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科冷痛贴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1
作者 张立 丁亮 +9 位作者 黄正泉 梅伟 邢润麟 殷松江 吴鹏 李晓辰 马振源 张农山 茆军 王培民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3-398,共6页
目的探讨伤科冷痛贴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有效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4年11—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科门诊符合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期间试验组脱落1例,对... 目的探讨伤科冷痛贴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有效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4年11—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科门诊符合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期间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3例、中止1例。试验组采用伤科冷痛贴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南星止痛膏外用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WOMAC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综合评价临床疗效,ELISA法检测2组血清中CGRP、P物质、HMGB1、IL-1β、CXCL12、CXCR4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7、14 d后,2组患者WOMAC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P<0.01),试验组在治疗7 d时得寒加重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2组血清中CGRP、P物质、HMGB1、IL-1β、CXCL12、CXCR4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伤科冷痛贴能明显缓解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可能通过抑制HMGB1/CXCL12/CXCR4通路改善滑膜炎症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寒湿痹阻型 中医外治法 疼痛 伤科冷痛贴 临床研究 滑膜炎症 HMGB1/CXCL12/CXC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MGB1/CXCL12/CXCR4信号轴探讨伤科冷痛贴缓解KOA小鼠冷痛敏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魏义保 张力 +13 位作者 廖太阳 揭立士 马振源 吴鹏 黄正泉 张立 丁亮 梅伟 邢润麟 殷松江 李晓辰 张农山 茆军 王培民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5-202,共8页
目的基于HMGB1/CXCL12/CXCR4信号轴研究伤科冷痛贴对KOA小鼠冷痛敏的干预机制。方法使用碘乙酸钠(MIA)膝关节注射以构建膝骨关节炎(KOA)小鼠模型,提取培养小鼠外周血循环单核细胞并尾静脉回输,动物活体成像观察单核细胞募集部位。于不... 目的基于HMGB1/CXCL12/CXCR4信号轴研究伤科冷痛贴对KOA小鼠冷痛敏的干预机制。方法使用碘乙酸钠(MIA)膝关节注射以构建膝骨关节炎(KOA)小鼠模型,提取培养小鼠外周血循环单核细胞并尾静脉回输,动物活体成像观察单核细胞募集部位。于不同时间点测定各组小鼠冷刺激痛敏阈值。HE染色评估滑膜病理改变水平,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疼痛介质CGRP、Substance P表达,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滑膜组织中的TRPA1、TRPM8、HMGB1、CXCL12、CXCR4、CollagenⅠ、Netrin-1以及背根神经节(DRG)组织中的DCC等冷痛敏相关指标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动物活体成像显示,循环单核细胞尾静脉回输至KOA小鼠后可在膝关节部位募集,且HMGB1组小鼠循环单核细胞在膝关节部位募集更多。此外,与对照组比较,KOA组和HMGB1组小鼠较对照组小鼠滑膜出现炎性病理改变,血清炎症因子和疼痛介质表达升高,冷痛敏阈值降低,滑膜组织和DRG组织中冷痛敏指标蛋白和基因表达上调,且相较于KOA组,HMGB1组小鼠上述改变更为显著(P<0.05);使用伤科冷痛贴或GL干预后,小鼠滑膜炎症减轻,血清炎症因子和疼痛介质减少,冷痛敏阈值上调,且冷痛敏相关指标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的上调被显著逆转(P<0.05)。结论伤科冷痛贴可能通过抑制HMGB1/CXCL12/CXCR4信号通路改善KOA小鼠的滑膜炎症和冷痛敏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伤科冷痛贴 滑膜炎症 冷痛敏 HMGB1/CXCL12/CXCR4 活体成像 训练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福贻教授从“血瘀致衰”辨治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经验
3
作者 谷远洋 梅伟 殷松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20,共5页
总结周福贻教授从“血瘀致衰”理论辨治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经验,认为退行性膝骨关节炎证属本虚标实、本痿标痹,以肝、脾、肾亏虚为本,正气亏虚抗邪能力减弱,风、寒、湿邪侵袭,邪恋瘀阻,久病入络,夹湿夹痰,血瘀血虚,互为因果。从瘀论治退... 总结周福贻教授从“血瘀致衰”理论辨治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经验,认为退行性膝骨关节炎证属本虚标实、本痿标痹,以肝、脾、肾亏虚为本,正气亏虚抗邪能力减弱,风、寒、湿邪侵袭,邪恋瘀阻,久病入络,夹湿夹痰,血瘀血虚,互为因果。从瘀论治退行性膝骨关节炎,以祛瘀生新为其治疗大法,养血活血并重,临床应用时将其分为瘀前期、瘀滞期、瘀后期,分别以祛邪通络、行气活血、培补肝肾为治则治法,将活血化瘀贯穿疾病治疗始终,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致衰 退行性膝骨关节炎 骨痹 祛瘀生新 养血活血 周福贻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培民教授从寒湿致病探讨膝骨关节炎病机及辨治经验
