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和心理人格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段熙明 刘春红 +3 位作者 石寿森 李玉 潘芳 陈政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30-734,共5页
目的:探讨成年哮喘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支气管哮喘生存质量评估表(AQLQ)、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自尊量表(SES)、安全感量表(SQ)以及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2例哮喘患者和正常对照组35例... 目的:探讨成年哮喘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支气管哮喘生存质量评估表(AQLQ)、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自尊量表(SES)、安全感量表(SQ)以及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2例哮喘患者和正常对照组35例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患者的抑郁得分、PANAS测量的负性情绪得分高于正常组,自尊水平和人际安全感均低于正常组,感情孤独得分高于正常组。生存质量总分与职业、病程、内向性激惹、消极认知观念负相关,与受教育程度、1s用力呼气量、PANAS测量的正性情绪、自尊、哮喘知识正相关,与抑郁、负性情绪显著负相关。抑郁与哮喘知识评分呈负相关,与积极认知观念负相关,与消极认知观念正相关,内向性激惹与消极认知观念正相关,负性情绪与消极认知观念显著正相关,自尊与积极认知观念正相关,感情孤独与哮喘知识显著负相关,人际安全感与积极认知观念正相关,确定控制感与消极认知观念显著负相关。结论:成年哮喘患者存在心理问题,生存质量与社会、心理、认知诸多因素有关,应当加强对哮喘患者的心理干预,让患者掌握更多的哮喘知识,强化积极的认知观念,促进健康行为,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生活质量 情绪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关系感知与大学生攻击性行为:手机成瘾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段熙明 贾雨航 +4 位作者 李圣洁 张欣瑶 荣丽敏 刘德彪 刘燕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机成瘾在父母关系感知与大学生攻击性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大学生问题行为干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1年5月采用父母关系感知问卷、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攻击性量表(BPAQ)对27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77名大学... 目的探讨手机成瘾在父母关系感知与大学生攻击性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大学生问题行为干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1年5月采用父母关系感知问卷、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攻击性量表(BPAQ)对27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77名大学生手机成瘾人数238人,占85.9%。大学生父母关系感知、手机成瘾和攻击性两两之间呈相关性;手机成瘾在父母关系感知与攻击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57,总效应为1.124,中介效应占比为13.96%。结论大学生父母关系感知负向预测手机成瘾程度和攻击性水平,手机成瘾程度能正向预测攻击性水平;父母关系感知通过手机成瘾的部分中介作用对攻击性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关系感知 手机成瘾 攻击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学过程中多媒体与板书关系之我见 被引量:2
3
作者 段熙明 《科技资讯》 2009年第24期203-203,共1页
多媒体与板书的关系一直是教学研究的热点,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应有条件的使用多媒体作为主导,把板书重点放在比较零碎的知识点上,将两者结合起来,各取所长,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板书 多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家庭教养方式、家庭功能相关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段熙明 许瑞雪 +8 位作者 马珂 秦岩 胡书章 牛四方 臧阳 付雪楠 李晓涵 慕福芹 刘燕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18-323,共6页
目的分析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功能状况对医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影响。方法使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于2018年4—10月对12847名医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医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总检出率为25.01%。父母... 目的分析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功能状况对医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影响。方法使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于2018年4—10月对12847名医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医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总检出率为25.01%。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分维护、父亲温暖关心了解、母亲温暖关心了解、母亲过分干预过分维护、母亲拒绝或否认以及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等家庭功能状况与大学生人际困扰相关。结论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问题比例较高,改善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功能有可能减少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问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人际关系困扰 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春红 段熙明 +3 位作者 石寿森 李玉 潘芳 陈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53-555,562,共4页
