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患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及脂蛋白(a)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郝烘玉 邢星 +1 位作者 褚红珊 段瑞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sd-LDL)及脂蛋白(a)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4年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AC...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sd-LDL)及脂蛋白(a)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4年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ACI患者160例,所有患者行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依据颈动脉斑块情况分为无斑块组43例、稳定斑块组56例和不稳定斑块组61例,另取同期河北省人民医院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临床资料、sd-LDL、脂蛋白(a)水平,评估sd-LDL、脂蛋白(a)水平对不稳定斑块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无斑块组比较,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显著升高,不稳定斑块组总胆固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显著降低,对照组NIHSS评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稳定斑块组比较,不稳定斑块组NIHSS评分、LDL-C、sdLDL、脂蛋白(a)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对照组脂蛋白(a)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d-LDL、脂蛋白(a)水平与NIHSS评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LDL-C、sd-LDL、脂蛋白(a)是ACI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HDL-C是保护因素(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sd-LDL、脂蛋白(a)及联合检测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0.847、0.921,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于sd-LDL、脂蛋白(a)单项指标检测(93.44%vs 88.52%、86.89%,P=0.000)。结论血浆sd-LDL、脂蛋白(a)水平与ACI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具有一定关联性,可作为临床相关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 脂蛋白类 LDL 脂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继发癫痫误诊临床分析
2
作者 段瑞生 刘娜 +4 位作者 尹楠 褚红珊 高雅 安金 高世瑜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继发癫痫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7至12月收治的曾误诊的VCI继发癫痫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反应迟钝患者初步诊断为脑梗死、VCI,给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1例言语不清患者曾于外院行动态...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继发癫痫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7至12月收治的曾误诊的VCI继发癫痫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反应迟钝患者初步诊断为脑梗死、VCI,给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1例言语不清患者曾于外院行动态脑电图检查未见痫样放电,诊断为脑梗死、VCI,经治疗症状再次加重,诊断为脑梗死;1例间断头晕患者伴有基底动脉明显狭窄,诊断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CI;1例头晕患者诊断为耳石症、VCI,给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5例均经反复询问病史、了解发病特点,予动态脑电图检查发现痫样放电,明确诊断为癫痫。误诊时间5 d~6个月。确诊后予以口服丙戊酸钠后症状消失,2周后复查脑电图未见痫样放电。结论VCI继发癫痫因患者病史表述不清楚、临床表现不典型等易误诊,接诊医生遇及疑似癫痫VCI患者时要细致、反复询问病史,并加强对特殊临床表现癫痫的认识,重视动态脑电图对特殊类型癫痫诊断价值,以减少本病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认知障碍 痴呆 血管性 误诊 脑梗死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耳石症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大鼠认知、情感障碍与海马乙酰胆碱酯酶纤维分布改变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段瑞生 王维平 +3 位作者 刘娜 霍会永 李攀 王晓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5-18,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实验性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sy,SE)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与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阳性神经纤维在脑部分布变化的关系。方法戊四氮诱导大鼠SE,行为学检测大鼠情感反应和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实验性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sy,SE)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与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阳性神经纤维在脑部分布变化的关系。方法戊四氮诱导大鼠SE,行为学检测大鼠情感反应和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海马、皮层AChE纤维分布的改变。结果SE可引发实验动物活动习性发生改变,警觉水平、恐惧、焦虑等防护性情感反应下降及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受损,伴有海马、皮层分子层AChE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减低。结论SE使大鼠情感行为发生改变和学习记忆功能受损,可能与海马、皮层AChE阳性神经纤维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学习 情感症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卒中对血清CRP和IL-6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段瑞生 李燕 +5 位作者 齐亚超 刘昌林 郭宗成 刘惠卿 张明明 郎静芳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24期3712-3713,共2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对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方法 120例急性进展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均给予常规和降纤酶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对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方法 120例急性进展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均给予常规和降纤酶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d、5d、15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d检测2组患者血清CRP和IL-6的含量。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CRP和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降纤酶可通过抑制CRP、IL-6介导的神经、血管损伤,以改善进展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降纤酶 进展性卒中 治疗结果 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烷类化合物抗氧化应激作用与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段瑞生 张慧平 +4 位作者 谢涛 李燕 李俐涛 董玫 王维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抗氧化应激作用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选择适当浓度过氧化氢处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建立氧化应激细胞模型,用自红豆杉科植物(Taxus cuspidate)中分离纯化的紫杉烷类化合物7-Deacetyl-taxine B干预氧化... 