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塑料模具用4Cr13钢的连续冷却转变分析
1
作者 赵峥嵘 张雲飞 +3 位作者 赵英利 樊明强 白丽娟 刘丽君 《金属热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3,共5页
采用真空感应炉制备了塑料模具用4Cr13钢,利用DIL805A型淬火热膨胀仪测定了其相变点及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并结合组织观察及硬度测试对其连续冷却转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Cr13钢的相变点为Ac_(1)=857℃、Ac_(3)=937℃,CCT曲... 采用真空感应炉制备了塑料模具用4Cr13钢,利用DIL805A型淬火热膨胀仪测定了其相变点及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并结合组织观察及硬度测试对其连续冷却转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Cr13钢的相变点为Ac_(1)=857℃、Ac_(3)=937℃,CCT曲线上只存在珠光体转变区和马氏体转变区。4Cr13钢马氏体转变温度区间为67~397℃,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冷却速度为0.01~0.05℃/s时,4Cr13钢相变主要产物为珠光体,硬度较低,为172~193 HV;冷却速度为0.1~1℃/s时,组织为马氏体和未转变残留奥氏体,硬度提高为528~688 HV;当冷却速度≥1℃/s时,彻底完成马氏体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R13钢 CCT曲线 相变点 组织 硬度
原文传递
H13钢CCT曲线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樊明强 毛磊 +3 位作者 秦森 张雲飞 田志强 孙中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利用DIL805A型淬火变形膨胀仪对H13钢进行连续冷却转变试验。利用膨胀法结合金相-硬度法绘制H13钢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研究了冷速对试样组织和硬度的影响。比较分析980、1030℃两种奥氏体化温度所测CCT曲线的异同。结果表明:... 利用DIL805A型淬火变形膨胀仪对H13钢进行连续冷却转变试验。利用膨胀法结合金相-硬度法绘制H13钢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研究了冷速对试样组织和硬度的影响。比较分析980、1030℃两种奥氏体化温度所测CCT曲线的异同。结果表明:马氏体转变的临界冷速为1℃/s。随奥氏体化温度降低,Ms点升高,贝氏体转变区域减小,珠光体转变区域增大且向左偏移;随冷却速度增大和奥氏体化温度升高,试验钢硬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H13 CCT曲线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退火对H13钢显微组织和成分偏析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樊明强 赵英利 +5 位作者 李素芳 梁佳 王超 徐军君 王建强 赵峥嵘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1-214,共4页
采用OM、SEM等微观组织分析手段研究了H13钢铸态组织和扩散退火过程中显微组织和成分偏析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H13钢电渣锭的铸态组织为粗大马氏体+贝氏体+液析碳化物,枝晶间和晶界处分布着高熔点液析碳化物和大尺寸二次碳化物,存在严... 采用OM、SEM等微观组织分析手段研究了H13钢铸态组织和扩散退火过程中显微组织和成分偏析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H13钢电渣锭的铸态组织为粗大马氏体+贝氏体+液析碳化物,枝晶间和晶界处分布着高熔点液析碳化物和大尺寸二次碳化物,存在严重的枝晶偏析和成分偏析。随着扩散退火温度的升高,组织中的碳化物逐渐回溶到基体中,枝晶内的碳化物溶解速度和元素扩散速度明显快于枝晶间和晶界处,会优先达到成分均匀性要求。在1240℃进行扩散退火时,枝晶间的大尺寸二次碳化物几乎全部回溶到基体中,晶界处的高熔点液析碳化物数量明显减少,仅残存少量未完全溶解的小颗粒液析碳化物。从节能和提高成材率方面考虑,建议H13钢较佳的扩散退火工艺为1240℃×1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钢 扩散退火 显微组织 成分偏析 液析碳化物
原文传递
基于总效率最优的中低温余热有机朗肯循环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樊明强 周天 +1 位作者 孙志强 周孑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30-1038,共9页
为提高有机朗肯循环在回收中低温余热领域的效率,建立固定换热面积的蒸发器离散模型,分析变压力比、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和工质质量流率对有机朗肯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蒸发温度和压力比一定时,存在不同的最佳冷凝温度使系统... 为提高有机朗肯循环在回收中低温余热领域的效率,建立固定换热面积的蒸发器离散模型,分析变压力比、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和工质质量流率对有机朗肯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蒸发温度和压力比一定时,存在不同的最佳冷凝温度使系统总效率和循环效率最高,其值分别可达8.95%和7.20%;当冷凝温度一定时,系统总效率随蒸发温度升高而增加;系统总效率与工质质量流率变化规律一致;而除在蒸发温度变化工况下,冷却水温度对系统总效率的影响不超过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中低温余热 离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热锻模具钢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3