目的:探讨成年哮喘患者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支气管哮喘生存质量评估表,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自尊量表,安全感量表对51例哮喘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患者的抑郁得分、负性情绪得分均... 目的:探讨成年哮喘患者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支气管哮喘生存质量评估表,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自尊量表,安全感量表对51例哮喘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患者的抑郁得分、负性情绪得分均高于正常组(5.5±2.1/3.5±2.0,t=2.45,P=0.017;26.4±6.1/18.9±5.9,t=3.47,P=0.002),患者的自尊得分和人际安全感得分均低于正常组(15.5±3.2/21.0±2.7;24.0±6.7/29.6±4.3;t=2.18,2.61,P=0.031、0.014),而感情孤独得分高于正常组(15.5±2.6/10.0±4.2;t=2.37,P=0.023)。生存质量总分与职业、病程、内向性激惹得分呈负相关(r=-0.358,-0.308,-0.355,-0.342,P<0.05),与受教育程度、一秒钟用力呼气量、PANAS测量的正性情绪、自尊得分呈正相关(r或rs值分别为0.314,0.337,0.343,0.347,0.356,P<0.05),与抑郁、负性情绪得分呈负相关(r=-0.382,-0.435,P<0.01)。结论:成年哮喘患者存在心理问题,生存质量与基本情况、不良情绪、心理状况等诸多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生存质量 不良情绪 心理状况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法劳教人员及其B群人格障碍患者童年期被虐待经历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于宏华 傅文青 +3 位作者 姚树桥 张艳卿 段熙明 曹文胜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481-483,共3页
目的:了解违法劳教群体及其B群人格障碍患者童年期被虐待经历的情况。方法:先用PDQ+4筛查,再以PDI-IV对筛查的阳性被试做半定式查询确定B群人格障碍患者,然后用童年期创伤性经历问卷(CTQ)测查所有被试的童年被虐待经历。结果:劳教人员B... 目的:了解违法劳教群体及其B群人格障碍患者童年期被虐待经历的情况。方法:先用PDQ+4筛查,再以PDI-IV对筛查的阳性被试做半定式查询确定B群人格障碍患者,然后用童年期创伤性经历问卷(CTQ)测查所有被试的童年被虐待经历。结果:劳教人员B群人格障碍组的童年期躯体和情感虐待性经历较对照组严重(P<0.05)。性虐待、躯体和情感忽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在反社会人格障碍组和对照组、其他人格障碍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发现五种形式的虐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违法人群中,多种人格障碍共病的个体童年期受到的虐待较非人格障碍者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劳教人员 人格障碍 B群人格障碍 童年期被虐待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群人格障碍的人格五因素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于宏华 傅文青 +3 位作者 姚树桥 张艳卿 段熙明 曹文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目的:了解B群人格障碍的人格五因素特征。方法:先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在被试中筛查,再用个性障碍晤谈手册(PDI-IV)做半定式查询确定B群人格障碍患者,用NEO个性问卷(NEO-PI-R)做问卷测查。结果:66例B群人格障碍患者表现为高... 目的:了解B群人格障碍的人格五因素特征。方法:先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在被试中筛查,再用个性障碍晤谈手册(PDI-IV)做半定式查询确定B群人格障碍患者,用NEO个性问卷(NEO-PI-R)做问卷测查。结果:66例B群人格障碍患者表现为高神经质(61.97±10.57)、低顺同性(38.39±11.46)和低严谨性(38.40±11.19),外向性(45.88±11.52)和开放性(45.00±9.30)得分接近低限。212例被试的PDI-Ⅵ和NEO-PI-R得分的多元相关分析显示,反社会型与顺同性负相关(r=-0.25,P<0.01),边缘型与神经质正相关(r=0.32,P<0.01),与顺同性和严谨性负相关(r=-0.22,P<0.01;r=-0.22,P<0.01),表演型与顺同性和严谨性负相关,(r=-0.16,P<0.05;r=-0.15,P<0.05),自恋型与顺同性负相关(r=-0.31,P<0.01)。结论:B群人格障碍患者的五因素人格特征较正常成年人有较大偏差,有较多的负性情绪体验,冲动,人际关系冷漠,缺乏自信等。本研究中B群人格障碍的五因素特征不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群人格障碍 横断面调查 人格五因素 NEO-P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概念、理论的创造性教学技巧
8
作者 段熙明 《管理观察》 2009年第23期249-250,共2页
心理学有众多概念和理论,部分概念和理论非常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本文作者根据个人教学经验,提出按照逻辑顺序,从概念、理论的提出,概念、理论的涵义及应用,概念、理论的反思整合三个步骤来讲授概念。每个步骤都可以借鉴一... 心理学有众多概念和理论,部分概念和理论非常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本文作者根据个人教学经验,提出按照逻辑顺序,从概念、理论的提出,概念、理论的涵义及应用,概念、理论的反思整合三个步骤来讲授概念。每个步骤都可以借鉴一定的创造技巧启发学生多方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创造性 心理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孤独感及其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平 吉峰 +3 位作者 崔玉玲 赵维燕 段熙明 王丹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9期1398-1400,共3页
