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化铟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辐照效应研究现状
1
作者 方仁凤 周书星 +5 位作者 曹文彧 魏彦锋 汪竞阳 李树森 颜家圣 梁桂杰 《核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41,共15页
磷化铟(InP)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HEMT)凭借高频、高增益、低噪声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空间通信系统中,但空间环境中的电子、质子、中子等高能粒子会影响InP基HEMT性能,降... 磷化铟(InP)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HEMT)凭借高频、高增益、低噪声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空间通信系统中,但空间环境中的电子、质子、中子等高能粒子会影响InP基HEMT性能,降低空间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该文主要论述高能粒子辐射诱导缺陷对InP基HEMT器件直流(Direct Current,DC)特性、射频(Radio Frequency,RF)特性、跨导和扭结效应(Kink effect)的影响和退化机理,接着总结并分析了InP基HEMT抗辐射加固措施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系统总结国内外InP基HEMT辐照效应研究进展,以期为研究InP基HEMT辐照效应损伤机制以及改进其抗辐射加固技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最后,基于目前InP基HEMT辐照效应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器件抗辐射加固未来可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铟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辐照效应 辐射诱导缺陷 抗辐射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Mn_(2)O_(4)/石墨炔S型异质结上锚定氧化助催化剂促进曙红敏化光催化析氢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成 李鑫 +2 位作者 李梅 梁桂杰 靳治良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8-103,共16页
半导体光催化剂有效的电荷分离及利用是光催化制氢的关键.单一半导体催化剂由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复合导致低的光催化活性,构建异质结是提高光生电荷分离以及电子转移效率的有效方法.此外,助催化剂的引入同样能够促进光催化剂表面... 半导体光催化剂有效的电荷分离及利用是光催化制氢的关键.单一半导体催化剂由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复合导致低的光催化活性,构建异质结是提高光生电荷分离以及电子转移效率的有效方法.此外,助催化剂的引入同样能够促进光催化剂表面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并且其协同效应可促使更多载流子流向相应的助催化剂位点而增强光催化性能.因此,同时构建异质结及合适的氧化位点成为解决光生电子-空穴对有效分离及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报道了一种同时构建S型异质结和氧化位点促进CuMn_(2)O_(4)光生电子-空穴对有效分离及利用的可行性策略.虽然在制备CuMn_(2)O_(4)的过程中通过调控制备温度能够自身诱导生成具有氧化能力的Mn_(2)O_(3)来作为氧化位点,但是只存在氧化位点时不能很好地克服光生电子-空穴对的重组现象而导致光催化活性较低.基于此,本文巧妙地利用CuMn_(2)O_(4)自身诱导生成氧化位点的特性并引入石墨炔还原端而构建S型异质结,在氧化位点及S型异质结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增强光生电子的有效转移.此外,在自身诱导生成氧化位点和S型异质结的协同作用下,促进了复合光催化剂中的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精确定向迁移到相应的还原位点和氧化位点.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证实成功制备了石墨炔.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600-CuMn_(2)O_(4)/GDY-40%(6-CG-40%)样品(600°C焙烧,石墨炔质量百分含量为40%).经过组分优化的复合光催化剂6-CG-40%的催化性能达到1586.54μmol g^(‒1)h^(‒1),是CuMn_(2)O_(4)(106.73μmol g^(‒1)h^(‒1))和石墨炔(70.57μmol g^(‒1)h^(‒1))产氢活性的13.86倍和21.48倍高.利用UV-vis光谱、电化学性能和接触角测试等分析6-CG-40%复合光催化剂产氢性能提升的原因,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相关实验表征验证Mn_(2)O_(3)作为氧化助催化剂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原位诱导生成的Mn_(2)O_(3)氧化助催化剂和引入石墨炔构建的S型异质结有效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从而优化了光生载流子转移效率,最终增强了曙红敏化6-CG-40%光催化析氢性能.综上所述,在控制诱导因子原位生成Mn_(2)O_(4)氧化助催化剂的基础上引入石墨炔还原端构建了S型异质结,在助催化剂与异质结两者的协同作用下极大程度地改善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严重复合现象,这项工作为解决光催化制氢领域中制约光催化剂制氢能力的关键问题提供了可行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炔 氧化助催化剂 电荷分离 S型异质结 光催化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吩基二维共价有机框架中的拓扑结构诱导局部电荷极化促进光催化制氢
