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蛋白酶与骨坏死:FinnGen和IEU OpenGWAS数据库欧洲样本分析的借鉴意义
1
作者 柴金莲 孙铁锋 +5 位作者 李威 张博淳 李广政 邵学坤 王平 梁学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5254-5262,共9页
背景:骨坏死是一种导致关节功能严重受限的骨科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风险因素。组织蛋白酶作为一类在骨代谢中起关键作用的酶,其活性与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骨基质的重塑密切相关。然而,以往研究多集中于描述性分析,缺乏对因果关系... 背景:骨坏死是一种导致关节功能严重受限的骨科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风险因素。组织蛋白酶作为一类在骨代谢中起关键作用的酶,其活性与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骨基质的重塑密切相关。然而,以往研究多集中于描述性分析,缺乏对因果关系的直接证据。目的:通过分析FinnGen数据库中的大规模欧洲人群样本数据,明确组织蛋白酶与骨坏死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从FinnGen数据库获取骨坏死相关数据,包括R9(共359 399样本量:1 385例病例和358 014例对照)和R10版本(共392 580样本量:1 543例病例和391 037例对照)。随后从以往研究(3 301例)中获得了与9种组织蛋白酶(组织蛋白酶B,E,F,G,H,O,S,L2和Z)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法、加权中位数法、简单模态法和加权模态法进行正向单变量、反向单变量和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首先,使用R9的骨坏死数据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此外,采用Cochran’s Q检验、MR-Egger截距、MR-PRESSO全局检验和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以检查水平多效性和异质性。随后,对R10数据集进行验证分析研究,并进行Meta分析,将2个数据集合并以探索联合效应。结果与结论:单变量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的组织蛋白酶B与骨坏死的发生风险降低显著相关(逆方差加权:OR=0.865,95%CI:0.762-0.982,P=0.025),未发现9种组织蛋白酶与骨坏死之间存在反向因果关系(P>0.05)。通过Meta分析验证了这些关联。以9种组织蛋白酶作为协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蛋白酶B水平与骨坏死发生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因果关系(逆方差加权:OR=0.871,95%CI:0.761-0.997,P=0.045),与校正前的结果一致,基于异质性和水平多效性的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相对稳定。文章结果提示高水平的组织蛋白酶B与骨坏死风险降低存在因果关系,并可能作为骨坏死的生物标志物,为骨坏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见解。尽管文章是基于欧洲群体的数据分析,但这些发现对中国生物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在疾病机制理解、生物标志物开发和治疗策略等方面,同时鼓励进行针对中国人群的类似研究,以探索种族和遗传背景差异对骨坏死发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坏死 组织蛋白酶类 孟德尔随机化 多变量 因果关系 单核苷酸多态性 工具变量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逆方差加权法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角胶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粪便代谢组学分析
2
作者 柴金莲 孙铁锋 +5 位作者 李威 张博淳 李广政 周忠起 梁学振 王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6187-6197,共11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鹿角胶中的核心蛋白聚糖可进入骨,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成骨分化,对股骨头坏死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目的:通过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讨鹿角胶对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采...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鹿角胶中的核心蛋白聚糖可进入骨,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成骨分化,对股骨头坏死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目的:通过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讨鹿角胶对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0)右侧臀肌注射生理盐水(每周前3 d注射,连续注射3周),同时给予纯净水灌胃(1次/d,连续灌胃6周);模型组(n=10)右侧臀肌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每周前3 d注射,连续注射3周)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同时给予纯净水灌胃(1次/d,连续灌胃6周);鹿角胶组(n=10)同样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同时给予鹿角胶灌胃(1次/d,连续灌胃6周)。灌胃结束后收集盲肠粪便与股骨头,分别进行粪便代谢组学分析与骨组织Micro-CT、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与结论:①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鹿角胶组与模型组相比共233种差异代谢物,具有显著差异和明确注释的代谢物共65个,其中脂质和氨基酸类代谢物含量显著升高,胆酸、硫酸固醇脂、麻黄碱、次黄嘌呤、甜菜碱、左旋肉碱、B-鼠胆酸、胞啶、4-嘧啶酸、牛磺酸、N-乙酰-d-葡萄糖胺、丁酸是影响度最高的几种代谢物(变量权重值VIP>5),牛磺酸和次牛磺酸的代谢途径在代谢调控网络中的重要性最高(通路影响因子=0.42857)。②骨组织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模型组与鹿角胶组大鼠股骨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股骨头轮廓欠规整,股骨头软骨下骨中的骨小梁缺失和紊乱,部分可见囊性变结构;与模型组相比,鹿角胶组大鼠骨小梁损伤程度较轻。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和鹿角胶组大鼠股骨头软骨下骨的骨小梁稀疏或中断,空骨陷窝率和脂肪细胞侵袭增加;与模型组相比,鹿角胶组大鼠股骨头软骨下骨的空骨陷窝率和脂肪细胞侵袭有所减少。③结果表明,鹿角胶可能通过牛磺酸的代谢过程及相关通路代谢途径发挥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胶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代谢组学 胆汁酸代谢 牛磺酸 工程化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影像学变化与骨坏死的关联:UK Biobank及FinnGen数据库的大样本分析