目的:调查老年人孤独感现状并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对老年人孤独感的干预作用,为降低老年人孤独感提供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方法采用孤独感自评量表( UCLA)对24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从敬老院选取30名适宜参加团体辅导的老年人随机分成实... 目的:调查老年人孤独感现状并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对老年人孤独感的干预作用,为降低老年人孤独感提供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方法采用孤独感自评量表( UCLA)对24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从敬老院选取30名适宜参加团体辅导的老年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5次结构式团体辅导。用孤独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评估团体辅导前后的效果。结果敬老院老人、单身、65岁以上、小学及以下文化、无信仰的老人体验到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居住在农村和城市、有配偶、60~65岁、初中及高中文化、有信仰的老人(F=107.357,t=4.628,t=-3.137,F=23.293,t=15.994,P<0.01)。团体辅导前后老年人的孤独感(t=7.462,P<0.01)和社会支持(t=-8.795,P<0.01)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居住地、婚姻状况、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有无信仰是影响老年人孤独感的因素;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改善敬老院老人的孤独感,提高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孤独感 团体辅导 心理干预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婷 王一赫 +2 位作者 段熙明 江虹 刘德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60例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患者组SCL-90总分、躯体化、...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60例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患者组SCL-90总分、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4.441,5.722,4.124,3.232,5.631,4.300,3.863,1.712,1.982;P<0.05或P<0.01);抑郁和焦虑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5.101,7.142;P<0.01)。患者组的积极应对方式显著低于对照组(t=-5.591,P<0.01),消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对照组(t=4.482,P<0.01)。相关分析显示,积极应对与SCL-90总分、焦虑、抑郁得分呈负相关(r=-0.238,-0.259,-0.324;P<0.001),消极应对与SCL-90总分、焦虑、抑郁得分呈正相关(r=0.407,0.435,0.442;P<0.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低,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且更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心理学 支气管哮喘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构想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吉峰 李淑玲 +7 位作者 李雪梅 刘传新 崔玉玲 段熙明 王平 赵维燕 高昶 李海洋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年第10期13-14,共2页
针对目前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存在的困惑,调查、比较了全国5所师范院校和5所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3+2培养模式的构想。
关键词 医学院 应用心理学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侯日霞 段熙明 吉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年第1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动机的关系。方法使用学习动机量表及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23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父母的情感温暖与大学生的内生动机和学习动机显著正相关(r=0.192,0.254,0.183,0.208;P<0.01),父亲的惩...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动机的关系。方法使用学习动机量表及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23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父母的情感温暖与大学生的内生动机和学习动机显著正相关(r=0.192,0.254,0.183,0.208;P<0.01),父亲的惩罚严厉、母亲的过分干涉、偏爱被试与孩子的内生动机呈显著负相关(r=-0.207,-0.199,-0.254;P<0.01);②回归分析表明:母亲情感温暖和偏爱被试对内生动机有显著预测作用;父亲的过分保护和母亲的拒绝否认对外生动机因子有显著预测作用;母亲情感温暖、母亲的偏爱被试、父亲的偏爱被试对学习总动机有显著定预测作用,解释率分别为12.6%,4.4%,8.4%。结论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动机 内生动机 外生动机 家庭教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求职行为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维燕 刘明慧 +2 位作者 段熙明 徐芳芳 李青青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421-423,共3页
