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治疗培训虚拟环境在肿瘤放射治疗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胡翔 周云 温翠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105-110,共6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在放射肿瘤学本科教学中应用放射治疗培训虚拟环境,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观察放射治疗培训虚拟环境教学模式在放射肿瘤学本科教学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徐州医科大学附属临床学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的67名放射... 目的本研究通过在放射肿瘤学本科教学中应用放射治疗培训虚拟环境,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观察放射治疗培训虚拟环境教学模式在放射肿瘤学本科教学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徐州医科大学附属临床学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的67名放射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放射治疗培训虚拟环境组(n=32)及传统教学组(n=35)。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授课方法,放射治疗培训虚拟环境组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教学结束后比较2组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课程难易度、课程参与度、教学满意度、课堂气氛以及教学节奏的自我评价,并评价理论考试,病理分析考试和靶区勾画考试成绩。结果放射治疗培训虚拟环境组的理论考试成绩[(73.26±5.28)分]、病例分析考试成绩[(82.36±6.33)分]和靶区勾画考试成绩[(75.28±4.24)分]高于传统教学组[(70.29±4.93)分、(79.22±6.32)分、(67.23±5.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培训虚拟环境组和传统教学组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程难易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培训虚拟环境组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课程参与度、教学满意度、课堂气氛以及教学节奏得分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放射肿瘤学本科教学过程中,放射治疗培训虚拟环境在放疗肿瘤学教学效果好于传统教学,放射治疗培训虚拟环境组医学生的满意度较高,学习积极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培训虚拟环境 放射肿瘤学 案例教学 3D投影系统 放射治疗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RNA去甲基化酶FTO的表达对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温翠侠 田聪 +1 位作者 王万洲 张旭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 分析下调N6-甲基酰胺(m6A)去甲基化酶脂肪组织和肥胖相关蛋白(FTO)的表达对人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GSC)增殖与干性维持的影响。方法 构建稳定下调FTO表达的干细胞株,运用CCK-8法检测下调FTO对GSC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神经球形成实验... 目的 分析下调N6-甲基酰胺(m6A)去甲基化酶脂肪组织和肥胖相关蛋白(FTO)的表达对人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GSC)增殖与干性维持的影响。方法 构建稳定下调FTO表达的干细胞株,运用CCK-8法检测下调FTO对GSC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神经球形成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神经球形成能力的变化;运用体外有限稀释实验检测两组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下调FTO对GSC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结果 CCK-8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下调FTO表达后减慢了GSC细胞生长速度。成球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GSC神经球大小和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体外有限稀释实验结果显示,下调FTO表达后神经球自我更新能力减弱;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显示,下调FTO表达后增加了GSC细胞凋亡率。结论 下调FTO的表达可抑制GSC的生长与自我更新能力,靶向FTO可能是清除GSC的潜在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O 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 神经球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单纯放疗及同期放化疗患者急性不良反应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3
作者 温翠侠 孙凌飞 吴承俊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单纯放疗及同期放化疗患者急性不良反应影响指标.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238例,其中,单纯放疗108例,同期放化疗130例.依据美国放射肿瘤协作组(RTOG)制定的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进行急性不良反应评价,分析治疗期间不同营养状... 目的探讨食管癌单纯放疗及同期放化疗患者急性不良反应影响指标.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238例,其中,单纯放疗108例,同期放化疗130例.依据美国放射肿瘤协作组(RTOG)制定的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进行急性不良反应评价,分析治疗期间不同营养状况评价指标(BMI、人血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炎症指标(NLR,PLR)对急性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 238例患者治疗期间发生急性放射性肺炎60例,急性放射性食管炎173例,急性血液系统不良反应178例.