5
作者 樊明强 赵英利 +4 位作者 王超 马瑞楠 马超 周文慧 赵峥嵘 《河北冶金》 2024年第5期9-13,共5页
我国模具工业规模大、年产值高、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起步晚,产品以中低端为主,大型、精密、复杂模具仍严重依赖进口。热锻模是模具钢重要分支,产品主要分为中碳低合金热作模具钢、铬系中合金热作模具钢和改进型热作模具钢3大类,使用温... 我国模具工业规模大、年产值高、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起步晚,产品以中低端为主,大型、精密、复杂模具仍严重依赖进口。热锻模是模具钢重要分支,产品主要分为中碳低合金热作模具钢、铬系中合金热作模具钢和改进型热作模具钢3大类,使用温度涵盖300~700℃温度区间,在汽车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应用广泛。简要介绍了国内热锻模具钢的发展概况;分析了热锻模具钢的使用工况、失效形式和性能要求;结合国内模具使用情况和合金化特点,为热锻模具钢的选材与产品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展望了利用W、Mo、V、Co等元素合金化设计和成形情况,指出通过热处理工艺提高热锻模具钢的强韧性和耐磨性是热锻模具钢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锻模具钢 发展趋势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向性热作模具钢LY2344与ASSAB8407钢组织与性能对比
6
作者 樊明强 赵英利 +4 位作者 王金宝 茹继龙 刘泳 赵峥嵘 张永亮 《河北冶金》 2024年第12期13-17,共5页
LY2344钢是一种采用炉外精炼、保护气氛电渣重熔、均质化、多向大变形控锻、超细化等先进技术成功研制的高等向性热作模具钢,可应用于铜铝合金热挤压模、精锻模具和高压压铸模具等高端领域。采用直读光谱仪、金相显微镜、硬度计、冲击... LY2344钢是一种采用炉外精炼、保护气氛电渣重熔、均质化、多向大变形控锻、超细化等先进技术成功研制的高等向性热作模具钢,可应用于铜铝合金热挤压模、精锻模具和高压压铸模具等高端领域。采用直读光谱仪、金相显微镜、硬度计、冲击试验机与扫描电镜对LY2344钢和进口ASSAB8407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LY2344钢在冶金质量、非金属夹杂物水平方面略低于进口钢,主要表现在LY2344钢磷、硫、氧、氮杂质元素含量偏高、B类氧化铝和D类单颗粒氧化物级别偏高;LY2344钢退火组织和带状偏析均达到NADCA#207-2016图谱中最优标准,横向V型口冲击功高达17.9 J,横纵向冲击功比值0.94,组织级别、冲击韧性等关键指标明显优于北美压铸协会标准规定高级优质H13钢标准。综合评判,LY2344钢已基本达到进口ASSAB8407钢质量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2344 热作模具钢 显微组织 冲击韧性 晶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沙地区的太阳能-热电发电联合系统研究
7
作者 汤为 周孑民 樊明强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第17期17-20,共4页
为研究基于长沙地区天气情况的太阳能-热电发电联合系统的可行性,文章以系统输出功率为研究目标,分析了光照面积、光照强度和冷端温度对联合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输出功率随着光照面积和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系统输出功... 为研究基于长沙地区天气情况的太阳能-热电发电联合系统的可行性,文章以系统输出功率为研究目标,分析了光照面积、光照强度和冷端温度对联合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输出功率随着光照面积和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系统输出功率随着冷端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联合系统输出功率在2015年8月达到最大,只需6.5年即可收回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发电 热电发电 家用节能 长沙地区 光照面积 光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地区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凡凡 樊明强 +2 位作者 柳茵 刘维军 李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256-1258,1262,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青海地区冠心病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的关系,探讨冠心病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选取60例冠心病患者,50例健康人。通过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测定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CAD组携带E3/4基因型较对照组增高,... 目的:通过研究青海地区冠心病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的关系,探讨冠心病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选取60例冠心病患者,50例健康人。通过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测定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CAD组携带E3/4基因型较对照组增高,对照组携带E3/3基因型较CAD组增高(P<0.05)。CAD组中TG、LDL-C血浓度较对照组增高。E3/4和E3/3基因型较E2/2基因型血中TG、LDL-C增高更明显(P<0.05)。结论:ApoE3/4基因型可能是冠心病的遗传易感因子,不同的基因型可能通过影响血脂而与冠心病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E 冠心病 基因多态性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W3Mo4Cr5V6钢耐冲击磨粒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峥嵘 曹玉龙 +2 位作者 樊明强 张雲飞 赵英利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3-39,共7页