目的探讨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抗氧化应激作用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选择适当浓度过氧化氢处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建立氧化应激细胞模型,用自红豆杉科植物(Taxus cuspidate)中分离纯化的紫杉烷类化合物7-Deacetyl-taxine B干预氧化应激模型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微量酶反应比色法筛选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化合物,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流式细胞术观察其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Caspase-3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正常对照组细胞经过浓度为100μmol.L-17-Deacetyl-taxine B处理后,细胞活力为(99.32±4.30)%(P>0.05),7-Deacetyl-taxine B化合物浓度1,10,100μmol.L-1时氧化应激细胞活力分别为(25.90±1.61)%,(31.20±1.25)%,(57.60±3.74)%(P<0.05)。Annexin-v/PI染色后阴性对照组细胞生存率为(50.23±5.31)%,细胞模型凋亡率为(23.27±1.62)%;EGCG处理后生存率为(71.20±3.20)%(P<0.05),凋亡率为(19.20±2.11)%(P<0.05);7-Deacetyl-taxine B处理后生存率为(79.95±6.13)%(P<0.05),凋亡率为(13.09±1.80)%(P<0.05)。阴性对照组超微结构呈凋亡改变,应用7-Deacetyl-taxine B后超微结构显示超微结构破坏减轻,凋亡减少,7-Deacetyl-taxine B干预后细胞内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灰度值比值为(0.77±0.20),阴性对照组为(1.30±0.16),7-Deacetyl-taxine 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Deaceyl-taxine B可通过抗氧化应激起到抑制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烷化合物 神经保护 氧化应激 过氧化氢 氧自由基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段瑞生 张慧平 +4 位作者 齐亚超 肖向建 刘昌林 刘慧卿 岳月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4期91-92,共2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降纤酶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进展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100mL)中静滴,2次/d,连用14 d,同时给予...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降纤酶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进展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100mL)中静滴,2次/d,连用14 d,同时给予降纤酶10 U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连用4 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加用降纤酶,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5、15天分别进行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于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卒中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降纤酶 进展性卒中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卒中对血清MBP、S100β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段瑞生 刘昌林 +5 位作者 李燕 肖向建 齐亚超 刘慧卿 郭宗成 郞静芳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23期3535-3537,共3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静脉注射治疗对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清MBP、S100β含量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急性进展性卒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对照...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静脉注射治疗对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清MBP、S100β含量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急性进展性卒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加用降纤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5、15 d进行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 d检测2组患者血清MBP和S100β的含量。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MBP、S100β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可能与下调MBP、S100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降纤酶 进展性卒中 疗效 MBP S100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卒中对血清TNF-α和IL-8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段瑞生 赵宝华 +5 位作者 靳玮 段伟松 李哲 肖向建 李俐涛 张明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6期428-430,共3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静脉注射治疗对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清TNF-α、IL-8含量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急性进展性卒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静脉注射治疗对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清TNF-α、IL-8含量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急性进展性卒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加用降纤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d、5d、15d进行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8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TNF-α和IL-8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可能与下调TNF-α和IL-8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降纤酶 进展性卒中 疗效 TNF—α I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抗氧化应激作用(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段瑞生 董玫 +4 位作者 王维平 刘娜 贾丽景 甄军丽 黄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01-205,244,共6页
