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冶铁矿井下通风系统改造设计 被引量:6
1
作者 梅林芳 吴冷峻 《矿业快报》 2007年第4期63-64,共2页
针对大冶铁矿井下通风系统存在的新风大量短路、采区污风循环、通风网络复杂难调的问题,深入研究了该系统分区通风、多机站联合运行的特点,对通风系统改造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预测了通风效果。
关键词 分区通风 多机站 网络解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山底部结构巷道群开挖扰动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徐文彬 宋卫东 +2 位作者 杜建华 梅林芳 刘博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89-696,共8页
为了研究开挖顺序和布置形式对底部结构巷道群稳定性的影响,借用三维FLAC3D数值计算软件,结合大冶铁矿-180 m阶段底部出矿结构巷道群的工程实例,分析了交叉型巷道群围岩由于不同的开挖顺序而产生不同的应力状态、位移变形以及塑性屈服... 为了研究开挖顺序和布置形式对底部结构巷道群稳定性的影响,借用三维FLAC3D数值计算软件,结合大冶铁矿-180 m阶段底部出矿结构巷道群的工程实例,分析了交叉型巷道群围岩由于不同的开挖顺序而产生不同的应力状态、位移变形以及塑性屈服变化特征;对比了不同布置形式的底部结构在开挖影响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交叉型巷道的应力、变形分布与开挖扰动的顺序和布置形式相关,开挖顺序和布置形式不同,巷道围岩的应力、位移变化程度有明显的差别;交替式开挖顺序对底部结构巷道群围岩的扰动程度最小;对称布置的底部结构在施工形成过程中表现的稳定性更高;依据上述研究结论,指导了大冶铁矿底部结构设计和施工顺序,同时对类似矿山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底部结构 巷道群 采矿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及神经网络的岩体力学参数反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鹏 周传波 +2 位作者 郭廖武 梅林芳 李扬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共4页
以大冶铁矿高陡边坡为例,应用差分法、正交设计和BP神经网络建立了边坡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反分析方法。按照正交设计要求选取不同物理力学参数,用FLAC3D差分程序建立模型并计算得出相应的BP神经网络分析样本,对样本进行了BP网络训练,再将... 以大冶铁矿高陡边坡为例,应用差分法、正交设计和BP神经网络建立了边坡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反分析方法。按照正交设计要求选取不同物理力学参数,用FLAC3D差分程序建立模型并计算得出相应的BP神经网络分析样本,对样本进行了BP网络训练,再将现场监测数据作为输入样本值,对岩体力学参数进行了神经网络反分析,分析结果满足工程要求,表明该反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力学参数反分析 有限差分法 神经网络 高陡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地压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宋卫东 梅林芳 +1 位作者 谭玉叶 黄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16,39,共5页
以大冶铁矿井下车间采场结构参数调整为工程背景,依据宏观调查和巷道围岩变形实测资料,采用位移反分析的方法,运用FLAC数值模拟分析软件,从应力变化规律、位移场分布特征和塑性破坏区变化特点等多个方面,对采场结构参数调整前后的采场... 以大冶铁矿井下车间采场结构参数调整为工程背景,依据宏观调查和巷道围岩变形实测资料,采用位移反分析的方法,运用FLAC数值模拟分析软件,从应力变化规律、位移场分布特征和塑性破坏区变化特点等多个方面,对采场结构参数调整前后的采场地压变化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研究揭示了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过程中采场地压的基本变化规律,对于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在地下金属矿山的推广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间距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采场地压 FLAC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转地下开采覆盖层漏风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杜翠凤 王宾 +2 位作者 刘志军 梅林芳 盛建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2-125,共4页
大冶铁矿是由露天转地下并采用崩落法开采的矿井,生产过程中地表漏风严重,导致井下通风困难。为控制地表漏风,拟通过回填崩落围岩和抛尾矿颗粒形成覆盖层。基于实验室相似模拟实验,对4种粒径岩石颗粒的孔隙率及覆盖层的漏风特性进行了研... 大冶铁矿是由露天转地下并采用崩落法开采的矿井,生产过程中地表漏风严重,导致井下通风困难。为控制地表漏风,拟通过回填崩落围岩和抛尾矿颗粒形成覆盖层。基于实验室相似模拟实验,对4种粒径岩石颗粒的孔隙率及覆盖层的漏风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孔隙率与覆盖层高度的关系。其结果不仅为大冶铁矿确定覆盖层高度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其他矿山也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层 相似模拟实验 漏风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FC数值模拟的无底柱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刘志娜 梅林芳 宋卫东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共3页
