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道创面修复再生材料研究进展
1
作者 高欣怡 戴建英 +3 位作者 佟微 俞铁锋 陈坛辀 汤顺清(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584-589,共6页
消化道内镜治疗术后留下的创面裸露,尚无有效的创面保护措施,导致影响创面的愈合时间与愈合质量及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出血和穿孔。近年来,随着消化道创面修复再生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多及在临床的应用,笔者就国内外内镜下治疗后消化道... 消化道内镜治疗术后留下的创面裸露,尚无有效的创面保护措施,导致影响创面的愈合时间与愈合质量及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出血和穿孔。近年来,随着消化道创面修复再生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多及在临床的应用,笔者就国内外内镜下治疗后消化道创面修复再生材料的研究进展和修复再生材料有效性评价方法进行了综述,但针对不同消化道创面修复再生材料,有效性评价的方法与指标目前并无统一的标准,仍需进一步研究并完善对消化道创面修复再生材料有效性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为消化道创面修复再生材料的研究开发与临床治疗提供更全面有效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创面 修复材料 再生材料 有效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生物材料在骨科内固定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马剑雄 高峰 +6 位作者 柏豪豪 王颖 孙磊 卢斌 毕平 马信龙 汤顺清(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6年第3期323-327,共5页
可降解生物材料在骨科内固定中的应用对骨折治疗有重大意义。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骨科内固定材料的特征入手,对可降解生物材料的降解机制进行探讨,回顾总结了可降解生物材料在骨科内固定的应用进展,重点综述了常用的可降解骨... 可降解生物材料在骨科内固定中的应用对骨折治疗有重大意义。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骨科内固定材料的特征入手,对可降解生物材料的降解机制进行探讨,回顾总结了可降解生物材料在骨科内固定的应用进展,重点综述了常用的可降解骨科内固定生物材料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应用于骨科内固定的可降解生物材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 生物材料 骨折 骨科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类生物材料体内应用的组织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宿烽 刘雪 +4 位作者 沈鑫 云鹏 许青良 王丽红 汤顺清(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6年第5期545-549,共5页
聚乳酸类生物材料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生物医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然而其在体内应用时仍会产生副作用,对相关组织反应的研究日益成为关注焦点。文章概述聚乳酸类生物材料在体内应用时引起的组织反应,阐述聚乳... 聚乳酸类生物材料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生物医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然而其在体内应用时仍会产生副作用,对相关组织反应的研究日益成为关注焦点。文章概述聚乳酸类生物材料在体内应用时引起的组织反应,阐述聚乳酸类生物材料体内应用的预期组织反应及其潜在机制,为进一步探究机体组织反应的机制提供依据,并对新型聚乳酸类生物材料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生物材料 组织反应 异物反应 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表型极化及其对生物材料植入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秦烨 张国权 +3 位作者 李覃 田思宇 江涛 汤顺清(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期228-232,共5页
巨噬细胞是生物材料植入后诱发的炎症反应及组织修复的主要免疫细胞。近年来探讨生物材料对巨噬细胞表型极化的影响已成为开发新型生物材料的重要评价指标。因此,文章从巨噬细胞表型极化及其与组织再生修复的关系和新型生物材料对于巨... 巨噬细胞是生物材料植入后诱发的炎症反应及组织修复的主要免疫细胞。近年来探讨生物材料对巨噬细胞表型极化的影响已成为开发新型生物材料的重要评价指标。因此,文章从巨噬细胞表型极化及其与组织再生修复的关系和新型生物材料对于巨噬细胞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为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中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细胞表型 表型极化 生物材料 再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多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余国飞 但年华 +1 位作者 但卫华 汤顺清(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期105-110,共6页
通过将多糖的大量羟基氧化为醛基或羧基,可以在保持多糖原有优良性能的同时赋予其理想的化学性,应用于胶原基生物材料的交联。文章总结了氧化多糖的制备、交联胶原的条件、交联产物的性能及其应用等方面的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氧化多糖 交联 胶原基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水凝胶的改性研究及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水莲 李速明 +1 位作者 宿烽 汤顺清(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4年第5期496-500,共5页
天然高分子因其生物相容性好、生物降解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生物医药等领域。但天然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性等缺点限制了其在组织工程,特别是人类临床医学上的应用,天然高分子水凝胶的改性研究成为组织工程学的热点研究领... 天然高分子因其生物相容性好、生物降解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生物医药等领域。但天然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性等缺点限制了其在组织工程,特别是人类临床医学上的应用,天然高分子水凝胶的改性研究成为组织工程学的热点研究领域。文章主要概述了以透明质酸、海藻酸盐、羧甲基壳聚糖、胶原蛋白为基础的天然水凝胶的改性研究及改性后的新型水凝胶的初步生物学评价,以及对未来可能应用领域的探讨,并展望了此类水凝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高分子 水凝胶 组织工程 改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丹 李响 汤顺清(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6期742-745,共4页
