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仔与张戒诗学观之比较——以《苕溪渔隐丛话》与《岁寒堂诗话》为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殷海卫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59-63,共5页
《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三大诗话总集之一,《岁寒堂诗话》是宋代三大诗话别集之一。二书的诗学观不无相合之处:论诗崇尚诗骚、汉魏,称道渊明;高度肯定李、杜、韩、白等人之诗;肯定宋四家的转益多师。但其差异性更是显而易见:胡仔论诗兼... 《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三大诗话总集之一,《岁寒堂诗话》是宋代三大诗话别集之一。二书的诗学观不无相合之处:论诗崇尚诗骚、汉魏,称道渊明;高度肯定李、杜、韩、白等人之诗;肯定宋四家的转益多师。但其差异性更是显而易见:胡仔论诗兼取唐宋,认为诗歌代有才人,肯定了宋诗的成就及新变精神;张戒论诗宗唐黜宋,认为诗以代降,代不如人。尤其是对苏、黄的批评,前者体大包容,后者精深激切。二人对宋诗的健康发展都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 张戒 岁寒堂诗话 诗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居易居洛闲适诗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殷海卫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8-142,共5页
白居易居洛闲适,经历了向往归洛、思洛、暂居、分司、离洛、归洛、中隐、致仕、终老等较为复杂的人生过程,它是诗人政治失意后的华丽转身,是他对生命本真意义的探寻,是一种诗意的栖居。居洛闲适诗表现出大雅大俗的审美特征:慵懒的日常... 白居易居洛闲适,经历了向往归洛、思洛、暂居、分司、离洛、归洛、中隐、致仕、终老等较为复杂的人生过程,它是诗人政治失意后的华丽转身,是他对生命本真意义的探寻,是一种诗意的栖居。居洛闲适诗表现出大雅大俗的审美特征:慵懒的日常生活、凡俗的个性生活、世俗的大众生活,与清雅闲静的园林生活、名士风流的宴饮游乐生活等,互为表里。这种生活方式深受佛道思想的影响,对后世文人、文学、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居洛闲适诗 大雅大俗 佛道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仔与严羽诗学观之比较——以《苕溪渔隐丛话》与《沧浪诗话》为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殷海卫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46-50,共5页
《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三大诗话总集之一,《沧浪诗话》是宋代三大诗话别集之一。胡、严二人都对宋代诗学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深刻反思。他们的诗学观既有相合处:如推崇诗骚、汉魏、晋、盛唐,追求诗歌的整体美与含蓄美,注重创新等;也有差异... 《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三大诗话总集之一,《沧浪诗话》是宋代三大诗话别集之一。胡、严二人都对宋代诗学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深刻反思。他们的诗学观既有相合处:如推崇诗骚、汉魏、晋、盛唐,追求诗歌的整体美与含蓄美,注重创新等;也有差异处:对宋诗的批评态度不同,二人提出的师法对象有别,以体派论诗的精深度有别等。他们促进了宋代诗学批评理论体系自身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 严羽 《沧浪诗话》 诗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碑艺术美及其成因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殷海卫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4-117,共4页
韩愈在其碑志文创作中,既立足现实,又秉以通变精神,使之由一种实用性文体变成一种形象丰富生动、情感真挚深切、议论犀利深刻的文学审美艺术。其间鲜明地体现出"文以明道"、"不平则鸣"、"陈言务去"等文... 韩愈在其碑志文创作中,既立足现实,又秉以通变精神,使之由一种实用性文体变成一种形象丰富生动、情感真挚深切、议论犀利深刻的文学审美艺术。其间鲜明地体现出"文以明道"、"不平则鸣"、"陈言务去"等文学创作理论的指导。正是这些创作理论的自觉实践,韩碑才真正实现了"文"与"道"的相互贯通与高度融合,进而达到实用与文学的兼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碑志文 艺术美 文学创作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韩碑中的“文”与“道” 被引量:1
5
作者 殷海卫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0,共3页
韩愈自觉地把碑志文创作纳入到古文运动中,为其"明道"服务。其碑志文既兼实用与文学之美,又鲜明地体现出"文"与"道"的相互贯通与融合。这不仅铸就了韩碑的文学化、经典化,也使其"文以明道"理... 韩愈自觉地把碑志文创作纳入到古文运动中,为其"明道"服务。其碑志文既兼实用与文学之美,又鲜明地体现出"文"与"道"的相互贯通与融合。这不仅铸就了韩碑的文学化、经典化,也使其"文以明道"理论更趋圆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碑志文 文学性 明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白居易洛下闲适人生及其文化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殷海卫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5-20,共6页
