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控输注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复合右旋美托咪啶在高龄患者脑功能区唤醒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栾翰林 何洹 +3 位作者 张春梅 孙梅 施冲 屠伟峰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2期1623-1625,共3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复合右旋美托咪啶应用于高龄患者脑功能区唤醒麻醉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右旋美托咪啶 雷米芬太尼 临床效果 脑功能区 高龄患者 靶控输注 丙泊酚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在脑功能区唤醒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栾翰林 施冲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40-142,共3页
脑功能区病变或肿瘤切除常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唤醒麻醉是评价病人运动、语言能力的最好方法。唤醒麻醉要求病人迅速清醒,并能很好合作,能耐受体位、头架、脑电刺激等。目前,术中唤醒模式是入睡-唤醒-再入睡。传统的镇静、镇痛药物均对循... 脑功能区病变或肿瘤切除常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唤醒麻醉是评价病人运动、语言能力的最好方法。唤醒麻醉要求病人迅速清醒,并能很好合作,能耐受体位、头架、脑电刺激等。目前,术中唤醒模式是入睡-唤醒-再入睡。传统的镇静、镇痛药物均对循环、呼吸影响较大。新型α2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啶具有镇静、镇痛的作用,且对呼吸影响轻微,具有拟"自然睡眠"作用,对癫疒间脑电波影响极小,是一种良好的唤醒麻醉镇静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右美托咪啶 脑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对小儿脑瘤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吴群林 屠伟峰 +2 位作者 栾翰林 孙梅 施冲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361-363,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小儿脑瘤切除术病儿麻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2例脑瘤切除术的病儿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右美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麻醉前10 min静泵注右美托咪啶1μg/kg,并以0.5μg/(kg.h)的速率维持给药,对照组给予等量的...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小儿脑瘤切除术病儿麻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2例脑瘤切除术的病儿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右美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麻醉前10 min静泵注右美托咪啶1μg/kg,并以0.5μg/(kg.h)的速率维持给药,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于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插管后3 min、切皮时、拔管前以及拔管后3 min,观察并记录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结果右美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低于诱导前(P<0.05),其他各点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波动大(P<0.05)。对照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于插管后3 min、切皮时与拔管后3 min较右美组高(P<0.01)。结论右美托咪啶能提高小儿脑瘤切除术麻醉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脑肿瘤 神经外科手术 血液动力学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凝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吴群林 栾翰林 +2 位作者 屠伟峰 施冲 徐波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992-2994,共3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中凝血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20例,均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U组将乌司他丁1万u/kg稀释到100 mL生理盐水中,N组注射100 mL生理盐水,20 mi...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中凝血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20例,均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U组将乌司他丁1万u/kg稀释到100 mL生理盐水中,N组注射100 mL生理盐水,20 min内快速滴注完。分别于给药前(T0)、给药后0.5 h(T1)抽取静脉血,Sonoclot分析仪测定全血活化凝固时间(ACT)、凝结速率(CR)和血小板功能(PF);1 h后(T2)测定D-二聚体,术毕测定并记录失血量。结果与T0时比较,U组ACT、CR和PF在T1时升高(P<0.01,P<0.05)。D-二聚体U组和N组均升高(P<0.05),但U组显著低于N组(P<0.01),U组出血量少于N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升高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手术患者的ACT、CR、PF,抑制纤维蛋白的分解,减少手术出血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血液凝固 血小板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成人脑功能区癫疒间手术开颅清醒期的镇静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梅 何洹 +3 位作者 栾翰林 吴昊澎 施冲 屠伟峰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503-505,共3页
目的:观察唤醒麻醉下行脑功能区癫疒间病灶切除术的成年难治性癫疒间病人,在术中清醒期连续泵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的镇静效果。方法拟在唤醒麻醉下行癫疒间病灶切除的成年病人48例,随机平均分为 LP、LD、MD、HD 组,术... 目的:观察唤醒麻醉下行脑功能区癫疒间病灶切除术的成年难治性癫疒间病人,在术中清醒期连续泵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的镇静效果。方法拟在唤醒麻醉下行癫疒间病灶切除的成年病人48例,随机平均分为 LP、LD、MD、HD 组,术中清醒期分别泵注1.5μg/ml 丙泊酚、0.2μg/(kg·h)、0.4μg/(kg·h)和0.6μg/(kg·h)的 Dex 进行镇静。记录清醒时、开始镇静时(T0)、镇静后10 min (T1)、20 min (T2)、30 min (T3)、40 min (T4)、50 min (T5)、60 min (T6)各时间点的改良清醒镇静评分(OAA/S)、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深度指数(NI)、心率及不良事件。结果48例病人成功实施术中唤醒。镇静后Dex 各组心率明显低于 LP 组(P <0.05)。4组 NI 值均明显下降,镇静后各组均明显低于 T0(P <0.05),T3后 HD 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0.01)。OAA/S 在 LD、MD、LP 组随时间改变不明显,但 LP 组明显更低(P <0.05)。HD 组 OAA/S 始终低于 LD、MD 组,除 T1外各时间点均高于 LP 组(P <0.05)。LP、LD 组清醒期寒战发生率明显高于 MD、HD 组(P <0.05)。结论成年癫疒间病人在开颅手术清醒期使用 Dex 作为镇静药物,可提供满意的镇静效果,0.4~0.6μg/(kg·h)的剂量可明显降低寒战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疒间 右美托咪定 脑功能区 唤醒麻醉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西龙 韩勇 +3 位作者 栾翰林 冯子铭 屠伟峰 贾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583-2586,共4页
