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某绿地蚊媒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1
作者 李金鑫 廖佳玮 +6 位作者 张越 任行 任志浩 施霁桢 毕玉海 谭丽琼 苏敬良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8,共7页
为了解北京某绿地蚊媒病毒的分布情况,本试验使用诱蚊灯捕蚊采集到蚊虫标本19000余只,利用蚊子细胞C6/36培养进行病毒分离,利用高通量测序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鉴定分离株;RT-PCR测定分离株病毒的序列,并与国内外相应病毒序... 为了解北京某绿地蚊媒病毒的分布情况,本试验使用诱蚊灯捕蚊采集到蚊虫标本19000余只,利用蚊子细胞C6/36培养进行病毒分离,利用高通量测序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鉴定分离株;RT-PCR测定分离株病毒的序列,并与国内外相应病毒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样本经病毒分离获得2株可引起明显细胞病变的分离株,分别命名为BJ2021/01和BJ2021/02。高通量测序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BJ2021/01分离株含有版纳病毒(BAV)、忍者病毒(SHTV)、沙捞越病毒(SWKV)和库蚊源类芜菁黄花叶病毒科病毒(CuTLV),为4种病毒的混合物;BJ2021/02为BAV。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BAV分离株BJ2021/02的12个片段与国内外BAV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58.1%~98.7%,编码氨基酸的同源性为54.4%~98.9%。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BJ2021/02分离株属基因A型。本试验结果丰富了我国BAV的基因组序列,为开展北京市BAV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为虫媒病毒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病原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媒病毒 版纳病毒 忍者病毒 沙捞越病毒 库蚊源类芜菁黄花叶病毒科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及复制的酶活性蛋白、宿主调节蛋白和干扰素刺激因子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行正 段学锋 毕玉海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3-152,共10页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给动物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IAV感染会引起宿主细胞一系列免疫反应的激活,这一过程由病毒刺激诱导,宿主因子调控完成。由于宿主因子众多,因此会以不同机制影响流感病毒的感染、复制和致病...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给动物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IAV感染会引起宿主细胞一系列免疫反应的激活,这一过程由病毒刺激诱导,宿主因子调控完成。由于宿主因子众多,因此会以不同机制影响流感病毒的感染、复制和致病。文章总结了能够调控IAV感染及复制的典型酶类蛋白、宿主调节蛋白和干扰素刺激因子,并归纳了其作用机制,为更好地理解宿主因子抗IAV机制及抗病毒药物靶点的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宿主因子 作用机制 干扰素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副粘病毒与鹅细小病毒主要免疫原性基因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共表达及其免疫 被引量:9
3
作者 毕玉海 曹璐 +3 位作者 李志杰 母连志 徐明 丁壮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5-127,共3页
根据测得的鹅源副粘病毒(GPMV)NA-1株F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用作者构建的含F基因的质粒pGF为模板,PCR扩增F基因片段(去除终止密码子),与转座载体pFastBac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F,并进行测序鉴定;根据测得的鹅细小病毒(GPV)G... 根据测得的鹅源副粘病毒(GPMV)NA-1株F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用作者构建的含F基因的质粒pGF为模板,PCR扩增F基因片段(去除终止密码子),与转座载体pFastBac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F,并进行测序鉴定;根据测得的鹅细小病毒(GPV)GD-01株VP3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用作者构建的重组质粒pGVP3为模板,PCR扩增出有Linker的VP3基因(命名为LVP3)。再将重组质粒pFastBac-F与LVP3片段连接,构建重组转座载体pFF-LVP3,转化到DH10Bac宿主菌,将目的基因定向插入到Bacmid质粒中,经筛选获得重组Bacmid F-L-VP3转染Sf9昆虫细胞,所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特异蛋白分子质量约123 000。将表达蛋白免疫雏鹅,经抗体测定证明,表达的F-VP3重组蛋白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副粘病毒 鹅细小病毒 F基因 VP3基因 杆状病毒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副粘病毒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7
4
作者 毕玉海 丛彦龙 +2 位作者 李志杰 吴昊 丁壮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3-349,共7页