总淋巴细胞计数正常组和轻度低下组Ⅱ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度低下组和重度低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人血白蛋白偏低组≥Ⅱ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高PLR组≥Ⅱ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低PL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总淋巴细胞计数正常组和轻度低下组≥Ⅱ级急性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中度低下组和重度低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人血白蛋白、PLR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明显相关,总淋巴细胞计数与急性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明显相关.结论行单纯放疗及同期放化疗患者中人血白蛋白、PLR为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影响因素,总淋巴细胞计数为急性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在放化疗中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疗 急性不良反应 营养状况指标 炎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PET-CT定位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温翠侠 任洪荣 +4 位作者 丁纪 于大海 管峦 朱峰 章龙珍 《实用癌症杂志》 2012年第6期645-648,共4页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PET-CT定位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例,分别于单纯增强CT图像下、PET-CT融合图像下勾画靶区,同一患者制定3种放疗计划:PET-CT图像下制定SMART计划(A组)、CT图...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PET-CT定位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例,分别于单纯增强CT图像下、PET-CT融合图像下勾画靶区,同一患者制定3种放疗计划:PET-CT图像下制定SMART计划(A组)、CT图像下制定SMART计划(B组)和3D-CRT计划(C组),评价3种放疗计划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剂量分布情况。结果 A、B、C组GTV适形度指数分别为0.72±0.03、0.72±0.02、0.65±0.02,CTV适形度指数分别为0.64±0.03、0.64±0.02、0.53±0.03,GTV均匀性指数分别为1.14±0.02、1.15±0.02、1.12±0.02,经检验A、B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正常肺组织V5分别为53.41±4.90、56.09±4.61、55.87±4.27,V10分别为33.56±4.02、35.95±3.35、36.36±3.57,经检验A组与B、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正常肺组织V20分别为23.47±2.10、25.69±2.15、27.69±2.07,V30分别为15.19±2.59、16.10±2.57、17.23±2.35,MLD(Gy)分别为12.58±1.23、13.62±1.19、14.21±1.20,食管V55分别为14.44±1.99、15.29±2.52、16.12±2.50,脊髓Dmax分别为37.45±2.39、39.38±2.78、40.13±2.52,经检验,A、B、C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PET-CT定位SMART计划能优化靶区剂量分布,有效减少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调强放射治疗 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温翠侠 殷海涛 +1 位作者 郭林 郝大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评价参一胶囊联合放射治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放射治疗加参一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为单纯放射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近期疗效... 目的评价参一胶囊联合放射治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放射治疗加参一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为单纯放射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近期有效率为63.3%,对照组近期有效率为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出现Ⅳ度急性毒副反应,两组间急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参一胶囊联合放射治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 参一胶囊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饲营养在食管癌放化疗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温翠侠 孙凌飞 +2 位作者 吴承俊 靖景 殷海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9期1090-1092,共3页
目的探讨鼻饲营养在食管癌放化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食管癌患者64例,行鼻饲营养+食管癌放化疗患者32例(鼻饲组),行常规口服营养+食管癌放化疗患者32例(对照组)。观察放化疗前、后患者体质量指数、白蛋白、血红蛋白变化,评价急性放射性... 目的探讨鼻饲营养在食管癌放化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食管癌患者64例,行鼻饲营养+食管癌放化疗患者32例(鼻饲组),行常规口服营养+食管癌放化疗患者32例(对照组)。