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与人格类型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林良章 卢芳芳 +1 位作者 李丹凤 林芳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年第1期5-8,共4页
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MBTI人格测验,并采用问卷调查与Go/No-go联想测验(GNAT)两种方式了解被试的专业认同状况及其与专业认同的关系。研究发现:总体上,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人格类型以ESFJ(外倾感觉情感判断)、ESTJ(外... 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MBTI人格测验,并采用问卷调查与Go/No-go联想测验(GNAT)两种方式了解被试的专业认同状况及其与专业认同的关系。研究发现:总体上,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人格类型以ESFJ(外倾感觉情感判断)、ESTJ(外倾感觉思考判断)、ISFJ(内倾上感觉情感判断)为主;被试在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上对该专业均较为认同,但有部分被试出现了外显—内隐认同分离效应;此外,人格类型与专业认同之间存在一定关联,部分人格维度可作为判断大学生专业认同状况的有效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I GNAT 专业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我隐瞒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林良章 陈雪英 +2 位作者 林丽红 康亚丽 黄婷婷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26-30,49,共6页
探讨流动儿童自我隐瞒对歧视知觉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旨在对提高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提供可行策略。通过调查问卷可知:歧视知觉分别与自我隐瞒、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自我隐瞒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歧视知觉能有... 探讨流动儿童自我隐瞒对歧视知觉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旨在对提高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提供可行策略。通过调查问卷可知:歧视知觉分别与自我隐瞒、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自我隐瞒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歧视知觉能有效预测自我隐瞒和主观幸福感;自我隐瞒是歧视知觉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变量。结论为流动儿童自我隐瞒在歧视知觉与主观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对流动儿童自我隐瞒进行干预或培养流动儿童自我表露在提高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方面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歧视知觉 主观幸福感 自我隐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刑人员社会支持、抑郁状态与自杀意念关系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林良章 杨秀清 +2 位作者 蔡晓芳 邵文飞 刘明新 《安康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83-86,共4页
采用社会支持、抑郁与自杀意念问卷对200名男性服刑人员进行调查,以探讨服刑人员社会支持、抑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结果显示:(1)在自杀意念上,服刑人员总体上保持中立,社会支持程度较低,抑郁程度中等;(2)有无配偶及狱前职业状况对社会... 采用社会支持、抑郁与自杀意念问卷对200名男性服刑人员进行调查,以探讨服刑人员社会支持、抑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结果显示:(1)在自杀意念上,服刑人员总体上保持中立,社会支持程度较低,抑郁程度中等;(2)有无配偶及狱前职业状况对社会支持、抑郁及自杀意念有显著影响,年龄及文化程度对三者影响都不显著;(3)抑郁与自杀意念和社会支持都存在显著相关,社会支持只与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存在显著相关;(4可以通过社会支持来预测的抑郁程度及通过抑郁程度来预测自杀意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刑人员 社会支持 抑郁 自杀意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承诺与职业生涯规划关系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林良章 叶凌青 +1 位作者 杨秀清 蔡晓珊 《惠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95-98,共4页
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研究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承诺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结果发现:性别在专业承诺各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提升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年级在专业承诺各个因... 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研究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承诺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结果发现:性别在专业承诺各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提升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年级在专业承诺各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多个维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生源地对专业承诺、职业生涯规划均无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承诺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继续承诺和理想承诺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良好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大学生 专业承诺 职业生涯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新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林良章 蒋怀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第4期427-429,共3页
目的考察大学新生自我和谐和应付方式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及《应付方式问卷》对148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一新生自我和谐总分符合常态分布;②大一新生主要采用解决问题、求助、... 目的考察大学新生自我和谐和应付方式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及《应付方式问卷》对148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一新生自我和谐总分符合常态分布;②大一新生主要采用解决问题、求助、退避的应对方式;③高自我和谐组较多使用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的应对方式,低自我和谐组较多使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结论大学新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自我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自我和谐 应对方式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出世、入世心理对内外控倾向与心理压力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林良章 杨秀清 +1 位作者 吴俊敏 吴丽萍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116-118,共3页
