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冷冻-微波法的污水净化试验研究
1
作者 吴雷 张博 +3 位作者 栗现文 胡亚鲜 王瑞琪 陈俊英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为探究冷冻-微波法净化污水水质效果,研究设计室内污水冻结成冰,结合微波快速解冻,按T1~T5时间段收集融出水试验。结果表明:(1)17 min的微波解冻可取代传统14.5 h的污水冰解冻。(2)T1+T2的微波处理,去除污水中59.18%和64.57%以上的理化... 为探究冷冻-微波法净化污水水质效果,研究设计室内污水冻结成冰,结合微波快速解冻,按T1~T5时间段收集融出水试验。结果表明:(1)17 min的微波解冻可取代传统14.5 h的污水冰解冻。(2)T1+T2的微波处理,去除污水中59.18%和64.57%以上的理化指标含量和离子含量,同时色度、浑浊度、絮状沉淀也显著减少。(3)微波解冻17 min后的水产品中,TDS与总硬度浓度比最大仅0.16,总碱度、HPO_(3)、PO_(4)^(3-)、COD_(Mn)、SiO_(2)、H_2SiO_(3)的浓度在0.20~0.41之间;K^(+)、Na^(+)、Ca^(2+)、Mg^(2+)、Cl^(-)、SO_(4)^(2-)、HCO_(3)^(-)-、NO_(3)^(-)浓度比仅在0.05~0.20之间;As的浓度接近0。(4)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冷冻-微波法净化TDS及总阴离子净化效果最好,主成分综合得分Y分别为4.55和3.65。总体而言,结合冻融过程与微波快速解冻,可快速、高效地实现污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污水净化 冻融 浓度比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矿化度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拟合模型适宜性 被引量:39
2
作者 栗现文 周金龙 +1 位作者 靳孟贵 刘延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35-141,共7页
为分析高矿化度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以淡水及矿化度分别为30、100和250g/L的水样对土体进行饱水处理(简称TDS-F、TDS-30、TDS-100和TDS-250处理),测定脱湿过程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结果显示,试验吸力变化过程中,各处理比水容量相... 为分析高矿化度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以淡水及矿化度分别为30、100和250g/L的水样对土体进行饱水处理(简称TDS-F、TDS-30、TDS-100和TDS-250处理),测定脱湿过程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结果显示,试验吸力变化过程中,各处理比水容量相近,局部存在差异:TDS-100及TDS-250处理土体对水分的吸持能力明显小于TDS-30及TDS-F处理。分析表明:TDS-30处理使土体中等孔隙体积变小、TDS-100处理使土体较小孔隙体积变小、TDS-250处理使土体较大孔隙体积变小,进而影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形态。利用RETC软件结合统计分析确定,TDS-F、TDS-30、TDS-100及TDS-250处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最优拟合模型分别为:vanGenuchten-Mualem、Dual-porosity-Mualem、Lognormaldistribution-Mualem及Dual-porosity-Mualem模型;各处理最优模型的非饱和导水率模式均为Mualem模型;从机理上解释各拟合模型优劣还较为困难。研究结果为干旱区高矿化度土壤水、盐运移计算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模型 矿化度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RE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矿化度对砂性土毛细水上升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栗现文 周金龙 +1 位作者 赵玉杰 刘延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4-89,共6页
为明晰极端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机理,指导盐荒地开发与水盐调控,开展了砂性土条件下,不同粒径及潜水矿化度(1、30、100、250g/L)组合的毛细水上升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后期毛细水上升规律稳定时段:粗砂土柱,潜水矿化度越大,毛细水上升... 为明晰极端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机理,指导盐荒地开发与水盐调控,开展了砂性土条件下,不同粒径及潜水矿化度(1、30、100、250g/L)组合的毛细水上升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后期毛细水上升规律稳定时段:粗砂土柱,潜水矿化度越大,毛细水上升高度越小;细砂土柱,1g/L处理毛细水上升高度明显大于其他3组;粉土土柱,不同处理毛细水上升高度由大到小为:30、100、250、1g/L。试验初始阶段,除粗砂外并不表现为矿化度越大,毛细水上升速度越小的趋势。相比高矿化度,粒径是控制毛细水上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土体颗粒较细时(细砂、粉土),高矿化度不仅改变毛细水重力,也使得土体孔隙结构发生不同程度变化,二者综合作用于毛细水上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毛细水 水分 干旱区 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干旱区地下水位动态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栗现文 向东进 +1 位作者 周金龙 郭晓静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32,共5页