结合大冶铁矿东采车间工程条件,设计了几种无底柱采场结构参数,并运用PFC数值模拟软件,对多个采场结构方案进行模拟分析,根据各方案的矿石回收指标和现场实施的难易程度,推荐采用分段高度12m、进路间距15m、崩矿步距2.0-2.5m的... 结合大冶铁矿东采车间工程条件,设计了几种无底柱采场结构参数,并运用PFC数值模拟软件,对多个采场结构方案进行模拟分析,根据各方案的矿石回收指标和现场实施的难易程度,推荐采用分段高度12m、进路间距15m、崩矿步距2.0-2.5m的最优采场结构参数组合。同时研究了放矿过程中不同阶段颗粒间接触力的变化规律,详细分析了数值模拟结果回收率偏高和贫化率偏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采场结构参数 数值模拟 P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铁矿嗣后充填采场围岩变形机理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东旭 宋卫东 +1 位作者 颜钦武 梅林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共5页
以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借助全站仪、应变计和数码相机等仪器监测了模型围岩的变形、应力以及破坏情况,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条件下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场的围岩变形与应力变化特征,以及发生破坏时的规律与特征。主要研究... 以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借助全站仪、应变计和数码相机等仪器监测了模型围岩的变形、应力以及破坏情况,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条件下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场的围岩变形与应力变化特征,以及发生破坏时的规律与特征。主要研究结果为:揭示了大冶铁矿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采场顶板与矿柱所受应力分布为拉剪应力和压应力;顶板是采场稳定的关键因素,应保证充填体与顶板良好的接触关系,提高接顶率;采场内应力分布规律与回采方向相反,偏向于首采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嗣后充填 物理实验 跨度 变形 顶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转地下崩落法开采对高陡边坡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扬 梅林芳 周传波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18,21,共6页
针对大冶铁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形成的塌陷区问题,采用ANSYS和FLAC3D联合建立了三维模型,研究了塌陷区回填和不回填两种情况对露天转地下开采形成的高陡边坡的影响。通过对位移场、塑性区和应力场的计算结果分析,得出了影响规律。并... 针对大冶铁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形成的塌陷区问题,采用ANSYS和FLAC3D联合建立了三维模型,研究了塌陷区回填和不回填两种情况对露天转地下开采形成的高陡边坡的影响。通过对位移场、塑性区和应力场的计算结果分析,得出了影响规律。并设立位移监测点,分析高陡边坡的变形规律,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对塌陷区的回填限制了高陡边坡岩体的位移,改善了边坡岩体的应力状态,使边坡更加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底柱崩落法 塌陷区 数值模拟 高陡露天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深孔爆破模拟相似律与模型制作 被引量:6
9
作者 马建军 黄宝 +2 位作者 江兵 梅林芳 黄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41,共4页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 ,介绍了地下深孔爆破模拟的相似律及由模型试验结果推导实际爆破参数的方法 ,并认为在模拟试验中 ,要每一个影响因素都满足相似律 ,往往做不到 ,应对各因素进行分析 ,确定其对所考虑问题的影响程度 ,尽可能满足主要因...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 ,介绍了地下深孔爆破模拟的相似律及由模型试验结果推导实际爆破参数的方法 ,并认为在模拟试验中 ,要每一个影响因素都满足相似律 ,往往做不到 ,应对各因素进行分析 ,确定其对所考虑问题的影响程度 ,尽可能满足主要因素的相似 ,不能满足的要求近似相似 ,影响较小的因素忽略不计。同时按爆破模拟相似律的要求设计了小型水泥砂浆试验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深孔爆破 爆破模拟 相似律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拉槽法在大冶铁矿铁门坎南采区分段空场采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建军 叶义华 +2 位作者 梅林芳 陆垂庆 黄勇 《有色金属》 CSCD 2002年第1期75-77,97,共4页
在大冶铁矿铁门坎南采区用分段空场法开采缓倾斜挂帮矿时 ,采用切割天井与出矿进路进行联合拉槽 ,即以切割天井为自由面 ,在出矿进路中 ,打与切割天井平行的扇形炮孔 ,按矿岩实际边界 ,逐排爆破崩落矿石 ,形成切割槽。根据矿山的实际开... 在大冶铁矿铁门坎南采区用分段空场法开采缓倾斜挂帮矿时 ,采用切割天井与出矿进路进行联合拉槽 ,即以切割天井为自由面 ,在出矿进路中 ,打与切割天井平行的扇形炮孔 ,按矿岩实际边界 ,逐排爆破崩落矿石 ,形成切割槽。根据矿山的实际开采条件 ,选择切割槽的合适位置 ,合理布置炮眼 ,应用一炮成井技术 ,与“V”型切割拉槽相比 ,其切割工程量减少 60 % ,切割成本降低 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空场法 缓倾斜矿体 切割拉槽 一炮成井 联合拉槽法 铁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洞-74m水平采矿巷道锚喷参数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颖康 周传波 +2 位作者 郭廖武 尹小鹏 梅林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533-536,共4页