为探讨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抗氧化应激作用,选择适当浓度双氧水处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建立氧化应激细胞模型,用自红豆杉科的植物(Taxus cuspidate)中分离纯化的四种紫杉烷类化合物TaxineB、7-Deacetyl-taxine B、5-Cinnamoyloxy-ta... 为探讨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抗氧化应激作用,选择适当浓度双氧水处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建立氧化应激细胞模型,用自红豆杉科的植物(Taxus cuspidate)中分离纯化的四种紫杉烷类化合物TaxineB、7-Deacetyl-taxine B、5-Cinnamoyloxy-taxin B、7,10-Diacetyl-2’-deoxyl-taxine A干预过氧化应激模型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hiazo(-z-y1)-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MTT)微量酶反应比色法筛选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化合物,Hoechst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改变,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发现氧化应激模型细胞活力明显减低,应用7-Deacetyl-taxine B、5-Cinnamoyloxy-taxin B后细胞活力显著提高,细胞核形态改变明显减轻,细胞内活性氧含量明显减少。结果表明7-Deacetyl-taxineB、5-Cinnamoyloxy-taxinB可以减少细胞内氧自由基含量,减轻细胞核损伤,提高细胞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烷化合物 神经保护作用 氧化应激 过氧化氢 氧自由基 羟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内灌注神经肽Y对戊四氮致痫大鼠海马结构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段瑞生 金善 迟兆富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5期275-278,共4页
目的 :探讨脑室内注入神经肽 Y(Neuropeptide Y,NPY)对戊四氮 (PTZ)致痫大鼠海马结构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 18只健康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NPY实验组 (n=10 )和对照... 目的 :探讨脑室内注入神经肽 Y(Neuropeptide Y,NPY)对戊四氮 (PTZ)致痫大鼠海马结构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 18只健康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NPY实验组 (n=10 )和对照组 (n=8)。 NPY实验组 ,于 PTZ造模前给予侧脑室注射 NPY(6 nmol/ 10μl) ,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侧脑室注射后 5分钟 ,腹腔注射 PTZ(6 0 mg/ kg) ,观察痫性发作持续时间并于痫性发作后 2小时处死动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海马齿状回 (DG)和 CA1区 BDNF的免疫反应性。结果 :NPY实验组痫性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 (P<0 .0 0 1)。实验组 DG颗粒细胞层、分子层的 BDNF免疫反应性高于对照组相应各层 ,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CA1区锥体细胞层、放射层及腔隙层免疫反应性均高于对照组相应各层 ,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 DG分子层和 CA1区放射层及腔隙层免疫反应性分别高于颗粒细胞层和锥体细胞层免疫反应性 ,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CA1区分子层未见 BDNF免疫反应性表达。结论 :脑室内注射 NPY可缩短痫性发作时间 ,并促进致痫大鼠海马内 BDN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内灌注 戊四氮 海马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肽Y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氢异雄酮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CD80、CD86和MHC-Ⅱ分子表达及其细胞增生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段瑞生 肖保国 窦迎春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 探讨脱氢异雄酮 ( 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 CD80、CD86和 MHC- 分子表达及其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 用 2、1 0、5 0 μg/m L DHEA处理体外培养的新生 Lewis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后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星形... 目的 探讨脱氢异雄酮 ( 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 CD80、CD86和 MHC- 分子表达及其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 用 2、1 0、5 0 μg/m L DHEA处理体外培养的新生 Lewis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后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星形胶质细胞表面 CD80、CD86和 MHC- 分子表达 ,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定掺入星形胶质细胞内3H-甲基 -胸腺嘧啶核苷。结果 不同浓度的 DHEA可降低大鼠星形胶质细胞 CD86分子表达 ,5 0μg/m L DHEA可降低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结论  DHEA可能通过降低星形胶质细胞表面 CD86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免疫反应 ,高浓度的 DHEA可降低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异雄酮 大鼠 星形胶质细胞 CD80 CD86 MHC-Ⅱ 细胞增生 中枢神经系统 C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继发脑梗死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齐亚超 肖向建 +3 位作者 段瑞生 岳月红 靳玮 闫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3416-3418,共3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对继发脑梗死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首发脑梗死患者128例,将其中合并TIA者49例作为观察组,无TIA者79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检...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对继发脑梗死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首发脑梗死患者128例,将其中合并TIA者49例作为观察组,无TIA者79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分级;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预后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水平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 TIA有助于减少继发脑梗死患者脑梗死体积,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预后,其机制可能与耐受缺血有关;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是TIA后继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癫痫大鼠行为学和神经肽Y mRNA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17
13