地下水动力学模型与时间序列模型都可用于分析、预测干旱区地下水位埋深动态变化。但比较而言,时间序列模型无须进行专门的试验来获取有关地质参数,方法易于掌握,计算量小,因而更便于应用推广。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新疆南部平... 地下水动力学模型与时间序列模型都可用于分析、预测干旱区地下水位埋深动态变化。但比较而言,时间序列模型无须进行专门的试验来获取有关地质参数,方法易于掌握,计算量小,因而更便于应用推广。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新疆南部平原区地下水位变化,通过HP(Hodrick-Prescott)滤波方法与ARMA(p,q)模型相结合能够准确预测干旱区地下水位埋深动态,预测的绝对误差-0.09m~0.07m之间,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分析 HP滤波 ARMA(p q)模型 地下水位 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栗现文 周金龙 +1 位作者 靳孟贵 刘延锋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年第5期6-10,共5页
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试验研究国内外少有涉及。为分析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规律,开展了不同矿化度(3、30、100、250 g/L)潜水蒸发试验,着重分析不同处理潜水累积蒸发动态、日间蒸发动态及昼夜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潜水累积蒸发量与时长... 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试验研究国内外少有涉及。为分析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规律,开展了不同矿化度(3、30、100、250 g/L)潜水蒸发试验,着重分析不同处理潜水累积蒸发动态、日间蒸发动态及昼夜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潜水累积蒸发量与时长、土壤剖面积盐量与矿化度均显著线性正相关;潜水蒸发相对于EФ20水面蒸发变化存在明显滞后;水面与潜水蒸发动态均表现为夜间变化强烈,不同矿化度潜水平均夜间蒸发量占日蒸发较大份额,除3 g/L处理外,均达60%左右。高盐度潜水蒸发过程对土质的影响呈非线性且非单一方向;夜间潜水蒸发的驱动因素为白天大气蒸发能力的延迟驱动及夜间水汽凝结产生的负压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度潜水 矿化度 潜水蒸发 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质膜下滴灌棉田盐分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13
6
作者 栗现文 靳孟贵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0-187,共8页
为评价不同水质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盐分空间分布及变异性,采用EM38-MK2型电磁感应仪对微咸及淡水滴灌田块进行盐分调查。解译模型获得的土壤含盐质量比描述性统计特征表明,微咸水滴灌的积盐程度高于淡水滴灌,但其变异系数相对较小。采用GS... 为评价不同水质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盐分空间分布及变异性,采用EM38-MK2型电磁感应仪对微咸及淡水滴灌田块进行盐分调查。解译模型获得的土壤含盐质量比描述性统计特征表明,微咸水滴灌的积盐程度高于淡水滴灌,但其变异系数相对较小。采用GS+软件拟合最优半方差函数模型,微咸水处理为指数模型,淡水处理为高斯模型,均表现为强的空间相关性;微咸水处理变程大于淡水处理,增加了土壤盐分的空间相依性。Kriging空间插值及变异分析表明,淡水滴灌棉田土壤盐分微域及全域空间变异程度强于微咸水滴灌,二者均存在影响棉花出苗的盐斑。建议用水紧张时,可基于EM38-MK2型电磁感应仪的盐分调查结果,重点淋洗盐斑集中分布区域,以节水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膜下滴灌 干旱区 空间变异 电磁感应半方差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高矿化度对粉质黏土水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栗现文 周金龙 +1 位作者 周念清 贾瑞亮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44,共4页
