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时性多复发灶耐药基因分子异质性的胃肠道间质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王玥 吴迪 +1 位作者 于丹丹 段秀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5-550,共6页
目的:分析1例长期伊马替尼治疗后多部位、异时性复发病灶敏感/耐药共存的少见胃肠道间质瘤(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揭示GISTs继发突变的异质性是复发耐药过程中的重要属性。方法:收集1例复发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E染色法进行组织学... 目的:分析1例长期伊马替尼治疗后多部位、异时性复发病灶敏感/耐药共存的少见胃肠道间质瘤(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揭示GISTs继发突变的异质性是复发耐药过程中的重要属性。方法:收集1例复发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E染色法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相关蛋白表达,一代和二代测序技术分析肿瘤基因变异情况。结果:患者,男性,66岁,因胃间质瘤行胃部分切除术。一代测序技术检测结果显示为原癌基因,受体酪氨酸激酶(KIT)基因11号外显子缺失突变(p.551-554del)。伊马替尼治疗1年左右,停药4个月后复发,患者出现脾区病灶,继续采用伊马替尼一线治疗,脾区病灶得到控制。59个月后盆腔发现新病灶,采用伊马替尼加量(600 mg·d^(-1))并舒尼替尼二线治疗,治疗2个月后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脾区病灶大小趋于稳定,而盆腔新病灶体积持续增大。二代测序技术检测结果显示两复发灶在原有KIT基因11号外显子缺失突变的基础上,分别继发KIT基因13号外显子(p.V654A)和17号外显子(p.Y823D)突变。结论:GISTs在靶向药物选择作用的压力下,肿瘤生物学行为表现出复杂性,即时间异质性、空间异型性和分子异质性,不同复发灶可以出现不同的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复发耐药 异质性 二代测序技术 伊马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土壤分离菌的解磷能力及对玉米的促生作用 被引量:25
2
作者 段秀梅 高晓蓉 +1 位作者 吕军 安利佳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9-85,共7页
从植物根际的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两株高效解磷细菌P9和P28,分别被鉴定为粘质沙雷氏菌和产气肠杆菌。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对解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28耐3%NaCl(w/v,下同)、28℃是两菌的最适温度、在初始pH 5.5~10.0条件下培养时能... 从植物根际的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两株高效解磷细菌P9和P28,分别被鉴定为粘质沙雷氏菌和产气肠杆菌。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对解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28耐3%NaCl(w/v,下同)、28℃是两菌的最适温度、在初始pH 5.5~10.0条件下培养时能够高效溶解Ca3(PO4)2。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单接种、双接种解磷菌处理的玉米株高、植株干重和磷含量显著高于不接菌对照;单接种P9处理的玉米明显强于单接种P28处理;将有机肥(M)和磷矿石(RP)作为载体和解磷菌一同混合施入土壤的处理,玉米苗干重,磷含量较单施解磷菌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 鉴定 生物肥料 盆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治疗后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变化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段秀梅 谭岩 +2 位作者 方艳秋 许淑芬 熊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91-493,共3页
目的:探讨CIK(CellInductionKiller)治疗后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结果:肿瘤患者CD3+、CD4+、CD3-/CD16+56+细胞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呈显著性差异,而CD8... 目的:探讨CIK(CellInductionKiller)治疗后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结果:肿瘤患者CD3+、CD4+、CD3-/CD16+56+细胞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呈显著性差异,而CD8+细胞高于对照组(P<0.01)。CIK生物治疗后CD3+、CD4+、CD3-/CD16+56+细胞和CD4/CD8比值都升高,其中CD4+、CD3-/CD16+56+细胞与治疗前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而CD8+细胞与治疗前比较降低(P<0.05)。结论: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CIK生物治疗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流式细胞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监测,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对于评价疗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肿瘤 T细胞亚群 NK细胞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CIK的免疫表型和体外杀伤活性 被引量:6
4
