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大化疗辅以卫生宣教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梅继德 汪天平 +7 位作者 何家昶 肖祥 秦形远 张世清 吕大兵 苏高柏 姚振琦 韩阳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5期290-292,共3页
为了增强疫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改变不良的卫生行为,自觉参与血吸虫病防治,我们于1989~1991年选择当涂县江心乡泰兴、普集两村为扩大化疗辅以健康教育的试区,进行对比研究。 试区概况 试区地处长江下游,属江心洲岛型血吸虫病... 为了增强疫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改变不良的卫生行为,自觉参与血吸虫病防治,我们于1989~1991年选择当涂县江心乡泰兴、普集两村为扩大化疗辅以健康教育的试区,进行对比研究。 试区概况 试区地处长江下游,属江心洲岛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泰兴村位于洲滩上游,所属滩地钉螺面积46.7万m^2,人口1 027人;普集村位于洲滩下游,所属滩地钉螺面积60.5万m^2,人口880人,两村相距5~6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化疗 钉螺面积 疫水接触 卫生宣教 流行区 洲滩 钉螺密度 江心乡 血吸虫感染 自我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灭传染源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徐伏牛 汪天平 +11 位作者 秦形远 梅继德 崔新民 陈大林 何家旭 肖祥 周利 方国仁 陆广益 钟读敏 许维嘉 徐奕祥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1-16,共6页
本文报告1987~1990年在安徽省白浪潮区采用不同防制对策消灭传染源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现场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单纯扩大化疗,短期内可一定程度降低疫情,但难以阻断传播;一般性防制(对照),只能使疫情维持在某一水平上;扩大化疗辅以1... 本文报告1987~1990年在安徽省白浪潮区采用不同防制对策消灭传染源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现场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单纯扩大化疗,短期内可一定程度降低疫情,但难以阻断传播;一般性防制(对照),只能使疫情维持在某一水平上;扩大化疗辅以1次性易感带灭螺,防制效果显著,且费用较低,这一措施似可用于对当前三滩的防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传播 扩大化疗 钉螺感染率 居民感染率 防制效果 灭螺 血吸虫感染率 钉螺密度 疫水接触史 耕牛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湖洲滩地区初步控制血吸虫病后流行消长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同山 汪天平 +12 位作者 秦形远 梅继德 崔新民 陈大林 何家昶 肖强 姜庆五 陈明 袁鸿昌 许维嘉 陆广益 钟读敏 王多先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4-28,55,共6页
本文报道经采取不同防制对策,取得不同防制效果后的血吸虫病流行消长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改变钉螺生态环境的纪家坝试区防制效果持久有效,停止干预措施后疫情无回升;以实施灭螺和化疗为对策的董店和三联试区,中止措施后持效2~3年... 本文报道经采取不同防制对策,取得不同防制效果后的血吸虫病流行消长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改变钉螺生态环境的纪家坝试区防制效果持久有效,停止干预措施后疫情无回升;以实施灭螺和化疗为对策的董店和三联试区,中止措施后持效2~3年,疫情便逐年回升;单纯化疗的桂畈试区仅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 根据家畜感染情况和活动特点,认为家畜作为重要传染源,是造成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而自然环境的改变,对疫情的消长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洲滩 防制效果 灭螺 消长规律 纪家 感染度 家畜感染 保虫宿主 常规防治 血吸虫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自然感染藐小棘隙吸虫首次发现 被引量:12
