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医防融合理念的家庭医生网格化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殷道根 冯程程 +4 位作者 杨潍屹 王庆川 杨俊 贺宇峰 何崇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3966-3968,共3页
深圳市龙华区借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以社区网格、警区和社康机构为主体的社区“三位一体”联防联控经验[1-4],自2020年起探索开展家庭医生网格化管理模式[5],将社区网格员纳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充分整合社区组织、社康中心资... 深圳市龙华区借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以社区网格、警区和社康机构为主体的社区“三位一体”联防联控经验[1-4],自2020年起探索开展家庭医生网格化管理模式[5],将社区网格员纳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充分整合社区组织、社康中心资源,以老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防融合 网格化管理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社区健康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韶关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德宁 殷道根 杜玉开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55-157,共3页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医疗卫生改革、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分析了韶关市区域卫生信息化的现状、内容、问题及策略,从宏观管理和业务管理层面探讨其初步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区域卫生信息化 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市某医院手足口病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生成 吴英会 +1 位作者 殷道根 杨海斌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3年第6期439-441,共3页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2年某医院收治的2 965例手足口病病例资料,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诊断病例的粪便标本送实验室检测.结果 2009~2012年该院收治的手足口病...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2年某医院收治的2 965例手足口病病例资料,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诊断病例的粪便标本送实验室检测.结果 2009~2012年该院收治的手足口病病例以4岁及以下幼儿为主,占95.0%,主要为散居儿童(56.2%)和托幼机构儿童(41.0%),发病高峰在5~7月份,男女性别比为1.62;共检出CoxA16病毒感染病例64例,检出率2.2%;检出EV71病毒感染病例537例,检出率18.1%,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的CoxA16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V71检出率重症病例要明显多于普通病例(P<0.05).CoxA16检出率最高的为2010年(4.1%),EV71检出率最高的是2012年(37.7%).临床表现以皮疹、发热为主,重症病例并发脑膜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死亡病例1例.结论 手足口病以4岁及以下幼儿多发,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儿童为高危人群,应当加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预防,加强相关人员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EV71病毒 CoxA16病毒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24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
4
作者 何珍 殷道根 +1 位作者 曾小辉 范飞翔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60-464,共5页
目的分析0~24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为后期开展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年9月-2021年12月,对深圳市龙华区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开展儿童体检的0~24月龄婴幼儿抚养人进行过敏性疾病问卷调查,... 目的分析0~24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为后期开展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年9月-2021年12月,对深圳市龙华区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开展儿童体检的0~24月龄婴幼儿抚养人进行过敏性疾病问卷调查,收集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相关情况,采用χ2检验、t检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纳入377例婴幼儿,其中男190例,女187例,既往患有过敏性疾病婴幼儿70例,占比18.57%。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母亲过敏史(OR=3.338,95%CI:1.301~8.563)、家庭装修(OR=4.774,95%CI:1.014~22.479)、婴幼儿服用益生菌(OR=2.051,95%CI:1.061~3.964)、孕期压力(OR=2.073,95%CI:1.132~3.798)是导致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孕期补充益生菌(OR=0.422,95%CI:0.194~0.921)可能是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深圳市龙华区0~24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患病率较高,建议母亲孕期避免接触装修环境,保持良好的心态,孕期适量服用益生菌,从而减少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婴幼儿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流行病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及婴幼儿期补充益生菌预防儿童特应性皮炎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殷道根 何珍 +3 位作者 段学燕 范飞翔 廖小兵 王庆川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88,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孕期及婴幼儿期补充益生菌预防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效果。方法运用RevMan5.3软件,对2008年1月至2018年5月国内外发表的有关孕期及婴幼儿期使用益生菌预防儿童特应性皮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Meta分析,并按干预菌株、随访时... 目的系统评价孕期及婴幼儿期补充益生菌预防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效果。方法运用RevMan5.3软件,对2008年1月至2018年5月国内外发表的有关孕期及婴幼儿期使用益生菌预防儿童特应性皮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Meta分析,并按干预菌株、随访时间、补充益生菌时间、研究地区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2篇文献,干预组和对照组病例分别为3 280例和3 281例。合并效应量结果显示,孕期和/或婴幼儿期使用益生菌可减少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发生(RR=0.81,95%CI:0.70~0.93,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使用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混合菌株干预效果显著(RR=0.68,95%CI:0.52~0.90,P<0.05);孕期及婴幼儿期均补充益生菌效果显著(RR=0.77,95%CI:0.66~0.90,P<0.05);孕期和/或婴幼儿期补充益生菌预防特应性皮炎对≤2岁儿童效果较显著(RR=0.74,95%CI:0.61~0.90),而对2岁以上儿童效果不显著;研究地区为澳洲或欧洲/美国的效果显著(P<0.05),合并RR及95%CI分别为0.83(95%CI:0.73~0.96)、0.74(95%CI:0.61~0.91)。异质性主要源于不同随访时间(I^2=62.7%)和补充益生菌时间(I^2=53.5%)。结论孕期及婴幼儿期补充益生菌有利于预防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发生,其中使用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混合菌株干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益生菌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社区预防接种情况及工作策略探讨 被引量:13
