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反应合成MgAl_(2)O_(4)多孔纤维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昕悦 许晴 +4 位作者 朱欣欣 周瑞琪 段红娟 张海军 李少平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0-194,共5页
MgAl_(2)O_(4)纤维的主要制备方法为气相法,但该方法存在反应温度高、制备成本高以及产率低等问题。将碱式硫酸镁晶须作为模板,分别与铝溶胶或α-Al_(2)O_(3)微粉混合,通过固相反应制备了MgAl_(2)O_(4)多孔纤维,研究了热处理温度(1000、... MgAl_(2)O_(4)纤维的主要制备方法为气相法,但该方法存在反应温度高、制备成本高以及产率低等问题。将碱式硫酸镁晶须作为模板,分别与铝溶胶或α-Al_(2)O_(3)微粉混合,通过固相反应制备了MgAl_(2)O_(4)多孔纤维,研究了热处理温度(1000、1100和1300℃)和保温时间(3、10 h)以及铝源(铝溶胶和α-Al_(2)O_(3)微粉)对MgAl_(2)O_(4)多孔纤维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α-Al_(2)O_(3)微粉相比,以铝溶胶为铝源时,纤维中MgAl_(2)O_(4)生成量更高;2)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Al_(2)O_(3)与MgO逐渐反应完全,MgAl_(2)O_(4)的生成量不断增加,MgAl_(2)O_(4)多孔纤维上有小而均匀的纳米孔;3)最佳制备工艺是以铝溶胶为铝源,在1300℃保温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式硫酸镁晶须 铝溶胶 MgAl_(2)O_(4) 多孔纤维 固相反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氧化物对低温固相合成镁铝尖晶石纤维的影响
2
作者 郭江鹏 邓长宇 +3 位作者 王昕悦 陈昕煜 段红娟 张海军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0-413,418,共5页
为探究稀土氧化物和合成温度对合成镁铝尖晶石纤维的影响,以碱式硫酸镁晶须、铝溶胶为主要原料,分别以Y_(2)O_(3)、La_(2)O_(3)、Nd_(2)O_(3)为添加剂,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制备了镁铝尖晶石纤维,研究了添加剂的种类(Y_(2)O_(3)、La_(2)O... 为探究稀土氧化物和合成温度对合成镁铝尖晶石纤维的影响,以碱式硫酸镁晶须、铝溶胶为主要原料,分别以Y_(2)O_(3)、La_(2)O_(3)、Nd_(2)O_(3)为添加剂,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制备了镁铝尖晶石纤维,研究了添加剂的种类(Y_(2)O_(3)、La_(2)O_(3)、Nd_(2)O_(3))、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1%、2%和3%)以及不同热处理温度(800、1000和1200℃保温3 h)对低温固相合成镁铝尖晶石纤维的影响。结果表明:1)以碱式硫酸镁晶须、铝溶胶为原料,添加质量分数为3%(w)的Nd_(2)O_(3)或Y_(2)O_(3)在800℃热处理时均对镁铝尖晶石纤维的合成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2)热处理温度为1000℃时,添加3%(w)Nd_(2)O_(3)合成镁铝尖晶石纤维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尖晶石纤维 稀土氧化物 添加剂 低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气氛对合成镁铝尖晶石纤维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段红娟 祝洪喜 +1 位作者 邓承继 员文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80-2383,2395,共5页
以镁砂、炭黑和刚玉为原料,在氩气和氮气气氛保护下,分别在1500℃、1600℃和1650℃合成纤维状镁铝尖晶石。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合成产物的物相组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合成纤维的形貌,用扫描电镜配置的能谱仪(EDS)检... 以镁砂、炭黑和刚玉为原料,在氩气和氮气气氛保护下,分别在1500℃、1600℃和1650℃合成纤维状镁铝尖晶石。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合成产物的物相组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合成纤维的形貌,用扫描电镜配置的能谱仪(EDS)检测合成物微区化学成分。结果表明:1500℃适宜镁铝尖晶石纤维的生长,合成温度升高则生成尖晶石颗粒。1500℃氮气中合成的纤维直径大于氩气中合成纤维,氮气中合成镁铝尖晶石纤维的直径约为80—90nm,氩气中合成纤维的直径约为50~60nm,纤维横截面均为六边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尖晶石纤维 温度 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还原镁橄榄石合成MgO-SiC复合粉体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段红娟 祝洪喜 +2 位作者 邓承继 员文杰 李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47-1351,共5页
