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凝血因子Ⅷ效价凝固检测法的验证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林连珍 彭焱 +1 位作者 周志军 李策生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3年第3期24-28,共5页
目的对凝固法检测人凝血因子Ⅷ(FⅧ)效价进行验证,并考察正常质控血浆(CPN)和人凝血因子Ⅷ国家标准品(CRM)贮存的稳定性。方法实验采用贝克曼ACL7000全自动凝血仪及配套试剂检测人FⅧ效价,依据2003年版《药品生产验证指南》,选择准确度... 目的对凝固法检测人凝血因子Ⅷ(FⅧ)效价进行验证,并考察正常质控血浆(CPN)和人凝血因子Ⅷ国家标准品(CRM)贮存的稳定性。方法实验采用贝克曼ACL7000全自动凝血仪及配套试剂检测人FⅧ效价,依据2003年版《药品生产验证指南》,选择准确度、线性、范围、重复性、中间精密度、耐用性6个参数进行验证;CRM和CPN复溶后分装冻存于-80℃保存,不同时间检测其复融1次后的效价。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法检测CRM 5个不同效价的回收率为85%~93%,重复性的CV均<10%,不同试验人员检测相同样品和不同时间检测相同样品的CV均<10%,人凝血因子ⅧCRM在0.30~1.21 IU/mL范围时r2=0.996(>0.980);肝素钠浓度≤0.25 U/mL时无干扰。CRM复溶后分装并冻存1次的效价损失至少20%,随着冻存时间延长损失更多;冻融1次的CPN 2个月内效价基本没有损失。结论用全自动凝血仪凝固法检测人凝血因子Ⅷ方法有效;CRM复溶后冻存效价有所下降,需重新标定后再用,冻融1次的CPN效价至少2个月内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凝血因子Ⅷ 效价检测 验证 肝素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凝血因子Ⅷ原液生产工艺放大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邢延涛 李策生 +7 位作者 胡勇 陈克金 李陶敬 周志军 林连珍 邹莉 彭焱 邓志军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51-1253,共3页
目的对比3批小试(50g冷沉淀)、3批小规模放大(400g冷沉淀)和3批中试级(5-10 kg冷沉淀)试验结果探讨人凝血因子Ⅷ原液生产工艺放大的可行性。方法 Tris溶液复溶冷沉淀,经聚乙二醇沉淀后,0.3%磷酸三丁酯和1%Tween 80处理6h以灭活脂... 目的对比3批小试(50g冷沉淀)、3批小规模放大(400g冷沉淀)和3批中试级(5-10 kg冷沉淀)试验结果探讨人凝血因子Ⅷ原液生产工艺放大的可行性。方法 Tris溶液复溶冷沉淀,经聚乙二醇沉淀后,0.3%磷酸三丁酯和1%Tween 80处理6h以灭活脂包膜病毒,然后经DEAE 650M层析纯化。绝大部分杂蛋白和磷酸三丁酯及Tween80随流穿液直接流穿,洗脱峰样品即为人凝血因子Ⅷ原液。结果 3批小试人凝血因子Ⅷ活性回收率分别为30.50%、24.40%和25.60%,平均值26.83%,回收率变异系数8.52%;3批小规模放大回收率分别为19.40%、21.70%和22.00%,平均值21.04%,回收率变异系数5.54%;3批中试级回收率分别为14.50%、16.50%、17.80%,平均值16.27%,回收率变异系数8.34%。结论对比级放大试验各级回收率及变异系数发现,工艺重复性好,放大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凝血因子Ⅷ 工艺放大 离子交换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法灭活血浆中SARS冠状病毒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策生 张爱华 +3 位作者 林连珍 李星 刘俊生 杨晓明 《微循环学杂志》 2005年第2期26-27,共2页
目的:研究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Sdvent/Detergent,SD)灭活SAPS冠状病毒的效果。方法:采集正常人血浆,加入指示细胞,再加入SARS冠状病毒,进行SD病毒灭活,同时设空白对照,培养,比较灭活前后细胞生长情况。结果:加SARS冠状病毒灭活后的血... 目的:研究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Sdvent/Detergent,SD)灭活SAPS冠状病毒的效果。方法:采集正常人血浆,加入指示细胞,再加入SARS冠状病毒,进行SD病毒灭活,同时设空白对照,培养,比较灭活前后细胞生长情况。结果:加SARS冠状病毒灭活后的血浆与不加SAPS冠状病毒灭活后的血浆细胞生长情况一致。结论:SD法能有效灭活SARS冠状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实验观察 血浆 SD法 syndrome 急性传染性疾病 SARS病人 病毒灭活方法 acute SARS) 免疫球蛋白 表面活性剂 呼吸系统 灭活效果 血清治疗 有机溶剂 窘迫症 去污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原料血浆的筛选 被引量:3
4
作者 彭良俊 林连珍 +3 位作者 高菲 方亮 李策生 周志军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9年第4期14-18,共5页