6
作者 殷道根 廖小兵 +6 位作者 段学燕 全小庆 何珍 曾小辉 李巧燕 钟志强 黄俊芳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354-357,共4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社区预防接种情况,探索新冠肺炎期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接种工作策略,为完善重大疫情下日常预防接种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取观澜街道3家预防接种门诊,完善预防接种工作流程,统计疫情期间接种工作...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社区预防接种情况,探索新冠肺炎期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接种工作策略,为完善重大疫情下日常预防接种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取观澜街道3家预防接种门诊,完善预防接种工作流程,统计疫情期间接种工作量,分析接种情况及补种情况,与2019年同期比较,分析接种工作量变化趋势。结果2020年2月29日—3月31日期间,预防接种总人次为2518,总剂次3647,其中国家免疫规划疫苗2754剂次,非免疫规划疫苗893剂次。3家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量总体上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55.85%。预防接种人群以12月龄及以下婴幼儿为主(85.07%),居住该街道以外地区的预防接种对象占比70.06%,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占比75.51%,60.82%的疫苗接种为补种。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优化预防接种流程、增加预防接种门诊数量和预防接种人力资源、增加预约号源,加快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补种工作,同时防范疫情对接种工作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预防接种 工作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某街道区域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网格化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殷道根 段学燕 +2 位作者 廖小兵 卢万可 何能清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703-706,共4页
目的建立网格化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探讨网格化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旨在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网格化管理模式。方法在深圳市某街道区域建立由全科医生、护士、公卫医师、健康促进员、社区网格员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每个团队负责若... 目的建立网格化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探讨网格化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旨在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网格化管理模式。方法在深圳市某街道区域建立由全科医生、护士、公卫医师、健康促进员、社区网格员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每个团队负责若干个网格片区,追踪网格内重点人群,并统计2019-2020年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情况。结果区域内共组建62个家庭医生团队,2020年共追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6352人,高血压患者9142人,2型糖尿病患者3452人;相对于2019年、2020年居民健康档案378508份,增加了139.91%;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人数8042人,增加了62.60%;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人数2914人,增加了71.3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数2314人,增加了58.82%。结论家庭医生网格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社区资源的优势,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的针对性和覆盖面,下一步应进一步完善网格化家庭医生团队,拓宽网格化管理内容,提升网格化管理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化管理 公共卫生服务 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36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症状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殷道根 何珍 +3 位作者 曾小辉 段学燕 廖小兵 黄卫民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071-1076,共6页
目的分析深圳某区0~36月龄儿童过敏性疾病症状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后期开展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7-12月,对到深圳某区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开展儿童体检的0~36月龄儿童家长进行过敏性疾病的问... 目的分析深圳某区0~36月龄儿童过敏性疾病症状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后期开展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7-12月,对到深圳某区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开展儿童体检的0~36月龄儿童家长进行过敏性疾病的问卷调查,运用χ^(2)、t检验、二项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症状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本次共收集调查对象399例,男性209例,女性190例,有过敏性疾病症状的病例组84例(21.05%);无过敏性疾病症状的对照组315例(78.9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过敏史(OR=3.847,95%CI[1.483~9.976])、父亲过敏史(OR=3.394,95%CI[1.350~8.533])、家庭装修(OR=5.526,95%CI[1.181~25.857])、妊娠期疾病史(OR=2.819,95%CI[1.435~5.537])、出生1月内使用普通配方奶粉(OR=1.871,95%CI[1.081~3.237])是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症状的危险因素(P<0.05),而孕期补充益生菌(OR=0.402,95%CI[0.220-0.861])是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症状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母亲过敏史、父亲过敏史、家庭装修、妊娠期疾病史、出生1月内使用普通配方奶粉可能导致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症状的发生,而孕期补充益生菌有助于预防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症状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计划生育及生育文化三位一体妇女保健服务模式效果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殷道根 叶永秀 +1 位作者 黄俊芳 段学燕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7年第3期38-40,共3页
