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性膀胱炎患者周围血淋巴细胞端粒长度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毛全宗 陈建萌 +3 位作者 荣石 纪志刚 刘广华 肖河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7-258,共2页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发生原因。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原位杂交法 (FlowFish)检测 2 3例腺性膀胱炎患者 (实验组 )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长度。采用相同性别、年龄的配对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培养细胞作为内对照。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外...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发生原因。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原位杂交法 (FlowFish)检测 2 3例腺性膀胱炎患者 (实验组 )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长度。采用相同性别、年龄的配对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培养细胞作为内对照。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长度 (Q FISH值 ) :实验组为 0 .0 9± 0 .0 2 ,对照组为 0 .0 7±0 .0 2 ;两者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腺性膀胱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长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周围血 淋巴细胞 端粒长度 流式细胞术原位杂交法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 dicom数据3D全息可视化成像在肾及腹膜后巨大肿瘤精准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毛全宗 张震宇 +3 位作者 郭雪涛 刘广华 纪志刚 李汉忠 《北京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535-53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CT dicom数据3D全息可视化成像在肾及腹膜后巨大肿瘤精准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4~11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7例患者,术前诊断肾肿瘤4例,腹膜后肿瘤3例。肿瘤截面最小直径4.0~12.0 cm(平均8.2 cm),肿瘤截面最大直径8.2~... 目的探讨基于CT dicom数据3D全息可视化成像在肾及腹膜后巨大肿瘤精准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4~11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7例患者,术前诊断肾肿瘤4例,腹膜后肿瘤3例。肿瘤截面最小直径4.0~12.0 cm(平均8.2 cm),肿瘤截面最大直径8.2~27.0 cm(平均12.7 cm)。瘤体体积106~4 186 ml,平均896 ml。采集患者CT增强扫描检查的dicom数据,用三维可视化软件(VITA works 3D)进行融合立体全息成像重建,包括肿瘤、受累器官、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腹段,以及手术可能涉及的肝、胆、胰、脾和淋巴结等,据此制订三维可视化指导的手术方案。结果 7例患者术前均完成基于CT增强扫描检查的dicom数据3D全息可视化成像,结合肿瘤大小、部位制订精准手术方案。1例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加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1例先行后腹腔镜处理肾动脉,然后经腹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2例经腹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2例后腹腔镜腹膜后肿瘤切除术;1例经腹开放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结论基于CT增强扫描检查的dicom数据3D全息可视化成像可向术者呈现肿瘤、血管、毗邻脏器的立体结构关系,从而制订与实施精准、安全、创伤最小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全息可视化成像 肾肿瘤 腹膜后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膀胱转移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毛全宗 荣石 +2 位作者 夏溟 李汉忠 臧美孚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2-314,共3页
目的 总结女性膀胱转移癌的发病及诊治状况 ,提高女性膀胱转移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 2 0年来收治的 2 9例女性膀胱转移癌患者的原发病因、诊治、预后及部分病例误诊的原因进行了回顾总结 ,并结合近年来的有关文献对女性膀胱转移癌的... 目的 总结女性膀胱转移癌的发病及诊治状况 ,提高女性膀胱转移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 2 0年来收治的 2 9例女性膀胱转移癌患者的原发病因、诊治、预后及部分病例误诊的原因进行了回顾总结 ,并结合近年来的有关文献对女性膀胱转移癌的原发病因、诊治及预后进行了分析。结果  2 9例女性膀胱转移癌患者 ,年龄 2 6 82岁 ,平均 4 8岁。其原发肿瘤为 :9例子宫颈癌 ,5例卵巢癌 ,5例嗜铬细胞瘤 ,4例结肠癌 ,3例绒癌 ,3例子宫体癌。结论 膀胱转移癌原发灶多为膀胱邻近器官 ,出现膀胱转移时绝大多数已出现其他器官转移或组织侵犯 ,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转移 女性 预后 原发病 患者 临床分析 原发灶 器官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毒素膀胱逼尿肌多点注射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毛全宗 杨瑜 +5 位作者 李汉忠 纪志刚 刘广华 肖河 黄钟明 荣石 《北京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A型肉毒素(BT-A)膀胱逼尿肌多点注射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关于BT-A膀胱逼尿肌多点注射治疗OAB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条件的研究结果应用R... 