3
作者 白浚贤 沈荣晨 +4 位作者 梁桂杰 秦朝朝 许第发 胡浩斌 李鑫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25-236,共12页
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类多孔聚合物,在气体吸附、传感器、能源转换和光/电催化等领域表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欲实现多样化的应用需求常需要对其结构进行合成后改性,这在单一步骤中难以实现.二维亚化学计量共价有机框... 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类多孔聚合物,在气体吸附、传感器、能源转换和光/电催化等领域表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欲实现多样化的应用需求常需要对其结构进行合成后改性,这在单一步骤中难以实现.二维亚化学计量共价有机框架(2D-SSCOFs)因其独特的周期性官能团和保持结晶性及孔隙率的能力,成为COFs功能化的新途径.然而,已报道的2D-SSCOFs多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以及弱电荷极化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潜力.因此,开发具有新颖拓扑结构的2D-SSCOFs对于实现更前沿的功能至关重要.窄带隙噻吩是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常见单元,它们可以显著地调控共价聚合物骨架的电子和化学环境.本文通过5,5',5''-(苯-1,3,5-三基)三(噻吩-2-甲醛)(TT-3CHO)与4,4',4'',4''-(芘-1,3,6,8-四基)四苯胺(PY-4HN2)的席夫碱缩合反应合成具有大表面积和高结晶度的亚胺连接的新型2D-SSCOF(PTT-COF).噻吩环中2,5位之间的键的弯曲角度使得PTT-COF具有新型的2D亚化学计量拓扑结构,并呈现出非中心对称的优势极化结构.在使用有机空穴传输配体(二茂铁甲醛,FC)精确修饰和Pt作为助催化剂时,PTT-COF-FC体系在可见光照明下表现出较高的析氢产率(79.610 mmol g^(-1) h^(-1)).同时,在420 nm波长的光照下,2 mg的光催化剂表观量子效率达到1.72%.此外,经过24 h循环稳定性测试,PTT-COF-FC体系的活性没有明显下降.为了深入研究PTT-COF-FC体系的高效的产氢机制,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和固体碳谱等对PTT-COF-FC体系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确定了PTT-COF-FC的成功合成.通过瞬态吸收、变温荧光和理论计算等研究了材料的激子解离和载流子转移行为.结果表明,得益于独特的富含噻吩的结构设计以及有机空穴传输配体的修饰作用,PTT-COF-FC展现出高效的激子解离和丰富的自由电荷载流子特性.综上所述,本文设计和合成了一种新型PTT-COF光催化材料,其独特的二维亚化学计量拓扑结构和显著的局部电荷极化特性赋予了材料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PTT-COF中的非中心对称拓扑结构和噻吩单元的引入,有效扩展了π离域,进而诱导了局部极化并抑制了激子效应,从而大幅提高了光催化效率.此外,通过二茂铁甲醛的后修饰,结合这些独特的结构特性,PTT-COF在光催化析氢反应中表现出高活性和出色的长期耐久性.本文的研究不仅为设计和构建具有独特结构的新型2D-SSCOF提供新思路,也为构建具有丰富光催化功能的材料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产氢 电荷分离 亚化学计量共价有机框架 拓扑结构 激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水热法制备MoO3纳米带/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电化学性能
4
作者 吕星 罗成 梁桂杰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8-395,402,共9页
为了提高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三氧化钼(MoO_(3))的储能性能,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MoO3纳米带/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复合材料,研究了水热法对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 为了提高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三氧化钼(MoO_(3))的储能性能,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MoO3纳米带/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复合材料,研究了水热法对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形貌观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循环伏安曲线、恒流充放电曲线等方法对材料的物相、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通过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得MoO_(3)纳米带/RGO复合材料,复合前MoO_(3)比电容为228 F∙g^(‒1),复合后比电容提高了17.5%。复合材料中MoO_(3)纳米带被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裹或者附着在还原氧化石墨烯表面,增强了材料的导电性并使其结构更稳定,从而提升了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钼 水热合成 氧化石墨烯 超级电容器 比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交联聚合物电解质的准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7
5
作者 梁桂杰 钟志成 +5 位作者 许杰 张增常 陈美华 李在房 和平 候秋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52-2860,共9页
