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糖水平及其与神经系统体征恢复的关系
1
作者 柳宇红 喻蓉 杨旭 《四川医学》 CAS 2001年第7期635-635,共1页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血糖 神经系统体征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红 余涛 +2 位作者 刘忠强 杨涛毅 柳宇红 《四川医学》 CAS 2004年第11期1196-1197,共2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 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 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0例。两组早产儿出生后第 2天开始口服铁剂 (元素铁 5mg·kg-1·d-1) ,共观察 4周。治疗组出生第 ... 目的 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 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 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0例。两组早产儿出生后第 2天开始口服铁剂 (元素铁 5mg·kg-1·d-1) ,共观察 4周。治疗组出生第 2周开始给予rHu Epo 2 0 0IU/(kg·次 ) ,皮下注射 ,隔日 1次 ,每周 3次 ,共 4周。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Hb、血清铁蛋白 (SF)比较均无差异 ,P值均 >0 .0 5。治疗结束后两组血红蛋白 (Hb)均下降 ,但对照组Hb明显低于治疗组 (P <0 .0 1)。治疗结束后两组血清铁蛋白 (SF)均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 ,P值均 <0 .0 5 ,但治疗后两组间SF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结论 rHu Epo能减轻早产儿贫血的程度 ,并可能减少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疗法对秋季腹泻30例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庞毅 王荃 +2 位作者 柳宇红 杨涛毅 蒋履贞 《四川医学》 CAS 1999年第6期638-638,共1页
关键词 腹泻 营养疗法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红细胞G-6-PD缺陷症50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戴缨 余涛 +2 位作者 杨涛毅 柳宇红 李炜如 《成都医药》 2004年第2期93-94,共2页
目的 :对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 (G - 6 -PD)缺陷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用四氮唑蓝 (NBT)定量法测定新生儿红细胞G - 6 -PD活性。结果 :男女发病率有一定差异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男女患者G - 6 -PD活性、黄疸程度和血红... 目的 :对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 (G - 6 -PD)缺陷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用四氮唑蓝 (NBT)定量法测定新生儿红细胞G - 6 -PD活性。结果 :男女发病率有一定差异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男女患者G - 6 -PD活性、黄疸程度和血红蛋白均值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新生儿红细胞G - 6 -PD缺陷症的发病可以由感染、氧化性药物、缺氧等因素诱发 ,也可以没有任何诱因 ,男女患者在G - 6 -PD活性、病情程度上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红细胞G-6-PD缺陷症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黄疸 测定 高胆红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出法制备卡巴他赛脂质体的工艺优化
5
作者 柳宇红 姜宇 +1 位作者 郝贵周 刘善奎 《药学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243-246,284,共5页
目的对挤出法制备卡巴他赛脂质体的挤出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产品的平均粒径(MD)和多分散指数(PDI)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和部分正交析因法来筛选最优工艺参数。结果最优挤出工艺参数为:核孔膜组合200 nm+80 nm(单层或双层),挤出次... 目的对挤出法制备卡巴他赛脂质体的挤出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产品的平均粒径(MD)和多分散指数(PDI)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和部分正交析因法来筛选最优工艺参数。结果最优挤出工艺参数为:核孔膜组合200 nm+80 nm(单层或双层),挤出次数组合3+3或3+2,挤出温度10~23℃,挤出时间控制在18 h内,挤出压力0.5~1.2 MPa。结论采用最优挤出工艺参数可以成功制得平均粒径值和多分散指数值均符合规定标准且储存稳定性良好的卡巴他赛脂质体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巴他赛脂质体 挤出法 正交设计法 部分正交析因法 平均粒径 多分散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小板膜糖蛋白变化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2
6
作者 庞毅 梁河涛 +5 位作者 余世禄 刘晓平 王荃 唐芳 柳宇红 蒋履曾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动态变化了解川崎病患儿血小板活化及其活化程度。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结合多种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 (单抗 ) ,测定 2 0例川崎病患儿发病1周 (治疗前 )、2周、3周、4周时血小板膜CD4 1、CD4 2a、C... 目的 通过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动态变化了解川崎病患儿血小板活化及其活化程度。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结合多种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 (单抗 ) ,测定 2 0例川崎病患儿发病1周 (治疗前 )、2周、3周、4周时血小板膜CD4 1、CD4 2a、CD61、CD62p、CD63 的表达及阿司匹林、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IVIG ,1~ 2g/kg)对其表达的影响 ,观察活化血小板膜CD62p与冠状动脉损伤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 川崎病患儿发病 4周内血小板膜糖蛋白CD4 1、CD4 2a、CD61、CD62p、CD63 的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阿司匹林、大剂量IVIG不能抑制川崎病患儿血小板膜上活化糖蛋白的高表达 ;有冠状动脉损伤的川崎病患儿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伤的川崎病患儿。结论 川崎病患儿血小板高度活化 ,血液呈高凝状态 ,血小板活化是川崎病病理生理的重要表现 ;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的明显增高可以作为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血小板膜糖蛋白 血栓 阿司匹林 血小板活化 儿童