3
作者 张博淳 李威 +3 位作者 李广政 丁浩秦 李刚 梁学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0期6574-6582,共9页
背景:随着对骨坏死发病机制的不断探索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显示神经影像学变化与骨坏死的发病存在密切联系,然而神经影像学变化与骨坏死的具体因果关联尚不明确。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评估神经影像学指标与骨坏死之间的因果联系。... 背景:随着对骨坏死发病机制的不断探索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显示神经影像学变化与骨坏死的发病存在密切联系,然而神经影像学变化与骨坏死的具体因果关联尚不明确。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评估神经影像学指标与骨坏死之间的因果联系。方法:神经影像学数据来自英国的UK Biobank数据库,该数据共纳入36778名个体;骨坏死数据来自芬兰的FinnGen数据库,包括1543例病例和391037例对照。从结局因子中提取筛选出工具变量,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通过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加权中位数法、简单模型法和加权模型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逆方差加权法为主要分析方法,其余4种方法作为补充。为了验证数据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对结果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基于因果推断的复杂性,进一步进行了反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评估潜在的反向因果关系。结果与结论:①逆方差加权分析结果显示,97种神经影像学数据与骨坏死正相关(P<0.05,OR>1),2种数据具有异质性,6种数据具有水平多效性;95种神经影像学表型与骨坏死呈负相关(P<0.05,OR<1),5种数据具有异质性,9种数据具有水平多效性;有2组数据具有反向因果关系。②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在学术界确立了神经影像学指标与骨坏死之间的因果联系,这些来自英国、芬兰的大样本数量为骨坏死病理生理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也为中国骨坏死的预测、筛查、早期诊断和预后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对骨坏死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影像学 骨坏死 因果关系 孟德尔随机化 工程化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小班教学模式发展探讨——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华佗班为例
4
作者 丁浩秦 刘媛哲 +2 位作者 王羽彤 白月洁 梁学振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1期200-203,共4页
在当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对高校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大部分高校采用的大班教学模式,无论从教学方法还是从教学管理来看,都难以为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输送大量高质量人才。... 在当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对高校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大部分高校采用的大班教学模式,无论从教学方法还是从教学管理来看,都难以为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输送大量高质量人才。因此,缩减班额、提高师生比的小班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新航标。小班教学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过程活跃度,更加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班教学 小班教学 高校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药物相关性骨坏死: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柴金莲 李树栋 +4 位作者 李威 杜海涛 董丽敏 梁学振 王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4325-4331,共7页
背景:药物相关性骨坏死是一类应用药物后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大量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药物相关性骨坏死有关。然而,肠道菌群对药物相关性骨坏死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来评估肠道菌群与药物相关性骨坏死风险... 背景:药物相关性骨坏死是一类应用药物后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大量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药物相关性骨坏死有关。然而,肠道菌群对药物相关性骨坏死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来评估肠道菌群与药物相关性骨坏死风险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使用MiBioGen联盟肠道菌群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汇总统计数据(n=13266)和芬兰R9数据库中药物相关性骨坏死的GWAS数据(264例药物相关性骨坏死患者和377013例健康对照者)。采用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加权模型法和简单模型法来研究肠道菌群与药物相关性骨坏死之间的因果关系。敏感性分析用于检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是否可靠。反向孟德尔随机化以全部肠道菌群作为结局进行效应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与结论:①逆方差加权法结果显示,黏胶球形菌门、黏胶球形菌纲、黑色素杆菌纲、嗜胃杆菌目、红螺菌目、食物谷菌目和双歧杆菌属与药物相关性骨坏死呈直接的正向因果关联;甲烷杆菌纲、芽孢杆菌目、甲烷杆菌目、毛螺菌科、甲烷杆菌科、霍尔德曼氏菌属、毛螺菌属(UCG010)、厌氧杆菌和泰泽氏菌属与药物相关性骨坏死呈直接的负向因果关联。②反向孟德尔随机化结果显示,药物相关性骨坏死与梭菌科、消化链球菌科、链球菌科、梭状芽胞杆属和链球菌属呈直接的负向因果关联,与艾森伯格菌属呈直接的正向因果关联。③双向敏感性分析均未发现存在异质性或水平多效性。