用北京贝尔公司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IgG检测试剂盒检测5-6月入库的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WIBP)下属四个浆站共7433份普通血浆,HCMV-IgG阳性率为36%-55%。建立内部参考品Pc1、Pc2、Pc3、Pc4,用德国赛润公司的HCMV-IgG定量检测试剂盒... 用北京贝尔公司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IgG检测试剂盒检测5-6月入库的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WIBP)下属四个浆站共7433份普通血浆,HCMV-IgG阳性率为36%-55%。建立内部参考品Pc1、Pc2、Pc3、Pc4,用德国赛润公司的HCMV-IgG定量检测试剂盒对内部参考品进行标定,效价分别为648、962、1757、2940PEI-U/ml。以A450值〉Pc1为标准确定HCMV-IgG阳性的献血员名单,按照检疫期的要求,利用浆站管理系统软件查找献血员前3个月的血浆编号,统计建档。逐批检测符合检疫期的建档血浆,以A450值〉Pc2为标准收集阳性血浆,以A450值〉Pc3为标准投料,进行人巨细胞免疫球蛋白(HCMV-IG)的低温乙醇纯化。通过成品的中和试验结果决定收浆方案是否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IgG 内部参考品 效价 浆站管理系统软件 检疫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如何让情境创设成为中职德育课堂的催化剂 被引量:3
5
作者 林连珍 《科技视界》 2013年第17期33-34,共2页
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火花,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从而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 情境创设 中职德育课堂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生活激活课堂培养高素质人才——谈如何创设生活情境以激活中职德育课堂 被引量:2
6
作者 林连珍 《成才之路》 2013年第9期4-5,共2页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能型的人才。基于此,中职德育课教学必须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能型的人才。基于此,中职德育课教学必须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中职德育课的生活气息,让德育课走进生活,从而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理想,激励学生的人生,从而培养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 激活 哲学 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GIS导航软件系统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林连珍 《信息通信》 2017年第5期211-212,共2页
嵌入式GIS导航软件系统核心是GIS地理信息系统,介绍了GIS技术和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详细阐述了GIS的发展过程,功能特点,通信方式,技术标准等;系统采用GPS接收模块化设计,充分融合卫星导航定位信息,辅以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以及开放式嵌... 嵌入式GIS导航软件系统核心是GIS地理信息系统,介绍了GIS技术和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详细阐述了GIS的发展过程,功能特点,通信方式,技术标准等;系统采用GPS接收模块化设计,充分融合卫星导航定位信息,辅以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以及开放式嵌入技术。GIS嵌入式导航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具有系统维护简便、开发成本低、操作简单、性能稳定可靠等优点;可以满足移动用户的精准定位和导航等应用场景,应用前景比较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导航技术 GIS API函数 MSComm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层析工艺制备10%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及检测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邢延涛 李策生 +9 位作者 胡勇 李陶敬 周志军 彭焱 林连珍 陈克金 邓志军 李娟 詹骞 岳胜兰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90-893,共4页
