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有效治理的理论基础、阻点问题与路径研究
1
作者 孙静文 刘海波 梁宇宏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6,共4页
乡村治理有效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保障。基层党建引领可以将党委政治资源下沉,重塑乡村治理秩序,畅通与民众的沟通,强化基层治理能力。但现阶段乡村治理模式、治理结构及治理理念上存在不足,模式的僵化、结构... 乡村治理有效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保障。基层党建引领可以将党委政治资源下沉,重塑乡村治理秩序,畅通与民众的沟通,强化基层治理能力。但现阶段乡村治理模式、治理结构及治理理念上存在不足,模式的僵化、结构的失衡、价值的失范制约着乡村有效治理。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治理模式层面上需创新治理模式,形成多元合作共治局面;治理结构上要持续优化治理结构,筑牢组织建设;治理理念上要树立科学正确治理理念,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促进乡村有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三治融合 基层党建 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多波束星载相控阵天线技术
2
作者 何凌云 梁宇宏 《电子技术应用》 2024年第6期77-83,共7页
为了满足星载Ka波段相控阵天线瞬时工作带宽大、同时多波束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子阵内相移和子阵间延迟的宽带模拟多波束相控阵天线。设计的28×28单元阵列分为4个子阵列结构,子阵列内的每个单元使用移相器,子阵列之间使用延迟线... 为了满足星载Ka波段相控阵天线瞬时工作带宽大、同时多波束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子阵内相移和子阵间延迟的宽带模拟多波束相控阵天线。设计的28×28单元阵列分为4个子阵列结构,子阵列内的每个单元使用移相器,子阵列之间使用延迟线。这种移相器和延迟线的组合控制方案可以实现相控阵天线的宽带广角扫描。仿真结果表明,在800 MHz的瞬时工作带宽和±54°的扫描角下,所提出的天线的指向精度偏差不超过0.4°,增益恶化不超过0.5 dB。同时,采用封装天线(AiP)架构实现了天线的轻薄化、集成化,适用于宽带多波束星载相控阵天线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 多波束 星载相控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遗传算法应用于超低副瓣天线阵的综合设计 被引量:15
3
作者 梁宇宏 陈星 +1 位作者 温剑 何庆强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50,69,共5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在同一代中对各个个体采用不重复交叉和不重复变异的策略和分别在交叉和变异后采用精英保留的策略,并改进了自适应规则。将该算法应用于实现线阵超低副瓣方向图。将各个天线单元的电流幅度和单元间距作为参...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在同一代中对各个个体采用不重复交叉和不重复变异的策略和分别在交叉和变异后采用精英保留的策略,并改进了自适应规则。将该算法应用于实现线阵超低副瓣方向图。将各个天线单元的电流幅度和单元间距作为参量进行优化。给出了线阵天线单元在不同单元个数和不同间距条件下的优化结果。结果表明,该改进的遗传算法能够优化实现低于-40dB的超低副瓣,优于已有文献中遗传算法对天线阵副瓣的综合设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超低副瓣 辐射方向图 线天线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在宽窄波束切换天线阵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梁宇宏 刘熠志 +1 位作者 何庆强 温剑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3-126,共4页
采用对天线单元开关通断的方法,使天线阵形成不同的远场辐射方向图,实现阵列天线方向图宽波束和窄波束的切换。对一个24元线阵天线阵进行了设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及其目标函数模型。采用该算法对天线阵各个天线单元的电流幅度... 采用对天线单元开关通断的方法,使天线阵形成不同的远场辐射方向图,实现阵列天线方向图宽波束和窄波束的切换。对一个24元线阵天线阵进行了设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及其目标函数模型。采用该算法对天线阵各个天线单元的电流幅度进行了优化计算,计算结果显示能够产生满足设计要求的宽波束和窄波束方向图。最后采用HFSS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窄波束 线阵天线阵 遗传算法 远场辐射方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和差旁瓣抑制阵列天线 被引量:2
5
作者 梁宇宏 邓宓原 +1 位作者 张云 温剑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7-145,共9页
针对传统和差阵列天线旁瓣抑制能力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应用于二次雷达的新型和差旁瓣抑制阵列天线.该天线主要由前向阵列、后向单元、波束形成网络和互连的射频电缆构成,其中前向阵列和后向单元共同形成差波束.采用遗传算法对各个天线单... 针对传统和差阵列天线旁瓣抑制能力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应用于二次雷达的新型和差旁瓣抑制阵列天线.该天线主要由前向阵列、后向单元、波束形成网络和互连的射频电缆构成,其中前向阵列和后向单元共同形成差波束.采用遗传算法对各个天线单元的幅度和相位进行优化,使差波束在工作频带内能够覆盖和波束的旁瓣.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在13.2%相对带宽内,该天线具备与传统的和差阵列天线相同的和波束特性,并且在360°方位角范围内,能够实现差波束对和波束旁瓣的100%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天线 和差波束 旁瓣抑制 二次雷达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线自动设计和“天基”系统 被引量:4