④结果证实,肠道菌群作为暴露,药物相关性骨坏死作为结局,7种细菌性状对药物相关性骨坏死呈正相关因果关系,9种细菌性状对药物相关性骨坏死呈负相关因果关系;药物相关性骨坏死作为暴露,肠道菌群作为结局,药物相关性骨坏死与5种细菌性状有负相关因果关系,与1种细菌性状有正相关因果关系。改变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有望改善药物相关性骨坏死的发病与预后,为骨科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关性骨坏死 肠道菌群 孟德尔随机化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因果关系 逆方差加权法 异质性 水平多效性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营养素与骨坏死的因果关系:来自双向孟德尔随机试验的证据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威 柴金莲 +3 位作者 贾海峰 李翰政 孙铁锋 梁学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5308-5314,共7页
背景:骨坏死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有观察性研究表明微量营养元素可能对骨坏死的预后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微量营养元素与骨坏死具体的因果关联尚未可知。目的:利用大规模人群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汇总数据,通过孟德尔随机化... 背景:骨坏死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有观察性研究表明微量营养元素可能对骨坏死的预后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微量营养元素与骨坏死具体的因果关联尚未可知。目的:利用大规模人群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汇总数据,通过孟德尔随机化的方法探究微量营养元素与骨坏死之间的因果关联,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从IEU OpenGWAS数据库、GWAS catalog数据库、FinnGen数据库提取需要的暴露和结局数据(钙、镁、铁、维生素E、胡萝卜素、视黄醇与骨坏死)。对数据进行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variance weighted)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加权中位数法(weighted median)、简单模式法(simple mode)、加权模式方法(weighted mode)和MR-Egger回归对结果进行补充;然后通过敏感性分析验证数据的可靠性。结果与结论:①结果发现,血清铁浓度与骨坏死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其他微量营养元素未发现相关,且所有数据都不存在反向因果关系;②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因果关系稳健;③通过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此次研究提供了血清铁浓度和骨坏死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了解微量营养元素与骨坏死的因果关系,有助于临床上对骨坏死的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坏死 微量营养元素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关系 反向因果关系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铁死亡 工具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风性关节炎累及不同关节数目时患者部分临床指标及中医证型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清 苏语涵 +3 位作者 田秀 胡丽娜 梁学振 蒋雪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累及单个或多个关节时,中医辨证分型、部分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滑膜血流半定量分级是否有差异性。方法 收集2020年4月—2023年4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且临床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的80例男性患者资料,根据...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累及单个或多个关节时,中医辨证分型、部分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滑膜血流半定量分级是否有差异性。方法 收集2020年4月—2023年4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且临床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的80例男性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关节受累情况分为单关节组40例和多关节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分布情况、实验室指标(尿酸、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受累关节滑膜血流半定量分级情况。结果 单关节组中瘀热阻滞型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多关节组[32.5%(13/40)比12.5%(5/40),P<0.05],多关节组中湿热蕴结型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单关节组[45.0%(18/40)比22.5%(9/40),P<0.05],2组痰浊阻滞型和肝肾阴虚型患者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关节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高于多关节组(P<0.05),血肌酐、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受累关节滑膜血流半定量分级均明显低于多关节组(P均<0.05)。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单关节受累时瘀热阻滞型更多,多关节关节受累时湿热蕴结型更多,多关节受累者的炎症指标更高,肾脏功能更差,滑膜炎更为严重,临床需更加关注其炎症反应及其并发症,尽早干预,避免疾病及并发症的过早过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辨证分型 尿酸 肾小球滤过率 血肌酐 红细胞沉降率 超敏C反应蛋白 滑膜血流半定量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骨囊肿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于浩 许波 +2 位作者 梁学振 朱振宇(综述) 李刚(审校)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37-141,共5页
