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超直径法和血流速度法评价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樊文峰 刘文聪 +3 位作者 刘文宣 时军 顾平 张振清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1468-1470,1474,共4页
目的探讨彩超直径法和血流速度法不同的两种方法评估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用直径法和血流速度法诊断颈动脉狭窄51例,评估其程度,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对照,评价彩超两种方法的符合率及... 目的探讨彩超直径法和血流速度法不同的两种方法评估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用直径法和血流速度法诊断颈动脉狭窄51例,评估其程度,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对照,评价彩超两种方法的符合率及其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直径法灵敏度(Se)95.35%,假阴性率4.65%,特异度(Sp)75%,假阳性率25%,阳性似然比(LR+)3.81,阴性似然比(LR-)0.06,约登指数0.70。流速法灵敏度(Se)97.67%,假阴性率2.33%,特异度(Sp)87.5%,假阳性率12.5%,阳性似然比(LR+)7.81,阴性似然比(LR-)0.03,约登指数0.85。结论彩超血流速度法和直径法诊断颈动脉狭窄二者有较高的符合率,血流速度法比直径法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直径 血流速度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颈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樊文峰 黄文杰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72-473,共2页
关键词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呼吸系统感染 血流动力学 凝血系统 中性粒细胞 PM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椎动脉起源异常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樊文峰 张源祥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43-443,共1页
关键词 椎动脉 血管造影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2例胆系疾病的超声分析
4
作者 樊文峰 樊艳华 +3 位作者 杨秀芬 邓彦东 王玲 刘明瑜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胆道疾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诊断 胆石症 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分析比较
5
作者 樊文峰 樊艳华 +1 位作者 骆彬 郭炜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0-430,共1页
关键词 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心电描记术 肥大 左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超声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选择中的价值
6
作者 樊文峰 张源祥 +3 位作者 赵丽娜 何小梅 张立建 王震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25-726,共2页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超声和X线在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封堵器选择中的价值研究
7
作者 樊文峰 张源祥 +6 位作者 何小梅 赵丽娜 王玲 张立建 张密林 王震 管霄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17-618,共2页
目的: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X线对动脉导管未闭(PDA)术前缺损和术后封堵器的测量,判定二者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指导封堵器的选择。方法:132例PDA患者术前均经过TTE和X线动脉造影测量动脉导管,术后同样用二种方法对封堵器进行测量,并... 目的: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X线对动脉导管未闭(PDA)术前缺损和术后封堵器的测量,判定二者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指导封堵器的选择。方法:132例PDA患者术前均经过TTE和X线动脉造影测量动脉导管,术后同样用二种方法对封堵器进行测量,并以术前导管最窄径和术后封堵器腰径分别与封堵器型号相比较,判定二者的相关性。结果:①术前对于动脉导管未闭最窄径的测量,TTE与X线测量显著相关(r=0.82,P<0.001)。术后TTE与X线测量封堵器腰径相关良好(r=0.79,P<0.001)。②封堵器型号与术前TTE及X线测量导管最窄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35X1+2.20(t=11.90,P<0.05),Y=1.49X2+2.66(t=14.87,P<0.05);封堵器型号与术后TTE及X线测量封堵器腰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92X3+4.01(t=10.5,P<0.05),Y=1.30X4+2.02(t=15.08,P<0.05)。结论:TTE和X线在PDA封堵器选择中均具有重要价值,X线较优于TTE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心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和X线动脉造影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选择的价值研究
8
作者 樊文峰 张源祥 +6 位作者 何小梅 赵丽娜 王玲 张立建 王震 解启莲 管霄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951-952,共2页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超声检查 放射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胆囊炎囊壁血管增生超声表现2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樊文峰 杨秀芬 张宇宸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2年第8期601-601,I004,共2页
