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子密码术 被引量:10
1
作者 桂有珍 韩正甫 郭光灿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1-382,共12页
根据量子力学中的海森伯不确定性原理 ,任何窃听者无法窃听量子密码通信中的信息而不被发现 ,本文讲述了量子密钥生成的基本原理 ,介绍了当前实验研究的进展 ,面临的技术挑战及安全性问题 ,最后展望了发展前景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密码学 量子不确定性原理 量子不可克隆定理 量子密钥分配 量子中继 安全性 保密通信 量子密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0nm单模光纤中的量子密钥分配 被引量:6
2
作者 桂有珍 莫小范 +1 位作者 韩正甫 郭光灿 《量子光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131-134,共4页
从实验中实现了红外波段的远程量子密钥分配。系统采用双不等臂M-Z干涉仪相位编码方式,工作波长为1550nm。通过分析量子密钥分配系统传输距离与误码率之间相互关系,给出了理论上理想不等臂M-Z系统与实际系统的最低误码率与传输距离间的... 从实验中实现了红外波段的远程量子密钥分配。系统采用双不等臂M-Z干涉仪相位编码方式,工作波长为1550nm。通过分析量子密钥分配系统传输距离与误码率之间相互关系,给出了理论上理想不等臂M-Z系统与实际系统的最低误码率与传输距离间的关系,以及系统实测传输距离与误码率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本密钥分配系统已非常接近理想实验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密码 量子密钥分配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 km沙漠链路高精度光纤时频传递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应康 桂有珍 +5 位作者 孙延光 程楠 熊晓锋 王家亮 杨飞 蔡海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4-41,245,共9页
针对沙漠环境实地链路存在的温度变化大、室外风力、地表振动等多种复杂噪声来源,通过对系统反馈补偿带宽、反馈补偿强度、光功率等时频传递系统关键参数的优化配置,研究了不同反馈补偿参数下复杂链路噪声的有效抑制技术.全链路的频率... 针对沙漠环境实地链路存在的温度变化大、室外风力、地表振动等多种复杂噪声来源,通过对系统反馈补偿带宽、反馈补偿强度、光功率等时频传递系统关键参数的优化配置,研究了不同反馈补偿参数下复杂链路噪声的有效抑制技术.全链路的频率传递稳定度8×10^(-14)@1s,1×10^(-16)@1000 s,千秒尺度下时间信号传递的时间方差仅为1.2 ps.实现了氢钟信号在200 km量级沙漠环境实地链路的无损传输.该验证实验在基于短基线干涉测量的卫星测轨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时频传递 波分复用 光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调制量子密钥分配实验系统研制
4
作者 韩正甫 桂有珍 +1 位作者 莫小范 郭光灿 《量子光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B09期3-3,共1页
关键词 相位调制 量子密钥分配实验系统研制 量子信息 系统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ust free-space optical frequency transfer in time-varying link distances conditions
5
作者 童周 刘雷 +6 位作者 王家亮 操前 金志成 应康 韩申生 韩正甫 桂有珍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71-276,共6页
Future inter-satellite clock comparison on high orbit will require optical time and frequency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between moving objects.Here,we demonstrate robust optical frequency transmission under the conditio... Future inter-satellite clock comparison on high orbit will require optical time and frequency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between moving objects.Here,we demonstrate robust optical frequency transmiss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variable link distance.This variable link is accomplish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 of a single telescope fixed on the experimental platform to a corner-cube reflector(CCR)installed on a sliding guide.Two acousto–optic modulators with different frequencies are used to separate forward signal from backward signal.With active phase noise suppression,when the CCR moves back and forth at a constant velocity of 20 cm/s and an acceleration of 20 cm/s^(2),we achieve the best frequency stability of 1.9×10^(-16) at 1 s and 7.9×10^(-19) at 1000 s indoors.This work paves the way for future studying optical frequency transfer between ultra-high-orbit satell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E-SPACE optical frequency transfer variable link d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oint transfer of time and frequency signals and multi-point synchronization via fiber network 被引量:3
6