单纯性骨囊肿(SBC)又称为单房性骨囊肿或孤立性骨囊肿,是一种良性骨肿瘤病变。疼痛虽是SBC的第一症状,但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静脉阻塞假说是界内较为公认的假说。X线检查是SBC的首选检查方法。SBC治疗方式多样... 单纯性骨囊肿(SBC)又称为单房性骨囊肿或孤立性骨囊肿,是一种良性骨肿瘤病变。疼痛虽是SBC的第一症状,但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静脉阻塞假说是界内较为公认的假说。X线检查是SBC的首选检查方法。SBC治疗方式多样,常见并发症包括囊肿复发、再骨折、感染、肢体畸形等,其最佳治疗方式尚存争议,但大多数治疗方式均有效,患者预后良好。该文就SBC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并发症、预后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骨囊肿 发病机制 手术治疗 病灶刮除植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潜在铁死亡及细胞焦亡相关诊断生物标志物
9
作者 李树栋 梁学振 +3 位作者 骆帝 李嘉程 阎博昭 李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4511-4515,共5页
背景:铁死亡及细胞焦亡可能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作用,可能存在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生物标志物。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寻找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过程中铁死亡及细胞焦亡相关的关键基因,以进一步阐明其生物学机... 背景:铁死亡及细胞焦亡可能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作用,可能存在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生物标志物。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寻找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过程中铁死亡及细胞焦亡相关的关键基因,以进一步阐明其生物学机制。方法:使用美国国家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数据库)下载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数据集GSE56815和GSE7429,对两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借助R软件limma包进行数据差异表达分析,通过DIVID、KOBAS数据库进行富集分析,借助STRING、Cytoscape绘制蛋白互作网络,通过CytoHubba选取Hub基因,通过铁死亡基因数据库及细胞焦亡数据库筛选关键基因。利用CIBERSORT包测定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样本的免疫浸润情况,进行关键基因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于实验样本中共计筛选出30个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差异基因,其中9个基因表达上调,21个基因表达下调;②GO、KEGG通路富集显示差异主要集中在丝氨酸型内肽酶活性、先天免疫反应、特殊颗粒管腔、肾素分泌等;③PPI网络显示差异基因的相关性,CytoHubba选出Degree值前10的Hub基因;④Hub基因与FerrDb铁死亡数据库及细胞焦亡数据集取交集得到关键基因ELANE、LCN2;⑤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箱图表明,ELANE、LCN2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血清样本中的表达较正常样本明显降低,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⑥免疫浸润分析显示,ELANE可能与记忆性静息CD4 T细胞、M0巨噬细胞、M2巨噬细胞有关,LCN2可能与M0巨噬细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细胞焦亡 绝经后骨质疏松 生物信息学 生物标志物 免疫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筋健腰丸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10
作者 邢茗 李嘉程 +4 位作者 许波 刘金豹 梁学振 李刚 刘海英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4年第3期3-6,33,共5页
目的:1.观察舒筋健腰丸治疗股骨头坏死(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2.评价舒筋健腰丸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3月1日—2022年9月10日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26例,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方法,采用舒筋健腰丸口服... 目的:1.观察舒筋健腰丸治疗股骨头坏死(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2.评价舒筋健腰丸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3月1日—2022年9月10日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26例,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方法,采用舒筋健腰丸口服治疗3个月。统计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关节Harris评分、影像学表现,项目过程中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接受项目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6.36%(19/22);治疗后患者Harri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所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运动耐受程度改善明显,影像学变化控制良好。口服药物过程中,3例患者反馈首次服药4 d内出现疼痛加剧,继服药物后较前明显缓解,疼痛原因不明,不排除与项目开始时间患者更换治疗药物相关。结论:采用口服舒筋健腰丸治疗肾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髋部疼痛的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活动状态,对股骨头坏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筋健腰丸 股骨头坏死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联合术后得宝松、血栓通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16例 被引量:24
11
