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开腹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经腹膜外隧道乙状结肠造口的患者生活质量随访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殷红专 梁逸超 +4 位作者 闫兆鹏 孙威 尹剑桥 刘宝林 苏琪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0-472,共3页
目的传统直肠癌造口并发症较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腹膜外造口可以减少造口处的并发症,利用腹腔镜进行会阴直肠切除术(Miles)术操作,讨论能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方法开腹式Miles术与腹腔镜下操作Miles术进行对比,分析近远期造... 目的传统直肠癌造口并发症较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腹膜外造口可以减少造口处的并发症,利用腹腔镜进行会阴直肠切除术(Miles)术操作,讨论能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方法开腹式Miles术与腹腔镜下操作Miles术进行对比,分析近远期造口处并发症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腹腔镜下操作造口处近远期并发症低于开腹式,ADL评分2年DuckeS B、C期分别为(69.3±12.2)、(63.7±12.8),优于对照组的(59.3±13.3)、(51.4±13.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操作Miles术造口处并发症明显低于开腹式,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 乙状结肠 手术方式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殷红专 梁逸超 +4 位作者 闫兆鹏 孙威 尹剑桥 刘宝林 苏琪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2年第4期370-372,共3页
目的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较传统手术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进步显著.但仍不能使人满意.因此在临床中需要寻求新的手术方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118例直肠癌男性患者,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7岁。随机分为腹腔镜组63例,开腹... 目的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较传统手术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进步显著.但仍不能使人满意.因此在临床中需要寻求新的手术方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118例直肠癌男性患者,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7岁。随机分为腹腔镜组63例,开腹组55例。利用腹腔镜操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手术。与开腹式手术进行对比观察.分析患者术后排尿功能与性功能情况。结果尿管拔除时间、排尿量、残尿量、性功能综合情况比较,腹腔镜组[(2.3±1.6)d.(11.8±3.1)mL,性功能I级37例(58.7%)]均优于开腹组[(4.5±1.3)d,(20.6±2.7)mL,性功能I级28例(50.9%)1,其中排尿量腹腔镜组为(327.5±37.6)mL,开腹组为(243.6±36.8)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能够观察到开腹手术的死角。更加精确地保留盆腔神经.提高直肠癌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 生存质量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造口旁疝补片修补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殷红专 闫兆鹏 +4 位作者 苏琪 刘宝林 孙威 尹剑桥 梁逸超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腹膜内补片修补造口旁疝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5月12例造口旁疝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2岁。对其进行腹腔镜下腹膜内补片修补术。结果12例腹腔镜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腹膜内补片修补造口旁疝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5月12例造口旁疝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2岁。对其进行腹腔镜下腹膜内补片修补术。结果12例腹腔镜下修补成功,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手术时间82 min。术后住院时间2~8 d,平均住院时间5.1 d,术后随访1~15个月,未见复发及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早期临床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旁疝 腹腔镜 疝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2
4
作者 殷红专 郝荣 +4 位作者 闫兆鹏 孙威 尹剑桥 刘宝林 苏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87-148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人直肠癌的疗效。方法收集70岁以上直肠癌患者132例,腔镜组(LR组)54例,开腹组(OR组)78例,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镇痛药使用时间、SIRS持续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人直肠癌的疗效。方法收集70岁以上直肠癌患者132例,腔镜组(LR组)54例,开腹组(OR组)78例,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镇痛药使用时间、SIRS持续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LR组明显低于OR组(P<0.01),LR组留置尿管时间及切口感染少于OR组(P<0.05)。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吻合口瘘、肠梗阻、尿潴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是安全有效的,与开腹手术对比,老年人获益是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根治术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E/Rnd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殷红专 李英 +2 位作者 吕赤 宋利伟 苏琪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1548-1551,共4页