在对大冶铁矿龙洞-74 m水平采矿巷道现场工程地质勘查、室内矿岩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的基础上,首先运用工程类比法中的Q指标法和RMR法确定巷道的锚喷支护参数,然后运用2D-σ有限元软件对由工程类比法确定的锚喷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 在对大冶铁矿龙洞-74 m水平采矿巷道现场工程地质勘查、室内矿岩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的基础上,首先运用工程类比法中的Q指标法和RMR法确定巷道的锚喷支护参数,然后运用2D-σ有限元软件对由工程类比法确定的锚喷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不同锚喷支护参数的数值模拟结果,结合现场施工情况,最终获得该巷道最优锚喷支护参数,并对锚喷支护加固机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巷道 锚喷参教 教值模拟 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铁矿高阶段并段开采结构参数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劲 张欢 +1 位作者 梅林芳 宋卫东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4期36-42,53,共8页
目的:针对大冶铁矿随着采深的降低矿石储量逐渐减小的问题,将-450 m中段及-540 m中段进行并段开采是解决深部开采开拓工程量大、投资高的有效途径,充填法高阶段并段开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都有待进行探索及研究。为保证大冶铁矿高阶段并... 目的:针对大冶铁矿随着采深的降低矿石储量逐渐减小的问题,将-450 m中段及-540 m中段进行并段开采是解决深部开采开拓工程量大、投资高的有效途径,充填法高阶段并段开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都有待进行探索及研究。为保证大冶铁矿高阶段并段开采安全高效进行,基于工程地质条件和岩体质量分级结果,开展了大冶铁矿采场高阶段并段开采结构参数优化研究。方法:基于Q系统岩体分级的采场最大无支护跨度计算方法,引入矿岩质量指标,分析矿山各个巷道开采安全要求和断面尺寸,合理确定相应的采场结构参数,计算得到采场最大允许安全跨度。针对高阶段并段开采扰动对上覆岩层的影响,利用FLAC 3D有限元模拟软件对采场高度为105、120、135 m三种方案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不同开采方案下采场顶底板位移变化值和应力分布规律。结果:当阶段高度不超过120 m时,最大位移出现在顶底板中部且变形较小,出现塑性破坏区较少,能保证矿山安全开采。当采场高度达到135 m时,充填体两侧出现拉应力,采场两侧充填体位移量较大,超过采场稳定性。结论:1)结合“Q系统岩体分级的采场最大无支护跨度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岩体完整性、节理特征、地下水和地应力等因素的影响,确定大冶铁矿高阶段并段开采极限跨度为20 m。2)基于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针对三种采场阶段高度一步骤和二步骤回采前后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区对比分析,确定采场高度不宜超过120 m。意义:研究结果以期为大冶铁矿高阶段并段安全开采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优化提供依据,并为国内外同类矿山高阶段开采采场结构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段开采 数值模拟 采场结构参数 二步骤回采 参数优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砂对喷射混凝土强度影响试验研究
13
作者 唐斌 陈清运 +4 位作者 梅林芳 向柳 邵春悦 石啸天 魏敬芮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5期190-195,共6页
以金山店铁矿机制砂为研究对象,对2种不同种类母岩机制砂分别开展X射线衍射试验、筛分试验和抗压强度试验,并与黄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母岩为火成岩的机制砂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黄砂次之,沉积岩最低;长石含量是影响机制砂混凝... 以金山店铁矿机制砂为研究对象,对2种不同种类母岩机制砂分别开展X射线衍射试验、筛分试验和抗压强度试验,并与黄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母岩为火成岩的机制砂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黄砂次之,沉积岩最低;长石含量是影响机制砂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其次矿物的结晶结构和晶粒大小也影响机制砂强度;沉积岩机制砂母岩强度高、细度模数大,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与黄砂混凝土相比降低了14.4%;建议选用长石含量高,抗压强度适中的岩石制备的机制砂来作为井下喷浆用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混凝土 X射线衍射 筛分试验 抗压强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铁矿露天转地下巷道围岩变形监测与稳定性预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夏敬欢 梅林芳 张世雄 《矿业快报》 2006年第12期36-38,共3页
介绍了大冶铁矿高陡边坡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巷道变形监测与稳定性预报研究工作。查明首采分段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治理措施。
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开采 边坡 围岩变形监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灭矿体用浅孔留矿法衔接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实践
15
作者 祝存卫 梅林芳 《矿业快报》 2003年第1期12-15,共4页
大冶铁矿尖林山西区 - 40 m水平以下尖灭矿体 ,用浅孔留矿法来衔接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采矿 。