作者 程楠 陈炜 +4 位作者 刘琴 徐丹 杨飞 桂有珍 蔡海文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608-615,共8页
A system of jointly transferring time signals with a rate of 1 pulse per second (PPS) and frequency signals of 10 MHz via a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based (DWDM) fiber is demonstrated in this paper. The... A system of jointly transferring time signals with a rate of 1 pulse per second (PPS) and frequency signals of 10 MHz via a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based (DWDM) fiber is demonstrated in this paper. The noises of the fiber links are suppressed and compensated for by a controlled fiber delay line. A method of calibrating and characterizing time is described. The 1PPS is synchronized by feed-forward calibrating the fiber delays precisely. The system is experimen- tally examined via a 110 km spooled fiber in laboratory. The frequency stabilities of the user end with compensation are 1.8x 10-14 at 1 s and 2.0x 10-17 at 104 s average time. The calculated uncertainty of time synchronization is 13.1 ps, whereas the direct measurement of the uncertainty is 12 ps. Next, the frequency and 1PPS are transferred via a metropoli- tan area optical fiber network from one central site to two remote sites with distances of 14 km and 110 km. The frequency stabilities of 14 km link reach 3.0x 10-14 averaged in 1 s and 1.4x 10-17 in 104 s respectively; and the stabilities of 110 km link are 8.3 x 10-14 and 1.7 x 10-17, respectively. The accuracies of synchronization are estimated to be 12.3 ps for the 14 km link and 13.1 ps for the 110 km link,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int time and frequency transfer optical compensation time synchron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5.66km实地光纤链路级联时频传递的高精度时延校准
7
作者 金志成 薛申辉 +3 位作者 徐致远 杨飞 应康 桂有珍 《中国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54-161,共8页
基于波分复用和时延波动的光学补偿方案,实现北京-廊坊-保定全长515.66 km的实地光纤链路中的时间频率信号长距离级联传递,实现长距离链路1 PPS(pulse per second)时间信号传输时延精确校准。在平均时间为1 s时,100 MHz频率信号的级联... 基于波分复用和时延波动的光学补偿方案,实现北京-廊坊-保定全长515.66 km的实地光纤链路中的时间频率信号长距离级联传递,实现长距离链路1 PPS(pulse per second)时间信号传输时延精确校准。在平均时间为1 s时,100 MHz频率信号的级联传输的附加不稳定度为6.49×10^(-14),在平均时间为10000 s时为5.22×10^(-17)。在平均时间为1 s时,1 PPS时间信号的附加不稳定度为2.97×10^(-11),在平均时间为400 s时为2.46×10^(-12)。515.66 km实地链路1 PPS级联传输时延的校准值和实测值之差仅为29.90 ps,单向传输时延的不确定度为9.49 ps。这是国内近期在超过500 km实地链路光纤时频传递系统中实现优于50.00 ps的时间同步准确度的研究。该工作为长距离实际光纤链路中时延精确校准和高精度精确时间同步需求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同传 波分复用 光学补偿 时延校准
原文传递
光纤时间频率同时传递系统中时间同步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程楠 陈炜 +4 位作者 刘琴 徐丹 杨飞 桂有珍 蔡海文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8-144,共7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光纤时间频率传递系统中时间信号的校准和同步方案。分析了基于光学补偿方式和波分复用技术的时频传递系统中本地和远地时间信号同步方案的原理,并完成了实验室内50 km光纤链路的验证实验,时间同步精度为1.6 ps。在110...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光纤时间频率传递系统中时间信号的校准和同步方案。分析了基于光学补偿方式和波分复用技术的时频传递系统中本地和远地时间信号同步方案的原理,并完成了实验室内50 km光纤链路的验证实验,时间同步精度为1.6 ps。在110 km的商用光纤链路上完成了时间信号的同步实验,理论计算的时间同步精度为30.0 ps,对时间信号的误差来源进行了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时频传递 时间同步 光学补偿 波分复用
原文传递
相位调制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配 被引量:18
9
作者 苗二龙 莫小范 +2 位作者 桂有珍 韩正甫 郭光灿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123-2126,共4页
通过一组正对的望远镜耦合 ,采用以不等臂Mach_Zehnder干涉仪为基础的相位编码方式 ,成功地实现了实验室内 12m距离的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配 .实验表明这样的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与偏振编码一样 ,相位编码也可用于自由空间的量子密钥分配 .