目的试验研究全层析法结合超滤透析等步骤,并辅以3步病毒灭活/去除工艺制备10%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可行性。方法运用全层析工艺纯化制备10%IVIG,计算工艺回收率,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欧洲药典》8.0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质量标准... 目的试验研究全层析法结合超滤透析等步骤,并辅以3步病毒灭活/去除工艺制备10%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可行性。方法运用全层析工艺纯化制备10%IVIG,计算工艺回收率,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欧洲药典》8.0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质量标准对其关键指标进行了检测;用散射比浊法对终产品Ig A、Ig M杂质蛋白及Ig G亚类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Ig G总回收率平均值为60.86%,变异系数为0.7%表明工艺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纯度、分子大小分布等关键指标到达《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欧洲药典》8.0要求;杂质蛋白Ig A、Ig M含量较低,Ig A<2.87 mg/L、Ig M<0.15 mg/L;4个亚类构成比(%)分别为55.1±2.5、35.8±2.3、5.39±0.93和3.66±0.16。结论本公司全层析工艺能高效制备满足国际标准的10%IVIG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层析工艺 10%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检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感染者康复期血浆中高效价新冠病毒IgG抗体检测的ELISA试剂盒筛选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志军 冯璐 +9 位作者 岳胜兰 彭焱 高斌 纪德铭 李娟 陈克金 林连珍 李策生 胡勇 李陶敬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目的通过对ELISA-IgG试剂盒检测不同时期采集的单份康复期血浆及病毒中和实验检测不同效价的混合血浆的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确定能用于高效价新冠病毒IgG抗体筛查的试剂盒。方法用A、B两种不同厂家ELISA-IgG试剂盒同时检测2020年2月~202... 目的通过对ELISA-IgG试剂盒检测不同时期采集的单份康复期血浆及病毒中和实验检测不同效价的混合血浆的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确定能用于高效价新冠病毒IgG抗体筛查的试剂盒。方法用A、B两种不同厂家ELISA-IgG试剂盒同时检测2020年2月~2022年1月采集的269份康复期血浆,分析两者结果的相关性及符合率,初步确定试剂盒;按照初步选定的试剂盒的系列稀释标准品效价,分档位制备5档混合血浆小样G4~G128,同时用厂家A和厂家B的ELISA试剂盒以及原始株、Omicron变异株BA.1和BA.2株的假病毒中和实验检测,分析结果的相关性,结合强阳性样品的孔外稀释倍数,确定可用于筛选高效价新冠病毒IgG抗体的试剂盒。结果以内控参考品B2为标准品,厂家A检测敏感度为1∶32,厂家B检测敏感度为1∶8,厂家A的检测敏感度是厂家B的4倍;两个试剂盒检测269份血浆结果的相关性Pearson r为0.9441,P<0.0001;初步选定敏感度较低的厂家B为备选试剂盒。混浆小样结果分析显示,厂家A结果与厂家B结果的相关性Pearson r为0.988,厂家A的ELISA-IgG结果与3株病毒中和抗体效价相关性r排序分别为原始株(0.978)>BA.2株(0.970)>BA.1株(0.799),厂家B的ELISA-IgG结果与3株病毒中和抗体效价相关性r排序分别为原始株(0.994)>BA.2株(0.968)>BA.1株(0.804);若以B2稀释2倍的样品为收浆标准,厂家B试剂盒的收浆合格率为55.4%(149/269),高于现用的厂家A试剂盒的收浆合格率47.2%(127/269),对于强阳性血浆,厂家B试剂盒对于样品的稀释倍数更低,更方便操作。结论厂家A和厂家B的ELISA-IgG试剂盒均符合新冠病毒株IgG抗体检测要求,其中厂家B的试剂盒更适用于高效价IgG抗体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原始株和变异株 ELISA-IgG效价 康复期血浆 中和抗体效价 收浆合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凝血因子Ⅷ抗原含量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验证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焱 陈克金 +5 位作者 周志军 林连珍 胡勇 梁小龙 侯勇 李策生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34-438,共5页