本文对碳热还原镁橄榄石合成MgO-SiC复合粉体进行了热力学研究,结合实验,分析了反应的中间过程,对合成粉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热力学分析表明:当T=1923 K时,所形成的产物,从容易到困难排序依次为:MgO+SiC,MgO+Si,MgO+SiO,Mg+SiC,Mg+Si... 本文对碳热还原镁橄榄石合成MgO-SiC复合粉体进行了热力学研究,结合实验,分析了反应的中间过程,对合成粉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热力学分析表明:当T=1923 K时,所形成的产物,从容易到困难排序依次为:MgO+SiC,MgO+Si,MgO+SiO,Mg+SiC,Mg+Si,Mg+SiO,Mg+SiO2;增大惰性气体流速,降低CO的分压,可以降低镁橄榄石解构温度。在不同氩气流量下的实验证明,增大氩气流量,促进了镁橄榄石的碳热还原反应,有益于MgO-SiC复合粉体的合成。以镁橄榄石与炭黑物质的量比为1∶5配料,混合均匀后,在氩气保护下,在气体流量分别为100 mL/min,300 mL/min,500 mL/min时,1650℃保温3 h合成粉体。用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合成的物相,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各物相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MgO为八面体,SiC为条形。过程分析表明,碳还原镁橄榄石生成MgO和SiO,是合成复合粉体的重要中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热还原 镁橄榄石 MgO-SiC复合粉体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碱式硫酸镁/氢氧化镁改性膨胀石墨 被引量:2
5
作者 段红娟 蔡伟杰 +2 位作者 张浩 李发亮 张海军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61-465,共5页
为了提高低碳耐火材料用膨胀石墨的抗氧化性和分散性,以MgSO_(4)、NH_(4)OH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聚乙二醇(PEG)、聚丙烯酸钠(PAAS)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对膨胀石墨进行改性,主要研究了NH_(4)OH加入量(n(NH_(4)OH)∶n(MgSO_... 为了提高低碳耐火材料用膨胀石墨的抗氧化性和分散性,以MgSO_(4)、NH_(4)OH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聚乙二醇(PEG)、聚丙烯酸钠(PAAS)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对膨胀石墨进行改性,主要研究了NH_(4)OH加入量(n(NH_(4)OH)∶n(MgSO_(4))分别为3∶1、2∶1和1∶1)和表面活性剂种类对水热生成的改性物质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以及对改性膨胀石墨的抗氧化性和沉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水热生成的改性物质的种类不同,改性膨胀石墨的抗氧化性和沉降性也随之不同:加入SDBS生成晶须状碱式硫酸镁,加入PEG生成片状氢氧化镁,加入PAAS生成晶须状碱式硫酸镁和片状氢氧化镁;(2)加入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制备的改性膨胀石墨的抗氧化性和沉降性均好于原膨胀石墨的,但均以加入PEG制备的改性膨胀石墨的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改性 水热法 抗氧化性 分散性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浆体的动态流变特性研究
6
作者 段红娟 薛安当 +5 位作者 范苏晓 黄亮 张海军 张少伟 王智明 廖世彪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1-164,169,共5页
为了通过调控MgO的水化反应而制备以其为结合剂的高性能无水泥浇注料,采用动态流变中小振幅振荡法测定了MgO浆体的流变特性,并分别研究MgO、SiO2微粉、ρ-Al2O3和加0.3%(w)外加剂(硼酸、柠檬酸、醋酸)的MgO浆体中水化产物的微观网络结... 为了通过调控MgO的水化反应而制备以其为结合剂的高性能无水泥浇注料,采用动态流变中小振幅振荡法测定了MgO浆体的流变特性,并分别研究MgO、SiO2微粉、ρ-Al2O3和加0.3%(w)外加剂(硼酸、柠檬酸、醋酸)的MgO浆体中水化产物的微观网络结构形成历程。结果表明:MgO浆体的储能模量G'随着时间t的增长而先增大后趋于稳定,G'-t曲线变化规律反映MgO水化后的网络结构形成的动态过程,G'突变点为MgO水化后的网络结构的形成点;SiO2微粉水化产物最早形成微观网络结构,MgO和ρ-Al2O3水化产物形成微观网络结构的强度明显好于SiO2微粉;外加剂硼酸和醋酸明显提高了MgO水化产物微观网络结构的形成速度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浆体 水化 流变特性 储能模量G' 损耗模量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催化氮化制备β-SiAlON结合SiC材料
7
作者 段红娟 张向阳 +1 位作者 韩磊 张海军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9-192,共4页
以SiC颗粒、Si粉、Al粉和活性α-Al_(2)O_(3)粉为原料,以Fe为催化剂,采用原位催化氮化法制备了β-SiAlON(z=3)结合SiC材料。研究了氮化温度(分别为1350、1400和1450℃)和Fe加入量(分别为Si粉质量的1%、2%和3%)对合成材料的物相组成、显... 以SiC颗粒、Si粉、Al粉和活性α-Al_(2)O_(3)粉为原料,以Fe为催化剂,采用原位催化氮化法制备了β-SiAlON(z=3)结合SiC材料。研究了氮化温度(分别为1350、1400和1450℃)和Fe加入量(分别为Si粉质量的1%、2%和3%)对合成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和高温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化温度以1400℃为佳,Fe加入量以Si粉质量的1%为佳;加入Si粉质量的1%的Fe、在1400℃保温3 h氮化制备的试样中生成的β-SiAlON晶须直径较为均匀,试样的氮化程度、致密度和高温抗折强度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SIALON SIC材料 Fe催化剂 致密度 高温抗折强度 物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述三维点云处理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段红娟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3年第14期137-138,共2页
