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滚动轴承局部故障时变刚度系统动力学分析
1
作者 郭宝良 赵玉秀 +2 位作者 史丽晨 李玲 段志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1-248,共8页
针对滚动轴承局部故障动力学建模问题,通过分析各滚动体在进入、退出载荷区和陷入故障时的变化情况,基于Hertz接触理论,定义了接触变形保留因子,提出了滚动轴承等效时变刚度函数,建立了局部故障滚动轴承单自由度时变刚度动力学模型,并... 针对滚动轴承局部故障动力学建模问题,通过分析各滚动体在进入、退出载荷区和陷入故障时的变化情况,基于Hertz接触理论,定义了接触变形保留因子,提出了滚动轴承等效时变刚度函数,建立了局部故障滚动轴承单自由度时变刚度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滚动体进入或退出载荷区时,载荷区中承载滚动体数量增加或减少,引起系统等效时变刚度的小幅增加或减小;当滚动体陷入故障时,因接触变形保留因子的不同使得其有效接触刚度不同程度降低而导致系统等效时变刚度的减小。系统等效时变刚度的变化引起载荷区中其他滚动体的接触变形和接触力产生不同幅度的变化,从而平衡外部径向载荷,对载荷区中心附近的滚动体的影响较为明显,但不影响各滚动体的有效接触刚度。系统等效时变刚度发生突变,导致系统振动。当外环故障时,等效时变刚度等幅变化;当内环故障时,等效时变刚度的变化受到内环旋转的调制而幅值不同。提出的单自由度时变刚度动力学模型与实际更加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局部故障 动力学 等效时变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介质对齿轮泵内部流场影响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段志善 田庆飞 郭宝良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135,共4页
为研究流体介质对齿轮泵内部流场及脉动的影响机制,运用FLUENT软件对齿轮泵的二维内部流场进行了瞬态仿真分析,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流体介质对齿轮泵内部流场及输出特性影响。数值分析表明:考虑流体介质非线性变化较不考虑时泵出口流... 为研究流体介质对齿轮泵内部流场及脉动的影响机制,运用FLUENT软件对齿轮泵的二维内部流场进行了瞬态仿真分析,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流体介质对齿轮泵内部流场及输出特性影响。数值分析表明:考虑流体介质非线性变化较不考虑时泵出口流量脉动系数之间的差值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负载的增大而增大;流体介质的非线性变化对泵的流量脉动系数及实际流量影响较大,对压力脉动的脉动系数及实际压力影响较小。考虑流体介质非线性变化的仿真结果更符合实际工况,为开展齿轮泵的减振降噪及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泵 内部流场分析 非线性 流量脉动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振动输送机的动力学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段志善 史丽晨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100,共4页
水平振动输送机的动力学分析对设备的设计和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原有的分析多是单纯对机体的分析,没有考虑设备的整体性。在考虑连杆摆动的情况下对输送机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对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并将分析结论用... 水平振动输送机的动力学分析对设备的设计和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原有的分析多是单纯对机体的分析,没有考虑设备的整体性。在考虑连杆摆动的情况下对输送机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对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并将分析结论用于实践,为进一步研究水平振动输送机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振动输送机 摆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种常用干摩擦模型的定量比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段志善 焦树杰 +1 位作者 郭宝良 杨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66,共4页
干摩擦模型常用于水平振动输送机的动力学分析中,不同的摩擦模型会有不同的分析结果。针对干摩擦模型的选择问题,对三种经常在研究中使用的模型,即库伦模型、Stribeck模型和Lu Gre模型进行了定量的比较分析。建立了仿真和实验的单自由... 干摩擦模型常用于水平振动输送机的动力学分析中,不同的摩擦模型会有不同的分析结果。针对干摩擦模型的选择问题,对三种经常在研究中使用的模型,即库伦模型、Stribeck模型和Lu Gre模型进行了定量的比较分析。建立了仿真和实验的单自由度自由振动模型,得到实验曲线和各摩擦模型仿真曲线,通过计算实验曲线和仿真曲线之间所夹面积和欧氏距离的方法,比较三种模型相对实验数据的贴合程度,结果表明,Lu Gre模型的贴合程度最好,为水平振动输送机动力学研究中选择Lu Gre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摩擦模型 振动输送机 贴合度 自由振动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时间序列AR模型定阶问题的一些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段志善 常国光 闻邦椿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15-22,共8页