作者 许波 潘登 +2 位作者 梁学振 盖帅帅 张春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9期94-96,共3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联合术后得宝松、血栓通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1例,采用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治疗。术后第2天关节腔内注射得宝松1m L、血栓通150 mg,每周1次,共3次。观察...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联合术后得宝松、血栓通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1例,采用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治疗。术后第2天关节腔内注射得宝松1m L、血栓通150 mg,每周1次,共3次。观察术前及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ROM),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检测血尿酸(BUA)、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GA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2~89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1年患者膝关节ROM明显增大,VAS评分、WOMAC评分降低,膝关节Lysholm评分提高,血BUA、ESR及CRP水平显著下降(P均<0.05)。所有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切口及关节内感染、重要神经损伤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联合术后得宝松、血栓通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可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控制炎症反应,延缓病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 关节镜 倍他米松 血栓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淫羊藿抗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6
12
作者 李刚 许波 +4 位作者 梁学振 盖帅帅 夏聪敏 阎博昭 李嘉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7-273,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淫羊藿可能的物质基础,并分析淫羊藿抗骨质疏松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活性成分筛选、靶点预测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确定淫羊藿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特异性靶点,并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以进一步分析其治疗骨...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淫羊藿可能的物质基础,并分析淫羊藿抗骨质疏松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活性成分筛选、靶点预测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确定淫羊藿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特异性靶点,并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以进一步分析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结果淫羊藿在TCMSP数据库中共检索到130个相应成分,根据OB和DL参数共筛选到23个入血活性成分,同时利用相关靶点预测技术,共获得101个预测靶点。通过对GEO芯片数据库的基因芯片进行二次挖掘分析,共获取124个明显的差异基因;在疾病基因相关数据库共检索到356个与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已知的相关靶点基因。利用cytoscape构建并合并活性成分及疾病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分析共筛选出221个关键基因;Clue GO富集分析显示,淫羊藿除与直接作用于骨质疏松症关键节点涉及的信号通路,如Wnt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等有关,还对PI3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甲状腺素信号通路等同时进行调控。结论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其主要通路不仅直接参与骨重建的细胞分化,调节成骨、破骨代谢平衡,还通过全身其他系统,如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来干预和影响骨微环境,与目前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骨质疏松症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 分子机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补肾活血胶囊抗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分析 被引量:25
13
作者 梁学振 许波 +4 位作者 李刚 盖帅帅 阎博昭 李嘉程 夏聪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5-761,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挖掘补肾活血胶囊的活性成分靶点和骨质疏松症的靶点,探究补肾活血胶囊抗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采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相关手段,对补肾活血胶囊进行活性成分筛选、药物疾病靶点预测,明确...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挖掘补肾活血胶囊的活性成分靶点和骨质疏松症的靶点,探究补肾活血胶囊抗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采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相关手段,对补肾活血胶囊进行活性成分筛选、药物疾病靶点预测,明确补肾活血胶囊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特异性靶点,分析其信号通路富集程度以探究其分子机制。结果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共发现补肾活血胶囊相应成分1186个,根据OB值和DL值筛选出入血活性成分249个,在此基础上获得其预测靶点145个。通过二次挖掘GEO数据库的基因芯片筛选出明显的差异基因124个;检索疾病基因相关数据库共发现与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相关的已知的靶点基因356个。通过cytoscape构建并结合网络拓扑分析共筛选出关键基因229个;利用Clue GO富集分析显示,补肾活血胶囊除与直接作用于骨质疏松症关键节点涉及的信号通路,如Wnt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和Notch信号通路等有关,还对P13 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和甲状腺素信号通路等同时进行调控。结论补肾活血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其主要通路不仅直接参与骨重建的细胞分化,调节成骨、破骨代谢平衡,还通过全身其他系统,如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来干预和影响骨微环境,与目前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胶囊 骨质疏松症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胶囊介导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 被引量:17