观察放化疗前、后患者体质量指数、白蛋白、血红蛋白变化,评价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及近期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体质量指数、白蛋白、血红蛋白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间体质量指数、白蛋白、血红蛋白差异有显著性(P<0.05);鼻饲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白蛋白、血红蛋白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白蛋白、血红蛋白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完成放化疗,鼻饲组患者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53.2%,对照组为84.4%,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无缓解或进展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癌放化疗期间应用鼻饲营养于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轻急性放射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鼻饲营养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PET-CT定位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温翠侠 于大海 +3 位作者 任洪荣 朱峰 管峦 章龙珍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 评价PET-CT定位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区勾画、近期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 ⅢA、ⅢB期NSCLC患者46例,其中行PET-CT定位IMRT 23例(A组)、行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3D-CRT)23例(B组).2组均采用6 ... 目的 评价PET-CT定位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区勾画、近期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 ⅢA、ⅢB期NSCLC患者46例,其中行PET-CT定位IMRT 23例(A组)、行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3D-CRT)23例(B组).2组均采用6 MV-X线:A组,临床靶区(CTV)50 Gy/28次/38~40天(1.8 Gy/次),肿瘤区(GTV) 64.4 Gy/28次/38~40天(2.3 Gy/次); B组,CTV 50 Gy/25次/35~37天(2.0 Gy/次),后缩野至GTV 14 Gy/7次/9~11天(2.0 Gy/次).2组均同步TP方案化疗.放化疗2个月后复查CT,比较2组近期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的差异.结果 ①A组PET-CT融合图像下GTV平均体积为103.69 cm3,CT图像下GTV平均体积为132.64 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近期有效率为78.3%,B组近期有效率为65.2%,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③2组均未出现Ⅳ度急性毒副反应.A组急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3.0%、21.7%,明显低于B组的39.0%、56.5%(P<0.05).结论 PET-CT定位IMRT治疗NSCLC能精确指导靶区勾画,减少GTV体积,降低急性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调强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匿性乳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8
作者 温翠侠 殷海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4年第9期93-94,共2页
隐匿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在乳腺癌中不到1%,缺少一定的诊疗规范[1]。本文报道本院放疗科收治的1例隐匿性乳腺癌,通过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 隐匿性乳腺癌 文献复习 诊疗规范 放疗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上段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温翠侠 孙凌飞 +1 位作者 胡翔 吴承俊 《黑龙江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1360-1362,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的治疗计划对食管胸上段癌放射治疗疗效及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8年01月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食管胸上段癌患者,根据治疗计划不同分成两组: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组与常规调强放射治疗(IMRT)组... 目的:评价不同的治疗计划对食管胸上段癌放射治疗疗效及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8年01月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食管胸上段癌患者,根据治疗计划不同分成两组: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组与常规调强放射治疗(IMRT)组。结果:(1)两组间近期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间急性放射性肺炎有统计学差异,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计划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锥形束CT的骨性自动配准、灰度自动配准在不同部位食管癌放疗中的摆位误差偏移差值比较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承骏 孙凌飞 +4 位作者 温翠侠 殷海涛 任洪荣 丁纪 阮晓博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1期74-77,共4页
目的比较基于锥形束CT(CBCT)的骨性自动配准、灰度自动配准在不同部位食管癌放疗中的摆位误差偏移差值,探讨其精确程度。方法食管癌患者47例,按照肿瘤位置分为颈段及胸上段(统称为上段)14例,胸中段(统称为中段)21例,胸下段及食管贲门连... 目的比较基于锥形束CT(CBCT)的骨性自动配准、灰度自动配准在不同部位食管癌放疗中的摆位误差偏移差值,探讨其精确程度。方法食管癌患者47例,按照肿瘤位置分为颈段及胸上段(统称为上段)14例,胸中段(统称为中段)21例,胸下段及食管贲门连接处肿瘤(统称为下段)12例。采用Truebeam直线加速器对患者进行放疗,并利用CBCT系统收集患者放射治疗首次以及疗程中每周一次的CBCT摆位验证图像,共完成272次CBCT扫描,将扫描结果导入放疗计划系统内与定位CT图像进行图像融合比较。采用骨性自动配准和灰度自动配准分别获取左右X轴、腹背Y轴、头脚Z轴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由医师使用手动配准模式得到手动配准摆位误差。根据骨性自动配准记录患者在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为A,根据灰度自动配准记录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为B,由医师使用手动配准记录三个方向上的误差为C,以C为标准计算前两种自动配准模式的摆位误差偏移差值(|C-A|、|CB|)。