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UCNP)是以一种遵循反Stokes定律的新型发光材料,具有发射光谱窄、稳定性好、发光强度高的光学特性,以及材料毒性低、荧光寿命长、抗光漂白能力强等化学性质。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UCNP在各个领域发挥出重... 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UCNP)是以一种遵循反Stokes定律的新型发光材料,具有发射光谱窄、稳定性好、发光强度高的光学特性,以及材料毒性低、荧光寿命长、抗光漂白能力强等化学性质。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UCNP在各个领域发挥出重要作用,尤其在生物医学应用中。文章简单介绍了UCNP的构成,重点综述UCNP在生物传感、生物成像、肿瘤治疗等生物医学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 生物医学 生物材料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脱细胞支架制备方法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芬 董明清 +2 位作者 张艰 赵峰 汤顺清(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8年第4期477-481,共5页
组织或器官脱细胞生物支架已成功应用于组织器官工程和再生医学,基于脱细胞器官支架构建的人工器官未来可能为器官功能衰竭终末期患者提供器官移植供体。理想的脱细胞方法应该在充分去除细胞成分基础上,保存器官细胞外基质支架的完整性... 组织或器官脱细胞生物支架已成功应用于组织器官工程和再生医学,基于脱细胞器官支架构建的人工器官未来可能为器官功能衰竭终末期患者提供器官移植供体。理想的脱细胞方法应该在充分去除细胞成分基础上,保存器官细胞外基质支架的完整性及生物活性。肺脏具有结构疏松、拥有气道和血管两套管路系统等特点,采用何种脱细胞方法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一直是肺脏器官工程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阐述了肺脱细胞支架制备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等),并且阐述了肺脱细胞后的无菌化处理及保存方法和评价方法;同时,介绍了肺脱细胞支架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 支架 生物材料 再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生物打印技术在心脏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占磊 金健 汤顺清(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3期388-391,共4页
心脏组织工程(CTE)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心脏修复技术,为心脏组织的研究提供了平台,其主要应用于修复受损或无效的血管、心脏瓣膜和心肌。三维(3D)生物打印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于医学的不同领域,包括心血管疾病(CVD)。文章就CTE的3D生... 心脏组织工程(CTE)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心脏修复技术,为心脏组织的研究提供了平台,其主要应用于修复受损或无效的血管、心脏瓣膜和心肌。三维(3D)生物打印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于医学的不同领域,包括心血管疾病(CVD)。文章就CTE的3D生物打印技术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针对特定CVD患者的3D打印模型,重点介绍了3D打印模型在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及主动脉瓣疾病等CAD中的应用,以及生物打印过程中常用于生物墨水的海藻酸盐、明胶、纤维蛋白和胶原蛋白等生物材料,并分析了3D生物打印技术在CTE领域的应用前景及未来要面临的挑战。3D生物打印技术因能够将多个细胞整合到具有复杂3D结构的打印支架中而备受关注,为多种CAD患者提供更多治疗方案,增强了临床医生对复杂疾病的理解和对复杂手术的信心。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打印材料的改进,3D打印技术将在CTE中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组织工程 三维打印 生物墨水 心脏修复和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3D生物打印的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水凝胶相关理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吴海媚 丁能 +1 位作者 朱鴷 汤顺清(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5期680-685,共6页
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MA)水凝胶由明胶和甲基丙烯酸(MA)聚合反应合成。GelMA水凝胶的制备方法简单,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机械性能可调节性,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其在伤口敷料、药物释放支架及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具有巨... 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MA)水凝胶由明胶和甲基丙烯酸(MA)聚合反应合成。GelMA水凝胶的制备方法简单,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机械性能可调节性,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其在伤口敷料、药物释放支架及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文章对GelMA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进行概括,对近年来利用纳米材料、天然聚合物和合成聚合物与GelMA水凝胶结合对材料改性进行综述,并对应用于3D生物打印的多功能GelMA水凝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总结与展望。GelMA水凝胶属于多肽类水凝胶,脆弱易碎裂的特征极大限制了其应用,经过后期的改性提高力学性能的同时,可能将造成其生物相容性的降低,使材料的最终临床转换面临重大挑战。未来将通过不断探索复合天然/合成聚合物的混合水凝胶,提升支架的机械性能,同时保留GelMA优越的生物相容性。特别是纳米材料与GelMA水凝胶结合,将支架实现智能功能,尤其是在敷料支架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MA)水凝胶 复合材料 3D生物打印 力学性能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组织来源的微血管碎片的研究现状
11
作者 陈新 董强 汤顺清(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期241-245,共5页
建立有效的血管化是再生医学的一个关键挑战。脂肪组织来源的微血管碎片由于其血管生成活性及含有干细胞,它们是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有效血管化单元。文章对脂肪组织来源的微血管碎片相关特点及其目前应用在真皮替代物的预血管化、骨... 建立有效的血管化是再生医学的一个关键挑战。脂肪组织来源的微血管碎片由于其血管生成活性及含有干细胞,它们是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有效血管化单元。文章对脂肪组织来源的微血管碎片相关特点及其目前应用在真皮替代物的预血管化、骨组织工程支架的预血管化和对骨缺损愈合影响的相关研究方面作一阐述,并提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微血管碎片 血管化 真皮替代物 骨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