参照GenBank发表的相关猪源副粘病毒和禽源副粘病毒融合蛋白F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4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对本研究室分离的猪源副粘病毒JL-1株F基因进行探索性扩增、序列测定,在此基础上设计引物扩增HN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F... 参照GenBank发表的相关猪源副粘病毒和禽源副粘病毒融合蛋白F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4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对本研究室分离的猪源副粘病毒JL-1株F基因进行探索性扩增、序列测定,在此基础上设计引物扩增HN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F、HN基因序列,对该病毒进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扩增出了JL-1株F、HN基因目的条带,序列分析表明其与猪源副粘病毒病家族其他成员即蓝眼病病毒、尼帕病毒、梅那哥病毒同源性很低,与禽副粘病毒1型(APMV-1)具有高度同源性。初步确定分离的猪源副粘病毒为禽副粘病毒1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副粘病毒 分子鉴定 融合蛋白基因 禽副粘病毒1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细小病毒主要免疫原性蛋白VP3基因遗传变异及其原核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毕玉海 丁壮 +6 位作者 徐明 李志杰 常爽 黄海楠 宋子运 尹仁福 杜眉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175,共4页
根据鹅细小病毒(GPV)B株全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技术对GPVGD-01株的VP3基因进行扩增,将目的基因克隆到pGEM○R-T后测序,分析了GPV GD-01株VP3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并进行原核表达。结果表明,GPV GD-01株VP3基因全... 根据鹅细小病毒(GPV)B株全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技术对GPVGD-01株的VP3基因进行扩增,将目的基因克隆到pGEM○R-T后测序,分析了GPV GD-01株VP3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并进行原核表达。结果表明,GPV GD-01株VP3基因全长1605bp,编码534个氨基酸(DQ665790),与已发表的GPV、番鸭细小病毒(MDPV)的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15%、80.1%,97.78%、89.13%,说明GPV VP3基因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结合亲水性、表面极性、抗原位点分析比较GPV、MDPV VP3基因,为研究GPV和MDPV感染谱差异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原核表达显示,VP3蛋白的最高表达量占整个菌体蛋白含量的29.9%,经表达条件优化可产生大量可溶性VP3表达蛋白。SDS-PAGE与Western-blot分析显示,表达的VP3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60000,并能与鼠抗GPV阳性血清反应,证明具有一定的反应原性,为进一步研制基因工程疫苗及诊断制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 VP3基因 遗传变异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鹅副黏病毒病的诊治 被引量:1
6
作者 毕玉海 李志杰 +2 位作者 宋子运 高跃 丁壮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32,共2页
1发病情况 吉林省某养鹅场从外地同时购入鹅种蛋,分3个养鹅基地饲喂,出壳后用小鹅瘟高免血清免疫过1次。2006年5月2日其中两个基地突然出现雏鹅死亡,病鹅排白色气泡稀粪,后排浅绿色稀粪。用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庆大霉素、氟派酸等... 1发病情况 吉林省某养鹅场从外地同时购入鹅种蛋,分3个养鹅基地饲喂,出壳后用小鹅瘟高免血清免疫过1次。2006年5月2日其中两个基地突然出现雏鹅死亡,病鹅排白色气泡稀粪,后排浅绿色稀粪。用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庆大霉素、氟派酸等治疗均未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副黏病毒病 非典型 诊治 绿色稀粪 发病情况 高免血清 环丙沙星 阿莫西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与人类健康 被引量:3
7
作者 毕玉海 徐明 +5 位作者 李志杰 聂代邦 张英波 李茂 张嵘 丁壮 《动物保健》 2006年第9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鸡新城疫 人类健康 接触性传染病 呼吸道症状 呼吸困难 神经症状 十二指肠 疫苗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病变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治
8
作者 毕玉海 李志杰 +2 位作者 宋子运 高跃 丁壮 《吉林畜牧兽医》 2006年第11期42-43,共2页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以拉灰白色稀便和肠道结痂、栓塞、溃疡为特征的鹅急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养鹅业的发展。自发现鹅副粘病毒病以来,多数病例病理变化等特征明显,易于诊断,但随着该病的不断发展变化,出现了病理变化...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以拉灰白色稀便和肠道结痂、栓塞、溃疡为特征的鹅急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养鹅业的发展。自发现鹅副粘病毒病以来,多数病例病理变化等特征明显,易于诊断,但随着该病的不断发展变化,出现了病理变化等不典型的鹅副粘病毒病,给诊治带来了困难。现将吉林省某养鹅场暴发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副粘病毒病 诊治 非典型 病变 病理变化 急性传染病 白色稀便 养鹅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副黏病毒病家族
9
作者 毕玉海 李志杰 +1 位作者 吴昊 丁壮 《猪业科学》 2007年第12期70-72,共3页
猪副黏病毒病(porcine paramyxovirus disease)是由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系列猪病,包括蓝眼病(blue eye disease)、尼帕病毒病(nipah virus disease)、梅那哥病毒病(menangle virus disease)及我国出现的猪副黏病毒病(本研究室称之为猪源禽... 猪副黏病毒病(porcine paramyxovirus disease)是由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系列猪病,包括蓝眼病(blue eye disease)、尼帕病毒病(nipah virus disease)、梅那哥病毒病(menangle virus disease)及我国出现的猪副黏病毒病(本研究室称之为猪源禽1型副黏病毒病,即猪源新城疫),给养猪业带来了重大损失。本文简单介绍猪副黏病毒病家族各成员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副黏病毒病 蓝眼病 尼帕病毒病 梅那哥病毒病 猪源禽1型副黏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型鹅副粘病毒NA-1株全基因组的克隆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徐明 丁壮 +6 位作者 毕玉海 李志杰 常爽 黄海楠 宋子运 尹仁福 杜眉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0-613,618,共5页