4
作者 肖祥 汪天平 +5 位作者 吕大兵 高剑锋 徐连发 吴维铎 梅继德 徐伏牛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32-135,共4页
本文报道首次在安徽和县发现人体自然感染藐小棘隙吸虫。60条成虫测量结果显示,成虫呈长叶形,大小为1519.4—2056.3×466.4—564.0μm。头领发达,具头棘24枚,背部中央间断。体棘自头领开始,分布至后睾丸后缘。口吸盘大小为107.9—14... 本文报道首次在安徽和县发现人体自然感染藐小棘隙吸虫。60条成虫测量结果显示,成虫呈长叶形,大小为1519.4—2056.3×466.4—564.0μm。头领发达,具头棘24枚,背部中央间断。体棘自头领开始,分布至后睾丸后缘。口吸盘大小为107.9—148.6×102.5—148.6μm。腹吸盘大小为205.0—240.9×205.0—235.8μm。消化道有口、前咽、咽、食道和肠管。睾丸两个,前后相接排列于虫体后1/3部处。阴茎囊位于肠叉后方与腹吸盘之间。卵巢较圆,卵黄腺发达。子宫短,通常只含1个虫卵。虫卵长椭圆形,大小为95.1—116.2×54.3—72.8μm。 采用2.5—40mg/kg剂量的吡喹酮顿服治疗39例患者,均驱得成虫,表明吡喹酮是治疗藐小棘隙吸虫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虫 藐小棘隙吸虫 人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藐小棘隙吸虫病感染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肖祥 吕大兵 +8 位作者 汪天平 高剑峰 朱传刚 张邦炬 安静生 彭宏传 徐明荣 吴继铎 梅继德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研究表明,居民感染藐小棘隙吸虫系由于生饮含有该吸虫见蚴的水或食入其活囊蚴。经常喝生水的居民的感染率为20.1%,较不喝生水居民的感染率1.5%高12.6倍。该地水体中仅检到该吸虫尾蚴.未发现囊蚴。因此可以... 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研究表明,居民感染藐小棘隙吸虫系由于生饮含有该吸虫见蚴的水或食入其活囊蚴。经常喝生水的居民的感染率为20.1%,较不喝生水居民的感染率1.5%高12.6倍。该地水体中仅检到该吸虫尾蚴.未发现囊蚴。因此可以认为,藐小棘隙吸虫感染人体的主要方式是尾蚴直接经口,而囊蚴经口感染为次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藐小棘隙吸虫 感染 流行病学 吸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人体寄生虫分布现状及其特点 被引量:18
6
作者 徐伏牛 吴维铎 +5 位作者 郭见多 胡万富 王之怀 梅继德 王恩木 王勇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2年第4期280-281,共2页
为了解人体寄生虫的分布现状,我们自1986~1989年,在全省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24个县(市)的102个点,其分布现状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一、方法.(一)抽样方法按全国寄生虫分布调查抽样方案,全省分五个片区,即淮北平原、大别... 为了解人体寄生虫的分布现状,我们自1986~1989年,在全省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24个县(市)的102个点,其分布现状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一、方法.(一)抽样方法按全国寄生虫分布调查抽样方案,全省分五个片区,即淮北平原、大别山区、皖东丘陵、皖中平原和皖南山区。各片区按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 寄生虫 分布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血防知识 信念 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汪天平 李启扬 +8 位作者 吕大兵 高丰华 张世清 肖祥 朱传刚 王恩木 吴维铎 梅继德 徐伏牛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6期375-376,共2页
了解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防治血吸虫病知识、信念和行为特征以及对血防教育的需求情况,是开展血防健康教育活动的基础,为此,对当涂、和县及东至县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进行了上述诸方面的调查,结果如下.