14
作者 梁学振 杨曦 +3 位作者 李嘉程 骆帝 许波 李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20-1026,共7页
背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的进行性难治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异常被证实参与了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发展及防治,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补肾活血胶囊对糖皮质激素处理... 背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的进行性难治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异常被证实参与了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发展及防治,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补肾活血胶囊对糖皮质激素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及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运用不同剂量的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及糖皮质激素干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茜素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和成脂分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成骨、成脂及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①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不仅能促进正常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而且能明显改善糖皮质激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②成骨诱导3周后,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成骨诱导能力增强,尤其是补肾活血胶囊中剂量组表现出更高的成骨活性;③成脂诱导2周后,油红O染色显示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阳性染色面积均明显减少,其中补肾活血胶囊中剂量组抑制程度最为明显;④各组干预3 d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均能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成骨因子Runx2、Col1a1和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因子Shh、Gli1的蛋白表达,减弱成脂因子PPARγ、C/EBPα的蛋白表达;⑤结果表明,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能介导Hedgehog信号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抑制其成脂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补肾活血胶囊 HEDGEHOG信号通路 成骨分化 成脂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内侧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效果观察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梁 梁学振 滕加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股骨内侧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例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内侧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采... 目的观察股骨内侧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例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内侧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术前及术后第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参照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判断骨折愈合情况,采用VAS评价术前及术后第3、6、12个月疼痛情况,统计术后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两组内固定物长度适中,位置满意,未累及关节面或进入关节腔;均无重要血管损伤,未发现髋关节活动限制;切口均达甲级愈合,未发现切口感染。观察组9例骨性愈合并负重行走,1例骨折线明显模糊;均未见股骨头坏死征象,髋关节活动良好无限制。对照组6例骨性愈合并负重行走,4例骨折线明显模糊;1例术后第7个月出现股骨头坏死,空心钉切出并退钉,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组术后各时点与术前比较,Harris评分均升高、VAS均降低(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各时点Harris评分均升高(P均<0.05),术后第6、12个月VAS均降低(P均<0.05)。结论采用股骨内侧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可有效复位骨折并稳定内固定,改善髋关节功能并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 钢板内固定术 空心钉内固定术 解剖复位 中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成人前臂小夹板固定时压垫对腕关节局部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延荣 孙长虹 +4 位作者 梁学振 邢海昌 周斌 王明喜 刘传强 《中医正骨》 2022年第10期27-31,共5页