近年来三维几何模型在学术和工业界内,得到了广泛关注,随着多边形网格表示难以应付复杂而庞大的场景,三维点云表示模型应运而生,点云数据只保留最重要的基本信息,有极大的灵活性和适用性。进而针对三维点云的研究引起界内关注,主要集中... 近年来三维几何模型在学术和工业界内,得到了广泛关注,随着多边形网格表示难以应付复杂而庞大的场景,三维点云表示模型应运而生,点云数据只保留最重要的基本信息,有极大的灵活性和适用性。进而针对三维点云的研究引起界内关注,主要集中在点模型的数据采集、曲面表达、注册、增强、表面重建、特征提取、简化等各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 点云处理 研究热点 缺陷 健壮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在应用软件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段红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8期156-157,共2页
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学习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包括从单一的模仿实践,到学会进行创造性思维.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与学过程中,以信息加工理论做基础,不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操作中的创新性,以及调动学生的... 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学习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包括从单一的模仿实践,到学会进行创造性思维.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与学过程中,以信息加工理论做基础,不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操作中的创新性,以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加工理论 学习过程模型 应用软件教学 创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对称轴的从不完全点云提取骨架的算法研究
10
作者 段红娟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3年第1期28-30,1,共3页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的迅速发展,对三维模型的研究日益深入。骨架作为形状表示的一种有效形式在三维模型的各个研究领域中被广泛采用。因为模型的骨架很好的保留了模型的拓扑连接性及其形态,所以经常被用于碰撞检测、三维动画、模型渲染、...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的迅速发展,对三维模型的研究日益深入。骨架作为形状表示的一种有效形式在三维模型的各个研究领域中被广泛采用。因为模型的骨架很好的保留了模型的拓扑连接性及其形态,所以经常被用于碰撞检测、三维动画、模型渲染、模型表面重建、模型检索等应用中。不同的应用,对于骨架应该保存的信息要求不完全相同,因此提取思路也不完全相同。提出了基于旋转对称轴的从不完全点云中提取曲线骨架的算法,通过旋转对称轴有效地利用常规信息来补偿丢失的数据,同时在柱状组合图形上计算产生健壮的曲线骨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点云 骨架提取 旋转对称轴 切割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包用引流材料的流动性能与烧结性能 被引量:12
11
作者 祝洪喜 邓承继 +2 位作者 白晨 张卫钢 段红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592-594,628,共4页
基于有关钢包的引流技术,研究了石英质、镁橄榄石质和铬铁矿质引流材料在不同石墨和铬铁矿加入量条件下的流动性能、烧结性能和热膨胀性能。结果表明,石英砂加4%石墨混合物的流动性好;一定量的石英砂、铬铁矿、石墨的混合物可以提高材... 基于有关钢包的引流技术,研究了石英质、镁橄榄石质和铬铁矿质引流材料在不同石墨和铬铁矿加入量条件下的流动性能、烧结性能和热膨胀性能。结果表明,石英砂加4%石墨混合物的流动性好;一定量的石英砂、铬铁矿、石墨的混合物可以提高材料的流动性能和获得恰当的烧结性能;加入钾长石粉优化了引流砂的烧结性能和热膨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砂 流动性能 烧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碳化法制备碳纳米材料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赛赛 曹迎楠 +3 位作者 王军凯 梁峰 段红娟 张海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23,35,共8页
