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序列替换基因组编辑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许永汉 齐泽宇 +2 位作者 李文静 赵啊慧 武德传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75,共14页
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可以对微生物、动植物和人类细胞系基因组进行精准的序列替换,加速生物育种进程和遗传性疾病治疗,从而在农业生产和医疗上取得突破。基因组序列替换策略主要分为2种:第1种依赖DNA双链断裂,包括将CRISPR-Cas分别与同... 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可以对微生物、动植物和人类细胞系基因组进行精准的序列替换,加速生物育种进程和遗传性疾病治疗,从而在农业生产和医疗上取得突破。基因组序列替换策略主要分为2种:第1种依赖DNA双链断裂,包括将CRISPR-Cas分别与同源重组、单链退火、微同源末端连接等DNA修复途径相结合,或由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介导,实现精准的序列替换;第2种依赖DNA单链断裂,主要包括引导编辑、碱基编辑器等技术。本研究综述了不同精准序列替换策略和技术及相关研究进展,理清各策略和技术的优缺点,有助于根据基因组编辑的目的,选择适合的技术和方法实现精准高效的序列替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编辑 序列替换 DNA双链断裂 DNA单链断裂 DNA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叶绿素代谢对热胁迫的响应特征
2
作者 杨海涛 韩青青 +5 位作者 郑云兴 李文静 邱程雯 施建伟 王成雨 武德传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目的】阐明热胁迫下玉米叶绿素代谢的调控机制,为玉米耐热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耐热玉米自交系HZ4和热敏感自交系L9K为材料,于喇叭口至开花期进行热胁迫处理,每隔5 d取样1次,共取样6次,测定叶绿素及其前体物质的含量,采用RT-q... 【目的】阐明热胁迫下玉米叶绿素代谢的调控机制,为玉米耐热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耐热玉米自交系HZ4和热敏感自交系L9K为材料,于喇叭口至开花期进行热胁迫处理,每隔5 d取样1次,共取样6次,测定叶绿素及其前体物质的含量,采用RT-qPCR测定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热胁迫导致HZ4和L9K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及其合成前体物质原卟啉Ⅸ(protoporphyrinⅨ,ProtoⅨ)、镁原卟啉Ⅸ(Mg-protoporphyrinⅨ,MgPⅨ)和原叶绿素酸酯(protochlorophyllide,Pchlide)的含量显著下降,δ-氨基乙酰丙酸(δ-aminolevulinic acid,ALA)和单卟啉胆色素原(porphobilinogen,PBG)的含量显著升高,且HZ4的变化幅度小于L9K。6个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PBGD、UROD、MgPMT、POR、CHLG、CAO)的表达量显著下调,且在HZ4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L9K中的表达量;4个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CBR、CLH、PPH、PAO)的表达量显著上调,且在HZ4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在L9K中的表达量。【结论】热胁迫通过下调叶绿素合成基因和上调叶绿素降解基因的表达,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阻碍位点在PBG向ProtoⅨ转化阶段,其主要原因是PBGD和UROD基因下调表达。基因差异表达是耐热型和热敏感型玉米叶绿素含量存在差异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热胁迫 叶绿素代谢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烤烟多酚含量空间变异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武德传 周冀衡 +7 位作者 樊在斗 李文璧 张一扬 杨程 徐发华 朱凯 段凤云 王德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146,共6页
利用GPS定位,在云南省主要烟区选取705个样点,2007年和2008年分别采集C3F等级烤烟样品,将各取样点两年的烤烟样品多酚含量平均值作为原始统计数据。对多酚含量的原始数据、对数转化和Box-Cox转化后的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性检验。采用地统... 利用GPS定位,在云南省主要烟区选取705个样点,2007年和2008年分别采集C3F等级烤烟样品,将各取样点两年的烤烟样品多酚含量平均值作为原始统计数据。对多酚含量的原始数据、对数转化和Box-Cox转化后的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性检验。采用地统计学进行烤烟多酚含量的空间趋势和空间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烤烟多酚含量经对数转化后服从正态分布。在进行普通Kriging插值时,趋势效应参数宜选择0阶,理论模型宜选择高斯模型(gaussian model)。云南烤烟多酚含量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C0/C0+C=35.71%),没有空间趋势效应(0阶)。大部分烟区烤烟多酚含量在3.50%~4.00%之间(为背景值);多酚含量大于4.00%的板块主要分布在滇西、滇中和滇东,大于4.50%的板块零星分布于4.00%~4.50%的板块中间,且多数板块多酚含量由中心向四周呈梯度状由高到低分布;多酚含量在5.50%~6.73%的板块位于南涧县、永平县北部、龙陵县西北部和武定县西部,且位于南涧县的板块面积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多酚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和云南烤烟单料烟感官质量因子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武德传 周冀衡 +3 位作者 李晓忠 汤若云 杨虹琦 张一扬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7-30,共4页