探讨大学生出世、入世心理对心理控制与心理压力的中介作用。采用出世、入世倾向问卷,IPC量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和心理压力量表对25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拼搏精神和机遇对社交恐惧有负向预测作用;内控性对生存焦虑和角色... 探讨大学生出世、入世心理对心理控制与心理压力的中介作用。采用出世、入世倾向问卷,IPC量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和心理压力量表对25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拼搏精神和机遇对社交恐惧有负向预测作用;内控性对生存焦虑和角色紧张都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平常心和有势力的他人都对社交恐惧、生存焦虑和角色紧张都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出世、入世心理是心理控制与心理压力的中介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出世、入世心理 内外控 心理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儿童心理弹性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林良章 朱添荣 +2 位作者 刘燕蓓 詹薇 王雅玲 《安康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96-99,共4页
目的考察流动儿童心理弹性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为提高流动儿童心理幸福感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和心理幸福感量表对500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不同户籍所在地、是否为独生子女和不同年级的流动儿童在心理... 目的考察流动儿童心理弹性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为提高流动儿童心理幸福感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和心理幸福感量表对500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不同户籍所在地、是否为独生子女和不同年级的流动儿童在心理弹性和心理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各维度与心理幸福感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家庭高期望值、目标与志向、社会能力、同伴高期望值、家庭平等与自主对心理幸福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增强有助于心理幸福感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心理弹性 心理幸福感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林良章 叶钦龙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07-109,共3页
目的: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和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对301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旨在揭示专业承诺和学习效能的关系。结果:①大学生专业承诺在性别、生源地、专业类型方面呈显著性差异;②学习效能感在专业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③大学生专业承诺... 目的: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和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对301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旨在揭示专业承诺和学习效能的关系。结果:①大学生专业承诺在性别、生源地、专业类型方面呈显著性差异;②学习效能感在专业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③大学生专业承诺中的感情承诺、规范承诺、机会承诺与学习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感情承诺、机会承诺、规范承诺是学习效能感的有效预测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专业承诺 学习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职业期望现状的调查研究——以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心理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林良章 蒋怀滨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年第3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心理学专业 职业期望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实训课”探微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良章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2年第3期34-39,共6页
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训练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中要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如何认识实训课重要性。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实训课 实践训练 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异性关系信念与影响恋爱的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良章 蒋怀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第4期424-425,共2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异性关系信念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异性关系信念量表》对福州地区223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树立了较为正确的异性关系信念;②男女生在"对分歧的容忍"和"对默契的需求"上存在差... 目的了解大学生异性关系信念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异性关系信念量表》对福州地区223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树立了较为正确的异性关系信念;②男女生在"对分歧的容忍"和"对默契的需求"上存在差异;③城乡学生在"对分歧的容忍"上差异极其显著;④有无恋爱经历在"对分歧的容忍"和"改变对方的信心"上差异极其显著;⑤有无公开亲昵行为的大学生在"对分歧的容忍"、"改变对方的信心"和"对两性差别的认同"上存在差异。结论大学生应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异性关系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恋爱 异性关系信念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学校实际 做好我校本科专业建设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良章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6年第1期9-12,19,共5页