目的系统评价A型肉毒素(BT-A)膀胱逼尿肌多点注射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关于BT-A膀胱逼尿肌多点注射治疗OAB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条件的研究结果应用RevMan 4.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BT-A组相对于安慰剂组在排尿症状、尿动力检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的加权均数差(WMD)为指标进行疗效评价,以两组在不良事件的相对危险度(RR)为指标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BT-A组相对于安慰剂组在改善症状(急迫性尿失禁,尿急、尿频,尿痛)方面WMD分别为-0.31(P<0.00001)、-7.92(P<0.00001)、-3.87(P=0.14);尿动力学检查方面[最大膀胱容量(MCC)、最大逼尿肌压力(MDP)]WMD分别为205.99(P<0.00001)、-42.82(P<0.00001);生活质量评分方面(IIQ-7、UDI-6评分)WMD分别为-22.06(P=0.16)、-12.48(P=0.14)。BT-A组相对于安慰剂组在泌尿系感染和尿潴留的RR值分别为1.25(P=0.008)和5.96(P<0.00001)。结论 BT-A对缓解尿急、尿频、尿痛及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有明确作用;BT-A可以提高膀胱容量、降低逼尿肌压力;但是,BT-A有发生泌尿系感染及尿潴留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素 膀胱过度活动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转移癌33例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毛全宗 夏溟 +4 位作者 荣石 纪志刚 肖河 李汉忠 臧美孚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925-926,共2页
关键词 膀胱肿瘤/病理学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不同性质及功能病变组织端粒酶表达测定及意义
6
作者 毛全宗 荣石 +3 位作者 范晋海 纪志刚 李汉忠 臧美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8-189,共2页
目的研究肾上腺皮质不同性质及功能病变组织的端粒酶表达。方法利用放射自显影为基础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方法,对29例肾上腺皮质腺瘤(8例皮质醇增多症,17例醛固酮增多症,4例无功能腺瘤)、5例肾上腺皮质增生(临床表现为皮质醇增多症)、2... 目的研究肾上腺皮质不同性质及功能病变组织的端粒酶表达。方法利用放射自显影为基础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方法,对29例肾上腺皮质腺瘤(8例皮质醇增多症,17例醛固酮增多症,4例无功能腺瘤)、5例肾上腺皮质增生(临床表现为皮质醇增多症)、2例肾上腺皮质癌、4例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的端粒酶表达进行检测。结果29例肾上腺皮质腺瘤、5例肾上腺皮质增生组织和4例正常肾上腺皮质标本未见端粒酶表达,2例肾上腺皮质癌组织呈现明显端粒酶表达。结论肾上腺皮质腺瘤及增生组织端粒酶表达呈阴性;端粒酶可作为对肾上腺恶性病变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肿瘤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肾上腺皮质腺瘤 功能病变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穿孔质粒DNA转染人膀胱癌细胞系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毛全宗 章静波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5年第4期42-44,41,共4页
本文报道了用电穿孔方法将质粒DNA导入人膀胱癌细胞的方法及效率,并对电穿孔过程中各参数与转化克隆形成率、细胞存活率以及某些与细胞转染有关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 电穿孔 基因转移 质粒DNA 人膀胱癌细胞 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基因治疗原理及在膀胱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8
作者 毛全宗 吴德诚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1994年第6期259-262,共4页
随着人类基因治疗的不断发展和研究领域的日益扩大,肿瘤基因治疗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分支,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综述以逆转录病毒一包装细胞系统为例,阐述了目前被共认为比较高效适用的肿瘤基因治疗... 随着人类基因治疗的不断发展和研究领域的日益扩大,肿瘤基因治疗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分支,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综述以逆转录病毒一包装细胞系统为例,阐述了目前被共认为比较高效适用的肿瘤基因治疗的基因转移方法,并且介绍了目前在发达国家已被批准用于临床的肿瘤基因治疗的方法,如基因调节的肿瘤细胞和 TIL 细胞等方法,以及这些治疗方法的应用所取得的疗效。该综述还简要总结了膀胱癌基因变化的特点和复杂性,并对膀胱癌基因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 基因疗法 膀胱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的发病类型和治疗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广华 李汉忠 +6 位作者 王惠君 毛全宗 夏溟 谢燚 薛翀 王海 纪志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的发病类型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98例在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肾移植手术受者术后恶性肿瘤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498例受者中,有18例(3.6%)发生恶性肿瘤,其中膀胱癌5例,肾盂癌及输尿管癌4例,白血病...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的发病类型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98例在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肾移植手术受者术后恶性肿瘤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498例受者中,有18例(3.6%)发生恶性肿瘤,其中膀胱癌5例,肾盂癌及输尿管癌4例,白血病及淋巴瘤3例,肝癌2例,皮肤癌、直肠癌、肺癌、胸腺瘤各1例。10例经手术切除的肿瘤患者中,6例无复发,肾功能正常,移植肾无排斥反应;3例膀胱癌及1例输尿管癌术后7~15个月复发,其中1例膀胱癌死亡;1例肝癌术后8个月出现肺转移死亡。3例血液系统肿瘤行化疗,其中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11个月后死亡;5例丧失手术机会者在诊断肿瘤后8~17个月死亡。结论肾移植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其中以尿路上皮癌比例较高,实体肿瘤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恶性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精子症患者精核蛋白含量的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松 曹坚 +2 位作者 费仁仁 毛全宗 李汉忠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87-589,593,共4页