关键词 血吸虫病流行区 血防知识 血吸虫病防治 行为调查 湖沼型 血吸虫病传播 安徽省 信念 血防健康教育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1987年血吸虫病急性感染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徐伏牛 汪天平 +5 位作者 秦形远 何家昶 李同山 梅继德 陶承国 崔新民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2期7-42,共2页
1987年我省发生了大批血吸虫病急性感染,对感染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 方法 由省及各流行县、市血防所、站指派专业人员,对确诊病例逐个追访,作个案调查。对全省个案调查卡收集后复核,进行处理分析。 结果 共查到... 1987年我省发生了大批血吸虫病急性感染,对感染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 方法 由省及各流行县、市血防所、站指派专业人员,对确诊病例逐个追访,作个案调查。对全省个案调查卡收集后复核,进行处理分析。 结果 共查到677例急性感染病人,均有疫水接触史及明显的临床症状,体征,其中505例为病原学确诊,余为免疫诊断阳性结合临床确诊。 一、性别、年龄和职业分布:677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水接触史 免疫诊断 调查分析 灭螺 感染方式 临床症状 余为 专业人员 生产性感染 病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喹酮治疗藐小棘隙吸虫病的疗效 被引量:3
9
作者 汪天平 高剑峰 +5 位作者 肖祥 吕大兵 吴维铎 梅继德 安静生 彭宏传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65-167,共3页
为探索藐小棘隙吸虫病治疗方案,本文将200倒粪检藐小棘隙吸虫卵阳性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试用吡喹酮10、5和2.5mg/kg顿服治疗,治后1wk及1月复查,其阴转率分别为100%(69/69)、98.7%(73/74)和98.3—96.3%(56/57—55/57)。经X^2检验,3组... 为探索藐小棘隙吸虫病治疗方案,本文将200倒粪检藐小棘隙吸虫卵阳性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试用吡喹酮10、5和2.5mg/kg顿服治疗,治后1wk及1月复查,其阴转率分别为100%(69/69)、98.7%(73/74)和98.3—96.3%(56/57—55/57)。经X^2检验,3组间无显著性意义(X^2=2.6185,P>0.05),且副作用轻微。治后患者腹痛、腹泻、腹胀和纳差等症状均明显缓解。结果表明吡喹酮是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藐小棘隙吸虫 吡喹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干卵抗原的标准鉴定血清客观指标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维聚 王之怀 +8 位作者 胡万富 许强 谢静芬 管其洲 尹小梅 郝晓君 李同山 梅继德 徐伏牛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5-27,14,共4页
本研究通过对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兔血清实验结果分析,证实了影响其COPT反应活性的主要因素是血清γ-球蛋白的含量水平。首次提出以感染兔血清作为COPT抗原活性检测的标准血清必须达到的客观指标以及相应的日本血吸虫干卵抗原的质量标准。... 本研究通过对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兔血清实验结果分析,证实了影响其COPT反应活性的主要因素是血清γ-球蛋白的含量水平。首次提出以感染兔血清作为COPT抗原活性检测的标准血清必须达到的客观指标以及相应的日本血吸虫干卵抗原的质量标准。实验结果表明,γ-球蛋白含量在20~30mg/ml的感染兔血清作为干卵抗原的标准鉴定血清具有测定干卵活性客观、稳定的特点。用以检测时,环沉率在30%以上的日本血吸虫干卵抗原,具有良好的敏感性(84.0~94.4%)和特异性(96.0~94.0%),适宜于作为COPT诊断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卵抗原 日本血吸虫 诊断抗原 γ-球蛋白 实验结果分析 环卵沉淀试验 血吸虫病人 IgG 抗原活性 寄生虫学教研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人体感染日本棘隙吸虫的发现及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祥 汪天平 +7 位作者 吕大兵 张帮助 高剑峰 安静生 彭宏传 吴维铎 梅继德 方国仁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5-36,共2页
日本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jap onicus)系寄生于人、犬、猫、鸡、鸽等动物的人、畜共患寄生虫。1991年春,作者等在和县陈桥洲发现人体自然感染藐小棘隙吸虫的同时,又发现了日本棘隙吸虫自然感染病例。为了解该病的分布与流行情况,同... 日本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jap onicus)系寄生于人、犬、猫、鸡、鸽等动物的人、畜共患寄生虫。1991年春,作者等在和县陈桥洲发现人体自然感染藐小棘隙吸虫的同时,又发现了日本棘隙吸虫自然感染病例。为了解该病的分布与流行情况,同年秋在陈桥洲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虫感染 日本棘隙吸虫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和县陈桥洲人体藐小棘隙吸虫流行区的发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天平 肖祥 +5 位作者 吕大兵 高剑峰 徐连发 吴维铎 梅继德 徐伏牛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2-33,共2页
