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播量对面条专用小麦品种小偃503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6
1
作者 海江波 由海霞 张保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92-94,共3页
不同播量对面条专用小麦小偃 5 0 3生长发育与产量构成有较显著的影响。分蘖发生和消亡规律、有效成穗数、次生根数、产量在不同播量条件下有较大差异 ;小偃 5 0 3在关中平原种植 ,播量为 10 5 kg/ hm2时 ,群体。
关键词 播量 面条专用小麦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小偃503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天达2116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海江波 由海霞 张保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1-24,共4页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天达 2 1 1 6对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适宜喷施浓度下 ,天达 2 1 1 6可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 ,改善冬小麦的籽粒品质及经济性状 ,促进灌浆期光合作用能力 ,利于光合产物...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天达 2 1 1 6对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适宜喷施浓度下 ,天达 2 1 1 6可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 ,改善冬小麦的籽粒品质及经济性状 ,促进灌浆期光合作用能力 ,利于光合产物的有效积累分配 ,但喷施浓度不当反而有负效应 ,从而最终影响产量潜力的发挥。故在对天达 2 1 1 6的实际应用推广中应注意其合理用量问题 ,本试验中 ,天达 2 1 1 6在拔节期 +孕穗期、灌浆期的喷施浓度为 0 .1 %时获得最高的产量效益 ,为最适喷施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天边2116 冬小麦 产量 品质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学专业多元互补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构建 被引量:20
3
作者 海江波 冯炜 廖允成 《高等农业教育》 2011年第12期50-52,共3页
全面分析了创新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性,立足农学专业"三段式"(农事操作+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实践教学模式中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核心做法,建立了以专业认知+专业技能+创新素质+创业精神为主体框架,以专业教师带领新生进... 全面分析了创新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性,立足农学专业"三段式"(农事操作+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实践教学模式中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核心做法,建立了以专业认知+专业技能+创新素质+创业精神为主体框架,以专业教师带领新生进田地、学生暑期进村入户;作物形态观察与分析、农事操作、农业资源调查与产业规划;课程实验、科研训练、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创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4单元10模块4年持续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专业 多元互补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对棉铃干物质累积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海江波 王方成 +2 位作者 范术丽 申让平 许玉璋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9-52,共4页
1994~1995年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研究了棉铃干物质动态累积规律。结果表明:N、P、K单施或配合施,均有利于棉铃各部分干物质的累积,N对铃壳干物质累积有明显促进作用,P、K有利于棉纤维和种子干物质的增加,N、P、K对... 1994~1995年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研究了棉铃干物质动态累积规律。结果表明:N、P、K单施或配合施,均有利于棉铃各部分干物质的累积,N对铃壳干物质累积有明显促进作用,P、K有利于棉纤维和种子干物质的增加,N、P、K对棉纤维品质有明显的改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质元素 棉铃干物质累积 纤维品质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生态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耦合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海江波 母国宏 史俊通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1期338-340,共3页
在界定了旱地生态系统基础上,阐述了旱地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制约旱地生态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耦合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实现旱地生态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耦合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旱地生态系统 生态流 能量流 物质流 信息流 价值流 耦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域资源优势及产业化开发途径 被引量:3
6
作者 海江波 桑晓靖 廖允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4-126,共3页
在阐述地域资源优势含义的基础上 ,对西部地区地域资源优势进行客观评价 ,分析了西部地区地域资源优势开发利用的障碍因素 ,提出了西部地区地域资源优势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认为建立和发展民族医药产业、草原畜牧产业、观光旅游产业。
关键词 地域资源 资源优势 产业化 西部地区 中国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双赢技术战略 被引量:5
7
作者 海江波 史俊通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36,39,共4页