为获取高矿化度土壤水条件下的水力特征参数,并比较不同处理的影响,实验测定淡水、30、100及250g/L土壤水矿化度处理土样脱湿过程的水分特征曲线,并利用RETC软件进行模型参数拟合。结果表明,粉质黏土条件下,van Genuchten-Burdine模型... 为获取高矿化度土壤水条件下的水力特征参数,并比较不同处理的影响,实验测定淡水、30、100及250g/L土壤水矿化度处理土样脱湿过程的水分特征曲线,并利用RETC软件进行模型参数拟合。结果表明,粉质黏土条件下,van Genuchten-Burdine模型可拟合各不同处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各组实测曲线形态显示,在吸力较大阶段,当土壤水吸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含水率才发生变化,二者呈多值对应关系。TDS-30处理对应的残余体积含水率θr最大,α、n值最小,非饱和水力传导度K值衰减最快;中等大小孔隙的变化对非饱和水力传导度影响较为显著。研究成果可为深入开展矿化度潜水蒸发数值计算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度 水分特征曲线 水力传导度 土壤结构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盐度潜水蒸发试验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7
8
作者 栗现文 周金龙 《地下水》 2011年第2期11-14,共4页
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干旱区潜水蒸发的机理和规律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这些传统意义上的蒸发研究均未考虑潜水矿化度对潜水蒸发的影响,将在淡水条件下得出的潜水蒸发有关参数直接用于极端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的计... 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干旱区潜水蒸发的机理和规律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这些传统意义上的蒸发研究均未考虑潜水矿化度对潜水蒸发的影响,将在淡水条件下得出的潜水蒸发有关参数直接用于极端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的计算必将产生偏差。虽然部分学者注意到矿化度对于潜水蒸发的影响,但开展的研究只限于一般矿化度(小于10 g/L)范围,极端干旱区高盐度(10-300 g/L)潜水蒸发的实验研究几乎是空白,机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以下几方面有待深入探讨:矿化度对毛细水上升高度及潜水蒸发影响的研究;高盐度潜水蒸发条件下的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率定(测定)和数值模拟研究;野外原位盐荒地潜水-土壤水水-盐运移规律与盐荒地水盐调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度潜水蒸发 毛细水上升高度 统计模型 数值模拟 极端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水量及冻结温度对黑土冻融循环过程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9
作者 张博 刘会敏 +4 位作者 毕鑫宇 高航 宋媛 胡亚鲜 栗现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2,共8页
[目的]冻融过程土壤呼吸在年土壤呼吸总量中占有重要比例,研究探讨土壤冻融过程中含水量、冻结温度和冻融循环次数对土壤碳矿化动态的影响。[方法]以黑龙江省嫩江县鹤山农场九三水土实验站黑土为研究对象,开展室内冻融程度模拟试验,进行... [目的]冻融过程土壤呼吸在年土壤呼吸总量中占有重要比例,研究探讨土壤冻融过程中含水量、冻结温度和冻融循环次数对土壤碳矿化动态的影响。[方法]以黑龙江省嫩江县鹤山农场九三水土实验站黑土为研究对象,开展室内冻融程度模拟试验,进行7次冻融循环,设置100%田间持水量(100%WHC)、60%田间持水量(60%WHC)和30%田间持水量(30%WHC)3种土壤含水量;10℃恒温处理(对照)、-5℃冻结处理(轻度冻结)和-15℃冻结处理(重度冻结)3种环境温度。[结果]冻融循环次数、含水量和冻结温度对CO_(2)排放量有显著影响,影响度分别为-0.63,0.21,0.14。解冻过程显著增加土壤碳矿化量;轻度冻结时,前3次冻融循环60%WHC土壤碳矿化量比100%WHC和30%WHC分别提高33.0%,35.2%,后4次冻融循环差异不明显;重度冻结时,前2次冻融循环100%WHC土壤碳矿化量,比60%WHC和30%WHC土壤分别提高25.2%,68.0%,后5次冻融循环差异不明显。[结论]冻融循环次数对土壤CO_(2)排放量影响最大,含水量次之,冻结温度最小。冻融作用增加低含水量土壤的CO_(2)累积排放量;降低高含水量土壤的CO_(2)累积排放量;而对中等含水量土壤,轻度冻结增加CO_(2)累积排放量,重度冻结降低CO_(2)累积排放量。一级动力学方程对冻融土壤CO_(2)排放量的拟合效果较好(R^(2)>0.997),含水量和冻结温度对有机碳矿化潜力C0值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矿化 土壤含水量 冻融循环 冻结温度 黑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规律初步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贾瑞亮 周金龙 +3 位作者 高业新 周殷竹 李阳 栗现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50,共7页