结果在上段、中段食管癌放疗中,骨性自动配准与灰度自动配准在X、Y、Z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偏移差值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在下段食管癌放疗中,骨性自动配准与灰度自动配准在X方向的摆位误差偏移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而灰度自动配准在Y、Z方向的摆位误差偏移差值小于骨性自动配准(P均<0.05)。结论对于中上段食管癌,基于CBCT的骨性自动配准与灰度自动配准均可用来评估患者放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对于下段食管癌,灰度自动配准更加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锥形束CT 骨性自动配准 灰度自动配准 摆位误差 摆位误差偏移差值 食管肿瘤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老年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殷海涛 任洪荣 +3 位作者 周冲 周云 温翠侠 胡翔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726-729,共4页
目的比较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HF-VMAT)与常规分割动态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41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随机分组,20例行HF-VMAT,DT60 Gy/10-12f,21例行IMRT,DT 60 Gy/30f,放疗后1个... 目的比较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HF-VMAT)与常规分割动态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41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随机分组,20例行HF-VMAT,DT60 Gy/10-12f,21例行IMRT,DT 60 Gy/30f,放疗后1个月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41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治疗,HF-VMAT组脊髓、食管、大血管的受量较IMRT组低(P<0.05)。HF-VMAT组部分缓解(PR)16例(80.00%),IMRT组PR 12例(5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P=0.22)。近期不良反应均为可控的1~2级肺、食管放射损伤,HF-VMAT组放射性肺损伤4例、IMRT组7例(χ2=0.37,P=0.54),HF-VMAT组放射性食管损伤6例、IMRT组14例(χ2=4.14,P=0.04)。结论 HF-VMAT对老年肺癌近期疗效较好,危及器官受量较少,不良反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肺癌 大分割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置入联合放疗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伟 管峦 +2 位作者 殷海涛 孙新臣 温翠侠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联合放疗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肺癌伴SVCS患者分为支架置入联合放疗组(n=23)和单纯放疗组(n=23)。Seldinger法穿刺置入支架;采用6MVX线行三维适形放疗,常规分割2Gy/次,5次/周,...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联合放疗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肺癌伴SVCS患者分为支架置入联合放疗组(n=23)和单纯放疗组(n=23)。Seldinger法穿刺置入支架;采用6MVX线行三维适形放疗,常规分割2Gy/次,5次/周,总剂量达50~60Gy/5~6周。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并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支架置入联合放疗组患者于血管支架植入术后1周内症状消失;单纯放疗组患者于放疗后4周症状消失。支架置入联合放疗组获CR19例、PR4例,单纯放疗组获CR12例、PR5例、NC4例、PD2例。支架置入联合放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单纯放疗组的73.9%(P<0.05);联合放疗组3、6、9、12个月生存率均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两组常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和胃肠道反应,均以1~2级为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联合放疗可迅速解除梗阻症状,疗效好,生存期延长,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上腔静脉综合征 放射治疗 血管内支架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支架置入联合放疗治疗癌性气管狭窄1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管峦 张伟 +2 位作者 殷海涛 吴海江 温翠侠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2243-2245,共3页
目的:探讨气管内支架置入联合放疗治疗癌性气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01月-2011年03月我院收治的13例支气管狭窄患者,在X线透视下应用介入治疗放置镍钛合金支架。随后对其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患者呼吸困难改善情况及近... 目的:探讨气管内支架置入联合放疗治疗癌性气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01月-2011年03月我院收治的13例支气管狭窄患者,在X线透视下应用介入治疗放置镍钛合金支架。随后对其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患者呼吸困难改善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术后患者通气功能迅速改善,气促分级从3.7±0.6下降至1.5±0.4。动脉血气PaO2从50.8±5.2升至82.7±6.5,PaCO2从60.2±7.3降至41.5±5.1,血氧饱和度从术前(80.4±6.4)%升至术后(95.6±4.2)%。放疗后肿块较前明显退缩,随访12个月,生存率达76.9%,无显著并发症发生。结论:气管内支架置入联合放疗可迅速改善患者通气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气管狭窄 放射治疗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癌根治术后同步与序贯放化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凌飞 温翠侠 刘凌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36期4071-4072,共2页