本文对AR模型的差比定阶方法进行了修正;并从工程应用角度,在机械故障诊断的领域里,提出分低阶AR模型和高阶AR模型的观点以及根据FFT-AR谱相似系数取最大值的定阶方法。
关键词 时间序列 AR模型 差比定阶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机械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段志善 崔善强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07年第10期38-39,共2页
推行机械安全评价、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参考是降低机械事故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并把它用到了机械安全评价中。构建了机械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因素的权重,并模拟一组数据得到了评价结果。
关键词 机械安全 模糊层次分析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筛筛分效率的计算与确定筛面长度的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段志善 张鸿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58-165,共8页
本文把二项分布和泊松定理引入振动筛透筛概率的计算中,解决了计算多个同样尺寸颗粒的透筛概率问题,使得筛分效率的理论计算成为可能;并提出在考虑筛分效率条件下,确定振动筛筛面长度的方法,使得筛机长度的确定更合理化。
关键词 振动筛 筛分效率 筛分机 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科教结合与培养一流工科本科生 被引量:2
8
作者 段志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4,共4页
体现在大学教学过程中以科教结合为核心理念的洪堡大学理念,就是“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的理念。其体现在“教”上,就是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内容和使教学过程具有探索性;体现在“学”上,就是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提出现代工程实践教育一... 体现在大学教学过程中以科教结合为核心理念的洪堡大学理念,就是“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的理念。其体现在“教”上,就是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内容和使教学过程具有探索性;体现在“学”上,就是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提出现代工程实践教育一些新的构想和进行的初步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堡的大学理念 研究性学习 工程实践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样机的便携式电动冲击夯的设计
9
作者 段志善 刘浩峰 李福洋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5-99,共5页
使用Pro/E和Adams建立了冲击夯虚拟样机,通过大量系统的仿真实验,确定关键参数最优值,然后服务于结构设计,最终设计了一种在夯土墙模板中夯实土壤的便携式电动冲击夯,该方法也为机械设计中解决复杂动力学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行思路。
关键词 虚拟样机 仿真分析 设计方法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备运行状态预测与故障预报方法的一些研究
10
作者 段志善 张新民 +1 位作者 谷立臣 江龙强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36-342,共7页
为提高设备状态预测的可靠性,对原始数据采用剔除错点和用原始数据累加序列进行预测;由于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可用多种函数进行拟合预测.提高了预测精度;本文提出设备故障预报方法,即多参量预报加故障识别。
关键词 灰色系统 状态预测 故障预报 设备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碱废氯气抽空泵的改进和运行维保
11
作者 段志善 王正 《中国氯碱》 CAS 2011年第12期35-37,共3页
分析了氯碱工业生产中废氯气(尾气)的产生原因和流量,介绍了山东铝业公司氯碱厂新建二期项目扩产后抽空泵的设计及改进,提出了优化抽空设备和管道运行维保的措施。
关键词 废氯气 抽空泵 运行维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电机定子绕组故障分析及其诊断方法 被引量:55
12
作者 董建园 段志善 熊万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30,共5页
以电流分析法为基础,通过对定子绕组故障的分析,提出了新的判定定子绕组故障的特征参量——三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并用实验给予验证。在此基础上,以电流分析法为主,采用多种特征参量对定子绕组故障进行诊断。该方法直接选取定子电... 以电流分析法为基础,通过对定子绕组故障的分析,提出了新的判定定子绕组故障的特征参量——三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并用实验给予验证。在此基础上,以电流分析法为主,采用多种特征参量对定子绕组故障进行诊断。该方法直接选取定子电流作为特征信号,可方便地实现定子绕组故障的在线监测。同时通过对电机定子绕组故障的仿真,得到了开展现场诊断可资信赖的专家性的诊断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机 定子绕组 故障分析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机械滚动轴承单点点蚀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郭宝良 段志善 +2 位作者 郑建校 史丽晨 东亚斌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0-618,共9页