目的:探讨RhoE/Rnd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RhoE/Rnd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hoE/Rnd3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3.3%和40.0%,二... 目的:探讨RhoE/Rnd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RhoE/Rnd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hoE/Rnd3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3.3%和40.0%,二者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RhoE/Rnd3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与恶性程度呈负相关(P<0.05)。RhoE/Rnd3的表达与与患者年龄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生育史呈正相关。结论:RhoE/Rnd3在乳腺癌的发生中呈负调控作用,RhoE/Rnd3可能通过抑制Cy-clinB1来抑制乳腺癌的发生;RhoE/Rnd3过表达与乳腺癌预后较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RhoE/Rnd3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CK20在直肠癌外周血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殷红专 韩霞 +2 位作者 苏琪 吴硕东 刘恩卿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892-2895,共4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中CK20基因产物的表达与直肠癌Dukes分期和组织学分型的关系,探讨用FQ-PCR检测CK20来预测直肠癌微转移以及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采集47例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标本、10例良性肠道病患者及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用FQ-... 目的:分析外周血中CK20基因产物的表达与直肠癌Dukes分期和组织学分型的关系,探讨用FQ-PCR检测CK20来预测直肠癌微转移以及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采集47例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标本、10例良性肠道病患者及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用FQ-PCR检测外周血CK20的表达情况.结果:10例良性肠道病患者及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均检测不到CK20的表达,与直肠癌组有明显差异(72.34%,34/47)(χ2=37.434,P<0.01).47例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的表达量与Dukes分期呈正相关(r=0.680,P<0.01).结论:直肠癌外周血中CK20的表达量与肿瘤分期有关,并且分期越晚CK20的表达量越多,用CK20FQ-PCR检测癌转移较常规病理组织学敏感,对直肠癌患者病情的判定、疗效评价及恢复情况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直肠癌 CK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殷红专 苏琪 +1 位作者 赵仲伟 尹国庆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7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forproplapseandhemorrhoids,PPH)的适应证、方法、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41例PPH手术(Ⅰ组)和62例传统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手术)(Ⅱ组)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术后止痛次数...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forproplapseandhemorrhoids,PPH)的适应证、方法、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41例PPH手术(Ⅰ组)和62例传统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手术)(Ⅱ组)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术后止痛次数、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总的症状改善满意率分别为95%(Ⅰ组)及82%(Ⅱ组),除住院费用外,Ⅰ组其手术时间、术后止痛次数、住院时间明显优于Ⅱ组,并发症发生率除术后便血、早期大便失禁、早期排尿困难外,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PH治疗Ⅲ°~Ⅳ°痔的近期疗效优于Milligan—Morgan手术,且具有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少、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式结肠癌根治术三年随访分析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殷红专 闫兆鹏 +3 位作者 孙威 尹剑桥 刘宝林 苏琪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2期6-7,12,共3页
目的腹腔镜治疗结肠癌已成为外科最成熟的手术技术,但远期转移与生存率等问题仍是讨论的热点,通过随访分析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远期预后的差别,为今后治疗结肠癌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随访研究腹腔镜治疗137例患者与开腹手术治... 目的腹腔镜治疗结肠癌已成为外科最成熟的手术技术,但远期转移与生存率等问题仍是讨论的热点,通过随访分析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远期预后的差别,为今后治疗结肠癌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随访研究腹腔镜治疗137例患者与开腹手术治疗的119例患者,对比分析局部复发等情况。结果腹腔镜术后3年TNM分期Ⅱ期、Ⅲ期总生存率为95.08%、90.79%,开腹组3年TNM分期Ⅱ期、Ⅲ期总生存率为94.54%、92.18%,两组比较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结肠癌从局部复发、远期转移、总生存率等均与开腹手术相似,说明腹腔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TNMⅢ期的患者仍推荐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腹腔镜 随访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β蛋白和COX-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殷红专 梁逸超 +4 位作者 闫兆鹏 孙威 尹剑桥 刘宝林 苏琪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和环氧化酶-2(COX-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β、COX-2在62例结直肠腺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以其中大肠腺瘤13例及远癌正常大肠组织10例作对照。结果:ERβ及COX-2在远癌...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和环氧化酶-2(COX-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β、COX-2在62例结直肠腺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以其中大肠腺瘤13例及远癌正常大肠组织10例作对照。结果:ERβ及COX-2在远癌组织中阳性率低于腺瘤性息肉组及腺癌组的表达,其中远癌组织组与腺癌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腺瘤性息肉组与腺癌组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结直肠癌病例中ERβ、COX-2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层次无关(P>0.05),而与Dukes分期、有无转移淋巴结相关。结论:ERβ、COX-2在正常组织、腺瘤性息肉及腺癌中的表达逐步上调,ERβ和COX-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可能促进了大肠癌的转移、进展。ERβ、COX-2蛋白在结直肠癌的演进中起着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Β 环氧化酶-2 结直肠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vin蛋白和Bcl-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