目的:观察健康成人前臂小夹板固定时压垫对腕关节局部压力的影响。方法:招募2021年6—7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体检的健康成人,均按照Colles骨折小夹板固定法行前臂小夹板固定,采用微型薄膜压力传感系统测量未放置压垫时(无压垫组)... 目的:观察健康成人前臂小夹板固定时压垫对腕关节局部压力的影响。方法:招募2021年6—7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体检的健康成人,均按照Colles骨折小夹板固定法行前臂小夹板固定,采用微型薄膜压力传感系统测量未放置压垫时(无压垫组)和放置压垫时(有压垫组)腕关节休息位、伸直位、握拳位的桡骨茎突及Lister结节处压力。结果:①一般结果。共招募40例健康成人,男32例、女8例。年龄23~41岁,中位数26岁。受试者前臂长度,尺侧(23.6±3.4)cm、桡侧(21.4±2.3)cm、背侧(23.2±2.5)cm、掌侧(22.6±2.1)cm。受试者腕部周长(16.5±1.8)cm。小夹板长度,尺侧(18.5±2.1)cm、桡侧(17.4±2.3)cm、背侧(18.5±2.6)cm、掌侧(17.1±2.0)cm。4块小夹板宽度总和(12.9±1.1)cm。②桡骨茎突处压力。腕关节休息位、伸直位、握拳位时,无压垫组桡骨茎突处压力均低于有压垫组[(0.15±0.21)N,(0.34±0.33)N,t=3.868,P=0.001;(0.28±0.36)N,(0.61±0.40)N,t=2.581,P=0.015;(0.32±0.40)N,(0.53±0.50)N,t=3.306,P=0.003]。腕关节休息位、伸直位、握拳位桡骨茎突处压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压垫组:F=1.342,P=0.267;有压垫组:F=1.497,P=0.229)。③Lister结节处压力。腕关节休息位时,无压垫组Lister结节处压力低于有压垫组[(0.13±0.17)N,(0.26±0.24)N,t=2.804,P=0.009]。腕关节伸直位、握拳位时,无压垫组与有压垫组Lister结节处压力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38±0.49)N,(0.39±0.36)N,t=-0.112,P=0.912;(0.32±0.49)N,(0.35±0.40)N,t=0.785,P=0.439]。腕关节休息位、伸直位、握拳位Lister结节处压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压垫组:F=2.769,P=0.068;有压垫组:F=1.256,P=0.290)。结论:健康成人前臂小夹板固定时,压垫可以增加桡骨茎突处压力,可能对骨折端起到维持复位效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健康志愿者 小夹板固定术 COLLES骨折 压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学振 骆帝 +2 位作者 许波 刘金豹 李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28-2631,I0012,共5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初步分析葛根素治疗骨质疏松的关键分子机制,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分析葛根素的化学属性,检索GEO公共数据库中关于葛根素和骨质疏松症的相关芯片,借助R语言分析差异基...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初步分析葛根素治疗骨质疏松的关键分子机制,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分析葛根素的化学属性,检索GEO公共数据库中关于葛根素和骨质疏松症的相关芯片,借助R语言分析差异基因,分别构建作用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PPI),明确葛根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关键基因,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①葛根素的类药性为0.69;②检索GEO数据库确定葛根素相关序列号为GSE85871的芯片,利用R语言分析筛选出667个差异基因;检索GEO数据库确定骨质疏松症相关序列号为GSE56116的芯片,利用R语言分析筛选出1228个差异基因,③通过GeneMANIA数据库分别构建葛根素和骨质疏松症作用靶点的PPI网络图,采用Cytoscape映射获得80个关键基因;④通过DAVID在线分析功能富集显示,葛根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生物学进程主要涵盖凋亡过程、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分裂、钙离子反应及基因转录的正向调节等,信号通路主要表现为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细胞凋亡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信号转导通路等。结论:利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能有效地分析GEO数据库的原始基因芯片数据,通过芯片内在的生物学信息分析不仅能识别目前已知的葛根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相关生物进程和信号通路,还能发现一些新的通路或生物学过程;葛根素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葛根素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 GEO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PTGS2和STAT3:潜在铁死亡相关诊断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10
18
作者 梁学振 骆帝 +4 位作者 李嘉程 温明韬 张建 许波 李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5898-5904,共7页
背景:研究推测铁死亡可能参与了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过程,但铁死亡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进展过程中调控铁死亡相关的关键基因,以进一步阐明铁死亡在激素性股骨... 背景:研究推测铁死亡可能参与了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过程,但铁死亡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进展过程中调控铁死亡相关的关键基因,以进一步阐明铁死亡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生物学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血清来源的GSE123568数据集,包括10个非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类固醇给药后)样本和30个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样本;从FerrDb数据库整理铁死亡相关基因。