目的:研究精核蛋白在男性不育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对199例临床确诊的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液提取精子总碱性核蛋白(简称精核蛋白,TNBP),进行电泳及扫描分析,并用总组蛋白(TH)与总精核蛋白(TP)的比值来表示组蛋白-精核蛋白的取代(HPRR)程度.结... 目的:研究精核蛋白在男性不育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对199例临床确诊的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液提取精子总碱性核蛋白(简称精核蛋白,TNBP),进行电泳及扫描分析,并用总组蛋白(TH)与总精核蛋白(TP)的比值来表示组蛋白-精核蛋白的取代(HPRR)程度.结果:在199例患者中,42例(21.1%)TNBP含量正常,157例(78.9%)异常,其中99例(49.7%)TH/TP高于正常,属HPRR受阻;45例(22.6%)为HP1/(HP2+HP3)比值升高,属P2型精核蛋白减少;51例(25.6%)HP2+HP3全部缺失;44例(22.1%)TP全部缺失.从TNBP含量异常的157例患者中随机抽出30例进行2~7个月的有效治疗后,再次进行TNBP电泳及扫描分析,发现14例(46.6%)TNBP含量无明显变化;11例(36.6%)显著变化;5例(16.6%)TNBP含量恢复正常.结论:HPRR受阻和P2型精核蛋白异常与男性不育相关,TNBP含量的变化可作为不育患者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弱精子症 精核蛋白 组蛋白-精核蛋白取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11年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玉石 李汉忠 +7 位作者 纪志刚 毛全宗 荣石 严维刚 肖河 刘广华 张学斌 徐维锋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4-587,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近11年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统计了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完成的腹腔镜手术5 386例,分别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主要并发症、总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等资料进行... 目的:总结分析近11年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统计了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完成的腹腔镜手术5 386例,分别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主要并发症、总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 386例,男2 651例,女2 735例,年龄8~86岁(平均49.0岁)。肾上腺相关手术2 411例,占44.7%;腹膜后肿瘤切除术167例,占3.1%;肾癌根治手术763例,占14.2%;肾部分切除手术441例,占8.2%;肾囊肿去顶手术784例,占14.6%;半尿路切除手术279例,占5.2%;肾盂、输尿管成形手术74例,占1.4%;前列腺癌根治手术141例,占2.6%;膀胱全切手术71例,占1.3%;其它手术255例,占4.7%。术中出血量10~3 000 mL(平均97.5 mL),术中需要输血治疗的有270例;总住院天数3~133天(平均18 d),术后住院日2~35 d(平均6.3 d)。共发生各类并发症346例(6.42%),其中腹膜损伤198例,胸膜损伤12例,皮下气肿72例,尿瘘24例,下腔静脉损伤15例,胰瘘6例,淋巴瘘10例,伤口延期愈合8例,肠瘘1例。通过年份分层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及输血情况均呈下降趋势。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几乎涵盖了所有泌尿外科疾病,不同时期、不同手术种类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差别,但一般均无重大并发症发生。随着腹腔镜技术水平的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泌尿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童安莉 曾正陪 +6 位作者 李汉忠 李明 杨堤 毛全宗 刘广华 陈松 孙梅励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7-450,共4页
本研究拟建立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采用连续分次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嗜铬细胞瘤细胞 ,采用细胞培养液中儿茶酚胺水平检测、多聚甲醛诱发荧光及细胞嗜铬粒蛋白A (Cg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进... 本研究拟建立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采用连续分次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嗜铬细胞瘤细胞 ,采用细胞培养液中儿茶酚胺水平检测、多聚甲醛诱发荧光及细胞嗜铬粒蛋白A (Cg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进行细胞性质和功能鉴定 ,并用噻唑兰 (MTT)法观察原代培养的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 ,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在培养 3~ 7天时生长较快 ,7天后细胞开始分化。经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儿茶酚胺浓度、多聚甲醛诱发荧光等 ,证明该细胞有合成和分泌儿茶酚胺的功能。