关键词 相位调制 量子密钥 不等臂Mach-Zehnder干涉仪 相位编码 偏振编码 通信安全
原文传递
采用级联方式在230km光纤链路中同时实现频率传递和时间同步(英文)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琴 陈炜 +5 位作者 徐丹 程楠 杨飞 桂有珍 蔡海文 韩申生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7-143,共7页
基于波分复用技术,通过级联方式在230 km光纤链路中实现了频率和时间的同传。该级联系统包含了150 km和80 km两级链路系统,其中为了补偿150 km光纤链路中的损耗,在链路中间放置了一个双向掺铒光纤放大器。当每一级传递系统通过光学补偿... 基于波分复用技术,通过级联方式在230 km光纤链路中实现了频率和时间的同传。该级联系统包含了150 km和80 km两级链路系统,其中为了补偿150 km光纤链路中的损耗,在链路中间放置了一个双向掺铒光纤放大器。当每一级传递系统通过光学补偿方式达到稳定后,整个级联系统的频率稳定度为3.1×10^(-14)(平均时间1 s时)和6.3×10^(-18)(平均时间104s时),时间稳定度为3.5 ps(平均时间102~104s时)。实验结果也证明,不管是对频率信号还是时间信号,都满足误差理论,整个系统的稳定度几乎等于两级链路稳定度的标准偏差。同时通过两级系统的校准,最后得到整个级联系统的时间同步准确度为90 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频率传递 时间传递 时间同步 级联光纤链路 光学补偿
原文传递
采用级联方式实现430km高精度频率传递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琴 韩圣龙 +6 位作者 王家亮 冯子桐 陈炜 程楠 桂有珍 蔡海文 韩申生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5-209,共5页
通过级联方式在京沪光纤骨干网中实现了430km的高精度频率传递。该级联系统包含了280km和150km两级系统,同时为了补偿光纤损耗,在两级链路中采用了低噪声高对称的双向掺铒光纤放大器。当每一级传递系统通过光学补偿方式达到稳定后,整个... 通过级联方式在京沪光纤骨干网中实现了430km的高精度频率传递。该级联系统包含了280km和150km两级系统,同时为了补偿光纤损耗,在两级链路中采用了低噪声高对称的双向掺铒光纤放大器。当每一级传递系统通过光学补偿方式达到稳定后,整个级联系统引入的频率不稳定度为在1s处1.02×10-13和在104 s处8.24×10-17,实验结果验证了级联系统的实际结果与两级系统计算结果之间符合误差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频率传递 级联系统 光学补偿
原文传递
光纤时频传递系统的中继技术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华芸 桂有珍 +1 位作者 杨飞 蔡海文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8-82,共5页
为开展长距离高精度时间频率传输系统研究,对多级光纤时间频率传递级联系统的时延抖动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级联系统总时延抖动的一般公式。在实验上实现了两级级联50km光纤时频传递系统的闭环锁定,分别通过测试单级系统和级联系统的鉴相... 为开展长距离高精度时间频率传输系统研究,对多级光纤时间频率传递级联系统的时延抖动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级联系统总时延抖动的一般公式。在实验上实现了两级级联50km光纤时频传递系统的闭环锁定,分别通过测试单级系统和级联系统的鉴相误差电压得到其时延抖动。通过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比较,分析了主要实验误差来源;通过分析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放大自发辐射(ASE)产生的噪声对信噪比(SNR)的影响,系统频率稳定度由于信噪比的下降而产生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时频传递 强度调制 时延抖动 光学放大器
原文传递
275km京沪光纤干线高精度时频传递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炜 程楠 +6 位作者 刘琴 王家亮 冯子桐 杨飞 韩圣龙 桂有珍 蔡海文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9-206,共8页
为实现准国土范围内高精度授时和守时,利用光纤传递铯钟、氢钟等高精度原子钟的时频信号,在实际光纤链路上验证其长距离传递性能。采用波分复用和双向双波长的传输方法,介绍了在275km京沪干线上实现高精度时频传递的相关工作。针对长距... 为实现准国土范围内高精度授时和守时,利用光纤传递铯钟、氢钟等高精度原子钟的时频信号,在实际光纤链路上验证其长距离传递性能。采用波分复用和双向双波长的传输方法,介绍了在275km京沪干线上实现高精度时频传递的相关工作。针对长距离光纤链路的特点,探讨了链路损耗与散射、色散与频率噪声、补偿系统动态范围和反馈带宽等对时频传递性能的影响。实验获得了频率信号的秒稳定度达5×10-14和天稳定度达7×10-18的传递性能,同时,千秒尺度下的时间方差可达2.4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时频传递 时间同步 波分复用
