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散色散光域傅里叶变换的延时和带宽扩展研究
1
作者 梁会娟 王凯 +4 位作者 韩守保 梅理 田朝辉 张静 崇毓华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279,共6页
光域傅里叶变换为射频频谱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光域傅里叶变换主要受限于大的二阶色散的获得,而离散傅里叶变换只需要控制离散点的相位,理论上可以解决大色散的获得问题。文章利用光纤环作为离散色散器件,用线性调频信号作为... 光域傅里叶变换为射频频谱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光域傅里叶变换主要受限于大的二阶色散的获得,而离散傅里叶变换只需要控制离散点的相位,理论上可以解决大色散的获得问题。文章利用光纤环作为离散色散器件,用线性调频信号作为待测信号,进行了光域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研究。该系统是一个快速傅里叶变换系统,每次变换用时约2.07ns。用示波器观测线性调频信号变换前与变换后的波形延迟,可以测出该系统的变换延时,约为100ns,其延时大小主要取决于系统中的光纤长度。该系统可以实现对信号的不间断处理。为了扩展系统的瞬时带宽,对片上集成光微环组方案的可实现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时映射 光域傅里叶变换 微波光子 离散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参数指导输血治疗对高危妊娠产后大出血产妇血小板活化功能、纤溶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杨珍珍 刘莹 +4 位作者 张骏强 刘小艳 曹婉莹 安莹花 梁会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5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参数指导输血治疗对高危妊娠产后大出血产妇血小板活化功能、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危妊娠产后大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指导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以常规方式...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参数指导输血治疗对高危妊娠产后大出血产妇血小板活化功能、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危妊娠产后大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指导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以常规方式指导输血治疗)和观察组(40例,以血栓弹力图参数指导输血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短于对照组,α角、血凝块最大强度(MA)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水平高于对照组,蛋白C(P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参数指导输血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高危妊娠产后大出血产妇血小板活化功能、纤溶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参数 输血 高危妊娠 产后大出血 血小板活化功能 纤溶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蛭蛇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李会梅 梁会娟 杨俊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8期3423-3426,共4页
目的:探讨蛭蛇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依据病例序号将140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蛭蛇通络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 目的:探讨蛭蛇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依据病例序号将140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蛭蛇通络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中风病中医证候(气虚血瘀)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和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平均血流速度(Vm)]、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WBV)、全血高切还原黏度(HSRV)、全血低切还原黏度(LSRV)]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中风病中医证候(气虚血瘀)量表主症和次症评分,PI、RI,WBV、HSRV、LSRV均降低,Vm增加,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基础上联合蛭蛇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可改善病人脑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黏度,纠正脑组织局部缺血状态,促进机体神经功能的恢复,显著改善病人中医症状,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恢复期 气虚血瘀证 蛭蛇通络胶囊 神经功能 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血液流变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fad2 RNA干扰体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梁会娟 曹刚强 +4 位作者 苗利娟 田保明 翁海波 黄冰艳 陈占宽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8,共5页
Δ12-油酸去饱和酶(Delta-12 oleate desaturase FAD2)是植物产生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关键酶。对fad2基因表达进行抑制,可提高油菜种子油酸的相对含量。依据hpRNA介导的RNAi技术的原理,构建了以甘蓝型油菜fad2基因为靶标的RNAi植物表达载... Δ12-油酸去饱和酶(Delta-12 oleate desaturase FAD2)是植物产生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关键酶。对fad2基因表达进行抑制,可提高油菜种子油酸的相对含量。依据hpRNA介导的RNAi技术的原理,构建了以甘蓝型油菜fad2基因为靶标的RNAi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fad2i。以甘蓝型油菜Y14-1的带柄子叶作为转化受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fad2RNA干扰体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中,获得了PPT抗性植株。同时还探讨了影响Y14-1品种转化频率的几个要素,为甘蓝型油菜的高效转化提供参考依据。对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和PCR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根癌农杆菌 FAD2 RNAI 转化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Δ^(12)-油酸去饱和酶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6
