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观察增血汤联合生血散中药方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GPⅡb/Ⅲa及vWF的影响 |
江锦红
方炳木
刘永华
汪笑秋
曲志刚
马光丽
章俏雷
王晓丽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11 |
8
|
|
2
|
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江锦红
方炳木
汪笑秋
刘永华
章俏雷
曲志刚
马光丽
王晓丽
|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
2011 |
10
|
|
3
|
伊马替尼治疗新诊断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疗效比较 |
江锦红
徐伟来
钱文斌
|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4
|
1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叶酸浓度变化 |
江锦红
钟福高
曲志刚
马光丽
於伟民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
2006 |
1
|
|
5
|
水利水电工程有关工程等级划分一致性分析 |
江锦红
李云进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6
|
老年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小剂量HA方案化疗的临床观察简报 |
江锦红
方炳木
曲志刚
|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7
|
血清叶酸浓度增高巨幼细胞贫血1例 |
江锦红
於伟民
李彩霞
|
《浙江医学》
CAS
|
2006 |
0 |
|
8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肾损害的临床观察 |
江锦红
钟福高
曲志刚
|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
2007 |
0 |
|
9
|
“益肾生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IFN-γ、IL-4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 |
章俏雷
方炳木
曲志刚
江锦红
马光丽
汪笑秋
刘永华
王晓丽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24
|
|
10
|
补肾活血法与益气补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比较 |
刘永华
江锦红
吴迪炯
沈一平
曲志刚
马光丽
章俏雷
汪笑秋
王晓丽
胡致平
周郁鸿
方炳木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18
|
|
11
|
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
方炳木
曲志刚
江锦红
马光丽
汪笑秋
刘永华
章俏雷
王晓丽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11 |
8
|
|
12
|
“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及对造血调控因子的影响 |
刘永华
江锦红
方炳木
曲志刚
马光丽
汪笑秋
章俏雷
王晓丽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
2015 |
8
|
|
13
|
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1例 |
刘永华
方炳木
江锦红
章俏雷
曲志刚
马光丽
汪笑秋
王晓丽
|
《山东医药》
CAS
|
2014 |
3
|
|
14
|
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表面FasL和Fas的影响 |
章俏雷
曲志刚
方炳木
江锦红
马光丽
汪笑秋
刘永华
王晓丽
|
《中医药学报》
CAS
|
2014 |
6
|
|
15
|
“益肾生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
刘永华
方炳木
江锦红
曲志刚
马光丽
汪笑秋
章俏雷
王晓丽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12 |
6
|
|
16
|
无资料小流域不同暴雨频率计算方法的比较 |
邵利萍
许月萍
江锦红
童杨斌
|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7
|
基于近红外光谱和ELM算法的菱镁矿石品级分类研究 |
毛亚纯
肖冬
程锦甫
江锦红
BA TUAN LE
刘善军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8
|
雷公藤多甙致老年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例分析 |
钟福高
曲志刚
江锦红
马光丽
|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9
|
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监测 |
曲志刚
江锦红
马光丽
汪笑秋
章俏雷
方炳木
|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
2010 |
5
|
|
20
|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无效输注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马光丽
方炳木
曲志刚
江锦红
汪笑秋
刘永华
章俏雷
王晓丽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3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