目的旨在建立基于妇女保健适宜技术的社区卫生、计划生育及生育文化三位一体的社区妇女保健服务模式(简称"三位一体服务模式")。方法随机抽取社康中心女性就诊患者45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比较三位一... 目的旨在建立基于妇女保健适宜技术的社区卫生、计划生育及生育文化三位一体的社区妇女保健服务模式(简称"三位一体服务模式")。方法随机抽取社康中心女性就诊患者45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比较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开展前后女性生殖健康知识、行为及态度的变化,评价该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 "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实施后,女性患者对性生理知识、避孕知识和性病知识得分显著高于项目实施前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对"婚前性行为"、"多个性伴侣",支持"婚前检查"、"避孕"的比例显著高于项目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流动女性人口生殖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下一步将扩大该模式的实施范围,扩大研究样本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 计划生育 生育文化 妇女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L区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探讨
10
作者 殷道根 廖小兵 +1 位作者 段学燕 何崇辉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2年第12期77-80,89,共5页
目的:对深圳市L区社区糖尿病患者采用“三社联动”自我管理模式,评估管理效果。方法:2021年8—12月,选取深圳市L区6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在管的7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社联动”自我管理模式对其进行健康管理,对管理效果... 目的:对深圳市L区社区糖尿病患者采用“三社联动”自我管理模式,评估管理效果。方法:2021年8—12月,选取深圳市L区6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在管的7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社联动”自我管理模式对其进行健康管理,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参加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后,患者知晓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正常身体质量指数等自我管理知识的人数显著高于干预前;在运动、摄盐、食用油、是否症状改善时停药等行为方面显著改善;在饮食、运动、药物等自我管理效能方面较干预前显著改善;身体质量指数和腰围较干预前显著减小。结论:采用“三社联动”糖尿病自我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社联动” 糖尿病患者 自我管理 社区健康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效果评估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珍 殷道根 +3 位作者 黄俊芳 段学燕 叶永秀 罗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9期131-135,共5页
目的:评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效果。方法:选取自愿接受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高血压患者352例为干预组;另选取高血压患者360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 目的:评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效果。方法:选取自愿接受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高血压患者352例为干预组;另选取高血压患者360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行为改变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对8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适量运动"外,干预组其他7项高血压相关行为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仍需完善该活动模式,扩大该活动的实施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自我管理 高血压三级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患者连续性卫生服务模式效果评估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俊芳 段学燕 +2 位作者 叶永秀 罗斌 殷道根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504-507,共4页
目的旨在建立有效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连续性卫生服务管理模式,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收集深圳市某医院开展连续性卫生服务模式以来的慢性病管理报表、双向转诊记录单等资料,分析高血压、糖尿病患者BMI、血压值、血糖值、规... 目的旨在建立有效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连续性卫生服务管理模式,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收集深圳市某医院开展连续性卫生服务模式以来的慢性病管理报表、双向转诊记录单等资料,分析高血压、糖尿病患者BMI、血压值、血糖值、规范管理率等数值,评价连续性卫生服务模式效果,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包括频率分析、t检验、χ2检验。结果慢性病连续性卫生服务模式开展以来,慢性病患者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BMI、收缩压、舒张压、血糖2015年测量值均显著小于2014年测量值(P<0.05),2015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和规范管理率显著高于2014年(P<0.05),2015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下转率显著高于2014年(P<0.05)。结论慢性病连续性卫生服务模式探索取得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双向转诊下转率较低、患者参与率低等问题,建议完善人员配置,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完善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管理模式 连续性卫生服务 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L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管理实践
13
作者 王庆川 廖小兵 +1 位作者 段学燕 殷道根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15期66-68,共3页