采用柠檬酸(CA)交联聚乙二醇(oligo-PEG,平均分子量Mw=200,400,1000,2000),合成具有可生物降解性能的聚柠檬酸-乙二醇(PCE)交联聚酯,并以此为基体材料制备得到准固态的三维交联型PCE/LiI/I2聚合物电解质.采用红外吸收光谱(IR)、核磁共... 采用柠檬酸(CA)交联聚乙二醇(oligo-PEG,平均分子量Mw=200,400,1000,2000),合成具有可生物降解性能的聚柠檬酸-乙二醇(PCE)交联聚酯,并以此为基体材料制备得到准固态的三维交联型PCE/LiI/I2聚合物电解质.采用红外吸收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扫描电镜(SEM)和Raman光谱分别对PCE基体的分子结构、聚合物电解质的微观形貌以及导电离子对的存在形式进行表征;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扩散系数、电导率以及电池的输出电流-电压(I-V)性能.结果表明,PEG的分子量影响PCE基体膜的微观形貌及其吸液性能,从而影响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能及电池的光电性能:随着PEG分子量Mˉw从200,400,1000增大到2000,PCE基体膜的结构变得疏松,吸液率增加,吸液溶胀后的基体中I-3的跃迁活化能降低,导致电解质的电导率和电池的短路光电流密度随之增加;在60mW·cm-2的入射光强下,四种电解质对应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依次为3.26%、3.34%、4.26%和4.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聚乙二醇分子量 交联 吸液性能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facial Mo-S bond modulated S-scheme Mn_(0.5)Cd_(0.5)S/Bi_(2)MoO_(6)heterojunction for boosted photocatalytic removal of emerging organic contaminants
6
作者 Shijie Li Changjun You +3 位作者 Fang Yang Guijie Liang Chunqiang Zhuang Xin Li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25年第1期259-271,共13页
Inefficient photo-carrier separation and sluggish photoreaction dynamics appreciably undermine the photocatalytic decontamination efficacy of photocatalysts.Herein,an S-scheme Mn_(0.5)Cd_(0.5)S/Bi_(2)MoO_(6)heterojunc... Inefficient photo-carrier separation and sluggish photoreaction dynamics appreciably undermine the photocatalytic decontamination efficacy of photocatalysts.Herein,an S-scheme Mn_(0.5)Cd_(0.5)S/Bi_(2)MoO_(6)heterojunction with interfacial Mo-S chemical bond is designed as an efficient photocatalyst.In this integrated photosystem,Bi2MoO6 and Mn_(0.5)Cd_(0.5)S function as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centers of Mn_(0.5)Cd_(0.5)S/Bi_(2)MoO_(6)microspheres,respectively.Importantly,the unique charge transfer mechanism in the chemically bonded S-scheme heterojunction with Mo-S bond as atom-scale charge transport highway effectively inhibits the photocorrosion of Mn_(0.5)Cd_(0.5)S and the recombination of photo-generated electron-hole pairs,endowing Mn_(0.5)Cd_(0.5)S/Bi_(2)MoO_(6)photocatalyst with excellent photocatalytic decontamination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Besides,integration of Mn_(0.5)Cd_(0.5)S nanocrystals into Bi2MoO6 improves hydrophilicity,conducive to the photoreactions.Strikingly,compared with Mn_(0.5)Cd_(0.5)S and Bi2MoO6,the Mn_(0.5)Cd_(0.5)S/Bi_(2)MoO_(6)unveils much augmented photoactivity in tetracycline eradication,among which Mn_(0.5)Cd_(0.5)S/Bi_(2)MoO_(6)-2 possesses the highest activity with the rate constant up to 0.0323 min-1,prominently outperforming other counterparts.This research offers a chemical bonding engineering combining with S-scheme heterojunction strategy for constructing extraordinary photocatalysts for environmental pur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_(0.5)Cd_(0.5)S/Bi_(2)MoO_(6) Interfacialchemicalbond S-scheme heterojunction Emerging organic contaminants Internalelectricfield Photocat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PEO基凝胶电解质在DSSC中导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梁桂杰 徐卫林 +1 位作者 沈小林 杨红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33-938,共6页