4
作者 康俊峰 茆军 +8 位作者 揭立士 张农山 张立 梅伟 丁亮 吴鹏 殷松江 李晓辰 王培民 《现代中医药》 2025年第2期72-76,共5页
总结江苏省名中医王培民教授审证求因,治病求本,探讨寒湿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病因病机、致病特点,并应用膝痹宁Ⅱ结合中医外治综合治疗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KOA属于“痹证”范畴,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指患者年老... 总结江苏省名中医王培民教授审证求因,治病求本,探讨寒湿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病因病机、致病特点,并应用膝痹宁Ⅱ结合中医外治综合治疗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KOA属于“痹证”范畴,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指患者年老,肝肾亏虚,不能濡养筋骨,标实指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是KOA的致病因素。寒湿外邪为KOA首要病因,针对临床最常见的寒湿痹阻型骨关节炎,王培民教授总以温阳通络之法,在温补肾阳同时,着重祛寒利湿,舒筋止痛,结合易层贴膏、泡脚方等中医外治,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寒湿痹阻 温阳通络 膝痹宁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油田多元热流体吞吐增产机理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梅伟 郑立朝 +6 位作者 张建亮 林珊珊 仝春玥 王庆涛 刘畅 江群 戴金明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650-654,659,共6页
多元热流体为蒸汽、氮气、二氧化碳的高温高压混合气体,具有降低稠油黏度、提高地层压力、改善油藏剖面、提高稠油油藏开发效果等作用。多元热流体吞吐技术在海上稠油高效开发中应用广泛,随吞吐轮次增加,对多元热流体吞吐机理缺乏认知,... 多元热流体为蒸汽、氮气、二氧化碳的高温高压混合气体,具有降低稠油黏度、提高地层压力、改善油藏剖面、提高稠油油藏开发效果等作用。多元热流体吞吐技术在海上稠油高效开发中应用广泛,随吞吐轮次增加,对多元热流体吞吐机理缺乏认知,开采效果降低。为有效提升稠油油田的开采效果,采用油藏模拟分析和多元热流体吞吐及驱替室内试验方法,探究了不同多元热流体组分对增产的贡献,进一步明晰多元热流体吞吐增产机理,为多元热流体热采方案优化设计和吞吐后开发调整提供理论指导和有效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海上油田通过多元热流体热采示范应用,油田日产油由热采前218m^(3)·d^(-1)升至最高641m^(3)·d^(-1),增幅195%,热采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热采 多元热流体吞吐 室内实验 增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类文明发展看区域阻滞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被引量:2
6
作者 梅伟 张良成 +1 位作者 江伟 田玉科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61-564,共4页
一、人类文明发展简史和对疼痛的认知人类社会发展最早期的原始社会可能长达二三百万年,这一阶段人类学会了使用工具和用火,大大提高了原始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只用了几千年,这一阶段农业快速发展,解决了粮... 一、人类文明发展简史和对疼痛的认知人类社会发展最早期的原始社会可能长达二三百万年,这一阶段人类学会了使用工具和用火,大大提高了原始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只用了几千年,这一阶段农业快速发展,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人类发明了文字,之后数学、天文学、医学、宗教和哲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 区域阻滞技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梅伟 洪博文 丁亮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比较空心加压螺钉(CCS)和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FNS组(采用FNS固定治疗,15例)和CCS组(采用CCS固定治疗,27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 目的比较空心加压螺钉(CCS)和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FNS组(采用FNS固定治疗,15例)和CCS组(采用CCS固定治疗,27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步态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4个月。切口长度CCS组短于FNS组(P<0.05);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FNS组少(短)于CCS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约3个月CCS组2例出现CCS松动及退钉现象,经减少活动后未影响骨折愈合。下地部分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FNS组均短于CCS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均可部分负重行走。结论与CCS固定相比,FNS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术中透视次数少、手术时间短,且固定稳定、牢靠,在“早活动、晚负重”原则下利于患肢功能锻炼,更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 空心加压螺钉 股骨颈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早期预后的影响: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郑红波 梅伟 +3 位作者 李勇 程鹏 花璐 刘天柱 《骨科》 CAS 2024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骨科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GA组)、复合麻醉组(CA组)、外周神经阻滞组(PNB组)和...