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相矛盾,又相协调,依据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资源、生态和经济背景,客观地评价了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提出了实现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双赢技术体系。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业生态环境 农村经济 生态建设 技术体系 “双赢”战略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合对棉铃经济性状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海江波 许玉璋 申让平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3-27,共5页
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能显著促进棉株地上部、地下部干物质的累积,但根冠比有所降低;NPK,NP,NK 配合有利于单株成铃率的提高,且成铃空间分布均匀;而棉铃性状表现为铃重、衣分、衣指、子指、单铃种籽数增加,不孕... 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能显著促进棉株地上部、地下部干物质的累积,但根冠比有所降低;NPK,NP,NK 配合有利于单株成铃率的提高,且成铃空间分布均匀;而棉铃性状表现为铃重、衣分、衣指、子指、单铃种籽数增加,不孕籽数减少,纤维长度变化不大;另外,不同的氮、磷、钾配合形式对棉铃各性状空间分布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影响程度是NPK> NP> NK> P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 棉花 经济性状 成铃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锌对伏桃干物质累积及纤维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海江波 李向拓 许玉璋 《中国棉花》 1999年第10期14-15,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 微量元素B、Zn 均有利于铃壳和种子干物质的增加, B对棉纤维干物质的累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B有助于棉纤维的单强、成熟度和麦克隆值的提高, Zn 则有助于纤维细度的增加; 另外, B、Zn 对棉花产量构成因... 试验结果表明: 微量元素B、Zn 均有利于铃壳和种子干物质的增加, B对棉纤维干物质的累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B有助于棉纤维的单强、成熟度和麦克隆值的提高, Zn 则有助于纤维细度的增加; 另外, B、Zn 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的衣分和铃重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微量元素 伏桃干物质累积 纤维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社会需要的推广型人才 被引量:1
10
作者 海江波 王跃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5-67,共3页
本文在论证培养推广型人才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详细地提出了推广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素质要素、培养方式及课程设置方案。
关键词 农科专业 硕士研究生 学位培养 农业产业化经营 社会需要 农业行政管理 高等农业教育 农村经济 农业推广工作 农业推广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5
11
作者 海江波 索学芳 高金锋 《中国农业教育》 2000年第2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实验课程 课程教学体系 作物栽培学 教学方法 指导教师 教学内容 教学效果 学实验 教学过程 科研创新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硼锌对伏桃干物质累积及纤维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海江波 李向拓 许玉璋 《耕作与栽培》 1999年第6期18-19,共2页
1996~ 1 997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微量元素B ,Zn对伏桃干物质动态累积规律及其对纤维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微量元素B ,Zn均有利于铃壳和种子干物质的增加 ,B对棉纤维干物质的累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B有助于棉纤维的单强、成熟度... 1996~ 1 997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微量元素B ,Zn对伏桃干物质动态累积规律及其对纤维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微量元素B ,Zn均有利于铃壳和种子干物质的增加 ,B对棉纤维干物质的累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B有助于棉纤维的单强、成熟度和马克隆值的提高 ,Zn则有助于纤维细度的增加 ;另外 ,B ,Zn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的衣分和铃重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伏桃 干物质累积 纤维品质 棉花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农科专业学位 培养社会需要的推广型人才
13
作者 海江波 王跃进 《中国农业教育信息》 1999年第3期36-37,共2页
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知识层次高、实践能力强的农业行政管理、技术推广服务、企业经营与加工的高级人才。因此。
关键词 农科专业 农业产业化 社会需要 农业行政管理 硕士研究生 技术经济分析 农村经济 农业推广工作 高等农业教育 推广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棉花综合利用现状及开发前景
14
作者 海江波 许玉璋 申让平 《陕西农业科学》 1999年第1期30-32,共3页
棉花是陕西省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棉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几年来,由于植棉效益连年下降,严重挫伤了棉农植棉的积极性,抑制了我省棉花优质、高效的生产。为使我省的棉花生产走出低谷,产量和效益再上一个新台阶,就要求... 棉花是陕西省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棉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几年来,由于植棉效益连年下降,严重挫伤了棉农植棉的积极性,抑制了我省棉花优质、高效的生产。为使我省的棉花生产走出低谷,产量和效益再上一个新台阶,就要求对棉花及其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综合利用 现状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抗素在棉花上的使用效果