作者 段秀梅 谭岩 +4 位作者 宋燕 王晓祺 刘力华 方艳秋 许淑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39-642,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的免疫表型和体外杀伤活性。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经过IFNγ、CD3McAb、IL-2诱导并培养,获得大量的CIK。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IK的表型;以CFSE标记靶细胞来区...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的免疫表型和体外杀伤活性。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经过IFNγ、CD3McAb、IL-2诱导并培养,获得大量的CIK。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IK的表型;以CFSE标记靶细胞来区分效应细胞,再以PI染色,用FACS检测靶细胞的死亡率。结果:CIK于第22天达到增殖高峰,并高度表达CD3、CD11a、CD54和HLA-DR;中度表达CD3/CD56、CD25、CD28、CD69和FasL;CD16表达不增加。CIK对肿瘤细胞K562、HL-60、Hela、SMMC7721和A375均表现出杀伤活性,其中对K562、HL-60、Hela 3种细胞的杀伤作用较强;而对SMMC7721、A375的作用不明显。结论:细胞因子IFNγ、CD3McAb和IL-2体外诱导的单个核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力和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免疫表型 杀伤活性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测序法与ARMS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织中BRAF基因突变的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段秀梅 腾永亮 +4 位作者 佟玲玲 田庄 孙默 王海莹 金美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14-1516,1522,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测序法与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corpions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scorpions ARMS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织中(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 目的:探讨直接测序法与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corpions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scorpions ARMS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织中(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突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和ARMS法同时检测56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组织中BRAF基因突变情况。结果:56例患者甲状腺癌组织中,直接测序法与ARMS法所检出BRAF基因突变阳性率分别为32.1%和82.9%,敏感度分别为39.1%和100%,前者均显著低于后者(P<0.01)。结论:检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织BRAF基因突变时ARMS方法较直接测序法具有更好的敏感性,癌组织小的标本BRAF基因突变检测更适合用ARMS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BRAF基因突变 测序法 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矿浮选研究现状评述 被引量:46
6
作者 段秀梅 罗琳 《矿冶》 CAS 2000年第4期47-51,共5页
氧化锌矿石浮选的研究对于氧化锌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国内外氧化锌矿的浮选方法分为硫化 -胺浮选法、硫化 -黄药浮选法、脂肪酸直接浮选法、高碳长链SH基捕收剂浮选法及其它浮选法等 ,本文叙述了这些方法的国内外研... 氧化锌矿石浮选的研究对于氧化锌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国内外氧化锌矿的浮选方法分为硫化 -胺浮选法、硫化 -黄药浮选法、脂肪酸直接浮选法、高碳长链SH基捕收剂浮选法及其它浮选法等 ,本文叙述了这些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它们的优、缺点 ;并指出 ,常规硫化 -浮选方法是氧化锌矿石工业生产上的最常用浮选方法 ,微细粒氧化锌矿的高效回收是合理利用氧化锌矿的技术关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矿 浮选 捕收剂 回收率 硫化-胺浮选法 硫化-黄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温固化粉末涂料配方研制
7
作者 牛艺童 王立亮 +1 位作者 段秀梅 李才华 《辽宁化工》 2025年第3期422-426,共5页
以环氧树脂E-12作为基料,通过添加低温固化剂Tc125、填料硫酸钡、颜料钛白粉以及其他助剂,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一种新型低温固化的环氧粉末涂料。降低了粉末涂料的固化温度,使之在热敏材料或不耐高温的基材上也可以使用。通过差示扫描... 以环氧树脂E-12作为基料,通过添加低温固化剂Tc125、填料硫酸钡、颜料钛白粉以及其他助剂,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一种新型低温固化的环氧粉末涂料。降低了粉末涂料的固化温度,使之在热敏材料或不耐高温的基材上也可以使用。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了固化剂的用量对粉末涂料固化性能的影响,通过性能测试分析了填料、颜料的用量对粉末涂料耐冲击、附着力、耐酸碱等性能的影响。制备的低温固化环氧粉末涂料通过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测试,涂层的外观、附着力、耐冲击程度及耐酸碱性能都较为良好。通过DSC分析确定了该配方的最佳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固化 粉末涂料 环氧树脂 涂层 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皂苷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段秀梅 单俊杰 王喆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8-752,共5页