作者 娄燕 王维平 +4 位作者 王晓鹏 段瑞生 李攀 霍会永 陈永梅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2-666,共5页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E)对大鼠情感行为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海马组织神经肽Y(NPY)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戊四氮诱导大鼠SE,采用抬高迷宫和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情感反应和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E)对大鼠情感行为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海马组织神经肽Y(NPY)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戊四氮诱导大鼠SE,采用抬高迷宫和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情感反应和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NPY mRNA的表达。结果SE组大鼠在抬高迷宫开放臂中逃避时间延长(P<0.01),进入次数增多(P<0.01);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搜寻策略变差(P<0.05),平台象限游泳时间百分比降低(P<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同时伴有海马NPY 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SE可使大鼠情感行为改变和学习记忆功能受损,NPY可能参与这一变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情感行为 学习记忆 神经肽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A型肉毒素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齐亚超 李亚洲 +4 位作者 肖向建 岳月红 段瑞生 闫莉 张晓玲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4814-481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肌电图引导注射不同剂量的A型肉毒素治疗小儿痉挛性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共114例,分为A、B、C 3组,每组38例,应用肌电图进行引导定位,分别给予不同剂量... 目的探讨应用肌电图引导注射不同剂量的A型肉毒素治疗小儿痉挛性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共114例,分为A、B、C 3组,每组38例,应用肌电图进行引导定位,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A型肉毒素于痉挛肌内注射,并配合康复训练,应用粗大运动评定量表(GMFM)对患儿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应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对患儿肌痉挛程度进行评价,并用儿科生活质量调查表(PedsQL)4.0对患儿健康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3组患儿治疗后期GMFM评分均明显增加,改良Ashworth分级减轻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间A型肉毒素组治疗后GMFM评分、改良Ashworth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间PedsQL4.0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自评及家长报告量表生理领域一致性较好,而心理领域一致性较差。结论应用肌电图定位行肌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明显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的各项指标,不同剂量间疗效无显著差别,PedsQL 4.0通用核心量表可用于评价患儿健康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肉毒素 肌电图 PedsQL通用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癎后学习记忆障碍大鼠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维平 娄燕 +2 位作者 李攀 段瑞生 霍会永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戊四氯(pentylenetetrazole,PTZ)化学点燃癫癎大鼠在Y迷宫中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mRNA和蛋白质表达变化的关系,以期为研究癫癎患者的记忆损害及其治疗提供线索。方法... 目的:探讨戊四氯(pentylenetetrazole,PTZ)化学点燃癫癎大鼠在Y迷宫中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mRNA和蛋白质表达变化的关系,以期为研究癫癎患者的记忆损害及其治疗提供线索。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癫癎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组、SE对照组、慢性癫癎(chronic epi- lepsy,CEP)组和CEP对照组。SE模型按40 mg/kg腹腔注射PTZ溶液.10 min后注射20 mg/kg,然后每10 min注射10 mg/ kg,直至诱发大鼠癫癎持续状态发作。CEP模型按35 mg/kg腹腔注射PTZ溶液,每48 h一次,直到连续3次RacineⅣ~Ⅴ级癎性发作。对照组与相应模型组同时腹腔注射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用交替电刺激Y迷宫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BDNF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结果:交替电刺激Y迷宫试验中,SE组大鼠与SE对照组相比致癎后1d和2d的选择错误总数明显增加(P<0.05);CEP组致癎后1 d、30 d、31 d的选择错误总数与CEP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加(P<0.05)。在海马中,致癎后1 d的SE组和CEP组以及致癎后30 d的CEP组BDNF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较低。结论:癫癎持续状态可导致大鼠短时间的学习记忆功能受损,而慢性癫癎引起的学习记忆能力损伤持续时间较长。癫癎所致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可能与海马BDNF的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海马 癫癎 学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惊厥性和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维平 娄燕 +2 位作者 李攀 段瑞生 陈伟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5-259,共5页
目的探讨惊厥性和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发作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海马磷酸化的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的表达变化。方法戊四氮点燃大鼠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SE)和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GNCSE)两种动物模型,采用水迷宫... 目的探讨惊厥性和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发作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海马磷酸化的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的表达变化。方法戊四氮点燃大鼠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SE)和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GNCSE)两种动物模型,采用水迷宫和交替电刺激Y迷宫试验观察致痫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海马pCREB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SE大鼠致痫后近期出现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及其百分比降低(P<0.05),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电Y迷宫错误次数增多(P<0.05),而远期均恢复正常。GNCSE组大鼠在致痫后近期水迷宫部分时段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而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及其百分比和穿越平台次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别(P>0.05);电Y迷宫错误次数近期有所增加(P<0.05),远期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学习记忆功能下降的同时伴有海马组织pCREB蛋白水平表达的下降。结论SE较GNCSE更易导致实验动物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无论哪种癫痫发作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均有一定的时限性。