目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凝血因子Ⅷ(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Ⅷ, FⅧ)抗原水平并进行验证和应用。方法建立检测人FⅧ抗原(FⅧ∶Ag)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用人FⅧ/VWF标准血浆(NIBSC 07/316)标定内控标准品(S.A.R.P);根据方... 目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凝血因子Ⅷ(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Ⅷ, FⅧ)抗原水平并进行验证和应用。方法建立检测人FⅧ抗原(FⅧ∶Ag)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用人FⅧ/VWF标准血浆(NIBSC 07/316)标定内控标准品(S.A.R.P);根据方法学验证的要求对此方法进行线性、准确度、精密度、样品稳定性的研究分析。将验证后的该方法用于FⅧ纯化工艺的监控及产品质量分析。结果以NIBSC 07/316标定分装冻存的S.A.R.P的FⅧ∶Ag为1.12 Ag/mL,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03—0.112)Ag/mL,各浓度回收率在97.62%—102.19%,CV<5%,R^2≥0.99;不同浓度样品检测结果的批内准确度在90.70%—95.23%,批间准确度在91.50%—94.20%;批内精密度CV值在1.69%—4.98%,批间精密度CV值在2.63%—4.83%。样品添加实验的回收率在87.50%—89.50%,特异性回收率在94.64%—101.78%。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样品应-80℃冻存,复融1次后立即检测。武汉血制公司FⅧ纯化工艺中聚乙二醇4000(PEG 4000)沉淀和离子交换层析去除了大约60%的FⅧ抗原,工艺稳定性较好,生产规模可线性放大,不同来源产品FⅧ∶C/FⅧ∶Ag的比值接近。结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准确度和精密度。用该方法进行FⅧ抗原含量检测可作为FⅧ纯化工艺内部质量控制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Ⅷ抗原含量 ELISA 验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自动血凝仪在人凝血因子Ⅷ浓缩剂效价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沛 林连珍 +3 位作者 陈克金 詹骞 容胜 容金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对STAGO全自动血凝仪检测人凝血因子Ⅷ浓缩剂(FⅧ)效价进行检测方法(一期法)确认。方法使用不同稀释液(样品稀释液(来自2015版中国药典)、Owren-Koller稀释液(来自法国DIAGNOSTICA STAGO公司))检测FⅧ效价,比较二者结果的差异。根据... 目的对STAGO全自动血凝仪检测人凝血因子Ⅷ浓缩剂(FⅧ)效价进行检测方法(一期法)确认。方法使用不同稀释液(样品稀释液(来自2015版中国药典)、Owren-Koller稀释液(来自法国DIAGNOSTICA STAGO公司))检测FⅧ效价,比较二者结果的差异。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要求进行检测方法确认,包括准确度、线性和范围、精密度及选择性。结果在(0.125-1)IU/mL范围内,人凝血因子Ⅷ国家标准品(GB)和FⅧ的效价[LOG(IU/mL)]和凝固时间[LOG(S)]均呈线性,相关系数均>0.990,各浓度回算值的回收率为96%-104%;准确度确认中GB回收率100%,各测定值CV≤5.4%;批内和批间精密度结果均CV<10.0%;选择性确认中GB回收率96%,且各效价结果均CV≤5.9%。2种稀释液检测效价结果差值在5%以内。结论 STAGO全自动血凝仪可满足FⅧ效价检测要求;2种稀释液对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凝血因子Ⅷ浓缩剂 检测方法确认 样品稀释液 血凝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胶原结合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12
作者 王倩 周志军 +7 位作者 李娟 彭焱 岳胜兰 李陶敬 林连珍 汪菲菲 李策生 胡勇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8年第2期27-33,共7页
目的建立检测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yon Willebrand factor,vwF)胶原结合活性(collagen-binding assay,CBA)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验证后用于vwF纯化工艺的探索。方法用微量滴定板做载体,以人Ⅲ型胶原包被酶标板.HRP标记的人抗vW... 目的建立检测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yon Willebrand factor,vwF)胶原结合活性(collagen-binding assay,CBA)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验证后用于vwF纯化工艺的探索。