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骨科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GA组)、复合麻醉组(CA组)、外周神经阻滞组(PNB组)和腰麻组(SA组),与GA组和CA组比较,PNB组和SA组病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合并症比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病人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恢复室(PACU)观察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记录低血压、血管活性药物泵注、术后24 h补救镇痛、舒芬太尼用量、术后炎性指标和48 h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GA组、CA组比较,PNB组和SA组病人低血压、低氧血症、血管活性药物泵注、急性心肌损伤、术后谵妄、术后恶心呕吐(PONV)、补救镇痛、入住ICU的发生率更低,舒芬太尼用量、炎性指标水平更低,术后PACU观察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A组比较,CA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中低血压、血管活性药物泵注和补救镇痛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全身麻醉和复合麻醉相比,外周神经阻滞和腰麻是老年病人全膝关节置换术推荐的麻醉方式,可以改善早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全身麻醉 腰麻 外周神经阻滞 早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RT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研究膝痹宁Ⅱ联合脂肪干细胞外泌体保护软骨细胞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康俊峰 姜众会 +9 位作者 揭立士 伏厚宇 施蕾 苏子珊 廖太阳 张立 梅伟 李晓辰 茆军 王培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16-2324,共9页
目的通过SIRT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探讨膝痹宁Ⅱ(XBN)和脂肪干细胞外泌体(ADSC-Exos)单独及联合应用保护膝骨关节炎(KOA)软骨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软骨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CON组)、模型组(KOA组)、外泌体组(EXOs组)、膝痹宁Ⅱ含药血清... 目的通过SIRT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探讨膝痹宁Ⅱ(XBN)和脂肪干细胞外泌体(ADSC-Exos)单独及联合应用保护膝骨关节炎(KOA)软骨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软骨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CON组)、模型组(KOA组)、外泌体组(EXOs组)、膝痹宁Ⅱ含药血清组(XBN组)、膝痹宁Ⅱ含药血清+外泌体组(XBN+EXOs组),观察膝痹宁Ⅱ含药血清及ADSC-Exos对退变软骨细胞的影响。将大鼠软骨细胞分为空白组(CON组)、模型组(KOA组)、膝痹宁Ⅱ含药血清+外泌体组(XBN+EXOs组)、膝痹宁Ⅱ含药血清+外泌体+EX-527组(EX-527组),基于SIRT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观察膝痹宁Ⅱ含药血清联合ADSC-Exos对退变软骨细胞的影响。观察软骨细胞病理形态、线粒体自噬水平、软骨细胞退变相关蛋白及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外泌体示踪显示,ADSC-Exos能与软骨细胞线粒体结合。病理染色结果显示,经LPS干预后软骨细胞发生退变,ADSC-Exos和XBN含药血清联合干预可改善软骨退变;加SIRT1抑制剂EX-527后,其对软骨细胞损伤修复作用明显下降。与CON组比较,KOA组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水平下降(P<0.05),软骨细胞MMP3、MMP13、ADAMTS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ollagen II、TIMP1、ACAN、PINK1、Parkin、p62和LC3A/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KOA组比较,各治疗组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水平升高(P<0.05),软骨细胞MMP3、MMP13、ADAMTS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Collagen II、TIMP1、ACAN、PINK1、Parkin、p62和LC3A/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其中,XBN+Exos组改变最明显。SIRT1抑制剂EX-527干预后,这种调节作用明显降低(P<0.05)。结论ADSC-Exos和XBN含药血清均能通过激活SIRT1/PINK1/Parkin信号通路,增强线粒体自噬,改善线粒体功能,延缓软骨细胞退变,且二者联合具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外泌体 膝痹宁Ⅱ 线粒体自噬 软骨细胞 膝骨关节炎
原文传递