选用4种高分子量的PEO(M^-η=5×10~5、1×10~6、1.5×10~6、2×10~6)作为基质材料配制成凝胶电解质,并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PEO基凝胶电解质的表面形态结构。用DDS-11A型电导率仪测试... 选用4种高分子量的PEO(M^-η=5×10~5、1×10~6、1.5×10~6、2×10~6)作为基质材料配制成凝胶电解质,并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PEO基凝胶电解质的表面形态结构。用DDS-11A型电导率仪测试了电解质的电导率,并且探讨了PEO的含量以及PEO的分子量与电解质电导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EO的含量与分子量的增加,凝胶电解质的电导率值呈非线性关系下降,PEO的分子量与电解质的电导率的关系满足类似Mark-Houwink方程。在光强1000W/m^2条件下,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测试了组装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电池的1-V曲线结果表明,分子量为5×10~5、1×10~6、1.5×10~6、2×10~6的PEO基凝胶电解质对应的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分别为4.12%、4.07%、4.17%和3.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凝胶电解质 PEO基质 分子量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交联杂化型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形成机理、结构模型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梁桂杰 钟志成 +4 位作者 许杰 徐卫林 陈美华 张增常 李文联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57-2064,共8页
合成含有Ti(VI)杂化中心的交联(柠檬酸钛络合体-聚乙二醇)聚酯网络作为基体,水解生成的Nano-TiO2粒子为填料,LiI/I2为导电介质,通过原位聚合复合法制备了Nano-TiO2/(柠檬酸钛络合体-聚乙二醇)/LiI/I2交联杂化型聚合物电解质膜.采用局域... 合成含有Ti(VI)杂化中心的交联(柠檬酸钛络合体-聚乙二醇)聚酯网络作为基体,水解生成的Nano-TiO2粒子为填料,LiI/I2为导电介质,通过原位聚合复合法制备了Nano-TiO2/(柠檬酸钛络合体-聚乙二醇)/LiI/I2交联杂化型聚合物电解质膜.采用局域密度近似(LDA)法、Raman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能量散射X射线分析(EDXA)探讨了交联杂化聚合物基体的形成机理,并建立了其相应的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四异丙氧基钛(Ti(iOPr)4)的含量对Nano-TiO2/(柠檬酸钛络合体-聚乙二醇)/LiI/I2电解质膜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Ti(iOPr)4含量高于12%(w)时,Nano-TiO2粒子和Ti(VI)杂化中心的共同作用不仅有效提高了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σ),而且显著改善了电解质膜与电极间的界面稳定性;Ti(iOPr)4含量为48%(w)时,电解质膜的室温离子电导率达到最大值9.72×10-5S·cm-1,电解质膜的界面电阻于6d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四异丙氧基钛 离子电导率 界面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电子基团对吲哚染料电子结构和吸收光谱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梁桂杰 钟志成 +5 位作者 陈美华 许杰 徐卫林 和平 候秋飞 李在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85-1891,共7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 分别基于B3LYP和PBE1PBE方法研究了一系列含有不同给电子基团的吲哚染料分子(ID1-ID3)的电子结构和吸收光谱性质. 重点比较了不同电子给体对染料的分子结构、吸收光谱以及其在电池中...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 分别基于B3LYP和PBE1PBE方法研究了一系列含有不同给电子基团的吲哚染料分子(ID1-ID3)的电子结构和吸收光谱性质. 重点比较了不同电子给体对染料的分子结构、吸收光谱以及其在电池中的光伏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从ID1、ID2到ID3, 随着电子给体中苯环数目的增加, 吲哚分子上的共轭效应逐渐增大, 导致吲哚分子最高占据分子轨道-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HOMO-LUMO)之间的能隙变窄, 分子的吸收光谱发生红移. 染料分子的吸收光谱和 LUMO 能级分别影响染料的吸光效率和光电转化过程中电子的注入过程, 从而使其二者成为决定电池光伏性能的重要参数. 综合考虑上述两个参数对电池性能的贡献, 通过理论研究证实, 在ID1-ID3系列染料中, ID3具有较长的吸收谱带、较大的分子消光系数和合适的LUMO能级, 从而表现出最为优越的光伏性能, 这与实验得出的结论很好地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吲哚染料 分子结构: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I-Urea二元离子液体基电解质导电性能研究
10
作者 梁桂杰 徐卫林 +3 位作者 许杰 李文斌 沈小林 姚穆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74-979,共6页