5
作者 梁会娟 苗丽娟 +2 位作者 曹刚强 田保明 陈占宽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41,46,共7页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抑制甘蓝型油菜Δ12-油酸去饱和酶(delta-12 oleate desaturase FAD2)基因的表达,从而使油酸脱饱和产生亚油酸的步骤受阻,达到富集油酸,减少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最终目的。依据植物RNA干扰的原理和研究中用于构建RNAi...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抑制甘蓝型油菜Δ12-油酸去饱和酶(delta-12 oleate desaturase FAD2)基因的表达,从而使油酸脱饱和产生亚油酸的步骤受阻,达到富集油酸,减少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最终目的。依据植物RNA干扰的原理和研究中用于构建RNAi载体的基本经验,选择油菜fad2基因片段(510bp)分别以反向和正向的形式插入到油菜napin启动子下游,并在反向和正向插入的基因片段之间即间隔区导入1个来源于豌豆的rbcS-3C基因内含子(83bp)及其剪切位点之前5bp、之后4bp片段。组装完成的fad2RNAi载体转入到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3301,植物筛选标记基因采用抗灭生性除草剂PPT的选择基因bar及报告基因gus,从而构建成以甘蓝型油菜fad2基因为靶标的RNAi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fad2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油酸 FAD2 RNAI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萼香茶菜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梁会娟 刘伟 +1 位作者 周楠茜 白素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研究蓝萼香茶菜叶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对蓝萼香茶菜叶进行分离和纯化其化合物,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并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对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 目的研究蓝萼香茶菜叶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对蓝萼香茶菜叶进行分离和纯化其化合物,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并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对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从蓝萼香茶菜叶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是蓝萼香茶菜庚素(1)、蓝萼香茶菜辛素(2)、蓝萼香茶菜壬素(3)、蓝萼香茶菜甲素(4)、蓝萼香茶菜乙素(5)、毛叶醇(6)、entkaurane-3β,16β-diol(7)、木犀草素-7-甲醚(8)、胡麻素(9)、水杨酸(10)。其中化合物1、4、5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结论化合物1、2、3、6、7、9、10首次从蓝萼香茶菜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1、4、5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 化学成分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通过调控UBC9表达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梁会娟 任志芳 +1 位作者 刘伟 张彦忠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8-104,共7页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干预肝星状细胞(HSC-T6)48 h。分别采用噻唑蓝(MTT)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HSC-T6细胞增殖和凋亡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质印...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干预肝星状细胞(HSC-T6)48 h。分别采用噻唑蓝(MTT)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HSC-T6细胞增殖和凋亡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质印记(Western blot)检测泛素结合酶9(UBC9)表达变化。转染UBC9小干扰RNA(si-UBC9)下调HSC-T6细胞中UBC9表达水平,采用上述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变化。结果冬凌草甲素干预后,HSC-T6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显著升高,UBC9表达显著降低,并具有显著的剂量依赖关系(P<0.05)。干扰UBC9表达后HSC-T6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显著升高,UBC9表达显著降低(P<0.05)。过表达UBC9能够逆转冬凌草甲素对HSC-T6细胞的增殖、凋亡的影响(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能够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下调UBC9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泛素结合酶9 肝星状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肺癌脑转移放疗、化疗病人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梁会娟 任志芳 杨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6期2852-2855,共4页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肺癌脑转移放疗、化疗病人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8月—2020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肺癌脑转移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培美曲塞/紫杉醇、顺铂化疗联合全...