关键词 浅孔留矿法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铁矿 经济效益 开采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铁矿床充填采矿方案优选及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16
作者 梅林芳 邓朋 +2 位作者 何志义 毛少波 宋卫东 《矿业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共8页
为优选某高价值铁矿床的充填采矿方案及优化采场结构参数,结合该矿床-120~-180 m阶段的开采技术条件,将采矿方案优选视作一个典型模糊决策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的11个指标权重,结合模糊数学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出某铁矿采矿方案为分... 为优选某高价值铁矿床的充填采矿方案及优化采场结构参数,结合该矿床-120~-180 m阶段的开采技术条件,将采矿方案优选视作一个典型模糊决策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的11个指标权重,结合模糊数学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出某铁矿采矿方案为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基于数值模拟对优选的采矿方案的4种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模拟结果表明:在矿房回采过程中,各方案拉伸破坏明显,矿柱与顶板汇合处均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方案Ⅱ的采场两帮中心监测点最大水平位移和顶板中心监测点最大垂直位移分别为9.4 mm、9.6 mm;在矿柱回采过程中,各方案剪切破坏明显,方案Ⅱ的采场顶板中心最大垂直位移为28.0 mm。从安全、经济角度比较出某铁矿最优采场结构参数为矿房宽度15 m、矿柱宽度15 m。该方案与优化的采场结构参数在矿山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价值铁矿 模糊综合评价 数值模拟 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原文传递
挂帮矿充填法开采对高陡边坡及采场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谭玉叶 杜建华 +2 位作者 宋卫东 杨陆海 梅林芳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31-737,共7页
以大冶铁矿高陡边坡下2#挂帮矿回采为工程背景,首先采用GEO--SLOPE软件对挂帮矿开采中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现场监测及模型相似实验相结合的手段,研究矿柱及围岩的应力及位移变化规律,探讨了挂帮矿充填法开采对采场围岩稳定性... 以大冶铁矿高陡边坡下2#挂帮矿回采为工程背景,首先采用GEO--SLOPE软件对挂帮矿开采中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现场监测及模型相似实验相结合的手段,研究矿柱及围岩的应力及位移变化规律,探讨了挂帮矿充填法开采对采场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挂帮矿所在露天初始边坡经过扩帮及内部开采后,安全系数平均值由1.274下降至1.005,边坡稳定性较差;目前空区采场矿柱及围岩稳定性较好,但必须对现有采空区进行充填,改变空区及矿柱应力集中状态,才能进行矿柱及顶底板矿石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开采 挂帮矿 充填 边坡稳定性 监测
原文传递
程潮铁矿全尾砂胶结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38
18
作者 宋卫东 李豪风 +1 位作者 雷远坤 梅林芳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1,共4页
矿山充填可以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节约开支,实现矿山的无废排放,减少重大安全隐患。采用取自程潮铁矿的全尾砂为骨料、普通425#水泥为胶结剂进行配比实验,针对影响充填体强度的灰砂比、龄期及料浆浓度这3个因素进行沉降实验、黏度实验... 矿山充填可以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节约开支,实现矿山的无废排放,减少重大安全隐患。采用取自程潮铁矿的全尾砂为骨料、普通425#水泥为胶结剂进行配比实验,针对影响充填体强度的灰砂比、龄期及料浆浓度这3个因素进行沉降实验、黏度实验、塌落度实验,基于216个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数据,分析得到充填体抗压强度与这3个因素均呈现正相关,依据28 d充填体抗压强度指标确定适合程潮铁矿的充填体配比,可以为程潮铁矿充填采矿工艺参数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砂充填 坍落度 粘度 抗压强度
原文传递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采场结构参数及充填配比优化 被引量:26
19
作者 余海华 宋卫东 +2 位作者 唐亚男 雷远坤 梅林芳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4,共5页
结合金山店铁矿张福山矿区的开采实际,借助FLAC3D三维数值模拟分析软件,对比分析了不同矿房结构参数、不同充填配比的嗣后充填法回采充填过程的采场围岩应力、变形及塑性区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在相同充填配比下,矿柱宽度从15 m增加到18... 结合金山店铁矿张福山矿区的开采实际,借助FLAC3D三维数值模拟分析软件,对比分析了不同矿房结构参数、不同充填配比的嗣后充填法回采充填过程的采场围岩应力、变形及塑性区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在相同充填配比下,矿柱宽度从15 m增加到18 m,矿柱承受的最大应力值由23.3 MPa减少到23.1 MPa,顶板下沉位移由22.2 mm增加到27.7 mm;充填体的强度由2.4 MPa增加到3.8 MPa,矿柱两侧围岩承受的最大应力值由16.3 MPa降低到15.9MPa,顶板下沉位移由413.4 mm减少到104.3 mm。经综合分析比较,确定合理的矿房、矿柱宽度为15 m,充填配比为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采场结构参数 充填配比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