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滑体系层内构造对页岩气富集的影响:以四川盆地泸州地区云锦向斜Y4井为例
1
作者 何骁 江同文 +9 位作者 杨洪志 李忠权 党录瑞 石学文 殷樱子 罗超 胡懿灵 王泽卿 田鹤 徐亮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9,152,共10页
随着中国页岩气勘探的不断发展,四川盆地南部遇到的“甜点”认识不清、钻井地质复杂等问题,前人研究大多集中在沉积相、区域宏观构造等因素的影响,而没有考虑钻头尺度的页岩层内构造的影响。因此,弄清页岩层内构造变形-变位与页岩气富... 随着中国页岩气勘探的不断发展,四川盆地南部遇到的“甜点”认识不清、钻井地质复杂等问题,前人研究大多集中在沉积相、区域宏观构造等因素的影响,而没有考虑钻头尺度的页岩层内构造的影响。因此,弄清页岩层内构造变形-变位与页岩气富集之间的关系,对中国页岩气勘探的增储上产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盆地南部泸州地区云锦向斜Y4井为例,通过对云锦向斜进行精细的三维地震解释以及对五峰组-龙马溪组层内地震构造解释,结合地震和钻井资料,探讨层内构造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Y4井位于云锦向斜南翼较平缓区域,处于平面走滑体系中,走滑体系伴生构造对夹持产层的顶底板强硬层造成明显破坏,导致页岩气散失,形成页岩气富集局部不利区;(2)走滑体系下的次级构造具有平面延展的特点,钻井钻遇时,压裂可能导致井间侧向贯通;(3)走滑体系下的次级构造可能发育在向斜翼部较平缓区域,在常规地震剖面上不清晰,但在水平切片和地震多属性剖面上有较好的显示。该认识对川南地区走滑体系下的页岩气开采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 页岩气 层内构造 云锦向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气富集控制因素新认识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更生 石学文 +7 位作者 刘勇 吴伟 杨雨然 朱逸青 陈丽清 徐亮 钟可塑 殷樱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71,共14页
近年来,随着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开发迈向深层(埋深介于3500~4500 m),在四川盆地南部(下文简称川南)地区的泸州、长宁和渝西等区块深层页岩气不断取得了重要突破,展现了深层页岩气良好的开发前景。为了准确认识川南地区... 近年来,随着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开发迈向深层(埋深介于3500~4500 m),在四川盆地南部(下文简称川南)地区的泸州、长宁和渝西等区块深层页岩气不断取得了重要突破,展现了深层页岩气良好的开发前景。为了准确认识川南地区深层页岩在局部地区出现的低电阻率、高含水饱和度、测试微气现象,分别从页岩有机质成熟演化、页岩气源内运移特征和区域多期断裂活动影响等3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页岩气富集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高—过成熟度有机质石墨化造成了页岩电阻率和含气量明显降低,在有机质成熟度(Ro)大于3.6%以后,有机质生气能力衰竭,颗粒孔隙度明显降低,含水饱和度明显升高;②页岩气存在“源内侧向运移”特征,含气性与现今构造区带构造位置相对高低相关,表现为相对海拔高部位含气饱和度高,相对海拔低部位含气饱和度低;③Ⅰ级断裂对天然气的散失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建议距离Ⅰ级断裂1.5 km范围内勿部署实施井位,Ⅱ级断裂对含气性影响范围有限,距离Ⅱ级断层700 m以外时对页岩气体积压裂的影响较小。结论认为,充分考虑页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构造位置相对高低关系以及断裂发育特征等因素对深层页岩气富集的影响,有利于完善深层页岩气评价标准,对认识深层页岩气资源潜力以及优选有利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并可为推动实现深层页岩气规模增储和效益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地区 五峰组—龙马溪组 深层页岩气 保存条件 富集规律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深部页岩储层物性预测及有利勘探区优选 被引量:1
3
作者 伍秋姿 陈丽清 +8 位作者 陈玉龙 何一凡 刘燊阳 殷樱子 何亮 姜振学 唐相路 缪欢 范文龙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5期95-105,共11页
以四川盆地泸州区块龙马溪组页岩为例,在岩心物性测试与测井数据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支持向量回归算法(SVR)、梯度提升决策树(GDBT)和极端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3种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结果并优选出适宜的评价模型,实现了深部页岩储层物性预... 以四川盆地泸州区块龙马溪组页岩为例,在岩心物性测试与测井数据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支持向量回归算法(SVR)、梯度提升决策树(GDBT)和极端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3种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结果并优选出适宜的评价模型,实现了深部页岩储层物性预测与有利勘探区优选。结果显示:1)3种热门学习算法在深部页岩储层物性预测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经过对比,认为GDBT为预测研究区深部页岩储层孔隙度最适宜的算法,XGBoost为预测研究区深部页岩储层渗透率最适宜的算法;2)基于上述优选模型,泸州区块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度为2.67%~9.67%,平均孔隙度为4.88%,渗透率为3.22~28.63μD,平均渗透率为11.34μD;3)依据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物性与含气量,可划分出7个I类有利区,3个Ⅱ类有利区和4个Ⅲ类有利区。该研究成果基于研究区实际情况,可为研究区与类似区块页岩储层评价及有利区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马溪组 孔隙度 深层页岩储层 机器学习算法 GDB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解石双晶古温标基本原理及其利用--以川南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例