通过将GSE123568数据集与铁死亡基因集映射,筛选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铁死亡相关的差异基因,通过“clusterProfiler”R包分析差异基因的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通过“corrplot”R包分析差异基因的Spearman相关系数,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MCODE插件权重分析以识别重要的基因簇模块,通过CytoHubba插件利用拓扑网络算法筛选Hub基因,通过“pROC”R包分析Hub基因的ROC曲线;借助髋关节软骨来源的GSE74089数据集验证Hub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根据调整后的P值<0.01和|log2 FC|>log21.5的既定标准,在非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和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外周血样本中筛选出30个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铁死亡相关的差异基因,包括20个上调基因和10个下调基因;(2)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氧化应激、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和铁死亡;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3)PPI网络揭示差异基因在生物系统中具有相互作用关系,通过MCODE插件识别出2个重要的基因簇模块,通过CytoHubba插件的MCC,MNC,DMNC,Degree和EPC算法交叉映射确定7个Hub基因;(4)ROC曲线表明与非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样本相比,Hub基因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样本中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5)GSE74089数据集交叉验证明确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髋关节软骨标本中PTGS2和STAT3的表达水平相对于正常样本显著升高,这与GSE123568数据集血清样本表达一致;(6)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挖掘出30个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铁死亡相关的差异基因,通过构建其PPI网络和外部数据集交叉验证,筛选得到PTGS2和STAT3有望成为潜在诊断生物标志物的Hub基因,为进一步深入探索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铁死亡相关的作用机制和诊断提供靶点和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铁死亡 生物信息学 氧化应激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防治骨关节炎的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刚 许波 +2 位作者 梁学振 骆帝 刘金豹 《中医正骨》 2018年第9期4-9,共6页
目的:探讨杜仲防治骨关节炎的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杜仲所有成分数据,筛选和预测杜仲... 目的:探讨杜仲防治骨关节炎的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杜仲所有成分数据,筛选和预测杜仲入血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挖掘靶点数据库、药物银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遗传关联数据库、药物遗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知识库5大疾病数据库中已知与骨关节炎相关的作用靶点;构建杜仲入血活性成分及已知与OA相关靶点的相互关系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分析,筛选杜仲防治骨关节炎的关键靶点;采用Clue Go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杜仲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结果:通过TCMSP检索出119个杜仲相关成分,利用TCMSP模型预测出7个入血活性成分(槲皮素、β-谷甾醇、山奈酚、丁子香萜、刺痛灵、麦儿茶素、皮树脂醇)和116个作用靶点,且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之间形成271条对应关系;从5大疾病数据库检索出168个已知与骨关节炎相关的靶点;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202个杜仲防治OA的关键节点,其中疾病与药物直接映射靶点有17个; Clue 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杜仲作用于骨关节炎的关键节点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被富集于细胞周期、增殖和凋亡以及炎症、代谢、其他疾病相关等60条信号通路。结论:杜仲防治骨关节炎的活性成分主要为槲皮素、β-谷甾醇、山奈酚、丁子香萜、刺痛灵、麦儿茶素、皮树脂醇。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不仅表现为直接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调节骨代谢平衡;还表现为间接通过调节炎症、免疫和其他全身系统等,影响骨与软骨微环境,具有多通路、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骨关节炎 网络药理学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松解联合功能锻炼和中药薰洗治疗膝关节僵硬 被引量:19
20
作者 梁学振 王少山 《中医正骨》 2014年第9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手法松解联合功能锻炼和中药薰洗治疗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采用手法松解联合功能锻炼和中药薰洗治疗膝关节僵硬患者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14~54岁,中位数37岁。左侧5例,右侧6例... 目的:观察手法松解联合功能锻炼和中药薰洗治疗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采用手法松解联合功能锻炼和中药薰洗治疗膝关节僵硬患者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14~54岁,中位数37岁。左侧5例,右侧6例。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半月板损伤修补术后4例,髌骨脱位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后1例,膝骨关节炎清理术后3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2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术后1例;术后6周膝关节活动范围30°~80°,中位数64°。病程1~9个月,中位数3个月。治疗后随访观察膝关节活动度及其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3个月,中位数9个月。均无感染、韧带损伤、关节再僵硬等并发症发生。患侧膝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64.18°±23.43°,112.45°±12.74°,t=-22.709, P=0.000),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提高[(74.54±10.56)分,(94.46±7.11)分,t=-10.056,P=0.000]。结论:采用手法松解配合功能锻炼和中药薰洗治疗膝关节僵硬,能够改善膝关节活动范围,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组织黏连 手术后并发症 关节囊松解 功能锻炼 薰洗 活血止痛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