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治疗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及早期疗效分析
1
作者 陈赛华 樊怿辉 +2 位作者 居冠军 刘郁鹏 李桃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7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手术治疗对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南通市肿瘤医院(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2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观察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手术治疗对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南通市肿瘤医院(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2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常规化疗+手术治疗)和研究组(51例,新辅助免疫疗法+常规化疗+手术治疗),28 d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化疗2个周期并进行肺癌根治术治疗。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观察对比化疗2个周期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治疗前和手术治疗后2d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以及手术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和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化疗2个周期后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术后2d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比值均降低,但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CD8百分比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化疗2个周期后疾病控制率和手术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手术治疗后6个月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手术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对机体造成的免疫损伤,且安全性高,远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疗法 免疫疗法 信迪利单抗 化疗 手术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近红外光成像技术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中行淋巴引流显影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樊怿辉 田晓锋 +8 位作者 居冠军 施民新 刘雷 夏小春 戴文成 陈一彪 李庭华 潘静 陈赛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索微创食管癌根治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中,应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近红外光成像技术,对食管癌手术中淋巴引流成像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10月行荧光腔镜MIE入组患者120例... 目的:探索微创食管癌根治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中,应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近红外光成像技术,对食管癌手术中淋巴引流成像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10月行荧光腔镜MIE入组患者120例,术前均行胃镜下食管肿瘤周围ICG黏膜下注射,分为ICG注射浓度对比组(ICG浓度对比组)39例和ICG注射间隔时间显影组(ICG间隔时间组)81例,观察比较两组淋巴引流的显影效果。结果:(1)ICG浓度对比组:ICG低浓度(2.5 mg/mL)胃镜下食管肿瘤周围黏膜下注射较高浓度(5 mg/mL)更易染色成功(P=0.001)。(2)ICG间隔时间组:胃镜下自ICG溶液(2.5 mg/mL)注射至荧光腔镜MIE的间隔时间会影响淋巴引流成像效果。ICG最佳显示间隔时间为143 min,其灵敏度为84.7%,特异度为93.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45,95%CI:0.895~0.995(P<0.001)。结论:ICG近红外光成像技术可用于荧光腔镜MIE术中的淋巴引流成像。低浓度ICG(2.5 mg/mL)术前胃镜下食管肿瘤周围黏膜下注射可获得较高的染色成功率;胃镜下ICG注射到接受手术的间隔时间与成像效果有关,最佳时间间隔为143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微创食管癌根治术 吲哚菁绿 近红外光成像 淋巴引流显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钠/碘同向转运体基因转染肺癌A549细胞介导放射性碘摄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樊怿辉 樊冀伟 +2 位作者 张裕东 王晓谭 严煜 《交通医学》 2010年第6期617-619,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钠/碘同向转运体基因(hNIS)腺病毒介导肺癌A549细胞的碘摄取、外流和杀伤情况,为放射性碘治疗肺癌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用重组hNIS腺病毒(AdNIS)感染肺癌A549细胞,检测感染细胞内hNIS蛋白的表达;在体外培养的条件... 目的:研究重组人钠/碘同向转运体基因(hNIS)腺病毒介导肺癌A549细胞的碘摄取、外流和杀伤情况,为放射性碘治疗肺癌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用重组hNIS腺病毒(AdNIS)感染肺癌A549细胞,检测感染细胞内hNIS蛋白的表达;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研究其125I的摄取、外流情况以及131I的杀伤情况。结果:hNIS蛋白在实验组肺癌A549细胞中表达阳性且主要分布于细胞膜上;实验组细胞摄碘能力较对照组高;细胞摄碘后碘外流过程十分迅速;实验组细胞可被131I有效杀伤。结论:应用腺病毒为载体,可以有效的将hNIS基因转染至体外培养的肺癌A549细胞中,并介导肺癌细胞对放射性碘的摄取及选择性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细胞 腺病毒 人钠/碘同向转运体 放射性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主动干预老年患者胸外科术后排痰困难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樊怿辉 陆海敏 +2 位作者 高俊 周晓梅 陈橼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6期550-551,共2页
目的:观察床旁纤维支气管镜主动干预老年患者胸外科术后排痰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科接受胸外科手术、术后第3天评估有排痰困难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72例,其中35例(A组)予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37例(B组)予常规治疗,比... 目的:观察床旁纤维支气管镜主动干预老年患者胸外科术后排痰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科接受胸外科手术、术后第3天评估有排痰困难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72例,其中35例(A组)予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37例(B组)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A组患者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有明显改善(P<0.05);A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及呼吸衰竭的风险较B组患者小(P<0.05)。结论:术后出现咳嗽排痰困难的老年患者早期予以纤维支气管镜干预吸痰,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呼吸衰竭及肺不张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边纤维支气管镜 吸痰 肺叶切除术 食管癌根治术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8