藐小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liliputanus),主要寄生于犬、猫、鼠等哺乳动物和鸟类。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未见人体感染的报道。1991年春我们在安徽和县陈桥洲作居民肠道寄生虫病粪便普查时,查见大量棘口科吸虫卵,经药物驱虫,虫体和虫卵送... 藐小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liliputanus),主要寄生于犬、猫、鼠等哺乳动物和鸟类。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未见人体感染的报道。1991年春我们在安徽和县陈桥洲作居民肠道寄生虫病粪便普查时,查见大量棘口科吸虫卵,经药物驱虫,虫体和虫卵送安徽医科大学刘昌威、杨兆莘教授和福建师范大学汪溥钦教授鉴定为藐小棘隙吸虫及其虫卵。现将流行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藐小棘隙吸虫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洲滩型地区急性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控制对策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世清 梅继德 +10 位作者 汪天平 李启杨 苏高柏 赵志贤 张功华 陶承国 吴维铎 徐伏牛 王恩木 马维聚 罗俊平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269-273,共5页
本文分析了洲滩型地区急性血吸虫病流行因素,结果显示:20岁以下为主要感染发病人群,急性感染发生与接触疫水方式密切相关,急感病人有明显的区域聚集性,外来人口急感发病率显著高于疫区人群。根据流行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能... 本文分析了洲滩型地区急性血吸虫病流行因素,结果显示:20岁以下为主要感染发病人群,急性感染发生与接触疫水方式密切相关,急感病人有明显的区域聚集性,外来人口急感发病率显著高于疫区人群。根据流行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能够很快控制血吸虫急性感染,降低居民的患病率,降低滩地阳性钉螺密度及野粪污染程度,并且防制费用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洲滩型 急性 血吸虫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涂县彭兴、泰兴洲滩血吸虫病流行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世清 李启杨 +8 位作者 汪天平 吴维铎 梅继德 王恩木 张洁 周利 苏高柏 姚振琦 但新民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208-210,共3页
本文报道彭兴和泰兴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流行因素,结果表明当地钉螺分布广,有螺面积123.8万m ̄2,阳性螺密度0.0071只/框,钉螺自然感染率为0.14%。人群感染率为7.68%。保虫宿主耕牛的感染率最高(18.9... 本文报道彭兴和泰兴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流行因素,结果表明当地钉螺分布广,有螺面积123.8万m ̄2,阳性螺密度0.0071只/框,钉螺自然感染率为0.14%。人群感染率为7.68%。保虫宿主耕牛的感染率最高(18.97%),而且污染环境严重。居民主要以生活型方式接触疫水,卫生设施较差。KAP调查表明居民血防知识欠缺。流动人口增多使疫情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洲滩型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人口急性血吸虫病感染特点分析
15
作者 张世清 李启扬 +8 位作者 汪天平 吴维铎 梅继德 徐伏牛 王恩木 王光荣 苏高柏 姚振琦 但新民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62-162,共1页
关键词 外来人口 急性血吸虫病感染 血吸虫病防治 特点分析 安徽省 学龄前儿童 感染方式 本地居民 急感 当涂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涂县血吸虫病洲滩型地区人群接触疫水定量观察
16
作者 张世清 李启扬 +9 位作者 汪天平 吴维铎 梅继德 徐伏牛 王恩木 高风华 王光荣 苏高柏 姚振琦 但新民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20-221,共2页
关键词 接触疫水 血吸虫病防治 洲滩型 急性血吸虫病 当涂县 定量观察 安徽省 暴露强度 外来人群 不同年龄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肝脾超声图像418例分析
17
作者 张世清 汪天平 +7 位作者 李启扬 吴维铎 梅继德 徐伏牛 苏高柏 周玉金 姚振琦 但新民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5期305-307,共3页