4
作者 杨雨然 刘佳 +7 位作者 刘恣君 何泽亮 殷樱子 王恒 吴娟 吴伟 林家善 邓宾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3-653,共11页
我国西部盆地深层—超深层古老碳酸盐岩层系由于缺少传统古温标/地质热温度计,其盆地热史演化与古地温场特征备受争议。笔者等介绍方解石机械双晶形成演化机制及其与变形温度相关性,以川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脉体方... 我国西部盆地深层—超深层古老碳酸盐岩层系由于缺少传统古温标/地质热温度计,其盆地热史演化与古地温场特征备受争议。笔者等介绍方解石机械双晶形成演化机制及其与变形温度相关性,以川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脉体方解石为例,结合流体地球化学和埋深热史过程恢复,表明方解石机械双晶能有效揭示五峰组—龙马溪组热史特征。方解石机械双晶具有双晶位错形成、双晶增厚和合并生长增厚的3个演化过程,导致方解石不同双晶结构(薄片、板状、锥状弧形等)分别形成于低于170℃、170~200℃和大于200℃环境,且伴随温度增大具有双晶密度减小、宽度增大的趋势特征。川南威远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发育典型板状方解石双晶,双晶宽度为1~4μm、密度30~50条/mm;长宁五峰组—龙马溪组方解石双晶宽度较大(约为3μm)、密度较低(15~20条/mm)。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埋深热史综合表明,长宁地区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为120~140℃、160~180℃和200~220℃,其埋藏热史明显大于威远地区,它们共同揭示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相对威远地区具有较高的机械双晶形成环境温度。因而,方解石机械双晶形态几何学能够作为典型的古温标应用于我国西部古老深层碳酸盐岩层系热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机械双晶 地质温度计 上奥陶统五峰组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川南页岩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在复杂储层量化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5
作者 钱玉贵 叶泰然 +3 位作者 张世华 王岩 詹鑫 殷樱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4-840,共7页
地震确定性反演、叠后地质统计学反演是目前致密碎屑岩气藏普遍采用的储层预测技术,但针对复杂岩性结构和复杂波阻抗特征的薄储层,这些反演方法的适应性有限。叠前同时反演与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的结合是此类储层量化预测的有效方法,不... 地震确定性反演、叠后地质统计学反演是目前致密碎屑岩气藏普遍采用的储层预测技术,但针对复杂岩性结构和复杂波阻抗特征的薄储层,这些反演方法的适应性有限。叠前同时反演与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的结合是此类储层量化预测的有效方法,不仅可提高纵、横向分辨率,还可解决储层与围岩波阻抗叠置情况下有效储层的识别问题。叠前同时反演技术可以得到纵波阻抗体、横波阻抗体、纵横波速度比体和密度体,能够解决复杂波阻抗储层的识别问题,但反演受地震频带限制,纵向分辨率有限。基于随机建模技术的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能有效地综合地质、测井和三维地震数据,极大地提高预测结果的纵、横向分辨率,实现储层的精细描述,在叠前确定性反演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识别薄层及薄互层储层,为陆相致密碎屑岩气藏储层描述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在川西新场须四气藏储层预测应用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 确定性反演 随机模拟 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 复杂储层 储层量化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潜力与展望 被引量:80
6
作者 杨跃明 陈玉龙 +6 位作者 刘燊阳 邓宾 徐浩 陈丽清 黎丁源 殷樱子 李怡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58,共17页
历经10余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国南方地区已全面进入中浅层海相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阶段,综合评价四川盆地及其周缘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是关乎四川盆地能否建成"天然气大庆"的关键。为了给下一步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 历经10余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国南方地区已全面进入中浅层海相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阶段,综合评价四川盆地及其周缘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是关乎四川盆地能否建成"天然气大庆"的关键。