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通化瘀散结法联合箍围-火针法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5例
1
作者 李凯 吴娟 +5 位作者 李婧娇 李晨茜 章建兰 曾宪玉 陈柳青 段逸群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分析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中医辨证水平。方法对5例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的临床表现、中医证候、中医治则、方药、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为青年男性,年龄为19~26岁,平... 目的分析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中医辨证水平。方法对5例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的临床表现、中医证候、中医治则、方药、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为青年男性,年龄为19~26岁,平均年龄22.62岁,5例患者皮损以头皮大量结节、囊肿、融合性脓肿为主,伴有明显脓性分泌物、压痛、脱发明显等临床特点。5例患者中2例肥胖(BMI≥30.0 kg/m 2)。5例患者皮疹辨证均符合痰瘀互结证。中医内治均采用温通化瘀散结之法,局部红肿者仙方活命饮加减。外治采用箍围-火针法,箍围使用自制消炎膏配合冲和散,火针针刺后按压排脓。中医药治疗时间为56~180 d,平均时间为101.20 d,5例中3例结节、囊肿完全消退,脓性分泌物消失,遗留色减斑及瘢痕(病例1~3);1例结节消失,囊肿变平,硬化性囊肿缩小(病例4);1例硬化性囊肿略缩小(病例5)。随访6个月后,2例肥胖患者均有复发,继续治疗后复发皮损消失。结论温通化瘀散结法联合箍围-火针法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 温通化瘀散结法 箍围-火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例早期梅毒的血清学追踪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段逸群 管晓春 +2 位作者 李楠 陈春梅 孙曾拯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6-37,共2页
最近,我们对近年来诊断治疗的24例早期梅毒患者的USR定性检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作了TPHA定量检测,以追踪观察其血清学反应,报告如下。
关键词 早期 梅毒 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及镀银染色检测梅毒螺旋体52例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段逸群 曾志良 陈春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2-33,共2页
聚合酶链反应及镀银染色检测梅毒螺旋体52例报告段逸群曾志良陈春梅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传统的Fontana螺旋体镀银染色法(FP)对52例早期梅毒患者进行螺旋体检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52例梅... 聚合酶链反应及镀银染色检测梅毒螺旋体52例报告段逸群曾志良陈春梅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传统的Fontana螺旋体镀银染色法(FP)对52例早期梅毒患者进行螺旋体检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52例梅毒患者,男33例,女19例,年龄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镀银染色法 梅毒 检测 螺旋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病专题讲座 第3讲 尖锐湿疣 被引量:2
4
作者 段逸群 朱学骏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1999年第6期4-6,共3页
1概述尖锐湿疣又称生殖器疣或性病疣,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尖锐湿疣与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是我国当前最为常见的性病。由于引起尖锐湿疣的某些HPV亚型与生殖器癌的发生有关,因此需要格外重视。2病原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 1概述尖锐湿疣又称生殖器疣或性病疣,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尖锐湿疣与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是我国当前最为常见的性病。由于引起尖锐湿疣的某些HPV亚型与生殖器癌的发生有关,因此需要格外重视。2病原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它是一种DNA病毒。乳头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病原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血清固定”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量:12
5
作者 段逸群 张伟明 《皮肤病与性病》 2012年第4期196-199,共4页
梅毒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全世界每年新增约1 200万新病例,而在我国其发病率在性传播疾病中仅次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居第二位.梅毒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一种血清学现象日益受到关注,即梅毒经... 梅毒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全世界每年新增约1 200万新病例,而在我国其发病率在性传播疾病中仅次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居第二位.梅毒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一种血清学现象日益受到关注,即梅毒经正规驱梅治疗后,有少数患者血清RPR下降到某个滴度时不再降低(RPR持续阳性),这种现象称为血清固定(sero-fixation)或血清抵抗(sero-resistance),是我们在治疗梅毒患者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患者 血清固定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RPR持续阳性 驱梅治疗 传染性疾病 性传播疾病 人类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病专题讲座 第1讲 淋病
6
作者 段逸群 朱学骏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1999年第1期19-21,共3页