形态可控的碳纳米材料由于独特的结构和性能而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常见的制备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法(CVD)、乳液法和水热碳化法等。水热碳化法是一种重要的碳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粒径均匀且形态可控等特... 形态可控的碳纳米材料由于独特的结构和性能而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常见的制备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法(CVD)、乳液法和水热碳化法等。水热碳化法是一种重要的碳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粒径均匀且形态可控等特点。综述了近年来以糖类及淀粉等有机物为原料,采用水热碳化法制备各种形态可控碳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水热碳化工艺条件对合成碳微球、空心碳微球、核壳结构碳复合材料显微形貌的影响,并提出了水热碳化法制备碳纳米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碳化法 碳纳米材料 碳微球 碳空心球 核壳结构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硝酸镍催化热解酚醛树脂制备碳纳米管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军凯 邓先功 +4 位作者 张海军 段红娟 谭操 宋健波 张少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0-33,共4页
以硝酸镍为催化剂前驱体,通过催化热解酚醛树脂的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热解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碳纳米管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温度为400℃时,添加质量分数为0.75%镍的... 以硝酸镍为催化剂前驱体,通过催化热解酚醛树脂的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热解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碳纳米管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温度为400℃时,添加质量分数为0.75%镍的酚醛树脂热解产物中无碳纳米管生成;温度在600-1000℃时,碳纳米管的生成量及长径比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后降,最佳生长温度为800℃;在800℃热解时,随着镍添加量的增加,碳纳米管的生成量和长径比均先增大后减小,最佳添加量为酚醛树脂质量的0.75%,此时碳纳米管的直径为30-60nm,长度可达几十微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硝酸镍 催化热解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熔盐法合成CaZrO_3粉体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仲 张少伟 +3 位作者 张海军 李发亮 段红娟 刘江昊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28-3233,共6页
本文以氧化锆、碳酸钠、氯化钙、氯化钠及氯化锂为原料,采用微波熔盐法合成了纯相的锆酸钙(CaZrO3)粉体,并研究了不同熔盐体系对CaZrO3粉体合成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有利于促进CaZrO3的合成。当ZrO2∶CaCl2∶Na2CO3∶L... 本文以氧化锆、碳酸钠、氯化钙、氯化钠及氯化锂为原料,采用微波熔盐法合成了纯相的锆酸钙(CaZrO3)粉体,并研究了不同熔盐体系对CaZrO3粉体合成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有利于促进CaZrO3的合成。当ZrO2∶CaCl2∶Na2CO3∶LiCl=1.0∶1.0∶1.2∶1.9时,较低的温度下将导致副产物CaZr4O9相的生成,提高反应温度可促使CaZr4O9相转化为CaZrO3相,900℃/3h的条件下可合成纯相的CaZrO3粉体。显微形貌研究表明:采用微波加热合成CaZrO3的机理为'模板合成'机理,粉体的颗粒大小约为2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ZRO3 熔盐法 微波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包技术在形状检索中的应用与研究
15
作者 段红娟 《电脑开发与应用》 2013年第7期76-78,共3页
开发了一个基于草绘的三维物体检索的系统,该系统利用特征线条作为输入。为了客观评价,从与已有的物体数据库有关的个人用户那里搜集了大量查询草图。由于草图原来是与原始形状有着很大局部以及全局背离的一般抽象,因此,利用了"特... 开发了一个基于草绘的三维物体检索的系统,该系统利用特征线条作为输入。为了客观评价,从与已有的物体数据库有关的个人用户那里搜集了大量查询草图。由于草图原来是与原始形状有着很大局部以及全局背离的一般抽象,因此,利用了"特征包"来处理由计算机产生的物体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检索 可视化搜索 特征包 特征线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排索引压缩在桌面搜索引擎中的应用
16
作者 段红娟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1年第10期148-149,共2页
在数据储存量急遽增大的今天,桌面搜索工具带给我们的好处是——任何人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从自己所拥有的海量数据中,找到所需要的东西。桌面搜索引擎采用全文索引技术来完成,由于全文检索系统通常处理的都是海量数据,经过处理... 在数据储存量急遽增大的今天,桌面搜索工具带给我们的好处是——任何人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从自己所拥有的海量数据中,找到所需要的东西。桌面搜索引擎采用全文索引技术来完成,由于全文检索系统通常处理的都是海量数据,经过处理生成的索引数据也是很大的,因此采用一定的压缩策略,可以节约存储空间。另外,为了使全文索引更加高效,压缩倒排索引有助于提高查询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桌面搜索 全文索引 倒排索引 索引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镁热还原法合成ZrB_2超细粉体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操 段红娟 +2 位作者 王军凯 张海军 刘江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9-112,共4页
