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40
1
作者 段继新 袁贤瑞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8年第4期364-368,共5页
高血压脑出血占卒中病人的10%~30%,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占脑血管病患者的首位。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以及年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的前提下,显微手术治疗与立体定向碎吸... 高血压脑出血占卒中病人的10%~30%,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占脑血管病患者的首位。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以及年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的前提下,显微手术治疗与立体定向碎吸加尿激酶溶解术、神经内镜辅助清除血肿等术式相比,已显示出“微创”、效果较优的趋势。术后维持廊压稳定并有效控制血压,防止再出血和脑缺血,控制脑水肿,改善局部脑血流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治疗 神经内镜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并出血23例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段继新 袁肾瑞 +1 位作者 罗湘颖 冯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5期880-881,共2页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CAVM)并出血的急诊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3例CAVM并出血急诊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追踪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结果】本组23例CAVM并出血急诊手术病人的血肿清除率较高,恢复...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CAVM)并出血的急诊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3例CAVM并出血急诊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追踪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结果】本组23例CAVM并出血急诊手术病人的血肿清除率较高,恢复率达56.52%。[结论]CAVM并出血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明确诊断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舜口最佳治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外科学 脑动静脉畸形/并发症 脑出血/外科学 脑出血/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的复方配伍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吕邵娃 段继新 +2 位作者 郭玉岩 孙爽 匡海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22-2025,共4页
甘草广泛应用于中药复方之中,除本身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之外,其复方配伍也产生了不少活性,目前已探索了它与柴胡、桔梗、附子、茯苓等20余种药对的复方配伍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甘草在对难溶性成分增溶、提高有效成分生物利用度以及增... 甘草广泛应用于中药复方之中,除本身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之外,其复方配伍也产生了不少活性,目前已探索了它与柴胡、桔梗、附子、茯苓等20余种药对的复方配伍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甘草在对难溶性成分增溶、提高有效成分生物利用度以及增效减毒等方面作用显著,而且它们是相互联系和互相推动的。本文综述了以上作用机制,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思路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复方配伍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叶牡丹提取物对TNF-α诱导的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滑膜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吕邵娃 崔杰 +3 位作者 段继新 李国玉 郭玉岩 匡海学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利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滑膜细胞(MH7A)对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来探讨类叶牡丹提取物(Caulophyllum robustum Maxim Extract,CRME)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CRME... 目的利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滑膜细胞(MH7A)对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来探讨类叶牡丹提取物(Caulophyllum robustum Maxim Extract,CRME)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CRME对MH7A细胞活力的影响,选取半数抑制浓度(IC_(50))以下的药物浓度作为干预剂量;ELISA法检测CRME(50,100,500μg·mL^(-1))剂量对TNF-α(20 ng·mL^(-1))诱导MH7A细胞释放白介素-6(IL-6)、白介素-4(IL-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促凋亡因子Bax、Fas L和抗凋亡因子Bcl-2的影响。结果 CRME在质量浓度为50μg·mL^(-1)~500μg·mL^(-1)对细胞活力均无影响,IC_(50)值为645.32μg·mL^(-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上清中IL-4、IL-6、VEGF、RANKL、Bax、Bcl-2和Fas L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CRME各剂量组均能降低IL-6水平及升高IL-4水平(P<0.01);CRME 100,500μg·mL^(-1)剂量组能明显降低VEGF的表达(P<0.05),且具有浓度依赖性;CRME 500μg·mL^(-1)剂量组能明显降低RANKL含量(P<0.01);CRME 100μg·mL^(-1)剂量组可促进Fas L的表达(P<0.01);CRME 50μg·mL^(-1)剂量组可降低Bcl-2的表达(P<0.05);CRME各剂量组均可促进Bax的表达(P<0.01)。结论减轻炎症、降低血管翳形成、增加骨保护,促进异常增生的滑膜细胞的凋亡可能是CRME抗类风湿性疾病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叶牡丹提取物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因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耐药菌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赵爽 徐娜 +3 位作者 潘世伟 段继新 王秋实 董书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年第30期105-105,共1页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及不合理应用,细菌抗耐药性问题己经非常严重,中西药联合使用成为中药临床应用的发展趋势。就中药和西药的特点以及近年来对抗耐药菌中西药联合使用以降低细菌的抗药性做以阐述。