目的比较子宫颈癌根治术后高危患者同步放化疗与放疗+化疗序贯治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差异。方法将80例宫颈癌术后高危患者分成同步放化疗组和序贯放化疗组。2组放疗方案相同,均用6MV X射线盆腔野外照射DT 45 Gy/25次后,继续予192Ir高剂... 目的比较子宫颈癌根治术后高危患者同步放化疗与放疗+化疗序贯治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差异。方法将80例宫颈癌术后高危患者分成同步放化疗组和序贯放化疗组。2组放疗方案相同,均用6MV X射线盆腔野外照射DT 45 Gy/25次后,继续予192Ir高剂量率后装放疗,参考点为阴道黏膜下0.5 cm,DT 14~21 Gy/2~3次。同步放化疗组在放疗开始即同步给予化疗(洛铂45 mg/m^2,第1天;5-Fu 500 mg/m^2,第1—5天),周期间隔21 d,共4周期;序贯放化疗组在放疗结束后1周给予同样方案化疗,周期间隔、次数与同步放化疗组相同。结果同步放化疗组3年盆腔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序贯放化疗组(P<0.05),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序贯放化疗组(P<0.05),2组3年远处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序贯放化疗组(P均<0.05),但大部分患者能够耐受。结论子宫颈癌术后高危患者给予同步放化疗效果更好,可明显提高3年生存率,降低盆腔内复发率和远处转移发生率,且早期毒副反应患者能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治疗 同步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置入食管癌患者放疗时锥形束CT图像与定位CT图像不同融合配准方式摆位的误差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承骏 孙凌飞 温翠侠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33期74-76,共3页
目的比较支架置入后放疗的食管癌患者锥形束CT图像(CBCT)与定位CT图像不同融合配准方式下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18例支架置入后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入院后每周行CBCT,收集患者CBCT图像,并与定位CT图像融合配准。根据不同配准方式如自动灰... 目的比较支架置入后放疗的食管癌患者锥形束CT图像(CBCT)与定位CT图像不同融合配准方式下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18例支架置入后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入院后每周行CBCT,收集患者CBCT图像,并与定位CT图像融合配准。根据不同配准方式如自动灰度匹配、自动骨匹配、基于支架的手动匹配进行融合配准,得到X(左右)、Y(前后)、Z(头脚)轴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结果自动灰度匹配融合配准方式下,X、Y、Z轴方向上食管癌患者放疗摆位误差分别为(0.40±0.09)、(0.39±0.26)、(0.44±0.12)cm,自动骨匹配融合配准方式下分别为(0.38±0.25)、(0.35±0.08)、(0.40±0.22)cm,支架手动匹配融合配准方式下分别为(0.37±0.19)、(0.33±0.20)、(0.35±0.18)cm。自动骨匹配与支架手动匹配方式相比较,P均>0.05。自动灰度匹配与支架手动匹配相比较:在X轴及Z轴上比较,P<0.05;在Y轴上比较,P>0.05。结论支架置入后放疗的食管癌患者CBCT图像与定位CT图像通过自动骨匹配与支架手动匹配进行融合配准的摆位误差相似,均优于自动灰度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位误差 融合配准方式 锥形束CT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置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19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伟 管峦 +3 位作者 殷海涛 李德春 温翠侠 郭林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第6期643-644,648,共3页
目的探讨X线透视下支架置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食管癌患者,应用金属支架置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支架植入术后可显著缓解患者吞咽困难;联合放疗后病灶明显退缩,生... 目的探讨X线透视下支架置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食管癌患者,应用金属支架置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支架植入术后可显著缓解患者吞咽困难;联合放疗后病灶明显退缩,生活质量显著改善;6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84.2%(16/19)、57.9%(11/19)、21.1%(4/19)。结论支架置入联合放疗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吞咽困难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金属支架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K通过N-cadherin/E-cadherin途径抑制胶质瘤细胞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1
17
作者 谷佳 温翠侠 嵇绍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FRK(Fyn-related kinase)影响胶质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机制。方法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FRK和对照质粒pcDNA3.0转入人胶质瘤U25l细胞中,western blot技术检测FRK/N-cadherin/E-cadherin蛋白表达,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FRK(Fyn-related kinase)影响胶质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机制。方法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FRK和对照质粒pcDNA3.0转入人胶质瘤U25l细胞中,western blot技术检测FRK/N-cadherin/E-cadherin蛋白表达,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转染pcDNA3.0-FRK质粒24 h后U25l细胞侵袭能力下降47%、迁移能力下降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pcDNA3.0-FRK可以明显增加N-cadherin/E-cadherin的表达。