原文传递
平衡零拍测量对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进建 韩正甫 +2 位作者 赵义博 桂有珍 郭光灿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共5页
与单光子量子密钥分配采用单光子探测器不同,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配采用平衡零拍测量技术.分析了由于参考光的真空噪声、分束器的透射率和反射率不相等引入的平衡零拍测量误差,以及平衡零拍测量探测器的电子噪声对连续变量量子密钥传输... 与单光子量子密钥分配采用单光子探测器不同,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配采用平衡零拍测量技术.分析了由于参考光的真空噪声、分束器的透射率和反射率不相等引入的平衡零拍测量误差,以及平衡零拍测量探测器的电子噪声对连续变量量子密钥传输的最大安全距离的限制,给出了平衡零拍测量的探测噪声、电子噪声和密钥量之间的定量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码学 连续变量 量子密钥分配 平衡零拍测量
原文传递
应用于秒脉冲传递的电光调制器反馈控制系统 被引量:4
15
作者 程楠 陈炜 +4 位作者 刘琴 徐丹 杨飞 桂有珍 蔡海文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3-169,共7页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光纤时频传递秒脉冲信号(1PPS)调制的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偏置点反馈控制系统。本系统将电光调制器的偏置点设置在传输曲线的最小值点(Null)和正斜率正交点(Quad+)之间的线性区域,利用光电二极管(PIN)探测输出1PPS...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光纤时频传递秒脉冲信号(1PPS)调制的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偏置点反馈控制系统。本系统将电光调制器的偏置点设置在传输曲线的最小值点(Null)和正斜率正交点(Quad+)之间的线性区域,利用光电二极管(PIN)探测输出1PPS信号的低电平电压的波动来检测偏置点的漂移。对测量到的电压信号进行数字处理后通过控制偏置点反馈系统来稳定调制器的偏置点。对反馈控制理论进行了原理推导,并与基于微扰理论的商用偏置点稳定系统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证明该系统可以避免微扰信号对1PPS传输稳定性的影响,传递性能优于商用偏置点稳定系统。实验结果表明,1PPS传递时延波动的峰峰值为174 ps,均方根值(RMS)为18 ps,在平均时间为104s时,1PPS的时间阿伦方差(TDEV)下降到1.7 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偏置点控制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秒脉冲 时频传递
原文传递
连续变量量子密码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进建 韩正甫 +2 位作者 赵义博 桂有珍 郭光灿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85-790,共6页
文章综述了连续变量量子密码术的基本原理,突出了其在光源制备、光子探测以及量子密钥生成的码率等方面相对于单光子量子密码术的优越性,给出了连续变量量子密码术的安全性以及对线路噪声的具体要求,提出了连续变量量子密码术目前所面... 文章综述了连续变量量子密码术的基本原理,突出了其在光源制备、光子探测以及量子密钥生成的码率等方面相对于单光子量子密码术的优越性,给出了连续变量量子密码术的安全性以及对线路噪声的具体要求,提出了连续变量量子密码术目前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今后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码学 量子密钥分配 综述 连续变量 相干态
原文传递
光纤通信网中波长选择开关的时频传递性能 被引量:11
17
作者 熊晓锋 杨飞 +3 位作者 桂有珍 蔡海文 苏觉 朱祖勍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3-220,共8页