目的调查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的特点,探讨社会支持对其求职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法对320名高校应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毕业生的求职行为处于中等水平之上(总均分为3.47);学生所在院校、性别及有无打工经历影响其在求职行为上... 目的调查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的特点,探讨社会支持对其求职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法对320名高校应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毕业生的求职行为处于中等水平之上(总均分为3.47);学生所在院校、性别及有无打工经历影响其在求职行为上的差异性(P〈0.05,P〈0.001);除自主求职和关系求职外,社会支持各维度与求职行为各维度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P〈0.05,P〈0.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对求职强度、短期-长期求职和求职总分有预测作用(β在0.17~0.22之间),预测量为3%~13%。结论社会支持系统,特别是学生感受到的主观支持更有利于学生的求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职行为 社会支持 高校毕业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思维量表在不同性别和抑郁症状医学院校新生中的测量等值性
14
作者 李文福 刘燕 +3 位作者 段熙明 牛四方 许瑞雪 慕福芹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4-860,共7页
采用10项目反刍思维量表(Ruminative Response Scale,RRS-10)和贝克抑郁量表对山东省两所医科院校8019名新生进行调查,使用多组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RRS-10在不同性别和抑郁症状医学院校新生中的测量等值性。结果发现,抑郁症状阳性组的RRS... 采用10项目反刍思维量表(Ruminative Response Scale,RRS-10)和贝克抑郁量表对山东省两所医科院校8019名新生进行调查,使用多组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RRS-10在不同性别和抑郁症状医学院校新生中的测量等值性。结果发现,抑郁症状阳性组的RRS-10总分、强迫思考和反省深思因子分显著高于抑郁症状阴性组;RRS-10在男性和女性、抑郁症状阳性组和阴性组样本间的形态等值、弱等值、强等值和严格等值模型均成立。结果表明,RRS-10的二因子结构在不同性别以及抑郁症状医学院校新生间具有测量等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思维 测量等值性 性别差异 抑郁症状 医学院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大学园区低年级学生网络依赖的心理状况调查
15
作者 张秋梅 费孔军 +3 位作者 杨洪峰 段熙明 武坤 李功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年第7期72-73,共2页
目的:了解日照市大学园区低年级大学生网络依赖的现状及心理健康状况,为采取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体抽样法,应用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学园区450名低年级大学生进行现状调查。结果:低年级大... 目的:了解日照市大学园区低年级大学生网络依赖的现状及心理健康状况,为采取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体抽样法,应用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学园区450名低年级大学生进行现状调查。结果:低年级大学生上网率为95.38%,健康上网者为61.48%,网络依赖者为38.52%,SCL-90结果显示各因子分实验组被试明显高与控制组被试。结论:低年级大学生网络依赖者在低年级大学生使用网络人群中所占比率较高,男性网络依赖者比率显著高于女性网络依赖者,网络依赖对低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依赖 心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居民自感健康与心理健康一致性相关多因素分析
16
作者 张秋梅 刘传新 +5 位作者 费孔军 吉峰 杨洪峰 刘晓露 段熙明 徐凌中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22-323,共2页
目的对威海市居民的自感健康和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分析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编制的健康状况调查表以及选用相关心理量表,调查了威海市20409名城乡居民,此外还收集了威海市的统计年鉴和卫生统计年鉴资料。... 目的对威海市居民的自感健康和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分析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编制的健康状况调查表以及选用相关心理量表,调查了威海市20409名城乡居民,此外还收集了威海市的统计年鉴和卫生统计年鉴资料。资料用FoxPro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感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的一致性较好,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者的一致性还与年龄组、家庭类型、睡眠质量等因素有较强的相关关系(P<0.01)。结论影响自感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一致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感健康 心理健康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行英语教学改革对学生考研过线率的影响
17
作者 张秋梅 刘永春 +4 位作者 李功迎 陈敏 段熙明 陈康 杨洪峰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8年第11期839-840,共2页