并且培养的细胞CgA和NSE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因此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 ,并鉴定其具有嗜铬细胞瘤的分泌和表达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细胞 原代培养 鉴定 连续分次胶原酶消化法 细胞培养液 儿茶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例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伟 冯凯 +4 位作者 王鸥 毛全宗 胡明明 岳欣 陆召麟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8-541,共4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PPNAD)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1年-2009年所诊治的PPNAD患者8例,采集患者临床资料。结果PPNAD好发于青少年,62.5%伴有Carney综合征(CNC)。在临床表现中,闭经及身高增长停滞... 目的总结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PPNAD)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1年-2009年所诊治的PPNAD患者8例,采集患者临床资料。结果PPNAD好发于青少年,62.5%伴有Carney综合征(CNC)。在临床表现中,闭经及身高增长停滞或减慢较为明显,分别占100%和62.5%。血ACTH检测不到,血F节律消失,50%的患者地塞米松抑制实验为反常性升高。75%的患者双侧肾上腺未见明显异常或仅有可疑小结节样改变。肾上腺病理可见色素沉积的结节样改变。单侧肾上腺全切术可缓解症状,但血ACTH和血F节律难以恢复,可能复发。结论对于影像学检查未见肾上腺明显病变的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患者,要警惕PPNAD,同时要注意筛查及随诊有无合并CN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 Carney综合征 诊断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扭转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1
14
作者 荣石 毛全宗 李汉忠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 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 2 2例临床初诊为睾丸扭转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 (CDU)检查 ,均行手术探查、睾丸切除或睾丸复位固定术。结果  2 2例患者均经CDU确诊为睾丸扭转。 6例行睾丸固定术 ,1 6例行患侧睾丸切... 目的 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 2 2例临床初诊为睾丸扭转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 (CDU)检查 ,均行手术探查、睾丸切除或睾丸复位固定术。结果  2 2例患者均经CDU确诊为睾丸扭转。 6例行睾丸固定术 ,1 6例行患侧睾丸切除和对侧睾丸固定术。 6例手术复位者随访 1~ 8年 ,睾丸萎缩 2例。结论 CDU诊断睾丸扭转正确率高。早期手术探查对提高睾丸存活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扭转 彩色多普勒超声 手术治疗 临床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经典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相关睾丸结节和不育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庆 李汉忠 +1 位作者 纪志刚 毛全宗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9-231,共3页
目的:提高非经典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相关睾丸结节和不育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非经典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合并不育和睾丸结节患者,年龄分别为25岁、28岁、29岁,1例以婚后不育、2例以双侧睾丸结节就诊,生化检查17α-(OH)... 目的:提高非经典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相关睾丸结节和不育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非经典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合并不育和睾丸结节患者,年龄分别为25岁、28岁、29岁,1例以婚后不育、2例以双侧睾丸结节就诊,生化检查17α-(OH)P、ACTH升高,快速ACTH兴奋实验和中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实验阳性,影像学检查发现双侧睾丸和双侧肾上腺结节,1例精液常规为无精症,2例精液常规表现为精子数量少,精液质量差。1例患者睾丸活检病理为睾丸间质结节样增生,符合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睾丸改变。3例患者既往均有青春期提前病史。结果:3例患者诊断为非经典型21-羟化酶缺乏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相关睾丸结节和不育。应用激素替代治疗,2例睾丸结节体积缩小,1例睾丸结节消失。随访2-4年,1例无精症患者精液化验有精子,1例患者精液质量改善,1例患者妻子怀孕。结论:临床应注意非经典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引起的睾丸结节和不育。激素替代治疗能使睾丸结节缩小或消失,精液质量改善,部分患者可以生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先天性 肾上腺皮质增生 睾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盏憩室误诊为肾囊肿导致术后漏尿的防治探讨(附8例报道)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广华 谢燚 +5 位作者 石冰冰 严维刚 张玉石 毛全宗 纪志刚 李汉忠 《北京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816-818,共3页
目的探讨肾盏憩室去顶术后漏尿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03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8例术后漏尿的患者,术前均误诊为肾囊肿,术后证实为肾盏憩室。在逆行插入D-J管的基础上,1例漏尿自然愈合;7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采取微创顺行切开... 目的探讨肾盏憩室去顶术后漏尿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03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8例术后漏尿的患者,术前均误诊为肾囊肿,术后证实为肾盏憩室。在逆行插入D-J管的基础上,1例漏尿自然愈合;7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采取微创顺行切开扩大憩室颈的方法,4例行开放手术,2例行腹腔镜手术,术中缝合憩室颈开口,灼烧憩室腔黏膜。结果所有患者漏尿均愈合,患者无发热,无腰痛,B超显示患肾周围无积液,其中6例憩室完全消失,2例可见憩室较术前明显减小。结论肾盏憩室行去顶减压后出现的漏尿不易自行愈合,应采用手术治疗,预后较好。而术前正确诊断肾盏憩室是减少术后漏尿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尿 肾盏憩室 肾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支持细胞瘤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7