为分析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规律,于2012年4月1日~2014年3月31日在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站开展了不同总溶解固体(0.8 g/L、30 g/L和100 g/L)、不同包气带岩性(细砂和粉质黏土)和不同潜水埋深(0 m、0.5m、1.0 m、2.0 m和3.0 m)... 为分析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规律,于2012年4月1日~2014年3月31日在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站开展了不同总溶解固体(0.8 g/L、30 g/L和100 g/L)、不同包气带岩性(细砂和粉质黏土)和不同潜水埋深(0 m、0.5m、1.0 m、2.0 m和3.0 m)潜水蒸发量的监测工作。结果表明:当潜水埋深大于0.5 m时,包气带岩性对高总溶解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潜水蒸发量的影响与淡水基本一致;潜水埋深0.5 m、TDS为30 g/L时,包气带岩性的差异对潜水蒸发量的影响远小于由于潜水的TDS和外界大气蒸发能力对潜水蒸发共同造成的影响;潜水位埋深为0 m、TDS为100 g/L、包气带为粉质黏土时,年内潜水蒸发趋势与大气蒸发能力EΦ20的趋势相反;潜水埋深0.5~1.0 m时,在非冻结期随着TDS的升高,潜水蒸发量逐渐减小;当潜水埋深为3.0 m时,TDS的变化对潜水蒸发抑制作用存在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高盐度潜水 潜水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溶解性总固体折算系数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贾瑞亮 周金龙 +3 位作者 高业新 李巧 李阳 栗现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26,共8页
为分析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与淡潜水蒸发间的关系,提出了干旱区潜水蒸发溶解性总固体(TDS)折算系数(KM)。2012年4月1日—2014年3月31日在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站开展了不同TDS(30和100 g/L)、不同包气带岩性(细砂和粉质黏土)和不同... 为分析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与淡潜水蒸发间的关系,提出了干旱区潜水蒸发溶解性总固体(TDS)折算系数(KM)。2012年4月1日—2014年3月31日在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站开展了不同TDS(30和100 g/L)、不同包气带岩性(细砂和粉质黏土)和不同潜水水位埋深(0.5、1.0、2.0、3.0 m)的蒸渗仪潜水蒸发试验,利用实测的高盐度潜水蒸发数据计算不同条件下的KM。对潜水蒸发系数和KM进行分析,初步得出了以下结论:高TDS潜水蒸发系数冻结期大于非冻结期,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潜水TDS越高,潜水蒸发系数越小;非冻结期高盐度潜水蒸发量小于淡潜水蒸发量,且随着观测时间的延续高盐度潜水蒸发量有减少趋势;冻结期高盐度潜水蒸发量大于淡潜水蒸发量,潜水埋深越大,两者的差值越大,且随着观测时间延续,高盐度潜水蒸发量与淡潜水蒸发量间的差值有变大的趋势;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潜水TDS为100 g/L的全年潜水蒸发量小于潜水TDS为30 g/L的全年潜水蒸发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高盐度潜水 潜水蒸发系数 潜水蒸发TDS折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膜下滴灌棉田表层土壤盐分日内动态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延锋 江贵荣 +1 位作者 徐连三 栗现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4-89,共6页
利用便携式土壤盐分计测量膜下滴灌棉田不同位置和不同深度的土壤电导率,来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表层土壤电导率的日内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干旱区一膜两管膜下滴灌条件下,窄行处土壤电导率值最低,膜间最大,宽行居中,表层土壤电导率值存在... 利用便携式土壤盐分计测量膜下滴灌棉田不同位置和不同深度的土壤电导率,来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表层土壤电导率的日内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干旱区一膜两管膜下滴灌条件下,窄行处土壤电导率值最低,膜间最大,宽行居中,表层土壤电导率值存在显著的日内变化特征,早晚土壤电导率值低,中午电导率值高,上午的上升速率大于下午的下降速率;窄行处相对变化幅度大,膜间绝对变化幅度大,土壤电导率值日内变化幅度随深度呈减小趋势;膜下滴灌情况下,表层土壤电导率值的变化受土壤温度和气温的影响显著,但二者相关性复杂,不同深度、不同时间段的相关性不同,膜间大多呈显著正相关,窄行大多呈非显著正相关,宽行处上午呈非显著正相关,但下午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膜下滴灌 土壤电导率 土壤温度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地下水环境背景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晓静 周金龙 +3 位作者 王毅萍 栗现文 李巧 赵玉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3,共3页