关键词 抗耐药菌 中西药联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定位软通道穿刺引流中小量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178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凌云 梅小杰 +3 位作者 段继新 唐丹 肖淳文 李春辉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激光定位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伴神经功能障碍的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1月湖南省内多家医院收治的伴神经功能障碍的中小量(15~30 ml)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78例,均采用新型激光定... 目的探讨激光定位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伴神经功能障碍的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1月湖南省内多家医院收治的伴神经功能障碍的中小量(15~30 ml)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78例,均采用新型激光定位技术行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记录这178例手术患者术后复查CT及血肿清除情况,以及手术前至外科出院前的神志和肌力改变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精准定位血肿,无死亡及感染病例,术后再出血病例2例,162例患者术后3天内残留血肿<5 ml,13例患者术后3天内残留血肿在5~15 ml范围,3例患者术后3天内残留血肿>15 ml.178例脑出血患者术后意识障碍及肌力大部分明显恢复,其中有61例在术后3天内肌力恢复≥2级.术后3~7天有9例肌力恢复≥2级.结论激光定位软通道穿刺引流是治疗基底节区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段,创伤小且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相当比例患者存在神经功能的早期快速恢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定位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中小量血肿 钻孔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预防性抗凝治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黄月明 段继新 +4 位作者 刘劲芳 韩光魁 李港 崔昌萌 靳峰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75-477,共3页
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各种创伤中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在25岁到44岁之间的人群中死亡率和致残人数是第一位的,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颅脑损伤引起的死亡率位列第五。而如此高的死亡率被认为与外伤后的静脉血管栓塞(v... 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各种创伤中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在25岁到44岁之间的人群中死亡率和致残人数是第一位的,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颅脑损伤引起的死亡率位列第五。而如此高的死亡率被认为与外伤后的静脉血管栓塞(venous thrombus 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塞和肺栓塞有关,尤其在老年颅脑损伤人群中可高达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静脉血管栓塞 微循环障碍 抗凝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导向聚焦超声在脑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月明 侯永宏 +2 位作者 段继新 向鹏 黄云峰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磁共振是一项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原理对人体的组织和器官提供详细的影像鉴别和定位。而聚焦超声是用超声产生的能量来治疗脑深部的病变。这种治疗也叫治疗性聚焦超声,它的特点是一种无切口,无侵袭性,高精准度而又是可调节性的技术。虽... 磁共振是一项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原理对人体的组织和器官提供详细的影像鉴别和定位。而聚焦超声是用超声产生的能量来治疗脑深部的病变。这种治疗也叫治疗性聚焦超声,它的特点是一种无切口,无侵袭性,高精准度而又是可调节性的技术。虽然聚焦超声进行临床试验有将近50年的历史,然而在脑疾病中的应用是近几年才有了明显的进步.聚焦超声已经被证实在治疗脑运动性疾病如原发性震颤方面有效和安全,在其它脑疾病如脑瘤,强迫冲动型疾病(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以及脑疾病的药物治疗等也将是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导向 聚焦超声 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侧脑室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段继新 谢宏 +1 位作者 王昌适 杨雄国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脑室引流方法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5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引流加终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置换术(双侧引流组)治疗,另对32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单侧侧脑室引流加腰穿放液脑脊液置换术(单侧引流...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脑室引流方法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5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引流加终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置换术(双侧引流组)治疗,另对32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单侧侧脑室引流加腰穿放液脑脊液置换术(单侧引流组)治疗。结果双侧引流组总有效率、死亡率、脑室出血清除时间、生活能力评分与单侧引流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双侧侧脑室引流加终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置换术操作简便,疗效好,适合于重度脑室出血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脑室出血 脑室引流 脑脊液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严重颅底骨折治疗体会 被引量:5
10
作者 段继新 钟治军 +5 位作者 刘渊 于汉昌 唐辉 韩令 王承 许红淼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713-714,共2页