滑膜纤维化与膝骨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魏义保 马振源 +5 位作者 廖太阳 杨楠 梅伟 吴鹏 王培民 黄正泉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膝骨关节炎(KOA)是全球范围内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案。KO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疾病,其发病与滑膜炎症密切相关,关节内长期的炎症环境造成的组织损伤会诱导滑膜成纤维细胞异常分化,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导致滑膜... 膝骨关节炎(KOA)是全球范围内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案。KO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疾病,其发病与滑膜炎症密切相关,关节内长期的炎症环境造成的组织损伤会诱导滑膜成纤维细胞异常分化,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导致滑膜纤维化(SF)的出现,从而进一步加重膝关节疼痛,这也是造成膝关节僵硬和功能受限的主要原因。SF的出现加速了KOA的病程进展,因此深刻认识SF的产生机制及其在KOA病理进展中的作用,对KOA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关节僵硬 滑膜纤维化 滑膜炎症 转化生长因子-β 纤维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PVP术后椎体感染(附13例报告)
11
作者 包肖肖 潘强强 +3 位作者 苏锴 张振辉 梅伟 王庆德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86-89,共4页
目的观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椎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PVP术后椎体感染的患者13例,均接受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的感染指标(ESR、CRP)、疼痛评分(VAS... 目的观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椎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PVP术后椎体感染的患者13例,均接受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的感染指标(ESR、CRP)、疼痛评分(VAS)、神经功能分级(ASIA)。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无切口感染、窦道形成、神经症状加重或死亡等严重并发症。1例患者切口延迟愈合,对症处理后痊愈。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等情况。13例患者术前ESR、CRP和VAS评分分别为(48.9±21.4)mm/h、(40.2±33.9)mg/L、(8.1±1.2)分,末次随访时ESR、CRP和VAS评分分别为(14.2±2.9)mm/h、(2.8±1.2)mg/L、(2.2±0.7)分,末次随访时ESR、CRP和VAS评分与术前相比,P均<0.05。13例患者中,有神经损害症状的5例患者的ASIA分级由治疗前的D级恢复至E级,无神经损害症状的8例患者的ASIA分级未发生变化。结论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PVP术后椎体感染的临床效果较好,术后椎体感染指标得到控制、疼痛评分下降、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术后并发症 椎体感染 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手术患者术后发生硬膜外血肿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12
作者 周迎超 梅伟 +4 位作者 张振辉 栾继耀 王金炉 张腾飞 胡世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512,531,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颈椎手术患者术后发生硬膜外血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自... 目的:系统评价颈椎手术患者术后发生硬膜外血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自建库至2023年4月公开发表的有关颈椎手术患者术后发生硬膜外血肿的回顾性或前瞻性研究,2名评价者分别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所获文献进行文献筛选,采用NOS量表进行质量评价,提纳取入文献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以及与颈椎术后硬膜外血肿发生相关研究因素(如手术节段、是否合并后纵韧带骨化、手术时间、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以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等),通过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漏斗图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偏倚风险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纳入文献的NOS质量评分均在6~8分,其中11篇为高质量研究,1篇为中质量研究。Meta分析显示:男性[比值比(odds ratio,OR)=2.8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73,4.67),P<0.0001]、BMI>24kg/m^(2)[OR=8.50,95%CI(2.56,25.24),P=0.0005]、多手术节段(手术节段≥2)[OR=2.26,95%CI(1.42,3.59),P=0.0005]、手术时长>2h[OR=1.46,95%CI(1.08,1.97),P=0.01]、术前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OR=3.60,95%CI(1.00,12.99),P=0.05]是颈椎术后发生硬膜外血肿的危险因素。采用漏斗图对纳入文献最多的影响因素手术节段及术中出血量进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显示手术节段不存在发表偏倚,而术后出血量存在部分发表偏倚。结论:男性、BMI过大、多节段手术、手术时间长、术前服用非甾体类抗炎类药物等是颈椎术后SEH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手术 硬膜外血肿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旁矢状斜位平面内与短轴平面内蛛网膜下腔穿刺入路的比较
13
作者 黄俊杰 梅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15,共3页