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肺癌脑转移放疗、化疗病人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8月—2020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肺癌脑转移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培美曲塞/紫杉醇、顺铂化疗联合全脑放射治疗,21 d为1个化疗周期,连续化疗4~6个周期,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连续应用3个化疗周期。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34%与51.06%,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对照组CD_(3)^(+)、CD_(4)^(+)、CD_(8)^(+)比例及CD_(4)^(+)/CD_(8)^(+)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CD_(3)^(+)、CD_(4)^(+)比例及CD_(4)^(+)/CD_(8)^(+)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CD_(8)^(+)比例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放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0%与53.19%,P<0.05)。结论在放疗、化疗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可明显增强肺癌脑转移病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毒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脑转移 参芪扶正注射液 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做好军工市场营销工作 被引量:4
9
作者 梁会娟 《中外企业家》 2014年第4X期29-29,共1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军工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也就对军工市场的营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重视前期的客户交流、项目跟踪工作,在项目需要竞标的时候做好投标工作,才能为军工市场的开拓打下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军工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也就对军工市场的营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重视前期的客户交流、项目跟踪工作,在项目需要竞标的时候做好投标工作,才能为军工市场的开拓打下好的基础。因此,笔者主要总结了做好军工市场营销工作的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工市场 营销管理 市场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汝阳恐龙化石群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评价及开发
10
作者 梁会娟 罗自新 +2 位作者 章秉辰 杨小燕 刘艳杰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8年第3期56-60,共5页
汝阳恐龙化石群地质公园是一座以恐龙化石群为主,以花岗岩地貌景观、典型层型剖面为辅,水体景观与生态人文景观相互辉映的综合型地质公园。它们以大量的信息和物证,准确地记录了该地区地壳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地理的演化变迁过程和人类... 汝阳恐龙化石群地质公园是一座以恐龙化石群为主,以花岗岩地貌景观、典型层型剖面为辅,水体景观与生态人文景观相互辉映的综合型地质公园。它们以大量的信息和物证,准确地记录了该地区地壳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地理的演化变迁过程和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活动等。特别是恐龙化石群的发现为研究我国乃至亚洲白垩纪蜥脚类恐龙的分布、分类、迁徙演化和绝灭及古地理环境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阳 恐龙化石群 层型剖面 地质遗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
11
作者 梁会娟 刘宏新 +2 位作者 马铁柱 梁海乾 张赛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114-116,共3页
目的 探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基... 目的 探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细菌清除率90.00%均高于对照组的73.33%、6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的IL-6(29.53±6.33)pg/ml、IL-8(3.38±0.69)pg/ml低于对照组的(34.09±9.84)、(4.01±0.85)pg/ml(P<0.05)。结论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合并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可促进患者体内细菌的清除,消除体内炎性因子,提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分复用的长距离射频光传输串扰研究
12
作者 梁会娟 江凤婷 +2 位作者 张静 戴泽璟 崇毓华 《河南科技》 2022年第22期7-11,共5页
基于波分复用的多波长射频光传输系统能通过单根光纤传输多路射频信号,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等领域中。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时,由于光与光纤的相互作用会形成同频串扰。本研究通过搭建多通道波分复用的射频光传输系统,利用矢量网... 基于波分复用的多波长射频光传输系统能通过单根光纤传输多路射频信号,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等领域中。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时,由于光与光纤的相互作用会形成同频串扰。本研究通过搭建多通道波分复用的射频光传输系统,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来测量通道间的串扰。结合已有的理论对通道间的串扰进行仿真研究,并对受激拉曼散射和交叉相位调制形成的串扰进行计算,理论仿真与测试符合较好。对该串扰的测量与形成机制的分析可指导实际射频光传输的信号频率与光波长的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光传输 多通道波分复用 串扰 受激拉曼散射 交叉相位弛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莫唑胺、紫杉醇对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增殖的联合作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会娟 梁海乾 +6 位作者 涂悦 程世翔 周欣 姬文杰 魏向阳 苏景良 张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TMZ)、紫杉醇(PTX)对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增殖的联合作用效果。