关键词 甾体皂苷 并发症 糖尿病 双子叶植物 治疗 三萜类化合物 三萜皂苷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刺激表位在融合基因疫苗中的佐剂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段秀梅 邹亚斌 +4 位作者 马洪喜 李树蕾 王银萍 王超 李玉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6-511,共6页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mtHSP70)的刺激表位在肝细胞癌相关抗原661(HCA661)融合基因疫苗pCI-HCA661-mtHSP70中的佐剂作用,为提高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1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pCI-neo组、pCI-HCA661-mtHSP70C免疫组...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mtHSP70)的刺激表位在肝细胞癌相关抗原661(HCA661)融合基因疫苗pCI-HCA661-mtHSP70中的佐剂作用,为提高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1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pCI-neo组、pCI-HCA661-mtHSP70C免疫组和pCI-HCA661-mtHSP70E免疫组,每组6只,分别肌肉注射100μg空质粒pCI-neo、重组质粒pCI-HCA661-mtHSP70C和pCI-HCA661-mtHSP70E,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T细胞亚群变化;ELISA法检测体外培养脾细胞上清中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及免疫小鼠血清中HCA661特异性抗体的滴度;体外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杀伤试验观察融合基因疫苗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pCI-HCA661-mtHSP70C免疫组和pCI-HCA661-mtHSP70E免疫组的CD3+、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和CD4+/CD8+比值与pCI-ne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HCA661-mtHSP70E免疫组的CD3+、CD4+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均高于pCI-HCA661-mtHSP70C免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原肽刺激下,pCI-HCA661-HSP70E免疫组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含量较pCI-mtHCA661-HSP70C免疫组明显提高(P<0.05);pCI-HCA661-mtHSP70C免疫组和pCI-HCA661-mtHSP70E免疫组IFNγ含量均高于pCI-neo组(P<0.05)。pCI-HCA661-mtHSP70E免疫组诱导的HCA661特异性抗体水平较pCI-HCA661-mtHSP70C免疫组显著增高(P<0.05);pCI-HCA661-mtHSP70E免疫组可以产生更强的CTL抗肿瘤效应。结论:mtHSP70刺激表位可以诱导机体对HCA661融合基因疫苗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更强的佐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基因疫苗 肝细胞癌相关抗原661 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70 基因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化CEA转基因细胞疫苗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段秀梅 熊伟 +5 位作者 刘力华 张琨 方艳秋 姜艳芳 许淑芬 谭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9-552,共4页
目的 :探讨微囊化癌胚抗原 (CEA)转基因细胞疫苗免疫小鼠后 ,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 3H- Td R掺入法 ,测定 Con A诱导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 ;采用 3H- Td R后标记法 ,测定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 NK细胞毒 ;以 EL ISA法... 目的 :探讨微囊化癌胚抗原 (CEA)转基因细胞疫苗免疫小鼠后 ,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 3H- Td R掺入法 ,测定 Con A诱导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 ;采用 3H- Td R后标记法 ,测定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 NK细胞毒 ;以 EL ISA法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 IL- 2和 IFNγ细胞因子水平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CEA疫苗免疫对小鼠脾 T淋巴细胞亚群 CD3、 CD4、 CD8百分率 ,CD4 /CD8比值和 NK细胞的影响 ;采用 RT- PCR方法检测 IL - 2、 IFNγ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微囊化 CEA疫苗免疫可以有效增强 Con 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促进 IL- 2、IFNγ的产生以及增强 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P<0 .0 5 ,P<0 .0 1,P<0 .0 5 ) ;微囊化 CEA疫苗能提高荷瘤小鼠 CD4 /CD8比值及 NK细胞数 (P<0 .0 5 ,P<0 .0 5 ) ;促进脾细胞中细胞因子 IL - 2、 INFγ m RNA的表达。结论 :微囊化 CEA转基因细胞疫苗具有增强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提示该疫苗可作为有效的抗 CEA阳性肿瘤的治疗性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转基因 疫苗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柱一步纯化重组人IL-6 被引量:2