随着超声可视化技术在椎管内麻醉中的应用,椎管内麻醉的安全性与成功率得到了提高^([1])。超声引导技术可实时显示穿刺路径,观察麻醉药物扩散情况,提高椎管内穿刺的准确率与成功率^([2-4])。目前超声引导下蛛网膜下腔穿刺入路主要有3种... 随着超声可视化技术在椎管内麻醉中的应用,椎管内麻醉的安全性与成功率得到了提高^([1])。超声引导技术可实时显示穿刺路径,观察麻醉药物扩散情况,提高椎管内穿刺的准确率与成功率^([2-4])。目前超声引导下蛛网膜下腔穿刺入路主要有3种:旁矢状斜位、短轴位和斜轴位入路^([5]),其中旁矢状斜位^([6])和短轴入路^([7-8])的应用较广泛。旁矢状斜位入路因具有较好的成像质量,是目前常用的引导入路,但对体位要求较高(右利手的操作者需要患者左侧卧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麻醉 斜位 右利手 左侧卧位 轴平面 位平面 体位要求 可视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并发症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2
14
作者 梅伟 杜良杰 +4 位作者 蔡钦林 王少波 陈长安 杨勇 王春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 :分析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并发症的原因 ,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自 1994年 5月~ 2 0 0 0年11月行该手术的 6 4 7例病例。结果 :6 4 7例中 39例出现并发症 ,占 6 0 3% ,其中硬膜外血肿 5例 (0 77% )、脊髓损伤 4例 (0 6... 目的 :分析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并发症的原因 ,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自 1994年 5月~ 2 0 0 0年11月行该手术的 6 4 7例病例。结果 :6 4 7例中 39例出现并发症 ,占 6 0 3% ,其中硬膜外血肿 5例 (0 77% )、脊髓损伤 4例 (0 6 2 % )、硬脊膜损伤 7例 (1 0 8% )、椎管扩大不充分 5例 (0 77% )、术式选择不当 2例 (0 31% )、神经根牵张痛 7例 (1 0 8% )、第 5颈神经根麻痹 3例 (0 4 6 % )、开门后再关门 3例 (0 4 6 % )、感染 3例 (0 4 6 % )。结论 :重视术前检查 ,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 ,注意开门操作的各个环节 ,加强术后管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扩大成形术 并发症 颈椎管狭窄症 原因 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麻醉发展历程及展望——顺应时代发展,推进区域麻醉技术可视化 被引量:21
15
作者 梅伟 田玉科 黄宇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41-943,共3页
区域麻醉简史人们进行过很多能让躯体感觉变迟钝的尝试,包括冷冻、神经压迫等,其中有些已无法考证,这些方法大多效果有限。局麻药物的发现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乙醚、氯乙烷、吗啡等都曾被用作"局麻药",但阻滞作用并不确切[1]。南美人在4... 区域麻醉简史人们进行过很多能让躯体感觉变迟钝的尝试,包括冷冻、神经压迫等,其中有些已无法考证,这些方法大多效果有限。局麻药物的发现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乙醚、氯乙烷、吗啡等都曾被用作"局麻药",但阻滞作用并不确切[1]。南美人在4 000年前就有咀嚼古柯叶的习惯,其主要成分可卡因于1855年被成功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麻醉 局麻药物 古柯叶 实习医师 神经压迫 会议报道 阻滞作用 超声 吗啡 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中两种体位的比较 被引量:10
16
作者 梅伟 张毅 +3 位作者 金传刚 张传汉 罗爱林 田玉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61-663,共3页
目的比较俯卧位和侧卧位下超声引导腰丛和臀大肌下入路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择期下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侧卧位组和俯卧位组,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腰丛和臀大肌下入路坐骨神经阻滞。超声测量穿刺深度,记录实际穿刺深度,... 目的比较俯卧位和侧卧位下超声引导腰丛和臀大肌下入路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择期下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侧卧位组和俯卧位组,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腰丛和臀大肌下入路坐骨神经阻滞。超声测量穿刺深度,记录实际穿刺深度,对比操作时间和调整穿刺方向次数,评价手术麻醉效果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俯卧位组腰丛阻滞操作时间短于侧卧位组(P<0.01),但俯卧位下行坐骨神经阻滞时常需改变体位方能成功,两组阻滞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俯卧位和侧卧位均可用于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腰丛阻滞时俯卧位优于侧卧位,臀大肌下入路坐骨神经阻滞侧卧位优于俯卧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体位 腰丛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58
17
作者 梅伟 杨修群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7-589,共13页