日本血吸虫病人肝脏的基本变化是虫卵不断沉着,虫卵结节的形成,并演变为慢性增殖性病变,表现为小叶间、门静脉及其分支的血管壁大量纤维组织增生,B型超声检查可显示其特征性图改变.Mott,K.E在安徽铜陵研究显示异常超声结果与血吸虫病史... 日本血吸虫病人肝脏的基本变化是虫卵不断沉着,虫卵结节的形成,并演变为慢性增殖性病变,表现为小叶间、门静脉及其分支的血管壁大量纤维组织增生,B型超声检查可显示其特征性图改变.Mott,K.E在安徽铜陵研究显示异常超声结果与血吸虫病史、治疗次数及末次治疗时间等因素显著相关.为此,我们对安徽省当涂县江心洲两自然村居民进行了B超探查,其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防治 超声图像 肝实质改变 改变率 流行区 安徽省 肝肿大 当涂县 治疗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至县七里湖江外滩钉螺及阳性钉螺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家昶 吴维铎 +9 位作者 王恩木 徐连发 高风华 朱传刚 梅继德 徐伏牛 解光应 檀兵 王学贵 汪根稳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1995年第2期69-71,共3页
采用本统抽样法,调查了乐至县七里湖江外滩钉螺及阳性可螺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芦滩活螺密度及活螺框出现率明显高于早滩、柳林滩及杉不意杨滩;退垦还滩20年的芦滩和草滩钉螺密度及活螺框出现率仍低于历史芦滩和草滩,但同时退垦... 采用本统抽样法,调查了乐至县七里湖江外滩钉螺及阳性可螺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芦滩活螺密度及活螺框出现率明显高于早滩、柳林滩及杉不意杨滩;退垦还滩20年的芦滩和草滩钉螺密度及活螺框出现率仍低于历史芦滩和草滩,但同时退垦的芦滩活螺密度及活螺框出现率明显高于草滩;阳性钉螺的分布与滩地野粪污染程度有关。上述结果为滩地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分布 植被 滩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长江流域人体寄生吸虫的分布现状
19
作者 徐伏牛 吴维铎 +7 位作者 郭见多 胡万富 王之怀 梅继德 陶承国 陈庄生 张秀兰 王原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37-40,共4页
本文报告安徽省长江流域血吸虫病流行村的40个点计16286人和7个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中签县的34个点共17611人的人体寄生吸虫调查结果。在未控制流行地区,日本血吸虫病的居民粪检阳性率仍高达8.6%,急性感染病例近年明显增多,1989年达4664... 本文报告安徽省长江流域血吸虫病流行村的40个点计16286人和7个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中签县的34个点共17611人的人体寄生吸虫调查结果。在未控制流行地区,日本血吸虫病的居民粪检阳性率仍高达8.6%,急性感染病例近年明显增多,1989年达4664例,表明血吸虫感染仍是该地区的严重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调查中同时发现了7种其它人体寄生吸虫,居民总感染率为1.2%,其中华支睾吸虫和姜片虫是散在分布。繁昌县为肺内寄生卫氏并殖吸虫流行区,而旌德等其它地区为肺外寄生型肺吸虫感染。棘口科和异形科吸虫系本省首次报告,繁昌县11例虫卵阳性者经驱虫鉴定为抱茎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perfoliatus),另3例驱虫鉴定为横川后殖吸虫(Metagonimus yokogawai)。旌德县1例巨片形吸虫感染者驱出虫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虫 寄生虫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县白浪湖区基本控制血吸虫病后疫情的纵向监测
20
作者 汪天平 梅继德 +7 位作者 秦形远 陈大林 李同山 何家昶 肖祥 周宗怡 许维嘉 陆广益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7-49,共3页
我们于1987~1989年对“六五”期间通过化疗加易感染地带灭螺为对策,达到基本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铜陵县白浪湖试区的疫情进一步作前瞻性观察,结果如下: 试区概况试区位于铜陵、贵池和青阳3县交界处的白浪湖畔,湖水与长江相通,水位主要... 我们于1987~1989年对“六五”期间通过化疗加易感染地带灭螺为对策,达到基本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铜陵县白浪湖试区的疫情进一步作前瞻性观察,结果如下: 试区概况试区位于铜陵、贵池和青阳3县交界处的白浪湖畔,湖水与长江相通,水位主要受长江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为16℃,年均降雨量为1300mm,所选观察对象为沿湖居住的2个自然村和1个县属陶瓷厂,共385户,2323人,耕牛228头,牲猪692头,耕地2347亩,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居民常因下湖打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铜陵县 监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