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s-5,SFRP5)在股骨头非创伤性坏死(nontraumatic femoral head necrosis,NONFH)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1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就诊的NONFH患者71例作为...[目的]探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s-5,SFRP5)在股骨头非创伤性坏死(nontraumatic femoral head necrosis,NONFH)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1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就诊的NONFH患者71例作为坏死组,选取同期性别、年龄与坏死组相匹配的6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人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SFRP5浓度水平。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坏死组按不同因素(ARCO分期、侧别、病因等)比较血清SFRP5浓度水平,并绘制检测ROC曲线,分析血清SFRP5对NONFH的诊断价值。[结果]坏死组血清SFRP5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组[(16.9±12.7)pg/mL vs(32.9±17.2)pg/mL,P<0.001]。坏死组中,股骨头塌陷患者血清SFRP5水平显著低于未塌陷患者(P<0.05),双侧坏死患者的血清SFRP5水平与单侧坏死患者的血清SFRP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ARCO分期患者血清SFRP5水平的比较,随着分期的加重,血清SFRP5水平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相关分析方面,SFRP5水平与Harris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ARCO分期、VAS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ROC分析中,血清SFRP5水平在诊断股骨头坏死塌陷时的敏感性为70.4%,特异性为80.9%,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87。[结论]随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进展,血清SFRP5水平呈下降趋势,SFRP5可能是诊断NONFH潜在的血清标志物。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双锚钉联合纵向穿骨缝线与张力带钢丝联合环扎固定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8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41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0例采用双锚钉联合...[目的]比较双锚钉联合纵向穿骨缝线与张力带钢丝联合环扎固定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8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41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0例采用双锚钉联合纵向穿骨缝线(缝合组),21例采用张力带钢丝联合环扎固定(张力带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缝合组术中透视次数[(2.6±0.6)次vs(4.7±1.1)次,P<0.001]和术后3 d VAS评分[(3.1±0.6)vs(4.8±0.7),P<0.001]均显著优于张力带组。平均随访时间(14.6±1.9)个月,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膝AKPS评分、Bostman评分及膝ROM显著改善(P<0.05)。缝合组术后1个月的AKPS评分[(79.7±1.7)vs(73.7±1.7),P<0.001]、Bostman评分[(22.6±1.4)vs(20.8±1.6),P=0.021]、膝ROM[(92.0±7.2)°vs(85.7±6.3)°,P=0.006]以及术后3个月AKPS评分[(86.5±1.5)vs(84.5±2.5),P=0.004]均显著优于张力带组,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关节面对合均显著改善(P<0.05),但是两组相应时间点的关节面对合、Insall-Salvati指数及骨折影像愈合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锚钉联合纵向穿骨缝线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优于张力带钢丝联合环扎固定,且恢复快,并发症少,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s-5,SFRP5)在股骨头非创伤性坏死(nontraumatic femoral head necrosis,NONFH)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1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就诊的NONFH患者71例作为坏死组,选取同期性别、年龄与坏死组相匹配的6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人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SFRP5浓度水平。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坏死组按不同因素(ARCO分期、侧别、病因等)比较血清SFRP5浓度水平,并绘制检测ROC曲线,分析血清SFRP5对NONFH的诊断价值。[结果]坏死组血清SFRP5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组[(16.9±12.7)pg/mL vs(32.9±17.2)pg/mL,P<0.001]。坏死组中,股骨头塌陷患者血清SFRP5水平显著低于未塌陷患者(P<0.05),双侧坏死患者的血清SFRP5水平与单侧坏死患者的血清SFRP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ARCO分期患者血清SFRP5水平的比较,随着分期的加重,血清SFRP5水平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相关分析方面,SFRP5水平与Harris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ARCO分期、VAS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ROC分析中,血清SFRP5水平在诊断股骨头坏死塌陷时的敏感性为70.4%,特异性为80.9%,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87。[结论]随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进展,血清SFRP5水平呈下降趋势,SFRP5可能是诊断NONFH潜在的血清标志物。
文摘[目的]比较双锚钉联合纵向穿骨缝线与张力带钢丝联合环扎固定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8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41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0例采用双锚钉联合纵向穿骨缝线(缝合组),21例采用张力带钢丝联合环扎固定(张力带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缝合组术中透视次数[(2.6±0.6)次vs(4.7±1.1)次,P<0.001]和术后3 d VAS评分[(3.1±0.6)vs(4.8±0.7),P<0.001]均显著优于张力带组。平均随访时间(14.6±1.9)个月,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膝AKPS评分、Bostman评分及膝ROM显著改善(P<0.05)。缝合组术后1个月的AKPS评分[(79.7±1.7)vs(73.7±1.7),P<0.001]、Bostman评分[(22.6±1.4)vs(20.8±1.6),P=0.021]、膝ROM[(92.0±7.2)°vs(85.7±6.3)°,P=0.006]以及术后3个月AKPS评分[(86.5±1.5)vs(84.5±2.5),P=0.004]均显著优于张力带组,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关节面对合均显著改善(P<0.05),但是两组相应时间点的关节面对合、Insall-Salvati指数及骨折影像愈合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锚钉联合纵向穿骨缝线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优于张力带钢丝联合环扎固定,且恢复快,并发症少,无需二次手术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