5
作者 居冠军 施民新 +3 位作者 陆海敏 毛清华 樊怿辉 刘红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45例食管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45例食管贲门癌术后无胃排空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体质量指数高、...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45例食管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45例食管贲门癌术后无胃排空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体质量指数高、教育时间短、营养不良、不良心理状态、居住地农村、手术切口大、术中失血量多、手术时间长、术后镇痛泵应用、补液量多等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均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排空障碍得独立影响因素有年龄大(OR=4.15,95%CI:1.89~26.30)、不良心理反应(OR=3.96,95%CI:1.38~25.38)、手术时间长(OR=3.40,95%CI:1.11~20.28)、营养不良(OR=3.02,95%CI:1.09~19.35)。结论胃排空障碍是食管贲门癌等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因素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贲门癌 胃排空障碍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在肺癌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黄向华 王强 +4 位作者 施民新 王伟 程春 陈赛华 樊怿辉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在肺癌围手术期应用时对改善呼吸功能、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肺癌根治术后病例72例,随机分成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与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两组,每组36例,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72例中,大剂... 目的:观察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在肺癌围手术期应用时对改善呼吸功能、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肺癌根治术后病例72例,随机分成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与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两组,每组36例,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72例中,大剂量组在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的使用对肺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可促进术后肺功能的早日恢复,同时可以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根治术 盐酸氨溴索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循环游离DNA水平及其完整性用于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居冠军 施民新 +4 位作者 樊怿辉 陈赛华 刘红利 龚海鹏 朱桂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25-29,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浆循环游离DNA(cfDNA)水平及其完整性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10例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肺结节组60例与恶性肺结节组5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 探讨血浆循环游离DNA(cfDNA)水平及其完整性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10例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肺结节组60例与恶性肺结节组5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血浆cfDNA水平和cfDNA完整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并比较血浆cfDNA水平、cfDNA完整性、CEA、Cyfra21-1单独和联合应用对恶性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肺结节组血浆cfDNA、CEA、Cyfra21-1水平依次为1 154.83(452.85,1 642.31)、7.93(3.21,10.31)、5.75(2.85,8.12) ng/mL,分别高于良性肺结节组的385.43(176.45,704.55)、2.67(1.36,5.45)、2.74(1.43,3.96)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恶性肺结节组患者cfDNA完整性为0.68(0.47,0.91),高于良性肺结节组的0.37(0.26,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cfDNA水平和cfDNA完整性与恶性肺结节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吸烟、肿瘤直径、病理类型、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显示,血浆cfDNA水平、cfDNA完整性诊断恶性肺结节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均大于或高于CEA、Cyfra21-1;血浆cfDNA、CEA、Cyfra21-1水平和cfDNA完整性联合诊断恶性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四者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cfDNA水平和cfDNA完整性对恶性肺结节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肺结节良恶性辅助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游离DNA 肺结节 良恶性 血浆 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春荣 樊怿辉 +1 位作者 谢鹏飞 施民新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第4期360-361,共2页
