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碳点为探针荧光猝灭法测定Cu^(2+) 被引量:6
1
作者 毛小娇 郑鹄志 隆异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0-43,共4页
以新型荧光纳米材料——碳点为探针,基于Cu2+对碳点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测定Cu2+的新方法.在优化的最佳条件下,体系的相对荧光强度与铜离子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I0/I=1.00237+0.28225cQ,线性回归系数r=0.999.检出限为1.0×10-7... 以新型荧光纳米材料——碳点为探针,基于Cu2+对碳点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测定Cu2+的新方法.在优化的最佳条件下,体系的相对荧光强度与铜离子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I0/I=1.00237+0.28225cQ,线性回归系数r=0.999.检出限为1.0×10-7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碳点 荧光猝灭 铜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对碳点的荧光猝灭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杰 毛小娇 +1 位作者 郑鹄志 隆异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3-127,共5页
在pH=5.8的Britton-Robinsion(B-R)缓冲溶液中,Cu2+可有效猝灭O,O-2(3-氨丙基)聚乙二醇1500(PEG1500N)钝化的碳点荧光.通过对猝灭机理的研究得出Cu2+对碳点荧光的猝灭是静态猝灭过程.加入Cu2+后,碳点的荧光强度和紫外吸收都明显减弱,... 在pH=5.8的Britton-Robinsion(B-R)缓冲溶液中,Cu2+可有效猝灭O,O-2(3-氨丙基)聚乙二醇1500(PEG1500N)钝化的碳点荧光.通过对猝灭机理的研究得出Cu2+对碳点荧光的猝灭是静态猝灭过程.加入Cu2+后,碳点的荧光强度和紫外吸收都明显减弱,且温度越高猝灭越弱,但荧光寿命没有变化.另外,猝灭速率常数Kq=1013 L/(mol·s)也比典型的溶液中扩散控制猝灭速率常数的上限值高很多,这些都证明该过程是静态猝灭过程.猝灭常数为9.0×104 L/mol,Cu2+与碳点的结合比为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碳点 CU2+ 荧光 静态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AgInS_2型量子点的水溶性修饰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东波 郝建玉 +4 位作者 郑鹄志 隆异娟 杜娟 毛小娇 王凌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68,共4页
采用二巯基辛酸修饰ZnS-AgInS2型量子点,建立了一种制备水溶性量子点的方法,得到了性能优良的水溶性量子点.该修饰方法简便易行,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得到的量子点荧光性能损失较小,可以稳定放置6个月.
关键词 量子点 荧光 二巯基辛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剂对重症监护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
4
作者 雷灵君 毛小娇 吴晗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1期1374-1378,共5页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剂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50例AECOP...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剂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5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2021年1月至12月)与对照组(2022年1月至12月)各75例,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胆囊收缩素(CCK)、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胃肠功能等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营养状态、胃肠功能、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治疗后ALB、PA、TF、MTL、IgA、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t=3.934,3.001,3.286,3.907,2.084,3.639,2.674,P均<0.05),APACHEⅡ得分、GAS、CCK、TNF-α、IL-1β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t=5.481,4.560,2.430,5.394,3.006,2.691,P均<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剂治疗对ICU AECOPD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对机体炎症应激反应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胃肠活动 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剂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综合性康复护理在呼吸内科的实践效果
5
作者 毛小娇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17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究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综合性康复护理在呼吸内科的实践成效。方法:选取2023年1—6月医院呼吸内科的3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中医“整体... 目的:探究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综合性康复护理在呼吸内科的实践成效。方法:选取2023年1—6月医院呼吸内科的3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综合性康复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生活质量及营养风险。结果:观察组FVC(用力肺活量)、FEV1/FVC(一秒率)、DLCO (一氧化碳弥散能力)分别为(3.65±0.57) L、(75.19±3.03)%、(95.67±5.0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2±0.51) L、(69.82±2.87)%、(81.33±5.22)%(P<0.05)。观察组PaO_(2)(动脉氧分压)、SpO_(2)(氧饱和度)分别为(88.36±4.37) mmHg、(96.85±1.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3±4.41) mmHg、(91.11±1.20)%,观察组PaC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为(37.21±0.97) 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36±1.35) mmHg(P<0.05);观察组SGRQ(生活质量受影响程度)得分为(64.95±3.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63±3.45)分(P<0.05);观察组营养风险发生率4.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67%(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患者中采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综合性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气指标,降低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及营养风险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整体观” 呼吸内科 康复护理 肺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