15
作者 海江波 申让平 +1 位作者 许玉璋 范术丽 《中国棉花》 1999年第2期25-25,共1页
丰抗素是从野生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物质,已广泛在小麦、西瓜、蔬菜、烤烟等作物上应用,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同时对作物的品质也有一定程度的改进作用,且安全无副作用[1~3]。本文就丰抗素对棉花的作用做了初步研究。试验于1... 丰抗素是从野生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物质,已广泛在小麦、西瓜、蔬菜、烤烟等作物上应用,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同时对作物的品质也有一定程度的改进作用,且安全无副作用[1~3]。本文就丰抗素对棉花的作用做了初步研究。试验于1995~1996年在西北农业大学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丰抗素 野生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0
16
作者 张杰 任小龙 +2 位作者 罗诗峰 海江波 贾志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9,共6页
为了提高旱作农区降雨利用效率,并解决地膜覆盖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渭北旱塬进行了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和液态膜玉米集雨种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在玉米不同生育阶段较对照0~6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均有所... 为了提高旱作农区降雨利用效率,并解决地膜覆盖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渭北旱塬进行了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和液态膜玉米集雨种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在玉米不同生育阶段较对照0~6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均有所提高,与液态膜及不覆盖处理(CK)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材料覆盖处理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化规律相同,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可有效提高土壤含水率,并能增强0~200cm土层土壤含水率的稳定性;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比对照(CK)分别提高了19.96%和19.67%,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2.08%和31.81%,均与对照(CK)呈显著性差异,液态膜处理的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可见,生物降解膜与普通地膜在土壤保水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且相互间没有明显差异,生物降解膜可以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农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作物 地膜 产量 覆盖材料 渭北旱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膜周年覆盖对冬小麦土壤水分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0
17
作者 杨海迪 海江波 +3 位作者 贾志宽 韩清芳 张保军 任世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34,共8页
为了探明不同地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水分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选用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以及液体地膜在陕西渭北旱塬旱作农田进行周年覆盖集雨栽培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地膜周年覆盖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水分总贮量和不同土壤深度... 为了探明不同地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水分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选用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以及液体地膜在陕西渭北旱塬旱作农田进行周年覆盖集雨栽培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地膜周年覆盖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水分总贮量和不同土壤深度水分动态变化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周年覆盖地膜可提高土壤含水量,有利于土壤水库的扩蓄增容,并且能显著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在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对0~200 cm的土壤贮水量有显著的提高作用,与液体地膜和不覆盖平播处理(CK)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地膜周年覆盖处理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化规律相同,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可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但液体地膜的集雨作用不明显;此外,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两年的平均产量较对照(CK)分别提高了38.01%和36.28%,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9.85%、16.85%,且呈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周年覆盖生物降解膜与普通地膜具有良好的蓄水保墒效果,可以提高冬小麦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地膜 覆盖 冬小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膜覆盖对渭北旱塬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1