目的:探讨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例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及咳痰,其中1例出现痰中带血,经胸部影像学诊断为左上肺占位2例,右上肺占位1例;3例患者均行肺叶切除。结... 目的:探讨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例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及咳痰,其中1例出现痰中带血,经胸部影像学诊断为左上肺占位2例,右上肺占位1例;3例患者均行肺叶切除。结果:3例患者均经手术完整切除肿块,均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均符合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均为部分阳性。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的有效手段,因部分病例会出现复发及转移,故有必要进行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手术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清蛋白/球蛋白比值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赛华 施民新 +2 位作者 樊怿辉 居冠军 郑丽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1期2601-260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清蛋白/球蛋白比值(AGR)和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总体生存期(OS)的关系,评估AGR联合PLR对ES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因食管癌于该院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2... 目的探讨血清清蛋白/球蛋白比值(AGR)和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总体生存期(OS)的关系,评估AGR联合PLR对ES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因食管癌于该院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25例ESCC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计算AGR和PLR。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GR和PLR预测ESCC患者OS的cut-off值。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AGR与PLR对ESCC患者的预后价值。采用单变量、多变量Cox回归分析ESCC患者OS的独立预测指标。结果ROC曲线分析显示,AGR与PLR预测患者OS的cut-off值分别为1.57和126.80,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3(95%CI:0.556~0.750)和0.647(95%CI:0.548~0.747)。生存分析表明,AGR≤1.57组OS(22.0个月,95%CI:14.2~29.8)短于AGR>1.57组(43.0个月,95%CI:36.1~4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3,P=0.001)。PLR>126.80组OS(23.0个月,95%CI:10.9~35.1)明显短于PLR≤126.80组(43.0个月,95%CI:36.2~4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83,P=0.003)。单变量、多变量Cox分析进一步证实AGR≤1.57与PLR>126.80是ESCC患者OS短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根据AGR和PLR的cut-off值,设计了一个AGR联合PLR评分(APS评分):AGR>1.57且PLR≤126.80为0分;AGR≤1.57且PLR>126.80为1分;AGR≤1.57且PLR>126.80为2分。0、1、2分组OS分别为49.0个月(95%CI:36.0~60.9),36.0个月(95%CI:22.1~49.9)和13.0个月(95%CI:9.1~1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AGR与PLR是预测ESCC患者预后的有效血液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血清清蛋白/球蛋白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疼痛评估在肺癌术后病人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肖婷 樊怿辉 周晓梅 《循证护理》 2018年第10期895-897,共3页
[目的]探讨活动性疼痛评估在肺癌术后病人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住院的80例肺癌术后病人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利用数字评分法(NRS)结果对术后病人进行镇痛指导,观察组采用NRS评分结果与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 [目的]探讨活动性疼痛评估在肺癌术后病人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住院的80例肺癌术后病人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利用数字评分法(NRS)结果对术后病人进行镇痛指导,观察组采用NRS评分结果与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FAS)结果相结合方式对术后病人进行镇痛指导。比较两组病人术后24h疼痛控制情况及功能活动受疼痛限制程度。[结果]术后24h观察组静息性疼痛强度(0.60分±0.67分)和活动性疼痛强度(1.93分±0.86分)均低于对照组(1.95分±0.99分,5.58分±1.57分),功能活动受疼痛限制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NRS评分结果与四等级FAS评估结果相结合的方式对术后病人进行镇痛指导比单一采用NRS评分结果对术后病人进行镇痛指导的镇痛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疼痛 护理评估 肺癌 术后护理 疼痛 数字评分法 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同术式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鹏飞 樊怿辉 陆海敏 《交通医学》 2015年第5期517-518,共2页
目的 :分析肺叶切除、肺楔形切除与肺段切除治疗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 :老年Ⅰ期NSCLC患者10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肺叶切除组30例、肺段切除组24例和楔形切除组48例,随访1年,比较3组的近期疗效。结果:肺叶切除组... 目的 :分析肺叶切除、肺楔形切除与肺段切除治疗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 :老年Ⅰ期NSCLC患者10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肺叶切除组30例、肺段切除组24例和楔形切除组48例,随访1年,比较3组的近期疗效。结果:肺叶切除组手术时间136.78±20.65min,术中出血量112.48±20.03m L,住院时间7.78±2.15d;肺段切除组手术时间95.58±12.97min,术中出血量84.59±11.14m L,住院时间6.45±2.03d;楔形切除组手术时间82.45±9.35min,术中出血量67.69±8.35m L,住院时间5.23±1.58d;楔形切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肺叶及肺段切除组(P<0.05),且肺段切除组显著少于肺叶切除组(P<0.05)。肺叶切除组并发症2例(6.67%),死亡0例,局部复发2例(6.67%),远处转移0例;肺段切除组并发症2例(8.33%),死亡1例(4.17%),局部复发1例(4.17%),远处转移1例(4.17%);楔形切除组并发症1例(2.08%),死亡1例(2.08%),局部复发4例(8.33%),远处转移1例(2.08%);3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0d内死亡率、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限性肺切除(肺楔形与肺段切除)治疗老年Ⅰ期NSCLC安全可行,疗效与肺叶切除相当,但局限性切除的创伤更小,且以楔形切除创伤最小,对于肺组织功能较差的老年患者较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叶切除 肺楔形切除 肺段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喉返神经监测在微创McKeown食管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陈赛华 施民新 +4 位作者 樊怿辉 居冠军 陈一彪 刘郁鹏 郑丽云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27期109-112,共4页