将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NA-1株鹅副粘病毒(GPMV)经SPF鸡胚增殖,收集鸡胚尿囊液进行病毒纯化,提取病毒基因组RNA。参考GenBank已收录的GPMV ZJ1株基因组序列,设计了8对特异性引物,RT—PCR法分别特异性的扩增出病毒各基因片段,并将... 将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NA-1株鹅副粘病毒(GPMV)经SPF鸡胚增殖,收集鸡胚尿囊液进行病毒纯化,提取病毒基因组RNA。参考GenBank已收录的GPMV ZJ1株基因组序列,设计了8对特异性引物,RT—PCR法分别特异性的扩增出病毒各基因片段,并将各目的基因片段回收纯化.克隆PGEM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小提质粒选取阳性克隆酶切鉴定并进行序列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拼接得到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DQ659677)。NA-1株核苷酸比新城疫病毒(NDV)核苷酸多6个碱基,位于1644~1645nt之间,符合NDV核苷酸“六碱基原则”。序列分析结果表明,GPMVNA-1株与各地代表株核苷酸同源性81.2%~91.3%。同时根据各毒株F基因开放阅读框前389个核苷酸序列绘制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GPMNNA-1株与SFO2和QY97病毒株同属于基因Ⅶ型,不同于基因Ⅸ型NDV的国家标准株F48E9和基因Ⅱ型的LaSota传统弱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Ⅶ型鹅副粘病毒 新城疫病毒 全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Ⅰ型鸭源副粘病毒HN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艳华 丁壮 +2 位作者 常爽 毕玉海 徐明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5-318,共4页
参考GenBank发表的鹅副粘病毒(GPMV)SF02株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鸭源血清I型禽副粘病毒DP1/0z株的HN基因,并进行遗传变异及原核表达研究。结果显示,HN基因共1716bp,编码571个氨基酸... 参考GenBank发表的鹅副粘病毒(GPMV)SF02株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鸭源血清I型禽副粘病毒DP1/0z株的HN基因,并进行遗传变异及原核表达研究。结果显示,HN基因共1716bp,编码571个氨基酸,存在6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和13个完全保守的半胱氨酸(C)残基。与GenBank中收录的鹕源副粘病毒HN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1.3%~98.3%和87.2%~98.4%,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DP/02株与鹅源副粘病毒处于同一进化分支。经SDS—PAGE、Western—blot分析,原核表达的HN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在63000左右,1mol/L(终浓度)IPTG时间梯度诱导,3h时HN蛋白表达量最高,占整个菌体蛋白含量的30%,且能与鼠抗鸭源血清I型禽副粘病毒阳性血清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Ⅰ型副粘病毒 HN基因 遗传变异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副黏病毒与鸡新城疫病毒抗原变异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志杰 毕玉海 +1 位作者 徐明 丁壮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2-324,共3页
试验对鹅副黏病毒NA-1株和鸡新城疫F48E9强毒株的抗原变异性进行了研究。经交叉血凝抑制试验、鸡胚交叉中和试验,采用R值分析方法,用抗原比值定量确定2种抗原的相似程度。结果表明:R值分别为0.446和0.500,二者确实存在抗原差异。
关键词 鹅副黏病毒病 鸡新城疫 抗原变异 R值 病毒中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源副粘病毒NA-1株与鸡新城疫病毒F48E9株的抗原变异关系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志杰 丁壮 +1 位作者 毕玉海 徐明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5-238,共4页
对鹅源副粘病毒NA-1株和鸡新城疫病毒F48E9株进行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与半数细胞感染量(TCID50)的测定,并采用交叉血凝抑制试验、鸡胚交叉中和试验、细胞交叉中和试验、交叉动物保护试验的比较,确定2种抗原的抗原比值和相似程度。结... 对鹅源副粘病毒NA-1株和鸡新城疫病毒F48E9株进行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与半数细胞感染量(TCID50)的测定,并采用交叉血凝抑制试验、鸡胚交叉中和试验、细胞交叉中和试验、交叉动物保护试验的比较,确定2种抗原的抗原比值和相似程度。结果表明:前3个交叉中和试验的R值分别为0.446、0.50、0.56,表明2毒株确实存在抗原差异;交叉动物保护试验说明,对制苗毒株的保护率高于非制苗毒株,提示仅采用新城疫疫苗很难有效预防鹅副粘病毒病,应倡导用现地分离的毒株制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源副粘病毒 鸡新城疫病毒 抗原变异 R值 病毒中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博拉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增国 王化磊 +11 位作者 盖微微 郑学星 金宏丽 李岭 王丽娜 冯娜 赵永坤 王铁成 高玉伟 毕玉海 杨松涛 夏咸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5-619,共5页