6
作者 梁宇宏 陈星 《信息与电子工程》 2006年第6期454-456,共3页
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进行天线结构优化,利用矩量法(Method of Moments,MoM)完成天线数值仿真计算,结合并行计算技术提高计算效率,构建了“天基”天线自动设计并行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通过对多类复杂结构天线进行计算机... 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进行天线结构优化,利用矩量法(Method of Moments,MoM)完成天线数值仿真计算,结合并行计算技术提高计算效率,构建了“天基”天线自动设计并行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通过对多类复杂结构天线进行计算机辅助自动设计,显示出比传统天线设计方法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强的设计能力。将“天基”天线自动设计并行软件系统移植到银河巨型机上,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高效使用128个CPU进行并行天线自动设计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 自动设计 遗传算法 并行计算 银河巨型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环相控阵天线瞬时带宽的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3
7
作者 梁宇宏 邓宓原 温剑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5-769,共5页
相控阵天线需要足够的瞬时带宽以满足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要求。分析了限制圆环相控阵天线瞬时带宽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频率变化引起的天线波束指向偏差和天线孔径渡越时间对瞬时带宽的限制。比较了圆环相控阵天线与线阵相控阵天线瞬时... 相控阵天线需要足够的瞬时带宽以满足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要求。分析了限制圆环相控阵天线瞬时带宽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频率变化引起的天线波束指向偏差和天线孔径渡越时间对瞬时带宽的限制。比较了圆环相控阵天线与线阵相控阵天线瞬时带宽的异同,并给出了圆环相控阵天线瞬时带宽的计算方法,为圆环相控阵天线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环相控阵天线 瞬时带宽 波束指向 孔径渡越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遗传算法的轮盘赌选择方式的改进 被引量:23
8
作者 梁宇宏 张欣 《信息技术》 2009年第12期127-129,共3页
适应度比例选择作为遗传算法常用的选择方法,通常采用轮盘赌方式实现。提出了一种同样基于适应度比例选择的改进选择方式。相较于轮盘赌方式,文中方法能够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并具有更好收敛性,最后通过数值计算实验对两种方式做出了比较。
关键词 遗传算法 适应值比例选择 轮盘赌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频段共形相控阵天线研制 被引量:3
9
作者 梁宇宏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2-696,共5页
为满足机载系统的需要,给出了共形相控阵天线的分析和设计过程,同时研制了一种高度仅为0.14波长的准八木天线单元。利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对天线单元和共形相控阵进行了仿真设计,并研制了一套L频段共形相控阵天线。该天线由天线阵面... 为满足机载系统的需要,给出了共形相控阵天线的分析和设计过程,同时研制了一种高度仅为0.14波长的准八木天线单元。利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对天线单元和共形相控阵进行了仿真设计,并研制了一套L频段共形相控阵天线。该天线由天线阵面、波束形成网络和波控器等构成。天线阵面由4个天线单元组成,共形安装在机头上。经实际测试,共形相控阵天线阵面的和波束在扫描范围内增益大于10 d Bi,并具有较低的副瓣电平;差波束零深小于-20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天线 L频段 共形相控阵 准八木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平面相控阵天线安装倾角的设计方法
10
作者 梁宇宏 何海丹 +2 位作者 张云 温剑 侯禄平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0-825,共6页
利用舰载惯性导航系统提供的姿态信息,对处于静态和动态姿态下的舰载平面相控阵天线的波束指向变换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平面相控阵天线的扫描角。在此基础上,以相控阵天线最大扫描角度最小为目标,给出了天线随舰载安装平台处于运动姿态条... 利用舰载惯性导航系统提供的姿态信息,对处于静态和动态姿态下的舰载平面相控阵天线的波束指向变换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平面相控阵天线的扫描角。在此基础上,以相控阵天线最大扫描角度最小为目标,给出了天线随舰载安装平台处于运动姿态条件时的安装倾角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在给定的舰船纵摇和横摇范围内,针对相控阵天线需求的空域扫描覆盖范围,实现对任意多面旋转布阵的平面相控阵天线安装倾角的计算。由该方法计算得到的天线安装倾角能够使平面相控阵天线有最小的最大扫描角,从而提高相控阵天线的电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惯性导航系统 平面相控阵天线 阵面倾角 安装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率FDTD网络并行计算研究
11
作者 梁宇宏 陈星 孙凤林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4-66,共3页