对湖南和云南烤烟单料烟评吸结果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9个感官评吸指标可概括为4个公因子,分别是刺激性-杂气-余味因子、香气质-劲头因子、灰色因子和燃烧性因子。依据因子综合得分,烤烟单料烟感官评吸质量高低按生态区依次为宣威... 对湖南和云南烤烟单料烟评吸结果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9个感官评吸指标可概括为4个公因子,分别是刺激性-杂气-余味因子、香气质-劲头因子、灰色因子和燃烧性因子。依据因子综合得分,烤烟单料烟感官评吸质量高低按生态区依次为宣威、楚雄、湘南、湘中和湘西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单料烟 感官质量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烤片烟醇化过程中几种化合物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4
5
作者 武德传 周冀衡 +3 位作者 李章海 徐晓燕 周初跃 张西仲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8-81,共4页
对醇化时期不同阶段复烤片烟的总多酚(绿原酸和芸香苷之和)、总脂质、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脂氧合酶、α-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过18个月的醇化,多酚、总脂质、淀粉和蛋白质... 对醇化时期不同阶段复烤片烟的总多酚(绿原酸和芸香苷之和)、总脂质、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脂氧合酶、α-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过18个月的醇化,多酚、总脂质、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下降20.0%,15.0%,11.5%和12.2%。醇化前后,芸香苷、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总脂质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总多酚、绿原酸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PO、脂氧合酶、α-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呈下降趋势,醇化前后4种酶活性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烤片烟 烤烟 醇化 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地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分区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武德传 王维洁 +5 位作者 施寒丰 宋泽民 陈永安 张西仲 李章海 江玉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25-1632,共8页
为揭示喀斯特山地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并进行分区管理,利用地统计学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贵州省黔南州喀斯特山地植烟土壤养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总体呈弱酸性,极小部分土壤缺乏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铜和有效锌,小... 为揭示喀斯特山地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并进行分区管理,利用地统计学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贵州省黔南州喀斯特山地植烟土壤养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总体呈弱酸性,极小部分土壤缺乏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铜和有效锌,小部分土壤缺乏速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大部分土壤缺乏有效钼。p 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钼空间相关性中等,交换性钙空间相关性弱。p 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有效锌空间变异主要由随机因素引起,有效铜和有效钼的空间变异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引起。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趋势效应明显,p H、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钼均由几个高值中心向四周递减分布;有机质和碱解氮均由北部、西部和南部向中部和东部递增分布。研究区植烟土壤可分为4个管理分区,分区内土壤养分趋于同质化,分区间差异显著。本研究为喀斯特山地农田土壤养分管理、农作物平衡施肥和肥料高效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地 植烟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喀斯特地区植烟土壤有效态中微量元素空间变异及影响因子——以黔南山区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武德传 施寒丰 +2 位作者 王维洁 江玉平 宋泽民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6-834,共9页
为揭示喀斯特山地植烟土壤中微量元素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地统计学对黔南喀斯特山地植烟土壤有效态钙、镁、铜、锌等元素进行空间变异和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黔南植烟土壤交换性钙、有效铜和有效锌属中等强度变异,交换性镁... 为揭示喀斯特山地植烟土壤中微量元素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地统计学对黔南喀斯特山地植烟土壤有效态钙、镁、铜、锌等元素进行空间变异和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黔南植烟土壤交换性钙、有效铜和有效锌属中等强度变异,交换性镁属强变异。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和有效锌的半方差函数均为指数模型。交换性镁、有效铜和有效锌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交换性钙空间相关性较弱。黔南州植烟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和有效锌总体含量较为丰富,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和有效锌缺乏的面积分别只占统计面积的1.22%、0.46%、0.21%和0.25%。土壤类型和土壤p H是影响黔南植烟土壤有效态中微量元素含量的重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地 植烟土壤 中微量元素 空间变异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多酚氧化酶及其与烟草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武德传 徐晓燕 +1 位作者 董召荣 朱小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81-1383,共3页