文章对专业与专业建设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专业建设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做好基础工作建设、做好专业特色建设和进行示范专业建设观点,并对特色专业建设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专业建设 专业特色 自主创新 特色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中“评价语”发展性功效探微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良章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3年第B12期114-119,共6页
课堂教学应发挥评价语发展性功效。丰富性、开放性、真诚性、导向性、科学性、激励性、幽默性、独特性、有效性是课堂教学评价语做到发展性要强调的九大方面。
关键词 评价语 发展性 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终身教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可行性
14
作者 林良章 李恒庆 陈宜安 《成人教育》 2012年第2期50-52,共3页
文章从宏观政策环境、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政府呼吁及国内外相关专业建设等方面对终身教育本科专业设置进行可行性分析。认为,终身教育本科专业的设置具有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福建省终身教育的理论研究和率先立法成果,为终身教育专业... 文章从宏观政策环境、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政府呼吁及国内外相关专业建设等方面对终身教育本科专业设置进行可行性分析。认为,终身教育本科专业的设置具有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福建省终身教育的理论研究和率先立法成果,为终身教育专业的设置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福建省政府及社会有关部门呼吁加强终身教育人才培养;再者,境内外相关或相近专业及课程设置,为终身教育专业及课程设置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最后,论述了设置终身教育本科专业需各级领导重视和政策扶持,并解决企事业单位的编制和工资待遇以及师资专业化和终身教育师资资格证认定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教育 本科专业 可行性分析 终身教育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校心理学专业学生职业期望现状调查研究
15
作者 林良章 蒋小燕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9年第2期80-84,共5页
研究通过对我校心理学专业四个年级学生职业期望的调查,结果:(1)低年级学生相较于毕业生对所学专业满意度更高,对自身的求职前景也比较乐观。(2)从学生对求职前景的定位上看,心理专业学生期望毕业后直接就业人数占主流。(3)对薪水、就... 研究通过对我校心理学专业四个年级学生职业期望的调查,结果:(1)低年级学生相较于毕业生对所学专业满意度更高,对自身的求职前景也比较乐观。(2)从学生对求职前景的定位上看,心理专业学生期望毕业后直接就业人数占主流。(3)对薪水、就业地区、单位稳定性和环境优越性的期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专业 期望 职业期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中的一朵奇葩
16
作者 林良章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1年第3期62-67,共6页
重视基础教育 ,改革基础教育 ,是“新基础教育”的立足点。建立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体系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对人和人的发展两大问题的关注 ,师生结合的研究 ,知识结构与教学过程结构的研究等 ,是“新基础教育... 重视基础教育 ,改革基础教育 ,是“新基础教育”的立足点。建立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体系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对人和人的发展两大问题的关注 ,师生结合的研究 ,知识结构与教学过程结构的研究等 ,是“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富有创造性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础教育 教师 学生 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结构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校本培训指导者自身问题研究(之一)
17
作者 林良章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5年第B02期14-17,共4页
文章通过校本培训指导者范围界定、必备素质及角色定位等三方面。以描述的方式作了分析,试图作为校本培训指导者自身问题的一个侧面思考。
关键词 教师 校本培训 指导者 校本培训指导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应付方式关系 被引量:22
18
作者 蒋怀滨 杨秀清 林良章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22-1523,共2页
关键词 儿童人格特征 应付方式 儿童心理健康 主客观因素 留守儿童 未成年人 数据显示 少年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功能对大学生网络利他的影响:感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5
19
作者 蒋怀滨 林良章 +4 位作者 马松 张晓婷 陈杰婷 陈琳美 张斌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106-110,共5页
采用方便取样对选取的264名大学生使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 II)中文版、感戴问卷和网络利他行为量表(IABSU)为研究工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家庭功能、感戴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均小于0.01);大学生家庭功... 采用方便取样对选取的264名大学生使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 II)中文版、感戴问卷和网络利他行为量表(IABSU)为研究工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家庭功能、感戴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均小于0.01);大学生家庭功能对网络利他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感戴广度与深度在这一预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28.59%和24.14%。结论:家庭功能可以较好的预测网络利他行为,同时又通过感戴广度与深度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家庭功能 感戴 网络利他行为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内隐污名效应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卢芳芳 邹佳佳 +2 位作者 张进辅 蒋怀滨 林良章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2-176,共5页
为探讨留守儿童的概念和行为特征在留守儿童污名化过程中的作用,初步揭示其内隐运作机制,减小公众对留守儿童的消极态度或偏见,改善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环境,对随机抽取的福清市68名小学教师进行内隐联想测验(IAT).结果发现:IAT1中被试... 为探讨留守儿童的概念和行为特征在留守儿童污名化过程中的作用,初步揭示其内隐运作机制,减小公众对留守儿童的消极态度或偏见,改善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环境,对随机抽取的福清市68名小学教师进行内隐联想测验(IAT).结果发现:IAT1中被试对留守儿童持消极内隐态度,实验结果存在显著的IAT效应(p<0.001);IAT2中被试对留守儿童的特殊行为持消极的内隐态度,实验结果存在显著的IAT效应(p<0.001).认为留守儿童的概念和行为特征在留守儿童污名化过程中起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师 留守儿童 污名 内隐联想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