目前,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在电磁数值计算中已获得了广泛应用。对许多复杂电磁问题,FDTD算法需要耗费巨大的计算机计算时间和存储空间,这成为FDTD方法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提出了应用基于消息传递(Mes... 目前,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在电磁数值计算中已获得了广泛应用。对许多复杂电磁问题,FDTD算法需要耗费巨大的计算机计算时间和存储空间,这成为FDTD方法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提出了应用基于消息传递(Message Passing)方式实现FDTD的并行算法。并对基于MPI不同通信方式的并行FDTD进行了效率比较。采用MPI2.0单边通信方式中的put操作和主动对象同步(PSCW)方式,在一套16个节点的Beowulf型网络并行计算机系统上,实现了三维FDTD并行程序,获得了较高的加速比和并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 网络并行计算 MPI 并行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多媒体监控技术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宇宏 胡巨 +1 位作者 马京源 梁晓兵 《广东电力》 2006年第4期45-47,63,共4页
随着变电站逐步实现无人值班,常规的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已不能满足要求。为此,介绍了变电站多媒体监控技术的概念、发展及监控系统的组成,在原有“四遥”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媒体图像视频监控技术。着重介绍了监控系统的监控方式、通道... 随着变电站逐步实现无人值班,常规的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已不能满足要求。为此,介绍了变电站多媒体监控技术的概念、发展及监控系统的组成,在原有“四遥”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媒体图像视频监控技术。着重介绍了监控系统的监控方式、通道结构和通信实现的条件及数据传输协议的选择,并讨论了多媒体监控技术在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遥视 多媒体监控技术 视频数据 TCP/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天线自动测试系统的搭建 被引量:10
13
作者 袁立 梁宇宏 +1 位作者 温剑 杨顺平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18-220,共3页
针对相控阵天线的工作状态多,测试工作量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天线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能够完成相控阵天线的无人值守的自动测试。与手动测试方法相比,该系统大大提高了有源相控阵天线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并实现了测试数据自动格式化存... 针对相控阵天线的工作状态多,测试工作量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天线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能够完成相控阵天线的无人值守的自动测试。与手动测试方法相比,该系统大大提高了有源相控阵天线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并实现了测试数据自动格式化存储。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高,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天线 天线自动测试 无人值守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垂直口径天线俯仰波束赋形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驿 梁宇宏 +2 位作者 张云 温剑 何海丹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0-655,共6页
给出了一种大垂直口径天线俯仰波束的优化设计过程。大垂直口径天线由10个辐射阵元构成,可以看成为一个阵列。为使天线的辐射波束达到给定的波束要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及其目标函数模型,对各辐射阵元的馈电幅度和相位同时进行... 给出了一种大垂直口径天线俯仰波束的优化设计过程。大垂直口径天线由10个辐射阵元构成,可以看成为一个阵列。为使天线的辐射波束达到给定的波束要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及其目标函数模型,对各辐射阵元的馈电幅度和相位同时进行优化。计算结果显示,天线能够产生满足设计要求的俯仰波束。通过全波电磁仿真软件HFSS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雷达 大垂直口径天线 遗传算法 辐射方向图 赋形波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序旋转圆极化相控阵的交叉极化抑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温剑 黄中华 +4 位作者 姚亚利 张云 王军会 侯禄平 梁宇宏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56-964,共9页
针对大规模圆极化相控阵天线设计中交叉极化特性评估计算量大的问题,从阵列极化合成理论出发,提出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推导出采用顺序旋转方法形成圆极化的阵列天线的寄生交叉极化阵因子公式,提出旋转相位差值矩阵这一参数,用于对顺序... 针对大规模圆极化相控阵天线设计中交叉极化特性评估计算量大的问题,从阵列极化合成理论出发,提出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推导出采用顺序旋转方法形成圆极化的阵列天线的寄生交叉极化阵因子公式,提出旋转相位差值矩阵这一参数,用于对顺序旋转形成交叉极化的机理进行直观的解释。对比分析线极化、椭圆极化单元按不同顺序旋转方式构成的阵列天线的交叉极化特性优劣,列出毫米波通信工程中宽角扫描相控阵天线的单元选型方案、极化合成布阵方式选型方案,为交叉极化抑制提供了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频段卫星通信 相控阵天线设计 阵列圆极化合成 顺序旋转圆极化阵列 交叉极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光学》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晓伟 初玉玲 +3 位作者 梁宇宏 王斐儒 杨忠 周淑娴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7期231-233,共3页