目的总结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严重颅前窝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1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严重颅前窝骨折的临床资料,保守治疗24例;手术治疗27例,术中采用带蒂的骨膜瓣或者颞肌筋膜及人工硬膜,进行颅底... 目的总结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严重颅前窝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1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严重颅前窝骨折的临床资料,保守治疗24例;手术治疗27例,术中采用带蒂的骨膜瓣或者颞肌筋膜及人工硬膜,进行颅底修补及重建。结果保守治疗24例中,出现脑脊液漏8例,其中合并颅内感染1例;手术治疗27例中,出现脑脊液漏2例,无颅内感染。结论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严重颅前窝骨折应积极带蒂骨膜或颞肌筋膜整块反转修复颅前窝的硬膜,可有效防治脑膜脑膨出及脑脊液漏,避免颅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内血肿 颅前窝骨折 显微手术 颅底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段继新 郭塨 +5 位作者 冯光 罗湘颖 刘渊 于汉昌 韩令 唐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研究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超早期经显微手术处理的37例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大于30mL)的临床特点及愈后。【结果】本组共生存33例,其中ADL1 10例,ADL2 12例,ADL2 7例,ADL4 4例,无植物... 【目的】研究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超早期经显微手术处理的37例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大于30mL)的临床特点及愈后。【结果】本组共生存33例,其中ADL1 10例,ADL2 12例,ADL2 7例,ADL4 4例,无植物生存,死亡4例,总病亡率为10.81%。【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大于30ml)患者应尽量争取超早期实施开颅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并发症 脑出血/外科学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平衡控制阶梯减压术治疗双侧外伤性颅内多发血肿52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段继新 石磊 +5 位作者 钟治军 王承 唐辉 许红淼 何佳宏 吴云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3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双侧平衡控制阶梯减压术治疗双侧外伤性颅内多发血肿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52例幕上双侧外伤性颅内多发血肿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双侧平衡减压,结合控制性阶梯减压技术,快速有效逐级减... 目的探讨双侧平衡控制阶梯减压术治疗双侧外伤性颅内多发血肿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52例幕上双侧外伤性颅内多发血肿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双侧平衡减压,结合控制性阶梯减压技术,快速有效逐级减压,根据术中双侧情况决定下一步处理方法,以及是否去骨瓣;如果合并严重颅前窝底骨折,术中行颅底重建。结果术中发生脑膨出10例;去单侧骨瓣11例,去双侧骨瓣8例;术后复查CT,发现原有血肿增大或出现新血肿15例。随访6个月,按GOS评分:恢复良好22例,中残9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状态7例,死亡5例。结论双侧平衡控制阶梯减术可减少术中脑膨出及颅内再出血等发生率,是救治双侧外伤性颅内多发血肿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多发血肿 双侧平衡控制阶梯减压术 颅底重建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切口在复杂颅脑损伤急诊开颅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段继新 石磊 +5 位作者 钟治军 王承 吴云 韩令 于汉昌 刘渊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9期535-536,共2页
目的探讨T型切口在复杂颅脑损伤急诊开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应用T型切口进行开颅手术救治的42例复杂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42例均急诊进行开颅探查+血肿清除术,根据术前头部CT表现均选择T型切口,其中... 目的探讨T型切口在复杂颅脑损伤急诊开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应用T型切口进行开颅手术救治的42例复杂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42例均急诊进行开颅探查+血肿清除术,根据术前头部CT表现均选择T型切口,其中第一次手术双侧T型切口15例,术中按照阶梯减压执行,双侧开颅采用双侧控制技术。结果双侧硬膜下血肿7例,双侧硬膜外血肿2例,双侧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5例,一侧硬膜外血肿合并对侧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或硬膜下血肿9例,一侧硬膜下血肿合并对侧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或硬膜外血肿19例。术后2例颅后窝开颅切口处因是直接着力点,愈合差,经重新缝合及换药处理均愈合;其他40例伤口愈合良好。术后1周神志好转25例,神志清楚6例,无变化11例;术后1个月神志好转18例,神志清楚14例。术后3个月按GOS评分评估预后:恢复良好11例,中残15例,重残2例,植物状态6例,死亡8例。结论在复杂颅脑损伤急诊手术中,特别是需要双侧开颅手术时,以及可能出现进展、变化的病例,T型切口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助解决复杂颅脑损伤急诊开颅手术中的切口设计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颅脑损伤 颅内多发血肿 双侧开颅 T型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法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2
14
作者 钟治军 段继新 杨雷霆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第12期750-751,共2页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CT定位微创软通道血肿腔穿刺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进行分组治疗:微创组(CT定位微创软通道血肿腔穿刺术)51例,开颅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45例,...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CT定位微创软通道血肿腔穿刺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进行分组治疗:微创组(CT定位微创软通道血肿腔穿刺术)51例,开颅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远期疗效及死亡率。结果与开颅组比较,微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0%)较少,死亡率(4.0%)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的疗效肯定,能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手术操作简单,值得基层医院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穿刺引流 血肿清除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马寒风塞外
15
作者 段继新 《国企管理》 2016年第3期70-71,共2页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铁二十二局哈建公司地处北国冰城哈尔滨,其承建工程项目也大多分布在东北地区,虽在最冷的寒冬时节,但许多工程建设并未停歇。入冬以来,为积极兑现工期承诺,一线的建设者们顶风雪、战严寒,抢先抓...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铁二十二局哈建公司地处北国冰城哈尔滨,其承建工程项目也大多分布在东北地区,虽在最冷的寒冬时节,但许多工程建设并未停歇。入冬以来,为积极兑现工期承诺,一线的建设者们顶风雪、战严寒,抢先抓早,在冰天雪地的塞外抒发着创新进取的奋进激情,挥洒着金戈铁马的豪情壮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工程项目 工程建设 创新进取 哈尔滨 建设者 风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轴索损伤65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宏 段继新 +1 位作者 王昌适 冯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38-139,共2页