1概述淋病是一种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性疾病(STD)。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居STD的首位。淋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30岁居多,不洁性接触是本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成人淋病几乎100%由此途径传... 1概述淋病是一种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性疾病(STD)。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居STD的首位。淋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30岁居多,不洁性接触是本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成人淋病几乎100%由此途径传染。间接传染途径主要通过接触染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病 病原 临床表现 诊断 合并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149) 会阴、肛周、外阴瘙痒症针灸治疗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段逸群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17期78-79,共2页
会阴、肛周、外生殖器部位的瘙痒症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中医称之为阴痒或肾囊风,因脾虚或肝肾阴虚引起下焦湿热所致。西医认为,该病无明确病因,是排他性诊断。临床表现为会阴、肛周、外生殖器部位蚁行、针刺样瘙痒、烧灼感,患处无原发皮... 会阴、肛周、外生殖器部位的瘙痒症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中医称之为阴痒或肾囊风,因脾虚或肝肾阴虚引起下焦湿热所致。西医认为,该病无明确病因,是排他性诊断。临床表现为会阴、肛周、外生殖器部位蚁行、针刺样瘙痒、烧灼感,患处无原发皮疹,但可继发皮肤肥厚或湿疹样改变,病程迁延,好发于成人。西医多以皮质类固醇、清凉止痒药对症处理,亦有长期外用中药泡洗,终致患处肥厚增生或刺激性皮炎等,而不能耐受外用药物治疗。因疾病累及隐私部位,患者往往羞于就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适宜技术 外阴瘙痒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会阴 肛周 针灸治疗 农村 常见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皮肤病学基础研究展望
8
作者 段逸群 周小勇 《华中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57-57,59,共2页
长期以来,皮肤病学的发展一直滞后于临床其它学科.这体现在:①大量皮肤科疾病的病理生理环节模糊不清;②临床诊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师的直观感觉,经验性治疗在皮肤病的临床治疗中仍占主要地位,缺乏客观标准.
关键词 皮肤病学 基础研究 21世纪 淋巴细胞 免疫异常性皮肤病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25
9
作者 江文 涂亚庭 +5 位作者 张国毅 段逸群 陈兴平 冯爱平 周展超 王玮蓁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91-894,共4页
目的:评价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盲法、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设计。试验组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对照组予维A酸乳膏。均为每晚一次,涂抹在全部患处,疗程为8 wk,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评价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盲法、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设计。试验组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对照组予维A酸乳膏。均为每晚一次,涂抹在全部患处,疗程为8 wk,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共入组240例病人,进入疗效分析226例,其中试验组111例,对照组115例。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综合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7.4% (97/111)和81.7%(70/115),2组综合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2%和7.6%(P>0.05)。结论: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寻常 异维A酸 红霉素 凝胶类 多中心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化性脂膜炎1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陶春蓉 陈柳青 +2 位作者 段逸群 王玮蓁 艾儒棣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6-206,共1页
关键词 脂膜炎 硬化性 小腿静脉曲张 小结节 右小腿 临床资料 医院治疗 小腿内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伏梅毒85例血清学检测分析 被引量:50
11
作者 陈春梅 曾志良 段逸群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29-330,共2页
关键词 潜伏梅毒 梅毒 血清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能注射液治疗泛发性湿疹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5
12
作者 周小勇 袁勇谋 +4 位作者 孔庆云 周飞红 丁宜 冯永芳 段逸群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观察美能注射液治疗泛发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研究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W 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分析实验数据。结果在研究人员整体评估、湿疹面积和严重度指数、瘙痒程度三个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钙剂对照组... 目的观察美能注射液治疗泛发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研究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W 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分析实验数据。结果在研究人员整体评估、湿疹面积和严重度指数、瘙痒程度三个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钙剂对照组。结论美能注射液可有效地治疗泛发性湿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美能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癣201例病原菌分布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志敏 江萍 +8 位作者 童中胜 曾志良 徐续玲 董碧麟 曹永艳 马玲 胡枫 陈尊义 段逸群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88-791,共4页