中隐洛阳是白居易人生的重要转向,诗人栖心释老,在世俗生活中以平常心追求大自在,其歌诗审美再现了他洛下闲适人生的不同境界——饥餐困眠、知足无求的日用境,在家出家、任运遂性的自在境,包容互摄、不二无碍的圆融境。三者层次渐进又... 中隐洛阳是白居易人生的重要转向,诗人栖心释老,在世俗生活中以平常心追求大自在,其歌诗审美再现了他洛下闲适人生的不同境界——饥餐困眠、知足无求的日用境,在家出家、任运遂性的自在境,包容互摄、不二无碍的圆融境。三者层次渐进又交相辉映。这种诗意栖息是诗人洞察社会政治、体悟人生的结果,它彰显了诗人心灵的嬗变,对后世尤其是宋、明两代文人的人生心态、生活方式和诗歌创作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居洛闲适诗 文化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成书考论 被引量:1
7
作者 殷海卫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36-39,共4页
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最具学术价值的诗话总集之一。该书《后集》成书于乾道三年(1167),而其《前集.序》作于戊辰年(1148),学界多以此为《前集》的成书时间。笔者经考证认为,《前集》实乃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修改补充过程,最终... 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最具学术价值的诗话总集之一。该书《后集》成书于乾道三年(1167),而其《前集.序》作于戊辰年(1148),学界多以此为《前集》的成书时间。笔者经考证认为,《前集》实乃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修改补充过程,最终成书是在乾道元年(1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 成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愈碑志文的写人艺术及其通变精神 被引量:1
8
作者 殷海卫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2期105-107,共3页
韩愈在碑志文创作中,善于剪裁,随人赋志,并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塑造了众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体现了高超的写人艺术。同时,他的碑志文也体现了刘勰所说的"通变"精神,学古而不泥于古,追新求变。他在碑志文创作上的成就,把碑志... 韩愈在碑志文创作中,善于剪裁,随人赋志,并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塑造了众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体现了高超的写人艺术。同时,他的碑志文也体现了刘勰所说的"通变"精神,学古而不泥于古,追新求变。他在碑志文创作上的成就,把碑志文这种注重实用的文体引入了文学与审美的殿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碑志文 写人艺术 通变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3
9
作者 殷海卫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10X期131-132,共2页
随着大学语文在全国各高校普及率的逐年提高,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也更加显示出它的积极性和紧迫性,从而成为教学中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具体包括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鉴赏、批评方面的审美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这些能... 随着大学语文在全国各高校普及率的逐年提高,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也更加显示出它的积极性和紧迫性,从而成为教学中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具体包括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鉴赏、批评方面的审美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有益于健全学生的审美品格、提升其生活品位,对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进行人际交往,从事相关写作等工作也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 能力培养 审美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胡仔的词学观
10
作者 殷海卫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67,共5页
《苕溪渔隐丛话》(以下简称《丛话》)①作为宋代诗话总集的双璧之一,是唐宋诗学研究的必备之资。它分前后两集,其中《前集》六十卷,《后集》四十卷。胡仔在书中不仅有诗学批评方面的积极建构,形成了自我独特的批评话语和审美思想。... 《苕溪渔隐丛话》(以下简称《丛话》)①作为宋代诗话总集的双璧之一,是唐宋诗学研究的必备之资。它分前后两集,其中《前集》六十卷,《后集》四十卷。胡仔在书中不仅有诗学批评方面的积极建构,形成了自我独特的批评话语和审美思想。他还收录各家零散的论词之语,在前后集之末专门各列一卷评论长短句,如果再加上胡仔本人的品词论词之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仔 词学观 《苕溪渔隐丛话》 宋代诗话 诗学研究 诗学批评 审美思想 批评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代河洛诗人群体的应制诗
11
作者 殷海卫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3-140,共8页
