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近岸海域腹泻性贝类毒素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吴施卫 张纯超 +2 位作者 卢楚谦 刘景钦 梁谦林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51,共4页
通过对近年来南海近岸海域贝类样品的腹泻性贝毒素小白鼠生物法检测结果的分析,表明广西主要的染毒海域是涠洲赤控区、铁山港及防城港等地,海南主要的染毒海域是陵水赤控区、海口、莺歌海、三亚及洋浦等地,广东主要的染毒海域是大鹏湾... 通过对近年来南海近岸海域贝类样品的腹泻性贝毒素小白鼠生物法检测结果的分析,表明广西主要的染毒海域是涠洲赤控区、铁山港及防城港等地,海南主要的染毒海域是陵水赤控区、海口、莺歌海、三亚及洋浦等地,广东主要的染毒海域是大鹏湾赤控区、大亚湾及北津港等地;广西的涠洲赤控区、海南的陵水赤控区及广东的大鹏湾赤控区DSP毒素含量值较高;在染毒的贝类种类方面,广西和海南比较有普遍性,广东主要以华贵栉孔扇贝和翡翠贻贝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近岸海域 腹泻性贝毒素 小白鼠生物法 贝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沿海麻痹性贝毒素的地理分布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吴施卫 卢楚谦 +2 位作者 朱小山 张纯超 梁谦林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43,共4页
对采自2001年和2002年10~11月间的广东省近岸海域15个地点的翡翠贻贝样品,用Oshima麻痹性贝类毒素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主要毒素成份分析.结果显示:高毒性毒素成分STX、GTX1检出率较低,而低毒性毒素成分C1、C2、GTX5及中等毒性毒素成分G... 对采自2001年和2002年10~11月间的广东省近岸海域15个地点的翡翠贻贝样品,用Oshima麻痹性贝类毒素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主要毒素成份分析.结果显示:高毒性毒素成分STX、GTX1检出率较低,而低毒性毒素成分C1、C2、GTX5及中等毒性毒素成分GTX3、GTX4检出率较高;各主要毒素成分在地区间存在一些差异;与2001年相比,2002年各主要毒素成分的检出率和检出的毒素含量值有所降低,消化腺在这方面变化尤其明显;不论消化腺或壳内全部软组织,其PSP毒性的平均值,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大亚湾、大鹏湾海域>深圳湾、珠海海域和粤东海域>粤西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类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 翡翠贻贝 广东近岸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的数据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5
3
作者 周鹏 李冬梅 +5 位作者 蒋跃进 黄楚光 方宏达 梁谦林 苏桂兴 蔡伟叙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4-550,共7页
通过比较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与其他海洋环境监测的异同点,介绍了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数据处理的特点,标准差、仪器与方法探测限的推导方法和计算模式,提出了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数据科学表征和科学判断模式,为准确评价海洋环境放射性污染... 通过比较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与其他海洋环境监测的异同点,介绍了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数据处理的特点,标准差、仪器与方法探测限的推导方法和计算模式,提出了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数据科学表征和科学判断模式,为准确评价海洋环境放射性污染提供重要依据,为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的数据处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监测 放射性 数据处理 标准差 探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珠江口海区人工放射性核素^(90)Sr,^(173)Cs分布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怀 陈炽 梁谦林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2-64,共3页
一、调查区域与分析方法 珠江口调查海区是指北起虎门、南至北纬22°00′,东起大亚湾、西至东经113°30′的海域。设水质调查站20个,表层沉积物调查站14个,采集了3个生物样品。并在8个珠江入海口门处设水质和表层沉积物调查站。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锶90 铯137 海洋污染 珠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γ谱方法测定大鹏湾的沉积速率 被引量:3
5
作者 关祖杰 杨健明 +3 位作者 余君岳 Stokes M.J. 梁谦林 唐俊坚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2期32-37,共6页
用低本底γ谱系统测量沉积物柱芯分层样品的^(210)Pb和^(137)Cs含量,及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得到沉积曲线,从而求出大鹏湾内外4个采样站位沉积物的沉积速率:^(210)Pb方法为0.46~0.27cm·a^(-1... 用低本底γ谱系统测量沉积物柱芯分层样品的^(210)Pb和^(137)Cs含量,及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得到沉积曲线,从而求出大鹏湾内外4个采样站位沉积物的沉积速率:^(210)Pb方法为0.46~0.27cm·a^(-1);^(137)Cs方法为0.38~0.10cm·a^(-1),其值随远离海岸方向而减少。在该海区^(137)Cs方法因外部扰动因素较多,不如^(210)Pb方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鹏湾 Γ谱 沉积速率 放射性同位素 海洋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江核电站运营前附近海域总β放射性水平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力 李冬梅 +4 位作者 周鹏 赵峰 张保学 谷河泉 梁谦林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1-526,共6页
在昌江核电站运营前,研究人员对其附近海域做了水质、沉积物和海洋生物总β放射性调查,并与我国其他海域及昌江核电站周围的陆地环境做了对比。结果表明:(1)海水样品总β比活度范围为0.040~0.074 Bq/L,平均值为0.054 Bq/L,与渤海、黄海... 在昌江核电站运营前,研究人员对其附近海域做了水质、沉积物和海洋生物总β放射性调查,并与我国其他海域及昌江核电站周围的陆地环境做了对比。结果表明:(1)海水样品总β比活度范围为0.040~0.074 Bq/L,平均值为0.054 Bq/L,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近海、大亚湾核电站等海域相比,昌江核电站海域海水中总β放射性水平相对较低;(2)表层沉积物中总β比活度范围为257~925 Bq/kg,平均值为653 Bq/kg,研究海域沉积物中总β放射性水平与香港、青岛、阳江等海域水平相当;(3)海洋生物样品中总β比活度范围为8.7~63.8 Bq/kg,平均值为48.0 Bq/kg,海鱼类、虾类和贝类体内总β平均值分别为56.7 Bq/kg、63.4Bq/kg和24.0 Bq/kg,鱼类和虾类明显大于贝类。本研究可为今后科学、合理地评价核电站运行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β 海水 沉积物 海洋生物 昌江核电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