例1,女性,73岁.主因间断性右上腹痛8年,加重伴黄染3天入院.2年前曾于当地医院做B超、CT提示"胆总管结石".查:体温38℃,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明显,Murphy征阳性.入院后两小时行ERCP、EST、网篮取石术取出胆总管结石.术后2天,彩... 例1,女性,73岁.主因间断性右上腹痛8年,加重伴黄染3天入院.2年前曾于当地医院做B超、CT提示"胆总管结石".查:体温38℃,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明显,Murphy征阳性.入院后两小时行ERCP、EST、网篮取石术取出胆总管结石.术后2天,彩超检查:可探及肝内小胆管回声增强,与后方门静脉呈"平行管征",左肝管内径0.7cm,右肝管内径0.6cm,胆总管内径1.1cm,管壁稍增厚,回声增强,胆囊大小8.1cm×3.1cm,壁厚0.9cm,壁内可见广泛不规则无回声区呈网眼状(图1),以CDFI显示血流信号极丰富,呈搏动性红色血流(彩图9见Ⅳ页).PW:取样容积置于胆囊壁上可见动、静脉血流频谱,动脉频谱呈低阻型,Vs:41.6cm/s,Vd:21.2cm/s,PI:0.64,RI:0.49,胆囊内膜欠光滑,囊内可探及细密、点状中等回声沉积于胆囊后壁,占据胆囊腔近1/2,随体位改变而缓慢移动.超声提示:胆囊增大、慢性胆囊炎、胆囊内沉积物,胆管扩张、肝内外胆管慢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 囊壁血管增生 超声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超声和X线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选择中的价值研究
10
作者 樊文峰 张源祥 +7 位作者 何小梅 赵丽娜 王玲 张密林 王震 解启莲 张立建 管萧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9期925-926,共2页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X线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伞)选择中的价值。方法对比分析TTE常规两切面和X线对268例VSD缺损的测量,以及伞释放后腰径的测量,将TTE和X线所测缺损与选用的封堵器大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268例VSD均封堵成...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X线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伞)选择中的价值。方法对比分析TTE常规两切面和X线对268例VSD缺损的测量,以及伞释放后腰径的测量,将TTE和X线所测缺损与选用的封堵器大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268例VSD均封堵成功,TTE五腔切面与X线测量缺损数值最为接近(P>0.05)。TTE与X线测量伞腰径差异有显著性(P<0.05),X线测值较准确。通过TTE两切面及X线对缺损的测量,得出伞号与缺损之间的相关公式(P<0.05)。结论TTE和X线在VSD封堵器选择中互为补充,均发挥重要作用,以回归公式指导封堵器选择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室间隔缺损 心血管造影术 心导管插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导管封堵器介入封堵体肺侧支并手术治疗法乐四联症的应用价值探讨(附3例报告)
11
作者 樊文峰 张源祥 +3 位作者 何小梅 王玲 邓彦东 刘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62-562,共1页
关键词 法乐四联症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胸腹联体婴儿分离围手术期的应用
12
作者 樊文峰 任庆云 +5 位作者 赵增仁 何小梅 王玲 邓彦东 张立建 张源祥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840-842,共3页
目的通过对胸腹联体婴儿的超声检查,探讨其在胸腹联体婴儿分离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通过常规超声对联体双胎婴儿进行检查,结合CT、MRI作出诊断,术中通过超声监测指导手术,并通过多学科协作完成手术,术后进行超声复查。结果第1... 目的通过对胸腹联体婴儿的超声检查,探讨其在胸腹联体婴儿分离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通过常规超声对联体双胎婴儿进行检查,结合CT、MRI作出诊断,术中通过超声监测指导手术,并通过多学科协作完成手术,术后进行超声复查。结果第1例联体婴儿经超声等检查后实施分体术,其中一婴实施两次先心病手术获成功,病变与术前诊断一致,目前两婴健康存活。第2例在术前超声等影像检查及术中超声指导下分体成功,其中一婴于术后78d继发感染死亡,另一婴生存良好。结论超声在联体婴儿分离围手术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不可替代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联胎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肝包虫病1例
13
作者 樊文峰 王玲 杨艳红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年第1期39-39,共1页
患者女,25岁,无明显诱因右上腹胀痛不适2个月。体格检查:腹平软,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超声检查示:肝右后叶近包膜处见4.5cm×5.9cm×7.5cm的无回声区,形状规则,壁厚呈双边,外壁光滑,无回声区内可见卷曲的... 患者女,25岁,无明显诱因右上腹胀痛不适2个月。体格检查:腹平软,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超声检查示:肝右后叶近包膜处见4.5cm×5.9cm×7.5cm的无回声区,形状规则,壁厚呈双边,外壁光滑,无回声区内可见卷曲的条带样高回声漂浮,呈“水百合花征”;后方回声增强,紧贴其左前壁的肝实质内可见不规则片状低回声,余实质回声均匀(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包虫病 超声诊断 后方回声增强 上腹胀痛 体格检查 肝右后叶 超声检查 反跳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动脉硬化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14
作者 樊文峰 《中国医疗设备》 2008年第11期148-149,147,共3页
动脉硬化是引起锁骨下动脉盗血的主要原因,超声检查是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征优先选择和主要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椎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堵器置入部位与室间隔缺损治疗后的心律失常 被引量:13