唐代河洛地区诗人众多,诗人群体构成复杂,诗歌创作内容异彩纷呈。应制诗人群体出现较早,它以君王为中心,在群体的形成和创作方面都有较高的自觉性。河洛诗人群体的应制诗包括政事应制、宴饮应制、游赏应制、礼拜应制、送别应制等内容。... 唐代河洛地区诗人众多,诗人群体构成复杂,诗歌创作内容异彩纷呈。应制诗人群体出现较早,它以君王为中心,在群体的形成和创作方面都有较高的自觉性。河洛诗人群体的应制诗包括政事应制、宴饮应制、游赏应制、礼拜应制、送别应制等内容。河洛应制诗折射了唐王朝的政治变迁和历史兴衰,推动了唐诗的发展成熟,它是唐代河洛地区人文风流的真实镜像,掀起了河洛诗人群体创作的第一个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创作 河洛诗人群体 应制诗 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苕溪渔隐丛话》的宋诗史价值
12
作者 殷海卫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6-123,共8页
《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诗话总集的双璧之一,该书对宋代诗学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文献价值:在以选为主、选论结合的形式中体现出胡仔对北宋诗歌发展的生动描述;他重点解读了宋代诗歌的主要师法对象——杜甫、韩愈、陶渊明等;阐述了宋诗的... 《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诗话总集的双璧之一,该书对宋代诗学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文献价值:在以选为主、选论结合的形式中体现出胡仔对北宋诗歌发展的生动描述;他重点解读了宋代诗歌的主要师法对象——杜甫、韩愈、陶渊明等;阐述了宋诗的创作特征——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评赏了诗人诗作的独特审美风味;考察了作家诗风的转变过程和作家的性格特征;关注了元祐文人集团和宋四家的创作得失等。这些都使该书彰显出弥足珍贵的宋诗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 宋诗 诗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苕溪渔隐丛话》编纂的诗话史价值
13
作者 殷海卫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86,共4页
《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诗话总集的双璧之一,它因取舍精严成为唐宋诗学研究的必备之资。但该书的价值并不局限于诗话别集的汇总和资料的收集分类,还在于它内容上弥补了阮阅《诗总》的不足,增补了元祐苏、黄等人的诗话;编纂体制上独具匠... 《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诗话总集的双璧之一,它因取舍精严成为唐宋诗学研究的必备之资。但该书的价值并不局限于诗话别集的汇总和资料的收集分类,还在于它内容上弥补了阮阅《诗总》的不足,增补了元祐苏、黄等人的诗话;编纂体制上独具匠心:外部线索以时间为流程,以人物为纲目;内部结构严谨细密。其体例深刻地影响到后起诗话的编纂;在其以选为主、选论结合的形式中始终贯穿着编者扶持"诗道"的良苦用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 编纂内容 编纂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诗话视域下的白居易宋代接受论
14
作者 殷海卫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14-120,共7页
从宋代诗话这一宏观视野来看,白居易接受群体庞大而复杂,接受状况全面而具体。传统的伦理批评与宋代崇德尚贤的社会风尚使白居易的品格赢得各阶层的尊重。君主的嘉奖、批评家的赞誉、藏书家的传布、文人群体的追贤、民众的敬爱等,共同... 从宋代诗话这一宏观视野来看,白居易接受群体庞大而复杂,接受状况全面而具体。传统的伦理批评与宋代崇德尚贤的社会风尚使白居易的品格赢得各阶层的尊重。君主的嘉奖、批评家的赞誉、藏书家的传布、文人群体的追贤、民众的敬爱等,共同营造了浓郁的接受氛围。文人群体的影响接受论、不同阶层的文本接受论、道德及文学批评论等,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白居易接受体系。此接受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阶段性和地域性,反映出社会文风改革、政治教化、怡情悦性的多重需求,显示出宋人的思辨精神和理性批判,转法华而不为法华转,最终塑成一种新型内省人格和平民气质,召唤着后世的接受与再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宋代诗话 道德认同 多维接受 文化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代诗评视野下的李贺批评》读评
15
作者 殷海卫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10-112,共3页
中唐李贺以其独特的诗歌内容与风格备受世人关注.历代对其诗的品介也从未消歇过,这些诗评从不同方面阐释了李贺诗歌的审美内涵,加深了人们对其人其诗的体认,拓展了对其时代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认知.但诸家所论多为一家之言,在观点上... 中唐李贺以其独特的诗歌内容与风格备受世人关注.历代对其诗的品介也从未消歇过,这些诗评从不同方面阐释了李贺诗歌的审美内涵,加深了人们对其人其诗的体认,拓展了对其时代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认知.但诸家所论多为一家之言,在观点上或有关联,或形成鲜明对比,整个诗歌批评却是散乱的,缺少完整性、系统性,无法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上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全面呈现李贺诗评的发展过程与状况,因此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近日有幸读到学林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胡淑娟教授的大作《历代诗评视野下的李贺批评》,深为快意.该著是对李贺批评的再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术界的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贺诗歌 诗歌批评 诗评 历代 学林出版社 2009年 诗歌内容 审美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的诗学批评特征