目的观察静脉镇痛泵中添加右美托咪定(DEX)是否可降低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方法纳入了115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57例)和右美托咪定干预组(DEX,58例),两组患者术后都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C... 目的观察静脉镇痛泵中添加右美托咪定(DEX)是否可降低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方法纳入了115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57例)和右美托咪定干预组(DEX,58例),两组患者术后都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Control组患者的镇痛配方为:舒芬太尼(SUF)2μg/kg+氟比洛芬酯(FLA)2 mg/kg+帕洛诺司琼(PAL)10μg/kg;DEX组配方为:DEX 4μg/kg+SUF 2μg/kg+FLA 2 mg/kg+PAL 10μg/kg。两组背景剂量均为2 mL/h,患者单次按压注药量为2 mL,两次按压间隔时间不短于15 min,注药速度不超过12 mL/h,镇痛泵内含药液的总体积均为120 mL。观察术后48 h内两组患者疼痛评分、PONV的严重程度、镇痛泵按压次数和泵内药液消耗量。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DEX组患者PONV的严重程度显著减轻、患者按压镇痛泵的次数和镇痛泵内药物消耗量显著减少(P<0.05),而镇痛水平未发生显著改变(P>0.05)。结论 DEX可显著缓解剖宫产手术患者的PONV,并可降低镇痛药物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剖宫产 术后恶心呕吐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在开颅唤醒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栾翰林 何洹 屠伟峰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326-328,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啶在开颅唤醒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脑功能区开颅唤醒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n=20)、中剂量组(n=20)、高剂量组(n=20)。所有病人在诱导前10 min给予1μg/kg右美托咪啶,静脉给予芬太尼2μg/kg...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啶在开颅唤醒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脑功能区开颅唤醒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n=20)、中剂量组(n=20)、高剂量组(n=20)。所有病人在诱导前10 min给予1μg/kg右美托咪啶,静脉给予芬太尼2μg/kg、靶控输注丙泊酚待意识消失且Narcotrend分级为D2~E0级时插入喉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在唤醒期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2、0.4、0.6μg/(kg·h)。暴露硬脑膜后停止输注丙泊酚,并使病人在功能定位和手术过程中保持清醒。分析比较三组病人在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唤醒时间、唤醒期不良反应来评价唤醒质量。结果高剂量组在插入喉罩时、切皮时心率低于低、中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剂量组较高剂量组均能在较短时间内唤醒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应用于脑功能区唤醒麻醉,以0.4μg/(kg·h)剂量唤醒效果最佳,可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无呼吸抑制且不延长苏醒时间,是良好的脑功能区唤醒麻醉镇静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唤醒麻醉 右美托咪啶 丙泊酚 Narcotrend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对幕上病灶切除术后患者镇静作用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栾翰林 何洹 +2 位作者 施冲 刘晓艳 孙梅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3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幕上病灶切除术后镇静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幕上病灶切除术后患者40例(均在麻醉恢复室),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试验组: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8μg/kg后,以0.6μg.kg-1.h-1维持40min;对...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幕上病灶切除术后镇静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幕上病灶切除术后患者40例(均在麻醉恢复室),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试验组: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8μg/kg后,以0.6μg.kg-1.h-1维持40min;对照组:10min静脉泵注生理盐水10ml后,20ml生理盐水静脉泵注40min。记录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变化,观察给药后患者镇静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给入右美托咪啶后HR、MAP均低于基础值,对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R各个时间点则无明显变化;试验组均达到Ramsay镇静分级Ⅳ级状态。结论右美托咪啶(负荷量0.8μg/kg,维持0.6μg.kg-1.h-1)应用于幕上病灶切除术后患者取得了满意的镇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血流动力学 幕上病灶术后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老年手术患者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温雪飞 屠伟峰 +2 位作者 曹明 周巧梅 栾翰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31期6092-6095,共4页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7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3组,A组43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喉罩通气)、B组42例(采用丙泊酚...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7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3组,A组43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喉罩通气)、B组42例(采用丙泊酚麻醉,喉罩通气),C组42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面罩通气),均采用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法。观察麻醉诱导时间、术中反应、麻醉效果、镇静效果评分、苏醒时间、认知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丙泊酚总用量:A组为(335.2±56.4)mg,B组为(466.5±64.8)mg,C组为(334.8±59.7)mg,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13,P<0.05;Ramsay评分:A组6分的例数为37例(86.0%),B组为30(71.4%),C组为34(81.0%),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32,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5例(11.6%),B组为15例(35.7%),C组为7例(16.7%),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46,P<0.05。结论:老年手术患者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手术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喉罩 麻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