测定了2002年4—8月新疆塔里木盆地地下水背景水样,运用Grubbs统计方法,剔除数据中的异常值,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判定各项组分服从何种分布,确定了各个流域中K++Na+、Ca2+、Mg2+、NH3-N、Cl-、SO42-、HCO3-、F-、CODMn、C6H5OH、总硬度... 测定了2002年4—8月新疆塔里木盆地地下水背景水样,运用Grubbs统计方法,剔除数据中的异常值,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判定各项组分服从何种分布,确定了各个流域中K++Na+、Ca2+、Mg2+、NH3-N、Cl-、SO42-、HCO3-、F-、CODMn、C6H5OH、总硬度、TDS、pH值的环境背景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背景值 地下水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水热运移数值模拟优化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抽灌井布局 被引量:4
14
作者 靳孟贵 汤庆佳 栗现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8-135,共8页
合理布局抽水井和回灌井是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长期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以郑州市郑东新区为例,利用HST3D软件建立水热运移数值模型,优化设计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抽灌水井布局,预测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后对含水层的水热影响。结果表明:... 合理布局抽水井和回灌井是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长期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以郑州市郑东新区为例,利用HST3D软件建立水热运移数值模型,优化设计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抽灌水井布局,预测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后对含水层的水热影响。结果表明:介质比热容及渗透率分别对含水层温度及水位影响显著,是较敏感的参数。方案3(3个回灌井垂直天然流向分布且位于抽水井下游)为最佳布井方式。抽灌量900,1 200,1 500及2 000m3/d所对应的合理布井间距分别为50,65,70及75m。相应布井方案的水源热泵系统运行20a,对含水层温度场的影响仅限于200m×200m的范围,抽水井温度变化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 水热运移 数值模拟 抽灌井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分对水分蒸发和土壤裂隙发育的影响
15
作者 冯浩轩 武廉策 +2 位作者 邢旭光 马孝义 栗现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7,共9页
揭示盐碱土壤干燥开裂机理可为干旱半干旱盐碱地区基于裂缝网络的精量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通过设置5种土壤含盐量(0、0.3%、0.6%、1%、2%,分别记作CK、T3、T6、T10、T20)处理,开展恒温土壤蒸发试验,探究含盐量对土壤蒸发过程... 揭示盐碱土壤干燥开裂机理可为干旱半干旱盐碱地区基于裂缝网络的精量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通过设置5种土壤含盐量(0、0.3%、0.6%、1%、2%,分别记作CK、T3、T6、T10、T20)处理,开展恒温土壤蒸发试验,探究含盐量对土壤蒸发过程的影响,并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蒸发过程中土壤干缩裂缝网络几何形态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蒸发过程具有相似性,即蒸发过程均包含一个线性阶段和一个非线性阶段,但各处理蒸发阶段占总蒸发阶段的比重不同,T20处理最早进入减速率阶段,说明盐分导致土壤渗透性减弱。(2)累积蒸发量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而降低,即CK>T3>T6>T10>T20,表明盐分可以抑制土壤蒸发。(3)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开裂含水量不断降低,土壤裂隙面积和长度逐渐减小随后趋于稳定。水分蒸发和表面开裂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水分流失过程中游离Na+对土壤颗粒的化学影响和沉淀Na 2SO 4晶体对土壤孔隙的物理影响。(4)相关分析表明,累积蒸发量与土壤开裂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含水量与土壤开裂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且累积蒸发量与裂缝参数的相关程度整体高于土壤含水量与裂缝参数的相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分 土壤蒸发 土壤干缩裂缝 累积蒸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淡水轮灌对棉花产量和土壤溶质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黄金瓯 靳孟贵 栗现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99-107,共9页