目的:分析术中喉返神经监测在微创McKeown食管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肿瘤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进行微创McKeown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78例,其中使用喉返神经监测的纳入研究组(38例);未接受喉返神经... 目的:分析术中喉返神经监测在微创McKeown食管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肿瘤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进行微创McKeown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78例,其中使用喉返神经监测的纳入研究组(38例);未接受喉返神经监测的纳入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分析肌电图(EMG)波形异常诊断术后声带麻痹的价值。结果:研究组的喉返神经暴露时间、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16%,低于对照组的42.50%(P<0.05)。EMG波形异常诊断术后声带麻痹的特异度为82.4%,敏感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40.0%,阴性预测值为100%,准确率为84.2%。结论:喉返神经监测用于微创McKeown食管切除术可减少手术时间和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其中EMG波形异常诊断声带麻痹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监测术 食管癌 微创McKeown食管切除术 肌电图波形异常 并发症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13
作者 陈赛华 沈飚 +4 位作者 许广照 黄向华 张春荣 樊怿辉 谢鹏飞 《交通医学》 2014年第5期482-483,共2页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方式,及术前、术中、术后的血糖控制方法。结果:40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术前空腹血糖7.8~15.3mm...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方式,及术前、术中、术后的血糖控制方法。结果:40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术前空腹血糖7.8~15.3mmol/L;均手术切除,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2.5%)、心律失常3例(7.5%)、肺部感染1例(2.5%)、低血糖1例(2.5%)、电解质紊乱3例(7.5%)、低蛋白血症29例(72.5%),经积极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严格监测和控制血糖,手术治疗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食管癌 贲门癌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NIS和TPO基因转染肺癌细胞^(125)I摄入及流出的研究
14
作者 吴晓丹 樊怿辉 严煜 《交通医学》 2016年第5期422-425,共4页
目的 :研究NIS和TPO基因对肺癌细胞放射性碘摄取及流出时间的影响。方法 :通过基因亚克隆建立携带NIS和TPO基因的慢病毒载体重组质粒,利用293T细胞包装获得慢病毒液,感染肺癌A549和H1299细胞,用^(125)I观察肺癌细胞摄碘和碘流出时间变... 目的 :研究NIS和TPO基因对肺癌细胞放射性碘摄取及流出时间的影响。方法 :通过基因亚克隆建立携带NIS和TPO基因的慢病毒载体重组质粒,利用293T细胞包装获得慢病毒液,感染肺癌A549和H1299细胞,用^(125)I观察肺癌细胞摄碘和碘流出时间变化。结果:转染NIS的A549和H1299细胞摄碘时间较原始细胞增加:A549和H1299细胞在含有^(125)I的培养液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细胞摄碘的量增加,分别在培养30min、60min时细胞摄碘达高峰,A、B组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转染NIS/TPO的A549和H1299细胞碘流出时间延长:A组^(125)I外流速度较B组减慢,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肺癌细胞转染NIS基因能明显增加细胞摄取碘能力,转染TPO基因有助于细胞内碘有机化,延长细胞内碘流出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碘转运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慢病毒 A549细胞 H129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CT联合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检测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居冠军 施民新 +4 位作者 樊怿辉 陈赛华 刘红利 龚海鹏 陆海敏 《交通医学》 2023年第4期397-399,共3页
目的:探讨CT扫描联合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atse,TR)检测对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恶性结节46例(恶性组),良性结节43例(良性... 目的:探讨CT扫描联合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atse,TR)检测对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恶性结节46例(恶性组),良性结节43例(良性组)。比较两组患者SPN CT征象及血清TR水平,比较CT扫描、TR检测、CT联合TR检测3种方法诊断SPN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恶性组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阳性率高于良性组,结节最大长径大于良性组,血清TR水平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SPN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CT检查分别为78.3%、88.4%和83.1%,血清TR水平分别为37.0%、86.0%和60.7%,联合检查分别为82.6%、86.0%和84.3%。联合检查及单独CT诊断SPN敏感度、准确度高于TR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及CT联合血清TR检测对SPN的诊断价值优于TR检测,TR检测可以有效辅助CT扫描对SPN的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诊断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管连续侧孔胸管引流在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樊怿辉 周晓梅 +1 位作者 陈橼 陆海敏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725-2726,共2页
目的探讨单管连续侧孔胸管引流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VATS)肺叶切除术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VATS肺叶切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术毕分别采用改良单胸管引流(A组,47例)和双胸管引流(B组,45例),比较术后胸管引流相关资料。结果 A组和B组的... 目的探讨单管连续侧孔胸管引流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VATS)肺叶切除术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VATS肺叶切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术毕分别采用改良单胸管引流(A组,47例)和双胸管引流(B组,45例),比较术后胸管引流相关资料。结果 A组和B组的胸腔引流量、引流管保持时间、自控镇痛按压次数、口服镇痛药给药次数、注射吗啡次数和VAS疼痛评分最大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拔管后,B组有1例因液气胸再次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结论单管连续侧孔胸腔引流与传统的双管引流效果相仿;但前者置管便捷、创伤小,且花费少,更适合VATS肺叶切除术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引流管 胸腔镜辅助肺叶切术
原文传递