原文传递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余涛 刘华伟 +4 位作者 王红 毛小兰 杨涛毅 柳宇红 谢为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05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两组均于出生后第2周口服铁剂[元素铁5mg/(kg·d)],观察 4周。治疗组第2周给予rhEPO 700IU/(kg·w),皮...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两组均于出生后第2周口服铁剂[元素铁5mg/(kg·d)],观察 4周。治疗组第2周给予rhEPO 700IU/(kg·w),皮下注射,隔日1次,每周3次,共4周。结果治疗前两组间血红蛋白(Hb)、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血清铁蛋白(SF)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Hb和sTf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治疗后两组间SF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hEPO能减轻早产儿贫血的程度,并可能减少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贫血 临床研究 防治
原文传递
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50例分析
8
作者 余涛 杨涛毅 +3 位作者 柳宇红 戴缨 李载明 李炜如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05年第2期115-116,共2页
本文总结1993年7月至2002年12月,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诊治的50例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新生儿病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 新生儿科 2002年12月 第三人民医院 1993年 病例报道 四川大学 成都市 二医院
原文传递
50例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临床资料分析
9
作者 戴缨 余涛 +2 位作者 杨涛毅 柳宇红 李炜如 《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168-170,共3页
新生儿红细胞G-6-PD缺陷症是引起新生儿时期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严重者可导致核黄疸甚至死亡。本文总结了1993年7月至今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诊治的红细胞G-6PD缺陷症新生儿病例共50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临床资料分析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 新生儿科 G-6-PD缺陷症 第三人民医院 常见原因 核黄疸 四川大学
原文传递
卡巴他赛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柳宇红 姜宇 +1 位作者 郝贵周 刘善奎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3-377,共5页
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卡巴他赛(1)脂质体,并建立离心-微孔滤膜过滤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结晶药物,采用HPLC法测定脂质体中1的包封率。结果显示,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1的专属性良好,且在1~20 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也均符合要... 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卡巴他赛(1)脂质体,并建立离心-微孔滤膜过滤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结晶药物,采用HPLC法测定脂质体中1的包封率。结果显示,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1的专属性良好,且在1~20 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也均符合要求,重复性好。样品测定结果显示,3批1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99.24%,RSD为1.00%,可用于准确测定1脂质体的包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巴他赛 脂质体 包封率 微孔滤膜过滤法
原文传递
卡巴他赛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柳宇红 姜宇 +1 位作者 郝贵周 刘善奎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578-586,共9页
第二代紫杉烷类药物卡巴他赛,具有较低的P-gp亲和力,可用于治疗多西他赛耐药的前列腺癌,是临床上治疗前列腺癌的二线药物。现从新药研发的角度综述卡巴他赛新型纳米剂型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卡巴他赛 纳米制剂 紫杉醇 多西他赛 脂质体 脂微球 白蛋白纳米粒 聚合物胶束 聚合物-药物共价物纳米粒 口服给药纳米粒 杂化纳米粒 联合治疗
原文传递
卡巴他赛纳米脂质体冻干工艺的考察
12
作者 柳宇红 姜宇 +1 位作者 郝贵周 刘善奎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33-1240,1264,共9页
为了提高贮存稳定性、降低乙醇残留量,将卡巴他赛纳米脂质体制备成冻干注射剂,并对冻干工艺进行了研究与优化。以冻干产品的外观、主药含量、包封率、水分含量、乙醇残留量、贮存稳定性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冻干保护剂(蔗糖)用量、料液装... 为了提高贮存稳定性、降低乙醇残留量,将卡巴他赛纳米脂质体制备成冻干注射剂,并对冻干工艺进行了研究与优化。以冻干产品的外观、主药含量、包封率、水分含量、乙醇残留量、贮存稳定性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冻干保护剂(蔗糖)用量、料液装量、预冻速度、干燥温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与磷脂的质量比为5.0时较佳;脂质体中卡巴他赛的质量浓度为2 mg/mL;装量为每瓶20 mg;西林瓶选用20或30 mL 2个规格。优化冻干工艺参数为:预冻温度–40℃,隔板降温时间90 min,–40℃时保温5 h;一次干燥温度–15℃,一次干燥时间14 h;二次干燥温度28℃,二次干燥时间28 h;冻干全程总耗时48.83 h;干燥过程采用阶段式升温方式。优化冻干工艺的冻干周期大幅缩短,所得冻干制剂贮存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巴他赛 纳米脂质体 冷冻干燥 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