利用1951-2001年10个代表站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法分析了51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年和季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的变化趋势,用Mann_Kendall法对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的突变进行了检验,并对日降水量分级别讨论了各等级对总... 利用1951-2001年10个代表站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法分析了51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年和季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的变化趋势,用Mann_Kendall法对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的突变进行了检验,并对日降水量分级别讨论了各等级对总降水量贡献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1)该区域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春季和夏季降水量分别有显著减少和增加的趋势;(2)除夏季外,其余各季和年的降水日数均为显著减少,且年降水日数减少的突变发生在1977-1978年之间;(3)由于年降水量的微弱增加和年降水日数的显著减少,导致年降水强度的显著增加,且年降水强度的突变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4)年降水强度增加主要是由于暴雨(日降水量≥50.0 mm)对降水总量贡献的增加,而暴雨对降水总量贡献的增加又是由于其对降水日数贡献的增加,因为暴雨本身强度的变化趋势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地区 降水日数 降水强度 暴雨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陈旧性颈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6
18
作者 梅伟 陈长安 +1 位作者 杨勇 杜良杰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12期729-731,共3页
目的探讨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采取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颅骨牵引下切开复位。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先采用俯卧位,充分松解后方关节突交锁与脊髓后方压迫。然后置平卧位,行前路椎体复位、减... 目的探讨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采取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颅骨牵引下切开复位。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先采用俯卧位,充分松解后方关节突交锁与脊髓后方压迫。然后置平卧位,行前路椎体复位、减压、植骨及安放钢板固定。结果15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4个月,脱位均完全复位,平均融合时间33个月,无植骨不愈合及内固定断裂、松动、脱出。无术中血管、神经系统损伤,颈椎生理曲度、脱位椎间高度、颈椎的稳定性维持良好。12例脊髓不全损伤神经功能改善。结论前后路联合手术,可解除后方关节突的交锁及椎管的压迫,经前侧入路复位、植骨与固定,可完全恢复颈椎的序列,使椎管前后方压迫得到彻底解除,植骨块与上下椎体间接触面积增大,融合率较高,安放钢板操作容易,颈椎术后即刻得到稳定,减少了卧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后路联合 颈椎 陈旧性 植骨 手术治疗 压迫 椎体 平均 目的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L”形防旋鞋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梅伟 杜良杰 +4 位作者 杨勇 朱耀辉 陈长安 王春丽 李学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44-544,F003,共2页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治疗过程中患肢外旋的防治效果。方法 :89例股骨颈骨折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自行设计的“L”形防旋鞋 ,同期 45例股骨颈骨折应用“T”形木板鞋 ,两组相比。结果 :“L”形防旋鞋 89例中 ,86例防旋效果理想 ,满意率 96 .6...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治疗过程中患肢外旋的防治效果。方法 :89例股骨颈骨折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自行设计的“L”形防旋鞋 ,同期 45例股骨颈骨折应用“T”形木板鞋 ,两组相比。结果 :“L”形防旋鞋 89例中 ,86例防旋效果理想 ,满意率 96 .69% ;“T”形鞋中 ,9例达到满意的防旋效果 ;满意率仅占 2 0 %。结论 :“L”形防旋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旋作用力分散且防旋力量强、可避免足部压疮 ,防旋作用可靠 ,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颈骨折 “L”形鞋 外固定 设计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心脏手术患者全麻后早期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梅伟 刘尚昆 +3 位作者 张治国 张传汉 罗爱林 田玉科 《临床外科杂志》 2010年第5期344-347,共4页
目的分析非心脏手术全身麻醉后早期谵妄发生的术前和术中危险因素。方法2009年6月全身麻醉下接受择期非心脏手术且术后在麻醉恢复室留观患者228例符合研究入选标准,根据CAM—ICU诊断标准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收集21个术前因素,14个... 目的分析非心脏手术全身麻醉后早期谵妄发生的术前和术中危险因素。方法2009年6月全身麻醉下接受择期非心脏手术且术后在麻醉恢复室留观患者228例符合研究入选标准,根据CAM—ICU诊断标准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收集21个术前因素,14个术中因素,分析与早期术后谵妄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8个术前变量(年龄、ASA分级、术前血钙、血肌酐、血糖、总胆红素和/或直接胆红素、血清总蛋白和/或白蛋白、恶性疾病)和6个术中变量(手术类型、手术部位、麻醉维持方式、术中总输液量,术中总体液丢失量和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入麻醉(OR=6.3,P〈0.05)、恶性疾病(OR=3.5,P〈0.01)、高ASA分级(OR=3.4,P〈0.01)、直接或间接胆红素增高(OR=2.5,P〈0.05)以及开放手术(OR=2.4,P〈0.05)是早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论吸入麻醉、恶性疾病、高ASA分级、术前直接或间接胆红素增高和开放手术是择期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谵妄 麻醉恢复室 危险因素 非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