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对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认知和情感的双路径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兰霞 李佳敏 毛孟雨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8,共12页
算法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正改变着员工的工作方式,给组织管理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却少有研究关注员工感知算法控制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文章依据资源保存理论,基于认知和情感的视角,构建了感知算法控制对工作投... 算法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正改变着员工的工作方式,给组织管理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却少有研究关注员工感知算法控制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文章依据资源保存理论,基于认知和情感的视角,构建了感知算法控制对工作投入影响的双路径模型,并检验了认知负荷和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以及算法透明度的调节作用。针对397名零工工作者两阶段的调查分析发现:感知算法控制显著负向影响工作投入;认知负荷和情绪耗竭不仅在感知算法控制和工作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而且在感知算法控制和工作投入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算法透明度不仅调节了感知算法控制与认知负荷和情绪耗竭间的关系,还调节了认知负荷和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这不仅丰富了算法管理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也为相关组织开展科学的员工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算法控制 工作投入 算法透明度 资源保存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域网络使用行为对工作家庭关系的影响——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2
作者 张兰霞 那丽杰 +1 位作者 王乐乐 毛孟雨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1-1208,共8页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运用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方法,对742名员工的跨域网络使用行为进行了类别划分,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类别的跨域网络使用行为对工作家庭关系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跨域网络使用行为可分为3种,...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运用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方法,对742名员工的跨域网络使用行为进行了类别划分,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类别的跨域网络使用行为对工作家庭关系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跨域网络使用行为可分为3种,分别命名为回避型跨域网络使用行为、适度型跨域网络使用行为和活跃型跨域网络使用行为.其中,活跃型跨域网络使用行为员工的工作家庭关系水平最高;同时,与工作家庭冲突相比,跨域网络使用行为对工作家庭增益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域网络使用行为 工作连通行为 网络怠工行为 工作家庭关系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零工工作者自我领导对情绪劳动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毛孟雨 张兰霞 李佳敏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25-1334,共10页
依据自我决定理论,通过分析收集自422名零工工作者两个时点的问卷数据,探讨了零工工作者自我领导对其情绪劳动策略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零工工作者自我领导会通过心理需求满足对其表层扮演具有负面影响、对其深层扮演产生正向影响... 依据自我决定理论,通过分析收集自422名零工工作者两个时点的问卷数据,探讨了零工工作者自我领导对其情绪劳动策略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零工工作者自我领导会通过心理需求满足对其表层扮演具有负面影响、对其深层扮演产生正向影响;感知算法透明度正向调节自我领导与心理需求满足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正向调节心理需求满足在自我领导和两种情绪劳动策略间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工工作者 自我领导 心理需求满足 情绪劳动 感知算法透明度 自我决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工作时间通信技术过载对员工不道德亲家庭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毛孟雨 张兰霞 代广松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1-54,共14页