采用MLD10磨粒磨损试验机和VL2000DX-SVF17SP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W3Mo4Cr5V6钢经磨粒磨损后性能及粗糙度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W3Mo4Cr5V6钢的磨损质量损失率、表面磨损形貌及粗糙度变化情况。结果表... 采用MLD10磨粒磨损试验机和VL2000DX-SVF17SP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W3Mo4Cr5V6钢经磨粒磨损后性能及粗糙度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W3Mo4Cr5V6钢的磨损质量损失率、表面磨损形貌及粗糙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不同热处理后W3Mo4Cr5V6钢的耐磨性较铸态有明显提高,相同试验条件下磨损质量损失量较铸态减少17~24.9 mg, 1100℃×1 h淬火+550℃×2 h回火试样的磨损质量损失较少且硬度均匀性较好,耐磨性优异。随着磨损时间的增加,不同试样表面粗糙度均逐渐减小,其中1100℃×1 h淬火+550℃×2 h回火试样从Ra=9.30μm减小到Ra=7.60μm,且不同视场间粗糙度数值较稳定。试样在磨损过程中的质量损失主要是由磨料犁削、脆性断裂、疲劳脱落所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钢 热处理 磨粒磨损 粗糙度
原文传递
外加入法制备高强高导Cu-5wt%Cr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慧君 毛磊 +2 位作者 秦森 刘闪 樊明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6-149,共4页
通过采用外加入Cr颗粒方制备Cu-5wt%Cr复合材料,研究了冷拔变形量和中间退火工艺对Cu-5wt%Cr复合材料中纤维组织形成过程及力学性能和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变形量的增加,Cr颗粒变形不均匀;退火使纤维发生弯曲、粗化、溶断等现象;... 通过采用外加入Cr颗粒方制备Cu-5wt%Cr复合材料,研究了冷拔变形量和中间退火工艺对Cu-5wt%Cr复合材料中纤维组织形成过程及力学性能和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变形量的增加,Cr颗粒变形不均匀;退火使纤维发生弯曲、粗化、溶断等现象;材料的冷拔变形量与合理的中间退火工艺相组合,可得到强度和导电率的良好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复合材料 外加入法 强度 导电性能 纤维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加工对GCr4Mo4V钢显微组织及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
11
作者 张雲飞 崔毅 +1 位作者 赵英利 樊明强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18-122,共5页
以“真空感应+电渣重熔”工艺制备的高温轴承钢GCr4Mo4V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不同的锻造工艺探究热加工对GCr4Mo4V碳化物尺寸、分布以及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通过旋转弯曲疲劳测试进一步探究碳化物及晶粒尺寸的形貌分布对疲劳性能的影响... 以“真空感应+电渣重熔”工艺制备的高温轴承钢GCr4Mo4V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不同的锻造工艺探究热加工对GCr4Mo4V碳化物尺寸、分布以及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通过旋转弯曲疲劳测试进一步探究碳化物及晶粒尺寸的形貌分布对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总变形量以及最终火次变形量有利于GCr4Mo4V大颗粒碳化物的细化,增加变形火次可显著提高GCr4Mo4V中碳化物分布的弥散程度。锻造总变形量的增加可提高GCr4Mo4V的形变储能,为再结晶与晶粒细化创造条件,减少变形火次、增加最终火次变形量对晶粒尺寸的细化亦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随着大颗粒碳化物粒径与平均晶粒尺寸的不断减小,GCr4Mo4V旋转弯曲疲劳极限也逐步提高,旋转弯曲疲劳极限与组织中大颗粒碳化物粒径以及平均晶粒尺寸接近线性关系。通过调整锻造工艺实现大颗粒碳化物与晶粒尺寸的细化可显著提升GCr4Mo4V的疲劳强度,对于高温轴承钢服役性能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轴承钢 热加工 显微组织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模具钢洁净度与抛光性能的冶炼工艺实践
12
作者 刘泳 张雲飞 +4 位作者 赵英利 赵楠 赵峥嵘 樊明强 田志强 《特殊钢》 2024年第5期47-52,共6页
为解决模具钢H13镜面抛光效应较差的问题,通过冶炼工艺优化改进,改善模具钢的抛光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镜面效应与钢的洁净度有密切对应关系。从电弧炉配料结构、脱氧制度、LF精炼炉吹氩控制、VD真空炉的高真空度周期优化,较全面地采取... 为解决模具钢H13镜面抛光效应较差的问题,通过冶炼工艺优化改进,改善模具钢的抛光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镜面效应与钢的洁净度有密切对应关系。从电弧炉配料结构、脱氧制度、LF精炼炉吹氩控制、VD真空炉的高真空度周期优化,较全面地采取了改进措施,即电弧炉配料时采用增加DRI的使用量,采用硅预脱氧,优化钢包底吹氩控制和提高VD高真空度周期等措施。夹杂物有效尺寸从优化前的27.93μm下降到23.65μm,夹杂物数密度从256个/cm^(2),下降到176个/cm^(2),夹杂物数密度下降了31.2%,B类和DS类以及TiN类夹杂物总量上得到了控制,抛光性能的顾客满意度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钢H13 抛光性 氮含量 夹杂物 数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气钢制备工艺进展及展望