为了适应高精度光纤时频传递与光纤通信网融合的发展趋势,对光纤通信网中常用的波长选择开关(WSS)的时频传递性能进行了研究。基于波分复用、单纤双向还回和光学真时延补偿的方案搭建了一套高精度光纤时频传递系统,研究了WSS的输出端口... 为了适应高精度光纤时频传递与光纤通信网融合的发展趋势,对光纤通信网中常用的波长选择开关(WSS)的时频传递性能进行了研究。基于波分复用、单纤双向还回和光学真时延补偿的方案搭建了一套高精度光纤时频传递系统,研究了WSS的输出端口、输出损耗和输入光信号的偏振态变化对时频传递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含WSS的时频传递系统的开闭环特性以及闭环情况下WSS的动态切换对时频传递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WSS的引入对光纤时频传递性能的影响是可以控制的,证实了在含WSS的商用光纤通信网中进行高精度时频传递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波长选择开关 光纤时频传递 光纤通信网络
原文传递
基于光纤传输的相位噪声净化与绝对一致相位同步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瑞 杨飞 +4 位作者 孙延光 魏芳 桂有珍 丁亚茜 蔡海文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88-96,共9页
相干探测应用对光纤时频同步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在频率同步的基础上还要能保证相位同步,并且要求低相位噪声传输。为此,研究了一种具有相位噪声净化功能的光纤绝对一致相位同步系统。首先,通过电学锁相环净化频率信号的远端相位噪声,... 相干探测应用对光纤时频同步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在频率同步的基础上还要能保证相位同步,并且要求低相位噪声传输。为此,研究了一种具有相位噪声净化功能的光纤绝对一致相位同步系统。首先,通过电学锁相环净化频率信号的远端相位噪声,降低了1 GHz频率信号经过26 km长光纤传输后恶化的相位噪声,比如在100 kHz频率偏移处,相位噪声降低了17.0 dB。随后,通过控制时间脉冲的往返延迟和频率信号的往返相移,实现了本远端相位差的绝对一致。当系统经历关闭重启和更改光纤链路操作后,相位差的平均值表现出约2π全周期的1%的不一致性。所设计系统可以在实现频率信号的低相位噪声传输的同时较好地保证了相干性,在相干阵列探测等场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纤链路和子系统 相位同步 相位噪声 不一致性
原文传递
自由空间激光时频传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延光 徐敏 +6 位作者 陈亚晴 吴瑞 桂有珍 程楠 应康 杨飞 蔡海文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43-51,共9页
随着高精度光钟及其各种应用的发展,人们对时频传输技术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基于光纤的时频传输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而自由空间激光时频传输技术可以应用在不方便铺设光纤、快速机动场合以及星地、星间时频传输领域。介绍了国内外在近地... 随着高精度光钟及其各种应用的发展,人们对时频传输技术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基于光纤的时频传输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而自由空间激光时频传输技术可以应用在不方便铺设光纤、快速机动场合以及星地、星间时频传输领域。介绍了国内外在近地空间以及星地间进行时频传输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未来自由空间激光时频传输将会朝更高的传输精度、时频传输、测距、通信一体化以及时频空间组网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时频传输 自由空间 光钟比对 光频梳
原文传递
无转发器式卫星轨道实时精确测量新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勇刚 桂有珍 +1 位作者 刘亮 韩申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3669-3672,共4页
基于GPS定位原理提出了一种卫星轨道实时、精确测定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了光纤时间频率传递系统的高精度同步的优势,在可实现位置精确已知的多个地面观测站间高精度时间同步的基础上,由地面观测站连续向卫星发射测距信号,并通过卫星上... 基于GPS定位原理提出了一种卫星轨道实时、精确测定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了光纤时间频率传递系统的高精度同步的优势,在可实现位置精确已知的多个地面观测站间高精度时间同步的基础上,由地面观测站连续向卫星发射测距信号,并通过卫星上的信号接收和信号处理芯片实时解算出卫星的精确轨道.由于该方法没有卫星转发时延等误差,大大地提高了卫星轨道测定的实时性.研究表明,在实现地面站间100ps级时间同步的基础上,利用该方法获得更高的卫星轨道测距精度是完全可行的.利用本方法同样可以得到卫星姿态测量的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实时测轨 光纤时间频率传递 线性化迭代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