针对振动机械滚动轴承内环和外环单点点蚀故障的判别问题,通过对振动机械滚动轴承运行状态的分析,建立了滚动轴承内环和外环单点点蚀故障的脉冲冲击模型,提出了单点点蚀故障的判别依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仿真,并在振动筛上进行了试验研究... 针对振动机械滚动轴承内环和外环单点点蚀故障的判别问题,通过对振动机械滚动轴承运行状态的分析,建立了滚动轴承内环和外环单点点蚀故障的脉冲冲击模型,提出了单点点蚀故障的判别依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仿真,并在振动筛上进行了试验研究,运用Hilbert-Huang变换法处理了试验数据。理论分析与试验分析结果一致表明,振动机械与旋转机械滚动轴承单点点蚀的故障特征频谱有明显的区别。振动机械滚动轴承外环点蚀故障时有明显的振幅调制现象,其故障包络谱中有幅值较大的外环故障频率fo及其倍频、外环故障频率的边频、调制频率及其倍频的谱线;而旋转机械外环点蚀无振幅调制现象。振动机械滚动轴承内环点蚀故障时有轻微的振幅调制现象,其故障包络谱中有幅值较大的内环故障频率fi及其倍频、幅值较小的内环故障频率的边频和调制频率及其倍频的谱线;而旋转机械内环点蚀存在明显的振幅调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振动机械 单点点蚀 Hilbert—Huang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理论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与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靳春梅 樊灵 +1 位作者 邱阳 段志善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4-79,共6页
利用灰色理论的关联度分析实现了旋转机械故障的精密诊断 ,利用灰色模型( GM)实现了旋转机械的状态预测及故障预报 ,并用 C语言编制了一套完整的旋转机械灰色故障诊断、状态预测与故障预报软件。同时本文对某厂透平机进行了全面的计算... 利用灰色理论的关联度分析实现了旋转机械故障的精密诊断 ,利用灰色模型( GM)实现了旋转机械的状态预测及故障预报 ,并用 C语言编制了一套完整的旋转机械灰色故障诊断、状态预测与故障预报软件。同时本文对某厂透平机进行了全面的计算机诊断与预报 ,通过现场对该透平机检查发现故障与本软件诊断结果一致 ,进而揭示了利用灰色理论开发旋转机械故障诊断和预报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理论 旋转机械 软件 故障诊断 故障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谐和水平振动输送机的物料运动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郭宝良 段志善 +1 位作者 郑建校 何育民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针对物料滑移理论中干摩擦驱动下物料输送速度计算困难的问题,通过分析基于物料滑移理论的非谐和水平振动输送机(以下简称输送机)物料运动过程,在分段建立并求解输送机和物料的动力学微分方程的基础上,改进干摩擦作用下物料相对于输送... 针对物料滑移理论中干摩擦驱动下物料输送速度计算困难的问题,通过分析基于物料滑移理论的非谐和水平振动输送机(以下简称输送机)物料运动过程,在分段建立并求解输送机和物料的动力学微分方程的基础上,改进干摩擦作用下物料相对于输送机的运动状态的判别条件及各状态之间的相互转变的判别条件,并进行基于Matlab数值仿真研究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输送机速度或加速度的不对称使驱动物料运动的干摩擦力也不对称,从而使物料的运动也不对称,引起物料与输送机之间的相对运动;输送机两偏心质量的相位差为90°或270°、频率比为2时对物料输送最为有利;物料输送速度随着输送机低频轴频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两偏心质量矩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物料输送速度就不再增加;当两偏心质量矩之一确定时,二者之比存在最佳值使得物料输送速度达到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谐和水平振动输送机 物料输送速度 干摩擦 频率比 偏心质量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和LSSVM回归的摄像机标定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金颂 原思聪 +1 位作者 江祥奎 段志善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51,共5页
针对摄像机非线性显式标定时很难精确地建立其复杂的数学模型,本文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回归的摄像机非线性隐式标定方法。该方法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机精确逼近图像坐标与世界坐标之间复杂的非线性... 针对摄像机非线性显式标定时很难精确地建立其复杂的数学模型,本文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回归的摄像机非线性隐式标定方法。该方法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机精确逼近图像坐标与世界坐标之间复杂的非线性成像关系;利用PSO算法搜索LSSVM回归模型的最优参数,提高LSSVM回归的收敛速度和泛化能力。通过运用标准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LSSVM及粒子群优化的LSSVM回归方法对圆阵列图案标定模板进行标定,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SO和LSSVM回归的标定方法具有标定精度高、收敛速度快、泛化能力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LSSVM回归 摄像机标定 非线性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新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潘芳伟 段志善 +1 位作者 贺利乐 王朋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0-774,共5页