呼气峰值流量对食管癌微创手术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樊怿辉 施民新 +3 位作者 陈赛华 居冠军 许峰 肖婷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8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探讨呼气峰值流量(PEF)对食管癌微创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进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26例和非感染组(对照组)114例。... 目的探讨呼气峰值流量(PEF)对食管癌微创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进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26例和非感染组(对照组)114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麻醉时间、留置胸管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肺功能指标[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量(PEF)及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对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子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麻醉时间、留置胸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组FEV1和P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EF是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PEF与食管癌患者微创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显著相关,可作为预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呼气峰值流量 肺部感染 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原文传递
多功能输液架在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晓梅 许容芳 +3 位作者 周建萍 倪杰 樊怿辉 张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27期3524-3527,共4页
目的 探讨借助多功能输液架进行早期下床活动锻炼改善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胸外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2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在常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借助多功能输液架进行早期下床活动锻炼改善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胸外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2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在常规术后护理的基础上,借助多功能输液架于术后24 h开始实施早期下床活动锻炼;对照组按食管癌术后常规护理,术后2~3 d进行下床活动.比较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接受经鼻十二指肠实施肠内营养泵入72 h后腹胀、腹泻、反流、恶心、呕吐等肠内营养胃肠道不耐受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接受经鼻十二指肠实施肠内营养输注72 h后腹胀、腹泻、反流、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借助多功能输液架进行早期下床活动锻炼可以改善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早期下床活动 胃肠功能 输液架
原文传递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向华 王伟 +3 位作者 王强 陈赛华 樊怿辉 施民新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3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探析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80例行根治手术治疗的食管、贲门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行早期肠内营养的EN组(enteral nutrition,40例)和行早期肠外营养的PN组(pare... 目的探析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80例行根治手术治疗的食管、贲门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行早期肠内营养的EN组(enteral nutrition,40例)和行早期肠外营养的PN组(parenteral nutrition,40例),两组患者均在术后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或者静脉营养,观察和测定以及分析比较患者手术第1、8天相关营养指标,同时分析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营养支持治疗相关费用以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营养支持治疗后,术后第8天相比于第1天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等相关指标均有所升高,EN组患者相比于PN组患者有明显升高(P<0.05);PN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EN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营养支持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EN组患者明显优于PN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早期对食管、贲门癌患者行根治术后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疗效显著,同时患者所需承担的医疗费用相对较少,与肠外营养比较具有更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肠内营养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食管癌术中清扫隆突下淋巴结的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郁鹏 施民新 +4 位作者 樊怿辉 陈赛华 谢鹏飞 周晓梅 毛清华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21期2571-2573,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中清扫直径<1.5cm隆突下淋巴结的价值。方法原发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115例,术前胸部增强CT均提示隆突下淋巴结肿大<1.5cm。术中,58例行隆突下淋巴结清扫(A组),57例仅行隆突下淋巴结活检(B组),病理提示无转移。...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中清扫直径<1.5cm隆突下淋巴结的价值。方法原发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115例,术前胸部增强CT均提示隆突下淋巴结肿大<1.5cm。术中,58例行隆突下淋巴结清扫(A组),57例仅行隆突下淋巴结活检(B组),病理提示无转移。比较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回顾1000例原发性食管上皮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理资料。结果 1000例原发性食管上皮鳞状细胞癌患者中,术后病理报告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率为4.4%(44/1000);其中,肿大隆突下淋巴结<1.5cm者的肿瘤转移率仅为0.7%(5/751)。A组术后出现刺激性咳嗽发生率为37.9%(22/58),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7.2%(10/58),高于B组的14.0%(8/57)(P<0.01)和5.3%(3/57)(P<0.05)。结论对于隆突下淋巴结肿大<1.5cm的原发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因其低转移率可有选择性的进行清扫,以减少对周围神经和血管的损伤,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隆突下淋巴结 肺部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