11
作者 段秀梅 谭岩 +1 位作者 许淑芬 杨广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646-648,共3页
目的:为了制备高纯度、高活性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与。方法:化学诱导重组表达载体pT7.7hIL-6进行蛋白表达,菌体经超声破碎分离包涵体,并对包涵体进行洗涤、变性和复性处理,用DEAE-Sepharose CL-6B弱阴离子交换柱一步纯化复性的重组... 目的:为了制备高纯度、高活性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与。方法:化学诱导重组表达载体pT7.7hIL-6进行蛋白表达,菌体经超声破碎分离包涵体,并对包涵体进行洗涤、变性和复性处理,用DEAE-Sepharose CL-6B弱阴离子交换柱一步纯化复性的重组人IL-6。采用3H-TdR法测定rh-IL-6的活性。结果:表达产物经纯化后纯度达95%,比活性为3.0x10^8U/mg。结论:本实验设计的纯化工艺简便易行,所得产品纯度度、产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纯化 活性 IL-6 DEAE-Sepharose 阴离子交换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ks1、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段秀梅 李烁烯 +2 位作者 明智慧 张丛笑 刘文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7-351,I0006,共6页
目的:检测舌鳞状细胞癌(舌癌)组织中Cks1、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舌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舌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中Cks1、Skp2... 目的:检测舌鳞状细胞癌(舌癌)组织中Cks1、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舌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舌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中Cks1、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类型舌组织中各蛋白表达阳性率的差异;分析Cks1、Skp2和p27kip1蛋白表达与舌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在舌癌组织中,Cks1和Skp2蛋白呈强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3.3%和62.2%,在癌旁组织和正常舌黏膜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3%、10.0%和36.7%、10.0%;在舌癌组织中,p27kip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或缺失,阳性表达率为24.4%,在癌旁组织中和正常舌黏膜组织中其阳性表达水平依次升高,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和70.0%;在舌癌组织中Cks1和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舌黏膜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而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舌黏膜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舌癌组织中Cks1、Skp2和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舌癌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联(P>0.05);与癌组织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关联(P<0.05)。结论:舌癌组织中Cks1和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Cks1、Skp2和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的检测有助于判断舌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亚单位1 S期激酶相关蛋白2 P27KIP1蛋白 舌鳞状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A抗原表位串联体与FL共表达基因疫苗抑制小鼠肝癌细胞体内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段秀梅 车媛媛 +6 位作者 黄晶 石旭 李丹 刘力华 方艳秋 谭岩 宋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5-319,共5页
目的:观察CEA抗原表位串联体与FL共表达基因疫苗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CEA抗原表位三串联体和FL基因片段克隆到质粒pcDNA3.0上,肌注免疫BALB/c小鼠,观察重组基因疫苗对CEA阳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小鼠生存时间及... 目的:观察CEA抗原表位串联体与FL共表达基因疫苗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CEA抗原表位三串联体和FL基因片段克隆到质粒pcDNA3.0上,肌注免疫BALB/c小鼠,观察重组基因疫苗对CEA阳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小鼠生存时间及其诱导小鼠杀伤效应细胞的活性。