目的了解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脓癣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12月本科门诊及住院脓癣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对国内同期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和比较。结果 201例脓癣患者中,男70例,女131例;年龄4个月~89岁;2.5~1... 目的了解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脓癣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12月本科门诊及住院脓癣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对国内同期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和比较。结果 201例脓癣患者中,男70例,女131例;年龄4个月~89岁;2.5~10岁占64.68%。主要病原菌:紫色毛癣菌62株(30.85%)、犬小孢子菌46株(22.89%)和须癣毛癣菌43株(21.39%)。其中,亲人性皮肤癣菌95株(47.26%)、亲动物性皮肤癣菌89株(44.28%)、亲土性皮肤癣菌17株(8.46%)。2006-2011年与2000-2005年相比,紫色毛癣菌检出率显著升高,石膏样小孢子菌检出率显著降低。>18岁组的亲人性皮肤癣菌比例显著高于各儿童组,<10岁组的亲动物性皮肤癣菌比例显著高于各成人组。国内同期报道脓癣552例,主要为犬小孢子菌(38.95%)、须癣毛癣菌(29.71%)和红色毛癣菌(14.49%)感染。结论脓癣病原菌分布有显著的年龄特征,武汉地区脓癣的亲动物性皮肤癣菌比例显著低于国内各地区,而亲人性皮肤癣菌比例显著高于国内各地区;并以紫色毛癣菌为首要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癣 紫色毛癣菌 须癣毛癣菌 犬小孢子菌 红色毛癣菌 亲人性皮肤癣菌 亲土性皮肤癣菌 亲动物性皮肤癣菌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癣患者治疗现状调查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爱平 高露娟 +9 位作者 席丽艳 李铁男 段逸群 易顺强 刘卫兵 王秀丽 王桂芝 许爱娥 温海 0李若瑜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335-338,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足癣患者的治疗现状,加强临床医生对相关诊治指南推荐方案的认知和理解。方法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组织全国9家医院进行中国足癣患者治疗现状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到问卷690份,结果显示我国足癣患者大多数选择自行购... 目的了解中国足癣患者的治疗现状,加强临床医生对相关诊治指南推荐方案的认知和理解。方法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组织全国9家医院进行中国足癣患者治疗现状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到问卷690份,结果显示我国足癣患者大多数选择自行购买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最常选用的外用药物为咪唑类药物,往往以瘙痒和/或皮疹消失作为停止治疗的依据,治疗最长时间中位数为2周,在治疗足癣的疗程上显示出明显不足。足癣患者常合并甲真菌病等其他皮肤癣菌病,同时其家庭成员患病率也较高,在治疗足癣患者的同时,应积极治疗其合并的其他皮肤癣菌病,也应同时对患者家庭成员进行治疗。结论本研究对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足癣预防和治疗方案并加强患者宣教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癣 治疗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燥止痒胶囊治疗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5
作者 潘炜华 许爱娥 +3 位作者 段逸群 毛舒和 李铁男 温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32-233,共2页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72例瘙痒症患者分为2组,分别用润燥止痒胶囊和肤痒颗粒进行治疗,于2周和4周后进行随访,记录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共评价249例患者,2周时治疗组有效率为57.25%,对照组为38.98%...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72例瘙痒症患者分为2组,分别用润燥止痒胶囊和肤痒颗粒进行治疗,于2周和4周后进行随访,记录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共评价249例患者,2周时治疗组有效率为57.25%,对照组为38.98%;治疗4周时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0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4.58%,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润燥止痒胶囊是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瘙痒症 润燥止痒胶囊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苓散加减治疗伴有水肿症状的皮肤病4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凯 段逸群 +2 位作者 陈柳青 曾宪玉 张伟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2-303,314,共3页
报告4例使用五苓散加减治疗伴有水肿症状的皮肤病,疗效满意。该4例患者分别为慢性复发性丹毒、淋巴水肿、结节性血管炎、红皮病低蛋白血症水肿,4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肿症状。五苓散在治疗伴有水肿症状的皮肤病时,结合发生水肿的部... 报告4例使用五苓散加减治疗伴有水肿症状的皮肤病,疗效满意。该4例患者分别为慢性复发性丹毒、淋巴水肿、结节性血管炎、红皮病低蛋白血症水肿,4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肿症状。五苓散在治疗伴有水肿症状的皮肤病时,结合发生水肿的部位可配相应的引经药物,下肢合用三妙丸(牛膝、黄柏、苍术)或根类药物;上肢加用姜黄、桑枝、桂枝等;全身皆肿可加用五皮饮(陈皮、茯苓皮、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等,如若兼有小便不利,口渴欲饮之症更是五苓散使用的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苓散加减 水肿 皮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孕激素对淋球菌诱导的Hela细胞TSLP和TGF-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莉 曾志良 +2 位作者 陈宏翔 陈娜 段逸群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8-450,492,共4页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对淋球菌(Ng)诱导的人宫颈癌细胞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宫颈癌细胞株Hela,将获得的Hela细胞分为如下5组:对照组、Ng组、Ng+雌激素组、Ng+孕激素组、Ng+雌激...