为了给下一步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支持,通过系统总结四川盆地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开发理论和成效,分析了中国南方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与潜力,预判了未来的发展前景。研究结果表明:①川南地区4 500 m以浅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页岩的页岩气资源量为3.7×10^12m^3,其中可采储量超过2×10^12m^3,具备建成1 000×10^8m~3页岩气年产规模并稳产10年以上的开发潜力,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迄今已累计提交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1.061×10^12m^3,并建成百亿立方米年产量页岩气大气区;②渝东北—鄂西地区、川西南—滇东北复杂构造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页岩的页岩气资源潜力较好,亦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③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具有三套后备页岩气层系,即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海相页岩、上二叠统龙潭组海陆过渡相页岩和下侏罗统自流井组陆相页岩,其中筇竹寺组海相页岩在绵阳—长宁拉张槽内优质页岩厚度较大、压力较高、孔隙较发育,是下一步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而川中—川东北地区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陆相页岩也具有一定的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 页岩气 后备层系 下寒武统 上二叠统 下侏罗统 勘探开发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飞仙关—长兴组气藏成藏条件及其富集规律 被引量:12
7
作者 詹仲伦 詹鑫 殷樱子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5-170,175,共7页
利用普光、元坝气田勘探、开发所获取的相关资料,从生、储、盖、圈、运、保几个方面分析了川东北飞仙关—长兴组气藏成藏条件及天然气富集规律。普光、元坝2个气田存在着共性与差异,普光气田主要为在古隆起背景上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 利用普光、元坝气田勘探、开发所获取的相关资料,从生、储、盖、圈、运、保几个方面分析了川东北飞仙关—长兴组气藏成藏条件及天然气富集规律。普光、元坝2个气田存在着共性与差异,普光气田主要为在古隆起背景上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储层为垂向加积沉积形成,分布面积小但厚度巨大,天然气运移聚集的通道主要是断层;元坝气田主要为古构造与礁滩相灰岩、白云岩叠置的岩性圈闭,储层为侧向加积沉积形成,分布广、类型多、厚度小,天然气运移聚集的通道主要是构造微裂缝和渗透层的孔隙。礁滩相白云岩、灰岩的发育是普光、元坝气田成藏的主控因素,而礁滩相白云岩、灰岩储层的孔、渗条件则与成岩后期的白云岩化和溶蚀作用强弱成正相关关系,储层的物性条件决定了气藏的天然气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富集规律 气藏 飞仙关组 长兴组 川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石英脉型金矿床中铁白云石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牟雨亮 王甘露 +1 位作者 付勇 殷樱子 《中国地质调查》 2017年第5期24-30,共7页
铁白云石是黔东南石英脉型金矿主成矿阶段的主要脉石矿物之一,与金的矿化关系十分密切,在金的运移、沉淀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流体包裹体特征可以反映成矿流体性质。通过对铁白云石开展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均一法测温和冰点测... 铁白云石是黔东南石英脉型金矿主成矿阶段的主要脉石矿物之一,与金的矿化关系十分密切,在金的运移、沉淀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流体包裹体特征可以反映成矿流体性质。通过对铁白云石开展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均一法测温和冰点测定,计算出包裹体盐度和密度等数据。结果表明:铁白云石包裹体较为发育,以含CO2的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集中在240~300℃范围内,平均均一温度为267.21℃;成矿流体的盐度为7.31%~21.40%(NaCl),平均为15.31%(NaCl);成矿流体的密度介于0.72~0.97 g/cm^3之间,平均为0.89g/cm^3。认为黔东南石英脉型金矿床属于低盐度、高密度的中温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脉型金矿 铁白云石 流体包裹体 黔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市清镇工业园区地下水水质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卓 王中美 +1 位作者 张世旭 殷樱子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34-140,共7页