方法用微量滴定板做载体,以人Ⅲ型胶原包被酶标板.HRP标记的人抗vWF为检测抗体,通过筛选不同的包被条件、胶原质量浓度及检测抗体含量确定其反应参数,建立人vwF胶原结合活性检测方法,同时验证该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特异性、选择性及样品稳定性,并初步应用于vWF纯化工艺的探索。结果使用pH9.5碳酸盐缓冲液包被胶原,包被质量浓度为20μg/mL,检测抗体稀释度为1:4000,国际标准品的线性范围为51.500~3.218mIU/mL,R^2≥0.999。定量上限为51.500mlU/mL,回收率在81.60%~105.08%;定量下限为3.218IU/mL,回收率在90.50%~108.18%,cy均≤5.0%;高、中、低浓度质控样品的回收率在80.3%~109.6%范围内:批内CV值≤8.0%,批间cy值≤6.4%。当NaCl浓度在55~350mmol/L、CaCl2浓度≤125mmol/L时,定量上限的活性回收率在80%~120%范围内;当vWF/FⅧ〉0.1时,质控样品准确度在100%±25%范围内:vWF标准品在室温放置2h的回收率在88.06%~87.21%,于-80℃反复冻融的回收率在80.55%.103.1l%范围内,于-20℃反复冻融的回收率在55.28%~79.55%范围内。结论建立了人vWF胶原结合实验,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精密度、选择性和特异性,可用于vWF纯化工艺样品中vwF的胶原结合活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验证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人凝血因子Ⅷ蛋白质含量的BCA法的优化及验证 被引量:21
13
作者 周志军 李策生 +4 位作者 李陶敬 林连珍 彭焱 吴凡 邹炜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488-1492,共5页
目的优化检测人凝血因子Ⅷ(FⅧ)蛋白质含量的BCA法,并进行验证。方法对BCA法检测人FⅧ的蛋白质含量进行优化:模拟试管法进行化学反应,微量板法进行读数和计算;对优化后的BCA法的耐用性、标准曲线的线性和范围、准确性、重复性、中间精... 目的优化检测人凝血因子Ⅷ(FⅧ)蛋白质含量的BCA法,并进行验证。方法对BCA法检测人FⅧ的蛋白质含量进行优化:模拟试管法进行化学反应,微量板法进行读数和计算;对优化后的BCA法的耐用性、标准曲线的线性和范围、准确性、重复性、中间精密性进行验证,并与传统的钨酸沉淀法、免疫散射比浊法和优化的凯氏定氮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BCA法检测人血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蛋白质含量的可信区间为100~800μg/ml。甘氨酸和赖氨酸的浓度小于125 mmol/L时,对BCA法检测结果无干扰;以HSA作为标准品绘制的标准曲线的可信区间为62.5~1 000μg/ml,人FⅧ工艺样品在以HAS和BSA作为标准品绘制的两种标准曲线下的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A法的准确性、重复性、中间精密性均符合验证要求;BCA法检测结果与优化后的凯氏定氮法相关性良好。结论优化了检测人FⅧ蛋白质含量的BCA方法,该法用于人FⅧ生产工艺中间品的质量控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A 人凝血因子Ⅷ 蛋白质含量 凯氏定氮法
原文传递
人凝血因子Ⅷ中试纯化工艺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策生 周志军 +5 位作者 胡勇 邢延涛 李陶敬 林连珍 彭焱 邹光荣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508-1512,共5页
目的对以PEG沉淀结合离子交换层析制备的人凝血因子Ⅷ(human coagulation factorⅧ,FⅧ)的中试纯化工艺进行全程质量控制。方法收集FⅧ中试纯化工艺的样品,采用凝固法检测FⅧ凝固活性、BCA法检测总蛋白含量,计算比活性;采用免疫浊度法... 目的对以PEG沉淀结合离子交换层析制备的人凝血因子Ⅷ(human coagulation factorⅧ,FⅧ)的中试纯化工艺进行全程质量控制。方法收集FⅧ中试纯化工艺的样品,采用凝固法检测FⅧ凝固活性、BCA法检测总蛋白含量,计算比活性;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白蛋白(albumin,ALB)、IgG、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C)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FⅧ及von Willebrand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抗原含量;采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法分析FⅧ特异性;参考《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检测成品中PEG、Tween 80及磷酸三丁酯[tr(in-butyl)phosphate,TNBP]残留量。结果层析去掉了大部分杂蛋白,层析后比活性提高了近20倍,原液比活性达到66.92 IU/mg。PEG沉淀和DEAE层析纯化,基本去除了ALB、IgG、FIB和FNC,仅有少量FⅧ抗原及活性损失,原液主要成分为FⅧ和vWF。