成人寻常型银屑病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平台、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2年1月-2022年1月针灸治疗成人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临床文献数据库...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成人寻常型银屑病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平台、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2年1月-2022年1月针灸治疗成人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临床文献数据库,分析其选穴特点,运用SPSS Statistic26.0及SPSS Modeler14.0等数据挖掘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1篇临床研究文献,收集穴位处方112张,涉及腧穴73个,治疗方式排名前3位的是针刺、火针、刺络拔罐,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腧穴为肺俞、膈俞、曲池、血海、肝俞,特定穴以背俞穴使用频次最高,使用频次排名前3位的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及手阳明大肠经。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两连线关联群是肺俞-脾俞,三连线关联群是曲池-三阴交-血海,四连线关联群是肺俞-肾俞-脾俞-肝俞。对使用频次≥5的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可将腧穴分为3类。第一类为阿是穴。第二类可分为2组,百会、外关、委中为一组,心俞、肺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为一组。第三类可分为2组,阴陵泉为一组,其余穴位为一组(包括曲池、三阴交、血海等)。结论:针灸治疗成人寻常型银屑病常使用针刺、火针、刺络拔罐等方法,取穴以背俞穴为主结合传统治疗皮肤病的穴组,穴位主要来自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手阳明大肠经等,可为临床使用针灸治疗成人寻常型银屑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成人 针灸 数据挖掘 取穴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相条件下合成短链脂肪酸酯霉菌角质酶的筛选与催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良才 梁梦帆 +5 位作者 杜荣菲 郑佳 肖冬婷 张煜行 彭志云 张翠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共8页
短链脂肪酸酯是白酒重要风味物质,挖掘适用于白酒酿造体系的酯化酶对提升白酒品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了7个霉菌角质酶,研究了其在单一酸和混酸条件下水相中催化合成风味酯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角质... 短链脂肪酸酯是白酒重要风味物质,挖掘适用于白酒酿造体系的酯化酶对提升白酒品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了7个霉菌角质酶,研究了其在单一酸和混酸条件下水相中催化合成风味酯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角质酶AFLACUT-2在水相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短链脂肪酸酯合成能力,其在30℃、pH 4的条件下酶活力最高。进一步酶学特性分析显示,当反应温度升到40℃时,该酶催化合成己酸乙酯的活力不变,而合成丁酸乙酯活力显著下降。角质酶AFLACUT-2催化合成己酸乙酯的最佳反应时间为18 h,比催化合成丁酸乙酯缩短了25%。此外,酸醇比例的提高有助于短链脂肪酸酯的合成,但过高的酸浓度会抑制酶活力,AFLACUT-2对已酸的耐受性优于丁酸。这些结果不仅拓宽了对白酒风味酯合成机制的认识,也为利用酯化生香技术定向调控基酒风味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短链脂肪酸酯 角质酶 水相催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缺血性快速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林良才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2期283-283,共1页
按就诊时间将我院收治的64例缺血性快速心房纤颤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2例。给予A组患者美托洛尔治疗,给予B组患者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A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13例... 按就诊时间将我院收治的64例缺血性快速心房纤颤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2例。给予A组患者美托洛尔治疗,给予B组患者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A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1.88%;B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3%;B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A组患者出现4例不良反应者,不良反应率为12.5%,B组患者出现1例头晕者,不良反应率为3.13%。B组不良反应率低于A组(P<0.05)。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缺血性快速心房纤颤,效果确切,可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缺血性快速心房纤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瀹骈文》对中医外治法发展的贡献之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林良才 《中医外治杂志》 2005年第4期6-7,共2页
关键词 《理瀹骈文》 吴师机 中医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瀹骈文》外治法辨证规律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林良才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6-16,共1页
《理瀹骈文》充满了辨证论治的思想,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治病求本的思想,确定八纲辨证为外治辨证论治的总则;创新地提出“三焦分治”的外治辨证论治方法。
关键词 中医外治法 《理瀹骈文》 吴师机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切除修复途径相关基因对酿酒酵母耐受性的影响
8
作者 刘玲 王玥琦 +3 位作者 刘治国 王金晓 林良才 张翠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9-117,共9页
酿酒酵母在工业发酵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环境压力,包括氧化、高温、酸、乙醇及高渗等,因此选育高耐性酿酒酵母对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微生物中DNA重组酶、核酸修复酶等与核酸修复相关的蛋白与菌体对不良环境的耐受性有关。该实验基于核... 酿酒酵母在工业发酵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环境压力,包括氧化、高温、酸、乙醇及高渗等,因此选育高耐性酿酒酵母对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微生物中DNA重组酶、核酸修复酶等与核酸修复相关的蛋白与菌体对不良环境的耐受性有关。该实验基于核酸切除修复途径,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探究酿酒酵母内源核酸切除修复基因(RAD 16、RAD7、RAD23和RAD4)和外源基因(UVRA)对酿酒酵母耐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过表达酿酒酵母自身核酸切除修复基因RAD16、RAD7、RAD23及RAD4提高了酿酒酵母高渗耐受性。过表达UVRA基因可以提高菌株高渗耐受性,这意味着该元件在真核和原核细胞中存在功能上的保守性。这些结果有助于提高酿酒酵母对环境胁迫尤其是高渗透压环境的耐受性,并为研究酵母耐受性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核酸切除修复基因 菌株选育 高渗耐受性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梗后致起博器感知起博障碍1例
9
作者 林良才 《西部医学》 2006年第4期418-41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起搏器 起博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类临床专业研究生教学病历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10