烟草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介导的酶促棕色化反应会影响烟叶、烟丝的色泽和内在质量,因此多酚氧化酶一直是近年来烟草研究的热点。从PPO的酶学特性、烟草生产各阶段PPO活性变化、PPO与烟叶质量的关系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烟... 烟草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介导的酶促棕色化反应会影响烟叶、烟丝的色泽和内在质量,因此多酚氧化酶一直是近年来烟草研究的热点。从PPO的酶学特性、烟草生产各阶段PPO活性变化、PPO与烟叶质量的关系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烟草PPO的研究成果,以期为烟草生产提供较为全面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多酚氧化酶 烟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小麦生育后期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武德传 周广成 +3 位作者 赵振邦 李猛 蔡世舫 徐茂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5期688-689,共2页
研究表明 :不同浓度酸雨对小麦株高、结实率、穗粒数、千粒重、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的影响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对穗长的影响达显著水平 ,而公顷穗数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酸雨处理间生物量积累存在差异 ,pH值越低 ,生物量积累越慢 ;pH... 研究表明 :不同浓度酸雨对小麦株高、结实率、穗粒数、千粒重、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的影响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对穗长的影响达显著水平 ,而公顷穗数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酸雨处理间生物量积累存在差异 ,pH值越低 ,生物量积累越慢 ;pH值越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酸雨 小麦 经济性状 产量 生育后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单料烤烟主流烟气成分因子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武德传 何承刚 +6 位作者 孙力 张强 徐发华 段凤云 王新中 王德勋 李章海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5-229,共5页
对云南单料烤烟主流烟气成分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总粒相物(TPM),烟气烟碱、焦油和CO平均值分别为19.63,1.69,15.69,13.82 mg/g。TPM与烟气烟碱、焦油、CO,焦油与CO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③单料烤烟主流烟气成分指标可概括为... 对云南单料烤烟主流烟气成分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总粒相物(TPM),烟气烟碱、焦油和CO平均值分别为19.63,1.69,15.69,13.82 mg/g。TPM与烟气烟碱、焦油、CO,焦油与CO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③单料烤烟主流烟气成分指标可概括为2个公因子。因子1由TPM、焦油和CO构成;因子2由烟气烟碱构成。依据因子得分,单料烤烟主流烟气成分烟区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单料烟主流烟气危害性大小按生态区依次为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红河州和大理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单料烟 主流烟气成分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山地植烟土壤有效钼空间变异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武德传 陈永安 +6 位作者 张西仲 李余湘 熊茂荣 肖尧 黎明江 邹敏杰 李章海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1-857,共7页
钼是高等植物生长发育17种必须营养元素之一,土壤有效钼含量与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关系密切。为了解黔南山地植烟土壤有效钼空间变异特征及丰缺状况,2009年在黔南州9个县(市)采集植烟土壤样品1 250份(GPS定位),借助地统计学工具,... 钼是高等植物生长发育17种必须营养元素之一,土壤有效钼含量与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关系密切。为了解黔南山地植烟土壤有效钼空间变异特征及丰缺状况,2009年在黔南州9个县(市)采集植烟土壤样品1 250份(GPS定位),借助地统计学工具,分析土壤有效钼含量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黔南州植烟土壤有效钼平均值为0.146 9 mg/kg,变幅0.002 6~0.913 0 mg/kg,为强变异性(CV=106.807 4%)。土壤有效钼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C0/C0+C=24.218 8%)、2-order趋势效应和空间异质性。自然因素对土壤有效钼的影响起主要作用,人为因素则起次要作用。土壤有效钼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西部和北部高,东部和南部低,由3个高钼中心向四周梯度状递减,2个高钼中心分别位于龙里县和贵定县北部,1个次高钼中心位于长顺县西南部。以0.2 mg/kg为植烟土壤有效钼临界值,黔南州缺钼植烟土壤占统计面积的83.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南 山地 植烟土壤 有效钼 空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孤雌生殖自交系产量配合力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武德传 陈洪俭 +1 位作者 李猛 滕康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1期18-19,共2页