运动学位置正解和位置逆解是对并联机器人其它性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位置正解也是并联机器人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本文采用遗传算法对一种新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位置正解和位置逆解进行了求解,并且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求解结果进行... 运动学位置正解和位置逆解是对并联机器人其它性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位置正解也是并联机器人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本文采用遗传算法对一种新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位置正解和位置逆解进行了求解,并且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求解结果进行了分组,得到了Stewart并联机器人的5组位置正解实解。实例表明该方法简单、方便、具有通用性,是求解并联机器人运动学问题的一种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运动学位置正解 运动学位置逆解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机电耦合模型研究转子系统的非平稳过程 被引量:18
18
作者 熊万里 段志善 闻邦椿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12,共6页
建立恰当的转子系统模型,对非平稳过程进行正确完备的描述是进行转子系统设计、实施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关键。通过考虑驱动电机的影响,建立了异步电机-受驱转子系统的机电耦合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机电转子系统由串联补偿电容... 建立恰当的转子系统模型,对非平稳过程进行正确完备的描述是进行转子系统设计、实施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关键。通过考虑驱动电机的影响,建立了异步电机-受驱转子系统的机电耦合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机电转子系统由串联补偿电容和负载波动引起的两种机电耦合非平稳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机电耦合模型可以多方位地研究转子系统在非平衡过程中的机电耦合动力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耦合模型 转子动力学 非平稳过程 转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同步振动及振动同步传动的机电耦合机理 被引量:26
19
作者 熊万里 闻邦椿 段志善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3期325-331,共7页
自同步振动和振动同步传动在机械工程上已获得成功应用 ,但是振动机械实现自同步振动和振动同步传动的过渡过程长期以来却一直不明确 ,利用现有的振动机械模型还不能定量解释系统从不同步到同步、或是从一种同步状态过渡到另一种同步状... 自同步振动和振动同步传动在机械工程上已获得成功应用 ,但是振动机械实现自同步振动和振动同步传动的过渡过程长期以来却一直不明确 ,利用现有的振动机械模型还不能定量解释系统从不同步到同步、或是从一种同步状态过渡到另一种同步状态的物理过程。本文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在传统的振动机械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电机 -振动机械系统的机电耦合模型 ,利用该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过渡过程中的一系列实际现象做出了合理的定量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同步振动 机电耦合 振动同步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关联度分辨系数的一种新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129
20
作者 东亚斌 段志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9-592,共4页
灰色关联度分析作为一种有效的模式识别方法应用广泛,但是其计算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分辨系数的取值没有确定的方法,通常依赖于经验.通过研究分辨系数在关联度计算中的实际作用,分析了其取值大小对关联度分析结果的影响,得出了分辨系数取... 灰色关联度分析作为一种有效的模式识别方法应用广泛,但是其计算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分辨系数的取值没有确定的方法,通常依赖于经验.通过研究分辨系数在关联度计算中的实际作用,分析了其取值大小对关联度分析结果的影响,得出了分辨系数取值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观测序列的平稳性,给出了分辨系数取值的一般准则和具体方法,解决以往分辨系数取值难以量化的问题.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关联度分辨力,使关联分析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关联系数 关联度 分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