简单配位合成LiI-Urea二元离子液体并向其中添加第三组分I_2得到二元离子液体基电解质。采用FITR和紫外分光光度计表征了离子液体的结构及电解质的组成。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测试了电解质中I_3^-的极限电流密度,以此计算得到I_3^-的扩散... 简单配位合成LiI-Urea二元离子液体并向其中添加第三组分I_2得到二元离子液体基电解质。采用FITR和紫外分光光度计表征了离子液体的结构及电解质的组成。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测试了电解质中I_3^-的极限电流密度,以此计算得到I_3^-的扩散系数。测试了电解质的电导率,探讨了电解质的组成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LiI/Urea的配比影响两组分之间的络合作用,从而影响I_3^-的扩散系数及电解质的电导率。室温下,两组分的摩尔比为n(LiI/Urea)=0.225时,I_3^-的扩散系数为2.29×10^(-6)cm^2·s^(-1),电导率达到2.63×10^(-3)S·cm^(-1),满足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实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离子液体 LiI-Urea 电导率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诊断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被引量:5
11
作者 邱维加 白雪 +2 位作者 何卓凯 罗敏 梁桂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8期984-986,共3页
目的 探讨灌注CT成像在缺血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共 15例伴有急性脑血管意外症状和体征的患者 ,起病至就诊时间约为 5~ 2 0h。常规CT检查后立即行CT灌注检查 ,所有图像传送到独立工作站进行处理 ,并用CTPerfusion软... 目的 探讨灌注CT成像在缺血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共 15例伴有急性脑血管意外症状和体征的患者 ,起病至就诊时间约为 5~ 2 0h。常规CT检查后立即行CT灌注检查 ,所有图像传送到独立工作站进行处理 ,并用CTPerfusion软件分别计算出下列参数图像 :脑血容量 ,脑血流量 ,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 ,造影剂达到峰值时间。结果 4/ 15例患者 (发病时间均大于 12h)CT平扫图像能隐约或能较明确地显示出脑梗死灶 ,CT灌注扫描的参数图像能够明确显示出病灶区 ;6/ 15例患者 (发病时间均小于 12h)平扫未发现脑梗死灶 ,但灌注CT检查均显示了参数图像的异常改变 ;5 / 15例患者平扫和灌注CT检查均未发现明显脑梗死灶。结论 脑CT灌注成像是一个新型的功能性影像学检查手段 ,能较好地评价脑的灌注状态 ,可理想地应用于缺血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局部血流 脑缺血 缺血性脑梗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D/0D有序复合SnO2纳米晶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德政 杨高元 +6 位作者 向文灏 王松 李望南 钟杰 黄福志 陈美华 梁桂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94,共10页
通过水热前驱体中的功能添加剂调控一维(1D)纳米棒阵列疏密度,继而在纳米棒间隙沉积零维(0D)纳米颗粒,制备1D/0D有序的复合SnO2电子传输层(ETL),并组装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系统研究前驱体中NaCl添加剂以及后续纳米颗粒的沉... 通过水热前驱体中的功能添加剂调控一维(1D)纳米棒阵列疏密度,继而在纳米棒间隙沉积零维(0D)纳米颗粒,制备1D/0D有序的复合SnO2电子传输层(ETL),并组装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系统研究前驱体中NaCl添加剂以及后续纳米颗粒的沉积对复合ETL的形貌结构、光谱性能及界面电荷过程的作用规律,探讨上述作用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机制。前驱体中NaCl的加入使棒密度变小,从而使0D纳米颗粒顺利渗透到1D纳米棒间隙中,其对钙钛矿/ETL和钙钛矿/FTO界面复合的抑制作用是造成器件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增大的原因。在经2 mL饱和NaCl水溶液改性的1D电子传输层ETL-2Cl的基础上,继续沉积0D的纳米颗粒,制备得到新型1D/0D复合电子传输层ETL-2P,后者优良的电荷复合抑制作用(复合电阻是ETL-2Cl的2.9倍)和高效的电子抽提性能(抽提速率3.03×10^7 s^-1,抽提效率91.6%)促成了电池较优的光电性能(光电效率1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SnO2纳米晶 形貌调控 纳米结构 电子传输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NiO_(x)空穴传输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屈俊豪 +3 位作者 张淼 周鹏 李望南 梁桂杰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75-4087,共13页
半导体氧化镍(NiO_(x))价格便宜、空穴迁移率高、化学稳定性好且可低温制备,由其作为空穴传输层(HTL)制备的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极具市场应用前景。NiO_(x) HTL的制备与优化对电池器件的性能至关重要。系统介绍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NiO... 半导体氧化镍(NiO_(x))价格便宜、空穴迁移率高、化学稳定性好且可低温制备,由其作为空穴传输层(HTL)制备的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极具市场应用前景。NiO_(x) HTL的制备与优化对电池器件的性能至关重要。系统介绍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NiO_(x)薄膜的制备工艺及其研究进展。阐述了O_(2)-plasma、紫外、表面钝化等后处理方式对NiO_(x)薄膜的缺陷态、表面化学状态以及材料功函数的调控影响。