依据认知失调理论和角色理论,基于320名企业员工两个时点的纵向调研数据,探究了非工作时间通信技术过载通过工作—家庭内疚感诱发员工不道德亲家庭行为的机制,厘清了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和员工角色道德在上述关系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研... 依据认知失调理论和角色理论,基于320名企业员工两个时点的纵向调研数据,探究了非工作时间通信技术过载通过工作—家庭内疚感诱发员工不道德亲家庭行为的机制,厘清了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和员工角色道德在上述关系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非工作时间通信技术过载通过工作—家庭内疚感对员工不道德亲家庭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和员工角色道德均在工作—家庭内疚感与不道德亲家庭行为的关系间起负向调节作用;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通过员工角色道德的中介作用间接负向调节工作—家庭内疚感对不道德亲家庭行为的影响。这些结论既是对不道德亲家庭行为研究领域的拓展,同时也为组织抑制员工不道德亲家庭行为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过载 工作—家庭内疚感 不道德亲家庭行为 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 角色道德 认知失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对主动变革行为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兰霞 崔婉莹 毛孟雨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47,共11页
依据工作—家庭资源模型,通过对两时点收集的305个有效数据进行分析,探究非适应性工作完美主义/非适应性家庭完美主义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影响,并揭示了工作—家庭冲突/家庭—工作冲突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会支持感知(组织支持感知和家庭... 依据工作—家庭资源模型,通过对两时点收集的305个有效数据进行分析,探究非适应性工作完美主义/非适应性家庭完美主义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影响,并揭示了工作—家庭冲突/家庭—工作冲突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会支持感知(组织支持感知和家庭支持感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非适应性工作完美主义/非适应性家庭完美主义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工作—家庭冲突/家庭—工作冲突在非适应性工作完美主义/非适应性家庭完美主义与员工主动变革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知/家庭支持感知不仅调节了非适应性工作完美主义/非适应性家庭完美主义与工作—家庭冲突/家庭—工作冲突之间的负向关系,而且调节了工作—家庭冲突/家庭—工作冲突在非适应性工作完美主义/非适应性家庭完美主义与主动变革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适应性完美主义 工作—家庭冲突 主动变革行为 社会支持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成员交换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基于工作家庭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兰霞 张靓婷 +1 位作者 毛孟雨 王乐乐 《上海管理科学》 2021年第6期81-90,共10页
尽管领导作为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的重要因素已得到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认可,但领导成员关系如何作用于员工创新行为值得深入探讨,尤其在特别看重"关系"的我国情境下。本文依据资源保存理论和边界理论,基于28家企业的302位知... 尽管领导作为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的重要因素已得到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认可,但领导成员关系如何作用于员工创新行为值得深入探讨,尤其在特别看重"关系"的我国情境下。本文依据资源保存理论和边界理论,基于28家企业的302位知识型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构建了一个跨层次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探究工作家庭关系在领导成员交换与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间的作用机制,并分析了组织分割供给的跨层次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领导成员交换对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家庭关系在领导成员交换与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分割供给调节了领导成员交换通过工作家庭关系影响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即在高组织分割供给的情境下,工作家庭关系在领导成员交换与创新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更弱。研究结论在揭示了领导成员交换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也为组织如何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行为提供了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成员交换 工作家庭关系 组织分割供给 创新行为 知识型员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避还是模仿?同事亲家庭非伦理行为对员工亲家庭非伦理行为的影响
7
作者 张兰霞 李末芝 毛孟雨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61-1368,共8页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以事件-情感-态度-行为为线索,研究构建了同事亲家庭非伦理行为双重人际影响模型.基于两个时点的529份有效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同事亲家庭非伦理行为会通过羡慕情感和间接学习正向影响...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以事件-情感-态度-行为为线索,研究构建了同事亲家庭非伦理行为双重人际影响模型.基于两个时点的529份有效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同事亲家庭非伦理行为会通过羡慕情感和间接学习正向影响员工亲家庭非伦理行为;同事亲家庭非伦理行为会通过厌恶情感和互动回避负向影响员工亲家庭非伦理行为.这不仅丰富了现有亲家庭非伦理行为的相关研究,揭开了亲家庭非伦理行为双重人际影响效应的黑箱,同时也为组织有效地预防亲家庭非伦理行为的产生,为促进组织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家庭非伦理行为 羡慕 厌恶 间接学习 互动回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管理策略与员工工作结果关系的潜在剖面分析