为探讨不同咸淡水膜下滴灌方式对棉花根系、产量和土壤剖面溶质迁移的影响,于2012–2013年在巴州灌溉试验站开展大田试验,共设置全生育期微咸水、淡水和咸淡水轮灌(蕾期—花铃前期淡水、其余生育期微咸水)3个处理。对比不同咸淡水处理... 为探讨不同咸淡水膜下滴灌方式对棉花根系、产量和土壤剖面溶质迁移的影响,于2012–2013年在巴州灌溉试验站开展大田试验,共设置全生育期微咸水、淡水和咸淡水轮灌(蕾期—花铃前期淡水、其余生育期微咸水)3个处理。对比不同咸淡水处理下,棉花根系发育、地上部生长和产量的差异,分析0-100 cm土壤中铜、铁、锰、钙、钾、钠6种溶质垂向分布与变化特点。结果表明:2012年,微咸水灌溉条件下,钠离子未发生表聚,40 cm以上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显著增高(P〈0.05),棉花总根长密度、最大根长密度呈咸水处理〉轮灌处理〉淡水处理,咸水和轮灌处理下,单株棉花地上部干物质、单位面积铃数和籽棉产量显著高于淡水处理,分别达32%、20%和22%。2012–2013年,咸水处理下棉花总根长密度骤减,导致该处理下单株棉花地上部干物质、单位面积铃数和籽棉产量显著降低(P〈0.05)。在土壤盐害离子增加,微量元素减少的情况下,采用蕾期至花铃前期淡水灌溉、其余生育期微咸水灌溉的方式,钠离子未发生表聚,2013年棉花总根长密度高于咸水处理达24%,地上部干物质、单位面积铃数和籽棉产量较咸水处理高出13%-24%。咸淡水轮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棉花根系生长,缓解盐害离子对棉花造成的生长胁迫。另外,不同咸淡水灌溉处理下,土壤溶质迁移规律不同:2012–2013年,土壤中铜、铁、锰平均质量分数降低约40%,0-10 cm的表聚系数由0.14-0.17增长至超过0.20,3种处理下铜、铁、锰都表现出强烈的表聚性;钙、钾、钠平均质量分数增加33%-45%,3种处理下钙、钾未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而微咸水处理下钠由不表聚转变为显著表聚。该成果可为干旱地区合理利用微咸水,实现棉花优质稳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棉花 盐度 微咸水 根系 产量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冻结黑土细沟发育模拟
17
作者 毕鑫宇 张哲源 +3 位作者 高航 胡亚鲜 张智韬 栗现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7-127,共11页
为探究融雪径流与冻结状态对黑土细沟网络发育的影响,该研究开展了冻结与非冻结处理黑土坡面的融雪径流模拟冲刷试验,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多次定时径流冲刷并直至侵蚀形态稳定的坡面点云,结合数字表面模型差异(digital surface mod... 为探究融雪径流与冻结状态对黑土细沟网络发育的影响,该研究开展了冻结与非冻结处理黑土坡面的融雪径流模拟冲刷试验,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多次定时径流冲刷并直至侵蚀形态稳定的坡面点云,结合数字表面模型差异(digital surface model of difference,DoD)微地形变化监测方法与点云逆向工程,获取细沟网络发育过程的侵蚀面积、侵蚀体积、细沟长度和细沟密度等侵蚀参数。结果表明,冻结因素与温度变化对细沟网络发育过程与程度有重要影响:1)冻结处理的黑土坡面更容易发展出细沟网络,达到坡面侵蚀形态基本稳定后的侵蚀面积、侵蚀体积以及侵蚀细沟长度是非冻结处理黑土坡面的291%、557%和437%。2)冻结处理与非冻结处理沿坡面细沟截面形态变化差异明显。冻结坡面细沟交叉时宽深比RW/D快速减小,下切速度加快,随后宽度与深度呈比例稳定增加;非冻结坡面汇水处的R_(W/D)随冲刷次数增加而增大,侧蚀速度加快,其他截面R_(W/D)随着冲刷次数的增加而减小,下切速度加快。3)采用ArcGIS与点云逆向工程模型联合获取的冻结状态下细沟形态参数与发育过程DoD相对误差范围为-12.70%~4.42%,提取精度在95%以上。该联合方法在冻结土体条件下获取细沟参数具有较高精度,可作为土壤侵蚀参数高精度提取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侵蚀 冻融 细沟网络 融雪径流 三维激光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蚀黄土不同粒级抑制CO_(2)排放的有效沉积厚度
18
作者 王文倩 宋媛 +3 位作者 张辉 郭胜利 栗现文 胡亚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129,共11页