作者 林良才 卢传坚 何健强 《光明中医》 2008年第1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教学病历 病历质控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设计提高角质酶水相催化合成风味酯的热稳定性
11
作者 林良才 肖冬婷 +3 位作者 袁宇轩 方超 张煜行 张翠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61-168,共8页
为了提高角质酶AFLACUT-2的热稳定性,基于蛋白质折叠自由能变化(ΔΔG)进行预测、筛选,并对突变体的酶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突变体Q163M在不影响酶活性的基础上,其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在40℃条件下孵育168h时剩余酶活力可以保持在86.... 为了提高角质酶AFLACUT-2的热稳定性,基于蛋白质折叠自由能变化(ΔΔG)进行预测、筛选,并对突变体的酶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突变体Q163M在不影响酶活性的基础上,其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在40℃条件下孵育168h时剩余酶活力可以保持在86.09%,较野生型高;在60℃条件下,突变体Q163M的半衰期是野生型的1.68倍。另外,相比于野生型,突变体Q163M对偏酸性环境也具有更好的耐受性。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初步阐明突变体Q163M热稳定性提高的机制。这些研究结果可为理性改造角质酶热稳定性,提高其在高温条件下水相合成风味酯的能力提供依据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角质酶 热稳定性 水相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和降解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良才 姜岩 闻建平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从天津市煤气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得到一株高效苯酚降解菌。经BIOLOG细菌自动鉴定系统及16SrDNA鉴定,该菌株为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faecalis)。苯酚降解实验证实,该菌能在76h内完全降解1600mg·L-1的苯酚,并且随着苯酚浓度... 从天津市煤气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得到一株高效苯酚降解菌。经BIOLOG细菌自动鉴定系统及16SrDNA鉴定,该菌株为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faecalis)。苯酚降解实验证实,该菌能在76h内完全降解1600mg·L-1的苯酚,并且随着苯酚浓度的增加,底物抑制作用增强,细胞得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生物降解 粪产碱杆菌 生理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中医临床证候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兴烈 刘旭生 +10 位作者 刘敏雯 江朝强 黄荣华 黄笑芝 周赫 蔡业峰 林良才 秋兰 杨志前 吴伟鸿 高渝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探讨其不同证候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依据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病例四诊资料,经过动态聚类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合中医辨证,获得每一个患者所属的中医证候分型,比较群体特征的证... 目的:分析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探讨其不同证候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依据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病例四诊资料,经过动态聚类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合中医辨证,获得每一个患者所属的中医证候分型,比较群体特征的证候类型构成及其与西医临床类型的关系。结果:470例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患者中医证候类型构成中不同证候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虚寒(27.45%)、心脾两虚(22.34%)、痰火扰心(14.47%)、大肠结热(12.98%)、痰毒阻络(10.85%)、肾阳虚(7.02%)、肾阴虚(4.47%)、痰毒蒙闭(0.43%)。从虚实来看,61.28%的患者以虚证为主(第一、二、四、五证型),38.72%以实证为主。不同年龄组的中医证型构成不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型的性别分布:男女患者均以脾胃虚寒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心脾两虚,最低为痰毒蒙闭,男女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诊断分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本组患者中,铅吸收主要存在5个中医证型,其显现率从高至低依次为脾胃虚寒(50%)、心脾两虚(18.55%)、大肠结热(16.94%)、肾阳虚(8.06%)、痰火扰心(6.45%);轻度中毒则依次为心脾两虚(24.16%)、脾胃虚寒(24.16%)、大肠结热(20.13%)、痰火扰心(20.13%)、肾阳虚(6.71%)、肾阴虚(6.7%);中度中毒依次为痰毒阻络(26.15%)、心脾两虚(23.59%)、脾胃虚寒(15.9%)、痰火扰心(15.38%)、肾阴虚(7.18%)、肾阳虚(6.67%)、大肠结热(5.13%);中毒仅出现属痰毒蒙闭型的铅脑病2例,暂未收集到铅麻痹病例。结论:本结果初步揭示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中医辨证驱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慢性 职业性 中医证候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高等中医院校实践教学多维指导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潘华新 梁沛华 +1 位作者 王宏 林良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3期147-149,共3页
在本科教育扩招的新背景下,生师比不断攀升,使教师承受空前的压力,学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个性化指导。传统单一的实践教学指导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要求。高等中医药院校实践教学需要一个多方参与、机制灵活的多维指导体系架构支... 在本科教育扩招的新背景下,生师比不断攀升,使教师承受空前的压力,学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个性化指导。传统单一的实践教学指导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要求。高等中医药院校实践教学需要一个多方参与、机制灵活的多维指导体系架构支撑,以提高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由8大模式组成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多维实践教学指导体系的新思路,以期通过整合、集成各类教学指导资源,进一步改进并完善现有的实践教学指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院校 实践教学 多维指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中医皮肤病学》多媒体教学效果的体会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元胜 林良才 禤国维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329-2330,共2页
《中医外科学》课程是中医学院各系部均开设的临床教学课,实践性强,其中皮肤病学内容以形态学为主。教学中,学生对于各种皮肤病、性病的皮肤损害特征的感性认识是他们掌握各种皮肤病症的基础,如果仅有文字描述,再生动的描述都只能... 《中医外科学》课程是中医学院各系部均开设的临床教学课,实践性强,其中皮肤病学内容以形态学为主。教学中,学生对于各种皮肤病、性病的皮肤损害特征的感性认识是他们掌握各种皮肤病症的基础,如果仅有文字描述,再生动的描述都只能给学生留下较少的印象,难以达到本学科教学的目的。长期以来,突出形象直观教学是皮肤科教师所不断追求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皮肤病学 多媒体教学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时起搏器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窦性心律患者急诊PCI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曾懿 林良才 黄永培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3期1263-1265,共3页