结果:pcDNA-triCEA625-667-sFL免疫组小鼠生存时间延长,肿瘤生长速度缓慢,瘤块较小,与对照组小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pcDNA-triCEA625-667-sFL免疫的小鼠脾细胞对H22-CEA+的杀伤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共表达三倍体CEA抗原表位和FL的基因疫苗可以有效抑制CEA阳性肿瘤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并增强小鼠杀伤效应细胞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FLT3配体 抗原表位 基因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nexin V/PI双标记检测高电压脉冲电场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段秀梅 宋艳秋 +5 位作者 谭岩 方艳秋 许淑芬 车媛媛 吴威 殷涌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探讨高电压脉冲电场诱导红白血病细胞K562和淋巴细胞凋亡的最佳参数。方法:调节电场强度和脉冲频率分别作用K562细胞和淋巴细胞后,用Annexin V/PIKit标记凋亡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的百分比;设计正交试验确定电场诱导K562细... 目的:探讨高电压脉冲电场诱导红白血病细胞K562和淋巴细胞凋亡的最佳参数。方法:调节电场强度和脉冲频率分别作用K562细胞和淋巴细胞后,用Annexin V/PIKit标记凋亡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的百分比;设计正交试验确定电场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最优参数组合;电场作用K562细胞与淋巴细胞(1∶1)混合悬液进行选择性诱导凋亡;MTT法检测电场作用后的K562细胞与淋巴细胞的增殖。结果:K562细胞的凋亡率随着脉冲频率的增加而升高,当脉冲频率为30Hz时,凋亡率高达79.13%;K562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凋亡率均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在电场强度达到30kV/cm时,二者的凋亡率分别达82.40%、57.08%。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最优参数组合为脉冲宽度1μs、电场场强25kV/cm、脉冲个数为12个。K562细胞与淋巴细胞混合液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凋亡的细胞百分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K562细胞与淋巴细胞经相同条件的电场作用后,二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高电压脉冲电场使癌细胞选择性失活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压脉冲电场 K562细胞 淋巴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I锚定蛋白检测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临床价值
15
作者 段秀梅 车媛媛 +4 位作者 谭岩 方艳秋 许淑芬 刘磊 孙牧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8-1021,1120,共5页
目的:探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不同外周血细胞GPI锚定蛋白的表达情况,为PN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PNH患者外周血各类细胞膜上CD55、CD59、CD16及CD14的表达百分率。结果:PNH患者外周血... 目的:探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不同外周血细胞GPI锚定蛋白的表达情况,为PN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PNH患者外周血各类细胞膜上CD55、CD59、CD16及CD14的表达百分率。结果:PNH患者外周血红细胞、粒细胞膜上CD55、CD59表达均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且粒细胞上CD55、CD59表达率低于红细胞(P<0.05);血小板CD55、CD59表达率也较对照组减少(P<0.05);有27例PNH患者的淋巴细胞CD55、CD59表达降低,其缺失率达30%,低于粒细胞和红细胞;CD16在粒细胞上表达量差异很大(34%~8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在单核细胞上可见CD14表达缺失的PNH克隆,CD14表达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检测外周各系血细胞CD55和CD59可以使典型PNH的诊断更加可靠,使部分缺乏典型临床表现的PNH明确诊断。检测CD16和CD14对排除PNH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尿症 阵发性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 CD55 CD59 CD16 CD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中新型FLT3受体相互作用凝集素的生物学活性分析
16
作者 段秀梅 王银萍 +1 位作者 毕丽荣 田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目的:从黄芪中提取、纯化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受体相互作用凝集素(FRIL),分析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亲和层析方法纯化黄芪水浸粗提物,用BCA蛋白测定法测定FRIL含量,糖抑制红细胞凝集实验鉴定FRIL与糖结合的生化特性;培养... 目的:从黄芪中提取、纯化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受体相互作用凝集素(FRIL),分析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亲和层析方法纯化黄芪水浸粗提物,用BCA蛋白测定法测定FRIL含量,糖抑制红细胞凝集实验鉴定FRIL与糖结合的生化特性;培养Raji细胞,分为对照组和20及40mg·L^-1FRIL组;培养FLT3受体高表达细胞株HL-60细胞,分别设置对照组和2.5、5.0、10.0、20.0、40.0mg·L^-1 FRIL组;流式细胞术和MTT法分别检测FRIL对Raji细胞和HL-60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从黄芪中分离得到含有4个亚基的凝集素FRIL达到27mg;FRIL主要与α-D-甘露糖有很高的亲和性,证实FRIL能与糖专一性结合具有凝集素活性;40mg·L^-1 FRIL组Raji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20 mg·L^-1 FRIL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5.0-40.0mg·L^-1FRIL组HL-60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增加(P〈0.05)。结论:成功从黄芪中分离得到具有凝集素活性的FRIL蛋白,对表达FLT3受体的细胞具有刺激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FLT3受体相互作用凝集素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DNA含量与细胞增殖活性的临床意义