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对淋球菌(Ng)诱导的人宫颈癌细胞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宫颈癌细胞株Hela,将获得的Hela细胞分为如下5组:对照组、Ng组、Ng+雌激素组、Ng+孕激素组、Ng+雌激素+孕激素组。分别培养24h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TSLP和TGF-βmRNA表达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TSLP和TGF-β蛋白水平。结果 Hela细胞在淋球菌的刺激下,细胞TSLP和TGF-β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高(P﹤0.01);雌、孕激素单独或联合作用24h后都可以显著提高Hela细胞中TSLP和TGF-βmRNA表达水平(P﹤0.01)。结论 Hela细胞在淋球菌作用下合成TSLP和TGF-β增加;提示雌、孕可促进淋球菌诱导的TSLP和TGF-β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球菌 雌激素 孕激素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次酸对黑素瘤细胞侵袭力及明胶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玥 张金玲 +1 位作者 周飞红 段逸群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GA)对黑素瘤细胞侵袭能力和明胶酶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黑素瘤细胞系SK-MEL-1,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G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小室基质胶侵袭实验观察GA对SK-MEL-1细胞株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半定量RT-PCR检...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GA)对黑素瘤细胞侵袭能力和明胶酶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黑素瘤细胞系SK-MEL-1,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G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小室基质胶侵袭实验观察GA对SK-MEL-1细胞株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GA对明胶酶A和B mRNA表达的影响;明胶酶谱法检测GA对SK-MEL-1细胞明胶酶活性的影响。结果SK-MEL-1细胞增殖抑制率与GA浓度及用药后培养时间呈正相关。GA对SK-MEL-1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与浓度相关,各浓度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GA能抑制SK-MEL-1细胞明胶酶A和B mRNA表达,与浓度呈正相关,各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GA能够抑制SK-MEL-1细胞明胶酶活性,随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增强,与对照组相比,120,240μmol/L浓度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GA能够抑制黑素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可能与抑制明胶酶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黑素瘤细胞 侵袭 明胶酶A 明胶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息肉样基底细胞癌1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娜 黄萌 +2 位作者 陈柳青 高进 段逸群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151,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78岁。外阴结节10余年。10年前患者发现阴阜部出现一蚕甄大褐色结节,逐渐增大,无自觉症状。曾外用多种糖皮质激素药膏、中草药药膏等治疗,疗效不显著。近半年来结节迅速增大,摩擦或搔抓后可破溃出血。既往体健,... 1临床资料 患者女,78岁。外阴结节10余年。10年前患者发现阴阜部出现一蚕甄大褐色结节,逐渐增大,无自觉症状。曾外用多种糖皮质激素药膏、中草药药膏等治疗,疗效不显著。近半年来结节迅速增大,摩擦或搔抓后可破溃出血。既往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体检:一般情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外阴 息肉样 家族遗传病史 糖皮质激素 临床资料 自觉症状 破溃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加哥天蓝与KOH涂片镜检对马拉色菌诊断的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钟 李东升 +3 位作者 陈金波 陈柳青 段逸群 樊翌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4-536,共3页
目的以培养作为诊断标准,比较芝加哥天蓝涂片镜检和KOH涂片镜检对马拉色菌诊断的阳性率、阅片耗时等方面差异。方法收集门诊可疑马拉色菌感染患者皮屑标本,同时做真菌培养、芝加哥天蓝涂片、KOH涂片,培养阳性的281份标本,对芝加哥天蓝... 目的以培养作为诊断标准,比较芝加哥天蓝涂片镜检和KOH涂片镜检对马拉色菌诊断的阳性率、阅片耗时等方面差异。方法收集门诊可疑马拉色菌感染患者皮屑标本,同时做真菌培养、芝加哥天蓝涂片、KOH涂片,培养阳性的281份标本,对芝加哥天蓝涂片镜检和KOH涂片镜检阳性率、阅片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芝加哥天蓝可将马拉色菌的孢子或菌丝染成蓝色而皮屑等被染成浅紫红色杂质背景,阅片时间(70.99±12.61)s,KOH阅片时间(79.56±15.6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阳性的281例马拉色菌标本中芝加哥天蓝染色涂片镜检阳性193例,阳性率68.68%,KOH涂片镜检阳性179例,阳性率6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芝加哥天蓝涂片为马拉色菌的诊断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阳性率高、稳定性强、性价比好、结果易读取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加哥天蓝涂片 KOH涂片 马拉色菌 真菌镜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