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玉米进行药物诱导孤雌生殖自交 ,对 4个姊妹系籽粒产量的配合力分析 ,结果表明 :姊妹系间籽粒产量的配合达到极显著差异 。
关键词 玉米 孤雌生殖 自交系 产量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提升农业高校实践教学水平的探索——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武德传 刘广金 马中文 《农业灾害研究》 2015年第7期67-68,70,共3页
为提高农业院校实践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探讨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背景下农业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农业高校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黑麦牧草产量与品质对施氮的响应 被引量:25
14
作者 董召荣 田灵芝 +2 位作者 赵波 武德传 朱玉国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4-67,共4页
研究了施氮对不同刈割时期小黑麦中饲237Triticale cerealecv. zhongsi237的饲草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和刈割时期对中饲237的草产量均有明显的影响,施氮可显著改善刈割后中饲237的再生性,促进植株生长,提高二茬鲜草、干... 研究了施氮对不同刈割时期小黑麦中饲237Triticale cerealecv. zhongsi237的饲草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和刈割时期对中饲237的草产量均有明显的影响,施氮可显著改善刈割后中饲237的再生性,促进植株生长,提高二茬鲜草、干草产量,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同时可提高饲草的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改善饲草品质。起身期刈割的处理,其二茬草的草产量、粗蛋白、粗脂肪产量均高于拔节期刈割的处理。追施氮肥处理的粗蛋白含量及产量均大于未追施氮肥的处理,而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小于未追氮肥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二茬草 刈割 施氮 草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和稻田烤烟的某些重要香气前体物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尹光庭 周冀衡 +4 位作者 王廷晓 毛振萍 武德传 邓小华 王松林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6-569,共4页
以云南大理红花大金元品种C3F等级烟叶为材料,分析测定87份烟样中的类胡萝卜素、多酚和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并对其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旱地烤烟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多酚含量都高于田烟,且大部分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有的达到了极显... 以云南大理红花大金元品种C3F等级烟叶为材料,分析测定87份烟样中的类胡萝卜素、多酚和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并对其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旱地烤烟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多酚含量都高于田烟,且大部分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有的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旱地烤烟中草酸、苹果酸、柠檬酸和多元有机酸总量都高于田烟,但只有苹果酸含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旱地烤烟和田烟中的高质脂肪酸含量差异规律性不明显.旱地和稻田的生长环境对烤烟主要香气前体物及其烟叶品质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稻田 类胡萝卜素 多酚 非挥发性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素对淮北地区夏玉米生产的影响和对策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振邦 李猛 +1 位作者 武德传 池林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4期462-464,共3页
分析了 1996~ 1998年降水和日照对宿县、涡阳二点玉米试验的影响 ,认为 7~ 8月份 ,尤其是 8月份降水日照是影响淮北地区夏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 。
关键词 气象因素 夏玉米 影响 对策 淮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烤烟苹果酸含量的空间变异分析
17
作者 周喜新 周冀衡 +3 位作者 武德传 樊在斗 李文璧 杨程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7-371,共5页