17
作者 段秀梅 刘力华 +2 位作者 谭岩 方艳秋 许淑芬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4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探讨DNA检测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 35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DNA含量 (DI)、倍体和细胞增殖活性 (PI)。结果 ALL异倍体检出率为 5 1 4 % ( 18 35 ) ,其中... 目的 探讨DNA检测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 35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DNA含量 (DI)、倍体和细胞增殖活性 (PI)。结果 ALL异倍体检出率为 5 1 4 % ( 18 35 ) ,其中亚二倍体 8例 ,超二倍体 10例 ;ALL组骨髓细胞G0 G1%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S %、P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DNA含量检测和倍体分析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诊断、治疗是很有价值的临床生物学指标 ,有助于白血病的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NA含量 细胞增殖活性 ALL 诊断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亚败血症26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段秀梅 李新景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变应性亚败血病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晓祺 谭岩 +5 位作者 段秀梅 刘玲丽 方艳秋 姜艳芳 许淑芬 刘力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04-707,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介导细胞毒活性的方法。方法 :用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靶细胞 ,再用碘化丙碇 (PI)标记DNA筛选细胞膜已破坏的靶细胞。效靶比为 10 0∶1~ 6 2 5∶1,共孵育时间为 1~ 6小时 ,... 目的 :建立一种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介导细胞毒活性的方法。方法 :用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靶细胞 ,再用碘化丙碇 (PI)标记DNA筛选细胞膜已破坏的靶细胞。效靶比为 10 0∶1~ 6 2 5∶1,共孵育时间为 1~ 6小时 ,流式细胞仪收集 10 0 0个靶细胞并测定被杀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CFSE是合适的标记靶细胞的荧光染料 ,18小时后也能很好地区分效靶细胞 ;靶细胞的自然死亡率低于 5 % ;杀伤百分率随着效靶比和共孵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佳效靶比为5 0∶1~ 2 5∶1,共孵育时间为 2~ 4小时。结论 :CFSE PI双荧光染料标记的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细胞毒具有多个优点 :避免放射性试剂的应用 ,敏感性增强 ,单细胞水平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细胞 细胞毒 CFSE 流式细胞仪 流式细胞术 标记 孵育 百分率 自然死亡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包埋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菌固定化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
20
作者 段秀梅 尹鑫 +3 位作者 冷杰雯 刘欢 姜莉莉 王立亮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114,共5页
提供了一种通过亚硝化菌、厌氧氨氧化菌和反硝化菌的共固定化来获得同时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anammox)和反硝化生物脱除氨氮的有效方法。通过批式实验确定了最佳溶解氧质量浓度(DO)为1.2 mg/L,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生物量比例... 提供了一种通过亚硝化菌、厌氧氨氧化菌和反硝化菌的共固定化来获得同时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anammox)和反硝化生物脱除氨氮的有效方法。通过批式实验确定了最佳溶解氧质量浓度(DO)为1.2 mg/L,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生物量比例为1∶2∶1。在连续运行实验中,总氮(TN)负荷为1.5 g N/(L·d),TN最大去除负荷分别为1.44 g N/(L·d),COD去除率升高。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培养100 d后,微生物数量大幅增加。结果表明:共固定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微生物处理氨氮废水是一条有效的方法,可以大大截留脱氮微生物,载菌凝胶体形成外部好氧和内部厌氧微环境,为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过程提供反应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固定化 亚硝化 厌氧氨氧化 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