为建立EBO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以纯化后的EBOV糖蛋白作为包被抗原,HRP标记山羊抗马IgG为二抗,EBOV阳性马血清和阴性马血清分别为阳、阴性对照,优化反应条件,以EBOV病毒样颗粒免疫获得的高免马血清评价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将检测结... 为建立EBO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以纯化后的EBOV糖蛋白作为包被抗原,HRP标记山羊抗马IgG为二抗,EBOV阳性马血清和阴性马血清分别为阳、阴性对照,优化反应条件,以EBOV病毒样颗粒免疫获得的高免马血清评价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将检测结果与基于假病毒的中和抗体检测结果相比较,进一步评价EBOV抗体ELISA检测方法在EBOV免疫血清抗体水平检测中的应用。优化后的间接ELISA方法可特异性检测EBOV抗体,与西尼罗病毒等的阳性血清均不发生反应,检测结果与基于假病毒的中和抗体检测结果相平行。批内、批间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8%。本研究成功建立了EBO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为EBOV免疫血清抗体水平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病毒 糖蛋白(GP) 间接ELISA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不同致病力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琳琳 张毅 +7 位作者 郭学金 范丹丹 朱梅胜 王守春 徐守振 王建琳 毕玉海 尹燕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7-42,共6页
为了找到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毒株致病力增强的分子线索,对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的2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遗传进化分析表明,2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发生了基因重配,内部基因来源具有多样性。氨基酸序列分析表... 为了找到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毒株致病力增强的分子线索,对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的2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遗传进化分析表明,2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发生了基因重配,内部基因来源具有多样性。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强致病力毒株A/chicken/Shandong/818/2010和A/chicken/Shandong/196/2011在HA受体结合位点、NA唾液酸结合位点和潜在糖基化位点处存在显著差异,SD/818在PA蛋白55位氨基酸和336位氨基酸等重要功能位点处出现了与致病力增强有关的突变,这种致病力增强的分子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致病力 全基因 序列分析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拯救”NA-1株鹅源副黏病毒辅助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子运 丁壮 +5 位作者 徐明 马爱霞 杜眉 常爽 毕玉海 尹仁福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5-517,526,共4页
将本实验室保存的NA-1株鹅源副黏病毒(GPMV)经SPF鸡胚增殖,收集尿囊液进行病毒纯化,提取病毒基因组RNA。参考GenBank已收录的ZJ1株GPMV基因组序列,设计了4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法分别特异性的扩增出病毒NP、P和L基因片段,并将目的基... 将本实验室保存的NA-1株鹅源副黏病毒(GPMV)经SPF鸡胚增殖,收集尿囊液进行病毒纯化,提取病毒基因组RNA。参考GenBank已收录的ZJ1株GPMV基因组序列,设计了4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法分别特异性的扩增出病毒NP、P和L基因片段,并将目的基因片段消化、回收纯化,克隆pCI-neo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小提质粒选取阳性克隆酶切、PCR鉴定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NP、P和L基因正确克隆到pCI-neo表达载体中,并分别命名为pCI-NP、pCI-P和pCI-L。将构建好的pCI-NP、pCI-P和pCI-L重组质粒单独转染Vero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特异绿色荧光,表明NP、P和L蛋白得到成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源副黏病毒 反向遗传操作技术 辅助质粒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2010年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对SPF鸡的致病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守春 张毅 +9 位作者 卢春晓 王晓红 徐守振 王建琳 李海英 周顺 王光 郭妍妍 毕玉海 尹燕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共4页
本研究对2007年~2010年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的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进行分析,发现自2008年下半年来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鸡胚的致病性有增强的趋势,在此基础上,选择MDT在60.5~96.3h之间的9株病毒,比较其对SPF鸡的致... 本研究对2007年~2010年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的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进行分析,发现自2008年下半年来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鸡胚的致病性有增强的趋势,在此基础上,选择MDT在60.5~96.3h之间的9株病毒,比较其对SPF鸡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对鸡胚致病性强的毒株,对SPF鸡的致病性也较强,能引起气管、肺、十二指肠、肾和脑等多器官的系统性感染,而且病毒在各组织器官的复制能力与致病性呈正相关。在感染SPF鸡后,所有毒株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排毒,而致病力较强毒株的感染组,排毒的比例更高,排毒时间也更长。这些数据表明,H9N2病毒在进化过程中,致病力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新近出现了一些对鸡致病力增强的毒株,这提示我们必须重视对H9N2病毒进化和变异的监测,加强对H9N2病毒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 致病性 SPF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IBV、NDV和AIV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6