目的评价临时起搏器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60例行急诊PCI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A组(n=30)应用临时起搏器,B组(n=30)应用阿托品;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 目的评价临时起搏器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60例行急诊PCI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A组(n=30)应用临时起搏器,B组(n=30)应用阿托品;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平均住院时间(11.6±1.8 min)、平均住院费用(3.72±0.08万元)均低于B组(18.9±1.7 min,4.15±0.09万元)(P均<0.05);A组心肌梗死后心衰(3.3%)与心绞痛的发生率(23.3%)明显低于B组(23.3%,46.6%)(P<0.05);A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26.7%)明显高于B组(3.3%)(P<0.05)。结论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中,临时起搏器和阿托品各具优势,前者治疗成本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后者改善再灌注心律失常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急诊PCI 临时起搏器 阿托品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不同专业开展方剂学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汪玉梅 全世建 +3 位作者 林良才 黎同明 桂蜀华 侯少贞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6期260-262,共3页
方剂学是研究方剂组方原理、配伍规律及其临证运用的一门学科,既是中医基础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中医基础和临床各科的一门桥梁课程。当前,该课程在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学专业、中药学、护理学、运动医学等不同... 方剂学是研究方剂组方原理、配伍规律及其临证运用的一门学科,既是中医基础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中医基础和临床各科的一门桥梁课程。当前,该课程在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学专业、中药学、护理学、运动医学等不同专业中均有开设,然而针对不同的专业,其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剂学 教学 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酒醅堆积过程酵母菌、酶活力及代谢产物变化规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春红 李新涛 +5 位作者 卢君 林良才 张翠英 李长文 叶正良 肖冬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73,共8页
以智能、传统车间不同轮次堆积发酵酒醅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理化指标、酶活力、酵母菌总数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并且结合堆积温度系统解析堆积发酵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堆积轮次的增加,酒醅的水分、酸度、乙醇、L-乳酸含量显著上升(P<0.0... 以智能、传统车间不同轮次堆积发酵酒醅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理化指标、酶活力、酵母菌总数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并且结合堆积温度系统解析堆积发酵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堆积轮次的增加,酒醅的水分、酸度、乙醇、L-乳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葡萄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小,淀粉含量降低;堆积温度是由内到外发散,腰部表层顶温可达50℃;关键酶系糖化酶、液化酶活力显著性降低(P<0.05);酵母菌总数及发酵力在3轮次达到峰值后降低;智能、传统车间堆积酒醅共检测出95种共有香气成分,包括乙酸、乳酸乙酯、苯甲醇等;智能和传统车间进行风味物质差异分析表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能较好地区分不同类型车间风味物质差异,利用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确定出关键差异挥发性风味物质(VIP>1)14种。此项研究阐明了智能、传统车间不同轮次堆积酒醅理化因子、酶活力、风味物质、酵母菌总数、活菌率变化规律,为解析堆积发酵机理和两种生产模式下酒醅各项指标差异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发酵 理化指标 风味物质 酶活力 酵母菌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针联合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秦奇 林良才 《四川中医》 2017年第5期195-198,共4页
目的:观察梅花针联合活血化瘀法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纳入研究的66例2014年11月~2015年3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选用梅花针联合活... 目的:观察梅花针联合活血化瘀法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纳入研究的66例2014年11月~2015年3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选用梅花针联合活血化瘀法中药治疗,梅花针隔日1次,中药片剂与汤剂同时口服,汤剂早晚各1次,片剂每日3次,对照组予以肌肉注射弥可保,每日1次,两组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临床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治疗前后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的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表现、浅感觉、腱反射均有提高,且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联合活血化瘀法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疏通经络,减轻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梅花针 三黄降糖片 活血化瘀法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中医药创新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20
作者 潘华新 梁沛华 +2 位作者 王宏 林良才 陈贤春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第8期1-2,共2页
中医药学是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科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中医药创新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实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高等中医药院校... 中医药学是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科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中医药创新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实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充分利用其优势,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构建适应时代发展、更加科学完善的中医药创新实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教育 中医药 创新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