16
作者 殷海卫 《殷都学刊》 2011年第2期66-72,共7页
《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诗话总集的双璧之一,它对宋代诗学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文献价值,在其以选为主,选论结合的形式中也体现出编者胡仔鲜明的诗学批评特征:重视大家名家研究;重视风格流派研究;重视作家的影响研究与接受研究;重视作家... 《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诗话总集的双璧之一,它对宋代诗学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文献价值,在其以选为主,选论结合的形式中也体现出编者胡仔鲜明的诗学批评特征:重视大家名家研究;重视风格流派研究;重视作家的影响研究与接受研究;重视作家的比较研究;重视诗史意义的建构;重视诗法研究;注重诗品与作家人格的统一;注重实证。这些不仅为后人开展唐宋作家研究提供了重要内容,也为后来的诗学批评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 诗学批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仔家世新考
17
作者 殷海卫 《殷都学刊》 2008年第2期72-75,共4页
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的一部重要的诗话总集。该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文献方面,其间也有胡仔自己精到的品诗论人之语,惜前人对此罕有论及。欲探求胡仔的诗学观点,必先对其本人作以清楚的了解。然《宋史》未为其立传,学界的间或之... 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的一部重要的诗话总集。该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文献方面,其间也有胡仔自己精到的品诗论人之语,惜前人对此罕有论及。欲探求胡仔的诗学观点,必先对其本人作以清楚的了解。然《宋史》未为其立传,学界的间或之论亦为凌乱和残缺。笔者则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合,并利用新的文献资料,对胡仔的家世作了较为完整清晰的勾勒,从而为胡仔的诗学批评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仔 家世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代文人的怀洛诗
18
作者 殷海卫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7期20-26,共7页
唐代文人的怀洛诗兼有政治、精神、情感等回归洛阳的多重创作主旨。流放文人多思君恋阙,显示出一种政治理性,情感凄怨;外任文人多倦于官场,怀居忆旧,期望回归精神的家园,情思恬淡;流寓文人多思家怀亲,情深意淳。其情思也随时序变化、空... 唐代文人的怀洛诗兼有政治、精神、情感等回归洛阳的多重创作主旨。流放文人多思君恋阙,显示出一种政治理性,情感凄怨;外任文人多倦于官场,怀居忆旧,期望回归精神的家园,情思恬淡;流寓文人多思家怀亲,情深意淳。其情思也随时序变化、空间流转、迎来送往等自然萌生;其传情方式,或通过水陆空,或借助于梦境;其表达题式多样,技法错综。怀洛诗反映了唐代政局的动荡和文人的心路历程,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价值和丰富的审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文人 唐诗 洛阳 怀洛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的诗学审美观
19
作者 殷海卫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51-56,共6页
《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诗话总集的双璧之一,它对唐宋诗学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文献价值。该书不仅体现了胡仔独特的诗学批评特征,具有重要的诗歌史意义,还体现出编者胡仔对诗歌审美的特定追求。他崇雅黜俗,讲求含蓄,追求清远、平淡自然... 《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诗话总集的双璧之一,它对唐宋诗学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文献价值。该书不仅体现了胡仔独特的诗学批评特征,具有重要的诗歌史意义,还体现出编者胡仔对诗歌审美的特定追求。他崇雅黜俗,讲求含蓄,追求清远、平淡自然的诗风,注重整体美,追求创新等。这些审美追求,使该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一般诗话总集仅仅收录别集的意义。它既改变了诗话总集有选无论的状况,弥补了胡仔没有诗学专论传世的遗憾,也客观反应了宋代诗学审美的一些共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 诗学 审美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仔的“诗道”及其诗学意义
20
作者 殷海卫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45-48,共4页
《苕溪渔隐丛话》是以文献价值著称的宋代诗话总集,胡仔在书中以扶持"诗道"为己任。前人对其"诗道"之所指尚未及探究。其"诗道"即诗学批评之道,即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唐宋诗人及其诗歌,意在给陷入发展困... 《苕溪渔隐丛话》是以文献价值著称的宋代诗话总集,胡仔在书中以扶持"诗道"为己任。前人对其"诗道"之所指尚未及探究。其"诗道"即诗学批评之道,即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唐宋诗人及其诗歌,意在给陷入发展困境的宋代诗学指出向上一路。他主张创新,兼取唐宋,提出"师少陵而友江西"的观点,这些至今仍闪烁着宋代诗学批评的理性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 诗道 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