文章通过对2003年级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改革的做法和效果的介绍,对参加英语教学改革的学生和未参加英语教学改革的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进行比较,经卡方检验,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008年的考研过线率明显高于前三年的考研过线率,说明进... 文章通过对2003年级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改革的做法和效果的介绍,对参加英语教学改革的学生和未参加英语教学改革的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进行比较,经卡方检验,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008年的考研过线率明显高于前三年的考研过线率,说明进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教学改革 考研过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和2022年中国居民抑郁和焦虑症状及其共患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8
18
作者 荣丽敏 郑艺 +8 位作者 段熙明 刘彦志 张晓燕 胡瑞宇 朱丽 黄悦勤 吴一波 慕福芹 刘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23-1030,共8页
目的:分析2021年和2022年中国居民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共患比例及相关因素。方法:基于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对32个省市自治区居民按性别、年龄进行配额抽样,使所获得样本的性别、年龄符合中国人口特征。采用广泛性焦虑问卷-7、患... 目的:分析2021年和2022年中国居民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共患比例及相关因素。方法:基于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对32个省市自治区居民按性别、年龄进行配额抽样,使所获得样本的性别、年龄符合中国人口特征。采用广泛性焦虑问卷-7、患者健康问卷-9分别于2021年(n=11005)和2022年(n=30421)对各省社区居民进行面对面访谈调查。结果:2021年抑郁和焦虑症状共患检出率为10.67%,2022年为11.72%;2年中男性、低龄(年龄≤17岁)、离婚、低BMI(BMI<18.5kg/m^(2))、高受教育程度(研究生)、职业为学生、慢性病史居民的抑郁焦虑症状共患比例较高(均P<0.001)。2022年,32.06%的抑郁者伴有焦虑症状,47.62%的焦虑者伴有抑郁症状。结论:2021年和2022年,居民抑郁焦虑症状共患比例约十分之一,近半数焦虑症状患者伴有抑郁症状,应该关注抑郁焦虑症状共患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状 焦虑症状 检出率 共患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一新生重性抑郁障碍与惊恐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瑞雪 慕福芹 +7 位作者 段熙明 孙浩 李涵云 秦岩 胡书章 刘佳 王怡阳 刘燕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09-314,共6页
目的探讨大一新生重性抑郁障碍、惊恐障碍及其共病患病率。方法于2018年4-10月在济宁、日照及潍坊市针对大一新生开展精神障碍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自制人口学特征问卷、中文版患者健康问卷-9、贝克焦虑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 目的探讨大一新生重性抑郁障碍、惊恐障碍及其共病患病率。方法于2018年4-10月在济宁、日照及潍坊市针对大一新生开展精神障碍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自制人口学特征问卷、中文版患者健康问卷-9、贝克焦虑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严重创伤事件问卷及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量表-3.0等。结果共计8079人完成了调查。大一新生重性抑郁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5.52%(95%CI:5.04%,6.05%),惊恐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0.87%(95%CI:0.68%,1.10%),重性抑郁障碍与惊恐障碍共病的终生患病率为0.34%(95%CI:0.23%,0.50%)。惊恐障碍患者共病重性抑郁障碍的比例高达38.24%。城镇、非独生子女、抑郁症状是大一新生重性抑郁障碍与惊恐障碍共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大一新生重性抑郁障碍、惊恐障碍及共病患病率较高,各级部门应关注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预防及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抑郁障碍 惊恐障碍 共病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式教学法在培养医学院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中的实证研究
20
作者 张洁 任和 +3 位作者 解华 段熙明 王磊 陈培君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4期667-670,677,共5页
目的验证支架式教学法在培养医学院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中的作用。方法对济宁医学院2012级2个合堂班学生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采用支架式教学法,通过四级通过率验证效果。结果学生2014年6月四级通过情况如下:对照组参加考试人数82人,... 目的验证支架式教学法在培养医学院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中的作用。方法对济宁医学院2012级2个合堂班学生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采用支架式教学法,通过四级通过率验证效果。结果学生2014年6月四级通过情况如下:对照组参加考试人数82人,通过人数45人,通过率为55%,实验组其中1人退学,3人未参加考试,参加考试人数96人,通过人数61人,通过率为64%,比对照组高9个百分点,证明支架式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自学水平。结论支架式教学法可有效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法 医学院学生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