深圳市自1996年成立第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已有23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数量大幅增加,其管理体制不断优化和完善,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分配仍然各有利弊,没有形成一套指导性强且高效的绩效分配体系。深圳市L... 深圳市自1996年成立第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已有23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数量大幅增加,其管理体制不断优化和完善,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分配仍然各有利弊,没有形成一套指导性强且高效的绩效分配体系。深圳市L区通过探索社区健康服务绩效管理体系,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同发展。该文系统描述了L区的社区绩效管理体系,为绩效分配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绩效管理 基本医疗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农村卫生室项目建设前后比较分析及建议
14
作者 殷道根 祝慧萍 +4 位作者 樊利春 黄文明 方为民 吴宇 杜玉开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5-487,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项目实施前后海南省农村卫生室现况,评估海南农村卫生建设扶贫项目的执行情况及总体成果成效,为制定海南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政策及改革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定性、定量和文献检索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对项目进行基... 目的:通过对比项目实施前后海南省农村卫生室现况,评估海南农村卫生建设扶贫项目的执行情况及总体成果成效,为制定海南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政策及改革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定性、定量和文献检索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对项目进行基线调查、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研究。结果:相对于项目实施之前,农村卫生机构的环境得到改善,危房数减少、建筑和布局平均增加,设备配置率提高,评估得分增加。但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结论:项目在海南农村卫生机构建设及卫生人员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果成效得到肯定。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强机构科室建设,解决好人才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同时重视吸取项目经验,促进和发挥项目的激励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卫生室 比较分析 项目实施前后
原文传递
深圳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调查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浩生 殷道根 +4 位作者 仇君 杜玉开 卓菲 章明辉 林奕嘉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2-504,共3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方法于2012年6—10月随机抽取深圳市内11家单位[包括医院、写字楼、酒店、商场(超市)和工厂],检测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送风及风管内表面积尘量、PM10、细菌总数、... 目的了解深圳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方法于2012年6—10月随机抽取深圳市内11家单位[包括医院、写字楼、酒店、商场(超市)和工厂],检测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送风及风管内表面积尘量、PM10、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结果送风细菌总数、真菌总数、PM10合格率分别为90.4%、87.2%,100.0%;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积尘量合格率分别为100.0%,89.9%,95.0%;送风中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中位数最高的均为医院,分别为280.0和325.0 cfu/m3,PM10最高的是工厂,为0.099 mg/m3;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中位数最高的均为商场,分别为2.0和29.0 cfu/cm2,积尘量最高的是工厂,为12.480 g/m2;并且送风细菌总数、真菌总数、PM10及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积尘量在不同场所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水样均未检出β-溶血性链球菌,嗜肺军团菌检出率为8.7%。结论本次抽检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相对较好,应关注医院送风及商场风管内表面的微生物污染,加强水系统嗜肺军团菌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卫生状况 公共场所
原文传递
集中空调环境中人群不适症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浩生 王廷哲 +3 位作者 殷道根 仇君 曹中强 杜玉开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27-629,共3页
目的了解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环境中人群不适症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1年10月-2012年12月随机选取深圳市13家公共场所(医院、写字楼、宾馆、大型商场、旅店)1231名从业人员就空调病相关症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 目的了解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环境中人群不适症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1年10月-2012年12月随机选取深圳市13家公共场所(医院、写字楼、宾馆、大型商场、旅店)1231名从业人员就空调病相关症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疲劳嗜睡的发生率最高,为52.3%(644/1231),其次为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背部或关节疼痛、食欲减退,发生率分别为48.2%(593/1231)、46.1%(557/1231)、45.1%(555/1231)、29.9%(368/1231),恶心呕吐感最低,为16.0%(197/1231)。女性(OR=1.964,95%CI:1.425~2.707)、吸烟(OR=4.259,95%C1:3.163—5.734)、文化程度较高(OR=6.895,95%CI:1.199—39.640)者空调病相关症状发生率较高,而经常运动者发生空调病相关症状的风险较小(OR=0.569,95%CI:0.402—0.804)。结论本次调查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环境中一定比例的从业人员存在空调病相关症状,应关注女性、吸烟、文化程度较高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影响因素 人群健康
原文传递
工作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与员工SBS相关症状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浩生 王廷哲 +3 位作者 殷道根 仇君 曹中强 杜玉开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55-1358,共4页