方法将不同浓度的PTX或TMZ作用U87细胞24 h,确定两药的半数抑菌浓度(IC50)。PTX(IC50)、TMZ(IC50)单药及联合作用于体外培养神经胶质瘤U87细胞24、48、72 h...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TMZ)、紫杉醇(PTX)对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增殖的联合作用效果。方法将不同浓度的PTX或TMZ作用U87细胞24 h,确定两药的半数抑菌浓度(IC50)。PTX(IC50)、TMZ(IC50)单药及联合作用于体外培养神经胶质瘤U87细胞24、48、72 h,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各时间点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 PTX的IC50为0.5 ng/m L,TMZ的IC50为5μg/m L。与PTX或TMZ单药作用24、48 h比较,PTX+TMZ作用下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降低(P均<0.01);与TMZ单药作用72 h比较,PTX+TMZ作用下细胞生长抑制率升高(P<0.05)。结论TMZ联合PTX作用于神经胶质瘤U87细胞48 h内,两药表现为拮抗作用。作用72 h,与TMZ单药作用相比,两药联合有协同作用;但与PTX单药比较,该协同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替莫唑胺 紫杉醇 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监测血清PCT、sTREM-1、IL-8水平对细菌感染再发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小艳 赵锁林 +2 位作者 杨珍珍 梁会娟 刘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可溶性髓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对细菌感染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细菌性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结果将感染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65例...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可溶性髓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对细菌感染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细菌性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结果将感染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65例)和感染再发组(55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60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基线血清PCT、sTREM-1、IL-8水平,同时动态观察感染再发组患者血清PCT、sTREM-1、IL-8水平,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PCT、sTREM-1、IL-8在细菌感染再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有效组患者与感染再发组患者血清PCT、sTREM-1、IL-8基线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再发组患者血清PCT、sTREM-1、IL-8水平明显高于治疗有效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动态观察,感染再发组患者治疗24、48h后血清PCT、sTREM-1、IL-8水平明显升高,并于48h达到峰值,在治疗72h后血清PCT、sTREM-1、IL-8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96h后血清PCT、sTREM-1、IL-8水平接近治疗有效组基线水平,在治疗144h后血清PCT、sTREM-1、IL-8水平接近健康对照组基线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PCT、sTREM-1、IL-8在诊断细菌感染再发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2.2%和89.8%、81.8%和89.2%、81.8%和80.7%。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CT、sTREM-1、IL-8水平对诊断及鉴别细菌感染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可溶性髓细胞触发受体-1 白细胞介素-8 感染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MGB-1、PCT水平变化对术后感染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小艳 刘莹 +2 位作者 赵锁林 杨珍珍 梁会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880-88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对外科手术后感染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于该院行小儿开放性胃肠部手术患者58例,依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分组,其中轻度组19例,...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对外科手术后感染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于该院行小儿开放性胃肠部手术患者58例,依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分组,其中轻度组19例,中度组19例,重度组20例。观察各组手术感染前后血清HMGB-1及PCT水平,分析血清HMGB-1、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手术感染后血清HMGB-1及PCT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血清HMGB-1及PCT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MGB-1及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03、0.321,P<005)。结论血清HMGB-1及PCT水平测定有利于感染患者病情程度的预测,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降钙素原 外科手术 术后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乙酰化姜黄素诱导的声动力治疗对巨噬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力明 梁会娟 +5 位作者 彭成海 程佳丽 王欢 翁丽清 李志韬 田野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羟基乙酰化姜黄素(HAC)介导的声动力治疗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核(THP-1)源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诱导THP-1源巨噬细胞,通过单纯药物和单纯超声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优化出声动力治疗的最适条件。