15
作者 解启莲 王军 +7 位作者 闫宝勇 赵增仁 高磊 王震 张密林 周谨 樊文峰 刘坤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18-1620,共3页
目的:心律失常是封堵器置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预防方法。分析封堵器置入膜部瘤体内能否预防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方法:选择2002-01/2007-06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完成治疗室间隔缺损患儿1810例,... 目的:心律失常是封堵器置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预防方法。分析封堵器置入膜部瘤体内能否预防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方法:选择2002-01/2007-06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完成治疗室间隔缺损患儿1810例,其中采用封堵器置入治疗644例,以封堵器左盘面是否跨越左心室基底部为界分为置入膜部瘤体与置入左心室基底部两种。外科手术治疗1166例。术后严格综合监护1周,出院前复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出院后1,3,6,12,24个月作定期随访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结果:①封堵器置入组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高于外科手术组(P<0.05),而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低于外科手术组(P<0.05)。②对于伴膜部瘤形成者,封堵器置入组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高于外科手术组(P<0.05);而如果将封堵器置入膜部瘤体内,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均明显低于置入基底部者(P<0.05),也明显低于不伴膜部瘤形成而置入基底部组及外科手术组(包括伴膜部瘤形成和不伴膜部瘤形成)(P<0.05)。③对于外科手术组,伴膜部瘤形成和不伴膜部瘤形成者术后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材料与组织的生物相容性:封堵器置入体内后血小板黏附较少,凝血功能检查、免疫系统反应(免疫球蛋白、补体)、材料表面再内皮化反应均正常,未发生炎症等宿主反应。无封堵器脱落等材料反应发生。结论:①封堵器置入膜部瘤体可有效降低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治疗后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②封堵左室基底部时应特别注意避免封堵器过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堵器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 医学植入体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特点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变化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文婷 陈鸿旭 +4 位作者 李娅 张赛 顾平 樊文峰 付英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102例PD患者。根据病史及多导睡眠图(PSG)结果将患者分为PD伴RBD组和PD不伴RB... 目的探讨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102例PD患者。根据病史及多导睡眠图(PSG)结果将患者分为PD伴RBD组和PD不伴RBD组。比较两组患者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3部分(UPDRS-Ⅲ)、Hoehn-Yahr(H-Y)分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HAMA-14)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皮肤交感反应(SSR)检测的差别。结果 102例PD患者中PD伴RBD组54例,PD不伴RBD 组48例。与PD不伴RBD组相比,PD伴RBD组病程明显延长,H-Y分级、UPDRS-Ⅲ、HAMA-14、HAMD-24、PSQI评分明显增高(均P <0.05),MoCA 总评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功能评分均降低(均P <0.05)。PD伴RBD组SCOPA-AUT 量表总分及消化、泌尿、心血管、体温调节系统得分较PD 不伴RBD 组增高(均P <0.05),PD 伴RBD 组SSR 异常率高于PD 不伴RBD 组(85.2%比62.5%,P <0.05),潜伏期延长〔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1.35(0.46)s比1.27(0.15)s,P <0.05〕,波幅下降〔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1.34(2.21)mV比2.87(0.97)mV,P <0.05〕。PD伴RBD组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OR=3.450,95%CI:1.332~8.933)。结论伴RBD的PD患者病程长,运动症状和情绪、睡眠、认知功能、自主神经功能方面的非运动症状均较不伴RBD的PD患者更为明显,PD伴有RBD者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REM 睡眠行为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多道睡眠描记术 焦虑 抑郁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腰大边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形成的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震 张密林 +5 位作者 高磊 解启莲 周谨 周长浩 樊文峰 朱晓丽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50-551,共2页