13
作者 赵峥嵘 张雲飞 +1 位作者 赵英利 樊明强 《河北冶金》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透气钢作为一种多孔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生物、环保和能源领域,主要用来控制金属材料内部气流的分布,同时兼具散热作用,在模具制造成型过程中使用透气钢可以大幅提高冷却成型速率。透气钢因其优异的性能引起国内外的广泛... 透气钢作为一种多孔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生物、环保和能源领域,主要用来控制金属材料内部气流的分布,同时兼具散热作用,在模具制造成型过程中使用透气钢可以大幅提高冷却成型速率。透气钢因其优异的性能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当今新型功能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采用不同的制备工艺对透气钢组织和综合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如何有效提高透气钢综合性能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制备透气钢的工艺方法,包括粉末冶金法、增材制造法以及凝胶注模+微波烧结法等主要工艺技术,简要分析了原料粉末粒径、烧结温度等对透气钢制备过程及透气性能的影响,对透气钢综合性能的稳定控制进行了分析,同时展望了透气钢制备的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气钢 粉末冶金 增材制造 凝胶注模+微波烧结 透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CrMnSiB钢的热变形行为与本构方程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樊明强 张雲飞 +3 位作者 陈炯 赵英利 王芳 王程明 《河北冶金》 2023年第11期25-29,共5页
40CrMnSiB是一种新型中碳含硼结构钢,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40CrMnSiB进行高温压缩试验,得到变形温度为800~1 100℃、应变速率为0.01~50 s^(-1)、压缩变形量60%的轴向单道次压缩条件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利用Arrhenius双曲... 40CrMnSiB是一种新型中碳含硼结构钢,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40CrMnSiB进行高温压缩试验,得到变形温度为800~1 100℃、应变速率为0.01~50 s^(-1)、压缩变形量60%的轴向单道次压缩条件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利用Arrhenius双曲正弦函数,确定其热变形激活能,建立该钢的流变应力本构方程。结果表明:40CrMnSiB钢在800~1 100℃进行压缩试验时,存在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两种软化机制,其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升高和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在高温低应变变形时,软化机制主要为动态再结晶;在高温高应变变形时,软化机制主要为动态回复;在低温低应变时,加工硬化占主导作用。其热变形激活能Q为299.02 kJ/mol,应力指数为4.478 9,峰值应力的预测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86%,预测精度较高,可为40CrMnSiB钢热加工工艺制定提供相应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CrMnSiB 热变形行为 变形激活能 本构方程 软化机制 流变应力 加工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基于miR-145/ADAM17通路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樊明强 丁涛 杨向向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8期951-955,共5页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损伤的潜在机制。方法将24只7周龄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喂食未经NAC处理的正常食物(n=8);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喂食未经NAC处理的高脂饮食(n=8);NA...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损伤的潜在机制。方法将24只7周龄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喂食未经NAC处理的正常食物(n=8);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喂食未经NAC处理的高脂饮食(n=8);NAC处理组,喂食NAC处理(每周两次通过胃内给药50 mg/kg)的高脂饮食(n=8)。高脂饮食12周后用试剂盒检测对照组、AS组和NAC处理组中小鼠动脉的活性氧簇(ROS)和丙二醛(MDA)水平。小鼠血管内皮细胞BEND3,按照是否使用NAC处理(终浓度为10μM NAC处理细胞24 h),分为NAC处理组和不处理组,随后使用试剂盒检测两组细胞的ROS和MDA水平。miRNA高通量测序检测NAC处理后小鼠血管内皮细胞BEND3的miRNAs表达。miRDB在线分析和遗传学方法鉴定NAC调控的通路。