目的了解工作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与员工不良建筑物综合征(SBS)相关症状关系,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在广东省深圳市2家安装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工厂抽取的887名员工和2家未安装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工厂抽取... 目的了解工作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与员工不良建筑物综合征(SBS)相关症状关系,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在广东省深圳市2家安装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工厂抽取的887名员工和2家未安装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工厂抽取的892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集中空调通风组员工有头晕、恶心呕吐、背部或关节疼痛、食欲减退、嗜睡、疲劳、心里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眼睛红肿、眼睛干涩、流泪、眼睛瘙痒、眼睛灼烧感、鼻塞、流涕、打喷嚏、鼻子瘙痒、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咽喉痛、喉咙干燥、皮肤瘙痒、湿疹、皮肤干燥皲裂、皮肤潮红、风团、荨麻疹等症状的比例分别为49.7%、17.9%、40.2%、34.4%、39.7%、63.1%、52.4%、40.1%、18.6%、33.8%、27.6%、29.1%、11.3%、53.9%、49.0%、58.9%、41.7%、27.5%、20.3%、42.7%、43.1%、52.5%、32.9%、15.1%、21.0%、13.9%、7.0%、8.7%,均高于自然通风组的42.2%、12.1%、21.1%、19.3%、20.4%、40.8%、33.5%、20.4%、7.2%、12.6%、14.6%、12.6%、4.3%、30.0%、28.5%、41.4%、17.9%、12.1%、5.5%、29.7%、25.3%、23.4%、17.5%、5.4%、5.9%、2.7%、1.5%、1.8%(均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与恶心呕吐、背部或关节疼痛、食欲减退、嗜睡、疲劳、心里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眼睛红肿、眼睛干涩、流泪、眼睛瘙痒、眼睛灼烧感、鼻塞、流涕、打喷嚏、鼻子瘙痒、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咽喉痛、喉咙干燥、皮肤瘙痒、湿疹、皮肤干燥皲裂、皮肤潮红、风团、荨麻疹等SBS相关症状有关联(均P<0.05)。结论工作场所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员工更易发生SBS相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不良建筑物综合征(SBS) 症状 工作场所 员工
原文传递
工作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浩生 殷道根 +4 位作者 仇君 杜玉开 卓菲 章明辉 林奕嘉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714-716,共3页
目的通过对安装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工作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调查,从而了解工作场所从业人员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不同工作场所从业人员不良症状的发生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深圳市区11家安装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工作场所,并对其从业... 目的通过对安装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工作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调查,从而了解工作场所从业人员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不同工作场所从业人员不良症状的发生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深圳市区11家安装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工作场所,并对其从业人员发放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一般症状、眼睛症状、呼吸道症状、皮肤症状。结果①女性在空调环境下相关不良症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②在空调环境下工作时间越长,皮肤症状的发生率越高,而其他症状变化不明显;③不同场所间,医院相关不良症状发生率最高,写字楼及商场最低。结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下从业人员相关不良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应当加强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监督管理,加强清洁消毒,保证其从业人员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工作场所从业人员 健康状况
原文传递
粤北山区村卫生室在推行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9
作者 胡德宁 蓝晓芳 +1 位作者 殷道根 杜玉开 《社区医学杂志》 2013年第21期37-38,共2页
采用文献检索、实地调查及综合分析等方法,调查19个乡镇129所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探讨推进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可行性。村卫生室多为个体经营、基础设施薄弱、人员缺乏、待遇不高、运营存在困难。为加快推进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采用文献检索、实地调查及综合分析等方法,调查19个乡镇129所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探讨推进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可行性。村卫生室多为个体经营、基础设施薄弱、人员缺乏、待遇不高、运营存在困难。为加快推进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需要实施村卫生室分类管理和加强人才培养和完善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卫生室 乡村医生 乡镇卫生院 一体化管理 农村卫生事业 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
原文传递
中国人群儿童孤独症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殷道根 何珍 +4 位作者 段学燕 王庆川 廖小兵 戴娘湖 黄俊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12期2877-288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儿童孤独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孤独症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Revman5.3软件,对发表于2006-2016年有关中国人群儿童孤独症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计...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儿童孤独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孤独症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Revman5.3软件,对发表于2006-2016年有关中国人群儿童孤独症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各危险因素的OR值及95%CI,评估发表偏倚,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最终选出22篇相关文献,累计病例2 626例,对照3 783例。各危险因素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遗传史[3.55(2.62~4.83)]、新生儿黄疸[3.29(2.35~4.61)]、缺氧窒息[2.94(2.32~3.72)]、孕周异常[2.63(1.46~4.72)]、先兆流产[2.42(1.28~4.55)]、孕期服药史[2.36(1.49~3.73)]、孕期被动吸烟[2.31(1.54~3.46)]、孕期疾病史[2.25(1.43~3.52)]、母亲性格内向[2.04(1.61~2.60)]、父亲性格内向[1.37(1.11~1.70)]。结论遗传史、新生儿黄疸、缺氧窒息、孕周异常、先兆流产、孕期服药史、孕期被动吸烟、孕期疾病史、父母性格等因素可能与孤独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