[目的]探讨沉积泥沙粒级及厚度对剖面CO_(2)传输过程的影响,明确不同含水率条件下侵蚀黄土不同粒级抑制CO_(2)排放的有效沉积厚度,为完善沉积区有机碳矿化和排放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沉降速度分选为4个粒级(≥250μm,250~125μm... [目的]探讨沉积泥沙粒级及厚度对剖面CO_(2)传输过程的影响,明确不同含水率条件下侵蚀黄土不同粒级抑制CO_(2)排放的有效沉积厚度,为完善沉积区有机碳矿化和排放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沉降速度分选为4个粒级(≥250μm,250~125μm,125~63μm,≤63μm),各粒级分别在静态水体中沉积形成0.4 cm,0.7 cm,1.4 cm和2 cm共4个薄层沉积厚度。各沉积土柱保持田间持水量,先进行恒湿自矿化(7 d),后将^(13)C葡萄糖标记黄土置于土柱底部作为独立CO_(2)释放源,进行^(13)C标记CO_(2)示踪(7 d),最后将各土柱自然干裂(7 d),对比这3个阶段的CO_(2)释放效率和^(13)C相对丰度变化特征。[结果](1)各土柱的平均CO_(2)通量在恒湿自矿化阶段(无^(13)C标记CO_(2)释放源)为0.21μg/(cm^(2)·h),略低于^(13)C标记CO_(2)示踪阶段的0.35μg/(cm^(2)·h),且两者均显著低于自然干裂阶段0.9μg/(cm^(2)·h),说明湿润状态下黄土沉积层均对CO_(2)释放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随着土壤干裂,封存于土层中CO_(2)便会集中释放,削弱沉积碳汇效应。(2)粗颗粒(D≥250μm)在3个培养阶段的平均CO_(2)通量较细颗粒(D<63μm)分别高出77.9%,39.6%和30.8%,且粗颗粒在3个培养阶段的CO_(2)通量和^(13)C相对丰度差异比细颗粒更显著,且峰值提前1 d。(3)各沉降粒级在湿润状态时,粒径≥125μm的黄土容重较小而充气孔隙度和气体扩散系数相对较大,需至少2 cm沉积厚度才可有效抑制CO_(2)传输,而粒径为63≤D<125μm和D<63μm时,充气孔隙度和气体扩散系数极小,仅1.4 cm甚至更薄的沉积厚度,便可有效抑制CO_(2)向表土扩散。[结论]黄土沉积区须有细密颗粒覆盖且保持较高的含水率才可有效抑制CO_(2)向地表传输,从而保证沉积掩埋碳汇效应,且不同黄土颗粒抑制CO_(2)排放的有效沉积厚度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沉积 碳汇 粒径 CO_(2) 气体传输 ^(13)C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PLs在低渗透性夹层影响下的迁移和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浦烨枫 江思珉 +1 位作者 栗现文 吉久霞 《工程勘察》 2015年第12期43-47,共5页
重非水相流体(DNAPL)在地下介质中的运移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DNAPLs的物化性质、泄漏速率、地下水流速、介质非均质性等。本文基于T2VOC程序对DNAPLs在非均质地层(含低渗透性夹层)中的迁移和分布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采用三相毛... 重非水相流体(DNAPL)在地下介质中的运移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DNAPLs的物化性质、泄漏速率、地下水流速、介质非均质性等。本文基于T2VOC程序对DNAPLs在非均质地层(含低渗透性夹层)中的迁移和分布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采用三相毛管压力函数Parker模型和二相毛管压力函数van Genuchten模型,研究了夹层的饱和渗透率、地下水流速对DNAPLs运移和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地下水流速的增大显著促进了DNAPLs的水平和垂向运移;相同流速情况下,非均质层(低渗透性夹层)饱和渗透率的减小使得DNAPLs污染羽形态及空间路径出现了明显蓄积和绕流。模拟结果可为DNAPLs污染场地识别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便于进一步研究其在地下饱和非均质介质中的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非水相液体 T2VOC 非均质 渗透率 毛管压力 地下水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堂山隧道断裂破碎带涌水概念模型与止水承压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拓 曹小祥 栗现文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0-116,共7页
隧道建设中涌水问题处理不当将会对当地生态和社会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文章选取明堂山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典型涌水段,探讨了断裂破碎带涌水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并在典型涌水断面开展了小尺度涌水点止水承压试验,提出了开挖前天然状态与开挖... 隧道建设中涌水问题处理不当将会对当地生态和社会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文章选取明堂山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典型涌水段,探讨了断裂破碎带涌水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并在典型涌水断面开展了小尺度涌水点止水承压试验,提出了开挖前天然状态与开挖干涉后断裂破碎带裂隙水的3种分布状态模型。隧道涌水后,丰枯水期不同,可伴随表层风化裂隙上层滞水饱和带的形成或消失;涌水点止水承压后水压迅速升高,但随后增大趋势减缓,并可用对数模型刻画;单个涌水点附近形成水头降落漏斗,在止水承压后可恢复至与其它联通涌水点平衡,时长7 d的监测结果表明,选定涌水点止水承压24 h后即达水压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涌水 裂隙水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