目的评价应用新型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伴膜部瘤形成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总结其技术难点与治疗策略。方法49例VSD伴膜部瘤形成患者,造影测量VSD左室面入口直径为8~22(13.8±4.9)mm,右室面均有2个或以... 目的评价应用新型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伴膜部瘤形成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总结其技术难点与治疗策略。方法49例VSD伴膜部瘤形成患者,造影测量VSD左室面入口直径为8~22(13.8±4.9)mm,右室面均有2个或以上出口,最大出口直径为2~14(5.6±3.1)mm。根据膜部瘤大小、形态、位置及膜部瘤组织黏连牢固程度,植入不同类型和型号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器直径为4~16(6.8±2.6)mm。封堵后15min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TTE),观察封堵即刻效果。术后连续心电图(ECG)监护5d,定期行ECG、心脏超声检查(TTE)。结果49例术后15min左心室造影、TTE显示:45例完全封堵,4例术后造影示少量分流(〈3mm),1个月后超声复查无残余分流。术中并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为3例和2例,均为一过性,1周内恢复。49例室间隔膜部瘤应用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治疗均获成功。结论经导管采用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治疗VSD膜部瘤疗效可靠。技术关键是通过对膜部瘤大小、形态、位置及膜部瘤组织黏连牢固程度判断确定封堵部位及合适封堵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膜部瘤 封堵器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经验与漏诊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邵云 邓彦东 +3 位作者 樊文峰 黄乃磊 张秋芬 邵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总结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经验并分析漏诊原因。方法对就诊的孕12—39周11080例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并产后随访。结果产后证实11080例胎儿中有236例存在胎儿畸形,其中单发畸形213例,多发畸形23例。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202例... 目的总结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经验并分析漏诊原因。方法对就诊的孕12—39周11080例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并产后随访。结果产后证实11080例胎儿中有236例存在胎儿畸形,其中单发畸形213例,多发畸形23例。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202例,漏诊34例。结论产前超声可以于不同时期检查出各种畸形,产前应做3次超声筛查,但是产前超声对于结构改变不明显及微小病变难以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畸形 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肠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邓彦东 甄宇治 +2 位作者 王金锐 邵云 樊文峰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22期1958-1960,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缺血性肠病中的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8例确诊为缺血性肠病的超声表现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全部经手术病理或组织活检病理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缺血性肠病中的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8例确诊为缺血性肠病的超声表现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全部经手术病理或组织活检病理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肠炎,超声显示肠壁增厚或肠系膜上动脉狭窄共62例,此直接征象预测缺血性肠炎的阳性率79.5%(62/78);56例显示壁间血流信号消失或很难显示,提示缺血性肠炎的阳性率90.3%(56/62)。结论超声检查廉价、无创、迅速,对缺血性肠病有较高的检出率且定位较明确,可作为本病的影像学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小梅 张源祥 +1 位作者 樊文峰 张立建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78-780,共3页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应用价值。方法510例先天性心脏病,均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术前、术中及术后第2天、3个月及半年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房、室及动脉水平有无分流,各瓣膜的活动,上、下腔静脉和肺...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应用价值。方法510例先天性心脏病,均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术前、术中及术后第2天、3个月及半年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房、室及动脉水平有无分流,各瓣膜的活动,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冠状静脉窦、左肺动脉及主动脉弓血流是否通畅,心脏大小及肺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510例成功封堵,其中279例室间隔缺损,111例房间隔缺损,120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观察分流已消失,封堵器均位置正常,固定良好,左肺动脉及主动脉弓降部无明显狭窄。上、下腔静脉及右肺上静脉血流通畅,对各瓣膜活动均无影响;半年后,均无残余分流,心腔内径及肺动脉内径接近正常。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后,检测有无残余分流,左肺动脉和主动脉弓降部血流是否受阻,是否影响各瓣膜活动及腔静脉回流是否通畅,从而验证封堵器的大小选择是否合适,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