重点综述了掺杂(过渡金属、碱金属、稀土元素掺杂和元素共掺杂)对NiO_(x)薄膜光学和电学性能以及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最后对NiO_(x)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空穴传输层 NiO_(x) 制备方法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接枝羽绒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欣 徐卫林 梁桂杰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07年第1期4-6,共3页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在羽绒粉体上接枝马来酸酐(MAH)。讨论了接枝反应的温度、时间、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等实验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接枝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接枝对羽绒粉体的回潮率有明显的影响,接枝羽绒粉体的回潮...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在羽绒粉体上接枝马来酸酐(MAH)。讨论了接枝反应的温度、时间、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等实验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接枝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接枝对羽绒粉体的回潮率有明显的影响,接枝羽绒粉体的回潮率增大,随着接枝率的增加,回潮率逐渐下降。红外光谱图显示接枝后羽绒粉体上羰基和S-O键的数量增加,-CH2-键的数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羽绒粉体 接枝 回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chini溶胶–凝胶法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月锋 梁桂杰 +3 位作者 张强 潘峥 李望南 李在房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39-744,共6页
采用Pechini溶胶–凝胶法一步反应工艺制备功能型的TiO_2薄膜,基于界面电荷复合效应探讨Pechini型TiO_2膜厚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机制,并通过膜厚调控对电池性能进行优化。采用UV-Vis、电化学阻抗谱以及暗态I-V测试,系统研究了TiO_2膜... 采用Pechini溶胶–凝胶法一步反应工艺制备功能型的TiO_2薄膜,基于界面电荷复合效应探讨Pechini型TiO_2膜厚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机制,并通过膜厚调控对电池性能进行优化。采用UV-Vis、电化学阻抗谱以及暗态I-V测试,系统研究了TiO_2膜厚对染料吸附量、界面电子复合过程以及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TiO_2膜厚增加,染料吸附量增加引起电池光捕获效率和光电流增加;同时,TiO_2膜中的电子寿命缩短,TiO_2/电解质界面的电子复合几率增大导致电池光电压下降。上述综合作用使得电池效率先增加后减小,并在膜厚为10.7μm时,光电转化效率达到最佳值7.75%(相同工艺条件下常规方法为6.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Pechini溶胶–凝胶法 TiO_2膜厚 界面电荷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水热法低温制备TiO_(2)纳米棒阵列及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文凯 刘鎏 +2 位作者 梁桂杰 徐可 汪竞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146,共5页
利用微乳液水热法降低反应能,在透明导电玻璃衬底上低温合成出金红石相TiO_(2)纳米棒阵列。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阻抗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结构形貌表征和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微乳液体系的加入可有效地降低体... 利用微乳液水热法降低反应能,在透明导电玻璃衬底上低温合成出金红石相TiO_(2)纳米棒阵列。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阻抗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结构形貌表征和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微乳液体系的加入可有效地降低体系表面能,诱发前驱物发生水解缩聚反应,促进TiO_(2)晶粒在溶液-液相-固相三相界面成核和生长,实现低温80℃直接在基底表面生长TiO_(2)纳米棒阵列。同等条件下相比常规水热法,该方法制备TiO_(2)纳米棒阵列相比于传统水热法在同一反应温度下具有更低的反应能且阵列形貌更优,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 微乳液水热法 结构形貌 光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碳、氮共掺杂二氧化钛空心球的制备与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素芹 戴高鹏 +2 位作者 刘华俊 梁桂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85-589,共5页