DEAE层析洗脱峰样品在相对分子质量约95 000和72 000之间可见一条特异性条带,与FⅧ轻链(相对分子质量80 000)及冻干FⅧ国家标准品条带位置相符。PEG、Tween 80及TNBP残留量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规定的FⅧ质量标准。结论本中试纯化工艺可制备出高纯度、高比活性的F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 纯化 工艺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血浆特定蛋白检测在IgG层析法中试纯化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策生 周志军 +4 位作者 胡勇 李陶敬 林连珍 彭焱 高少阳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663-1667,1671,共6页
目的通过血浆特定蛋白检测,对层析法纯化IgG的中试工艺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及BNP特定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全面检测生产用和中试纯化工艺用原料血浆的组成,建立血浆中白蛋白(albumin,ALB)、IgG、IgA、IgM、补体... 目的通过血浆特定蛋白检测,对层析法纯化IgG的中试工艺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及BNP特定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全面检测生产用和中试纯化工艺用原料血浆的组成,建立血浆中白蛋白(albumin,ALB)、IgG、IgA、IgM、补体3(compliment3,C3)、c4、转铁蛋白(transferin,TRF)、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AAT)、d2巨球蛋白(alpha2-macroglobin,A2M)、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T)、α1酸性糖蛋白(alphal-acid glycoprotein,AAG)、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ER)、纤维蛋白原(fibfinogen,FIB)、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IgG1、IgG2、IgG3、IgG4 18项特定蛋白分布的数据库;对3批中试纯化工艺各步骤中ALB、IgG、IgA、IgM、FIB、AAT的去除情况及IgG回收率进行监测,验证工艺的稳定性;将3批中试纯化工艺制备的原液及成品中IgG含量的检测结果与凯氏定氮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免疫散射比浊法的准确度及不同人员重复检测的中间精密度;对中试纯化工艺及低温乙醇法制备的IgG原液的杂质含量及亚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试纯化工艺用原料混浆中仅TRF、A2M、ATⅢ含量与生产用原料混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试纯化工艺用原料血浆经A2P亲和层析去除了大部分的ALB、AAT,辛酸盐沉淀去除了剩余的ALB、FIB和IgM,DEAE离子交换纯化去除了IgA和ALB,IgG总回收率高于70%,表明该工艺稳定性好,提高了目标蛋白的得率。中试纯化工艺制备的IgG原液及成品的检测CV值均〈10%,回收率在90%-110%之间,表明该方法准确度及精密度良好;与低温乙醇法制备的IgG原液相比,中试纯化工艺制备的原液杂质含量更低,IgG的亚类分布与所用的原料血浆相似。结论血浆特定蛋白检测在血浆蛋白纯化工艺的监控和优化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蛋白 免疫比浊法 纯化 工艺 IGG
原文传递
微量滴定板上的弹性蛋白酶动态显色法检测α_1-蛋白酶抑制剂活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志军 林连珍 +3 位作者 方亮 周雁翔 李策生 彭良俊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目的建立微量滴定板上的弹性蛋白酶动态显色法(以下简称微量滴定板法),用于α1-蛋白酶抑制剂(α1-Pro-teinase inhibitor,α1-PI)的活性检测。方法以微量滴定板为载体,将不同量的α1-PI样品与定量的弹性蛋白酶混合,通过适宜的显色底物... 目的建立微量滴定板上的弹性蛋白酶动态显色法(以下简称微量滴定板法),用于α1-蛋白酶抑制剂(α1-Pro-teinase inhibitor,α1-PI)的活性检测。方法以微量滴定板为载体,将不同量的α1-PI样品与定量的弹性蛋白酶混合,通过适宜的显色底物对剩余的弹性蛋白酶活性进行测定。用酶标仪测定405 nm处A值的变化,分析试验的有效性,并计算α1-PI样品的活性。优化微量滴定板法的实验条件。用BCS凝集分析仪检测α1-PI的活性,确认样品的工作浓度。采用两种方法检测19份样品的α1-PI活性,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微量滴定板法的最优实验条件为:样品加样体积50μl,标准曲线范围为(2~14)μg/ml;弹性蛋白酶稀释度为1∶1 400,体积100μl;孵育时间15 min;底物稀释度为1∶10,体积50μl;连续监测A405值10 min。微量滴定板法和BCS法检测19份样品的相关系数大于0.99。结论微量滴定板法检测α1-PI活性的时间更短,同一样品不同稀释度之间检测结果的变异率更低,且检测结果与BCS法相关性良好,可替代全自动的BCS法,降低检测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抗胰蛋白酶 胰弹性蛋白酶 滴定分析法 动态显色法 BCS
