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新品种早熟18号的选育 被引量:2
1
作者 柏惠侠 林建兴 +2 位作者 朱保葛 周永香 崔永恒 《北京农业科学》 2001年第3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大豆 新品种 早熟18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转化酶活性与籽粒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26
2
作者 朱保葛 柏惠侠 +2 位作者 张艳 李社荣 陈修文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6-350,共5页
本文研究不同大豆品系(种)鼓粒期冠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转化酶活性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系(种)的净光合速率、转化酶活性和籽粒产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大豆籽粒产量与叶片净光合速率之间里显著正相关(r=0... 本文研究不同大豆品系(种)鼓粒期冠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转化酶活性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系(种)的净光合速率、转化酶活性和籽粒产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大豆籽粒产量与叶片净光合速率之间里显著正相关(r=0.5668*),而与叶片转化酶活性之间表现负相关,但不显著(r=0.1733)。本研究筛选出两个高光效高产大豆品系 9702和 9208—5,它们的净光合速率比早熟18号高光效对照品种分别提高几29%和19.2%,籽粒产量分别提高33.49%和26.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光合速率 转化酶活性 籽料产量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产大豆(诱处4号)的某些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性坦 赵存 +5 位作者 陈建南 柏惠侠 阙强 朱有光 林建兴 杨万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96-300,共5页
诱处4号是—个“超高产”大豆新品系,2年4个试验点平均亩产305.85kg。种子蛋白含量较高(47.58%)。人类必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系),如8101、合丰25等。此外,其常温生长及热激处理的叶片的总RNA与70kDa热激蛋白基因探针P17North... 诱处4号是—个“超高产”大豆新品系,2年4个试验点平均亩产305.85kg。种子蛋白含量较高(47.58%)。人类必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系),如8101、合丰25等。此外,其常温生长及热激处理的叶片的总RNA与70kDa热激蛋白基因探针P17Northern杂交呈阳性反应。种子贮藏蛋白中含有稳定的SH_1、SH_2、SH_3、SH_4蛋白带,而且经热激和干旱处理的种子,SH_1、SH_2蛋白带有所加强,这可能与诱处4号具有较强的抗高温、干旱及病毒感染的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热激蛋白 贮藏蛋白 杂交 种子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突变基因的遗传分析及窄叶突变基因的RAPD标记 被引量:9
4
作者 朱保葛 柏惠侠 张艳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4-68,共5页
宽叶、无4粒荚大豆品种鲁豆4号(代号LD4)经烷化剂EMS诱变处理选育出窄叶和4粒荚同时发生突变的稳定突变系E182。突变系与亲本杂交遗传分析表明,“宽叶与窄叶”和“无4粒荚与有4粒荚”2对性状均符合孟德尔单因子的3... 宽叶、无4粒荚大豆品种鲁豆4号(代号LD4)经烷化剂EMS诱变处理选育出窄叶和4粒荚同时发生突变的稳定突变系E182。突变系与亲本杂交遗传分析表明,“宽叶与窄叶”和“无4粒荚与有4粒荚”2对性状均符合孟德尔单因子的3:1分离比率,说明窄叶和4粒荚突变性状均受单个隐性核基因控制。马群体4种性状类型株数明显偏离2对独立基因的9:3:3:1分离比率,表现连锁遗传,连锁交换值为11.24%±0.81%。对突变系、亲本及二者杂交F2、F3代进行RAPD标记分析,找到了窄叶突变基因的连锁标记OPY6-1300遗传距离为8cM,比Shoemaker等所作的窄叶RFLP标记逼近1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突变基因 遗传分析 RAPD标记 窄叶突变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光周期诱导法筛选光钝感的大豆品种(系)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存 张性坦 +2 位作者 柏惠侠 林建兴 陈修文 《大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2-47,共6页
通过三年光周期诱导试验,从63个品种(系)中初步筛选出4个对光照反应比较钝感的大豆品系。在此基础上,对光周期诱导法的效果、具体做法、衡量标准以及今后工作提出粗浅看法。
关键词 大豆 光周期 筛选 品种 诱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抗SMV的大豆新种质8101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存 张性坦 +3 位作者 柏惠侠 林建兴 魏培文 张明厚 《大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85-189,共5页
利用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创造出新的大豆抗病种质8101。杂交亲本为栽培大豆诱变30号和半野生大豆野2;回交亲本为7902-4和40354。杂种第二代用7902-4进行回交,回交第二代用40354再次回交,之后用改... 利用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创造出新的大豆抗病种质8101。杂交亲本为栽培大豆诱变30号和半野生大豆野2;回交亲本为7902-4和40354。杂种第二代用7902-4进行回交,回交第二代用40354再次回交,之后用改良系谱混合选择法进行选育。性状基本稳定后做抗病鉴定、光诱导试验和产量鉴定。测定结果表明,8101高抗SMV,抗性超过已有的抗病品种,对光(含温)反应不敏感(另文发表),产量性状较好,是个比较理想的抗病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花叶病毒病 种质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特性优良的大豆新种质-耐阴黑豆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性坦 陈建南 +4 位作者 赵存 傅鸿仪 柏惠侠 秦环英 林建兴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13-318,共6页
耐阴黑豆的光合产物合成和积累多,每天运往豆荚、豆粒的干物质明显高于凤交66-12和京黄3号,它的CO2补偿点低,花荚脱落率低,产量也高。同时,经Northern斑点杂交测定,它的硝酸还原酶基因,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小亚... 耐阴黑豆的光合产物合成和积累多,每天运往豆荚、豆粒的干物质明显高于凤交66-12和京黄3号,它的CO2补偿点低,花荚脱落率低,产量也高。同时,经Northern斑点杂交测定,它的硝酸还原酶基因,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小亚基基因及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等在花荚期的叶片中表达能力均高于对照品种京黄3号,特别是在干旱和阴湿的逆境条件下,它们的高效表达更为突出。上述的特性表明,耐阴黑豆是一个特性优良的大豆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阴黑豆 抗逆能力 光合产物 大豆新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日照处理大豆营养期各阶段的效应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存 张性坦 +4 位作者 柏惠侠 朱有光 陈修文 杨万桥 张进兴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6-70,共5页
选用光钝感品种科丰6号和光敏感品种耐阴黑豆,研究了短日照处理V1-V12不同发育阶段所产生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V1开始处理对花期影响最大,随着处理时间的推移,对促进开花的作用逐渐变小,对促熟作用逐渐增大而后略有减小。
关键词 大豆 短日照 敏感 钝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亩产300公斤的夏播超高产大豆“诱处4号”的选育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性坦 赵存 +4 位作者 柏惠侠 朱有光 林建兴 冯宗海 顾克忠 《大豆通报》 1995年第1期21-22,共2页
亩产300公斤的夏播超高产大豆“诱处4号”的选育张性坦,赵存,柏惠侠,朱有光,林建兴(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冯宗海,顾克忠(中科院遗传所大豆玉米试验基地)大豆特异高产株型及高光效亲本的创新,是突破大豆高产的关键。多年... 亩产300公斤的夏播超高产大豆“诱处4号”的选育张性坦,赵存,柏惠侠,朱有光,林建兴(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冯宗海,顾克忠(中科院遗传所大豆玉米试验基地)大豆特异高产株型及高光效亲本的创新,是突破大豆高产的关键。多年来,国内外大豆界的专家、学者都在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诱处4号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