清镇市工业园区位于贵阳市西部,由于工业园区的修建对该区地下水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加上园区内居民生活用水的不合理排放,工业园区的地下水水质已受到了污染。为了弄清研究区地下水受污染的状况,本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单因子法和F... 清镇市工业园区位于贵阳市西部,由于工业园区的修建对该区地下水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加上园区内居民生活用水的不合理排放,工业园区的地下水水质已受到了污染。为了弄清研究区地下水受污染的状况,本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单因子法和F值法对清镇工业园区的地下水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根据13组水样的化学测试数据分析可知,地下水质量达到Ⅲ类及Ⅲ类以上水标准的样品占大多数,而水质严重超标的样品有5组;其中水质超标的样品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站街镇东北一带。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水质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通过3种方法的比较,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考虑更为全面,评价精度较高,评价结果较F值法更准确。最后根据地下水水质受污染的原因,提出保护地下水环境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水质分析 模糊综合评判 贵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成熟海相页岩有机质演化及孔隙结构响应——来自模拟实验的证据
10
作者 徐亮 吴伟 +7 位作者 殷樱子 钟可塑 朱逸青 罗超 李彦佑 杨雨然 伍秋姿 杨雪 《天然气地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6,共15页
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过成熟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封闭体系石英管系列温度点热模拟实验,通过对热模拟气体产物进行定量分析,以及对热模拟样品开展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氩离子抛光—扫描电子显微镜孔隙结构表征,系统研究了以Ⅰ型干酪根为主的... 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过成熟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封闭体系石英管系列温度点热模拟实验,通过对热模拟气体产物进行定量分析,以及对热模拟样品开展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氩离子抛光—扫描电子显微镜孔隙结构表征,系统研究了以Ⅰ型干酪根为主的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在过成熟阶段有机质演化特征及孔隙结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①过成熟阶段页岩中有机质仍有一定的生烃潜力,焦沥青可能是热模拟过程中形成甲烷最主要的来源。②EqVR_(O)<3.56%时,有机质石墨化程度<15%,页岩储层生气能力和储层物性仍随模拟温度升高持续变好;EqVR_(O)值为3.56%时页岩生气能力达到最大值,此时页岩孔隙度、有机质孔发育程度也达到最大值;EqVR_(O)>3.56%时,有机质石墨化程度>15%,甲烷产率和有机质面孔率均开始降低,指示焦沥青缩聚作用增强,导致孔隙体积减少,纳米孔隙发生了破坏和转化。③结合川南实钻井资料,R_(O)值超过3.6%后过成熟石墨化阶段页岩源储遭到破坏,认为R_(O)值为3.6%是当前川南海相页岩气有利勘探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马溪组页岩 热模拟实验 孔隙结构 有机质热演化
原文传递
平面走滑层内微幅构造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以川南地区宝藏向斜Y3井为例
11
作者 雍锐 贾承造 +9 位作者 陈更生 李忠权 吴建发 刘勇 刘文平 殷樱子 吴伟 喻黎明 孙阳 钟可塑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5,共8页
四川盆地南部是目前中国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最为成功的地区,随着川南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迈向深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却常因深部构造地质复杂、页岩气“甜点”认识不清、目的层追踪导向困难等问题而导致钻井施工失利。针对上述问题,前人常... 四川盆地南部是目前中国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最为成功的地区,随着川南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迈向深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却常因深部构造地质复杂、页岩气“甜点”认识不清、目的层追踪导向困难等问题而导致钻井施工失利。针对上述问题,前人常从沉积相变化、页岩孔隙度、区域宏观构造、地层压力、地应力等因素去分析,鲜见从影响钻头钻进尺度的层内微幅构造去剖析原因。实际上,层内微幅构造对页岩气富集、“甜点”分布及钻井施工等影响非常大。本次研究以川南地区宝藏向斜Y3井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对其进行了构造精细解释与微幅构造、微小断层识别,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平面走滑体系下页岩层层内微幅构造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Y3井用液强度(主体段为30m^(3)/m,风险段为21m^(3)/m)、加砂强度(2t/m)等与其周缘高产井差异较小,施工参数对其产量的影响较小。三维地震水平切片结果显示,Y3井位于左行平面走滑体系内,若走滑体系所伴生的次级构造仅在目的层中形成断距极小的局部断层,其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不清,但在地震水平切片上反映明显。Y3井水平井段上顶板因受小断层突破,对页岩气保存条件不利,从而降低了该井页岩气产能。该发现对川南地区页岩气相似构造区域的下步勘探开发工作有重要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地区 页岩气 断裂构造 成藏条件 地球物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