原文传递
检测人血浆蛋白α_1-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弹性蛋白酶动态显色法的优化及其验证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雁翔 周志军 +5 位作者 林连珍 彭焱 邹莉 胡勇 邹炜 李策生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406-410,共5页
目的优化检测人血浆蛋白α1-蛋白酶抑制剂(α1-protease inhibitor,α1-PI)活性的弹性蛋白酶动态显色法,并进行验证。方法以微量滴定板为载体,将不同浓度的α1-PI与特定量的猪胰弹性蛋白酶(porcine pancreaselastase,PPE)混合,测定... 目的优化检测人血浆蛋白α1-蛋白酶抑制剂(α1-protease inhibitor,α1-PI)活性的弹性蛋白酶动态显色法,并进行验证。方法以微量滴定板为载体,将不同浓度的α1-PI与特定量的猪胰弹性蛋白酶(porcine pancreaselastase,PPE)混合,测定剩余的弹性蛋白酶催化特定底物的强度,判定样品中α1-PI的含量,通过比较不同浓度酶和底物的组合中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对优化的动态显色法进行准确度、精密度验证,并确定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采用优化后的方法对α1-PI制备工艺进行监控,并筛选冻干配方。结果 PPE与底物的浓度选择分别为0.2 U/ml和1.2 mg/ml。该方法检测α1-PI的线性范围在2-14μg/ml之间,r〉0.99。各浓度样品检测结果的CV均〈4%,回收率在99.4%-104-3%之间,准确性较好;同一样品由同一个实验员在同一试验中连续测定6次的CV为1.8%,同一样品由不同的实验员在不同日期内分别测定3次的CV为1.8%,重复性较好。纯化工艺过程中各样品比活均符合《欧洲药典》规定的〉0.7,总回收率为62.9%;筛选出可较好保护α1-PI活性的配方。结论优化后的弹性蛋白酶动态显色法可用于工艺样品中α1-PI活性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显色法 α1-蛋白酶抑制剂 优化 验证
原文传递
人纤溶酶活性动态显色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3
18
作者 岳胜兰 周志军 +6 位作者 彭焱 林连珍 李陶敬 邢延涛 汪菲菲 李策生 胡勇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建立人纤溶酶(plasmin,Plm)活性的动态显色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用微量滴定板作为载体,将不同活性浓度的Plm(1.0、0.5、0.25、0.125、0.062 5、0.031 25 IU/ml)分别与不同浓度的发色底物S-2251(2.0、1.0、0.66、0.33 mg/ml)混... 目的建立人纤溶酶(plasmin,Plm)活性的动态显色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用微量滴定板作为载体,将不同活性浓度的Plm(1.0、0.5、0.25、0.125、0.062 5、0.031 25 IU/ml)分别与不同浓度的发色底物S-2251(2.0、1.0、0.66、0.33 mg/ml)混匀,连续监测10 min,测定反应体系吸光值变化率(ΔA/min),确定方法的反应参数。同时对方法的选择性、线性范围、定量下限、准确度、精密性、特异性及稳定性进行验证。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Plm纯化样品。结果确定定量上限为0.6 IU/ml,底物浓度为0.66 mg/ml;监测5 min时校正标样及质控样品回收率为92.0%~111.8%,定量下限样品回收率为96.5%~118.0%。注射用水、稀释液、尿激酶(Urokinase,UK)、6-氨基己酸(6-Aminocaproic acid,EACA)、人纤溶酶原(plasminogen,Plg)等组分的响应低于定量下限响应的8.22%,并低于内标响应的0.86%,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线性范围为0.05~0.6 IU/ml,校正标样回收率在96.8%~111.2%之间,R2≥0.99;定量下限为0.05 IU/ml,定量下限处准确度在115.2%~116.2%之间,CV≤5.0%;高、中、低浓度质控样品检测结果准确度在102.3%~111.8%之间;批内CV值≤7.7%,批间CV值≤5.2%;0.5μg/ml UK对Plm活性检测无影响,EACA浓度在0.05~0.2 mol/L之间及Plg浓度低于0.3 mg/ml时对Plm活性检测结果无影响;Plm质控样品复溶后在室温及2~8℃放置1 h不影响检测结果。Plm纯化样品活性回收率为91.84%。结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精密度、特异性及稳定性,可用于工艺样品中Plm活性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纤溶酶 动态显色法 酶活性