光学是物理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光学课程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改革,并将部分改革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通过... 光学是物理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光学课程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改革,并将部分改革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通过教学效果的比较检验了部分改革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应用型 内容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格弛豫方法研究PbSe量子点的带内弛豫过程
17
作者 梁宇宏 李红娟 尹辑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3-238,共6页
在晶格弛豫理论框架内,电子-体纵光学声子耦合的Fr?hlich模型基础上,系统研究了PbSe量子点的3个最低激发态之间及其与基态之间的带内弛豫过程.具体讨论了各个弛豫过程中的黄-里斯因子、弛豫率与量子点半径的变化关系,进一步讨论了弛豫... 在晶格弛豫理论框架内,电子-体纵光学声子耦合的Fr?hlich模型基础上,系统研究了PbSe量子点的3个最低激发态之间及其与基态之间的带内弛豫过程.具体讨论了各个弛豫过程中的黄-里斯因子、弛豫率与量子点半径的变化关系,进一步讨论了弛豫率的温度依赖性.得出的理论结果很好地解释了相应的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黄-里斯因子 带内弛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中的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18
作者 胡义嘎 梁宇宏 +5 位作者 赵东方 凯丽 李忠贤 黄国锋 李战厂 敖登宝乐尔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73-175,共3页
简要介绍《生活中的物理》课程的同时,说明进行《生活中的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述《生活中的物理》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思路、方法和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评价体系等诸方面开展的教学改革探索... 简要介绍《生活中的物理》课程的同时,说明进行《生活中的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述《生活中的物理》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思路、方法和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评价体系等诸方面开展的教学改革探索研究及实践的具体情况,并进行分析讨论,得出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素质教育 通识课程 生活中的物理 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资源建设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中的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
19
作者 胡义嘎 梁宇宏 +1 位作者 赵东方 凯丽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7期10-11,共2页
阐述《生活中的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考核评价体系等各方面进行的教学研究及实践的具体情况,并进行分析讨论,得出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 自然科学与技术类通识教育选修课 生活中的物理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轨卫星通信天线多工作模式波束实现技术 被引量:9
20
作者 姚亚利 温剑 +2 位作者 侯禄平 张云 梁宇宏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3-408,共6页
在分析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中不同链路所需波束类型的基础上,将所需波束类型归纳为宽波束和可切换点波束两大类,进而提出了用一副相控阵天线来实现这两种波束的方式。以16×16单元顺次旋转切角阵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小二乘优化方法综合... 在分析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中不同链路所需波束类型的基础上,将所需波束类型归纳为宽波束和可切换点波束两大类,进而提出了用一副相控阵天线来实现这两种波束的方式。以16×16单元顺次旋转切角阵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小二乘优化方法综合阵列方向图,得到对地等通量覆盖的宽波束;合理设计波束分布,采用相控阵常规的波束切换功能,得到点波束覆盖图。仿真结果表明,宽波束和可切换点波束均能实现对星下±55°范围的覆盖。相比常规的多天线方式,这种多工作模式波束实现技术大大降低了卫星系统的复杂度,降低了设计、集成、测试和维护卫星天线系统的时间和成本,降低了卫星平台天线布局的难度,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通信 相控阵天线 波束切换 多工作模式波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