将细胞分为4组(1&#... 目的:探讨羟基乙酰化姜黄素(HAC)介导的声动力治疗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核(THP-1)源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诱导THP-1源巨噬细胞,通过单纯药物和单纯超声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优化出声动力治疗的最适条件。将细胞分为4组(1×105cells/ml):对照组、单纯超声组、单纯HAC组和声动力治疗组。应用声动力体外治疗巨噬细胞,药物HAC终浓度为5μg/ml,超声强度为0.5 W/cm2,超声时间为5 min。不同治疗方法后用无血清培养液培养6 h,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的变化,用Annexin V/PI法测定细胞凋亡、坏死变化。结果:CCK-8法测得声动力治疗后,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1),Annexin V/PI法测得声动力治疗后,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均升高,凋亡/坏死比升高(P<0.01)。结论:羟基乙酰化姜黄素介导的声动力治疗对THP-1巨噬细胞的凋亡有明显的诱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乙酰化姜黄素 声动力治疗 巨噬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幼叶丛生芽高效诱导的制约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苗利娟 黄冰艳 +3 位作者 张新友 梁会娟 易明林 陈占宽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4,共5页
以花生品种豫花14号4 d苗龄的幼叶为外植体,对花生幼叶高频不定芽诱导进行研究。在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了芽诱导常用的细胞分裂素6-BA、生长素NAA及两种不太常用的脱落酸(ABA)、噻重氮苯基脲(TDZ),结果表明,单独使用6-BA,NAA或TDZ,不... 以花生品种豫花14号4 d苗龄的幼叶为外植体,对花生幼叶高频不定芽诱导进行研究。在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了芽诱导常用的细胞分裂素6-BA、生长素NAA及两种不太常用的脱落酸(ABA)、噻重氮苯基脲(TDZ),结果表明,单独使用6-BA,NAA或TDZ,不定芽诱导率较低;采用较高浓度的6-BA(8 mg/L)、较低浓度的NAA(1 mg/L),添加低浓度的ABA(1 mg/L),不定芽诱导率可达80%以上。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8 mg/L+NAA 1 mg/L+ABA 1 mg/L+AgNO32 mg/L,从整体上观察,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6-BA 5 mg/L+NAA 2 mg/L+AgNO32 mg/L。同时研究发现,花生幼叶近叶柄基部切口处不定芽诱导率较高,是较理想的不定芽诱导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组织培养 不定芽诱导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i技术转移脂肪酸延长酶基因fae1及转基因油菜的获得 被引量:6
18
作者 田保明 陈占宽 +2 位作者 杨光圣 苗利娟 梁会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3-137,共5页
通过构建RNAi载体抑制油菜脂肪酸延长酶基因(fae1)表达,获得了油菜脂肪酸延长酶基因(fae1)功能缺失突变体。经酶切及序列测定证实,成功构建完成油菜脂肪酸延长酶基因(fae1)反向重复结构RNAi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油菜转化,经RCR及印染检... 通过构建RNAi载体抑制油菜脂肪酸延长酶基因(fae1)表达,获得了油菜脂肪酸延长酶基因(fae1)功能缺失突变体。经酶切及序列测定证实,成功构建完成油菜脂肪酸延长酶基因(fae1)反向重复结构RNAi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油菜转化,经RCR及印染检测,获29个油菜转基因再生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芥酸 脂肪酸延长酶 RNA干扰(RN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藤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叶丹丹 梁会娟 +2 位作者 袁永亮 李婷 白素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29-331,336,共4页
目的研究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化合物,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五味子藤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中3个倍半萜:6β,8β-二羟基艾里莫芬-7(11)-烯-12,8α-内... 目的研究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化合物,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五味子藤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中3个倍半萜:6β,8β-二羟基艾里莫芬-7(11)-烯-12,8α-内酯(1)、6β,8α-二羟基里艾莫芬-7(11)-烯-12,8β-内酯(2)、Bullatantriol(3);1个异黄酮:大豆素(4);1个有机酸:反式肉桂酸(5)。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五味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化学成分 倍半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脂肪酸延长酶FAE1 RNA干扰体的构建 被引量:3
20
作者 田保明 陈占宽 +6 位作者 苗利娟 梁会娟 黄冰艳 翁海波 易明林 曹刚强 郅玉宝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47,共5页
利用来源于油菜fae1基因编码区的长498bp的2个片段,反向连接于1个83bp的内含子两端,构建成RNAi载体,以期在油菜中转录后能有效抑制fae1基因的表达。所构建的RNAi载体最终序列全长2 066bp,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及序列测定验证,其序列结构... 利用来源于油菜fae1基因编码区的长498bp的2个片段,反向连接于1个83bp的内含子两端,构建成RNAi载体,以期在油菜中转录后能有效抑制fae1基因的表达。所构建的RNAi载体最终序列全长2 066bp,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及序列测定验证,其序列结构与设计一致。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油菜转化,获得油菜再生株系29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RNAI) 脂肪酸延长酶 芥酸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