采用GPS定位,在云南大理州主要烟区选取100个采样点,分别于2007、2008年采集C3F烤烟样品各100份。将各取样点2年烤烟样品苹果酸含量的平均值作为原始统计数据,对苹果酸含量的原始数据、对数转化和Box—Cox转换后的数据进行正态分布... 采用GPS定位,在云南大理州主要烟区选取100个采样点,分别于2007、2008年采集C3F烤烟样品各100份。将各取样点2年烤烟样品苹果酸含量的平均值作为原始统计数据,对苹果酸含量的原始数据、对数转化和Box—Cox转换后的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性检验,采用地统计学进行烤烟苹果酸含量的空间趋势和空间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大理烤烟苹果酸含量经对数转换后服从正态分布,在进行普通Kriging插值时宜选择1阶趋势效应和指数理论模型;大理烤烟苹果酸含量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和线性空间趋势效应;大理烤烟苹果酸含量为41.26-124.45mg/g,平均含量为81.00mg/g,背景值为65.01~80.00mg/g,苹果酸含量最高(100.01~123.45mg/g)的板块分布在南涧县、巍山县和弥渡县;大理州南部烟区烤烟苹果酸含量自南向北呈梯度状由高到低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苹果酸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大理白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石粉对贵州酸性黄壤化学特性及烤烟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罗红香 李余湘 +4 位作者 郭光东 周明 江玉平 李章海 武德传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5,共6页
研究了盆栽条件下贵州省黔南州酸性黄壤(pH=5.45)施用白云石粉对土壤化学特性和烤烟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根际土壤pH低于非根际土壤,烤烟根际土壤交换性铝、锰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烤烟根际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远低于非根... 研究了盆栽条件下贵州省黔南州酸性黄壤(pH=5.45)施用白云石粉对土壤化学特性和烤烟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根际土壤pH低于非根际土壤,烤烟根际土壤交换性铝、锰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烤烟根际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远低于非根际土壤。随着白云石粉施用量的增加,酸性土壤pH值呈升高趋势,交换性铝和交换性锰含量呈下降趋势,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增加趋势。酸性土壤适量施用白云石粉能够促进烟株生长,但要控制白云石粉施量,施量过大反而抑制烟株生长,适宜用量为0.66~0.99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粉 酸性土壤 化学特性 烤烟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顺县植烟土壤主要养分空间变异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唐兴贵 陈英崇 +6 位作者 游连尉 罗红香 蒙祥旭 武德传 李章海 江玉平 张西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22383-22386,共4页
[目的]对合理布局长顺县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GPS定位,在贵州省长顺县采集172份植烟土壤样品,采用地统计学进行土壤主要养分空间变异分析。[结果]长顺县植烟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值分别为27.54、14... [目的]对合理布局长顺县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GPS定位,在贵州省长顺县采集172份植烟土壤样品,采用地统计学进行土壤主要养分空间变异分析。[结果]长顺县植烟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值分别为27.54、141.77、40.62和215.07 mg/kg,变异系数分别为24.53%、23.68%、64.11%和56.06%。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趋势效应和中等的空间相关性。从空间分布来看,长顺县大部分植烟土壤有机质处于适宜水平,而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为丰富;少部分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偏高或偏低,而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偏低。[结论]在土壤养分丰富的烟区应适当减少用肥量,而在养分偏低的烟区适当增加用肥量,以保证植烟土壤养分维持在烤烟生长的适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顺县 植烟土壤 养分 空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皖北平原夏玉米抗倒和籽粒脱水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兰岚 周玉姝 +3 位作者 晏小凤 朱英华 武德传 王成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27-834,共8页
【目的】明确种植密度对皖北平原不同基因型夏玉米抗倒和籽粒脱水特性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和2019年,以郑单958(Z)、粒收1号(L)、新单68(X)和创玉107(C)为材料,设置60000株/hm^(2)(D1)、75000株/hm^(2)(D2)和90000株/hm^(2)(D3)3个... 【目的】明确种植密度对皖北平原不同基因型夏玉米抗倒和籽粒脱水特性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和2019年,以郑单958(Z)、粒收1号(L)、新单68(X)和创玉107(C)为材料,设置60000株/hm^(2)(D1)、75000株/hm^(2)(D2)和90000株/hm^(2)(D3)3个种植密度,测定各材料的茎秆抗倒特性、籽粒含水量和产量,调查倒伏率和达到籽粒机收标准的时间,综合评价种植密度与基因型互作对机收性状的影响。【结果】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不同基因型玉米倒伏率显著升高,且D1增至D2所致倒伏风险低于D2增至D3;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以及含水量降至28%所需时间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不同基因型玉米产量存在差异,由D1增加至D2产量显著增加,D2增加至D3产量变化不显著;基因型和种植密度对玉米宜机收性状综合评价值存在显著影响,品种间新单68最好,种植密度以D2最好,处理间以XD2最高。【结论】在75000株/hm^(2)条件下选用新单68可以提高皖北平原夏玉米机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夏玉米 籽粒含水量 抗倒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