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S组小鼠血管组织中MDA和ROS水平显著上升(P<0.05),NAC组小鼠血管组织中MDA和ROS水平无显著改变(P>0.05)。与AS组相比,NAC组小鼠血管组织中MDA和ROS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在细胞水平,与不处理组相比,处理组BEND3的MDA和ROS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处理组中BEND3细胞通过miRNA高通量测序发现包括miR-145在内的多种miRNAs发生上调。在BEND3细胞中过表达miR-145后,该细胞的ROS水平降低(P<0.05),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的mRNA和蛋白水平亦显著下降(P<0.05)。此外,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发现miR-145靶向ADAM17 mRNA的3’端非编码区。敲低ADAM17后,小鼠血管内皮细胞BEND3的MDA和ROS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NAC能够调控血管内皮细胞中miR-145/ADAM17轴,降低MDA和ROS水平,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MIR-145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应激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在缓解氧化应激造成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和表型转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樊明强 张延林 +1 位作者 丁涛 王莹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9期3589-3591,共3页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在缓解氧化应激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损伤和表型转变中的作用。方法小鼠VSMC(MOVA细胞)常规培养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35μmol/L叔丁基氢过氧化物(t-BHP)处理组、35μmol/L t-BHP+1 mmol/L NAC处理组、...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在缓解氧化应激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损伤和表型转变中的作用。方法小鼠VSMC(MOVA细胞)常规培养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35μmol/L叔丁基氢过氧化物(t-BHP)处理组、35μmol/L t-BHP+1 mmol/L NAC处理组、1 mmol/L NAC处理组。二氯荧光黄二乙酸酯探针检测t-BHP处理后的细胞内活性氧类(ROS)水平。CCK-8试剂盒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抑制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与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平滑肌合成型标志物α-肌动蛋白(SMA)和合成型标志物平滑肌胚胎型肌球蛋白重链(SMemb)的mRNA和蛋白表达,同时分析NAC和t-BHP处理对miR-145表达的影响。结果 35μmol/L t-BHP处理后,细胞内ROS水平显著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5μmol/L t-BHP处理组相比,35μmol/L t-BHP+1 mmol/L NAC处理组细胞内的ROS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35μmol/L t-BHP处理后细胞抑制率、凋亡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5μmol/L t-BHP处理组相比,35μmol/L t-BHP+1 mmol/L NAC处理组细胞抑制率和凋亡率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35μmol/L t-BHP处理后细胞SMA表达降低,SMemb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5μmol/L t-BHP处理组相比,35μmol/L t-BHP+1 mmol/L NAC处理组SMA表达较高,SMemb表达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35μmol/L t-BHP处理后miR-145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5μmol/L t-BHP处理组相比,35μmol/L t-BHP+1 mmol/L NAC处理组miR-145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 NAC可以缓解氧化应激诱导的VSMC损伤和表型转变,此过程中伴随miR-145的表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血管平滑肌细胞 氧化应激 微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IL-8、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樊明强 《系统医学》 2019年第24期66-68,共3页