8
作者 张兰霞 贾媛媛 +1 位作者 代广松 毛孟雨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8-144,共7页
基于努力-恢复模型和自我损耗理论,运用潜在剖面分析(LPA),对企业中522名员工在工作中的能量管理策略类型进行了划分,并进一步对采用不同类型能量管理策略的员工在工作幸福感和工作绩效方面的异质性进行检验.研究表明,员工在工作中使用... 基于努力-恢复模型和自我损耗理论,运用潜在剖面分析(LPA),对企业中522名员工在工作中的能量管理策略类型进行了划分,并进一步对采用不同类型能量管理策略的员工在工作幸福感和工作绩效方面的异质性进行检验.研究表明,员工在工作中使用的能量管理策略包括回避能量使用型、工作能量使用型、休闲能量使用型和积极能量使用型4种类型.相比较而言,工作能量使用型和积极能量使用型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和工作绩效水平最高,且在结果上没有显著差异,休闲能量使用型次之,回避能量使用型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间微休息 工作相关策略 工作幸福感 工作绩效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重资源视角下员工繁荣的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乐乐 张兰霞 毛孟雨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3-384,共12页
依据资源保存理论和"资源大棚"理论,基于369份纵向问卷调查数据,通过Mplus 7.0软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从个体资源、工作资源和家庭资源三重视角,探究了员工繁荣的影响因素,并采用Bootstrap自助抽样法,检验了工作家庭关系在三... 依据资源保存理论和"资源大棚"理论,基于369份纵向问卷调查数据,通过Mplus 7.0软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从个体资源、工作资源和家庭资源三重视角,探究了员工繁荣的影响因素,并采用Bootstrap自助抽样法,检验了工作家庭关系在三重资源影响员工繁荣过程中的中介作用,还通过Stata 15.0软件,采用相对权重分析法,分析了三重资源对员工繁荣的相对影响程度以及不同工作家庭关系的相对中介作用强度。研究结果表明,隶属于个体资源的工作弹性能力和家庭弹性能力分别通过工作-家庭冲突和家庭-工作冲突对员工繁荣产生正向影响;隶属于工作资源的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通过工作-家庭增益和工作-家庭冲突对员工繁荣产生正向影响,但工作-家庭增益的中介作用更强。而工作自主性仅通过工作-家庭增益对员工繁荣产生正向影响;隶属于家庭资源的工作支持型家庭行为和家庭自主性通过家庭-工作增益和家庭-工作冲突对员工繁荣产生正向影响,但家庭-工作增益的中介作用更强;三重资源中家庭资源对员工繁荣的影响最大,工作资源次之,个体资源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繁荣 个体资源 工作资源 家庭资源 工作家庭关系 相对权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重塑与家庭重塑对主动性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兰霞 毛孟雨 +1 位作者 王乐乐 张卓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6-147,共12页
基于Parker等的主动动机模型与溢出理论,探究了员工当日工作重塑和家庭重塑对其次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工作-家庭促进和家庭-工作促进的中介作用以及组织支持感知和家庭支持感知的调节作用。针对93名员工为期5个工作日的每日研... 基于Parker等的主动动机模型与溢出理论,探究了员工当日工作重塑和家庭重塑对其次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工作-家庭促进和家庭-工作促进的中介作用以及组织支持感知和家庭支持感知的调节作用。针对93名员工为期5个工作日的每日研究发现:当日工作重塑和家庭重塑均对员工次日的主动性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日工作-家庭促进部分中介了当日工作重塑对员工次日主动性行为的正向影响,次日家庭-工作促进部分中介了当日家庭重塑对员工次日主动性行为之间的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知正向调节当日工作重塑与员工次日主动性行为间的关系,家庭支持感知正向调节当日家庭重塑与员工次日主动性行为间的关系。这些研究结论为激发员工的主动性行为提供了相关理论参考和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重塑 家庭重塑 工作家庭促进 主动性行为 社会支持感知
原文传递
同事个性化契约对员工职场偏差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兰霞 张卓 +1 位作者 王乐乐 毛孟雨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74,共13页
个性化契约作为组织吸引并留住人才的一种有效手段,已逐渐成为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研究较多关注契约获得者的积极影响,对同事的消极反应还有待补充。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探究了同事个性化契约... 个性化契约作为组织吸引并留住人才的一种有效手段,已逐渐成为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研究较多关注契约获得者的积极影响,对同事的消极反应还有待补充。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探究了同事个性化契约对员工职场偏差行为这一消极影响。通过对353名员工的两时点数据分析,本研究发现,同事个性化契约通过相对剥夺感正向影响员工职场偏差行为;组织人际氛围和内部人身份感知的交互项弱化了相对剥夺感与员工职场偏差行为间的正向关系及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在高内部人身份感知和高组织人际氛围的情境下,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最弱。上述结果不仅丰富了个性化契约的相关理论,也为组织正确实施个性化契约管理策略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事个性化契约 职场偏差行为 组织人际氛围 内部人身份感知 相对剥夺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