目的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及其预后。方法对65例DAI患者早期采用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控制颅内压,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及应用β-七叶皂甙钠及大剂量纳洛酮等治疗;其中6例颅内迟发血肿超过30m l而行开颅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及其预后。方法对65例DAI患者早期采用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控制颅内压,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及应用β-七叶皂甙钠及大剂量纳洛酮等治疗;其中6例颅内迟发血肿超过30m l而行开颅手术治疗。结果根据G OS评分,治愈13例(20.0%),中残22例(33.8%),重残16例(24.6%),植物生存2例(3.1%),死亡12例(18.5%)。结论DA I病人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措施,本组病例采用综合处理措施,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腰池引流和间断腰穿防治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冯光 钟治军 段继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比较颅内动脉瘤(AN)介入治疗后腰池引流和间断腰穿防治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对40例Hunt—Hess分级相同的AN破裂出血病例按血管内治疗术后行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和间断腰穿释放脑脊液(CSF)分A、B两组,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颅内动脉瘤(AN)介入治疗后腰池引流和间断腰穿防治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对40例Hunt—Hess分级相同的AN破裂出血病例按血管内治疗术后行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和间断腰穿释放脑脊液(CSF)分A、B两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相关指标。【结果】A组大脑中动脉流速(VMCA)明显低于B组且下降速度较快。A组CSF中RBC数目各时段均值明显低于B组,A组下降速率快于B组(均P〈0.05);两组CSF中内皮素-1(ET-1)浓度在术后d3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各时间点均有显著性(P〈0.05),A组的下降速率明显高于B组;术后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评分减少程度的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AN破裂介入治疗术后持续腰池引流疗效优于间断腰椎穿刺,是防治CVS的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外科学 引流 脊椎穿刺 脑缺血 暂时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下央企做好党建宣传工作的策略研究
18
作者 段继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2年第5期179-181,共3页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助推,新媒体对百姓的资讯获知影响力不断上升。新媒体技术在推动企业文化传播以及推动企业高质量品质发展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部分学者的研究中指出了新媒体的应用对于党建工作的开...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助推,新媒体对百姓的资讯获知影响力不断上升。新媒体技术在推动企业文化传播以及推动企业高质量品质发展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部分学者的研究中指出了新媒体的应用对于党建工作的开展同样起到了积极助力,企业的高质量品质发展离不开高效管理,也离不开“好声音”,都需要借助于新媒体的传播力量,比如利用新媒体技术及平台来展开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等(即:党建宣工作)。基于此,本文则对新媒体时代下央企做好党建宣传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做出论述,并积极提出对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党建 宣传工作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窦骨折的影像诊断和治疗体会
19
作者 段继新 冯光 +4 位作者 刘渊 罗湘颖 于汉昌 韩令 唐辉 《医学信息(内.外科版)》 2009年第3期246-247,共2页
目的探讨额窦骨折的影像诊断、分型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9月~2008年9月收治的18例额窦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总结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结果手术组死亡2例,均死于重度颅脑损伤。手术组术后早期出现脑脊液鼻漏6... 目的探讨额窦骨折的影像诊断、分型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9月~2008年9月收治的18例额窦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总结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结果手术组死亡2例,均死于重度颅脑损伤。手术组术后早期出现脑脊液鼻漏6例,经预防感染等对症处理后于2周内停止。手术组额部无明显畸形,无其他并发症。非手术组出现脑脊液鼻漏1例,药物治疗后恢复良好,无明显额部畸形。结论CT可明确诊断,根据CT分型决定治疗措施,除前壁闭合性单纯线性骨折外,其它各型均宜积极手术探查,术中彻底清创,一期修补颅底及颅骨缺损,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窦 骨折 影像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脑内血肿开颅清除术后术区再出血二次手术处理体会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令 段继新 +5 位作者 钟治军 于汉昌 刘渊 王承 许红淼 唐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262-263,共2页
目的总结外伤性脑内血肿开颅清除术后术区再出血二次手术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3例外伤性脑内血肿开颅清除术后术区再出血二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GOS评分:11例恢复良好,6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 目的总结外伤性脑内血肿开颅清除术后术区再出血二次手术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3例外伤性脑内血肿开颅清除术后术区再出血二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GOS评分:11例恢复良好,6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再二次手术中未发生恶性脑膨出,第三次出血1例。结论外伤性脑内血肿开颅清除术后术区再出血二次手术需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避免术中恶性脑膨出,减少再出血机会,以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内血肿 显微手术 术区再出血 二次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