10
作者 殷红专 梁逸超 +5 位作者 赵葳 郝荣 赵子伟 刘臻 刘宝林 苏琪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12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Livin蛋白和Bcl-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15例腺瘤性息肉和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Livin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Livin蛋白在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瘤性息... 目的探讨Livin蛋白和Bcl-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15例腺瘤性息肉和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Livin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Livin蛋白在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瘤性息肉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Bcl-2蛋白在肠癌组织中和腺瘤性息肉中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但在肠癌组织中和腺瘤性息肉中表达无统计学意义。Livin蛋白表达与肿瘤分期有关,Bcl-2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在结直肠癌中,Livin蛋白表达与Bcl-2蛋白无相关性。结论 Livin蛋白、Bcl-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参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LIVIN蛋白 BCL-2蛋白 凋亡抑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Altemeier手术联合括约肌成形术治疗重度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大路 任笑云 +2 位作者 孟琦 殷红专 苏琪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2-536,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Altemeier手术联合括约肌成形术治疗重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我科室结直肠肛门病病房18例直肠脱垂患者(男8例,女10例),实施改良Altemeier手术联合括约肌成形术。采用肛门形... 目的探讨改良Altemeier手术联合括约肌成形术治疗重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我科室结直肠肛门病病房18例直肠脱垂患者(男8例,女10例),实施改良Altemeier手术联合括约肌成形术。采用肛门形态、肛门测压以及Wexner问卷评分指标评价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的肛门功能。结果患者术后肛门形态明显好转、患者主观满意,随访期间无直肠脱垂复发;患者术后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均高于术前(P<0.01);患者术后便秘和肛门失禁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1)。结论改良Altemeier手术联合括约肌成形术治疗重度直肠脱垂术后肛门直肠功能改善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直肠脱垂 Altemeier手术 括约肌成形术 肛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治(附34例报告) 被引量:13
12
作者 闫兆鹏 殷红专 +4 位作者 尹剑桥 曹献馗 王大路 刘宝林 苏琪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结直肠肛门病外科病房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早期出现肠梗阻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0月共行腹腔...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结直肠肛门病外科病房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早期出现肠梗阻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0月共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211例,术后一月内出现肠梗阻者34例(16.11%)。其中,粘连性肠梗阻1例,麻痹性肠梗阻6例,炎性肠梗阻3例,结直肠肝转移癌切除术后肠梗阻8例,药物相关性肠梗阻6例,神经相关性肠梗阻7例,肛门闭合过紧2例,重复癌所致肠梗阻1例。本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发生率16.11%,其中较为常见的原因依次为结直肠肝转移癌切除术后肠梗阻、神经相关性肠梗阻、药物相关性肠梗阻与麻痹性肠梗阻。本组34例患者均经积极治疗后治愈。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是腹腔镜大肠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对术后患者有针对性的预防及积极的治疗,可以避免或减轻肠梗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癌 术后 肠梗阻 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老年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姜妍 殷红专 +1 位作者 杨东辉 李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老年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9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老年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9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两组均连续护理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提高老年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老年 结肠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对梗阻性黄疸肝缺血再灌注时肝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锋 苏琪 +4 位作者 戴朝六 殷红专 赵闯 赵阳 彭松林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对梗阻性黄疸肝缺血再灌注时肝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前列腺素E1组(PG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每组18只。结扎并切断胆总管建立梗阻性黄疸模型,7d后Pringle法阻断肝...