原文传递
全层析法在由低温乙醇法组分Ⅲ沉淀制备人纤维蛋白溶酶原中的应用
19
作者 张金 岳胜兰 +7 位作者 朱晨 彭焱 周雁翔 林连珍 陈克金 冯璐 胡勇 周志军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293-1300,共8页
目的确定以低温乙醇工艺的组分Ⅲ沉淀(以下简称FⅢ-P)为原料,用全层析工艺制备人纤维蛋白溶酶原(plasminogen,Pg)(以下简称FⅢ-P工艺)的可行性。方法用溶解缓冲液以不同稀释倍数和搅拌时间溶解FⅢ-P沉淀,检测溶解物中Pg的效价和抗原浓度... 目的确定以低温乙醇工艺的组分Ⅲ沉淀(以下简称FⅢ-P)为原料,用全层析工艺制备人纤维蛋白溶酶原(plasminogen,Pg)(以下简称FⅢ-P工艺)的可行性。方法用溶解缓冲液以不同稀释倍数和搅拌时间溶解FⅢ-P沉淀,检测溶解物中Pg的效价和抗原浓度,确定FⅢ-P的溶解和澄清条件;对FⅢ-P的溶解物进行前处理和亲和层析的预实验,通过观察层析过程判断FⅢ-P原料对亲和层析进行是否有影响,通过检测过程样品的血浆蛋白抗原浓度和Pg效价并计算Pg抗原回收率来评估亲和层析能否达到纯化Pg的目的。进行2批FⅢ-P全层析工艺(Pg亲和层析+SP层析,以下简称FⅢ-P工艺)的逐级放大研究,计算Pg比活性、步骤及总回收率、每吨血浆Pg产出量,通过与以血浆为原料的全层析工艺(以下简称血浆工艺)的数据进行比较来评估FⅢ-P工艺制备Pg的可行性。结果FⅢ-P用溶解缓冲液稀释10倍,搅拌1 h,室温10000×g离心15 min,上清用筛网初滤后再用8/0.8μm滤器澄清,最后用0.45/0.2μm滤器过滤后上样。预实验显示,以澄清过滤为起点到Pg亲和层析,Pg活性和抗原的步骤回收率分别为39.51%和108.64%,亲和层析后Pg的抗原浓度提高31.16倍,活性提高11.39倍,达到亲和层析纯化Pg的效果。两批逐级放大FⅢ-P工艺结果显示FⅢ-P工艺从血浆到SP层析的Pg抗原和活性总回收率分别为(45.76±1.10)%和(24.15±0.59)%,与血浆工艺相比总计损失了约1/3的抗原和约2/3的活性;SP层析洗脱液的Pg比活性为(4.68±0.25)U/mg,约为血浆工艺的一半,但是达到>4 U/mg的企业内部标准。FⅢ-P工艺的每吨血浆Pg抗原产出量为血浆工艺的68.73%,每吨血浆Pg活性产出量为血浆工艺的29.82%,基本达到FⅢ-P废物利用的目的。结论用全层析工艺从FⅢ-P中制备Pg的技术路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溶酶原 组分Ⅲ沉淀 活性回收率 抗原回收率 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G抗体ELISA定量检测方法的优化、验证及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志军 陈克金 +9 位作者 林连珍 李娟 王敏 陈丽梅 程爽 罗敏华 曾双迎 李陶敬 胡勇 李策生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3-979,共7页
目的 优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IgG抗体效价ELISA定量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后用于健康人群中高效价VZV-IgG血浆筛选。方法 选用德国维润赛润研发有限公司VZV-IgG间接ELISA试剂盒,将第1代VZV人免疫球蛋白国际标准... 目的 优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IgG抗体效价ELISA定量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后用于健康人群中高效价VZV-IgG血浆筛选。方法 选用德国维润赛润研发有限公司VZV-IgG间接ELISA试剂盒,将第1代VZV人免疫球蛋白国际标准品(NIBSC编号:W1044)稀释至2 IU/mL作为标准品,采用4参数拟合曲线建立定量ELISA法,确定其最佳线性范围;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精密度、准确度验证。用建立的方法检测国药集团武汉血液制品有限公司辖属10个浆站1 962份人血浆样品VZV-IgG抗体效价,以及部分批次人免疫球蛋白制剂。结果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6.25~2 000 mIU/mL,批内精密度CV为1.3%~10.6%,批间精密度CV为4.270%~7.636%,批内准确度为92.30%~111.02%,批间准确度为98.4%~104.88%;样品添加试验显示,添加样品的实测值为理论值的95.79%~111.03%。1 962份人血浆样本的阳性率为94.29%,效价大于3 000 mIU/mL占比1.02%。不同种类人免疫球蛋白制剂中VZV-IgG抗体效价均较低,且均高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 4)。结论 优化后的VZV-IgG定量检测方法可用于健康人群VZV-IgG筛查,自然感染的健康献浆员的VZV-IgG抗体阳性率高,但效价低,需进行疫苗免疫获得合格的高效价血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IGG ELISA 阳性率 效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