18
作者 魏润生 毕玉海 +1 位作者 蒲娟 刘金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12期29-31,共3页
根据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基因、禽流感病毒NP基因和新城疫病毒F基因各设计1对引物,初步建立了针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新城疫(ND)和禽流感(AI)的多重RT-PCR鉴别诊断方法,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3对引... 根据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基因、禽流感病毒NP基因和新城疫病毒F基因各设计1对引物,初步建立了针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新城疫(ND)和禽流感(AI)的多重RT-PCR鉴别诊断方法,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3对引物可对同一样品中的IBV、NDV和AIV进行特异性扩增,所扩增的目的片断的长度分别为333bp(IBV)、438bp(NDV)和196bp(AIV);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出1ng/μLAIV、1ng/μLNDV和10ng/μLIBV的cDNA,说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本研究所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可用于上述3种鸡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快速鉴别诊断,在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RT-PCR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新城疫 禽流感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副黏病毒JL-1株全基因获得及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昊 孟轲音 +8 位作者 丁壮 尹仁福 毕玉海 丛彦龙 李志杰 王昌庆 刘美 邱蜜蜜 李少丽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利用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猪源副黏病毒JL-1株来提取病毒基因组RNA。参考GenBank发表的相关禽副粘病毒Ⅰ型(Avian paramyxovirus serotype1,APMV-1)基因组序列,设计了8对特异性引物,RT—PCR法分别特异性的扩增出病毒各基因片段,并... 利用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猪源副黏病毒JL-1株来提取病毒基因组RNA。参考GenBank发表的相关禽副粘病毒Ⅰ型(Avian paramyxovirus serotype1,APMV-1)基因组序列,设计了8对特异性引物,RT—PCR法分别特异性的扩增出病毒各基因片段,并将各目的基因片段回收纯化,将纯化后的PCR产物进行测序。测定结果得到NP、P、M、F、HN、La、Lb、Lc8段基因序列,利用DNAMAN软件进行拼接得到基因组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EU546165)。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PMV JL—1株与各地代表株核苷酸同源性87.85%~99.78%,与鹅源新城疫(GPMV)ZJ-1、NA-1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3.31%、83.46%,同时根据各毒株F基因开放阅读框前389个核苷酸序列绘制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PPMV JL-1株与LaSota同属于基因Ⅱ型,不同于基因Ⅶ型的ZJ-1和NA-1株的鹅源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副黏病毒 新城疫病毒 全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及筛选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举 高倩文 +3 位作者 曲雪婷 仝舟 毕玉海 尹燕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9,共5页
构建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筛选鉴定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单链抗体。用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免疫发病耐过的猪,3次免疫后采血,分离淋巴细胞,提取淋巴细胞的总RNA,分别扩增猪IgG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将其组装成scFv基因,连... 构建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筛选鉴定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单链抗体。用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免疫发病耐过的猪,3次免疫后采血,分离淋巴细胞,提取淋巴细胞的总RNA,分别扩增猪IgG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将其组装成scFv基因,连接到噬菌体质粒。进行3轮吸附-洗脱-富集选淘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结果构建了库量为9.5×10~9 pfu/mL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单链抗体库,筛选并得到1株亲和活性较好的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单链抗体。成功构建了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噬菌体单链抗体库,并获得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单链抗体,可为猪流行性腹泻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单链抗体 噬菌体抗体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