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对梗阻性黄疸肝缺血再灌注时肝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前列腺素E1组(PG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每组18只。结扎并切断胆总管建立梗阻性黄疸模型,7d后Pringle法阻断肝门15min,再灌注后建立胆道再通。于缺血前15min至再灌注60minPG组按0.5μg/(kg.min)经门静脉持续泵入前列腺素E1,NS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再灌注1,6,24h三个时点取材,检测血清ALT、AST和总胆红素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ICAM-1表达水平。结果再灌注各时点PG组血清ALT和AST水平以及肝组织ICAM-1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NS组(P<0.05),但两组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素E1下调肝组织ICAM-1表达,对梗阻性黄疸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脏 前列腺素E1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肛门功能障碍的生物反馈治疗 被引量:4
15
作者 苏琪 吴硕东 +4 位作者 袁正伟 王伟 殷红专 韩霞 刘恩卿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9-423,共5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肛门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利用多种先进的客观检测手段,通过不同侧面对31例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肛门功能进行综合评定,并根据患者不同的排便功能障碍机制,选择性进行加强肛周肌肉力量、改善直肠感觉阈值等5...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肛门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利用多种先进的客观检测手段,通过不同侧面对31例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肛门功能进行综合评定,并根据患者不同的排便功能障碍机制,选择性进行加强肛周肌肉力量、改善直肠感觉阈值等5种方法的生物反馈训练. 结果:接受生物反馈训练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评分由2.3±1.0提高至4.6±0.5,而高位直肠癌由3.7±1.0提高至5.7±0.5.经过训练之后,代表肛周肌肉力量、直肠功能和直肠肛管综合控制能力的指标均有非常明显的改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针对性的生物反馈训练方法对于治疗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肛门功能障碍具有的非常显著效果,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肛门功能 保肛手术 术后 患者 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训练 肌肉力量 障碍 针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旁移行黏膜的生物学特征对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英文) 被引量:5
16
作者 苏琪 殷红专 +8 位作者 花亚伟 宋桂花 韩霞 张宏 冯勇 陈春生 乔雷 刘恩卿 吴硕东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3期3208-3209,共2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旁移行黏膜(TM)病理学性质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00-01/2001-01应用免疫组化及粘液组化方法观察了81例直肠癌及癌旁黏膜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及癌旁TM的变化规律。结果:在癌旁TM、非典型增生及癌组织P... 目的:探讨直肠癌旁移行黏膜(TM)病理学性质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00-01/2001-01应用免疫组化及粘液组化方法观察了81例直肠癌及癌旁黏膜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及癌旁TM的变化规律。结果:在癌旁TM、非典型增生及癌组织PCNA呈递增表达,与正常粘膜相比,差异非常显著(F=8.92,P<0.01),癌旁TM范围在粘液癌明显大于乳头状癌及管状腺癌(t=3.15-3.41,P<0.01),在DukesC期明显大于DukesA、B期(t=2.51-3.10,P<0.05,P<0.01)。结论:直肠癌旁TM具有一定的恶性潜势,直肠癌旁TM的范围与直肠癌的类型及进展密切相关,有利于对患者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旁移行黏膜 生物学特征 预后 评估 免疫组化 粘液组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基因和MMP-2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宋利伟 殷红专 +5 位作者 徐锋 苏琪 李洪亮 郭晓亮 吕赤 李睿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1991-1994,共4页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抗生蛋白链霉素-生物素标记法(SP)免疫组化检测法,用HER-2抗体、MMP-2抗体标记64例结直肠腺癌组织标本,并以大肠腺瘤15例及...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抗生蛋白链霉素-生物素标记法(SP)免疫组化检测法,用HER-2抗体、MMP-2抗体标记64例结直肠腺癌组织标本,并以大肠腺瘤15例及远癌正常大肠组织12例作对照,检测HER-2和MMP-2。结果:HER-2及MMP-2在远癌组织中阳性率低于腺瘤性息肉组及腺癌组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样息肉组与腺癌组表达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直肠癌病例中MMP-2、HER-2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层次无关(P>0.05),而与Ducks分期、有无转移淋巴结相关,C和D期结直肠癌患者切片中MMP-2、HER-2表达率明显高于A和B期的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P<0.05)。HER-2与MMP-2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r=0.303)。结论:MMP-2、HER-2在正常组织、腺瘤性息肉及腺癌中的表达逐步上调,MMP-2和HER-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可能促进了大肠癌的转移、进展。MMP-2、HER-2基因可能在结直肠癌的演进中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结直肠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方淋巴结清扫在国内低位直肠癌治疗中应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朱明达 殷红专 苏琪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21期3270-3280,共11页