目的评价乙酰半胱氨酸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IL-8、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选该院自2017年8月-2018年4月检查确诊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对应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 目的评价乙酰半胱氨酸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IL-8、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选该院自2017年8月-2018年4月检查确诊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对应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接受常规治疗结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比不同方法对两组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EV1(1.78±0.32)L、FVC(2.72±0.75)L、FEV1/FVC(59.20±6.22)%、CRP(6.75±4.22)mg/L、PCT(1.10±0.72)μg/L、IL-6(9.85±1.64)μg/L、IL-8(0.33±0.01)μg/L、TNF-α(1.30±0.07)μg/L及总有效率(84.00%)与对照组(1.61±0.17)L、(2.13±0.33)L、(51.30±4.80)%、(12.90±11.45)mg/L、(3.80±1.60)μg/L、(15.57±2.98)μg/L、(0.39±0.04)μg/L、(1.50±0.11)μg/L进行对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4、5.004、7.093、3.555、2.637、11.835、8.591;χ^2=3.980,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有效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N-乙酰半胱氨酸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锻造变形方式对H13钢退火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樊明强 张晓峰 +2 位作者 邢承亮 赵中昱 刘子韬 《河北冶金》 2019年第5期10-13,共4页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对不同锻造变形方式下H13钢的退火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一镦一拔"工艺相比,采用"三镦三拔"工艺后,H13钢的带状偏析显著减轻;退火态碳化物尺寸更均匀、分布更弥散;调...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对不同锻造变形方式下H13钢的退火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一镦一拔"工艺相比,采用"三镦三拔"工艺后,H13钢的带状偏析显著减轻;退火态碳化物尺寸更均匀、分布更弥散;调质态力学性能和等向性能显著提高;横向冲击功由6. 34 J增加至9. 06 J,横纵向冲击功比值由0. 84增加至0. 92,符合NADCA#207-2003标准中优质H13钢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钢 墩拔锻造变形 带状偏析 碳化物 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3钢锻造裂纹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樊明强 肖连华 何新 《河北冶金》 2017年第12期52-54,共3页
用化学分析和金相检测等方法,对Φ120 mm H13钢锻造裂纹的形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锻造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墩粗过程控制不当,具体表现在压下量过大、加热温度低或保温时间不足等。碳及合金元素的偏析造成锻材中形成沿晶碳化物和碳... 用化学分析和金相检测等方法,对Φ120 mm H13钢锻造裂纹的形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锻造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墩粗过程控制不当,具体表现在压下量过大、加热温度低或保温时间不足等。碳及合金元素的偏析造成锻材中形成沿晶碳化物和碳化物链,对微裂纹的产生和裂纹扩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钢 锻造裂纹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CrMnSiB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测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雲飞 赵英利 +4 位作者 樊明强 袁书强 陈炯 赵楠 宋月 《河北冶金》 2022年第4期37-40,共4页
采用DIL805A型淬火变形膨胀仪,利用膨胀法结合金相-硬度法,绘制了40CrMnSiB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研究了冷却速率对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40CrMnSiB钢相变温度A_(c1)为770℃,A_(c3)为823℃,M_(s)为322... 采用DIL805A型淬火变形膨胀仪,利用膨胀法结合金相-硬度法,绘制了40CrMnSiB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研究了冷却速率对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40CrMnSiB钢相变温度A_(c1)为770℃,A_(c3)为823℃,M_(s)为322℃,M_(f)为176℃;随冷却速度增加,组织由软相铁素体+珠光体变为贝氏体和马氏体,显微硬度也逐渐提高。40CrMnSiB钢淬透性较高,当冷速为2℃/s时,开始发生贝氏体和马氏体转变;冷速为10℃/s时,组织为全马氏体。CCT曲线的测定为该钢种的生产实践和热处理工艺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CrMnSiB CCT曲线 相变 临界冷却速速率 马氏体 贝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