为了降低ZrB_2粉体的合成温度,并在此基础上合成粒径细小、纯度高的ZrB_2粉体,以ZrO2及B4C为原料,以Mg粉为还原剂,以NaCl-KCl为熔盐介质,研究熔盐镁热还原法低温合成ZrB_2超细粉体的工艺。探讨了反应温度、B/Zr物质的量比及Mg粉用量对合... 为了降低ZrB_2粉体的合成温度,并在此基础上合成粒径细小、纯度高的ZrB_2粉体,以ZrO2及B4C为原料,以Mg粉为还原剂,以NaCl-KCl为熔盐介质,研究熔盐镁热还原法低温合成ZrB_2超细粉体的工艺。探讨了反应温度、B/Zr物质的量比及Mg粉用量对合成ZrB_2超细粉体的影响,并对粉体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ZrB_2的起始温度为1 173K,最佳合成温度为1 473K。合成纯相的ZrB_2粉体最佳工艺条件为:B/Zr物质的量比为2.2,Mg过量50%(质量分数),1 473K反应3h。所合成ZrB_2粉体的晶粒尺寸为30~3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B2 超细粉体 熔盐 镁热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莫来石晶须-氧化铝复合体系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发亮 段红娟 +3 位作者 陈子瑛 钟翔 刘奇 曹南萍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6,共4页
为改善氧化铝陶瓷的韧性,以Al_2O_3、Si O2和AlF_3·3H_2O为原料,原位合成了莫来石晶须-氧化铝复合体系。探讨了AlF_3·3H_2O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2.9%、9.1%和16.6%)和热处理温度(1 400、1 500和1 600℃)对在Al_2O_3为80%~90%... 为改善氧化铝陶瓷的韧性,以Al_2O_3、Si O2和AlF_3·3H_2O为原料,原位合成了莫来石晶须-氧化铝复合体系。探讨了AlF_3·3H_2O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2.9%、9.1%和16.6%)和热处理温度(1 400、1 500和1 600℃)对在Al_2O_3为80%~90%(w)的粉体中原位合成莫来石晶须的影响,并研究了莫来石晶须的生长机制。结果表明:原位合成莫来石晶须-氧化铝复合体系的最佳工艺条件是Al F3·3H2O加入量为9.1%(w),热处理条件为1 600℃保温5 h;生成的莫来石晶须长度可达50μm,长径比可达25;莫来石晶须的原位生长遵循气-固(VS)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来石晶须 原位合成 氧化铝陶瓷 生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和硼热-碳热还原合成ZrB_2空心球粉体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迎楠 王军凯 +4 位作者 张海军 李发亮 段红娟 梁峰 张少伟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4,共5页
为了合成性能较好的Zr B2空心球粉体,以氧氯化锆(Zr Cl O2·8H2O)、硼酸(H3BO3)、葡萄糖(C6H12O6)为原料,先采用水热碳化工艺制备了碳微球,再以预合成的碳微球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硼热-碳热还原工艺合成了Zr B2超细空心球粉体... 为了合成性能较好的Zr B2空心球粉体,以氧氯化锆(Zr Cl O2·8H2O)、硼酸(H3BO3)、葡萄糖(C6H12O6)为原料,先采用水热碳化工艺制备了碳微球,再以预合成的碳微球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硼热-碳热还原工艺合成了Zr B2超细空心球粉体,研究了反应温度(1 200、1 300、1 400和1 500℃)及碳微球的含量(n(C)n(Zr O2+B2O3)分别为5.0、5.5、6.0和6.5)对Zr B2空心球粉体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碳化工艺制备的碳微球表面较为光滑,具有良好的空心结构;过量的碳微球和较高的反应温度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Zr B2空心球粉体的合成;合成Zr B2空心球粉体的最佳反应温度为1 500℃,最佳碳微球含量为n(C)n(Zr O2+B2O3)=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B2 硼热-碳热还原法 溶胶-凝胶法 模板法 空心球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晶须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慧芳 毕玉保 +2 位作者 王军凯 段红娟 张海军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9-392,400,共5页
从气-固-液合成法、气-固合成法和液相法三方面综述了Si C晶须合成的反应机制及最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Si C晶须合成方法的发展方向,指出未来合成Si C晶须的研究重点应集中在催化剂的原位合成、纳米催化和复合催化方面。
关键词 SIC 晶须 合成方法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