海马组织pCREB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了癫痫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改变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惊厥性 癫痫 非惊厥性 学习记忆 迷宫 PCREB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孙彦杰 刘娜 +2 位作者 李欣 段瑞生 王维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尿酸(SU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急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脑梗死组,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目的探究血清尿酸(SU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急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脑梗死组,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标准按严重程度分成轻型(NIHSS评分0~3分)组、中型(NIHSS评分4~15分)组、重型(NIHSS评分15分以上)组;选取同期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81例作为对照组。测量所有受检者血压,并抽取晨起空腹6h以上静脉血送同一机构测定SUA、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分析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各指标差异性,比较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SUA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SUA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各指标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SBP、DBP、SUA、GLU、TC、TG、Apo B、FIB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Apo A1、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L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SUA水平分别为(476.47±47.16)μmol/L、(347.90±91.15)μmol/L、(250.69±75.66)μmol/L,重度组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中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UA水平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呈正相关(r=0.637,P<0.05)。在调整其他影响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A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OR=10.430,95%CI(1.305,83.366),P<0.05]。结论SUA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急性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直接影响急性脑梗死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尿酸 神经功能缺失 脂代谢紊乱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8
作者 卢海丽 段瑞生 +5 位作者 杨建芳 赵新民 梁桂琴 侯永革 朱荣彦 许月琨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23期3302-3303,共2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明确诊断VD的100例轻中度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丁苯酞治疗组和尼莫地平对照组,每组50例。均3个月为1疗程。于给药前1d、用药后2周、4周、12周时分别对患者进行:简易...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明确诊断VD的100例轻中度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丁苯酞治疗组和尼莫地平对照组,每组50例。均3个月为1疗程。于给药前1d、用药后2周、4周、12周时分别对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痴呆严重程度评价(CDR)。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药物使用的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在治疗12周后,MMSE、CDR、ADL评分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对轻中度痴呆患者治疗有效,临床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痴呆 血管性 量表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EB和NMDA受体在致痫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改变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娄燕 王维平 +2 位作者 李攀 段瑞生 裴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49-953,共5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兴奋性氨基酸NMDA受体亚型NR1在癫痫后学习记忆功能改变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制备戊四氮点燃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和慢性癫痫(chronic epilepsy,CEP)模型,采用...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兴奋性氨基酸NMDA受体亚型NR1在癫痫后学习记忆功能改变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制备戊四氮点燃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和慢性癫痫(chronic epilepsy,CEP)模型,采用交替电刺激Y迷宫试验动态观察大鼠癫痫后学习记忆功能变化。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REB和NR1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磷酸化的CREB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SE大鼠致痫成功后24h交替电刺激Y迷宫试验错误次数增多(P<0.05),30d恢复正常。CEP大鼠24h和30d错误次数均有所增加(P<0.05)。同时伴有海马组织NR1 mRNA和CREB mRNA表达的下调(P<0.05)及磷酸化CREB蛋白水平表达量的下降(P<0.05)。结论海马组织NMDA受体和CREB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了癫痫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改变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学习记忆 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亚型1 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侧空间忽略发生的相关解剖位点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岳月红 齐亚超 +5 位作者 赵永波 王彦芝 段瑞生 肖向建 刘昌林 宋为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25-1130,共6页
目的:探讨右侧半球脑卒中后左侧偏侧空间忽略的临床及相关的大脑解剖位点。方法:本研究收集了120例右侧脑卒中患者,其中60例左侧空间忽略患者(忽略组)及60例右侧半球卒中后无忽略的患者(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右侧半球脑卒中后左侧偏侧空间忽略的临床及相关的大脑解剖位点。方法:本研究收集了120例右侧脑卒中患者,其中60例左侧空间忽略患者(忽略组)及60例右侧半球卒中后无忽略的患者(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并运用MRIcro软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头颅影像结果进行分析,分别将两组患者的颅内病灶进行叠加,继后相减,并进行基于体素的卡方分析,进而探讨哪些脑区的损伤几率在忽略组高于对照组。结果:忽略组与对照组相比,性别构成、年龄、偏盲几率、受教育年数、病程、接受影像检查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忽略组的病灶体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MMSE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头颅病灶分析显示:额下回、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颞上回、颞中回、脑岛及其周围白质、顶下小叶白质的损伤的发生率,忽略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右侧脑卒中患者中,发生忽略的患者病灶体积更大,MMSE得分更低。忽略的发生与额下回、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颞上回、颞中回、脑岛及其周围白质及其顶下小叶白质的损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侧空间忽略 认知障碍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