结论FRK可以通过增加N-cadherin/E-cadherin的表达,进而抑制胶质瘤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K N.cadherin E—cadherin胶质瘤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压块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呼吸动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承骏 张一帆 温翠侠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2078-2081,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压块限制呼吸对不同分段食管癌放疗患者呼吸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该院行放疗的21例支架置入后食管癌患者,利用平面千伏级CT图像,以金属支架为观测点,采集自由呼吸状态下的支架位移,然后利用腹部压块限... 目的探讨腹部压块限制呼吸对不同分段食管癌放疗患者呼吸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该院行放疗的21例支架置入后食管癌患者,利用平面千伏级CT图像,以金属支架为观测点,采集自由呼吸状态下的支架位移,然后利用腹部压块限制呼吸幅度,采集腹部压块状态下的支架位移,对2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在自由呼吸的状态下,胸下段食管癌患者支架随呼吸运动的位移大于胸上段及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尤其在头脚方向上更为明显。在腹部压块状态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在左右、前后、头脚3个方向的支架位移与自由呼吸状态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在左右、头脚方向的支架位移与自由呼吸状态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前后方向的支架位移与自由呼吸状态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下段食管癌患者在左右方向的支架位移与自由呼吸状态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前后、头脚方向的支架位移与自由呼吸状态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压块能减少下段食管肿瘤呼吸运动幅度,尤其是在前后及头脚方向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支架 腹部压块 呼吸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营养监测联合鼻饲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静雯 倪春湘 +2 位作者 吴承骏 温翠侠 孙凌飞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全程营养监测联合鼻饲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影响。方法:选择徐州市中心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食管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鼻饲分为鼻饲组(n=28)和非鼻饲组(n=32),比较2组病人治疗期... 目的:探讨全程营养监测联合鼻饲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影响。方法:选择徐州市中心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食管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鼻饲分为鼻饲组(n=28)和非鼻饲组(n=32),比较2组病人治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及急性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鼻饲组放疗期间营养状况及治疗的依从性均优于非鼻饲组。治疗期间鼻饲组各营养学指标较稳定,非鼻饲组各指标数值逐渐下降,鼻饲组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及BMI值在放疗开始后第2周起至放疗结束均明显优于非鼻饲组(P<0.05),血红蛋白水平自放疗结束至放疗后1个月均明显优于非鼻饲组(P<0.05)。鼻饲组在不良反应及治疗的依从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鼻饲组≥2级食管炎、≥3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及在治疗疗程中因放射性食管炎延误放疗的天数及输液天数均明显低于非鼻饲组(P<0.05)。结论:全程营养监测联合鼻饲肠内营养可改善食管癌放疗期间营养状态,提高放射治疗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肠内营养 急性放射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放化疗时机的选择对高级别脑胶质瘤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旭 温翠侠 +1 位作者 吴承骏 胡翔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术后放化疗开始时间对高级别胶质瘤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高级别胶质瘤病例82例。根据术后放化疗开始时间分为对照组41例(2周≤放化疗开始时间≤6周)和观察组4... 目的探讨术后放化疗开始时间对高级别胶质瘤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高级别胶质瘤病例82例。根据术后放化疗开始时间分为对照组41例(2周≤放化疗开始时间≤6周)和观察组41例(6周≤放化疗开始时间≤12周)。比较两组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505d、487d,使用Log-rank法分析,HR=0.751,95%CI 0.429~1.316,P=0.310;两组间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37d、589d,使用Log-rank法分析,HR=0.660,95%CI 0.376~1.160,P=0.138。所有患者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放疗剂量、化疗周期数及放化疗时机与高级别脑胶质瘤预后有关(P<0.05);将具有统计意义的单因素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放疗剂量及放化疗时机均为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6周≤放化疗开始时间≤12周患者预后不劣于术后常规开始放化疗(2周≤放化疗开始时间≤6周)患者,患者适度延长术后放化疗开始时间可能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术后放化疗时机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