18
作者 白丽婷 海江波 +1 位作者 韩清芳 贾志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5-139,162,共6页
对陕西渭北旱塬区2种不同可降解膜和普通地膜覆盖种植冬小麦连续2年生长状况、水分利用效率及增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渭北旱塬区生物降解膜和普通地膜覆盖栽培冬小麦株高、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P〈0.05)... 对陕西渭北旱塬区2种不同可降解膜和普通地膜覆盖种植冬小麦连续2年生长状况、水分利用效率及增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渭北旱塬区生物降解膜和普通地膜覆盖栽培冬小麦株高、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P〈0.05)高于常规露地栽培,并显著增加了冬小麦的成穗数,使穗粒数有一定的增加;连续2年增产幅度分别为6.45%和28.95%、7.52%和22.44%,2种覆盖间无显著差异;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1.39%和35.02%、14.40%和12.96%,各覆膜处理0~200 cm土层贮水量较对照增加17.9~64.2 mm。普通地膜覆盖对冬小麦各生育阶段株高及干物质积累量促进作用较大,液体地膜由于易受到环境影响,其生理生态效应不能充分体现。覆盖生物降解膜蓄水保墒效果较好,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到17.73 kg/(mm.hm2),而且能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生物降解膜 普通地膜 液体地膜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终花后角果和叶片光合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春丽 海江波 +2 位作者 田建华 杨建利 赵晓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20-1626,共7页
以‘秦优7号’油菜品种为材料,设置叶片和角果遮光及摘除叶片处理,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分析终花后角果和叶片的光合特性及其对籽粒产量、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1)终花后油菜角果遮光使籽粒的千粒重、产量、含油量分别显著降... 以‘秦优7号’油菜品种为材料,设置叶片和角果遮光及摘除叶片处理,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分析终花后角果和叶片的光合特性及其对籽粒产量、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1)终花后油菜角果遮光使籽粒的千粒重、产量、含油量分别显著降低54.7%、62.1%、44.2%,且籽粒中硫甙含量及脂肪酸中棕榈酸、硬脂酸含量显著升高,亚麻酸含量显著降低。(2)叶片遮光和摘除叶片分别显著降低角粒数11.7%、11.3%,降低籽粒千粒重22.5%、17.9%,单株产量分别降低35.3%、44.7%,使籽粒脂肪酸中亚油酸、亚麻酸等含量显著增加,但对籽粒含油量无显著影响。(3)终花后油菜绿色角果皮最大面积是绿叶面积的1.54倍,角果叶绿素a、b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低于叶片,但角果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叶片;且角果层的光辐射强度显著高于角果层下的叶片层;角果响应光辐射强度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均显著高于叶片;即角果能够适应较高强度光辐射环境。研究发现,油菜结角期角果层接受大部分光辐射,角果的光合活性显著高于叶片,是主要的光合器官,角果光合状况对籽粒产量、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角果 叶片 光合作用 籽粒产量 脂肪酸 光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对玉米田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20
作者 门倩 海江波 +2 位作者 岳忠娜 薛少平 王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3-140,共8页
【目的】在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探讨有机培肥时化肥减量对玉米田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的影响。【方法】于2010-10-2011-07在陕西杨凌进行大田试验,试验共设置化肥不减量+高有机肥(NPK+HM)、化肥不减量+中有机肥(NPK+MM)、化肥不减量+... 【目的】在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探讨有机培肥时化肥减量对玉米田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的影响。【方法】于2010-10-2011-07在陕西杨凌进行大田试验,试验共设置化肥不减量+高有机肥(NPK+HM)、化肥不减量+中有机肥(NPK+MM)、化肥不减量+低有机肥(NPK+LM)、化肥减量70%+高有机肥(30%NPK+HM)、化肥减量50%+中有机肥(50%NPK+MM)、化肥减量30%+低有机肥(70%NPK+LM)和对照(NPK)7个处理,分别于玉米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灌浆期及成熟期采集玉米田0~20cm土层土样,测定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无论在化肥减量还是不减量条件下,增施有机肥均可以明显提高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但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却显著下降;有机培肥条件下,不同的化肥减量处理对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不同,其中化肥减量50%+中量有机肥(50%NPK+MM)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最高,且与化肥不减量+高量有机培肥(NPK+HM)处理对土壤酶活性以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作用几乎一致。另外,各有机培肥处理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土壤呼吸强度均较对照(NPK)处理高,但差异并不明显。【结论】在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化肥减量50%+中量有机肥(50%NPK+MM)是比较合理的施肥方式,化肥适度减量在土壤培肥过程中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培肥 化肥减量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呼吸 小麦-玉米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