作者 荣石 毛全宗 +2 位作者 纪志刚 张玉石 石冰冰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941-943,共3页
目的探讨睾丸支持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成人睾丸支持细胞瘤的诊治并复习国内外文献资料。结果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诊断均确诊为睾丸支持细胞瘤。均手术予以切除。均定期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8年7个... 目的探讨睾丸支持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成人睾丸支持细胞瘤的诊治并复习国内外文献资料。结果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诊断均确诊为睾丸支持细胞瘤。均手术予以切除。均定期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8年7个月、3年4个月及6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睾丸支持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睾丸肿瘤。诊断主要依靠B超、CT,确诊需要病理学检查,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多数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支持细胞瘤 文献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诊治特点(附15例报告) 被引量:8
18
作者 荣石 石冰冰 +3 位作者 毛全宗 谢燚 纪志刚 李汉忠 《北京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203-205,共3页
目的总结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5例妊娠期输尿管结石患者行B超、CT尿路造影(CTU)及磁共振尿路造影(MRU)等检查,行药物排石、双J管置入术及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等治疗。结果B超发现输尿管结石8例;CTU检查发现输尿管结... 目的总结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5例妊娠期输尿管结石患者行B超、CT尿路造影(CTU)及磁共振尿路造影(MRU)等检查,行药物排石、双J管置入术及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等治疗。结果B超发现输尿管结石8例;CTU检查发现输尿管结石2例;MRU检查发现输尿管结石5例;3例影像学未直接发现结石影,但B超发现肾盂输尿管扩张。10例行药物保守治疗,结石排出,其中2例行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5例介入治疗者中,4例行双J管置入术,1例在B超定位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术后所有孕妇均顺利生产,婴儿健康。结论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诊治需兼顾孕妇及胎儿的利益,尤其要考虑到可能对胎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输尿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4
19
作者 荣石 石冰冰 +2 位作者 纪志刚 毛全宗 李汉忠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总结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分析21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随访情况。患者术前均行内分泌、B超及CT检查;部分患者行MRI及131I-MIBG检查。结果21例患者均行肾上腺髓性脂肪瘤切除术,肿物直径4.5-... 目的总结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分析21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随访情况。患者术前均行内分泌、B超及CT检查;部分患者行MRI及131I-MIBG检查。结果21例患者均行肾上腺髓性脂肪瘤切除术,肿物直径4.5-12 cm,平均6.7 cm。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随访1-15年,未见复发。结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是肾上腺的少见良性病变,多偶然发现,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髓性脂肪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良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37例报告) 被引量:2
20
作者 纪志刚 于斌 +2 位作者 毛全宗 李汉忠 丁永学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肾脏良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 1983~ 1999年收治的 3 7例肾脏良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肾脏良性肿瘤占同期收治肾脏肿瘤的 9.49%。临床有症状 2 2例 (5 9.45 % ) ,主要表现为患侧腰痛 ;有体征 5例 (13 .5 1% ) ... 目的 探讨肾脏良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 1983~ 1999年收治的 3 7例肾脏良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肾脏良性肿瘤占同期收治肾脏肿瘤的 9.49%。临床有症状 2 2例 (5 9.45 % ) ,主要表现为患侧腰痛 ;有体征 5例 (13 .5 1% ) ,均表现为腹部包块。另 15例 (4 0 .5 4% )体检时行超声检查发现。术前通过超声和 CT确诊 2 4例 (64 .86% )。治疗方法主要是肿瘤切除术 ,但要根据术中肿瘤情况决定 ,必要时做肾切除。术后病理主要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3 0例 (81.0 8% ) ,其次为嗜酸细胞腺瘤 5例 (13 .5 1% )。结论 肾脏良性肿瘤较恶性肿瘤少见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超声及 CT是诊断的重要手段。治疗时应将肿瘤完整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肿瘤 良性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