目的:评价侧方淋巴结清扫在国内低位直肠癌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运用M e t a分析的方法对我国2005-01/2015-09公开发表的有关侧方淋巴结清扫在低位直肠癌中应用的11篇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侧方清扫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未清扫组,合... 目的:评价侧方淋巴结清扫在国内低位直肠癌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运用M e t a分析的方法对我国2005-01/2015-09公开发表的有关侧方淋巴结清扫在低位直肠癌中应用的11篇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侧方清扫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未清扫组,合并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 i ff e r e n c e,W M D)为47.79 m i n,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侧方清扫组手术失血量高于未清扫组,合并加权均数差为27.84 m 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侧方淋巴结清扫组5年生存率高于未清扫组(59.8%vs 5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2).侧方淋巴结清扫组三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未清扫组(81.6%vs6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侧方淋巴结清扫组的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未清扫组(8.4%vs 1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3).Ⅰ期及ⅡA期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对于局部复发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Ⅰ期=0.96,PⅡA期=0.05).Ⅲ期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组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未清扫组(14.5%vs 22.1%),P<0.05(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侧方淋巴结清扫能有效的延长患者的5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尤其是Ⅲ期低位直肠癌),改善患者预后,但会增加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侧方淋巴结 复发率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肠癌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6
19
作者 李静 殷红专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4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结肠癌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行结肠癌切除术的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9)和研究组(n=50)...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结肠癌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行结肠癌切除术的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9)和研究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术期处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FTS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胃肠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7 d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恢复普食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3、7 d IL-6、CRP以及SAA水平均较术前升高,术后7 d IL-6、CRP以及SAA水平均低于术后3 d(P <0.05);研究组术后3、7 d IL-6、CRP、SA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5/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61%(1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肠癌切除术后给予FTS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临床指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并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结肠癌切除术后 胃肠功能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S1/p16基因失活与大肠癌发生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4
20
作者 苏琪 殷红专 +3 位作者 韩霞 陈春生 刘恩卿 吴硕东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期388-389,共2页
背景: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及粘液组化方法观察MTS1/p16基因产物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并与癌旁移行黏膜及正常黏膜进行了对比,了解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目的:探讨MTS1/p16基因失活与大肠癌发生的关系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设计:... 背景: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及粘液组化方法观察MTS1/p16基因产物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并与癌旁移行黏膜及正常黏膜进行了对比,了解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目的:探讨MTS1/p16基因失活与大肠癌发生的关系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设计:标准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地点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外科,对象为2000-01/2001-02住院大肠癌手术患者。男67例,女43例,年龄40~83岁。病程1个月~1.5年,选取患者大肠癌及癌旁组织新鲜标本。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MTS1/P16基因产物在110例大肠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并与非典型增生、癌旁移行粘膜及正常粘膜进行了比较。主要观察指标:以细胞呈清晰棕色为阳性判断标准,按阳性细胞所占的比例分为:+,阳性细胞数<25%;,阳性细胞数25%~50%;,阳性细胞数>50%。以细胞无棕色或与背景一致的淡棕色为阴性。生活质量测定采用李凌江等编制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结果:癌组织p16阳性分级表达低于正常黏膜及移行黏膜(P<0.05)。在管状腺癌中,高分化22例,p16阳性率86%;中分化43例,p16阳性率33%;低分化7例,p16阳性率29%,高低分化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t=5.1,P<0.01)。结论:p16蛋白的表达缺失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并随着分化程度下降p16表达缺失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大肠癌 生活质量 癌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