在H2O2-HF的乙醇-水混合溶液中,通过水热处理碳氮化钛(TiCN)制备了碳、氮共掺杂TiO2空心球(CNTH).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表征了所制备的样品.在可见光(λ≥... 在H2O2-HF的乙醇-水混合溶液中,通过水热处理碳氮化钛(TiCN)制备了碳、氮共掺杂TiO2空心球(CNTH).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表征了所制备的样品.在可见光(λ≥400nm)照射下,通过降解甲基蓝检测了碳、氮共掺杂TiO2空心球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源于TiCN中的部分碳和氮原子原位掺入了TiO2的晶格中,部分碳掺入TiO2点阵的间隙中.该材料在整个可见光区展示了增强的可见光吸收,其带边明显红移.光催化研究表明在强可见光吸收和独特的空心球结构的协同作用下,碳、氮共掺杂TiO2空心球展示了比P25更高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共掺杂 二氧化钛空心球 可见光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对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史金英 李艳肖 +2 位作者 柴书坤 王正 梁桂杰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1017-1019,共3页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6例确诊为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使用舒利迭治疗;治疗组63例,使用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6...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6例确诊为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使用舒利迭治疗;治疗组63例,使用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监测生活质量指标、功能性运动能力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功能性运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功能性运动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可以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噻托溴铵 舒利迭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CAM-1水平检测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的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梁桂杰 高伟 +3 位作者 庞国香 孙爱东 代建新 刘万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25期86-86,共1页
目的分析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CAM-1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性,为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提供参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30例身体检查正常者作为健康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 目的分析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CAM-1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性,为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提供参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30例身体检查正常者作为健康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检测入组对象血清TNF-α、IL-6、ICAM-1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另给予研究组患者鲁南欣康药物干预,比较治疗3月后与治疗前3种炎性因子水平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CAM-1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CAM-1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及病情发展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临床冠心病心绞痛病情的诊断评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IL-6 ICAM-1 冠心病心绞痛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锌、铁、钙、镁、铜5种微量元素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梁桂杰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20期189-190,共2页
目的:了解孕妇在不同孕期锌、铁、钙、镁、铜5种微量元素变化规律。方法:84名正常体检妇女为对照组。按孕周将936名孕妇分为早孕(小于16周)、中孕(16~28周)、晚孕(大于28周)3个实验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孕妇锌、铁、钙、镁、铜... 目的:了解孕妇在不同孕期锌、铁、钙、镁、铜5种微量元素变化规律。方法:84名正常体检妇女为对照组。按孕周将936名孕妇分为早孕(小于16周)、中孕(16~28周)、晚孕(大于28周)3个实验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孕妇锌、铁、钙、镁、铜五种微量元素值。结果:妊娠早期孕妇缺钙明显。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缺乏铁和锌的比例升高,钙元素早孕组缺乏的比例最高,中孕组孕妇缺锌元素的比例最高,晚孕组缺铁元素的比例最高。早、中、晚期镁、铜变化不大,缺乏人数较少。结论:早孕期的孕妇注意钙元素的补充,中孕期应注意锌、钙、铁元素,晚期加强铁元素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微量元素 补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